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2.0:行业影响逻辑梳理.pdf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本报告的主要看点 : 1. 中美贸易战 的 行业影响及逻辑 梳理 边泉水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6060001 bianquanshuigjzq 李立峰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5040001 (8621)60230231 lilifenggjzq 刘洋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7060001 yang_liugjzq 蒲强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6090001 puqianggjzq 于杰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6070001 yujiegjzq 苏宝亮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6010003 (8610)66216815 subaolianggjzq 钱路丰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7060003 qianlufenggjzq 唐川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7110001 tangchuangjzq 司景 喆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7080001 (8621)60870938 sijzgjzq 樊志远 联系人 (8621)61038318 fanzhiyuangjzq 中美贸易战 2.0:行业影响 逻辑梳理 事件 : 继 3 月初提升钢铝关税之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 。 3 月 22 日,特朗普政府签署总统备忘录,将依据“ 301 调查”结果,对约 500-600 亿的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3 月 23 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 232 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约 30 亿美元的美国部分出口产品加征关税。 华盛顿时间 4 月3 日下午, USTR 针对“ 301 调查”发布加征关税 的 中国商品清单 , 价值约500 亿美元, 是现代历史上美国总统对中国开出的最大一笔贸易“罚单”,显示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的转变。 中国 方面 于 北京 时间 4 月 4 日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 14 类 106 项商品加征 25%的关税, 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美国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 华盛顿时间 4月 3 日下午, USTR 依据“ 301 调查”结果公布了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包含大约 1300 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 500 亿美元,涉及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建议关税为 25%。据 USTR 通知,征收关税的产品主要包括钢铁产品、医用药品、化合物、轮胎等橡胶制品,中国制造 2025 成为矛头。 USTR 称,该名单剔除了分析师认定的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破坏的特定产品,以及受到法律或行政约束的关税线,并结合了可能对美国消费者造成的影响程度排名进行选择。 中国宣布对美国 14类 106 项商品加征关税: 北京时间 4 月 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 类 106 项商品加征 25%的关税,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另行公布。此前中国曾 采取申请贸易补偿磋商、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发布中止减让产品清单等措施进行应对。 未来关键时间点及走势: 美国方面, USTR 目前公布的清单只是建议性清单,接下来将征求公众意见,并举行公开听证会。具体的时间节点包括:2018 年 4 月 23 日,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和在公众听证会上的预期证词的摘要以及提交听证会前提交的文件; 2018 年 5 月 11 日,提交书面意见的截止日期; 2018 年 5 月 15 日,召开公开听证会; 2018 年 5 月 22 日,提交听证的反驳意见。中国方面,称加征关税的具体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 而定。 从美国工作进程及中国表态来看,距离美国采取具体的实际行动还有近 60天时间,目前更多的是威胁性效果,中间仍有一定磋商空间。 中方目前仍强调中美经济关系是互利共赢,贸易战对中美属于双输,希望中美贸易关系回归健康路径;但另一方面,中国也多次表态称不会外部压力屈服,妥协让步或不是最终选择,最终贸易战是否升级取决于特朗普政府,仍带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风险因素: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 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政策监管(金融去杠杆等) 2018年 04月 05 日 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总量研究 中心 中美贸易战 专题 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宏观首席边泉水:“边打边谈”的中美贸易战 总量、结构和影响 总额:中美提高关税商品总额和税率虽然对等,但在出口占比上差距较大。 500 亿美元商品,占中国对美国一年进口额的 32%,占美国对中国一年进口额的 9.9%(均以 2017 年数据计算)。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对美的反制力度是较大的。 结构:中美双方提高关税商品互有针对性。 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中国对美国反制的商品主要为大豆牛肉等农产品、部分化工品和部分型号航空产品。美国主要针对中国的高端信息技术, 尤其针对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中国则主要针对美国的农产品、化工品和部分航空器等对美国共和党影响较大的一些商品。 展望:未来大概率将“边打边谈”。 美国深知全面贸易战将在中长期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特朗普政府更多是想通过制裁来寻求更多的谈判筹码,比如美国还同时在和加拿大、墨西哥进行 NAFTA 的谈判。中国更多是被动应战,而且并没有关闭协商谈判的窗口。 情绪:相对中美贸易摩擦 1.0 有所缓和。 在经历前一次 30 亿美元互相对抗之后,一方面市场已经对这次的 301 条款贸易摩擦有所预期和准备,另一方面市场对中美贸易对 抗的研究也已经加深。虽然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但实质性影响的预期已经淡化。 通胀:通胀预期恐难以上升。 虽然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大豆、玉米等大宗商品纳入提高关税范围,但短期情绪仍打击价格,长期来看农产品虽然具备需求刚性,不过替代供给仍有可能平衡缺口。而且,未来整体需求的下降,带来的整体通胀预期下降,也将抑制价格上涨。 债券:美债收益率曲线走平,中债可能走向牛陡。 美国通胀仍受到薪资增幅和短期加减税的提振,短端利率预计易升难降,但长期经济展望转弱,通胀预期下降,令长端利率下降或者趋平,美债收益率曲线将进一步走平甚至倒 挂。中国经济在内部投资、消费转弱,外部贸易对抗加剧的背景下,需要进行货币的边际宽松来进行对冲,阶段性流动性存在放松诉求。 股市:美股受到三重打击, A 股分子分母趋于分化。 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将导致美国出口企业盈利预期变差,同时分母风险偏好下降、实际利率预期上升,三个因素均不利于美股。 A 股企业盈利预期虽变差,但分母实际利率预期将下降,如果风险偏好变化不大,有利于 A 股保持稳定。 政策:长期来看倒逼中国加快转型,短期来看通过货币、财政政策进行对冲。 长期上,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思考,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逐渐摆脱 对出口的依赖,更加依靠内需支撑经济发展。当前的贸易摩擦,将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短期上,贸易摩擦导致外部环境对经济的支撑力度急转直下。中国可能会通过减税降费、 PSL、国开金融、信贷等形式,支撑基建投资、研发支出和新经济行业,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策略首席李立峰: 最终 贸易战是否升级取决于特朗普政府,仍带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美国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 华盛顿时间 4 月 3 日下午,USTR 依据“ 301 调查”结果公布了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包含大约 1300 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 500 亿美元,涉及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建议关税为 25%。据 USTR 通知,征收关税的产品主要包括钢铁产品、医用药品、化合物、轮胎等橡胶制品,中国制造 2025 成为矛头。 USTR 称,该名单剔除了分析师认定的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破坏的特定产品,以及受到法律或行政约束的关税线,并结合了可能对美国消费者造成的影响程度排名进行选择。 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中国宣布对美国 14类 106项商品加征关税: 4 月 4 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 14 类106 项商品加征 25%的关税,实施日期 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另行公布。此前中国曾采取申请贸易补偿磋商、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发布中止减让产品清单等措施进行应对。 未来关键时间点及走势: 美国方面, USTR 目前公布的清单只是建议性清单,接下来将征求公众意见,并举行公开听证会。具体的时间节点包括:2018 年 4 月 23 日,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和在公众听证会上的预期证词的摘要以及提交听证会前提交的文件; 2018 年 5 月 11 日,提交书面意见的截止日期; 2018 年 5 月 15 日,召开公开听证会; 2018 年 5 月 22 日,提交听证 的反驳意见。中国方面,称加征关税的具体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而定。 从美国工作进程及中国表态来看,距离美国采取具体的实际行动还有近60 天时间,目前更多的是威胁性效果,中间仍有一定磋商空间。 中方目前仍强调中美经济关系是互利共赢,贸易战对中美属于双输,希望中美贸易关系回归健康路径;但另一方面,中国也多次表态称不会外部压力屈服,妥协让步或不是最终选择,最终贸易战是否升级取决于特朗普政府,仍带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汽车首席刘洋:中美贸易战更加激励整车自主品牌延伸进入高端车市场,刺激零部件企业提升核心技术 汽车产业链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摩擦无法避免。中国崛起之路下一个攻克点在于制造业,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是产业链全球化。 自我国一部分优质企业打入手机产业链,从零部件配套能力逐渐沿技术链向上攀升,现已基本具备不俗的手机整机生产能力。而下一个中国可能实现缩小差距甚至弯道超车的产业链,公认是汽车产业链。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洗牌加剧。国内企业与国际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中国企业有望以成本、核心技 术在竞争中分一杯羹,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打入全球产业链。此前为引导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国产化,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要求外资品牌必须通过合资途径进入我国市场,并对进口车征收 25%关税。而美国此次发起贸易战可能对我国汽车行业提出诸如车企准入、降低关税、股比放开以及限制合资车厂技术外溢等要求,并进一步限制对美国智能驾驶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行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无异于为美国“添堵”,中美产生摩擦本无法避免。 贸易战利好整车行业,影响部分零部件出口企业。 1)整车环节: 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 131 亿美元,加税 25%将 会重创美国进口车,特斯拉也涵盖其中,有能力向高端车升级的整车企业会受益,更加激发自主品牌抢占高端品牌市场,例如吉利 Lynk&Co 和长城的 Wey;短期对美国整车企业负面影响,对中国豪车厂商偏利好。中国自美国进口汽车金额近几年超过100 亿美元,年进口汽车数量超过 20 万辆,占中国整车总体进口量约20%,体量较大。进口关税由 25%上升到 50%,售价提升可能在 20%左右,显著提升进口汽车售价将对进口车需求形成抑制,对美国本土整车企业而言形成负面影响,对中国豪车厂商偏利好,如华晨宝马等。 2)零部件环节: 目前我国有 170 亿美元( 25%)的汽车零部件(车轮和轮毂等行驶系统为主)出口到美国;从美国进口的零部件主要为传动系统、车身附件等, 28 亿美元(占比仅 7%)。国内零部件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主,部分以美国市场为主的行驶系统零部件供应商可能会受波及。 我国或加快国产化进程,关注核心在技术。 此次贸易战结果无论是是摩擦升级抑或谈判妥协,事件本身体现了美国对中国制造加速前行的担忧,中国未来制造强国之路势必诸多坎坷。对于汽车产业链,我国更有加速国产化进程的激励,或将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拉动内需以支持汽车产业,以培养一批在国际上具竞争力的优质 零部件供应商。而在这场国内企业与国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外企业、国内企业之间的角逐中,随汽车零部件技术更迭及消费者要求升级,从事低端制造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未来关键是技术之争。 对汽车关税下调的担忧缓解,汽车板块情绪向好。 中国政府有意降低汽车关税,前期市场担忧汽车板块受到外部冲击,总体行情表现较弱。但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对进口自美国汽车加征 25%关税,有助短期汽车板块情绪恢复,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化工首席蒲强:化工行业涉及的重点品种包括塑料,有机硅,橡胶,液化丙烷, PA66 以及丙烯腈等 塑料终端产品主要涉及 BOPET, PE 缠绕膜,胶带母卷 ,三类产品国内供给充足,美国进口量极少,预计影响有限;上游原材料涉及到 LDPE,PVC, POE。 POE 美国进口相对较少, PVC 虽然从美国进口量大,但是占我国消费量比例较小( 1.7%),此外我国对美国进口 PVC 长期有反倾销政策,且主要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为主,预计受加税影响较小。 聚碳酸酯( PC)方面 , 17 年我国进口初级形态的聚碳酸酯约 138.5 万吨,其中美国占比约 7%,我国主要进口地是韩国,台湾,泰国,美国占比较低。 卤化丁基橡胶方面 ,我国进口依存度高达 73%,美国是中国卤化丁 基橡胶的第一大进口国,在中国丁基橡胶贸易中地位重大,预计受到的影响将比较大。 液化丙烷方面 ,我国丙烷的主要进口地还是中东地区,但是美国地区的进口量处于上升态势。 17 年从美国进口液化丙烷 337 万吨,占我国进口丙烷比例的 25%左右,预计加征关税后会影响国内 PDH厂商的生产成本。 整体而言 ,化工产品多有全球范围贸易商,具体受影响程度要看政策的落实情况,目前来看一方面会增加摩擦成本,利好国内生产商,短期情绪性影响会导致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食品饮料首席于杰: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税实施贸易反制,短期或将加大国内大 豆 /豆粕价格波动 我们此前曾写过海天和中炬净利率的趋势分析,其中比较详细地拆分了两者的成本结构。总体而言,大豆成本约占海天总成本的 20%,中炬预计略高。 今天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税实施贸易反制,短期或将加大国内大豆 /豆粕价格波动。 如果中美谈判顺利,美豆上市尚有时间空间,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豆在此前可弥补需求缺口,下游企业盈利波动未必有情绪波动大。因此尚需持发展的眼光审视此次大豆提税问题。 退一步讲,如果谈判不顺利,南美豆主导格局奠定,大豆价格上行成为必然,则此类系统性成本上行必将带来新一轮提价。 12/13 年提 价潮即来自于大豆涨价,海天先行提价,厨邦滞后半年。预计此假设下,海天厨邦或将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这一时间窗口再次提价对冲成本上扬。但预计两强提价间隔窗口期显著缩短至一个季度(参考 16/17 年提价间隔)。 对奶价的影响: 豆粕成本占养殖成本的 5%上下,并非主料。豆粕成本若上升会对养殖成本有一定影响,但比较小。此外,尽管养殖成本端或受小幅度影响,但短期传导至下游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概率在上游体系内消化,因此我们认为短期不必担忧奶价会有即刻性的上涨。 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交运首席苏宝亮:中美贸易战对我国航空业短期影响不大,长期影 响偏利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4 月 4 日发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 14 类 106 项商品加征 25%的关税。其中包括空载重量超过 15000 公斤,但不超过 45000 公斤的飞 机及其他航空器。 对于我国目前航空公司所运营波音飞机来说,仅有 B737 系列(除B738MAX)属于此次对美加税清单中。 2017 年全行业增加 119 架,航空公司资本开支角度,融资租赁和自购约占三分之二,即 80 架。以每架集采金额 4 亿人民币计算, 2017 年全行业相应进口金额 476 亿元,航空公司角度 318 亿元。 我们认为从此次飞机引进关税区间来看,是为了支持我国支线飞机制造业发展,我国航空公司与波音已签订单部分,所加关税或将由波音与我国航空公司共同承担。 目前波音飞机实施 5%的最惠国税率,若加征 25%的关税,每架飞机增加约 1 亿元成本, 2017 年新引进 119 架相应飞机,若与波音公司各承担 50%,我国民航业将增加资本开支 59.5 亿元,按照年折旧率约 5.5%,我国民航业每年将增加成本 3.3 亿元。 另外,中美贸易战中方表现强硬,将推动人民币贬值,我国航司或将受到汇兑损失压力。 但中美贸易战将同时拉低全球经济需求,国际油价势必下挫,汇率和油价的扰动影响或将部分抵消,具体进一步测算需观察中美贸易战之后进程。 中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战持续,航空公司采购飞机或将更多转向空客,但由于空客公司订单已较为饱满,我国航空业或将在未来若干年运力投放更为趋缓,供给收紧较为确定,利好民航业供需改善,推动票价和航司盈利上涨。整体来看,偏利好我国民航业中长期发展。 计算机首席钱路丰:中美贸易战,对板块公司直接影响有限,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板块 从中美贸易战双方的产品清单来看,对计算机板块直接影响很 小: 计算机行业公司主要以软件、服务器等硬件、信息服务为主,从 USTR1300 种名录,基本没有计算机行业公司产品,因此,对板块的直接影响很小。同时,绝大多数计算机行业公司,在海外的营收占比不超过 30%,且海外营收主要以美国市场为主的仅有万兴科技、潜能信息等少数几家公司。 中美贸易战,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焦点板块: 贸易战的不断升级,有利于推升更为事关国家安全和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等热点板块。从 2013 年美国棱镜门事件以来,国家层面一直从政策、资本、国产化等维度,全面支撑信息安 全、自主可控关键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培育,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涉及到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核心考虑点即是自主可控。 整体上,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战对板块公司直接影响很小,利好网络安全、自主可控, 建议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启明星辰、绿盟科技、美亚柏科、卫士通等)、自主可控(紫光股份、中国软件、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 通信首席 唐川 :贸易战对行业影响有限,长期将利好光纤光缆产业和5G、光芯片等领域技术突破 贸易战对行业影响有限,长期将利好光纤光缆产业和 5G、光芯片等领域突破。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公布的对华 301 调查征税建议中,通信行业主要涉及光纤光缆,未包括此前市场较为担心的光模块和手机终端等设备。 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光纤光缆行业影响有限,长期或有积极影响: 目前北美光纤光缆市场被康宁、 OFS 等龙头企业垄断,国内光纤光缆企业对美出口量较少, 2017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总金额仅 1.5 亿美元。主要上市公司中,亨通光电和中天科技海外收入占比均在 1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美国以外,美国加征关税对相关企业影响非常有限。目前中国对美国光纤光缆及光纤预制棒均采取反倾销措施,原有反倾销政策将在 2018 年到期,若美方此次加税实施,我国大概 率将延续反倾销税政策,整体利好国内光纤光缆行业。 光模块和设备商未受波及,长期看利好 5G 技术研发和上游自主芯片突破: 我国光模块行业海外收入占比较高,以龙头中际旭创为例, 73%的产品销往海外,大部分为美国数据中心;设备商中,中兴通讯对美有手机终端出口,年出货量在 1500 万台左右,但收入和盈利占比很小。此前市场对相关厂商可能受到贸易战影响有一定忧虑,本次公布的征税清单中并未涉及,市场情绪有望缓解。美国贸易战直指中国高端制造业,从长期来看,将促使中国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薄弱环节突破,在通信行业中 5G 技术和高速光电 芯片、通讯芯片等领域,加速占领技术高地和实现国产化替代,建议关注中兴通讯和光迅科技等行业龙头。 机械首席司景 喆 :贸易战对机械行业影响 根据美国 301 清单,机械行业将成为美对中此次关税加征重点领域,尤其是通信、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机械及零部件产品,剑指中国制造 2025。 机电类产品、锅炉及机械器具、车辆及附件是我国对美出口机械产品传统贸易顺差领域,总计金额分别达到 1071.20 亿、 914.29 亿、183.21 亿美元,预计将是本轮贸易摩擦影响最大的细分领域。机械上市公司中,海外收入整体占比 18%,且以简 单加工产品为主,工程机械、高铁装备等高端整机产品出口美国相对较少,预计受到冲击相对有限。 我国对美贸易反制清单中,包含空载重量在 15-45 吨范围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主要将涉及波音 737 系列中型客机(不含 737-max)。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 2017 年我国空载重量超过 2 吨的飞机进口量为 438 架,金额达 227 亿美元,我们判断其中占据主要份额的为目前我国尚未量产的中大型客机。目前我国两款主力商用客机机型 ARJ-21(空重约 25 吨)、C919(空重约 42 吨)已分别实现批量生产和首飞试验,合计在手订单超过 1200 架,我们认为此次对外增税将倒逼这两款国产机型加速上量。 投资建议:短期回避船舶制造、基础件、机床等目标征税领域公司,此外预计美国增税将对我国航空零部件转包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航发科技转包业务占收入 55%,中航飞机和航发动力转包业务占收入约 10%。中长期建议关注贸易摩擦带来的产业升级加速,关注商飞产业链、高铁、电子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 电子首席樊志远: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电子产业的“危”与“机” 1、 美国贸易保护,中国电子产业影响有限,长期向好格局不变 我们对 1300 个独立关税项目清单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电子行业中受影响较大的细分子行业,主要有电路板( PCB)、 LED、电容、电阻、半导体分立器件、压电晶体、彩电用陶瓷基板等,手机产业链产品不在征税清单之内,所以对中国手机产业链没有影响,苹果产业链也未受到波及,具体影响分析如下: LED 行业。 涉及到的 LED 产品包括三个方面: 85414020(发光二极管)、 85419000(二极管、晶体管、类似半导体、光敏器件半导体器件、LED 和压电晶体)、 90330020(拥有 LCD 背光照明的 LED)这三大类。根据 LEDinside 统 计数据,涉及 LED 产业的几个项目在中国 LED 行业整体出口金额中占比例很低,只占行业出口产值的 5%以内,并且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比例则更低。中国真正出口到美国比例较大的是下游应用产品,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如照明产品类品项 94054090、 94051000 等,但这些不在清单限制的范围之内。因此,这一份征税清单对中国 LED 产业的影响不大,对美国的 LED下游应用企业来说,则可能增加直接采购成本。中国的 LED 芯片及封装在全球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 LED 封装 2016 年就占到了全球的 70%,LED 芯片厂对美出口较少,三安光电对美出口比例在 3%以内,其他 LED芯片厂对美出口更少,所以综合分析,对中国 LED 行业影响有限。 PCB 行业 。涉及到的 PCB 产品包括三个方面:用于彩电的 PCB 及陶瓷基板、用于彩电的含两个及以上 PCB 及陶瓷基板的组件、用于彩电的PCB 以及陶瓷基板组件组合在一起的组件。综合分析,主要是针对彩电用的 PCB 进行征税,但是目前全球彩电品牌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及中国大陆,在美国的彩电制造工厂很少,所以这一块影响不大。征税项目中还包括大陆的印刷电路组件,指的是模组化的产品。 中国在电路板行业竞争优势明显,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全球电路板产 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目前两岸厂商正在大力扩产,发展势头强劲,而日本则呈现下滑趋势。 电阻电容。 此次涉及到的电阻电容产品主要有绕线电阻及薄膜电阻、铝电解电容和钽电容以及陶瓷电容,我们从艾华集团了解到,公司 2016 年出口电容产品占比约 15%,但是大部分都是出口到印度等国家,虽然有很多美国客户,但是,制造工厂基本上都不在美国,应用于 LED 的电容中直接出口美国的只有供货给欧司朗在美国的工厂,但是年供货额也只有 1000万元左右,影响很小。其他厂商如法拉电子、江海股份、火炬电子、宏达电子、风华高科等直接出口美国的比例也不大,所以整体影响较小。 随着电子在众多领域的渗透不断提升,被动元件的应用市场快速扩展,同时随着终端产品的智能化不断提升,技术不断提升,单位产品对于被动元件的搭载量迅速提升,可以说被动元件的市场空间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而在全球被动元件市场领域,日本占据了主要市场,大陆在被动元件市场占比较小,中国大陆自身快速成长的市场需求完全能够为国内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日本被动元件企业逐渐放弃低端市场,转向高端需 求,低端领域市场经常出现市场供给不足涨价的情况,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国内被动元件产业产生的影响有限。 半导体分立器件。 此次涉及到的电阻电容产品主要: 85419000(二极管、晶体管、类似半导体器件、光敏器件、半导体器件、 led 和压电晶体)、85413000(晶闸管、双向触发二极管、可控硅、非光敏器件)、 90132000(激光,非激光二极管)、 85414080/85414095(光敏半导体)。整体来看,半导体分立器件中国发展非常薄弱,全球有 1200 多亿的市场需求,中国占比非常低,从公司情况来看,士兰微及捷捷微 电出口比例较低,对美销售更少,扬杰科技和华微电子对美出口有些影响,但是整理来看,影响有限。 2、 美国单边进行贸易抵制,逆势而为犹如“螳臂当车” 全球电子制造分工趋势不可逆转。 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发点是鼓励制造业回流,带动美国人员就业。但就电子产业整体而言,向低成本、产业链聚集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而全球的电子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趋势难以逆转。在此之前,电子行业已经进行了三次阶段式产业转移,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电子产业的制造重心早已远离美国本土,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仅凭单一国家的政治力 量难以撼动产业发展浪潮。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经着手开始进行电子产业的基础建设,形成低端技术产品的布局;近 30 年间,在资金和政策的带动下,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人才培养加速进行,不断缩小与全球领先企业的竞争差异,已经形成了产业布局的全面突破,在中低端领域极大地占领市场,并逐渐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中国电子产业对美依赖性减弱,日、韩、台电子领域联系更为紧密。 经过第三次产业转移,美国在电子领域的逐渐形成了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发展格局,经过多次的产业转移,美国在电子设计、销售端依然保有整体实力,但在制造领域,由于劳动成 本、环境保护等多方因素已经使得美国在制造产业环节的竞争中脱节已久。经过近 20 年的积累和沉淀,韩国、中国台湾企业在电子制造环节已经具备了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上游的材料及设备技术则更多掌握在日本企业中,可以说,中国在电子制造领域与韩、台、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对美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多年积累,中国电子产业链布局基本完善,替代者后继无人。 近 20 年中国的发展已经让世界领略了“中国速度”的实力,国产手机兴起带来了大陆电子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在中低端领域基本已经全面占领市场,国家在芯片、面板等多个资本、技术密集 型领域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可以说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相比于中国,目前全球任何其他的国家暂时都不具有同样的竞争实力。中国制造已经由原有单纯的人力成本优势变为了更为稳定的产业链集成优势。离开了中国制造的产业链优势,美国企业难以获得更好的选择,同时还需承担多方成本压力。 时间、空间双向制约,美国电子企业转移生产,范围有限。 电子行业多数细分领域中,技术和资本是电子制造领域的关键要素,而劳动则是组装领域的关键。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技术和资本都需要不断的累积,产能建设和技术磨合都非一朝一夕。在组 装方面,日、韩与中国成熟的组装产业相比完全不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美国本土就更难以承接组装环节,可以说组装在外,关税壁垒终将难以逾越。 贸易战中美市场“隔绝”,国内高端产品将迎来逆势发展,倒逼国内企业技术加速发展,有“危”也有“机”。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电子产业的发展,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国内的电子产业快速崛起,尤以国产智能手机品牌获得了飞速发展,逐步进入高端产品领域进行产品竞争。目前中国已经就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给予“反击”,可以说中美的贸易战一旦开启,美国电子产品离开中国市场的生产组装需要更高的生产成本,想要维持利润稳定,势必要提价销售,竞争力削弱,为国内电子品牌进入高端市场竞争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也将倒逼国内企业加速进行高端产品的布局,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带来发展良机。 综合分析,美国贸易保护将对 A 股 的电子公司影响有限,我们认为中国电子行业长期向好格局不变,可择机布局优质成长龙头。 风险因素: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 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政策监管(金融去杠杆等) 股票投资策略报告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上海 北京 深圳 电话: 021-60753903 传真: 021-61038200 邮箱: researchshgjzq 邮编: 201204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 1088 号 紫竹国际大厦 7 楼 电话: 010-66216979 传真: 010-66216793 邮箱: researchbjgjzq 邮编: 100053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长椿街 3 号 4 层 电话: 0755-83831378 传真: 0755-83830558 邮箱: researchszgjzq 邮编: 518000 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 4001 号 时代金融中心 7GH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国金证券 ”)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 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亦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 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专业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 在法律允许的情 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