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pptx
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目录CONTENT,0102030405,云计算产业概述,云计算产业现状,云计算典型应用领域,云计算典型企业分析,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01,云计算产业概述,云计算定义云计算发展历程云计算服务模式云计算部署模式云计算产业链,1.1云计算定义,基本特征,服务模式,部署方式,广泛网络接入,快速弹性伸缩,计费服务方式,按需自助服务,资源池化共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现阶段,云计算的概念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 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用户可通过其提供的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 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同时 实现管理成本或与服务供应商交互的最小化。云计算有五大基本特征、三种服务模式和三大部署方式。云计算五大特征、三种服务模式和三大部署方式,1.2中国云计算发展历程,中国云计算始于2007年,先后经历了市场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等。目前中国云计算产业的 发展落后于美国5年左右,正处于广泛应用阶段。,中美云计算产业发展历程对比,2005年概念兴起,2005-2009年技术驱动,2008-2010年用户广泛采用,2010年至今 企业到公众,2007-2009年学习美国,2009-2012年政策驱动,2013-2015年云服务落地,2015-2018年用户广泛采用,1.3云计算三种服务模式,根据服务模式的不同云计算可以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 IaaS通过Internet为用户提供基础资源服务和业务快速部署能力;IaaS服务模式下消费者掌控操作系统、存储 空间、已部署的应用程序及网络组件(如防火墙、负载平衡器等),但并不掌控云基础架构。PaaS是构建在基础设施之上的软件研发平台;PaaS服务模式下消费者使用主机操作应用程序,但并不掌控操作系统、硬件或运作的网络基础架构。SaaS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消费者使用应用程序,但不掌握操作系统、硬件或者网络基础架构。IaaSPaaSSaaS用 户 负 责 管 理卖 家 负 责 管 理,1.4云计算部署模式,云计算拥有三大部署模式,分别是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公有云:云服务可被任意云服务客户使用,且自愿被云服务提供者控制的一种云部署模型。私有云:云服务仅被一个云服务客户使用,且资源被该云服务客户控制的一类云部署模型。私有云可 由云服务客户自身或第三方拥有、管理和运营。混合云:是上述两种云计算部署模式的混合体。,1.5云计算产业链,按照产业结构来看,云计算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核心硬件(芯片:CPU、内存等)、中游IT基础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以及下游云生态(基础平台、云原生应用等)三部分。中国云计算产业链结构图,上游核 心硬件,中游IT基础设备,下游云 生态,芯片:CPU、内存内存,云解决方案,云服务/平台,云集成服务云外包/IT咨询PaaS运营,运营服务IaaS运营SaaS运营,服务器,路由器,存储,网关,交换机,防火墙,用户,政府云、交通 云、金融云等,设备,智能手机、电 脑、物联网感 知终端等,02,云计算产业现状,云计算产业市场环境云计算产业市场现状云计算细分市场现状云计算产业竞争格局,2.1云计算产业政策环境,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使得全球经济格局重新洗牌,而云计算作为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基础设施, 正是抓住这轮机遇的重要内容。2015年是中国云计算政策元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三项与云计算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分别从产业发展、行 业推广、应用基础、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环节进行调控。2018年,工信部对企业上云做出计划性指南,实现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落地实施到进一步研发的效益闭环。2015-2019年国家层面云计算政策汇总(一),2.1云计算产业政策环境,2015-2019年国家层面云计算政策汇总(二),2.2.1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在政府和产业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云计算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上云的步伐。在云计 算加速落地的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云计算市场开始进入行业云时代。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达到962.8亿元,同比增长39.2%。2015-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及增长率情况(单位:亿元,%),387.3,514.9,691.6,962.8,1312.5,29.1%,32.9%,34.3%,39.2%,36.3%,0%,5%,10%,15%,20%,25%,30%,35%,40%,45%,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E,市场规模(亿元),2018年同比增长(%),2.2.2云计算使用率情况,没有云计算应用, 41.4%,公有云, 36.4%,私有云, 14.1%混合云, 8.1%,其他,58.6%,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企业应用云计算的比例达到58.6%。其中采用公有云的比例达到36.4%,采用私有云的比例达到14.1%,采用混合云的比例达到8.1%。2018年中国云计算使用率情况(单位:%),2.2.3云安全需求情况,2018年,行业出现更多针对云管理平台、工作负载和企业SaaS应用的攻击。各安全企业纷纷布局云安 全防线,切实提供云服务安全应用,保护包含用户信息的应用及服务免予侵扰。根据赛迪统计,2018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7.8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44.8%,中国云安全 服务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2014-2021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9.8,12.8,18.2,26.1,37.8,55.1,80.0,115.7,30.6%,43.4%,45.8%,45.2%,44.8%44.6%,0%,5%,10%,15%,20%,25%,30%,35%,40%,42.2%45%,0,20,40,60,80,100,120,14050%,2014年,2015年,2020E,2021E,2016年2017年市场规模(亿元),2018年2019E同比增长(%),2.3.1公有云市场保持高速增长,170.1,264.8,437.4,668.3,949.6,1297.8,55.7%,65.2% 1731.3,52.8%,42.1%,36.7%,33.4%,0%,10%,20%,30%,40%,50%,60%,7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6年,2017年,2020E,2021E,2022E,2018年2019E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长(%),公有云市场方面,互联网企业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传统企业上云进程加快,拉动了公有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37.4亿元,同比增长65.2%;预计2019-2022年 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22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731.3亿元。2016-2022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情况(单位:亿元,%),2.3.1中国公有云市场以IaaS为主,26.2,87.4,148.7,270.4,3.8,5.242,7.6,21.8,40.2,55.3,75.1,104.511.6,145.2,0,50,100,150,20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IaaS,PaaS,SaaS,41%,0%,10%,20%,30%,40%,25050%,30060%,3507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IaaS,PaaS,SaaS,在公有云细分市场中,IaaS增长最为迅速,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6.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70.4亿元, 占公有云市场比重也由37%大幅提升至62%。2014-2018年中国公有云细分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2014-2018年中国公有云细分市场占比(单位:%)500100%45090%40080%,2.3.2私有云市场稳步增长,344.8,426.8,525.4,644.2,787.8,961.9,1171.6,23.1%,22.6%,22.3%,22.1%,20.5%,21.0%,21.5%,21.8%22.0%,0,200,400,600,80022.5%,100023.0%,120023.5%,2016年,2017年,2020E,2021E,2022E,2018年2019E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长(%),私有云市场方面,在企业转型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IT创新方面的诉求和意愿强烈,拉动了私有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525.4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未来几年仍 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71.6亿元。2016-2022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情况(单位:亿元,%)140023.8%24.0%,2.3.2私有云市场软件和服务占比稳定提升,2018年私有云硬件市场规模为371亿元,占比为70.6%,与2017年相比下降0.5个百分点;软件市场规模 达到83亿元,占比为15.8%,较2017年上升0.2个百分点;服务市场规模达到71亿元,占比为13.6%,占 比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硬件71.1%,软件15.6%,2017年中国私有云市场构成(单位:%)服务13.3%,硬件70.6%,软件15.8%,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构成(单位:%)服务13.6%,2.4.1云计算产业区域竞争格局,华东, 21.7%,华南, 20.2%,华中, 12.6%,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华北、华东、华南是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主导区域,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集中 了中国最主要的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消费品、制造业等行业用户。其中,华北地区份额最高,达到23.1%;其次是华东地区,占比为21.7%。2018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区域结构(单位:%)东北, 5.4%西北, 7.9%华北, 23.1%西南, 9.1%,2.4.2云计算产业行业竞争格局,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云计算用户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交通、物流、金融、电信、政府等领域。 近年来,各行业数据量激增,更多领域开始利用云计算技术挖掘数据价值,虽然互联网行业仍是主导, 但交通物流、金融等行业的云计算规模也占据着重要地位。2018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行业结构(单位:%),7.8%,6.2%,5.7%,5.5%,4.2%,3.6%,3.1%,3.6%,0%,10%,70%60.3%60%50%40%30%20%,互联网,交通物流,金融,电信,能源,制造,政府,医疗,其他,2.4.3云计算产业企业竞争格局,阿里云36.0%,天翼云11.6%,腾讯云10.9%,光环新网、Ucloud、金 山云 12.4%,其他29.1%,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的前三名,光 环新网、Ucloud、金山云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三;用友、 金蝶、畅捷通位居公有云综合SaaS第一梯队。2018年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单位:%)2018年公有云PaaS市场TOP32018年公有云综合SaaS市场TOP3,03,云计算典型应用领域,政务云市场发展概况金融云市场发展概况交通运市场发展概况医疗云市场发展概况能源云市场发展概况电信云市场发展概况,3.1.1政务云市场规模,292.6,370.8,505.4,644.9,813.2,26.7%,36.3%,27.6%,26.1%,0%,5%,10%,15%,20%,25%,30%,35%,4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7年,2018年,2019E,2020E,2021E,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行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政务云发展迅猛,在助力政务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实现 数据共享共治方面效果显著。根据中国信通院及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数据,2018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370.8亿元。2017-2021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情况(单位:亿元,%),3.1.2政务云覆盖率情况,已建或在建100.0%,2018年政务云省级行政区覆盖率情况(单位:%)未建0.0%,已建或在建75.0%,未建25.0%,2018年政务云地市级行政区覆盖率情况(单位:%),我国政务云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培育和探索阶段,已经进入了全面普及的阶段。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8年政务云已经实现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实现覆盖,地市级行政区覆盖比 例达到75%。,3.1.3政务云市场主要参与者,传统IT厂商,系统集成商,目前,政务云已经成为各大云计算厂商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其主要参与者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中国电 信、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企业;二是浪潮云、曙光云、华为云等传统IT企业;三是以腾讯云、阿里云、京东 云、数梦工场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四是太极软件、神州数码等系统集成商。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3.2.1金融云概况,银行,金融云,保险,互联网 金融,证券,“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金融行业的技术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迭代越来越快,交易峰值无法预测等挑战要 求金融行业必须尽快利用云计算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金融云具体可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四个细分领域,四个细分领域由于在监管要求和业务需求上 有所不同导致金融云在行业应用。金融细分行业监管要求和业务需求,3.2.2金融云整体应用状况,根据中国信通院调查数据,2018年87.98%的金融机构已经或计划使用云计算技术。其中41.18%的金融机构已经 在应用云计算技术。在已经使用云计算的金融机构中,69.57%的机构采用私有云的方式,19.25%的机构使用行业云,11.18%的机构 使用公有云的部署模式。,2018年金融机构云计算应用情况(单位:%)暂时没有计划12.02%,有计划使用46.80%,已经使用41.18%,私有云,69.57%,行业云19.25%,2018年金融机构云计算部署模式情况(单位:%)公有云11.18%,3.3.1交通云概况,目前我国交通行业已经进入经营组织化、运输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关键时期,但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利用率 和共享度低,系统分散独立、可靠性低、扩容难、新系统上线周期长,数据缺乏统一管理部署、安全性不高等 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云计算技术具有虚拟化、弹性可扩展的计算能力以及按需购买等特点,是解决交通行业海量数据信息存储、应 用负载波动需求、数据共享、高可用性及高稳定性、综合交通业务融合等问题的有力武器。,基础设施利用率 和共享度低,系统分散独立、 可靠性低,系统扩容难、新系统上线周期长,数据缺乏统一管 理,安全性差,交 通 信 息 化 存 在 的 问 题,海量数据信息 存储,数据共享、高可 用性及高稳定性,应用负载波动需求,综合交通业务融合,3.3.2交通云应用情况,轨道交通无锡地铁、南京地铁实现了地铁生 产系统、开发测试环境、办公OA系 统、便民系统全部上云,全面提升 业务应用系统的持续服务能力。,铁路交通兰州铁路营业线安全管控信息平台 开展基于视频分析的安全风险预警 智能化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人机互 控一体化安全综合管控平台。,航空运输中航信建设了远程、跨区域、高效 兼容自主可控的业务云平台,各类 业务数据交互效率显著提高,更加 符合航空运输便利、快捷、可靠、 高效的业务发展要求。,物流运输百世汇通等物流企业构建云平台, 通过计算机虚拟化、存储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了整个构架的 灵活性和高可扩展性,使应用能够 快速在云上实现扩展。,目前云计算在轨道交通、铁路交通、航空运输以及物流运输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交通运在各领域应用状况,3.4.1医疗云概况,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及成就,但是面临的问题依旧严峻,医疗资本配置 失衡问题未有根本性扭转,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为破解以上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云计算帮助医疗机构实现互联网+,将医院的信息系统,大数据、科研查询、HIS、EMR、PACS等业务系统部署 在云端,充分发挥云的优势,满足在大规模云计算环境下对高可用、高可靠、动态调配、动态扩展的要求。,专有云A,专有云B,安 全 隔 离,医院A,医院B,私有云,个人健康 数据中心,大型医院,区域数据 中心,社区 医院,健康体检机构,医院A医院B,公共医疗云架构,私有医疗云架构区域医疗云架构,3.4.2医疗云市场规模,医疗云能够将医院业务系统快速部署和统一运维,医院可以通过购买更少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来降低一次性 采购成本,通过更自动化的管理降低人力成本。医疗行业云计算应用已经完成了市场培育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IDC研究,2018年中国医疗云IT总 支出达到50.52亿元人民币,预计2023年将达到168.8亿元人民币,2018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7.3%。2018年中国医疗云IT支出及复合增速预测(单位:亿元,%),10.51,17.34,22.67,35.4%,24.0%,25.4%,0%,5%,10%,15%,20%,25%,30%,35%,0,5,10,15,20,2540%,专业医疗云,区域卫生云,医院私有云2018年IT支出(亿元)2018-2023复合增速(%),3.5能源云概况,计算资源,电力、石油、化工等传统能源企业拥有大型集团企业共有的信息化痛点:管理成本高、数据互通难、运维效 率低等。同时也具有服务对象广泛、信息量巨大、业务周期峰值明显等行业特色。云计算具有的虚拟化、弹性可扩展以及资源共享等特点,是解决能源行业信息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云计算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存储资源,安全防护,网络资源能源云平台,电力行业应用,油气行业应用,发电 集团,电网 公司,用户,智能光伏发电,智能电网,电力ERP,智能配电监测,智能电力运维,营销管控,智能能源管理,充电桩,电安全预警仪,智能电表,油气藏、井 筒、管道高 性能模拟,上游,中游,下游,智慧勘探生产 决策智能地质建模,油气罐监控预 测性维护,智能运输调配,智能炼化 智能管网,智慧销售平台,槽车智能调度 平台油气站智能 终端,3.6电信云概况,NFV MANO,VNF,Cloud OS,NFVI SDN,虚拟基础设施,物理基础设施,面 向 CT,业务支撑系统,运营支撑系统,应用系统,Cloud OS,虚拟基础设施,物理基础设施,面 向 IT,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运营商电信云分为面向CT的云和面向IT的云。CT云侧重于网络的云化,意在建 设云化的新型电信网络服务环境;IT云是针对运营商内部的应用系统的云化,如账单、计费、客服、客户关 系等系统的云化。电信云构架,04,云计算典型企业分析,AWS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4.1.1亚马逊AWS产品体系,AWS成本管理,区块链,业务应用程序,计算,客户参与,数据库,开发人员工具,最终用户计算,游戏技术,物联网,Machine Learning,管理与监督,媒体服务,迁移与传输,移动,联网和内容分发,机器人技术,卫星,安全性、身份与合规,存储,Amazon Web Services(AWS)是全球最全面、应用最广泛的云平台,从全球数据中心提供超过165项功能齐全 的服务。AWS提供了大量基于云的全球性产品,其中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分析、联网、移动产品、开发人员工 具、管理工具、物联网、安全性和企业应用程序等。AWS产品体系,4.1.2亚马逊AWS全球网络,截至2019年10月,AWS云在全球22个地理区域内运营着69个可用区,并宣布计划增加开普敦、雅加达和米兰三 个区域,同时再增加9个可用区域。,2013-2019年亚马逊AWS云基础设施数量(单位:个),0,3,0,14,6,7,7,32,35,35,49,55,62,69,0,10,20,30,40,50,60,70,80,2013年,2019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新建可用区数量(个),2017年2018年累计数量(个),截至2019年10月亚马逊AWS云基础设施分布图,4.2.1阿里云发展历程,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起源与亚马逊AWS类似,开展云业务主要是为了提升IT运营效率。阿里在2008年便确定 “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决定自主研发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操作系统“飞天”;2009年阿里云计算有限 公司正式;2018年9月,阿里云推出飞天系统 2.0 版本,成为面向万物智能的云操作系统。,2008年,飞天团队 正式组建,2009年,阿里云计算 有限公司正 式成立,2011年,阿里云官网上线, 开始大规模对外提 供云计算服务,2013年,阿里云计算获得全 球首张云安全国际 认 证 金 牌 (CSA- STAR),2014年,阿里云成为中国第一 家提供海外云计算服 务的公司,2015年,阿里云美西数据中心投入试 运营,向北美乃至全球用户 提供云计算服务,2015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将 所有数据存储、计算任 务全部迁移至飞天平台,2016年,阿里云实现全球互 联网市场覆盖,2017年,阿里云与奥运会、 世界杯、联通等进 行合作,2018年,推出飞天系统2.0,4.2.2阿里云基础服务体系,阿里云提供云全线服务(IAAS+PAAS+SAAS),部署模式上,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提供计算、存 储、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服务产品。其中云计算基础服务包括:弹性计算、存储服务、CDN与边缘、数据库、云通信及网络。阿里云计算基础服务体系,4.2.3阿里云基础设施布局情况,目前,阿里云在全球 19 个地域开放了 56 个可用区,在全球部署 200 多个飞天数据中心,为全球数十亿用 户提供可靠的计算支持。阿里云全球基础设施布局情况,4.3.1腾讯云发展历程,2010年,腾讯云正 式对外提 供云服务,2013年,腾讯云面向全 社会开放,云 安全上线,2014年,腾讯云计算有 限公司成立,2017年,国内首发FPGA云 服务器;正式推出 第三代云服务器,2018年,发布自研云原生 数据库CynosDB,腾讯云主要基于社交和游戏的基础,将行业方案和腾讯自有生态结合,打造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打造差异 化竞争。腾讯云于2010年正式对外提供云服务,于2013年面向全社会开放。2014年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11月腾讯自研云原生数据库 CynosDB 发布,这是国内首个全面兼容开源数据库 MySQL 和 PostgreSQL 的NewSQL 数据库产品,融合了传统数据库、云计算和新硬件的优势,性能最高可以达到 MySQL 数据库的八倍,PostgreSQL 四倍,而成本仅为商业数据库的1/15。腾讯云发展历程,4.3.2腾讯云基础服务体系,腾讯云基础服务,计算,存储,网络,Serverless数据库,CDN与加速云通信,数据处理,中间件,视频服务,量子技术,腾讯云主要提供 IAAS 层和 PAAS 层云服务,SAAS 层云服务主要是通过合作方式开展,从部署模式上看,主 要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其中云计算基础服务包括: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CDN与加速、Serverless、云通信、数据处理、中间 件、量子技术、视频服务。腾讯云计算基础服务体系,4.4.1天翼云发展历程,2009年,翼云计划启动,2012年,云计算分公司正式成立,2016年,天翼云3.0发布,2017年,全面落实“2+31+X” 资源布局,2018年,中国电信率先启 动智能云改战略,中国电信于2008年开始布局云计算,2009年启动翼云计划,2012年正式成立云计算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 公司云计算分公司(天翼云)是中国电信旗下直属专业公司,集市场营销、运营服务、产品研发于一体。“天翼云”不仅为用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桌面云、专属云、混合云、CDN、大数据、云专线、云间高速等 全线产品,同时为政府、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打造定制化云解决方案,同时,还为小微及初创企业提供扶 持。天翼云发展历程,4.4.2天翼云资源布局情况,中国电信天翼云为全国最大的IDC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和云服务提供商,拥有516个数据中心,2+31+X战略布局 覆盖全国,内蒙、贵州两超大规模云基地;全国31省、自治区核心云资源池;下沉到地市的私有云、CDN等X节 点满足随时随地的上云需求。中国天翼云一省一池资源布局中国天翼云海外布局情况,05,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中长期规划行业发展规模预测行业发展趋势预测行业发展建议,5.1行业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 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等部署要求,推动企业 利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明确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 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2020年企业上云发展目 标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2020年形成典型标杆应 用案例100个以上,5.2行业发展规模预测:2024年云计算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1312.5,1737.4,2259.7,2902.9,3628.6,4445.1,10005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19E,2020E,2023E,2024E,2021E2022E市场规模(亿元),随着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和传统企业大量上云,云计算正逐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虽相对 占比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预计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1312.5亿 元,2024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445.1亿元。2019-2024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预测(单位:亿元),5.3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多云策略成企业上云共识,采用多种云服务或平 台, 90%,考虑到数据安全性、供应商锁定、云服务成本效益等问题,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多云策略。多云是由 多个云服务组成的云计算方法,其来自多个云供应商的公共云或私有云。根据IDC预测,到2020年90%以上的企 业将使用多种云服务和平台。2020年采用多种云服务或平台企业比例(单位:%)未采用多种云服务或平 台, 10%,5.4行业发展建议,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对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提出了五大建议:持续 创造良好的云计算发展环境、着力发展云原生技术能力及应用实践、稳步构建开源风险管理和治理体系、不断 加强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持续增强传统行业供需双方信任度。,持续创造良好的云 计算发展环境,着力发展云原生技术能力及应用实践,稳步构建开源风险 管理和治理体系,不断加强云计算产 业链上下游合作,持续增强传统行业 供需双方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