2021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报告.pdf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报告Mar . 2021启信灯塔数据研究中心 出品 2021年 目 录C O N N T E N T S 01 节能环保产业概述02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03 产业发展前景分析04 附:细分行业概述 01l 节能环保产业定义l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历程l 节能环保产业链图l 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意义节能环保产业概述 节能环保产业定义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之一。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 节能技术和设备 高效节能产品 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 环保产品 环保服务产 业 六 大 领 域节能环保 节能是指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环保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顶层政策拉动规模地位 时间“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至2010 年已经初具规模。 2010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产业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0 年11 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环保产业总体目标。 2013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要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布,进一步向全社会阐明了国家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意图。 环保部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着力把政策要求有效转化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十三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更被视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在节能环保领域,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补齐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成为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升级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绿色发展成“5 大发展理念“之一 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产业2010 年底产值 2015 年底产值 2020 年底产值 2023 年底 (预测) 2006 年 发展早期 2011 年 历史机遇期 2016 年 发展成熟期 2021 年 数字化产业推动期“十一五”规划时期 “十二五”规划时期 “十三五”规划时期 “十三五”规划时期与传统行业不同,节能环保行业依靠国家政策拉动和法规标准倒逼,产业市场规模与战略地位皆因国家节能环保目标而变动。产值不断增长龙头企业涌现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两会声音聚焦于“危废处置、垃圾焚烧、污水治理、环保PPP项目”从业人数超3000 万从业人数超2800 万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细节政策引导2015 年1 月1 日,新环保法实行。 自此,国家相继出条“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污水处理 大气污染| 2013 年9 月12 日,国务院发布“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5 年12 月,环保部、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 2016 年12 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 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大幅提高 垃圾处理| 2016 年12 月31 日,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18 年6 月住房建设部发布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知| 2018 年8 月,住建部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环境监测| 2015 年2 月,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2015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2018 年8 月,生态环境部同市场监管局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 土地修复| 2016 年5 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止行动计划| 2018 年8 月3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6 年12 月2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从法律层面实现对环境保护的推动| 2017 年12 月25 日,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 智慧水务| 2019 年,水利部先后印发了水利业务需求分析报告、加快推进智慧水利指导意见、智慧水利总体方案和水利网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年,系统谋划了水利网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旨在推动水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垃圾发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第一部专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对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将城市生活垃圾列为一种生物质燃料”。 建筑节能| 2020 年8 月,住建部等联合颁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节能环保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安全健康、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新型建材,推节能环保进绿色建材认证和推广应用。| 2020 年11 月24 日,国家全文强制性规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通过审查 节能环保产业共涉及23 个细分行业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与其他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业,细分领域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 年下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对战略新兴行业的界定,节能环保产业包含了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三个分支产业,涉及23 个细分行业。垃圾焚烧运营 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膜材料 水环境工程 水质监测设备大气治理催化剂 大气监测设备 固废处理设备 环卫服务 大气治理工程资源再生 固废填埋 环卫车辆 大气治理设备 水处理运营 大气治理服务 固废收集容器 水处理药剂 高效节能装备 高效节能电气机械高效节能工业控制设备 节能工程与服务 绿色节能建筑材料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启信宝产业库 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是以产品类型为主线进行划分,启信宝产业库在环保产业按照领域划分(大气、水、固废、土),节能产业与国家分类方法一致。 节能环保产业链结构分析节能环保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游产品生产、中游工程建设、以及下游运营服务。上游产品生产产品 设计采购集成集成设施 测试安装施工设计中游工程建设 运营 固废处理设施水处理设置烟气处理设施下游设施运营及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第三方检测服 务设计制造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启信宝整理 节能环保制造企业 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单位 节能环保投资机构 节能环保产品制造经销商 节能环保项目分包商 节能环保产品分销商 节能环保工程施工单位 第三方咨询/检测/培训/认证/监理等服务机构 直接节能环保服务提供商 节能环保运营商以中小规模经济单位为主,目前产品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差别不大,企业间围绕价格、产品和服务质量展开竞争。 以项目或工程分包为主要形式的市场,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其中。 下游用户以公共机构和业主方为主,是一个兼具买方和卖方垄断势力的市场,即买卖双方都有想对方施压的筹码。对下游卖方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其整合能力,既包括对上游供应商的整合,也包括对产品、项目、市场、资金以及技术等各要素的整合。特点关联主体 产业链结构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意义节能环保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带来的能源和环境压力下,节能环保产业越来越受重视。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资本等多方推动下,加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需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产业产值与GDP比重提升 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突破口 时代最前言技术和商务模式综合应用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 启信宝整理经济增长引擎 绿色生态发展产业结构优化龙头环境企业打造 兼顾前端治理、末端治理和系统优化,实现循环经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点 森林覆盖率提升空气质量提升水体质量提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拉动消费需求拉动社会投资增长 02l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l 产业发展财政支出l 产业发展驱动因素l 节能环保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 年均15%增速“十三五”期间,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由2015年的4.5万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7.5万亿元左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2%提升到3%。 4.85% 4.92% 5.20% 5.40% 5.90% 6.53% 7.10% 6.97% 7.29% 7.40% 7.38% 0.00%5.00%10.00%15.00%20.00%25.00%012345678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产值(营收)(万亿) 增长率(%) GDP比重(%)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率及占GDP总量的比重2 2.4 2.8 3.2 3.8 4.5 5.3 5.8 6.7 7.3 7.515.3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中商产业研究院,启信宝整理 2640.98 2963.46 3435.15 3815.6 4802.89 4734.8 5617.33 6297.61 7390.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2011-2019 年国家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单位:亿元) 产业相关财政支出持续增加 促进行业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收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2019年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财政支出7390亿,同比增长1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启信宝制图 2566.79 2899.81 3334.89 3470.9 4402.48 4439.33 5266.77 5870.05 6969.01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2011-2019 年地方财政节能保护支出(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启信宝制图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密集出台,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持续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 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到了9575.50 亿元高点,2006 年至2017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2% +。根据2016 年住建部和环保部发布的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 年),2020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不低于3.5% ,因此目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亿元) 工业污染源治理(亿元)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 占GDP比重(%) 增速(%)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总量的比重及逐年环比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启信宝制图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指在污染源治理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中,用于形成固定资产的资金,其中污染源治理投资包括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两部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与“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之和。 政策驱动以外 产业发展的创新技术状况 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 从数据看,近三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虽呈现增长态势,但实际成功授权趋势是下降的。可见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在细分领域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离散分布态,集中在大气治理、水处理、节能装备及建筑节能方面。 1503959114750471242041921114692 124917294632230181985197613151231611558320318 2001791101094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大气治理催化剂高效节能装备水处理药剂水处理设备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大气治理设备高效节能电气机械环卫车辆高效节能工业控制设备固废处理设备 水质监测设备节能工程与服务水环境工程垃圾焚烧运营水处理膜材料大气治理工程大气监测设备资源再生环卫服务水处理运营固废填埋固废收集容器 大气治理服务 节能环保专利技术细分领域分布30246 31347 3228214174 12874 13401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 35000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专利申请(件数) 专利授权(件数)2018-2020 年中国节能环保技术专利发展状况 节能环保产业新增企业状态 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 -0.8-0.6-0.4-0.2 00.20.4 0100200300400500 600700800900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环保新增(企业数:家) 节能新增(企业数:家) 增速(%)20 06 -2020 年节能环保新增企业数量(去除个体工商)“十一五”期间 “十二五”期间 “十三五”期间 从数据看,“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新成立企业稳步增长,环保企业新增数明显高于节能企业。但进入“十三五”期间,随着产业政策机制完善,市场监管规范力度加大,从2016 年开始,产业新增数逐年骤减,行业准入门槛提升。 疫情期间产业受创严重 绿色行业大波动 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 受疫情影响,2020 年产业新增情况极度低迷。一方面疫情造成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包括停工停产造成市场供给减少、原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防疫需要增加大量物资采购及人工成本;同时全国公共卫生要求整体提高,产业服务标准随之提高,投入进一步极大;另一方面企业经营受影响,大量在建工程和工期损失,已竣工未商业运营调试项目运营费用损失;再者受政府支付滞后、支付能力减弱等因素影响,企业资金压力加剧。但疫情之后,随着复产复工加速,新政策不断加持,环境产业的刚性需求继续释放,又为产业带来一波红利。0 1 2 3 4 5浙江省北京江苏省 吉林省宁夏回族自山西省湖北省 节能环保企业新增数量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新增企业地区分布 2021年M1-M3节能环保产业创投项目分布(共104项)北京市, 10 上海市, 7深圳市, 5苏州市, 5武汉市, 5嘉兴市, 4天津市, 4无锡市, 4广州市, 3杭州市, 3南京市, 3青岛市, 3上饶市, 3香港特别行政区, 3郑州市, 3昌吉回族自治州, 2成都市, 2大连市, 2合肥市, 2长沙市, 2 其他, 28北京市 上海市 深圳市 苏州市 武汉市嘉兴市 天津市 无锡市 广州市 杭州市南京市 青岛市 上饶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 郑州市昌吉回族自治州 成都市 大连市 合肥市 长沙市其他 *项目投资阶段top3 依次为: 并购 战略投资 股权融资*项目投资金额超1 亿级有32 家31% 占比 细分行业发展状况 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细分行业高新企业数量(单位:家) 020040060080010001200 垃圾焚烧运营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膜材料水环境工程水质监测设备大气治理催化剂大气监测设备固废处理设备环卫服务大气治理工程资源再生 固废填埋 环卫车辆大气治理设备水处理运营大气治理服务固废收集容器水处理药剂高效节能装备高效节能电气机械高效节能工业控制设备节能工程与服务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环保行业2134 家高新企业 节能行业831 家高新企业 如图示,可见水处理设备、大气治理设备、大气治理催化剂、高效节能装备、高效技能电气机械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明显较高,具有明显集中离散分布态;该分布与发明专利分布态势一致。 “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 广东、江苏遥遥领先数据显示,节能环保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分布,在地域上有明显差异性。“长三角”地带具备较强集中趋势,长三角地区产业高新企业占比达35% 。其次是华南地区(主要由广东拉动)、华北地区(主要由北京拉动)。环保占比72% ,节能占比28% 。 306 377 198 171 145 119 93 87 67 66 46 57 55 48 34 41 16 18 19 18 6 7 10 9 6 4 1 2 1203 97 53 62 63 48 28 22 31 27 29 11 12 13 16 7 14 9 7 2 6 4 1 2 2 0 2 0 00100200300400500600 广东省 江苏省 山东省 浙江省 北京 上海 河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河南省 四川省 陕西省 辽宁省 天津 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重庆黑龙江省山西省 甘肃省 贵州省 云南省 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环保高新企业数量(单位:家) 节能高新企业数量(单位:家)中国节能环保高新企业地区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长三角 长三角 长三角 长三角 华东, 46.21%华南, 19.16%华中, 10.90%华北, 13.97%东北, 2.79%西南, 4.11%西北, 2.86% 华东 华南 华中华北 东北 西南西北 产业融资情况 “十三五”期为高峰 20 年陡降数据显示,行业在2016 年发生融资次数最多,达275 起,在2019 年迎来融资金额最高点,达794 亿。2014 年至2019 年融资增长明显,融资高峰集中在2016 年至2019 年,至2020 年因受疫情影响,融资数量和金额均陡降。基于此,2 020 年产业新进入者较少,参与融资的企业大多为发展中后期,D轮及以后占比即达21% ,种子+A轮+B轮分布合计仅17.9% 。 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 7938599 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 700000080000009000000 050100150200 250300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融资次数 融资金额(万元人民币)20 06 年-2020 年节能环保产业投融资情况 A轮, 6, 9% B轮, 2, 3% D轮及以后, 21, 31%其他, 33, 49%种子天使, 5, 8% 2020 年中国节能环保企业融资轮次分布33.9 556.9 2754.80.01000.02000.03000.0 十一五 十二五 十三五融资总额(亿元) 细分行业投融 水处理设备及建筑节能需关注基于环保企业数量远高于节能企业数量,在融资数量和融资总金额上,节能行业均远落后于先进环保领域。但是从单起融资项目的平均融资额来看,节能企业占据碾压优势,平均融资金额为12 亿,是环保企业平均融资额的1 倍。融资数量高峰出现在先进环保“水处理设备”领域,为78 起;融资金额高峰出现在高效节能“绿色节能建筑材料”领域,达492 亿。 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 78 5457934 4916954.924 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0102030405060708090 水处理膜材料环卫车辆大气治理设备水处理运营水质监测设备垃圾焚烧运营固废填埋水处理药剂水处理设备 环卫服务大气监测设备大气治理催化剂水环境工程 资源再生大气治理工程固废处理设备高效节能装备高效节能电气机械高效节能工业控制设备绿色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工程与服务 融资次数 融资金额(万元人民币)近3年(2018-2020)中国节能环保细分行业投融资情况先进环保212起1266亿 高效节能53起620亿 节能环保企业 “新三板”上市热潮与回归理性节能环保行业长期受制于项目投资期限长、资金回流慢的难点,新三板的快速融资满足了企业的资本需求,新三板挂牌上市近年来成为节能环保行业融资的快捷通道,2012 至2015 年新三板挂牌企业年均增长率达129% 。但随着企业对新三板市场更理性的对待与监管机构对新三板市场更完善的监督,从2014 年开始增速出现了一定的放缓,挂牌新三板的节能环保企业数量逐年显著增加,但新增增速开始持续放缓。 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8 18 26 73 101 52 10 4 3 -100.00%-50.00%0.00%50.00%100.00% 150.00%2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年末存量挂牌上市企业数 年内新增上市企业数 新增速(%) 线性 (年末存量挂牌上市企业数) 线性 (新增速(%))中国节能环保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趋势 节能环保企业挂牌区域与细分行业集中度高截至2021年3月14日,节能环保上市企业共260家,可统计到新三板上市企业数为173 家,A股上市企业数量为87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远高于A股上市。 新三板, 173 家,66.54%A股, 87 家,33.46% 新三板 A股截至2021M3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上市企业类型 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上海和山东; 环保企业主要集中于水处理设备、大气治理设备和催化剂领域; 节能企业主要集中于节能工程与服务、高效节能装备。数据来源:启信宝产业库 0510152025 30 陕西省广东省湖北省辽宁省四川省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河南省江苏省新疆维吾尔安徽省江西省黑龙江省 天津 上海湖南省 重庆宁夏回族自福建省山西省浙江省山东省 北京当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地域分布 010203040506070 固废填埋大气治理催化剂大气治理工程大气治理设备水处理膜材料水处理药剂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运营水环境工程水质监测设备环卫服务绿色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工程与服务高效节能工业控制高效节能电气机械高效节能装备当前新三板挂牌企业细分领域分布 产业效益分布 集中度极高 上市企业 名录营业收入1 亿以上企业贡献超90% 利润,营业收入在2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营业利润占比仅0.3% 。企业平均利润超9% ,高于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6% 左右);其中上市企业贡献超63% 产业利润,其中A股上市企业贡献61% 。产业上市企业利润率9.8% ,较统计范围内全部企业利润率高0.5 个百分点。A股上市企业利润率7.3% ,新三板上市企业利润率9% 。A股上市 新三板7% 9%61% 2%产业利润贡献占比(%) 企业利润率(%)数据来源:中国环境宝华产业协会、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启信宝产业库 “十三五”巨头加速横向联合 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随着2019年热传的国资收购碧水源、铁汉生态、国祯环保等民营环保企业事项在2020年尘埃落定,环保产业格局的演变进入行业巨头横向联合的新阶段。在区域发展方面,根据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青岛、许昌和自贡被选入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同时,节能环保产业也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例如光大环境、北控集团等。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2020 中国环境企业十强1.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2.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3.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4.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5.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6. 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9. 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0.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0 横向联合频发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先后持股北控水务、上海环境、兴蓉环境、中持股份,上海实业持股康恒环境等; 北控水务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继南京、长沙等地之后,又在武汉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水务环保业务; 首创股份与北控水务强化合作,通 过开展联合招标、并在资本运作、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多领域、多维度实现平台型合作。 广东省16% 江苏省19% 浙江省11%山东省7%上海市6%湖南省5%北京市5%湖北省4%安徽省4% 天津市4%河北省3%河南省2% 2% 2% 2% 2% 2% 1%1%1%1%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上海市湖南省北京市湖北省安徽省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 四川省福建省江西省陕西省广西贵州省黑龙江省吉林省 产业园区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国内典型性节能环保科技园区截至2021年3月,全国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分布已呈现明显集聚状态,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格局凸显。目前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 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盐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区 中节能旗下九大节能环保园区资料来源:启信宝产业库 平均拥有企业数为287家,高于平均值的有18个园区,江苏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位于广东,含3970家企业,其次超过3000企业的均在北京。平均占地规模为290亩,高于平均值的有11个园区,规模最大的位于北京,达5231亩,超过3000亩面积的园区仅3家。 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产业园 占地面积400 亩,总投资10 亿 环保高新技术产品的展示和交易中心 国外环保高新技术转化和产业投资的窗口 打造生态园区,服务高新产业 占地面积70 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已成功引进5000 万元以上项目48 个,实际完成投资36.8 亿 构建国际节能环保产业交流交易平台 成为国内最优质的低碳园区开发者 规划占比165 万平方米,已建成56 万平方米 先后在杭州、苏州、无锡、昆山、嘉兴、成都、上海等地投资建设了九大节能环保产业园区 节能环保产业对国民就业拉动效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生态环境部 中商产业研究院 启信宝整理 选取产业重点板块进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2019年环保从业人数占比比2011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对全国就业贡献成逐步扩大趋势;2019年节能服务从业人数占比比2015年提高0.03个百分点,也是逐步扩大趋势。环保产业就业人数及增长率(单位:万人,%) 节能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及增长率(单位:万人,%) 0.08% 0.12% 0.33% 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50100150200250300 2004 年 2011 年 2019 年环保产业就业人数(万) 环保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比重(%) 0.08% 0.08% 0.09% 0.09% 0.10% 0.00%0.02%0.04%0.06%0.08%0.10%0.12%0102030405060708090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节能服务就业人数(万) 节能服务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比重(%) 03l “十四五”节能环保发展规划解读l 产业产值规模预测l 产业结构发展与产业区域机会l 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发展l 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l 智慧业态发展趋势l 环评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前景 国家政策加持 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政府层面环保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循环经济建设的日益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经济热点。“十二五”以来,在有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公共财政支出中节能环保支出由2011 年的2640.98 亿元上升到2019 年的7443.57 亿元,增长接近两倍。2020 年,节能环保产业更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 柱产业之一,GDP占比达7.38%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近几年增速稳定在10% 以上,预计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资料来源:各政府网站,新华网等,新时代证券研究所 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部分重要国家政策“ 十四五期间 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支柱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以及节能环保等产业。新支柱 高端装备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数字创意节能环保其他新能源新材料 资料来源:“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远景目标纲要、 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6-2020 年上半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节能环保产值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总体增速 -5.00%0.00%5.00%10.00%15.00%20.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H12016-2020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速与全国总体增速对比(单位:%)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总体 节能环保 “十四五”节能环保发展规划解读(一)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实施6 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 资料来源:“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远景目标纲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六项“工程”助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01 大气污染物减排 实施8.5亿吨水泥熟料、4.6亿吨焦化产能和4000台左右有色行业炉窑清洁生产改造 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02 水污染防止和水生态修复 03 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 在土壤污染面积较大的100个县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 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为重点,实施100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 04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 日 城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试点05 医废危废处置和固废综合利用 建设国家和6个区域性危废风险防控技术中心、20个区域性特殊危废集中处置中心 以尾矿和共伴生矿、煤研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为重点,开展10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 06 资源节约利用 实施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重大项目示范 开展60个大中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推进363个县级城市建成区1500段黑奥水体综合治理 加强重点湖库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实施永定河、木兰溪等综合治理 加快华北地区及其他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黄河河口综合治理 “十四五”节能环保发展规划解读(二)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021 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围绕危废处置、垃圾焚烧、污水治理等内容为节能环保产业建言献策。“两会声音”聚焦节能环保重点领域 资料来源:“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远景目标纲要、 前瞻产业研究院王毅 李晓鹏环境商会 民进长沙市委 危废处理环保PPP项目 垃圾焚烧农村污水治理 加强对危废处理行业的扶持力度 将危废处理行业作为重要一环纳入节能环保产业及绿色发展的规划布局 利用法律手段强制危废信息公开 加大“城乡一体化”垃圾焚烧发电模式宣传推广力度 强化国家职能部门的统筹指导作用 提高补贴资金管理效率,改进补贴电费结算方式 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大示范推广及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环保项目建设 适度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服务供给能力 差别化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治理工作 健全设施、配套制度 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强化监管,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 “十四五”节能环保发展规划解读(三)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其中对我国绿色生态发展制定了5 项预期性指标,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内容涉及单位GDP能源消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和森林覆盖率等.五项预期性指标推动中国“绿色生态”发展 资料来源:“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远景目标纲要、 前瞻产业研究院、Wind 单位GDP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 III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 十三五目标 2020 年实际 十四五目标-15 13.5-18 1880 87 87.570 83.4 85 23.04 23.2* 24.1(至2025 年) 产业产值年增长率预计达18% GDP占比超 10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行业产值及相关目标数据包括:据预测,2022 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 万亿元,至2023 年达到12.3 万亿。至2025 年,5 年内累计预计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7.5 9.7 11 12.3 7.38% 9.01% 9.64% 10.16%2.74% 29.33% 13.40% 11.82%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2468101214 2020 年 2021 年E 2022 年E 2023 年E产值(营收)(万亿) GDP比重(%) 增长率(%)近三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率预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中商产业研究院,启信宝整理 节能环保产业结构发展与区域机会分布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 产业链丰富 短期内难整合 变动小 各环保集聚区有共性 也各有侧重p 23个细分领域: 行业差异大 技术不统一 服务对象差别大 从2014 年至2020 年,“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处理”占据行业主要市场规模70%+ 。据预测,2021 年至2023 年,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市场规模依然是“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处理”,预计占比在65%+ ,同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也将持续扩张规模,预计可达25%+ 。 p 产业呈现“一带一轴”分布格局: “沿海产业带”(北起大连南至珠三角) “沿江发展轴”(东气长三角至重庆) 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经济带和珠三角三大区域由低端为主向高端发展转变由传统环保制造业向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互动并进转变的阶段 环渤海地区:以废旧金属精加工为主长三角:以综合解决方案供应、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