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辆Model3看台湾电单车行业竞争力和永续发展.pdf
目录 市占稳中有升,台湾汽车电动化进程预想 . 3 拿铁指数之后,“Model 3指数”看台湾进口车之高价 . 6 补贴风波持续,电动摩托车成绩不理想 . 8 “里程焦虑”劝退,基础设施建设待加强 . 9 “十年三案”助推台湾电动车产业发展 . 11 从内湖科技园到台南,Model 3背后的台湾厂商 . 13 可持续发展成新话题,概念股企业表现各异 . 17 新十年看向电动车,台湾机会与挑战并存 . 22 参考文献 . 29 1 过去的一年可谓是电动车行业之元年,尽管全球疫情仍然严峻,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电动车 却仍独占鳌头,不仅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大涨43%,突破300万大关,甚至全球多 地车市电动和燃油汽车销量出现涨跌互现之景,英国去年汽车销量跌至28年来最低水平,而 纯电动汽车销量却增至接近前年三倍,尽管台湾市场容量较小,去年特斯拉全车系在台挂牌 数也达5746辆,比2019年3136辆几近翻番,并以超过90.35%的市占领跑台湾电动汽车市 场,其中Model 3一款车就超4000辆,无疑是销量冠军。 图1台湾2020年电动汽车销售数据 来源:台湾交通部公路总局 比起消费,汽车市场对于台湾的期待更多集中在供应链上,台湾发展车辆零件和整车开发和 制造已有多年历史,2006年汽车零件产值更是超越整车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许进益, 2016)。近年来,智能汽车的崛起又拉上台湾一众晶圆厂入局,围绕新势力车企特斯拉的一系 列“特”供台厂受到台湾投资者的热情追捧。2020年底,媒体集中报导苹果计划2021Q3推出 Apple Car并在2024年量产一事又一次点燃岛内科技界,被认为是台股的下一个话题。 2 图 2 媒体整理台湾12家特斯拉/电动车概念股 来源:公开发布信息,股价信息采集自Yahoo Finance 此外,汽车制造“手机化”,即拿做手机、PC的逻辑跨域做汽车的趋势在台湾也愈演愈烈,其 中代表性的是全球3C巨头鸿海于2020年10月高调宣布的MIH电动车开放平台。如同手机 时代,“Others”厂商使用同样的ODM公模,再加入自己的元素,就可以快速实现生产销售。 MIH平台瞄准有概念却无制造的新兴车企,同一模型供不同车企,再借平台优势,让订单和 盈利积少成多 (黄靖萱 台湾永续发展委员会, 2019) 。鉴于目前台湾纯电汽车市占已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假 设2021年全年市占指标维持去年的增长路径,并从2022年开始每年在原基础上额外取得0.2% 年增长,2040年时纯电驱动汽车将占台湾汽车销售的57.2%,与100%之目标仍相差甚远。 因此,本报告另设增强政策模式(通过增强购车诱因、延长优惠政策促进电动汽车消费), 假设该模式能够让指标在2022年取得0.4%的额外增长,并且再之后进入每年接近2.3%之高 速增长状态,台湾将能够在2040年时顺利完成过渡,达成禁售燃油汽车的目标。 5 图 5 台湾汽车电动化进程预测 而值得关注的是,台湾地区并未向选购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激励,仅免收部分税款, 而无论是上述之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还是欧洲各国,都给予电动汽车消费者适当经济补 贴。 表 1 纯电驱动汽车购买激励措施对比 电动汽车购买补贴 税收优惠 台湾地区 暂无 纯电动汽车免征牌照税、燃料税 新车货物税最高减征5万元新台币 中国大陆 根据纯电续驶里程 人民币1.3-1.8万元 *最终补贴再根据电池密度和能耗情况做出调整 免征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 日本 根据纯电续驶里程 最高40万日元 免征取得税和重量税 韩国 800万韩元 暂无 澳大利亚 暂无 暂无 法国 根据补贴前售价(不超过4.5万欧元) 6000欧元 部分城市政府免征登记税 6 英国 根据补贴前售价(不超过5万英镑) 最高3000英镑 暂无 来源:国际能源署 (2020),公开发布信息 拿铁指数之后,“Model 3指数”看台湾进口车之高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台湾热销的丰田TOYOTA COROLLA ALTIS、福特Ford Focus等车型 均由台湾当地的工厂生产,但电动汽车却多依赖进口。而台湾进口车高关税直接导致了像是 特斯拉作为目前在台年销量最高的纯电汽车品牌,尽管有大量台湾供货商提供零件,台湾消 费者却要以更高昂的价格购买。依据星巴克中杯拿铁的指数理念,本报告以同样的方式计算 “Model 3指数”,即不同地方Model 3售价(均采用补贴前售价)换算美元的价格相较于 Model 3美国售价的溢价程度。可以看出,不同于各城市拿铁指数相较纽约有高有低,各地 Model 3售价都相对美国售价更高,但幅度从不到5%到超过50%各不同,而台湾是相对价格 最高的地方,Model 3在台160万台币的售价约合5.7万美元,是其美国售价的1.5倍还多。 图6 “Model 3指数”对比 *注:本图结论得出受到各地Model 3定价 (特斯拉官网公布价格)、税率标准和汇率水平等因素限制,仅能解释数据采集 当期的价格比对情况。 7 在2019年一项针对台湾消费者的调研中,38%的受访者认为只有电动车的价格不超过传统汽 车时会愿意考虑购买电动汽车,而能够接受电动汽车价格更高的消费者大多数也认为价格不 应比传统汽车高出30%以上。电动汽车受成本影响本身已经比多数同等性能燃油汽车价格更 高,2020年台湾汽车销量亚军,在台湾本地生产的TOYOTA COROLLA ALTIS最高配置售价 只有79.2万新台币,比Model 3便宜约80万新台币。 图7 电动汽车台湾消费者价格接受区间分布 来源:Rakuten Insight (2019) 8 补贴风波持续,电动摩托车成绩不理想 台湾工业局为加速汰旧为摩托车购买者提供补贴,电动摩托车与燃油摩托车均可获得补贴。 2020年以前补贴为1万新台币,2020年下降至7000新台币,而降补未造成车市整体下滑, 反而燃油汽车销量大增,电动摩托车销量却跳水。 图8 2019和2020年摩托车销售数据 来源:台湾交通部公路总局 ,康彰荣 (2019) 根据电动摩托车和燃油摩托车各自热销车型New Gogoro 3和光阳Kymco GP 125 ABS对比 可看出,在不考虑县市额外补贴的情况下,电动摩托车大约比燃油摩托车高出2000新台币左 右,消费者除开原有的电动摩托车消费偏好(充电设施等),对于摩托车实际价格预期在5.5 万新台币左右。 表 2 电动、燃油摩托车价格对比(新台币元) New Gogoro 3 Kymco GP 125 ABS 初始售价 69980 68000 工业局补贴(2020年补贴) 7000 7000 工业局补贴(2019年补贴) 10000 10000 9 环保署补贴 汰旧3000 七期3000 煞车补助 4000 4000 实际售价 (2020年补贴) 55980 54000 实际售价 (2019年补贴) 52980 51000 来源:公开发布信息 2020年电动摩托车市占率下跌近半,甚至不达10%,业界一度有“全球只剩台湾还在补助燃 油机车”的批评声音出现 (孙文临, 2020)。当前需要为电动汽车另外加补大约3000台币,才可 以抵消油、电之间价格差异,而要促进电动化,还需要针对电动车当前技术不完善、使用场 景不健全等问题弥补消费者,所以预计台湾还需要为电动摩托车给予更多补贴才能促进电动 摩托车需求。 “里程焦虑”劝退,基础设施建设待加强 2020年一项针对英国消费者的调研显示,没有足够的充电站、续驶里程限制和更高的售价是 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电动汽车的前三大原因 (Wilde, 2020),表明即使有自动驾驶等前卫的功能, 如果不能满足一般人的旅行需求且无法在需要的时候找到附近的充电站,即使是对价格不敏 感的消费者也可能不倾向于优先考虑电动汽车。 目前在台湾有接近40个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超级充电站和目的地充电合计提供了超1000座 特斯拉充电桩。而台湾市场第二大充电服务提供商,裕龙集团旗下裕电能源推出的“YES!来 电”有177个充电站,设近700座充电桩 (高敬原, 2020),为保时捷等品牌车型提供充电服务。 在台北、上海、东京和首尔四个都市区的特斯拉充电站覆盖密度的对比中,台北的覆盖密度 处中上,为每平方千米0.031座。正如日本电动汽车市占率较低,东京都的特斯拉充电站覆盖 密度也每平方千米仅不到0.01座。首尔的覆盖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025座,上海主城区覆盖 密度最高,达到每平方米0.05座。 10 图 9 四个都市区特斯拉充电设施覆盖密度 *注:覆盖密度计算为平衡面积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各都市区实际计算范围和合计面积如下 台北 台北市和新北市 2,325km2 上海 上海市部分行政区,未包含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和崇明区 2,606km2 首尔 首尔特别市、仁川广域市和京畿道水原市 1,790km2 东京 东京都 2,194km2 来源:特斯拉官方网站 11 “十年三案”助推台湾电动车产业发展 台湾汽车市场容量较小,可选品牌与车型也有限,但多年来却向欧洲和美国的多个厂商供应 汽车零件。台湾汽车零件和车用电子产业经验丰富、技术成熟,2006年来产值逐渐超过整车。 2018年台湾整车、零件和车用电子产业合计产值已超4522亿元新台币,占台湾当年GDP的 2.46%(GDP以台湾统计信息网公布新台币18,375,022百万元为准)。这两年来车用电子产 业被高度看好,已有多个机构认为车用电子产业产值会超越零件,预计2020年底已突破 2700亿元新台币。 图10 台湾汽车产业产值变化(台币亿元) *注:2018年及以前、2019年和2020年产值数据分布采集自不同来源,存在统计方式不一致的问题,本报告针对此问题对 数据做出细微调整。 来源:王正健 (2019),台湾经济部 (2020),萧瑞圣, 谢騄璘, 曾郁茜和蔡宜君 (2021),辜卓洋 (2020) 零件和车用电子产业夯实基础、快速跃升也与台湾当局的产业政策有关。台湾行政院分别于 2010年4月和2014年5月推出第一期和第二期“智慧电动车辆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各提五 大策略,覆盖研发到生产再到使用,为电动车产业发展赋能。 12 表3 一二期“智慧电动车辆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策略对比 第一期 第二期 2010年 2013年 2014年 2016年 政策 1. 订定环保节能标准 1. 跨部会推动电动大客车 试点 2. 推动先导运行 2. 引进各型式电动车 购买 3. 提高购车诱因 3. 提高购车诱因 使用 4. 健全使用环境 4. 政府机关示范作用 生产 5. 辅导产业发展 5. 建立产业价值链 (1) 辅导73家厂商产品改良 (1) 推动电能及动力系统自主技术开发 (2) 推动整车开发 (2) 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及在台生产 (3) 推动零件外销,进入Tesla供应链 (3) 导入智慧化及安全车电 来源:陈信志 (2015) 台湾行政院自2016年起又推动“五大产业创新研发计划”,智慧电动车也整合进智慧机械产业 成为计划的一个部分。智慧机械计划立足中台湾带动全台机械零件、光电面板等产业的发展, 力争成为全球精密机械第三大出口地 (林全, 2016)。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和客制化,半导体、 机械设备等产业先在台湾应用,发展成熟后能够整厂、整线出口,推动厂与厂之间的整体解 决方案,形成产业链上多环节连续由台湾生产供应 (吴明机, 2016)。 表4 台湾电动汽车产业助推政策简表 2010年之前 2009.04 绿色能源产业旭升方案 2009.08 电动摩托车产业发展推动计划 2010年 - 2015年 2010.04 智慧电动车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 “奠定基础” 2014.05 智慧电动车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 第二期 “策略升级” 2015年之后 2016.07 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 启动推动五大创新产业政策 2017.12 空气污染防制行动方案 2030 年公务车辆全面电动化;2030年市区公交车全面电动化 2035 年禁售燃油摩托车 (已暂缓);2040 年禁售燃油汽车 2019.09 台湾可持续发展目标 2030年新能源摩托车占新售车比率35% 来源:产业价值链信息平台 (2020),台湾永续发展委员会 (2019) 13 从内湖科技园到台南,Model 3背后的台湾厂商 图11 特斯拉Model 3部分亚洲供货商 来源:公开发布信息,Google Maps 从电池到车身系统,亚洲企业遍布Model 3供应链的各个部分。Model 3的电池芯原先由日 本松下供应,由于产能限制,上海超级工厂后引入韩国LG化学和中国大陆宁德时代 (新浪科 技, 2020),台湾厂商康普和美琪玛是Model 3正极电池供货商。近来受到关注的长春集团虽 然没有向特斯拉直接提供电池模块,但却作为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共同的负极电池铜箔 供货商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夏雁铭, 2020)。近年来营收高速增长的贸联也一度是特斯拉动力电 池线束的独家供货商。 14 图12贸联集团每股盈余变化 (新台币元) 来源:贸联控股集团2019年、2014年、2011年年度报告 尽管“特斯拉概念股”和概念股企业近两年才逐渐走近公众视野,它们中的一部分在特斯拉推 出首个电动汽车产品第一代Roadster时就与其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隐蔽在台中大里区的和大, 自2008年开始与特斯拉合作 (吕国祯, 2020),2019年时来自特斯拉的营收已经占到和大营收 的28.9% (和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0; 林万诚, 2020)。富田电机在2006年与特斯拉达成合 作,共同研发动力马达,直到2019年每年还向特斯拉提供超过10万颗马达 (张乃瑄 TING-FANG, LI, 王莞宁, 2020) 从而引发投资者关注。和大工业的股价自2014年来节节攀 登,从原先每股不到新台币50元到现在站上100元,是特斯拉供应链中股价受益最明显的企 业之一。但是过去几年企业毛利率却一路下滑,2017年至今已累计下滑超10%,而特斯拉占 和大营收比重却一直上升,从2017年19.82%上升至2019年28.94% (和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0),可以认为增加对特斯拉的供应对和大来说有利有弊。越来越多的供货商也将目光转向 轻量级车厂,最近在大陆迅速崛起的新势力“三强”背后就不乏台湾厂商的身影,小鹏汽车的 智慧摄影机由欧特明供应,蔚来的电子控制系统由纬创供应 (刘韦廷, 2020),鸿海MIH的首 个客户也是新秀车厂Fisker (侯良儒, 2021),而这之中,Fisker还未开始交车先因SPAC上市 引起争议,新势力车厂虽然陆续开始步入正轨,但在大陆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有率仍在低位, 也还未开始盈利,新兴车企的及其牵动的台湾厂商的未来仍待观望。 28 总体上,台湾特斯拉供应链及整个电动车行业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且长期存在。电动化 是未来驾驶三大趋势之一,由于电动汽车所需零件和成本结构的不同,电动化趋势有望改变 目前汽车制造的格局。台湾凭借供应链完整与价格技术之间的平衡,可以把握电动化的机会, 提升在全球电动车产业中的位置,但是整车产业不完善,缺乏核心厂商和定价话语权不足都 是厂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挑战。 29 参考文献 APPLE INC. (2019). SUPPLIER LIST. 取自 APPLE/SUPPLIER-RESPONSIBILITY/PDF/APPLE-SUPPLIER-LIST.PDF LAMBERT, F. (2020). TESLA IS WORKING ON HW 4.0 SELF-DRIVING CHIP WITH TSMC FOR MASS PRODUCTION IN Q4 2021, REPORT SAYS. 取自 ELECTREK.CO/2020/08/18/TESLA-HW-4-0-SELF-DRIVING-CHIP-TSMC-FOR-MASS-PRODUCTION-Q4-2021-REPORT/ PERKINS, R. (2021). EUROPE OVERTAKES CHINA IN EV SALES GROWTH IN 2020. RAKUTEN INSIGHT. (2019).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N ELECTRIC CAR IN TAIWAN 2019. ROBINHOOD SNACKS. (2021). TESLA, NIO, AND THE YEAR OF THE EV. TECHWEB. (2021). 松下计划摆脱对特斯拉依赖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 取自 TECHWEB/SMARTTRAVELING/2021-03-15/2830041.SHTML TING-FANG, C., LI, L., & IHARA, K. (2019). APPLES CHINESE SUPPLIERS OVERTAKE US FOR FIRST TIME. 取自 ASIA.NIKKEI/ECONOMY/TRADE-WAR/APPLE- S-CHINESE-SUPPLIERS-OVERTAKE-US-FOR-FIRST-TIME WILDE, D. (2020). TOP 10 REASONS UK DRIVERS ARE NOT CONSIDERING AN EV FOR THEIR NEXT VEHICLE. 取自 UK.MOTOR1/NEWS/448027/TOP-10- REASONS-DRIVERS-NOT-CONSIDERING-EV/ 安丽敏. (2021). 芯片供应影响季度汽车生产 分析师称约减产5%. 产业价值链资讯平台. (2020). 电动车辆产业相关产业政策. 陈信志. (2015). 台湾智慧电动车推动现况与政策方向. 车辆研测咨询, 104, 19 - 24. 高敬原. (2020). 吃下3成市占!台湾电动车充电设备霸主是它. 取自 BNEXT/ARTICLE/57453/YES-ENERGY-STRATEGY 辜卓洋. (2020) 勤业众信发布2030电动汽车趋势展望. 勤业众信, 台北. 国际能源署. (2020). GLOBAL EV OUTLOOK 2020 (PP. 250). FRANC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国巨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国巨2019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 新北: 国巨股份有限公司. 和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0). 108年度年报. 台中: 和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侯良儒. (2021). 鸿海白牌电动车梦 竟靠没交过车的新创军团?. 商业周刊, 1738. 许进益. (2016). 台湾电动车与非电动车供应链的绩效实证分析. (硕士), 国立中正大学, 嘉义县. 黄靖萱, & 侯良儒. (2021). 鸿海1.7兆电动车豪赌为何裕隆做60年没成功,它却有机会?. 取自 BUSINESSWEEKLY/FOCUS/INDEP/6003759 康彰荣. (2019). 台湾电动机车产业迈入快速发展期. 林全. (2016). 五大创新研发计画 以创新驱动台湾下世代产业成长动能. 台北: 台湾行政院. 林万诚. (2020). 解密 特斯拉概念股 系列 和大(1536) 拿下 特斯拉 全球独家订单. 刘韦廷. (2020). 蔚来展望佳Q3出货量将再创新高 纬创独家供应受惠. 取自 NEWSYES/NEWS/ID/4515299 吕国祯. (2020). 图解特斯拉供应链29家代表台厂出列!3优势让马斯克离不开台湾. 天下杂志, 705期. 米承鹤, 林媛婷, & 郑雅纹. (2021). 苹果加入电动车战局 特斯拉密组台湾队赴美设厂. 石育贤, & 吴俊德. (2020). 台湾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与策略. 机械工业杂志(445), 62-76. 孙文临. (2020). 2020电动机车销量衰退三成 业者批:全球只剩台湾政府补助油车. 台湾交通部公路总局. 新车领牌数按厂牌分(汽车) (101年8月起). 新车领牌数按厂牌分(汽车). 台湾交通部公路总局. 新车领牌数按使用燃料别分. 新车领牌数按使用燃料别分. 台湾经济部. (2020). NEXT-GENERATION VEHICLE KEY INNOVATIVE INDUSTRIES IN TAIWAN. 台北: 台湾经济部. 台湾区车辆工业同业公会. (2021). 台湾汽车零组件出口统计(当月及累计)/台湾汽车零组件进口统计(当月及累计). 取自: TTVMA/STATISTICS 台湾永续发展委员会. (2019). 台湾永续发展目标. 台北: 台湾永续发展委员会. 王莞宁. (2020). 美疫情蔓延恐冲击大客户拉货 和大股价创近5年低. 取自 NEWSYES/NEWS/ID/4456716 王正健. (2019). 车辆产业(汽车电子、电动车与自驾车)发展契机与展望. 彰化: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吴明机. (2016). 五大产业创新研发计画 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 台湾行政院第3507次会议. 台北: 台湾行政院. 夏雁铭. (2020). 前十厂商总份额超85%,2019全球动力电池同比增长16.6%. 取自 M.GASGOO/NEWS/70157555.HTML 萧瑞圣, 谢騄璘, 曾郁茜, & 蔡宜君. (2021). 2020年第四季及全年我国汽机车产业回顾与展望. 台北: 工研院产科国际所 ITIS研究团队. 新浪VR. (2019). 2019苹果200家核心供应商名单曝光:中国87家,美、日各38家. 新浪科技. (2020). LG化学将中国工厂产能提升倍 以满足特斯拉需求. 余安. (2018). 影响台湾电动车供应链厂商股票报酬之因子. (硕士), 国立台北大学, 新北市. 取自 HDL.HANDLE/11296/9N87F8 张乃瑄, & 陈筱琪. (2019). 美国特斯拉营运演变对我国厂商之影响. 经济前瞻(181),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