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行业向高质量发展.pdf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证券 行业 谨慎 推荐 ( 维持 )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 略 风险评级: 中 风险 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2021 年 6 月 18 日 许建锋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519010001 电话: 0769-22110925 邮箱: 研究助理:吕子炜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120030035 电话: 0769-23320059 邮箱: 细分行业评级 证券行业 谨慎 推荐 行业指数 走势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Wind 相关报告 投资要点: 2021年一季度行业业绩增长延续。 40家上市券商(不含东方财富,下文 简称上市券商) 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67.93亿元,同比增长 28.03%;实现归母净利润 422.32亿元,同比增长 27.26%。 2021年一季度 40 家上市券 商 ROE(平均) 为 2.21%,较去年同期 +0.17pct。 2021年一季度各项业务净收入均实现正增长。 2021年一季度, 40家上市 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投行业务净收入、资管业务净收入、自营业务净 收益(投资收益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 益)、信用业务净收入分别为 313.62亿元、 120.56亿元、 114.51亿元、 326.32 亿元、 143.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65%、 34.22%、 34.74%、 14.20%、 23.21%。与 2020年全年相比, 40家上市券商各项业务净收入均保持高于 10%以上增速,其中增速最快的传统业务为投行业务、资管业 务,增速 均高于 30%。 监管层有意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 5月 22日 ,易会满主席在中国证券 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表示坚持稳中求进、优化发展生态、推动证券 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进步 。 5月 28日 ,证监会公布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 , 未来行业将形成共识,以进入“白名单”为目标提升自身公司治理水平, 避免与“白名单”内公司形成竞争差距。监管层此举有助于引领行业向 高质量发展、差异化发展。 6月 10日 ,以“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 与开放”为主题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 , 易会满主席认为, IPO发行既 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在发行节奏上,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承受力、流 动性环境以及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积极创造符合市场预期的新股发 行生态 ; 为全市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也是处理好注册制改 革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有利于防止资本无序扩 张,防范 板块套利,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发行秩序 。 投资 建议 : 2021年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进程提速,行业将逐渐形 成差异化发展格局,细分领域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叠加监管层有意推动 行业高质量发展 , 投行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有望打开广阔的业绩空间, 推动行业估值上升。建议关注业务优势领先,且极具发展潜力的龙头券 商中信证券( 600030)、中金公司( 601995),流量变现能力极强的互联 网成长型券商东方财富( 300059),以及科技属性突出的华泰证券 ( 601688) 。 风险提示 : 宏 观 经济超 预期下行,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股基成交额大幅 萎缩,资本市场改革进度不及预期 。 投 资 策 略 行 业 研 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目 录 1. 监管层有意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 3 2. 行业发展现状 . 5 2.1 2021 年一季度业绩状况 . 5 2.2 经纪业务:佣金率下降拉低经纪业务收入 . 6 2.3 投行业务:质量与数 量并重 . 7 2.4 资管业务:行业创收质量稳步提升 . 8 2.5 自营业务:业绩增长延续 . 9 2.6 信用业务:两融需求增加,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 10 3. 行业盈利展望 .11 4. 投资策略 . 12 5. 风险提示 . 12 插图目录 图 1:上市券商 2020 年及 2021 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速( %) . 5 图 2:上市券商 2020 年营业收入结构( %) . 5 图 3:上市券商 2021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结构( %) . 5 图 4: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亿元, %) . 6 图 5:股基日均交易额(亿元) . 6 图 6:佣金率( ) . 6 图 7:行业整体股权融资规模(亿元, %) . 7 图 8: IPO 募资规模(亿元) . 7 图 9:券商债券承销规模(亿元) . 8 图 10:单季度券商债券承销规模(亿元) . 8 图 11: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增长(同比 %) . 8 图 12:资管规模(亿元, %) . 8 图 13: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净收入(亿元, %) . 9 图 14: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亿元, %) . 10 图 15:日均两融余额(亿元) . 10 图 16:日均融资余额(亿元) .11 图 17: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亿元) .11 表格目录 表 1:首批证券公司 “白名单 ”(按拼音顺序) . 3 表 2:证券行业 2021 年主要盈利假设 .11 表 3:证券行业 2021 年盈利预测 (亿元) . 12 表 4:重点公司估值及盈利 预测(截至 2021 年 6 月 17 日) . 12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1. 监管层有意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5 月 22 日,易会满主席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 表示 坚持稳中求进、优 化发展生态、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进步 。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 在会议上提到 ,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 30 年来, 证券行业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资本市场和证券 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业必须切实肩负起新责任新使命,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 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 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绝不仅仅是做大规模,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在做专 做优做精做强上更加努力 。 为更好发挥投资银行价值发现的作用,行业机构要进一步突 出专业能力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适应注册制要求,加快从通道化、被动管 理向专业化、主动管理转型,切实提升保荐、定价、承销等核心能力 。 各家证券公司要 根据自身发展需求 走出一条适合 自己 的特色化道路。 5 月 28 日,证监会公布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 近年来,证券行业持续推进落实全员合规和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合规和风险管理体 系逐步健全。按照“分类监管、放管结合”的思路,证监会对公司治理、合规风控有效 的证券公司实行“白名单”制度,对纳入白名单的证券公司取消部分监管意见书要求, 同时对确有必要保留的监管意见书,简化工作流程,从事前把关转为事中事后从严监督 检查。具体来说:一是能减则减。对纳入白名单的证券公司,取消发行永续次级债和为 境外子公司发债提供担保承诺、为境外子公司增资或提供融资的监管意见书要求。二是 能简则简。简化部分监管意见书出具流程。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短期融资 券、金融债券等申请,不再按既往程序征求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意见,确认符合法定 条件后直接出具监管意见书。三是创新试点业务的公司须从白名 单中产生,不受理未纳 入白名单公司的创新试点类业务申请。按照依法、审慎的原则,纳入白名单的公司继续 按照现有规则及流程申请创新业务监管意见书。四是未纳入白名单的证券公司不适用监 管 7 意见书减免或简化程序,继续按现有流程申请各类监管意见书。 表 1: 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 (按拼音顺序) 序号 公司名称 序号 公司名称 1 安信证券 16 平安证券 2 北京高华证券 17 瑞银证券 3 东北证券 18 申万宏源 4 东吴证券 19 西部证券 5 东兴证券 20 西南证券 6 高盛高华证券 21 招商证券 7 光大证券 22 浙商证券 8 国金证券 23 中金公司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白名单”的公布有利于行业 对公司治理与合规 的重视,名单内券商可利用政策与 监管的便利,提升自身融资、担保、增资以及创新业务等办理的效率,降低自身资金成 本,从而提升品牌价值与盈利效率。券商开展创新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衍生品业务等 将更加方便,这有利于行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行业形差异化发展格局。未来行业 将形成共识,以进入“白名单” 为目标提升自身公司治理水平, 避免与“白名单”内公 司形成竞争差距 。监管层此举有助于引领行业向高质量发展、差异化发展。 6 月 10 日, 以“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为主题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 坛 易会满主席 在会上提到, 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日 益深入人心,市场主体的归位尽责意识明显增强,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场法治 供给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者保护渠道更加畅通,市场预期明显稳定,市场整体生态呈 现积极向好变化。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具有开创性和突破性, 各项制度安排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改革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是科创板走 向成熟必然要经历的。我们要保持改革定力,坚守“硬科技”定位,进一步完 善相关规 则,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 一直以来,社会各方面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给予了关心支持,提出了 很多建设性意见。关于科学合理保持 IPO 常态化的问题。最近,有观点认为 IPO 发行有 所收紧。 易会满主席认为 , IPO 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当然在发行节奏上,需 要综合考虑市场承受力、流动性环境以及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积极创造符合市场预 期的新股发行生态。从数据看,近三年 IPO 数量均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前 5 个月, IPO 公司 196 家,合计融资超过 150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1%和 37%。应该说, IPO 继续 保持了常态化发行,而且增速还不慢。为什么一些市场主体会有收紧的感觉呢?可能有 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落实新证券法的要求,对中介机构的责任压得更实了;二是加强 股东信息披露监管,明确了穿透核查等相关要求;三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完善 了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强化了对“硬科技”要求的综合研判。这么做的考虑,主要是为 全市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也是处理好注册制改革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系 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有利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范板块套利,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发 行 秩序。 9 国泰君安 24 中国银河 10 国信证券 25 中航证券 11 华宝证券 26 中泰证券 12 华泰证券 27 中信建投 13 华西证券 28 中信证券 14 华鑫证券 29 中原证券 15 南京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 研究所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2. 行业 发展现状 2.1 2021 年 一 季度 业绩状况 2021 年 一 季度 行业 业绩 增长 延续 。 40 家上市券商(不含东方财富,下文简称上市 券商) 2021 年 一 季度 实现营业收入 1,367.93 亿元 ,同比增长 28.03%; 实现归母净利润 422.32 亿元,同比增长 27.26%。 2021 年 一 季度 40 家上市券商 ROE(平均) 为 2.21%, 较去年同期 +0.17pct。 2021 年 一 季度各项业务净收入均实现 正 增长。 2021 年 一 季度, 40 家上市券商经纪 业务净收入、投行业务净收入、资管业务 净收入、自营业务净收益(投资收益 -对联营企 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信用业务净收入分别为 313.62 亿元、 120.56 亿元、 114.51 亿元、 326.32 亿元、 143.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65%、 34.22%、 34.74%、 14.20%、 23.21%。 与 2020 年全年相比, 40 家上市券商各项业务净收入均 保持 高于 10%以上增速 ,其中增速最快的 传统 业务为 投行业务 、 资管 业务,增速均高于 30%。 图 1:上市券商 2020年及 2021年 一 季度 业绩同比增速( %) 数据来源: 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2021 年 一 季度 自营 、经纪 业务 仍是占 营收比重最大 业务 。 2021 年 一 季度 ,经纪业 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自营业务(投资收益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 允价值变动收益)、信用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 23%、 9%、 8%、 24%、 11%, 与 2020 年相 比,整体结构变化不大,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仍是营业收入主要贡献部分 , 但自营业务 营收占比有所下降,其他业务营收占比有所提升 。 图 2: 上市券商 2020年营业收入结构 ( %) 图 3: 上市券商 2021年 一 季度营业收入结构 ( %)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2.2 经纪业务 : 佣金率下降拉低经纪业务收入 经纪 业务净收入 增速 将 放缓 。 上 市券商 2020 年和 2021 年 一 季度 经纪业务净收入分 别为 1140.34 亿元和 313.6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3.74 和 +14.65%。 2020 年,两市 股基日均成交额为 9,072 亿元,同比增长 62.07%; 2021 年 1-5 月 ,两市股基日均成交 额为 9620 亿元,同比 +17.84%, 成交额与经纪业务净收入增速不匹配主要 与 佣金率下降 有关 。 成交额在 2020 年高基数下依旧有较大提升 ,预计后续成交额将维持高位 。 2020 年,行业整体佣金率为万分之 2.63,同比下降万分之 0.25,佣金率下降速度有所放缓,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预期佣金率下降趋势延续 。 预期 2021 年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 佣金率分别为 2.40、 2.48、 2.55,日均股基成交额分别为 8,658 亿元、 9,346 亿 元、 10,582 亿元 。 图 6: 佣金率( )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4: 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 ( 亿元, %) 图 5: 股基日均交易额 ( 亿元 )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数据来源: 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2020 年尽管佣金率保持下降趋势,但市场的高活跃度助推券商经纪业务再度发力, 2020 年 40 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占营收比重同比上升 3.82pct 至 21.98%,但这种 活跃度将在没有大行情时有所下降,叠加后续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佣金率下降将会进 一步拖累经纪业务收入弹性,各大券商 将 加快财富转型和发展金融科技力度,增加经纪 业务收入 。 2.3 投行业务 : 质量与 数量并重 投行业务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 。 上市券商 2020 年和 2021 年 一 季度 投行业务净收入 分别为 580.44 亿元和 120.5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9.40%和 +34.22%, 2021 年投行业 绩大幅增长 主要得益于 注册制红利延续 。 截至 2021 年 5 月 31 日 , 股权承销金额为 5,755.53亿元,同比 +18.27%,其中 IPO及增发融资金额分别为 1,831.91亿元和 2,697.40 亿元,分别同比 +47.51%和 +6.86%,股权融资 规模 同比 大幅 上升 是 当期投行业务净收入 增 长 的主要因素。 2020 年 债券承销规模为 10.0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2.11%。 随着监管层 对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提高, 以及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预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规模与质量将实现同步提升 。 图 7: 行业整体股权融资规模 ( 亿元, %) 图 8: IPO募资 规模 ( 亿元 )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2.4 资管业务 : 行业 创收质量稳步提升 资管业务收入增速进一步扩大,头部集中现象显著 。 2020 年 40 家上市券商资管业 务净收入为 389.17 亿元,同比 +23.78%。 2021 年一季度,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为 84.99 亿元,同比 +34.74%。截至 2021 年一季度,资管业务净收入排名前五分别为中信 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 5 家券商常年稳居前五,对应收入 分别为 27.88 亿元、 23.70 亿元、 10.30 亿元、 8.60 亿元、 7.01 亿元,同比分别 +72.39%、 +90.63%、 +86.85%、 +30.13%、 -17.29%,前 5 中,增 速较快的有广发证券与东方证券 , 在 2020 年 上市券商中,资管业务净收入增速最快的是中金公司,同比增速为 106.47%。 2021 年一季度 CR5 为 68%,较 2020 年同期的 58%, +10pct,头部集中效应进一步提升, 看好头部券商在未来的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9: 券商 债券承销 规模 (亿元) 图 10: 单季度券商 债券承销规模 (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11: 上市券商 资管业务净收入增长(同比 %) 图 12: 资管规模 ( 亿元, %)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去通道”推动资管规模进一步 压降 。受资管新规影响,券商资管规模收缩持续, 截至 2020 年末,整体资管规模为 8.5 万亿元,较 2019 年末 -21.03%,预计 2021 年延续 下行趋势;其中,集合计划规模在 2020 年四季度有较大上升,定向资管规模逐季下滑趋 势延续。资管新规边际影响逐渐削弱,同时券商加速主动管理转型,收入质量提升明显, 净收入自 2019Q1 后同比稳步提升, 2020Q1 同比增长创 3 年来新高。 预期 2021 年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年均集合计划管理规模分别为 21,183 亿元、 22,191 亿元、 23,200 亿元 。 2.5 自营业务 : 业绩增长延续 2021 年一季度, 40 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净收益(投资收益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 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为 326.32 亿元,同比增长 14.20%。 40 家上市券商自营业 绩同比增速前 5 分别为国泰君安( 5035%)、兴业证券( 259%)、东兴证券( 190%)、长 江证券( 155%)、海通证券( 129%),头部券商只占 2 家,中小券商占 3 家。行业自营 业绩分化明显 ,主要为受市场波动影响为主。 截至 2021 年 6 月 15 日 , 沪深 300 指数 下 跌 0.86%;创业板市场 自三月中开始反弹,今年内 上涨 9.98%,中证全债指数 上涨 2.04%, 除沪深 300 指数外 , 创业板指数 与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均有较好表现 ,各家券商自营业务 受市场波动影响导致业绩走势不一 。 后续自营业务在头部券商期权、场外衍生工具、 FICC 等 工具的运用下受市场 波动影响将会持续减少,弱化权益类波动对业绩影响, 自营业务 收入将会保持稳定增长 。 图 13: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净收入(亿元, %)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1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数据来源: 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2.6 信用业务 : 两融需求增加,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上市券商 2020 年及 2021 年 一 季度 信用业务净收入分别为 533.93 亿元和 143.83 亿 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6.66%和 +23.21%。 两融需求增加 ,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 截至 2021 年 5 月 31 日, 沪深两市两融日均余额为 16,722 亿元,同比增长 56.04%;截 至 2021 年 6 月 15 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 17,407 亿元,创近 5 年新高,较 2021 年年 初的 16,436 亿元增长 5.91%,年内两融维持高位。 截至 2021 年 5 月 31 日沪深两市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余额为 12,191 亿元,同比下 降 1.21%,较 2021 年年初 增长 0.49%; 2021 一 季度沪深两市日均待回购金额为 12135 亿 元,同比下降 2.87%,较 2020 年下降 -1.44%,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下降趋势延续,但下 降幅度有所收缩;经过三年的计提减值,上市券商的风险资产已逐步清出,但是并不代 表风险已完全不存在,预计上市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仍将持续压降 。随着市场 风险 偏好 和活跃度 的提升 , 以及 融资融券业务 供需的增加 ,上市券商利息业务收入有望持续 上升。 预期 2021 年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日均两融余额为 16,722 亿元、 17,057 亿 元、 18,395 亿元。日均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为 11,787 亿元、 11,860 亿元、 11,909 亿元 。 图 14: 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亿元, %) 图 15: 日均 两融余额(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11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3. 行业盈利展望 对国内证券行业做出 2021 年盈利预测假设 如下 : 经纪业务 : 预期 2021 年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 佣金率分别为 2.40、 2.48、 2.55, 日均股基 成交额分别为 8,658 亿元、 9,346 亿元、 10,582 亿元 。 投行业务:预期 2021 年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 IPO 融资规模为 4,616 亿元、 4,836 亿元、 5,056 亿元;再融资规模分别为 12,242 亿元、 12,713 亿元、 13,183 亿元; 债券承 销规模分别为 98,912 亿元、 103,622 亿元、 113,042 亿元; 资管业务:预期 2021 年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年均集合计划管理规模分别为 21,183 亿元、 22,191 亿元、 23,200 亿元。 信用业务:预期 2021 年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 日 均 两融余额为 16,722 亿元、 17,057 亿元、 18,395 亿元 。 日均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 为 11,787 亿元、 11,860 亿元、 11,909 亿元 。 表 2: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主要 盈利假设 2019A 2020A 2021E 悲观 2021E 中性 2021E 乐观 日均股基交易额(亿元) 5,598 9,072 8,658 9,346 10,582 佣金率( ) 2.88 2.63 2.40 2.48 2.55 IPO 股票承销额(亿元) 2,534 4,726 4,616 4,836 5,056 再融资(亿元) 13,088 12,452 12,242 12,713 13,183 债券承销额(亿元) 72,641 97,311 98,912 103,622 113,042 集合计划管理规模(亿元) 19,434 20,174 21,183 22,191 23,200 日均两融余额(亿元) 9,153 12,985 16,722 17,057 18,395 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亿元) 13,203 12,313 11,787 11,860 11,909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16: 日均 融资余额 (亿元) 图 17: 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 (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1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表 3: 证券行业 2021 年盈利预测 ( 亿元) 2019A 2020A 2021E 悲观 2021E 中性 2021E 乐观 营业收入 3,605 4,485 4,871 5,159 5,415 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 788 1,161 1,219 1,277 1,335 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 377 672 767 802 849 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 275 300 330 360 389 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 1,222 1,263 1,326 1,452 1,516 利息净净收入 464 534 570 578 606 其他收入 479 555 611 638 666 净利润 1,231 1,575 1,663 1,761 1,848 净资产 20,200 23,100 25,410 26,565 27,720 ROE( %) 6.09% 6.82% 6.54% 6.63% 6.67% 净利润增速( %) 84.8% 28.0% 6% 12% 17% 净资产增速( %) 7.9% 14.8% 9% 15% 19% 资料来源: Wind, 东莞证券研究所 4. 投资策略 2021 年 下半年 ,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 进程提速 , 行业将逐渐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细 分领域的优势将逐步显现 , 叠加监管层有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投行业务与财富管理 业务 有望打开广阔的业绩空间 ,推动 行业估值上升 。 建议关注 业务优势领先, 且 极具发 展潜力的龙头券商 中信证券( 600030)、中金公司( 601995) , 流量变现能力极强的互联 网成长型券商东方财富( 300059),以及 科技 属性突出的华泰证券( 601688) 。 表 4: 重点 公司估值及盈利预测 (截 至 2021 年 6 月 17 日) 简称 评级 股价(元) EPS(元) PE( X) PB(X) 2020A 2021E 2022E 2020A 2021E 2022E 2020A 2021E 2022E 中信证券 谨慎推荐 24.54 1.15 1.44 1.67 25.50 16.75 14.33 1.75 1.63 1.50 华泰证券 谨慎推荐 15.71 1.19 1.41 1.64 15.10 11.11 9.56 1.10 1.02 0.94 东方财富 谨慎推荐 29.67 0.55 0.62 0.80 55.88 47.91 37.26 7.71 8.15 6.82 中金公司 谨慎推荐 60.34 1.49 1.93 2.41 50.41 31.18 25.00 4.37 3.75 3.36 资料来源: 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注:数据来源 Wind 一致预期 5. 风险提示 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股基成交额大幅萎缩,资本市场改革进度不及预期 。 证券行业 2021 年 下 半年 投资策略 1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东莞证券 研究报告 评级体系: 公司投资评级 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指数 15%以上 谨慎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指数 5%-15%之间 中性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表现介于市场指数 5%之间 回避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指数 10%以上 谨慎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指数 5%-10%之间 中性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介于市场指数 5%之间 回避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风险 等级 评级 低风险 宏观经济 及 政策 、财经资讯、国债 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中低风险 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 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中风险 可转债、股票、股票型基金等 方面的研究报告 中高风险 科创板 股票、 新三板股票、权证、 退市整理期股票、港股通股票等 方面的研究报告 高风险 期货、期权等 衍生品 方面 的研究报告 本评级体系 “市场指数 ”参照标的为沪深 300 指数。 分析师承诺: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在所 知情的范围内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不受本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利益相关者的干涉和影响。本人保证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无任何利害关系,没有 利用发布本报告为自身及其利益相关者谋取不当利益,或者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前泄露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 声明: 东莞证券为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东莞证券 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本公司 ”)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所载资料及观点均为合规合法来源且被本公司认为可靠,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 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 值及投资收入可跌可升。本公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 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本公司其他业务部门或单位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 资料、工 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据此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 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及其所属关 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 投资银行、经纪、资产管理等服务。本报告版权归东莞证券 股份 有限公司及相关 内容提供方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如引用、刊发,需注明本报告的机构来源、作者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 的风险,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证券研究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东莞证券研究所 广东省东莞市可园南路 1 号金源中心 24 楼 邮政编码: 523000 电话:( 0769) 22119430 传真 :( 0769) 22119430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