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盖板产业链梳理,上下游竞争格局如何?.pdf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玻璃盖板产业链 梳理 上下游 竞争格局如何 ? 今天我们研究的行业,属于手机零配件产业链 玻璃盖板 。 玻璃盖板板,受益于 5G 爆发,这个赛道的龙头 A,其走势从 2019 年中的 6.5元上涨至 36.5 元,涨幅达到 4.62 倍。并且,今天是创业板放开 20%涨跌幅首日,今天盘中,在大盘只涨了不到 1%的情况下,其居然出人意料的暴涨 11%。 图:龙头 A 股价 来源: wind 注意,其走势爆发点,也正是它的业绩转折点。 2019 年上半年,由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较为疲软,且产能也尚未充分发挥,使得净利润同比下降 141%。但仅仅过了一个季度,到了 2019 年三季度,其三季度单季度利润,实现了业绩反转,单季度利润大幅同比增长了 110-150%,创历史新高。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它就是: 蓝思科技 。之所以出现业绩反转,关键在于量价齐升,特别是iPhone11 和 Mate30 的销量大增,且 Mate30 的瀑布屏的价格相较于 3D 玻璃,有了较高的单价提升。 那么,对玻璃盖板产业链,几个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 一是,这条产业链, 究竟上下游情况如何? 二是,其业绩出现反转的原因,是否与玻璃盖板行业的增长驱动力一致?除了手机玻璃盖板,是否还有其他消费领域,存在新的增长点 ? 三是,玻璃盖板的竞争格局如何?除了蓝思科技,是否还有其他需要研究的标的?对于蓝思而言,未来是否 还有市占率提升的空间? (壹) 手机屏幕一般分为三层:外玻璃层,触摸感应器层,和显示屏幕层。玻璃盖板就是屏幕外面那层玻璃。主要作用是保护手机的内屏。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电容屏结构图 来源: 360 文档 (未查到原作者,请原作者和我们联系) 玻璃盖板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上游:原材料制造商,主要包括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东旭光电、彩虹股份等。 中游,为盖板制造商,其中,玻璃背板主要包括蓝思科技、伯恩光学、通达集团等; 下游,为终端手机、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主要包括苹果、华为、小米、特斯拉、亚马逊、谷歌等。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产业 链 来源:塔坚研究 由于下游手机厂商业务复杂,且上游是化工原材料,它们与中游的增长逻辑不同。因此,我们主要来看中游。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玻璃盖板包含了前盖板、后盖板之分,以手机玻璃盖板为例,无论是前、后盖板,都会驱动中游玻璃加工环节的价值量增长,本文不做严格区分。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贰) 玻璃盖板行业,当前主要受益于手机玻璃盖板的增长,其背后的逻辑主要是 5G手机的影响。 2017 年, iPhone X 搭载无线充电,其他各大手机厂商均在 2018年开始推出无线充电手机。 2019 年开始, 5G 手机不断上市。 由于 5G 的频率比 4G 高,衰减速率加快,金属背板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易造成信号损失。同时,金属外壳还会引起能量损耗,不利于无线充电。因此,玻璃背板产业链加快渗透,是 5G 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至 2019 年二季度,金属背板的渗透率下降至 5%,随之提升的是玻璃背板渗透率,从 15%提升至 56%。 图:玻璃渗透率提升 来源:国盛证券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因此,玻璃背板未来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有三个:一是,玻璃材料相对于其他手机背板材料的渗透率提升;二是 5g 手机出货量的增长;三是,其他玻璃消费领域的玻璃背板用量的增长。 用公式来表达,就是:玻璃背板增速 =手机玻璃盖板增速 +汽车显示屏玻璃盖板增速。其中: 手机玻璃盖板增速 =( 1+玻璃材料渗透率提升增速) *( 1+5g 手机出货量增速)( 1+单位价值量增速) -1; 汽车显示屏幕盖板增速 =( 1+汽车显示屏玻璃盖板用量增速) *( 1+单位价值量增速) -1 挨个来看: 首先,玻璃材质相较于金属、陶瓷等背板材料,未来还有提升空间吗? 这主要看,其能否继续抢占塑料背板,以及陶瓷背板的市场份额。 塑料背板,因为不会对 5g 信号产生屏蔽影响,且价格低廉(塑料复合背板的价格仅为 3D 玻璃的 1/3,在 20 元至 30 元之间),所以,其主打中低端市场。那么,玻璃背板想要替代塑料背板,主要得从性价比入手。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从价格上来看,低端 2D 玻璃平均价格约为 20 元, 2.5D 玻璃的价格约为 23元,与塑料背板差距不大。而较高端的 3D 玻璃价格,则高达 70 元 -100 元,明显高于塑料,且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然而,虽然 2/2.5D 的价格与塑料相近,但 2D 玻璃易碎, 2.5D 玻璃无法使用OLED 屏幕。因此,中低端手机厂商更换 2/2.5D 玻 璃的动力较小。 综上,玻璃背板抢占塑料背板市场的空间不大。 另外,对于陶瓷背板而言,虽然其耐磨性、硬度、观感都优于玻璃背板,但是,陶瓷背板良率低,陶瓷原材料氧化锆的产能受限,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范围。目前只少量运用在高端价位的手机背板中。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外壳材质性能对比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那么,陶瓷材料的产能和良率,短时间内是否能够快速提升,从而对玻璃背板产生冲击? 产能方面,先看现有产能有多少。 目前,从氧化锆粉体的产能上来看,全球每年产能约 4 万吨。其中,高端产能可用于生产手机背板的产能不足 1 万吨,并且,这 1 万吨产能中,大部分还需要用于传感器、燃料电池等领域。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即使乐观假设这 1 万吨产能,完全用于生产手机背板,按照每吨粉体约生产 1万片手机背板计算,也仅能生产 1 亿部,与目前全球手机 3 亿部左右的出货量,仍有较大差距。 然后,我们再看产能是否有扩建。 近年来,各氧化锆厂商虽有小幅度扩产,但从陶瓷背板渗透率的变动上来看,近年来均维持在 1%-2%之间,并无明显变化,说明扩产幅度不高。 之所以扩产 不高,主要原因是技术难度高,且陶瓷背板生产的整条产业链较长,各环节的良率环环相扣,导致产品良率很难快速提升。陶瓷背板的良率普遍在20%-30%之间,远低于塑料的 95%,玻璃的 50%-90%。【 1】 因此,短期内看,陶瓷背板对于玻璃背板,不会形成很大的冲击。 那么, 综上所述,玻璃背板在手机领域,将继续保持优势地位,那么,接下来手机玻璃背板的增速,该怎么量化? (叁) 我们分别从量和价两个维度来看: 1)玻璃背板量的增长,看 5g 手机出货量,增速约为 53%。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4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对于 5g 手机出货量的增 长,我们此前在摄像头产业链报告中曾进行分析,此处我们不再赘述(详见产业链报告库)。 因此,玻璃背板的增长,此处主要参考 5g 手机出货量增速,预计 2020 年 -2023 年年复合增速为 53%; 2)玻璃盖板单位价值量,提升空间有限 玻璃背板从单位价值上看, 3.5D( 110 元) 3D( 65 元 -100 元) 2.5D( 20-30 元)。 目前,手机玻璃盖板主要以 3D 玻璃为主,渗透率为 66%,且近几年持续提升。 图:各类玻璃渗透率 来源:国盛证券 3D 玻璃相对于 2.5D 来说,更能够适应与目前柔性 OLED 屏幕的需求,且价格更高,所以主要用于中高端手机,而 2.5D 主要用于低端机。 考虑到低端机的市占率本身就在 30%左右,与 2.5D 玻璃的渗透率( 34%)基本一致。因此,未来除非 3D 玻璃能够较大幅度的降价,否则 3D 玻璃的渗透率提升空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