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肥料行业分析报告.pptx
2018,肥料行业分析报告,前 言QIAN YAN,肥料是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主要包括磷酸铵类肥料、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等。本文以化学肥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什么叫做肥料?凡是施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肥料有哪些种类?,有机肥料单质肥料速效肥料固体废料碱性肥料,无机肥料复混肥料无机肥料液体肥料酸性肥料,有机无机肥料复合肥料缓效肥料气体肥料中性肥料,按化学成分按养分按肥效作用按物理形态按化学性质,宏观经济环境趋于困难和复杂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积极因素增多,趋于稳定;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升,但复杂因素和不确定性依然较多,这是当前宏观经济大势的基本特点。预计2018年经济运行稳定,全年GDP增速预计在6.9%左右。,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增多,企稳态势逐渐巩固,l,制造业PMI显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增多,企稳态势逐渐巩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增多,企稳态势逐渐巩固,l,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出现回落,未来产能过剩、内外需不振和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将对PPI形成长期抑制。,经济增长利好 2018年全球化工市场前景乐观,lll,据普华永道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接近4%。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将利好今年全球化工市场。仍将维持供应紧张局面钾肥市场将稳步复苏。今年全球氯化钾价格有望继续上涨,预计需求增加2.5%,相当于160万吨,与历史平均增速持平。预计价格会稳定上涨,因为市场维持了供应紧张的局面。一方面新增产能增长缓慢,另一方面需求强劲。,化肥:行业复苏去产能是大势所趋,l,经历了2016年的寒冬之后,2017年我国化肥行业逐渐复苏。在国际产,能增加、需求增速下降的大形势下,我国化肥行业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尤其是氮肥领域,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仍然步履维艰,去产能任务任重而道远,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行业将逐渐走上健康的轨道。,需求增速下降,国际产能增加,化肥产量持续下降,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7年19月,全国化肥产量(折纯,下同)5045.4万吨,同比下降5.2%,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7个百分点,2017年19月全国化肥产品产量见上图。其中,氮肥产量3181.4万吨,下降9.8%;磷肥产量1368.3万吨,增幅3.2%;钾肥产量483.5万吨,增幅3.7%。,2017年1-9月份全国化肥产品产量,单位/万吨,2017年化肥总产量6065.2万吨,下降2.6%,l,预计2018年总产量还将持续下降。,我国肥料进口数量稳中有降,化肥出口量下降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110月,我国化肥出口量2083.3万吨,出口金额50.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8%和6.8%。化肥出口量下滑主要在于尿素出口量大减,今年国内尿素价格由于煤炭价格走高以及优惠政策取消等因素影响,国内尿素价格与国际价格始终倒挂,出口受阻。,氮磷钾行业表现,l,2017年,氮肥行业由于落后产能退出、开工率下降、原材料,l,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整体运行情况好于去年。2017年19月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764.9亿元,同比增长12.9%;全行业利润总额38.0亿元,同比扭亏增盈。磷肥行业表现也较去年优异,根据上市公司季报,前三季度三家磷肥上市公司(鲁北化工、六国化工和云天化)净利润8397.27万元,业绩同比增加105.24%,磷肥行业整体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l,钾肥行业产量增加,但受销售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钾肥上市公司业绩一般。盐湖股份受氯化钾销量减少以及海纳化工2.14火灾事故等影响,亏损8.59亿元;藏格控股业绩相对较好,盈利6.75亿元。,氮肥磷肥,扭亏为盈表现优异,钾肥,业绩一般,行业发展现状产品结构和产品品种高浓度磷复肥产品生产量持续上升;各种作物专用肥健康发展,为传统肥料的提质增效、增加功能的辅助技术不断涌现,新型肥料产品市场份额已超过10%专用肥料复混肥料高浓度肥料单质肥料,上游原料结构和生产成本磷矿入选品位大幅降低,磷精矿综合回收率显著提升,加大了冶炼烟气制酸的利用量。,磷矿采选,硫酸,合成氨,钾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贡献率逐步提高,半水法及半水-二水法磷酸产业化、湿法磷酸精制大型化、硝酸及盐酸分解磷矿、硫酸低温位热能回收、中低品位胶磷矿精选富集、磷矿中氟、碘等共伴生资源的回收,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的创新,以及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业磷酸一铵、肥料及食品级磷酸二氢钾生产等国内自主开发的技术取得成功突破。,半水法及半水-二水法磷酸产业化湿法磷酸精制大型化硝酸及盐酸分解磷矿硫酸低温位热能回收中低品位胶磷矿精选富集,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化进程取得进展对国外大型装置总包及交钥匙工程的顺利实施,也为国产技术走出国门积累了成功经验。大型磷复肥生产技术及配套装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均已实现自主化,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装置及关键设备的投资大幅下降。,循环经济理念不断深入,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能耗、物耗水平不断降低。磷铵生产已全面实现水的“零排放”,蒸汽的分级利用和水的循环利用率、磷得率不断提高,磷矿中伴生的氟、碘、硅、钙等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磷矿选矿的尾矿再利用等使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磷石膏综合利用的途径逐渐拓宽,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利用率已达33.1%,提前实现了“十二五”的目标。,煤天然气,磷矿石硫磺/硫铁矿钾盐矿,磷酸硫酸光卤石,合成氨,产业链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氯化钾硫酸钾,磷肥钾肥,氮肥,复合肥,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尿素,氮肥磷肥钾肥,煤天然气磷矿石硫磺/硫铁矿钾盐矿基础原料,合成氨磷酸硫酸光卤石中间原料,碳酸氢铵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氯化钾硫酸钾主要产品,三聚氰胺车用尿素直接施用缓释或包膜复合肥高效新型肥料(缓释控释肥、水溶肥、有机-无机肥)下游应用,供应体系基本完整,基础肥料产品品种齐全、供应充足,基础肥料企业数:707产能:9080产量:7627,企业数:450产能:6050产量:4944,企业数:295产能:2350产量:2026企业数:79产能:680产量:612,N,P2O5K2O,产能、产量单位:万吨(折纯量),l,中国基础肥料产能比,重分布是氮肥约,l,66%、磷肥26%、钾肥8%中国基础肥料生产企业较多,氮肥和磷肥企业集中度还有待提高。中国基础肥料总体开工率受市场因素波动较大,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化肥进出口政策管制进一步放松,肥料行业的现状出口管制政策放松,总量需求面临转折化肥施用零增长开始有序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加速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农业的,发展对复合肥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需求侧的机遇与挑战,优惠政策陆续取消化肥开征增值税,化肥回归一般商品属性,产业扶持政策退出,复合肥行业AB面,一、产能过剩,开工率不足,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二、行业集中度低,复合肥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产能相对分散,四、优惠政策取消,包括电价、运费、增值税、肥料相关的各项优惠政策相继取消,企业成本增加,三、恶性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各种价格战、广告战等炒作、跟风,夸大宣传、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市场混乱,A面,复合肥行业AB面,B面,一、复合化率提升空间巨大。复合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更适合现代化农业,而相比发达国家复合化率达80% 的现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复合化率提升空间巨大,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复合肥用量增加,尤其是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高效复合肥,市场空间更大,四、随着土十条、水十条、化肥零增长方案的实施,我国农业进入了提质增效、产出安全、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复合肥行业乃至农资行业正向着全产业链、农业综合服务方向发展。,三、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智能型肥料空间广阔,复合肥产业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氮磷钾三大养分历史和未来需求分析,单位:百万吨养分含量,l,长期来看,由于全球人口持续增长而耕地面积有限,对于氮磷钾三大养分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2013-2017 年全球磷养分需求年均增长率为1.9%,预计 2018-2022 年磷养分年均增长率提升为2.7%。,国内化肥需求进入平台期,l,由于多年来农业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我国农业施肥量较早进入平台期,化肥表观消费量从2012 年起亦呈下降趋势。,化肥需求趋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比2016年增加166万吨,同比增长0.3%。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2220千公顷,比2016年减少815千公顷,下降0.7%。,化肥需求趋减,lll,2017年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在主要口粮作物稻谷、小麦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调减库存较多的玉米种植,特别是在玉米非优势产区“镰刀弯”地区大幅度调减玉米播种面积,实行“粮改饲”“粮改豆”,增加杂粮和豆类的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花生、中草药材等非粮作物面积,农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2017年农业部发布的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计划在三大类作物的优势产区实施将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政策主导下,化肥消费量持续下降,预计化肥农业需求将逐步减少。工业应用方面,随着国家对环保、大气污染的严格治理,对氮肥工业需求增加,尤其是电厂脱硫脱硝和车用尿素是工业需求新亮点。另外,国内其他工业的发展对工业硝酸铵、工业磷铵、工业钾盐等的需求也有一定增长。因此,工业应用对化肥的需求量预计增长较大,但因工业需求占比较低,对总体化肥需求影响不大。,化肥需求趋减,lllll,19月,全国化肥表观消费量(折纯,下同)4633.6万吨,同比下降2.9%,降幅比16月扩大0.3个百分点。氮肥表观消费量2786.3万吨,降幅6.7%;磷肥表观消费量1036.0万吨,下降2.5%;钾肥表观消费量799.1万吨,增长11.5%;磷酸二铵(实物量)表观消费量865.2万吨,降幅7.0%。,过去十几年复合肥施用量迅猛增长,2016 年1-12月各品种化肥生产统计,复合肥产能全国分布大型龙头企业基本完成了在全国的市场布局,复合肥消费全国分布,化肥产业现阶段呈现使用量过大的问题,l,化肥产业现阶段呈现使用量过大且增速过快的状况不容忽视。一方面,我国化肥施用量快速增长,增速高于粮食产量增速。1980年至今,我国化肥施用量增长了4.5倍,同期我国粮食产量仅增长了82.8%,化肥施用量的增速却远远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速。农用化肥施用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着明显的化肥过度施用的情况。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化肥施用量结构,lll,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国内化肥施用量6022.60万吨;施用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氮肥、复合肥、磷肥和钾肥,其中氮肥是国内施用量最大的肥种,复合肥施用量占比高,磷肥和钾肥施用量较小;复合肥施用量低速增加,单质肥施用量减少。,复合肥施用量逐年增长,占比已达35%,1995-2015年农用复合肥施用量增长情况统计,常见化肥的功效可以促进棉花、瓜果开花结果、复合肥的养分总量一般比较高,,lll,化肥需求取决于国内农业需求和出口;国内需求疲软,出口下滑;单质肥氮磷钾肥施用量呈现下滑趋势,复合肥呈上升趋势;,行业特征及关注点需求,lllll,供给情况各异;氮、磷、复合肥产能过剩较严重;钾肥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供给侧改革政策下,新增产能有限;行业景气度低迷,倒逼部分亏损产能退出;高污染行业,环保趋严降低行业开工率;,行业特征及关注点供给,行业特征及关注点政策,llll,化肥施用量0增长;供给侧改革;优惠政策取消;出口零关税实施,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产能过剩对政策依赖性强资源约束、环保压力增大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与农业发展不匹配,磷酸一铵产能发挥率约75.9%;磷酸二铵产能发挥率约 79.6%,扣除出口产品部分,产能发挥率不到60%;化肥市场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化肥行业各项优惠政策已 逐步取消,但磷复肥行业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尤显薄弱;磷酸、磷铵生产中重视磷的回收而忽视氟的利用的情况普遍存在;磷石膏安全环保堆存问题突出;磷资源品质下降,硫资源对进口的依赖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缓解;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上急功近利,缺乏技术创新 的领军人才;无论产品还是服务模式、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2017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元年,l,2017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元年。化肥行业既要加速去产能、降成本,优化存量资源配置,还要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按照化肥产业转型升级和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要求,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农化服务,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支撑。,经济效益低迷 近七成企业不盈利,l,当前,四成基础肥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0%,接近70%的企业处在盈亏平衡线以下,行业运营效益低迷。在影响企业效益的众多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成本、销量、价格、优惠政策取消和安全环保。这一结果表明,化肥产业正受到来自内外两个层面的双重挤压。一方面,在供给侧,除了产能过剩之外,由于优惠政策取消和环保压力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在市场端,受需求不振影响,化肥销量和价格都呈逐步下滑态势。,新型肥料是化肥行业未来发展方向,lllll,化肥行业要走出低迷第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降低成本,培育化肥行业新动能。第二是实现安全绿色发展。第三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第四是扩大国际合作。,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新型肥料势在必行,化肥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及科学地施用化肥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及科学地施用追求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安全并重,如果四个正确都做好了,那么肥料行业将发挥最大化效益,对环境影响也将减至最低,施肥的关键是四个正确把正确的肥料1用正确的用量2在正确的时间3施到正确的位置 4,肥料行业现状,ll,供大于求的现状没有改变化肥肥料行业既要加速去产能、降成本,优化存量资源配置,还要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和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要求,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农化服务,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支撑化肥肥料行业逐渐剥去太多基于国家意志的附加功能,褪去光环后逐步回归市场,回归产品本质,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