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专题报告:鲜奶首现双位数增长,有望成为又一黄金价值投资赛道.pdf
cgws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投资评级:推荐(首次) 报告日期:2020年 04月 27日 分析师:刘鹏 S1070520030002 021-31829686 liupengcgws 行业表现 数据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2020-04-24 2020-04-21 2020-04-08 鲜奶首现双位数增长,有望成为又一黄金价值投资赛道 食品饮料行业专题报告 股票名称 EPS PE 20E 21E 20E 21E 光明乳业 0.46 0.52 28 28 新乳业 0.37 0.46 31 25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所 鲜奶市场增长靓丽,根据欧睿口径,15-19年鲜奶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6.13%、8.22%、9.71%、10.67%、11.56%,连续5年持续增长并迈入双位数增长阶段,欧睿预测鲜奶市场销售额2019-2024年CAGR为 6.56%,2024 年或达 472 亿元,是乳业新的结构增长点。我们预计,鲜奶将是拉动液态奶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也将是乳企盈利的重点支撑品类之一,有望孕育两个500亿以上市值的企业。中国牛奶产量和乳制品销量均经历过高速发展阶段,现步入缓速增长阶段,适宜寻找新的结构增长点。液态奶主导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液态奶中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白奶销售额低速增长。我国常温奶处在双寡头的竞争格局下,鲜奶行业隶属差异化赛道,盈利质量较好。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提及,乳品应优化产品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常温奶、巴氏杀菌乳、酸奶等液态奶产品,预计政策将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驱动因素:冷链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意识的提升。1.过去冷链掣肘了低温乳品的发展,随着人均冷库容积的提升,冷链物流现在正为“新鲜”保驾护航。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居民奶类消费的提升。农村人均奶类消费量呈现上涨趋势,未来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具有较大增长潜力。3.鲜奶产品旗帜鲜明,合理的巴士杀菌工艺处理能够保留营养优势,部分乳企能够做到蛋白质 3.8g/100g 的领先水平。随着鲜奶渗透率的提升,居民认可度逐步提高,市场教育初具成效。 竞争要素:围绕核心城市群布局奶源+区域品牌忠诚度+入户渠道新变革。1.抢占奶源“制高点”是竞争鲜奶行业的重要战略部署,乳企可通过当地奶源、当地工厂、当地市场三方面配合作战,降低供应链成本,保障产品品质。2.区域乳业渠道精耕,建立了消费者忠诚度,通过送奶到户途径,天然土壤孕育了居民市场,未来应继续贯彻差异性化竞争策略,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3.快消品电子商务渠道零售额复合增长率远超其他传统渠道,凸显优势。鲜奶品类与生鲜电商互动频繁,有望搭载生鲜电商快车道,迎接渠道新变革。 重点关注:鲜奶市场风口将至,行业具备增长潜力,盈利质量较好。深耕-15%-10%-5%0%5%10%沪深300 食品饮料核心观点 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 分析师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动态点评 行业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 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2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区域低温市场的龙头乳企,抢占核心城市周围奶源,缩短了销售半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鲜奶生产与销售经验,具备先发优势,成长确定性较大。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鲜奶加速增长为主的新鲜乳制品龙头,光明乳业和新乳业。 风险提示:原料奶价格上升,鲜奶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食品安全事件。 cVbWoXsUnWkXmU8ZxUoOpN6MaO9PtRpPmOnNfQnNrNlOnPuM7NqRtQNZmRrNNZqMrN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3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目录 1. 鲜奶行业是乳业新的增长点,兼具潜力与前景 . 5 1.1 乳制品产量和销量,均迈入缓速发展阶段 . 5 1.2 液态奶主导乳制品消费结构,目前尚未触及天花板 . 6 1.3 常温奶换挡低速,鲜奶强劲增长,前景广阔 . 6 1.4 鲜奶行业隶属差异化赛道,盈利质量较好,政策助力前行 . 7 2. 驱动因素:冷链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意识的提升 . 9 2.1 冷链,过去掣肘低温发展,现在为“新鲜”保驾护航 . 9 2.2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助力居民奶类消费量提升 . 10 2.3 鲜奶营养价值凸显,市场教育初具成效 . 10 3. 竞争要素:围绕核心城市群布局奶源+区域品牌忠诚度+入户渠道变革 . 11 3.1 抢占奶源“制高点”,区域乳企应发挥当地协同优势 . 11 3.2 区域乳企品牌沉淀,培育消费者忠诚度 . 11 3.3 搭载生鲜电商快车道,迎接渠道新变革 . 12 4. 建议关注:光明乳业+新乳业 . 13 4.1 光明乳业 . 13 4.2 新乳业 . 13 5. 投资建议 . 14 6. 风险提示 . 14 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4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图表目录 图1:全文框架图 . 5 图2:中国牛奶产量进入平稳增长区间 . 5 图3:2019年中国乳制品销量同比增长1.09% . 5 图4:中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对标美日两国,消费天花板尚未达到 . 6 图5:中国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白奶销售额及同比 . 6 图6:中国鲜奶销量额及同比 . 6 图7:预测鲜奶销售额2019-2024 年CAGR为6.56%,2024年鲜奶销售额或达472 亿元 . 7 图8:2018年部分乳企市占率分布图 . 7 图9:15-17 年天润巴氏奶与新乳业低温鲜牛奶毛利率对比(%) . 8 图10:乳制品全程冷链流程图 . 9 图11:人均冷库容积逐年提升 . 9 图12:17 年公路冷链运输车保有量是11年的4.4倍 . 9 图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19 年CAGR为9.25% . 10 图14:18 年8月-19年9月鲜奶渗透率比去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 . 11 图15:中国各地知名乳企品牌分布图 . 11 图16:快速消费品城镇零售渠道销售额(亿元) . 12 表1: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关于“巴氏杀菌乳”的规划 . 8 表2:部分鲜奶产品及营养优势 . 10 表3: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 . 14 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5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图 1:全文框架图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 1. 鲜奶行业是乳业新的增长点,兼具潜力与前景 1.1 乳制品产量和销量,均迈入缓速发展阶段 中国牛奶产量和乳制品销量均经历过高速发展阶段,现走入缓速增长阶段。中国牛奶产量经历过高速发展阶段,在 2000-2010 年间牛奶产量 CAGR 达 13.89%,但2010-2019 年牛奶产量CAGR仅为0.58%,复合增长率趋于平缓。其中,2019年牛奶产量为3201万吨,同比增长 4.11%。中国乳制品销量经历双位数增长阶段后,进入到波动阶段,17、18 年乳制品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2.36%和-7.70%,2019年虽扭负为正,但同比增长仅为1.09%。综合来看,乳制品销量进入平稳阶段,关键在于突破中创新,寻找新的结构增长点。 图 2:中国牛奶产量进入平稳增长区间 图 3:2019年中国乳制品销量同比增长 1.0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所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牛奶产量(万吨)CAGR=13.89% CAGR=0.58% 11.15%10.73%6.01% 6.09%-1.08%3.62%8.63%-2.36%-7.70%1.09%-10%-5%0%5%10%1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乳制品销量(万吨) 同比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6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1.2 液态奶主导乳制品消费结构,目前尚未触及天花板 国内乳制品消费结构中,液态奶为主。据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经常喝牛奶、经常喝酸奶、经常喝奶粉、经常吃奶酪、经常吃炼乳的比例分别为 73.9%、51.5%、18.1%、12.6%以及 12.1%。整体来看,消费类型较为单一,受饮食习惯影响,奶酪、炼乳消耗量非常少,我国目前乳制品消费结构主要还是以液态奶为主。 中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对标美日两国,消费天花板尚未达到。尽管我国以液态奶为主,但国内液态奶仍然具备成长潜力与空间。2010-2016 年,我国人均液态奶复合增长率为10.58%,增长速度较快。全球比较来看,2016年,中国液态奶人均消费量仅占美国的30%左右。对标饮食结构更加相似的日本,中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与日本仍有 10kg差距,成长空间较大。 图 4:中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对标美日两国,消费天花板尚未达到 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年鉴,长城证券研究所 1.3 常温奶换挡低速,鲜奶强劲增长,前景广阔 根据欧睿咨询的数据,液态奶中,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白奶销售额低速增长,19 年同比增长仅为 1.74%。2015-2019 年鲜奶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 6.13%、8.22%、9.71%、10.67%、11.56%,连续 5 年持续增长并迈入双位数增长阶段。我们预计,鲜奶将是拉动液态奶整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也将是乳企盈利的重点支撑品类之一。 图 5:中国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白奶销售额及同比 图 6:中国鲜奶销量额及同比 11.10 9.40 15.90 17.30 17.8018.70 20.3080.10 78.20 76.40 73.9071.60 70.10 69.2031.80 31.80 31.10 31.10 30.40 30.80 30.8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中国人均消费量(kg) 美国人均消费量(kg) 日本人均消费量(kg)3.34%5.40%2.43%3.72%1.74%0%1%2%3%4%5%6%7007508008509009501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超高温灭菌(UHT)白奶销售额(亿元) 同比6.13%8.22%9.71% 10.67%11.56%0%2%4%6%8%10%12%14%01002003004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鲜奶销售额(亿元) 同比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7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资料来源:Euromonitor,长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Euromonitor,长城证券研究所 根据天猫创新研究中心在2018年的预测,低温奶的潜在客群人数有望达到3000万以上。低温产品的成长空间潜力巨大。我们预测,在拓宽获客渠道以及提升复购率的基础上,鲜奶这一低温重要品类,将有望实现销售额突破式增长。根据欧睿数据数据,鲜奶市场销售额2019-2024年CAGR为6.56%,2024年或达472亿元。 图 7:预测鲜奶销售额 2019-2024年 CAGR为 6.56%,2024年鲜奶销售额或达 472亿元 资料来源:Euromonitor,长城证券研究所 1.4 鲜奶行业隶属差异化赛道,盈利质量较好,政策助力前行 2018年,蒙牛与伊利市占率合计约44%。根据中国乳业协会,2018年,规模以上乳企实现销售额3398.9亿元。按照市占率是乳企营业总收入/规模以上乳企销售额进行计算,2018年行业双寡头蒙牛、伊利市占率达近 44%,占据全国近一半的市场。其他生产液态奶的企业,光明乳业、三元股份、新乳业、天润乳业、燕塘乳业分别占据6.17%、2.19%、1.46%、0.43%、0.38%。 图 8:2018年部分乳企市占率分布图 7.61%6.64% 6.41% 6.19%5.98%0%1%2%3%4%5%6%7%8%0100200300400500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鲜奶市场销售额(亿元) 同比蒙牛乳业20.35%伊利股份23.41%光明乳业6.17%三元股份2.19%新乳业1.46%天润乳业0.43%燕塘乳业0.38%其他45.60%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8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协会,Wind,长城证券研究所 鲜奶是乳企竞争的差异化战地,内外资集体入场。光明乳业依托历史鲜奶发展,布局产业链、新零售与服务三个板块,已经在华东等区域获得较大优势。蒙牛也在加速布局,2018 年初,蒙牛鲜奶事业部开始推出新品,并迅速进入抢夺市场。19 年 12 月,伊利发布 3 款鲜奶新品,即金典鲜牛奶、牧场清晨鲜牛奶、伊利鲜牛奶。同时,随着恒天然的加入,预示着中国鲜奶市场开启新的市场格局。 国家战略规划助力鲜奶行业的进步。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09-2013年)中提到,乳制品应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干酪、发酵乳、功能肽产品等适合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逐步改变以液态乳为主的产品单一的局面。随着时间推进,战略规划向巴士杀菌乳倾斜,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提及,应因地制宜发展常温奶、巴氏杀菌乳、酸奶等液态奶产品。国家发展规划的转变,体现出巴氏杀菌乳的前景与潜力,也将助力鲜奶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表 1: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巴氏杀菌乳”的规划 规划名称 规划摘录 产品结构 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常温奶、巴氏杀菌乳、酸奶等液态奶产品,适度发展干酪、乳清粉等产品。 东北和内蒙古产区 根据市场需要适当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等产品。 华北产区 重点发展奶粉、干酪、超高温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等产品。 西部产区 适度发展超高温灭菌乳、发酵乳、巴氏杀菌乳等产品。 南方产区 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干酪、发酵乳。 大城市周边产区 主要发展巴氏杀菌乳、酸奶等低温产品。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长城证券研究所 鲜奶毛利率较高,盈利能力较强。天润巴氏奶与新乳业低温鲜牛奶,在 2015-2017 年毛利率基本高于 40%。巴氏奶定价普遍高于普通白奶,跨越两者之间的原料成本差异,叠加其竞争格局较好,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图 9:15-17年天润巴氏奶与新乳业低温鲜牛奶毛利率对比(%)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所 46.57 43.84 38.36 40.97 46.86 45.94 48.74 48.78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5-12-31 2016-12-31 2017-06-30 2017-12-31天润巴氏奶系列毛利率(%) 新乳业低温鲜牛奶毛利率(%)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9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2. 驱动因素:冷链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意识的提升 2.1 冷链,过去掣肘低温发展,现在为“新鲜”保驾护航 过去鲜奶受到冷链限制,难以保障新鲜度。巴氏奶保质期极短、原料须为原奶,同时其需要全程冷链,在某一环节的冷链间断,将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因此巴氏奶对供应链要求较高。过去数十年间,由于冷链设施的不完善,巴氏奶发展受阻。企业很难实现围绕核心城市群建立奶源、工厂加工以及送达消费者的顺畅导向,从某种角度讲,冷链物流限制了巴氏鲜奶的发展速度。 图 10:乳制品全程冷链流程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长城证券研究所 过去10年,冷链物流高速发展,鲜奶市场冷链壁垒正被逐渐打破。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均冷库面积由12年的0.06m提升为17年的 0.1m,公路冷链运输车保有量由 11 年的 3.21 万辆发展为 14 万辆,助力巴氏鲜奶的发展。但放眼饮食结构相似的日本,其 2017 年冷藏运输率达 90%以上,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腐损率低于 5%,冷藏保鲜车的保有量近20万辆左右。综合来看,我国冷链行业仍旧有巨大发展空间,发展中前行,将持续为低温乳制品提供新鲜保障,保驾护航。 图 11:人均冷库容积逐年提升 图 12:17年公路冷链运输车保有量是 11年的4.4倍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所 0.06 0.07 0.08 0.09 0.10 0.000.020.040.060.080.100.122012 2014 2015 2016 2017人均占有冷库容积(m)3.21 4.095.527.609.3411.5014.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公路冷链运输车保有量(万辆)奶牛养殖户奶源 乳制品生产 乳制品物流 乳制品销售 冷链过程需全程温控(恒温、冷藏) 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10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2.2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助力居民奶类消费量提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2019 年 CAGR 为 9.25%,是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升级的基础。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预计,到 2024 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量或将达到39.56 公斤,年均增速为2.2。 图 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0-19年 CAGR为 9.2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所 2.3 鲜奶营养价值凸显,市场教育初具成效 鲜奶产品旗帜鲜明,合理的巴士杀菌工艺处理保留更多营养优势。过去乳制品“北产南销”主要依托于超高温灭菌技术,其将牛奶加热到至少到132,并保持很短时间的灭菌。而国内巴氏杀菌工艺主要采用高温短时间杀菌,采用 72-85杀菌 10-15s的组合,能够较好地保存牛奶的营养与天然风味。根据GB19645-2010巴氏杀菌乳的国标,牛乳中蛋白质含量应2.9g/100g,部分乳企能够做到3.8g/100g的领先水平。整体来看,国内乳企龙头抢占源头牧场优势,主打巴氏杀菌温度、产销时间以及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突出了鲜奶的营养价值优势。由此,鲜奶产品旗帜鲜明,围绕“新鲜”深耕优势,易于做消费者的沟通教育工作。 表 2:部分鲜奶产品及营养优势 名称 光明 致优 光明 优倍 新乳业 24h鲜牛乳 新乳业 黄金 24h 伊利 金典鲜牛奶 伊利 牧场清晨 蒙牛 每日鲜语 蒙牛 新鲜工厂 图例 营养优势 蛋白质3.8g/100ml 采用75巴氏杀菌工艺,更好地保留鲜奶中原生的活性蛋白24小时鲜牛奶,10倍免疫球蛋白 采用72,15s巴氏杀菌工艺,免疫球蛋白 G含量高于普通鲜3.8g/100ml高品质原生乳蛋白(含免疫球蛋白及乳铁蛋白) 保留更多B族维生素及叶酸 蛋白质3.6g/100ml,原生高钙120mg/100ml 蛋白质3.5g/100ml, 钙115mg/100ml 11.27%14.13%12.63%9.73%7.01%8.15%7.76% 8.27% 7.84% 7.92%0%2%4%6%8%10%12%14%16%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