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产业链梳理,上下游竞争格局如何?.pdf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注射剂产业链 梳理 上下游竞争格局如何 ?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行业,是一直以来关注度都很高的一个行业。 今年以来,受突发卫生事件影响,导致该产业链上的公司持续暴涨。然而,近期,随着俄罗斯疫苗和国内集采对市场情绪的冲击,导致短期快速下杀。 其中,行业龙头 A 自 2020 年 1 月至今,其从 36.86 元峰值上涨至 55 元,区间峰值涨幅 49.21%。自 7 月 14 日以来,一个多月时间,下杀 10%。 图:龙头 A 走势 来源: WIND 龙头 B 自 2020 年 1 月至今,受益于疫苗概念,其从 28.03 元涨价到 76.85元,区间峰值涨幅达到 174.17%。自 8 月 3 日以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其下跌更惨,杀跌幅度达到 34%。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龙头 B 走势 来源: WIND 它,就是化药 注射剂产业链 。 上述两家代表公司,分别对应普利制药、山东药玻。今天,我们重点要做的,是对这条产业链的 研究。 对注射剂产业链,眼下我们要解决几个核心问题: 一是,这条产业链的增长驱动力在哪里?未来是否可以高速增长? 二是,该产业链上下游竞争格局如何?各企业的增长空间在哪里?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壹) 图:注射剂产业链 来源:塔坚研究 注射剂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上游 材料提供商,包括玻瓶及原材料,代表公司包括: 山东药玻、正川股份、健友股份、华海制药 等。 中游 主要为注射剂生产商,代表公司为 科伦药业、健友股份、普利制药 等。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下游 主要为运输及经销商,其中含有酶物质及蛋白物质的需要进行冷链运输,大部分的注射液恒温运输即可。代表公司为 英特集团、上海医药 等。 由于大部分注射剂不需要冷链运输,并且医药经销企业也和上游和中游企业各方面数据相差较大,所以本案重点研究上游及中游。 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冻干粉针等多种剂型,从市场规模来看, 2018 年注射剂市场规模接近 7000 亿元,其中化药注射剂 6152 亿元,中药注射剂1000 亿元,化药注射剂占比达到 88.9%。 近年来,注射剂在“限抗令”以及“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注就不静注”等政策导向的影响下,增速逐步放缓,近 5 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小于整个化药市场增速 7%,这也导致注射剂在整个化药市场占比降低。目前,国内口服固体制剂占整个化药市场规模 43%,注射剂占比 57%。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注射剂占比 来源:中银国际 对于整个注射剂行业的增长,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驱动力,一是看整个化药市场行业的增速,二是看注射剂在所有化药制剂中的占比 。 因此,化药注射剂市场规模的增速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注射剂市场规模增速 =( 1+化药市场增速) *(1+注射剂市占率增速 )-1 ( 贰) 先来看化药市场增速情况,对于化药市场的增速,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去测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算,一是医疗支出在 GDP 中的占比情况,二是医疗费用中药物占比。即: 化药行业增速 =( 1+医疗支出占 GDP 比重增速) *( 1+药占比增速) -1 2018 年,中国的医疗支出 GDP 占比为 5.0,低于 OECD(经合组织)的平均值。对比与我们国情类似的日本来看,日本医疗支出占 GDP 的比重,达到了 10.9,我国目前还不到日本的一半,与美国的 16.9%的占比相差更大,未来 10 到 20 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预计我国医疗支出在 GDP 中的占比会逐步提高, 对于医疗支出占 GDP 的比重,我们假设未来十年,我国能达到日本目前的水平,对应年复合增速 8.9%。 图:医疗费用占 GDP 比重 来源:客观日本 再来看药占比,药占比即药品费用在整个医疗费用中的占比,我国 2017 年药占比 35.3%,对比美国日本等国家来看,日本的药占比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2.5%,美国占比更低,达到 10.3%,我国药费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比明显过高。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药占比中美日对比 来源:国信证券 这意味着,我国医药行业中,制药和医疗服务,存在较大的逻辑差异,长期逻辑方面,医疗服务占比提升的概率更大。 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也符合这样的大逻辑线,卫健委近年来陆续出台政策计划将公立医院药占比控制 30%以内,医保资金亦通过医保谈判等方式打压药价,以达到 “少花钱,多办事 ”的效果。近几年,我国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来降低药价,试图达到控制药占比的效果。 压低药支出,从国际经验来看,是医保制度下的一条大概率路径。对比邻国日本来看,日本也曾面临 “以药养医 ”、药占比过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保压力等问题。 1980 年代开始医改控费后,药品市场增长明显放缓,药占比从 40%下降到25%以下,医改后药占比明显下降,目前已完成对 “以药 养医 ”的治理,药占比长期维持在 22.5%左右。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日本药占比变化 来源:国信证券 综上,在医保控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推动下,预计我国化药行业整体盈利增速放缓,药占比将持续下降。 因此,对于药占比,我们同样对标日本,假设未来十年,我国医疗费用中药占比下降至日本的水平22.5%,对应年复合增速 -4.2%。 叠加医疗支出占 GDP 比重上升和药占比下降两个因素来看,预计我国未来药品市场规模增速大致在 4.3%左右,计算公式为:( 1+8.9%) *( 1-4.2%),这个增速水平对比当前化药市场增 速 7%来看,未来十年在众多医药政策的影响下,增速放缓至 4.3%,相对比较合理。 看完化药整体的情况后,我们接着来看细分环节下注射剂的情况。 (叁) 增长驱动力:注射剂市占率的变化 目前,我国化药市场中,注射剂市场占比达到 57%,近几年占比呈现下降态势,目前注射剂占比依然高于固体口服剂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43%。在同一品种存在多种剂型可选的情况下,国内临床偏向于选择注射剂。 其中原因可能为:相同治疗量药物注射剂费用高于口服制剂,处方动力更强;注射剂见效快,更适合国内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环境;院内注射类产品可以享受医保统筹支付, 而门诊支付多为个人账户或自费等。 对比美国市场来看,从各剂型销售额看,片剂和注射剂排名前两位,份额占比分别为 42%和 38%,和中国相比,美国对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非常重视,不轻易使用注射剂,一直以来对于无菌注射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呈现高压态势。 我们对比同样的药品阿奇霉素和泮托拉唑来看,国内的注射剂占比明显远远高于美国。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相同药品对比 来源:产业信息网、智研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