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惠州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df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 2021惠州产业园投资前景 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编制 更多产业情报: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 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已经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推进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 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惠州作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电子信息、数码视听、石油化工等产业蓬勃发 展,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惠州市以“2+2+N”体系布局产业结构, 积极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发展。 前 言 Introduction定义 功能 特点 分类 产业园规划产业园发展的硬条件 产业园发展的软条件 第一章 产业园概况 大湾区现状 工业概况 战略定位 产业布局 产业拿地投资情况 长三角与粤港澳产业园优劣势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人口面积 经济实力 招商引流 国内贸易 对外贸易 旅游运输 产业体系 第三章 惠州产业园发展背景 珠三角城市产业园概况 惠州产业园情况 产业布局 产业园分析 惠州市区县产业园版图分析 第五章 惠州产业园现状与布局 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 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 大亚湾技术开发区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竹泉小镇 惠州旭日小镇 惠州市石湾汽车产业园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 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 第六章 惠州产业园案例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发展机遇 第七章 惠州产业园发展趋势 附录一:惠州市园区一览表 附录 目 录 CONTENTS 产业体系 各区县产业规划 第四章 惠州市产业布局与规划01 产业园概况 产业园定义 产业园功能 产业园特点 产业园分类 产业园规划 产业园发展的硬条件 产业园发展的软条件PAGE 5 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 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 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 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 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 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 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 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 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 第一章 产业园概况 1.产业园定义PAGE 6 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 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 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 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 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 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 术示范区等。 第一章 产业园概况 2.产业园功能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区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工 业 园 产 业 园 技 术 示 范 区 特 色 工 业 小 区PAGE 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产业 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 的区域。它具有如下特点:开发较大面积的 土地;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 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对常驻公司、 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施限制;详细的 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 条件;为履行合同与协议、控制与适应公司 进入园区、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与计划等 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 大 面 积 的 土 地 上 有 多 个 建 筑 物 、 工 厂 以 及 各 种 公 共 设 施 和 娱 乐 设 施 开 发 较 大 面 积 的 土 地 对 常 驻 公 司 、 土 地 利 用 率 和 建 筑 物 类 型 实 施 限 制 详 细 的 区 域 规 划 对 园 区 环 境 规 定 了 执 行 标 准 和 限 制 条 件 为 履 行 合 同 与 协 议 、 控 制 与 适 应 公 司 进 入 园 区 、 制 定 园 区 长 期 发 展 政 策 与 计 划 等 提 供 必 要 的 管 理 条 件 等 第一章 产业园概况 3.产业园特点PAGE 8 综合型产业园 综合型产业园区产业门类较 多,该类型的典型案例为新 加坡裕廊工业园。裕廊工业 园根据产业性质的不同,分 3个梯度布置:东北部离城 区较近处规划为新兴工业和 无污染工业区,重点发展电 子、电器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部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 沿海相对独立的西南部规划 为港口和重工业区。 复合型产业园 复合型产业区产业功能比较 多样,较好地解决了职住平 衡问题,该类型的典型案例 为位于苏州市东郊的苏州工 业园。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 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投资的 项目,园区基本形成了以微 电子及通讯、精密机械、生 物制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 业群。园区在大力发展产业 的同时,也加强了生活居住 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人居环 境的优化。 单一型产业园 单一型产业区产业门类比较 单一,该类型的典型案例为 始建于1980年的台湾新竹科 学工业园,经过30多年的发 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笔记本 电脑和PC机部件生产基地, 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 球第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 的生产能力与美国、日本三 足鼎立,已经形成上、中、 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成 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 中心之一。 第一章 产业园概况 4.产业园分类PAGE 9 产 业 园 规 划 产业园的规划主要分 为发展战略 发展定位 产业定位 产业布局 产业升级 经营管理。 这每一步都不可缺少,且 要科学规划。 第一章 产业园概况 5.产业园规划PAGE 10 第一章 产业园概况 6.产业园发展硬条件 产业园区变电所选址要靠近 负荷中心,便于进出线,交 通运输方便。园区供电线路 原则上应随道路同步建设, 并接入园区企业内部。 产业园区内应建立安全、高 效、合理的供水系统,满足 园区企业工业和生活等各类 用水的需要。园区供水管道 工程建设及验收应符合国家 和地方规定的技术标准和管 理要求。 能源水电 产业园区规划道路系统宜采 用“方格网状”路网结构。 规划道路按等级分为快速路、 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园 区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严 格按照规划进行控制和建设。 园区内统一设置道路交通标 志、标牌、标线、隔离设置 等交通安全设施,工业园内 应有统一的街具设计;交叉 口必须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 道路交通 产业园区绿地建设规划应根 据园区规模合理布局绿地, 工业、商业、金融、仓储、 交通枢纽、市政公用设施等 系统,绿地率不宜小于20%, 对环境有大气、噪音污染的 厂矿企业系统,绿地率不应 小于30%; 园区绿化树种规划,应以乡 土树种为重,速生与慢生相 结合,体现地方特色。 产业园区应结合城市总体规 划,综合交通规划,公交专 项规划,对公交需求进行研 究,拟定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方案,制定出公交基础设施 建设细则。对公交需求较大 的园区应编制园区公交专项 规划。应结合园区用地性质、 客流量,建设公交首末站、 中途站和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并留足发展余地。 产业园区路网建设过程中, 应预留充足的弱电管网位置, 并共同建设弱电管沟。 产业园区每隔300500米应 建设一个移动通信基站,以 满足公共区域通信需求,工 业园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建 设过程中应配合运营商同步 建设内部移动通信网络,以 满足建筑物内部通信要求。 绿地系统 通讯网络 公交设施PAGE 11 管理制度 产业园区的服务体系主要 包括为园区的产业和企业 提供必要的生活性配套和 支撑的服务体系。包含餐 饮、超市、住宿、医院、 金融、电信(网络)、邮 政、娱乐休闲、安全保卫 等方面;为园区产业发展 提供的一些共性的专业技 术支撑或平台 土地政策 土地资源是物流地产投 资商的关键资源,长期 以来我国工业用地供应 相对充足,且价格低廉。 且各地为招商引资拉动 本地经济增长,对工业 用地的供应从不吝啬。 税收政策 产业园区是各地招商引资的 主要聚集区域,是各地经济 发展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地 方税收的工作重点。为充实 园区经济实力,许多地方政 府把引进企业和资金作为一 条催化经济发展的捷径,不 遗余力招商引资,在政策制 定上作出大量倾斜,用优惠 政策作为招商引资的法宝。 行政审批 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 管理创新,大力加强廉政 建设,不断深化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国务院分五批共取消和调 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 占原有总数的60.6%。 财政对产业的支持必须以产业 基础和产业发展条件为前提, 才能使园区迅速把握住全球化 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尽快 在区域竞争中崛起。同时,政 策培育方式也应从对企业的直 接资助,向产业的间接扶持转 变。政府的作用并不是去计划、 协调或是确定企业技术开发的 方向,财政的资助必须被认为 对整个产业发展都有益处,有 利于整个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 提升。 财政政策 第一章 产业园概况 7.产业园发展软条件02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大湾区现状 工业概况 战略定位 产业布局 产业拿地投资情况 长三角与粤港澳产业园优劣势PAGE 13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 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 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 州九城组成的城市群。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 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区域建设步入 全面实施阶段,未来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 和世界级城市群。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1.大湾区现状PAGE 14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1.大湾区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九城 组成的城市群。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区域建设步入全面实施阶 段,未来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城 市 面 积 ( 平 方 公 里 ) 人 口 ( 万 ) G D P 总 量 ( 亿 元 ) 人 均 G D P ( 万 元 ) 香港 1,107 748.25 28453亿港元 35.8万港元 澳门 33 66.74 4403亿澳门元 66.7万澳门元 广州 7,434 1,490.44 22,859 15.5 深圳 1,997 1,302.66 24,222 19 珠海 1,736 189.11 2,915 15.9 佛山 3,798 790.57 9,936 12.8 惠州 11,347 483 4,103 8.5 东莞 2,460 839.22 8,279 9.9 中山 1,784 331 3,633 11.1 江门 9,505 459.82 2,900 6.3 肇庆 14,891 411.54 2,202 5.3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香港和澳门有关数据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澳门特别 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提供PAGE 15 从工业增加值来看,粤九市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东 莞海市,其次是深圳市,紧跟其 他的是肇庆市,增加值增长率分 别为7.4%、7%、6.9%。 受2020年疫情影响,惠州市 及江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较慢。 中山市呈下降趋势。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2.工业概况 3 . 2 4 . 1 4 . 7 7 . 0 - 1 . 4 7 . 4 1 . 8 1 . 5 6 . 9 - 2 . 0 - 1 . 0 0 . 0 1 . 0 2 . 0 3 . 0 4 . 0 5 . 0 6 . 0 7 . 0 8 . 0 广 州 珠 海 深 圳 佛 山 中 山 东 莞 惠 州 江 门 肇 庆 2 0 1 9 年 粤 九 市 工 业 增 加 值 增 长 情 况 统 计 % 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PAGE 16 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战略定位 主要产业 中国香港 中心城市 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全球离岸人民币 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亚太区国际法 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金融服务业、旅游业、贸易物流 中国澳门 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 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博彩业、旅游业、建筑业、地产业 深圳 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 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 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通信设备制造、电子信息 广州 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 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 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海洋产业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3.战略定位 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PAGE 17 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战略定位 主要产业 珠海 重点节点城市 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 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 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 共同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 航空产业、机械制造 江门 交通及海洋装备制造、电力设 备制造 佛山 纺织家具、建筑材料 中山 生物医药、装备制造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3.战略定位 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PAGE 18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一般分为湾区西岸、东岸以及港澳地区。 其中,湾区西岸包括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门以及肇庆。湾区东岸包括深圳、东莞、惠州。 港澳地区包括香港、澳门。 广州 珠海 佛山 中山 江门 肇庆 西岸 深圳 东莞 惠州 东岸 香港 澳门 港澳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4.产业布局PAGE 19 西岸 技术密集型产业带 东岸 知识密集型产业带 沿海 生态环保型产业带 广州北部、南部;佛 山;中山;珠海等西 岸地区 广州东部、中部; 东莞;深圳等东岸 地区 惠州;深圳;珠海;江门 物流 教育 金融 旅游 现代服务业 制造装备业+农业 新材料;新能源;农业 产品;生物医药;电子 加工;制造外包等 新兴产业+高科技 互联网;人工智能;科 技创新;电子通信;金 融服务等 先进制造业 医疗设备;油 气开采;石油 化工等 现代服务业 教育培训;文 化创新;商务 休闲 大湾区西岸 主要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带, 以装备制造业+农业为主。 其中包括新材料、新能源、 农业产品、电子加工等。 大湾区东岸 主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带, 以新兴产业+高科技为主, 其中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 科技创新等。 沿海地区 沿海则为生态保护型产业带, 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 业。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4.产业布局PAGE 20 港澳地区在大湾区中起到促进向外发展、加强对内融合的作用。 其中,澳门积极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博彩旅游,同时也担任普与国家交流平台中心的角色。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对外开放渠道,担任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等角色。 葡语国家交流平台中心 旅游休闲服务业 博彩旅游 澳 门 香 港 国际金融中心 对外开放渠道 贸易中心 航运中心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4.产业布局注意:本报告共计84页,现只展示20页,欲知 详细报告及报告中涉及数据请下载报告PPT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