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产业园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df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 2021年广州市产业园区投资 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编制 更多产业情报:前言 Introduction 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粤港澳大湾 区中,广东珠三角九市各具特色优势产业,积 极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培育产业园区。未 来,作为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产业园区,势必 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机遇,也势必面临着越来 越激烈的竞争。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产业园区发 展迅速并逐步完善。据统计,广州全市各种园 区数量超两千个。其中,产业园区得到快速发 展,数量不断增加。从区域来看,产业园区主 要分布在广州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目录 CONTENTS 产业园概况 经济运行分析 产业布局现状 产业园区分析 产业园区案例 产业园投资前景 附录产业布局现状 03 产业园区分析 04 产业园区案例 05 产业园投资前景 06 经济运行分析 02 产业园概况 附录 07 n产业园分类 n产业园功能 n产业园规划线路 n产业园开发模式 n产业园管理模式 n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概况 n粤港澳产业园指标分析 n产业园定义 n珠三角城市产业园概况5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定义 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 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 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 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 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 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 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 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 工业园 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色工业小区 技术示范区6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分类 产业园可以分类为综合性产业园、单一型产业园以及复合型产业园。 CFO 综合型产业园 综合型产业园区产业门类 较多,该类型的典型案例为新 加坡裕廊工业园。 裕廊工业园根据产业性质 的不同,分3个梯度布置:东北 部离城区较近处规划为新兴工 业和无污染工业区,重点发展 电子、电器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部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 沿海相对独立的西南部规划为 港口和重工业区。 单一型产业园 单一型产业区产业门类比 较单一,该类型的典型案例为始 建于1980年的台湾新竹科学工业 园,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 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和PC机部件 生产基地,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 率居全球第一。半导体和集成电 路的生产能力与美国、日本三足 鼎立,已经形成上、中、下游完 整的产业链体系,成为全球最大 的电子信息制造中心之一。 复合型产业园 复合型产业区产业功能比较 多样,较好地解决了职住平衡问题, 该类型的典型案例为位于苏州市东 郊的苏州工业园。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 两国政府合作投资的项目,园区基 本形成了以微电子及通讯、精密机 械、生物制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 业群。园区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 也加强了生活居住等配套设施建设 以及人居环境的优化7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功能 产业园的功能包括资源聚集功能、企业孵化功能、技术渗透功能、示范带动功能以及外围辐射功能。 资源集聚功能 企业孵化功能 技术渗透功能 示范带动功能 外围辐射功能 资源的集聚主要表现 在人力资源集聚、财 务资源集聚、物力资 源集聚、信息资源集 聚、组织资源集聚、 政策资源集聚等方面, 之所以有这种集聚功 能,是因为产业园区 具有特殊的社会支撑 环境。 产业园区具有对新技 术成果、科技小企业 及科技创业者的孵化 培育作用,并使其逐 渐成熟起来参与市场 竞争的功能。 产业园区的渗透功能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 透;新技术向相关产 业渗透;新技术向社 会其他领域如文化、 教育、日常生活等领 域的渗透。 产业园区在技术产品、 技术工艺和组织结构 等方面的创新将对区 域外企业或其他经济 组织产生积极影响和 带动作用。 产业园区的辐射功能 主要表现在:一、通 过向传统企业转移产 品,提供先进设备等 方式促进地方传统产 业改造升级;二、能 促进地方商业、交通、 科技、教育、文化等 事业的发展,有利于 扩大劳动就业机会8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规划线路 产业园规划 产业园的规划 主要分为发展战略 发展定位 产业 定位 产业布局 产业升级 经营管 理。这每一步都不 可缺少,且要科学 规划9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开发模式 目前,产业园的建设开发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政企联合开发模式3类。 p 政府主导模式由政府统筹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负责园区内道路、 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园区招商引资。 p 企业主导模式由企业依托于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品牌影响力, 吸引上下游产业及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区。 p 政企联合开发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整合,通过政府与主导企业 之间协调,共同推进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 政府主导 模式 模式 模式 企业主导 政府、企业 联合开发1 0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管理模式 行政主导型 企业管理型 混合型 产业园典型管理模式有三种: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型模式、混合型管理模式。 p 行政主导型:产业园管理主体为政府,在园区内设立机构“管委 会”,园区内的规划、项目审批、税务、工商、劳动关系、公共 安全等政府职能由管委会进行管理。 p 企业管理型:以企业作为产业园区的主要开发方及管理者,组织 产业园区内的运作,并承担部分政府职能。 p 混合型管理模式:是目前更为常见的管理模式,政府与企业同时 参与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双方各司其职、相互合作1 1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概况 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产业发展重 要引擎的产业园区,势必迎来如火 如荼的发展机遇,也势必面临着越 来越激烈的竞争,未来将在粤港澳 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这将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 园区的一个“黄金时代1 2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粤港澳产业园指标分析 指标 粤港澳产业园 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 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九城组成的城市群。 产业现状 重点引擎城市广州、深圳、香港依靠各自独有优势在湾区内势均力敌。 产业结构 深圳(创新科技)、广州(综合性交通枢纽、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中心、总部经济聚 集地)、东莞(先进制造业中心)、惠州(科技成果转化地)、珠海(仓储物流 业)、佛山(智能制造)、中山(先进装备制造)、肇庆(新能源汽车)、江门 (轨道交通装备)等 区域产业特点 粤港澳大湾区的2区9市,各具优势 产业园区区别 民营园区专业化,市场活跃,区域间产业园区百家争鸣。粤港澳大湾区更注重生态 招商,看重企业对于产业生态的帮助1 3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珠三角城市产业园概况 珠三角地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中 山、惠州、东莞、珠海、江门、肇庆等九市,土 地面积5476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0.5%。改革开 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城镇 化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后,珠三角地区更是逐 步发展成为中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 综合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城镇化程度最高的 城市群。 珠三角产业园发展也逐步完善,广州、深圳、 东莞、佛山、珠海、惠州等地积极布局,已有多 个国家级、省级产业园产业布局现状 03 产业园区分析 04 产业园区案例 05 产业园投资前景 06 经济运行分析 02 产业园概况 附录 07 nGDP增长 n三大产业结构 n生产端运行情况 n需求端运行情况 n工业增加值 n三大支柱产业1 5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GDP增长 18314 19782 21503 22859 23629 17476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15-2020年广州市GDP总量变化趋势图 GDP(亿元) 2019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 总值23628.60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 增长6.8%。 2020年前三季度,广州市经 济恢复势头进一步向好,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17475.86亿 元,同比增长1.0%。 *2020年统计值为1-9月累计值。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1 6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三大产业结构 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51.37亿元,增长3.9%;第二 产业增加值6454.00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 16923.23亿元,增长7.5%。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 的比例为1.06:27.32:71.62。 2020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182.10亿元,同比增 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4704.39亿元,同比增长0.7%; 第三产业增加值12589.37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一、 二、三产业占比为1.04:26.92:72.04,其中第三产业 占比超过七成,同比提高0.6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20年前三季度三大产业结构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1 7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工业增加值 2019年全年工业增加值5722.94 亿元,比上年增长4.8%。2019年 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增长21.0%。 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915.87亿 元、工业增加值3196.96亿元。 其中,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 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2.2%和12.9%。 5333 5377 5480 5622 5723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15-2019年广州市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图 工业增加值(亿元)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1 8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三大支柱产业 2019年全年规模以上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 增长1.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51.4%。 2020年前三季度,前三季度,三大支柱产业 总产值合计下降0.6%,接近转正。 8.7% 7.6% 9.2% 4.0% 1.5%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规模以上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速 2015年 19% 2016年 19% 2017年 20% 2018年 22% 2019年 20% 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1 9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生产端 农业增速创近十八年新高,重点农产品增势良好 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53亿元,同比增长6.6%,比上半年提 高2.3个百分点,为近十八年来最高增速。重点农产品产量增势较好。蔬菜产量272.14万吨, 同比增长3.7%;园林水果产量增长22.4%。畜牧业产量加快恢复,其中生猪出栏头数23.6万头, 同比下降15.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0.5个百分点。渔业继续向好,水产品产量30.42万吨, 同比增长6.3%。 规上工业生产持续恢复,降幅收窄至-1%以内 2020年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2.9%,当月增速 自4月转正以来,持续保持增速提升态势。 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915.87亿元、工业增加值3196.96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6%和0.8%,降幅双双收窄至-1%以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6.8个和6.9个 百分点2 0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生产端 服务业稳步复苏,主导行业增速均有回升 2020年1-8月(错月数据),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77.73亿元,同比 下降6.4%,降幅比1-5月收窄4.3个百分点。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 长,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高端专业服务 业的工业及专业设计增长19.2%,人力资源服务、咨询服务分别增长9.2%和6.9%。租赁和商务 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虽分别下降15.9%和44.9%。 金融存贷款较快增长,财政收支均转正 存贷款较快增长。随着应对疫情的金融扶持政策实施,全市金融市场流动性较好。9月末,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0%,比6月末提高1.8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均转正。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2.93亿元,同比增长0.3%, 比上半年提高7.2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24.08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半年 提高15.8个百分点2 1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需求端 消费市场持续改善,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市场向好因素不断增加,流通市场、消费市场日趋回暖。2020年前 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9.86亿元,同比下降6.2%。 消费在回暖中升级。“吃用”商品热销,限额以上粮油食品、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 分别增长33.4%和37.1%,日用品、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6%和10.2%,服装、化妆 品等穿戴类商品消费逐步回暖,零售额降幅收窄。 消费升级类商品消费向好,限额以上家电音像器材、通信器材等电子产品零售额同比分别 增长15.3%和13.4%,金银珠宝、文体娱乐用品零售额保持10%左右的增长。 大宗商品消费降幅收窄,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0.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9.6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0.6%,自8月当月增速转正后连续两月保持正增 长2 2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需求端 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民间投资信心恢复 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继上半年累计增速转正后持续提速, 提高了4.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延续上半年增长态势,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半 年提高3.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9个百分点;工业 投资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9%。云 计算、大数据等项目带动民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7.8%。 外贸进出口回稳向好,出口增速由负转正 2020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041.8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半年收 窄6.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值4019.1亿元,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半年提 高11.6个百分点;进口值3022.7亿元,同比下降13.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6个百分点。占 比过半的一般贸易进出口降幅收窄至下降0.6%,接近转正。 新兴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5.3产业布局现状 03 产业园区分析 04 产业园区案例 05 产业园投资前景 06 产业园概况 经济运行分析 02 附录 07 n产业布局结构 n产业布局重点 n产业发展需求 n产业发展定位2 4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产业布局结构 从产业结构来看,广州市产业体系完整, 轻重工业体系齐备,传统制造业强势,做 大做强IAB、NEM企业并发挥其引领作用,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新体系 的整体提升。 广州市支柱产业包括汽车、电子通讯、石 油化工、消费品;新主导产业包括IAB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与NEM(新能源产业、新 材料产业2 5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产业布局重点 重点产业布局人工智能 广州有能力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创新高地、产业集群和应用示范地。广州市 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到2022年人工智能产 业规模超1200亿元。 政治基础 学术基础 为抢抓人工智能产 业发展的机遇期,广州 以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相 关技术研发、产品制造 和应用骨干企业为目的 建立人工智能企业库。 按相关政策采用补助、 奖励、贴息、直接股权 投资等方式,给予入库 重点企业优先支持。 广州集聚了中山大 学多媒体实验室和人机 互联实验室、华南理工 大学广州市脑机交互关 键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 室等一批高校基础科研 平台。目前,广州建立 了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 能研究院和广州国际人 工智能产业研究院。 产业基础 广州的主导产业,包括 金融、汽车、电子产品、 石化等。金融业、汽车 业的发达为AI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应用层的支持; 电子产品制造业则为AI 产业提供了包括云计算 服务、传感硬件、计算 硬件等在内的基础层支 持。 资本环境 广州加快发展人工 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建设。相关活动项目共 243个,总投资达到 5835.9亿元。其中,电 子揭牌项目总投资20亿 元;集体签署入驻协议 项目总投资2931.6亿元; 集体开工项目总投资 2164.9亿元;集体开业 项目总投资719.4亿元。 企业规模 广州有像素数据、佳都 科技、德生科技等成熟 AI企业。近三年来,广 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入库 登记累积数量已超550 家,人工智能企业集聚 效应初步显现,并已建 成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试验区2 6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产业布局重点 重点产业布局生物医药 近年来,广州市始终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现 代中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为主导,以再生医学、精准医疗、体外诊断、 健康服务等优势产业为辅的产业集群,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03 04 01 02 科研创新环境:广州拥有3所入选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 单的高校、2所国内知名医学高校 以及4所国家级科研机构,科研实 力位居全国前列。 融资规模: 2018年广州市在生物 医药与健康领域融资规模达到 29.26亿元,增长2倍,居全省首 位,占415%。 企业规模:广州现有生物医药与 健康企业超4000家,其中药品医 疗器械生产企业近1000家;多家 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生物医药与 健康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 1000家,全国前列。 临床试验资源:广州共有38家三 甲医院,拥有35家药物临床试验 机构。 四大优势2 7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产业布局重点 重点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 东部汽车产业集群: 北汽广州公司、广 州本田增城工厂、 日立汽车马达系统 南部汽车产业集群: 恒大集团、广汽蔚 来、广汽丰田新生 产线、小鹏汽车等 车企 北部汽车产业集 群:东风日产 n 作为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广州市,也是国家 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 推广试点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拥有广汽传 祺、东风日产辰风、广汽比亚迪和北汽等新能源汽车 自主品牌。在南沙南部,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聚集于 万顷沙,并以恒大、广汽蔚来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生 力军”为主。除了南部,广州东部、北部也加快了新 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脚步,并以整车企业为龙头,延 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 n 根据此前发布的广州市汽车产业2025战略规划, 到2025年,广州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产能达100万辆, 进入国内前三位2 8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产业布局重点 重点产业布局新材料 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指出,广州将重点 发展和布局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先进金属材料三大类新材料。广州作为广东发展新 材料的前沿城市,在新材料领域有基础也有机遇。 目前,广州形成了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智能 装备等方向的产业集聚,其中黄埔区聚集节能环保、 精细化工行业;增城聚集智能装备、精细化工行业; 荔湾聚集先进合金、稀土功能材料行业;花都聚集 精细化工行业。 资料来源:集地宝团队调查收集 广州新材料园区布局2 9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产业发展需求 广州产业经济包括工业、商贸流通和服务业、金融业、农业、交通运输与邮政业、信息业、建 筑和房地产业以及对外经济贸易。 此外,广东与香港将在广州南沙自贸区建立“粤港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研发及 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 务、资讯科技等八大产业。 产业经济 工业 金融业 信息业 粤港澳深 度合作区 科技 教育 商贸3 0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产业发展定位 国家中心城市 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 影响力,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 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国际商贸中心 未来,加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市环 境面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为 商贸业辐射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枢纽型网络城市 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是适应全球城市发展新趋势, 实现国家赋予广州的城市定位,巩固提升国家重 要的中心城市地位的内在要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广州属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历史文化 名称为名片,吸引更多全球各地的游客。同时 带动周边其他粤港澳地区城市的旅游经济产业园区分析 04 产业园区案例 05 产业园投资前景 06 产业园概况 经济运行分析 02 产业布局现状 03 附录 07 n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n新型产业用地 n重点发展产业领域 n新型产业用地项目 n新型产业用地案例 n产业园区发展优势 n产业园区发展痛点 n产业园区概况产业园区案例 05 产业园投资前景 06 产业园概况 经济运行分析 02 产业布局现状 03 产业园区分析 04 附录 07 n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 nCOCO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 n平谦国际汽车产业园 n凤凰创意产业园 n美东电子商务产业园 n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产业布局现状 03 产业园区分析 04 产业园区案例 05 产业园投资前景 06 经济运行分析 02 产业园概况 n产业园产业发展趋势 n产业园发展趋势前景 附录 07产业布局现状 03 产业园区分析 04 产业园区案例 05 产业园投资前景 06 经济运行分析 02 产业园概况 n广州市产业园区一览 附录 07注意: 报告共计80页,本页面只展示部分内容,欲知完 整报告及报告中所涉及的数据请下载报告PPT版本中商服务/Services 中商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p 专项市场调研 p 产业战略咨询 p 行业研究 投资咨询 Industry Consulting p 商计可研 p 财务顾问 p 企业上市咨询 p 商业模式设计 规划设计 Industry Planning p 产业规划 p 园区规划 p 定位策划 p 概念性规划设计 产业招商 Industry Investment p 产业招商地图 p 产业招商策划 p 项目包装策划 p 产业招商代理服务-产业招商/Industry Investment 产业招商策划是中商基于政府、园区产业链招商需求而设计的个性化服务,重点解决产业链招商方 向,行动计划与路径的问题,锁定重点招商企业并就其投资意向性、可行性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地方政 府、园区实现产业招商有方向、聚焦招商对象有路径。 招商企业投资监测 企业股东背景研究 企业经营情况调研 企业对外投资监测 企业投资意愿调查 项目包装策划 招商项目策划 项目精包装PPT 项目预可研 产业招商地图 产业链企业地图 产业招商定位地图 招商目标企业地图 产业招商推广代理 招商手册设计制作 招商洽谈会策划组织 投资者考察行程策划 招商投资方案设计 1000+ 商会协会资源 2000万+ 企业数据库资源 100+ 政府招商代理协议 500+ 招商合伙人资源公司介绍/版权声明 公司介绍: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中国领先的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研究院专注于围绕构建“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战 略、产业投资、产业招商”等“五位一体”的产业咨询体系。中商产业研究院以业内首家自建数据库 “中商产业大数据 库”为依托,行业覆盖传统重点行业和新兴热点领域。如研究范围不仅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产业领域,还深入研究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 联网+”等新兴领域。 近二十余年来,中商产业研究院积累了一批长期合作的优质客户,主要包括国内外500强企业、各级地方政府、科研院所、 金融投行等,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市场地位。未来,中商产业研究院将继续以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和严谨的专业化服务,引 领中国产业咨询的创新发展。以产业咨询力量助力中国经济变革创新,推动中国新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使中国经济不 断跃升世界舞台! 版权说明: 本报告的所有图片、表格及文字内容的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其中,部分文字及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版权归属 原著作者所有。中商产业研究院取得数据的途径来源于市场调查、公开资料和第三方采购。未经本公司授权许可不得转 载,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商产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减与修改。违者将依法追究 其责任。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咨询机构 l 中商产业研究院 l 中商情报网 l 招商情报库 l 中商数据库 更多产业情报: w w w . a s k c i . c o m / r e p o r t s / 客服热线: 400-666-1917 邮箱: 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