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引领医学新时代!.pdf
- 0 - 2016年 6月 17日 精准医疗 引领医学新时代! 优品研究员 蒋婷 2016.6.17 - 1 - 2016年 6月 17日 相关研究报告 乐普医疗:积极打造四位一体心血管全产业链平台 2016.3.17 医药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群雄逐鹿 2016.4.25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之医药生物各细分行业概览 2016.5.18 医疗机器人:颠覆传统医疗模式的技术革命 2016.5.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报告要点 :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精准医疗的实质包括两方面,即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 全球精准医疗市场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15 年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接近 600 亿美元。我国基因测序产业处于初期布局阶段。技术和政策层面尚未成熟。上市公司中,多家公司通过并购参与基因测序板块的一部分业务,积极地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布局。 中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础层次是基因测序: 上游测序仪国外垄断,议价能力较强;中游市场快速发展,竞争较为激烈; 下游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信息挖掘有待深入 。 中等层次是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市场广阔。上游企业主要从事肿瘤免疫细胞存储的业务, 中游企业主要从事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下游企业主要包括一些开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医院科室 。 最高层次方面是基因编辑:目前基因编辑尚处于科研阶段,到临床应用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探索 。 精准医疗的市场运用领域十分广泛。 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精准医疗在肿瘤癌症、心血管、糖尿病、无创产前诊断、遗传性疾病检测和辅助生殖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关标的: 精准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建议关注达安基因( 002030.SZ)、迪安诊断( 300244.SZ)、安科生物( 300009.SZ) 和千山药机( 300216.SZ)等在精准医疗领域优先布局的上市公司。 精准医疗 引领医学新时代! - 2 - 2016年 6月 17日 目录 一、精准医疗的基本情况 . - 4 - 1.精准医疗的定义 .- 4 - 2.精准医疗的发展环境概况 .- 5 - 3.精准医疗多层次的影响 . - 13 - 二、精准医疗国内外发展现状 . - 14 - 1.国际精准医疗现状 . - 14 - 2.我国精准医疗现状 . - 16 - 三、精准医疗各细分领域基本情况 . - 17 - 1.基因测序:精准医疗的基础 . - 17 - 2.细胞免疫治疗:潜在市场广阔 . - 22 - 3.基因编辑:路漫漫其修远 . - 23 - 四、精准医疗主要应用领域 . - 24 - 1.肿瘤癌症领域 . - 24 - 2.心血管领域 . - 26 - 3.糖尿病领域 . - 28 - 4.无创产前诊断 . - 29 - 5.遗传性疾病检测 . - 30 - 6.辅助生殖 . - 31 - 五、相关标的 . - 31 - 1.达安基因( 002030.SZ) . - 31 - 2.迪安诊断( 300244.SZ) . - 32 - 3.安科生物( 300009.SZ) . - 32 - 4.千山药机( 300216.SZ) . - 33 -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 - 34 - - 3 - 2016年 6月 17日 图表目录 图表 1:精准医疗解析 .- 4 - 图表 2:患者中使用特定种类药物后无疗效的平均百分比 .- 5 - 图表 3:美国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计划 .- 5 - 图表 4:英国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计划 .- 6 - 图表 5:韩国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计划 .- 6 - 图表 6:中国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计划 .- 6 - 图表 7:我国卫生费用情 况和占 GDP 比例 .- 7 - 图表 8: 2006-2013 年我国个人卫生支出总额及增长情况 .- 7 - 图表 9: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 .- 8 - 图表 10:肿瘤的形成和 治疗手段一览 .- 9 - 图表 11:我国男性和女性肿瘤发病情况排名 .- 9 - 图表 12: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 9 - 图表 13:著名影星 安吉丽娜 朱莉 通过基因检测切除双侧乳腺 . - 10 - 图表 14:技术发展促进传统医疗质变 . - 10 - 图表 15:基因测序技术发展进程 . - 11 - 图表 16:基因编辑原理 图: DNA 靶点序列精确切割 . - 11 - 图表 17: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原理示意图 . - 12 - 图表 18: CRISPR/Cas9 与前两代基因编辑技术差异 . - 13 - 图表 19: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 . - 15 - 图表 20:精准医疗细分市场规模预测(十亿美元) . - 15 - 图表 21: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 . - 16 - 图表 27:基因测序产业链情况 . - 17 - 图表 28:测序仪的市场 份额 . - 18 - 图表 29:预计未来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 . - 18 - 图表 30:我国国家基因库 . - 22 - 图表 31: 基因数据库部分相关企业介绍 . - 22 - 图表 22:肿瘤个性化用药方案(依托基因检测) . - 26 - 图表 23: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使得遗传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的识别成为可能 . - 27 - 图表 24:部分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及突变基因型列表 . - 27 - 图表 25:未来可能通过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测序来研究糖尿病 . - 28 - 图表 26: NIPT 在美国高危 /低危人群中的渗透情况 . - 30 - - 4 - 2016年 6月 17日 一、 精准医疗的基本情况 1.精准医疗的定义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精准医疗的实质包括两方面,即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 精准诊断分为分子诊断和基因检测,而精准治疗主要包括抗体药 物、细胞治疗等生物制药疗法以及手术治疗等。 在精准诊断方面,对人的了解需要深入到基因多态性的层面,而对 疾病 的了解则必须深入到体细胞突变,这些都离不开测序。然而,在形成精准的诊断后,还需要精准的靶向治疗,比如分子靶向药物、抗体药物和抗体偶联药物 以及手术治疗等 。 图表 1:精准医疗解析 数据来源:优品金融研究所 目前医学治疗方案“一刀切”效果十分有限。 目前大部分药物都是为“一般病人”设计的,治疗方案都是“一刀切”,所有的病人都用同一种药物,其结果就是治疗方案对一些人有效而对另一些人无效,如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仅对50%的病人有效,而癌症药物的有效率仅为 25%,也就是说仅有 25%左右的病人 - 5 - 2016年 6月 17日 对药物反应是有效的,甚至有些人用药后还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差异最高可达 300 倍,这也意味着 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医疗的需要 非常迫切 。 图表 2:患者中使用特定种类药物后无疗效的平均百分比 数据来源: PMC、 优品金融研究所 整理 精准医疗, 也就是 个体化医疗,最早表现为肿瘤治疗领域的分子靶向治疗,即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瞄准一个靶位设计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此可实现针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间的差异辨别,并只攻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此为个体化治疗的初步运用。目前,患有黑色素瘤、白血病、转移性肺、胸腺、脑部肿瘤的病人都可以通过分子诊断来帮助选择最佳个体治疗方案以提高存活率 。 2.精准医疗的发展环境概况 2.1 政策环境 精准医疗 目前的火爆态势离不开各国对精准医疗的关注。近年 来 精准医疗迎来全球 政策 多重奏 。 美国 : 作为医学领域的优势国家,在精准医疗方面也走在时代前沿 。 自2015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的规划以来,美国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支持政策,给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表 3:美国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计划 美国:奥巴马首倡精准医疗计划 2015.01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精准医疗”规划 ; 2015.02 白宫官网发布了精准医疗计划的相关细节 ; - 6 - 2016年 6月 17日 2015.09 美国国立卫生院发布了精准医疗集群项目 建立 21世纪医学研究基金会白皮书 ; 2015.10 白宫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报告中明确吧精准医疗作为美国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战略, 2016年美国预算投资 2.15亿美元启动精准医疗项目; 2016.01 奥巴马签署总统备忘录,正式启动抗癌“登月计划”。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英国: 在精准医疗方面,政府和相关机构不断加大对精准医疗相关计划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原有的基因组计划也全面升级。 图表 4:英国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计划 英国:“十万基因组计划” 2016-2017将是关键推进完成期 2014.08 英国拟投入资金 3亿英镑,将原有“千人基因组计划”升级为“十万基因组计划”,预计在 2017前完成 10万人基因组测序工作, 2015年已完成 1万组测序; 2015.04 英国宣布成立精准医疗孵化器机构,该机构致力于精准医疗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测试开发、临床试验网络搭建、数据服务和健康服务提供; 2015.07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宣布投资 500万英镑进行北部发电厂修建,北部发电厂将会负责精准医疗项目基础电力的供给; 2015.07 英国精准医疗孵化器宣布在剑桥启动全国组织。 2015.12 英国政府再度追加 3.75亿元用于 “十万基因组计划” 。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韩国: 精准医疗计划开始启动,政策和资金日益向之倾斜。 图表 5: 韩国 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计划 韩国:“万人基因组计划” 2015年 11月已启动 2015.11 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宣布推出韩国万人基因组计划。 2016年,该项目获得 1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预计 2019年完成。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中国: 国家高度重视精准医疗的发展,成立了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将“精准医学研究”列为 2016 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 。 2016 年 4 月 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 , 标志着涉及中国 27省、人口覆盖超过 70%的基因建设项目进入操作阶段。 图表 6: 中国 精准医疗相关政策计划 中国:重点支持精准医疗计划 2015.02 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国家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共 19 位专家组成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 ; 2015.03 中国科技部召开了 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 ,计划在 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 600亿元; 2015.04 国家卫计委公布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 ; 2015.05 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指出,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2015.12 据国家卫纪委透露,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这一规划或被纳入“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 - 7 - 2016年 6月 17日 2016.03 科技部公布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 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指南明确 将“精准医学研究”列为 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 ,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2016.04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有关人士透露,卫计委、科技部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认为开展精准医疗研究是整个医学界的重大机遇,并提出了中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 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 ,标志着涉及中国 27省、人口覆盖超过 70%的基因建设项目进入操作阶段。 这是发改委首次把基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规模支持举措。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2.2 经济环境 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不断增长。 2008 年我国卫生费用为 14535 亿元,到 2013年我国卫生费用已经增长至 31869 亿元, 2014 年更是达到了 35312 亿元。同时我国卫生费用占 GDP 的比例从 2010 年到 2014 年逐年上升,到 2014 年我国卫生费用占 GDP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5.55%。 图表 7:我国卫生费用情况和占 GDP 比例 数据来源: 国家卫纪委、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我国个人卫生支出的总额从 2006 年 4854 亿元上升到 2013 年的 10729 亿元,较 2006年上涨了 1.2倍。 图表 8: 2006-2013 年我国个人卫生支出总额及增长情况 - 8 - 2016年 6月 17日 数据来源: 201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2.3 社会环境 老龄人口占比逐年增加, 老龄化 趋势明显。 截止 2015 年底,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22 亿,占总人口的 16.1%;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 1.44 亿,占总人口的10.5%。 预计 到 2050 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表 9: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 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升高,特别是肿瘤,癌症的发病与死亡都处于上升的趋势。 2012 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 306.5 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 220.5 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2014 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 307 万,约 220 万人死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21.9%和 26.8%。 2015 年中国预计有 429.2 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 281.4万例死亡病例。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紧随其后的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 我国死亡人数占比 - 9 - 2016年 6月 17日 远高于发病人数在全球占比,除人种病种差异外,折射出治疗手段和理念的差异。 图表 10:肿瘤的形成和治疗手段一览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图表 11:我国男性和女性肿瘤发病情况排名 数据来源: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优品金融研究所 图表 12: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数据来源: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优品金融研究所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精准医疗 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2011 年去世的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患癌时,曾接受过全基因组测序。 2013 年 5 月,奥斯卡影后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和相应的切除手术,将患乳腺癌风险从 87%降到 5%。 传统的循证医学对于症状相同的病人使用相同剂量的同种药物进行治 - 10 - 2016年 6月 17日 疗,但治疗效果却千差万别。人们逐渐意识到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自身遗传密码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精准医疗借助可监测的遗传信息和环境信息,针对个体提供定制的优化治疗方案,提升现有治疗水平,并尽量在发病前就有望有效预防。 图表 13:著名影星安吉丽娜 朱莉 通过基因检测切除双侧乳腺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2.4 技术环境 国内外 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精准医疗的发展。 图表 14:技术发展促进传统医疗质变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精准医疗的奠基: 1953 年发现 DNA的双螺旋结构 1953 年 4 月,美国 克里克和沃森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在前人的工作基础 - 11 - 2016年 6月 17日 上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 ,第一次窥探了生命体如何继承和储存生物信息。1962年,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因 DNA结构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基因测序技术 已历经四代 发展 测序技术是测序仪器的核心所在,迄今为止已历经四代发展。其中主要的是前三代测序技术:第一代测序技术,即 Sanger 测序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是当今主流技术,主要有 Illumina 公司的 Solexa 和 HiSeq 技术, Life Tech 公司的 Solid 技术和 Roche 的 454 技术;第三代 PacificBiosciences 公司的SMRT 测序技术。第四代测序技术正向着测序仪器体积更小的方向发展,如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公司的 MinIon 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 图表 15: 基因 测序技术发展进程 数据来源: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基因编辑技术不断进步 2014 年 4 月 15 日,隶属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世界著名生物医学研究机构 Broad 研究所宣布,美国专利局批准了由他们所申请的基于 CRISPR-Cas9 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专利。这是目前 世界第一例获得专利保护的基于CRISPR-Cas9 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 。 图表 16:基因编辑原理图: DNA 靶点序列精确切割 - 12 - 2016年 6月 17日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早期基因编辑技术: 锌指核酸酶( ZFN)与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 TALEN)分别是第一、二代基因编辑技术,由于发明的时间较早,它们在临床治疗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例如,基于 ZFN 技术的艾滋病治疗药物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而基于 TALEN技术已可被用于治愈英国儿童白血病 。 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开启基因工程 “ 平民化 ” 新时代。相比起前两代使用蛋白质识别的方法,基于 RNA 的 CRISPR 对 DNA 序列的识别要精确更多 ;其次, CRISPR 的构建仅需采购少量 RNA 且过程极为简便,全部花费由5000 美元降为 30 美元 ,普通实验室也可自行构建,开启了基因工程大规模应用 “ 平民化 ” 的新时代 。 图表 17: 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原理示意图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 13 - 2016年 6月 17日 图表 18: CRISPR/Cas9 与前两代基因编辑技术差异 基因编辑技术 DNA识别域 DNA剪切功能域 锌指蛋白 ZFN 锌指蛋白 FOK核酸内切酶 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 类转录激活子效应物 TALE FOK核酸内切酶 CRISPR/Cas9 crRNA或向导 RNA Cas9蛋白 数据来源: 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精准医疗 在白血病、艾滋、遗传学等应用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2016 年 3 月,美国 Celator 公司公布 在帮助高危老年白血病患者延长寿命方面 ,公司大力推进的 Vyxeos 疗法,比目前针对后期临床试验的标准化护理方案效果更显著。统计数据显示,这项试验进行两年后, Vyxeos 试验组中病患的存活率约为 31.1%,而标准治疗组的存活率为 12.3%。 CPX-351 本次试验被认为极有可能成为癌症治疗领域近 40 来,提高高危癌症患者生存率最有效的产品 。 2016 年 3 月 10 日,美国天普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将人体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T 细胞上的 HIV-1 病毒移除,让它无法再进一步感染其他健康细胞。移除 HIV 病毒的这项基因编辑技术是有效的,且透过带给这个病毒基因组的突变,也能让此病毒不再进行复制,堪称 艾滋病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 2016 年 4 月,一个试管女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降生,经脐带血检测为正常染色体核型。这是 世界首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阻断染色体平衡易位遗传的试管婴儿。这标志着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PGD)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 。从技术本身看,应用专利技术精确判断染色体是否存在易位的断裂点,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条到几百万条 DNA 分子进行序列测定,被学术界称为下一代测序技术,也说明国内精准医疗技术的进展。 3.精准 医疗 多层次的影响 基于医疗需求 、 技术进步等原因,精准医疗是医疗发展的大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预防治疗模式,能够提高医疗效率, 产生了多层次的影响。 从病人角度来讲,医疗成本可能会有变化。 一方面,由于个性化药物,医疗效率得到优化,因此潜在的药物副作用会降低,住院率会下降,最终会体现在医疗成本在这些方面的下降。例如在西北大学医学博士维纳 夏卡兰研究表明:当帕尼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药物的使用被限定在 KRAS 基因未变异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身上时,能够节省 6.04 亿美元。另一方面,因为精准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药物的普适性,未来精准药物的市场空间会更小,可能是某一细分人群,也可能是一个人。因此药企研发周期缩短,但是生产阶段的规模效 - 14 - 2016年 6月 17日 应减少,可能药物成本上升。除此之外,治疗模式等方面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化 。 从医生角度讲,由于基因测试可以提高医疗精准度,因此未来医生可以提供更优治疗方案。 目前普适性药物的无效率比较高(参见前文数据),因此基于基因以及其他形式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案,还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除此之外,医生职能也可能从 “ 治疗为主 ” 转向预防治疗 “ 双管齐下 “ ,因为精准医疗可以利用分子标记的方法在疾病症状凸显之前就预警。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 13%的女性可能患乳腺癌,而带有 BRCA1 或BRCA2 基因的女性患有乳腺癌的可能性提高到了 85%。通过基因检验可以进行相关预防措施,如更高频 次的钼靶和核磁共振检验,绝育等。总之,未来医生也会面临很多方面的转变。 从产业角度讲,除了医疗行业可能产生的巨震,精准医疗相关产业,如大数据,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计算产业都会面临新的机遇期和挑战期 ;同时,由于精准医疗带来医疗服务项目和费用的变动,保险机构可能也会面临业务调整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患者,医院,政府之间找到平衡也是一大改变。 从政府角度讲,由于精准医疗对数据搜集分析的高要求,未来中国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的进程需要加快才能跟上精准医疗的步伐。 全国性的医疗信息平台会有可能实现,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信息的 集中搜集,处理和分享,从而推动医疗进步。另外,由于精准医疗会产生大量患者数据信息,因此信息共享多少,保密多少都会引起争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全民教育,隐私保护和监管机制方面需要提前规划部署。 二、精准医疗 国内外 发展现状 1.国际 精准医疗 现状 全球 精准医疗市场 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2015 年 精准医疗 市场规模将接近600 亿美元,在 2005-2015 年期间年复合增速为 12%,预计 2015-2020 年复合增速将达到 15%,是医药行业增速的 3-4 倍。其中细分领域中如分子诊断、即时检验、基因筛查等增速领先(目前分子诊断和即时检验占精准医疗市场约 50%的份额)。如 基因测序行业增速将超过 20%。 如果国内对遗传学诊断、肿瘤治疗放开,其市场容量超乎想象,其中仅新生儿筛查市场空间就超过 300 亿,而目前国内的相关行业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 15 - 2016年 6月 17日 肿瘤免疫治疗全球市场规模 也 高达 300亿美元。 图表 19: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图表 20:精准医疗细分市场规模预测(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优品金融研究所整理 全球 基因测序 蓬勃发展,亚洲测序市场增长最快 2007 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 794.1 万美元,而 在 2013 年 大幅增长至45 亿美元,预计 2018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7 亿美元 。 2013-2018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1.2%, 预计 未来几年全球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而 亚太地区的基因测序市场增长最快,中国和印度 2012-2017 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