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号19RI0711 头豹研究院 | 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宏观研究团队 行车记录仪是车辆在行驶途中记录影像和声音等信 息和资料的仪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 国汽车工业水平持续提升,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不断 扩大。在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间,中国行车记录仪 行业市场规模由 177.1 亿元上升至 350.0 亿元, 年复 合增长率为 18.6%。面对潜力巨大的行车记录仪行 业,中国行车记录仪厂商的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 高,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热点一:用户需求推动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 热点二:汽车销量攀升,行车记录仪市场潜力大 热点三:行车记录仪技术逐步升级 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和机动车驾驶人 数不断增加,交通事故频发,为避免交通事故纠纷,车 主选择安装行车记录仪,保护自身利益。行车记录仪对 规范驾驶行为、 提高驾驶安全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同时, 行车记录仪操作简单,在行车时可进行全程录像,且价 格亲民,深受消费者青睐。 汽车销量的增加提高了对行车记录仪的需求,行车记录 仪的装机率提高,行车记录仪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汽 车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 年,中国汽车销量为 2,349.2 万辆,2018 年这一数据增长至 2,808.1 万辆,年 复合增长率为 4.6%。 行车记录仪是重要的汽车电子产品, 汽车销量的增加带动行车记录仪的需求量上升。 在摄像技术、芯片技术和 5G 发展的背景下,具备高 清、大广角、高分辨率和超强夜视性能的行车记录仪已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行车记录仪的升级换代步伐 加快,技术逐步完善和提升。在集成方面,芯片技术使 行车记录仪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更加复杂的计算,集成 愈多的功能,如卫星导航、电子预警、轨迹记录等功 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张继靓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汽车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概览 汽车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概 览 汽车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汽车油箱行业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711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中国行车记录仪定义及分类 . 7 2.2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历程 . 8 2.3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现状 . 9 2.4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产业链 . 10 2.4.1 上游分析 . 11 2.4.2 下游分析 . 12 2.5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 . 12 3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驱动因素 . 13 3.1 用户需求推动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 . 13 3.2 汽车销量攀升,行车记录仪市场潜力大 . 14 4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政策分析 . 15 5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趋势 . 17 5.1 向智能化行车记录仪发展 . 17 5.2 行车记录仪技术逐步升级 . 17 5.3 重点车辆强制安装,市场潜力巨大 . 18 6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 6.1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0 3 报告编号19RI0711 6.2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21 6.2.1 深圳市阿拉丁电子有限公司 . 21 6.2.2 深圳市嘉丰卓越数字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22 6.2.3 深圳途沃得科技有限公司 . 23 4 报告编号19RI0711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行车记录仪分类 . 7 图 2-2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历程 . 8 图 2-3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产业链 . 10 图 2-4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 ,2014-2023 年 . 13 图 3-1 “碰瓷”成为网络热词 . 14 图 3-2 中国汽车销量,2014-2018 年 . 15 图 4-1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政策 . 16 图 5-1 行车记录仪智能化发展趋势 . 17 图 5-2 基于“云”的行车记录仪 . 18 图 5-3 在强制性规定下,行车记录仪未来潜力大 . 19 图 6-1 深圳阿拉丁主要产品 . 21 图 6-2 嘉丰卓越主要产品 . 22 图 6-3 途沃德科技主要产品 . 24 5 报告编号19RI0711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头豹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汽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着手,研 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 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 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头豹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 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 一份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头豹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 面阅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9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711 1.2 名词解释 1080P:一种在逐行扫描下达到 1,9201,080 像素的显示格式,画幅比为 16:9。 ADAS: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是利用安装于车 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辨识、侦 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 从而使驾驶者在最短时间内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 以引起注 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 汽车保有量: 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 通常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 但汽车保有量不同 于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保有量包括摩托车、农用车保有量等在内。 客车:乘坐 9 人以上(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 ,具有方形车厢,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 行李的商用车,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使用。 图像识别技术:对图像进行对象识别,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的技术,包括分割、 滤波等图像处理方面的技术。 5G:全称 5th-generation,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 2G、3G、4G 不同,5G 并不 是独立的、 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 而是对现有无线接入技术 (包括 2G、 3G、 4G 和 WiFi) 的技术演进,及新增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未来 5G 将满足人 们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的多样化业务需求。与此同时,5G 还将渗透 到物联网及各种行业领域,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 “万物互联”。 7 报告编号19RI0711 2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综述 2.1 中国行车记录仪定义及分类 行车记录仪是车辆在行驶途中记录影像和声音等信息和资料的仪器。 行车记录仪有助于 车主维护其合法权益, 通过记录车辆行驶状况对交通事故起到快速定责的作用, 震慑违法和 犯罪行为。 根据行车记录仪的外观和功能, 行车记录仪可分为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迷你便携 式行车记录仪、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和轻机车式行车记录仪(见图 2-2) : (1) 隐藏式行车记录仪体积小巧, 安装后隐藏性高, 不配备显示器, 内部无软件集成, 售价低,可安装在后视镜底座或后视镜后方; (2)迷你便携式行车记录仪体积小,有显示屏,可用来显示和回放视频监控,安装时 会借助吸盘或 3M 胶进行固定,可安装在前挡玻璃或后视镜底座上; (3)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是体积最大的行车记录仪,通常采用直接装置在汽车原有的 后视镜上的固定方式, 可增加原有后视镜的成像范围, 此外, 这类行车记录仪将后视镜面更 换为显示屏,售价高于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和迷你便携式行车记录仪; (4)轻机车式行车记录仪可安装较多的第三方软件,实现近似平板电脑的功能,具有 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的可拓展性,价格为四类行车记录仪中最高,可安装在中控台上。 图 2-1 中国行车记录仪分类 8 报告编号19RI0711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历程 行车记录仪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机电模拟式驾驶记录仪的研发和生产。 行车记录仪设备 的发明距今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从诞生至今可分为起步阶段、成长阶 段和快速发展阶段(见图 2-2) : 图 2-2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起步阶段(1970-2010 年) : 20 世纪 70 年代,欧洲推出了机电模拟式驾驶记录仪。1990 年,美国和德国研制了数9 报告编号19RI0711 字式汽车事故记录仪, 用来管理驾驶员超速驾驶的行为。 2009 年, 行车记录仪技术从韩国、 中国台湾等地率先进入中国深圳。 深圳市万臣科技、 八九科技等数码相机制造商开始研发生 产。此阶段,中国行车记录仪生产厂家少,利润率高,产品以 VGA 像素为主,技术仍处于 初级阶段。 (2)成长阶段(2011 年-2014 年) : 此阶段, 道路交通碰瓷事件频发。 由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碰瓷过程视频被陆续发布到视频 网站上, 浏览量大, 行车记录仪作为车载用品成为车主关注的对象, 行车记录仪迎来市场机 遇期。在产品方面,行车记录仪市场上出现 1080P 产品,但由于价格昂贵,此类行车记录 仪销量不大。 在市场参与者方面, 行车记录仪主要的生产厂家为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商和电器 生产商等。 (3)快速发展阶段(2015 年至今) : 2015 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市场的品牌多达上百个,产品形态逐步升级。在产品方面, 2015 年,一款名为“极路客”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开始面向用户发起众筹,由此开创了智能 行车记录仪这一品类。此外,1080P 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摄像头配置,在售价上大幅下 降。在市场参与者方面,由于行车记录仪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互联网公司、家电制造商等 进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技术更新迅速,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2.3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现状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发展迅速, 品牌众多, 产品相似度高。 行车记录仪行业的进入 门槛低,市场上存在数百个品牌,但由于市场上监管混乱,行业内暂无统一标准,在产品高 度相似的背景下, 行车记录仪生产厂家通过价格战的形式抢夺市场份额, 行车记录仪低端产 品利润低。 行车记录仪的市场呈现 “小、 散、 乱” 的局面。 行车记录仪行业内品牌包括凌度、10 报告编号19RI0711 捷渡、安尼泰科、第一现场、凯立德、任 e 行等,同时,小米、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加入 到行车记录仪市场份额的争夺中,行业内竞争愈加激烈。截至 2019 年,行车记录仪市场参 与者约 300 家。 根据在行车记录仪行业有近 10 年工作经验的专家分析, 行车记录仪品牌商 通过建立销售渠道的方式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的多元化是行车记录仪公司拓展市场的重点, 销售渠道可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其中, 在线上渠道, 360 品牌的行车记录仪占据垄断 地位,约占据 90%的线上市场的市场份额。在线下渠道,由于产品相似度高,线下销售渠 道的竞争激烈。 各大行车记录仪生产商采用品牌商分销、 代理商销售等渠道销售行车记录仪。 2.4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产业链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三部分。 其中, 产业链上游涉及零配件供应商, 主 要包括硬件供应商。 产业链中游涉及行车记录仪的生产制造商, 是行车记录仪的生产方, 主 要负责设备的研发、生产、宣传、销售和售后。产业链下游涉及终端消费群体,包括汽车主 机厂和个人消费者(见图 2-3) 。 图 2-3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产业链 11 报告编号19RI0711 来源:公司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行车记录仪是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其生产材料可分为主控芯片、板卡、镜头、传感器、 外壳材料等,具体情况如下: (1)主控芯片是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压缩,是行车记录仪最核心的部件,主控芯片成本 约占总成本的 25%。主控芯片的供应商为安霸、联咏、卓然、凌阳、太欣、全志等,供应商 主要为美国和台湾的公司。 这类零部件技术含量较高, 行业内可供行车记录仪生产厂商选择 的芯片供应商数量有限,因此芯片供应商议价能力强。 (2)板卡是印刷电路板,制作时带有插芯,用来控制硬件的运行。板卡的供应商为全 志等。板卡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15%。 (3)镜头是行车记录仪重要的零配件,镜头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广角大 小、视频文件大小等性能。行车记录仪多采用图像式摄像头,这类摄像头技术难度低,行业 内供应商多且竞争激烈,因此镜头供应商议价能力弱。镜头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10%。 (4)传感器指行车记录仪内部安装的重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等。重 力传感器可与陀螺仪配合, 通过衡量车体震动的幅度判定车辆是否遭遇事故, 进而自动保存 事故前后的录像;光线传感器可通过光线的亮度调整屏幕显示;加速传感器与 GPS 配 合, 可实现 ADAS 功能。 目前, 中国传感器的市场现状呈现碎片化的格局, 行业集中度低, 议价能力有限。传感器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15%。 (5)外壳材料指用于生产行车记录仪的塑料、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这些材料通 过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等工业生产方式获取,已实现大规模生产。中国作为工业出口大国, 相关生产公司数量多, 已形成发展充分的行业竞争格局, 外壳材料供应商对中游行车记录仪 生产商议价能力不足。此外,中国行车记录仪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科技含量高,质量12 报告编号19RI0711 轻的特殊材料生产商在智能化发展路径下体现出其关键作用, 未来, 特殊材料生产商将获得 较高的议价能力。外壳材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5%。 2.4.2 下游分析 行车记录仪生产厂家的客户群体可分为两类:汽车主机厂和个人消费者。 (1)汽车主机厂指汽车生产制造方,汽车主机厂有大规模采购行车记录仪的需求,汽 车主机厂将这些行车记录仪在汽车生产制造时加装在汽车上, 消费者无需二次安装行车记录 仪。 汽车主机厂在与行车记录仪生产厂家签订采购合同时, 会通过数轮的筛选。 行车记录仪 生产厂家在成为汽车主机厂的供应商时进入门槛较高, 大批量的行车记录仪订单在行业内竞 争激烈,有多家供应商同时进行竞争,汽车主机厂综合考虑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价格,最终 决定供应商; (2)个人消费者是直接购买或通过代理商处购买行车记录仪的消费者。个人消费者可 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购买行车记录仪。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线上销售渠道成为重要的营销 方式。此外,由于行车记录仪产品型号多,功能广泛,但产品同质性强,个人消费者在购买 时难以分辨产品的质量。 2.5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水平持续提升, 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间,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由 177.1 亿元上升至 350.0 亿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8.6%。面对潜力巨大的行车记录仪行业,中国行车记录仪厂商的研 发、 制造能力不断提高。 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 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未来 5 年,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有望在 2023 年13 报告编号19RI0711 突破 900 亿元。 图 2-4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 ,2014-2023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未来,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用户需求推动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通过加装行车记录仪保护自身安全; (2)汽车销量攀升,行车记录仪市场潜力大,未来,汽车销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进而带动行车记录仪销量增加。 3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驱动因素 3.1 用户需求推动行车记录仪行业发展 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和机动车驾驶人数不断增加,交通事故频发,为 避免交通事故纠纷,车主选择安装行车记录仪,保护自身利益。 行车记录仪对规范驾驶行为, 提高驾驶安全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随着进入小康生活的家 庭愈发增多,中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公安部数据,截至 2019 年 6 月,中国机 动车保有量达 3.4 亿辆,其中,汽车 2.5 亿辆,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同时,机动车驾驶14 报告编号19RI0711 人的数量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 道路和交通安全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不文明驾 驶、违章驾驶等行为时有发生,由于缺乏人证和物证,在事故责任认定上,双方各执一词, 责任认定时有争议。近 10 年来, “碰瓷”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碰瓷”车辆的视频经由行车 记录仪拍摄上传至视频平台及社交网络上,引起舆论关注。行车记录仪成为打击“碰瓷”行 为的重要工具。因此,车主为保护自身利益,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选择安装行车记录仪, 在事故和交通纠纷发生时,用视频证据判定责任。同时,行车记录仪操作简单,在行车时可 进行全程录像,且价格亲民,深受消费者青睐。此外,汽车主机厂与行车记录仪厂商合作, 在汽车生产制造时加装行车记录仪。以凯迪拉克汽车为例,凯迪拉克 CT6 的部分车型已配 备前装行车记录仪。 图 3-1 “碰瓷”成为网络热词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2 汽车销量攀升,行车记录仪市场潜力大 汽车销量的增加提高了车主对行车记录仪的需求, 行车记录仪装机率提高, 行车记录仪 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汽车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4 年, 中国汽车销量为 2,349.2 万辆, 2018 年这一数据增长至 2,808.1 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为 4.6%。 行车记录仪是重要的汽车电 子产品, 汽车销量的增加带动行车记录仪的需求量上升。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工业 之一, 伴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 汽车工业处于快速发展中。 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原15 报告编号19RI0711 因在于,中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工业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工业, 中国政府鼓励私人购买汽车, 提高城镇居民的汽车普及率。 汽车成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消 费品,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居民的汽车购买力逐步提高。 此外, 中国汽车的保有量低。截至 2019 年 6 月,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约为 179 辆,远低于世 界发达国家的 500-800 辆,未来,汽车销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进而带动行车记录仪销 量增加(见图 3-2) 。 图 3-2 中国汽车销量,2014-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4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政策分析 在中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交通环境日益复杂, 行车记录仪作为维护权益、 处 理交通纠纷的重要工具, 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政府发布政策促进行车记录仪行业健康、 有 序、快速发展(见图 4-1) 。 2015 年 5 月,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 ,提出智能交通工具是汽车产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等产品研发的产业化。 行车记录仪是汽车智能交通工具之 一,该项政策将推动智能化行车记录仪产品的研发,加速新产品的产业化。2015 年 7 月, 中国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 , 指出加快推进 “互联16 报告编号19RI0711 网+”与便捷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 进一步加强对公路、 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设施运行状态的信息采集,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治理能力。行车记录 仪作为汽车用信息采集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 行车记 录仪将受益于“互联网+”政策。2016 年 7 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的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指出 7 座及以下乘用车,需安装具有行 车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和应急报警装置, 这一强制性规定将推动汽车记录仪的安装, 增 加其需求量。2016 年 9 月,中国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推进“互联网”便捷交 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 , 要求提高装备和载运工具的自动化水平, 推广集成短程 通信、 电子标识、 高精度定位等功能等智能车载设施, 这一政策将促进装载智能硬件的行车 记录仪发展。2019 年 1 月,中国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 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 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指出, 多项举措 联合执行将促进汽车消费, 进一步满足居民出行需要, 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 汽车行业的发 展将带动行车记录仪的需求增长。 图 4-1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政策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7 报告编号19RI0711 5 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趋势 5.1 向智能化行车记录仪发展 行车记录仪在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快速增长的行车记录仪需 求, 行车记录仪生产商重视行车记录仪的理论研究、 技术试验和产业化。 在智能制造的背景 下, 未来行车记录仪的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行车记录仪搭载智能芯片, 可提供智 能驾驶辅助功能,辅助驾驶员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智能行车记录仪指搭载车道偏离警示功能、前碰撞预警功能等辅助驾驶功能(ADAS) 的行车记录仪。2017 年,佳明生产的智能行车记录仪与神龙汽车合作,将智能行车记录仪 装配在神龙汽车的两款车型上, 该行车记录仪配备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 在探测到与前车距 离太近或车辆偏离车道时,将发出警示以提醒驾驶员。小蚁科技、AutoBot Eye、360 等发 布智能行车记录仪。 伴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 摄像头感知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已成 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未来, 装配驾驶辅助功能、 更加智能的行车记录仪将成为行车记录仪的 发展趋势(见图 5-1) 。 图 5-1 行车记录仪智能化发展趋势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5.2 行车记录仪技术逐步升级 在摄像技术、芯片技术和 5G 发展的背景下,具备高清、大广角、高分辨率和超强夜视18 报告编号19RI0711 性能的行车记录仪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行车记录仪的升级换代步伐加快, 技术逐步完善和提升。 行车记录仪的技术发展趋势主 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摄像头方面,伴随着摄像头技术和摄像显示技术的发展,行车记录仪拍摄的影 像愈加高清, 目前, 1080P 摄像头已成为行车记录仪的主流配置, 在 360、 第一现场等品牌 的行车记录仪中,1080P 已成为主流配置,未来,摄像头将朝着超高清化的方向发展; (2)在集成方面,芯片技术使行车记录仪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更加复杂的计算,集成 愈多的功能,如卫星导航、电子预警、轨迹记录等功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3)在联网方面,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行车记录仪的联网性能将更加强大,通过手机 APP、平板、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查看行车记录仪储存的视频和信息,在 5G 商用的背景下,基于“云”的行车记录仪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 360 行车记录仪为例, 360 智能云镜行车记录仪可使用手机 APP 查看行车记录仪的视频,用户使用更加方便(见 图 5-2) 。 图 5-2 基于“云”的行车记录仪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5.3 重点车辆逐步强制安装 中国地方省市对重点车辆,包括重卡、半挂牵引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校车、从事营19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