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分析报告.docx
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分析报告 目录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 4 (一)虚拟现实终端产品更加丰富,爆款增强现实眼镜或将推出 . 4 (二)电信运营商力推 5G云 VR业务,有力拉动 VR用户数增长 . 5 (三)“ VR/AR+”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冰雪活动、党建等教育培训成为热点 6 (四)虚拟现实硬件、软件、内容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 8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9 (一)兼容性、适配性标准体系亟待建立 . 9 (二)内容供给生态和商业模式尚未形成 . 10 (三)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 10 (四)虚拟现实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尚待完善 . 11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 11 (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 11 (二)提升内容供给质量 . 11 (三)完善人才供给体系 . 12 (四)提速融合行业应用 . 12 (五)发挥地方示范作用 . 13 【内容提要】 2019年,我国虚拟现实产品供给更加多元化,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典型应用案例迭出。展望 2020年,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供给更加丰富, 5G云 VR业务带动 VR用户数增长,“VR/AR+”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虚拟现实硬件、软件、内容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标准体系逐步确立。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兼容性、适配性标准体系亟待建立,内容供给生态和商业模式尚未形成,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虚拟现实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尚待完善。基于上述分析,赛迪智库电子所提出了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内容供给质量、完善人才供给 体系、提速融合行业应用、发挥地方示范作用的措施建议。 2019年,随着虚拟现实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 VR远程医疗、共享教育、红色教育等典型应用案例迭出,虚拟现实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展望2020年,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爆款增强现实眼镜或将推出。电信运营商积极布局开展 5G云 VR业务,有力带动 VR用户数增长。“VR/AR+”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冰雪活动、党建等教育培训成为热点。虚拟现实硬件、软件、内容检测方法趋向标准化, VR测试标准指标体系将逐步完善。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虚拟现实终端产品更加丰富,爆款增强现实眼镜或将推出 2019年,虚拟现实产品供给更加多元化,头戴式、一体机、移动端等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微软、脸书、 HTC等业界巨头相继发布新品。我国虚拟现实整机领域的厂商越来越多,除大朋、小鸟看看、小派等虚拟现实设备企业外,电视厂商、视频内容厂商、手机终端厂商如创维、爱奇艺、华为、小米、 Vivo等均发布硬件新品布局 VR产业。 展望 2020年,随着消费升级和行业应用的普及, VR一体机、分体机、 AR眼镜等产品将加快创新迭代, VR终端设备销量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传统硬件厂商和创新企业将保持硬件轻量化、无线化、高分辨率、自由交互化发展趋势,持续推出新产品,硬件多样化将进一步增强,硬件市场进入百花齐放的竞争红海。随着 5G技术的成熟和超高清视频内容的丰富 , 4K/8K VR/AR/MR设备将逐渐普及。 AR眼镜技术走向成熟,眼镜重量变轻,视场角变大,分辨率提升到 4K,价格更加亲民,有望出现爆款消费级 AR眼镜。 (二)电信运营商力推 5G云 VR业务,有力拉动 VR用户数增长 2019年,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已开展云 VR业务。中国电信在全国 50 座城市启动 5G商用,并同步发布天翼云 VR应用,内含各类型 VR内容库超千部。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推出了 “ 和 云 VR” 业务,包括 VR现场、 VR趣播、巨幕影院、 VR游戏、 VR教育等趣味场景。中国联通建设了 5G+Cloud VR系统平台,通过引入 VR影视、 VR游戏、 VR教育等 VR特色应用,开展 5G+VR的全流程端到端解决方案技术研究、方案验证及应用推广平台。 展望 2020年,随着 5G、云技术的发展成熟,相应的规范、标准将陆续出台, 5G云 VR的产品化进程和 盈利商业模式加速推进。电信运营商与 VR设备提供商、 VR内容制作商、渠道及集成商、行业用户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运营商大力推动 VR/AR/MR平台发展,充分发挥 VR的价值,教育培训、远程医疗、智慧健康养老、家庭影院等 VR场景进一步落地,带来更多 VR使用用户。 (三)“ VR/AR+”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冰雪活动、党建等教育培训成为热点 2018年下半年以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教育、医疗、文娱等领域的应用明显提速,典型案例不断涌现。展望 2020年,随着新一轮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升级以及 VR与 5G、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技术 的融合创新发展,虚拟现实在各行业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普及,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以 2020年延庆高山滑雪测试赛、 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赛事为契机, “VR+” 虚拟现实应用将在冰雪培训领域优先爆发, VR直播、 VR电竞、 VR课堂、 VR内容创作等应用进一步普及。随着智能化AR平台和轻薄型 AR眼镜的出现,爆款消费级 AR应用将出现,增强现实在娱乐、工业、商贸、医疗、教育等行业领域将不断普及。此外,虚拟现实和智慧健康养老、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进一步融合,将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有效缓解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资源不均衡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虚拟现实硬件、软件、内容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2019年,国内虚拟现实检测行业正处在发展起步阶段,多以高校实验研究或者企 业内部测试为主。当前,虚拟现实终端检测相关测试指标单一化,不具有体系性,这一现象造成使用过程中出现测试术语交流困难、测试数据难以溯源等问题。 展望 2020年, VR硬件、软件、内容评测的物理参量、测试规范、流程及方法趋向标准化, VR测试标准指标体系将逐步完善。虚拟现实检测从现有的硬件检测扩展到软件、内容全产业链检测。与观察者视觉感知和视觉健康相关的核心物理参数将形成指标体系。设备观看内容的暴力程度等内容分级指标也将得到规范一致化。通过建立、健全完整的检测标准体系向虚拟现实行业用户、消费者传播优质虚拟现实产品概 念,促进信息产品消费升级,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兼容性、适配性标准体系亟待建立 虚拟现实设备的标准体系不完善,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虚拟现实产品性能和质量没有标准规范,硬件、系统、内容之间的兼容性差。软件开发工具、数据接口、人体健康适用性等标准尚未明确。虚拟现实设备之间、设备和应用之间的标准尚未建立。行业级虚拟现实软硬件标准以及工业互联网设备、产品之间标识解析、数据交换、安全通信等标准尚没有出台,行业应用方对大规模使用虚拟现实产品缺乏信任。南昌、青岛等地已相继成立虚拟现实专业检测机构,预计 2020年虚拟现实硬件相关标准体系有望建成。 (二)内容供给生态和商业模式尚未形成 虚拟现实内容数量依然偏少,高品质视频内容和高流行度游戏缺乏,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尚未出现行业标杆级的作品。面向消费者的虚拟现实开发内容缺乏变现渠道,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正向循环。行业应用方面,现有应用案例多是定制化解决方案,没有明晰的行业应用思路,不具备行业内大面积普及推广的条件。此外,虚拟现实内容的分级机制还未确立,并未依据受众人群对 VR 内容的敏感度(暴力、色情、血腥、争议主题等)来进行划分。预计 2020年,面向消费者的高沉浸感的虚拟 现实游戏内容和面向行业用户的与行业深度结合的高质量应用内容开发会加大力度。 (三)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虚拟现实人才短缺,难以有效支撑产业的创新发展。高等院校在虚拟现实学科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端专业人才供给能力有限。同时,现有的、为数不多的虚拟现实开发人员主要从游戏、动漫、 3D仿真、模型等行业转型而来,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高质量、与行业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预计 2020年,具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项目交互功能设计与开发、软硬件平台设备搭建和调试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