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页岩气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号19RI0171 头豹研究院 | 城市能源网络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页岩气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工业团队 页岩气是主要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聚集于泥岩或页岩 夹层之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可广泛应用,是一 种清洁而高效的油气资源和化工原料。中国页岩气 的产量从 2014 年的 13.0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18 年的 102.9 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 67.7%。在国家宏 观政策扶持、下游应用前景愈加景气、技术水平持 续革新等利好环境下,预计到 2023 年有望达到 1,087.4 亿立方米。 热点一:页岩气开发有助于改善中国能源现状 热点二:技术突破推动页岩气规模化开发 热点三:行业环境监管体系逐渐完善 页岩气的开发有助于减少天然气的供应缺口,缓解进口 压力。也有助于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改善中国能源结 构,煤电对于环境的污染较重,使用页岩气进行发电对 于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环境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技术引进合作以及自主科技攻关,中国页岩气行业 逐渐完成了涵盖气田地质综合评价、页岩气井钻采、水 力压裂、页岩气收集储存、安全清洁生产等开发过程环 节的关键技术的提升,为页岩气的规模化开发和商业化 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促进、引导页岩气行业健康、良好地发展,在政府扶 持政策和财政补贴文件出台的同时,环境监管制度体系 也将逐步得到完善。页岩气开发需要在商业利益和环境 保护中取得良好平衡,国家政府和相关油气企业就需要 充分考量页岩气开发对于民众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影 响。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刘贵仁 高级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城市能源网络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天然气运营 行业概览 城市能源网络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微电网行业 概览 城市能源网络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直流电源行 业概览 城市能源网络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光伏逆变器 行业概览 13.0 44.7 78.8 92.0 102.9 164.1 261.7 419.2 677.9 1,087.4 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亿立方米 中国3D显示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4-2018 67.7% 2019预测-2023预测 60.4% 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2 报告编号19RI0171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页岩气行业综述 . 8 2.1 中国页岩气行业定义及分类 . 8 2.2 中国页岩气行业发展历程 . 9 2.3 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现状 . 11 2.4 中国页岩气行业产业链 . 12 2.4.1 上游分析 . 13 2.4.2 中游分析 . 15 2.4.3 下游分析 . 16 2.5 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规模 . 17 3 中国页岩气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8 3.1 驱动因素 . 1 8 3.1.1 国家政策红利推动行业发展 . 18 3.1.2 页岩气开发有助于改善中国能源现状 . 21 3.1.3 技术突破推动页岩气规模化开发 . 21 3.2 制约因素 . 2 2 3.2.1 水资源供应压力为页岩气开发提升难度 . 22 3.2.2 中国地质条件为页岩气开采提出难题 . 22 3.2.3 天然气管道网络基础设施薄弱,限制页岩气的输送 . 23 3 报告编号19RI0171 4 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趋势 . 23 4.1.1 输气管道网络独立运营 . 23 4.1.2 行业环境监管体系逐渐完善 . 24 4.1.3 海陆过渡相和陆相页岩气实现商业化开发 . 25 5 中国页岩气行业竞争格局 . 25 5.1 中国页岩气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5 5.2 中国页岩气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29 5.2.1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29 5.2.2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1 4 报告编号19RI0171 图表目录 图 2-1 页岩气和常规天然气的特点对比 . 8 图 2-2 中国页岩气行业发展历程 . 11 图 2-3 页岩气行业产业链 . 13 图 2-4 2017 年底中国长输天然气管线里程组成 . 1 6 图 2-5 中国页岩气产量,2013-2022 预测 . 18 图 3-1 页岩气行业支持政策 . 19 图 5-1 页岩气行业竞争厂商介绍 . 26 图 5-2 页岩气开发区块情况 . 27 图 5-3 新奥能源主营业务介绍. 30 图 5-4 杰瑞股份主营产品及服务 . 32 5 报告编号19RI0171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石油、天然气、化工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覆 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 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 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4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171 1.2 名词解释 泥岩:是一种组成成分比较复杂的沉积岩,主要由细颗粒的沉积物形成。 页岩: 是一种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纹理的沉积岩, 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 成的岩石。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用于燃料、化工原料等用途。 赋存:指矿物的蕴藏、储存形式和相态。 气藏:指具有统一压力和气水界面的单一圈闭中的天然气聚集体。 采收率:在本文中指气藏中可采储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海相:指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蕴含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海陆过渡相:指海洋和陆地过渡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 陆相:指在陆地地区形成的沉积相,与海相相对。 评价井:指在勘探的基础上,以查明油气资源的地质特征,评价油气资源的规模、经济 效益为目的而钻采的井。 水平井: 指井斜角接近直角、 并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度水平井段的井, 在开采页岩气 中应用较多。 埋深:在本文中指页岩气资源在地下的埋藏深度。 探明储量:指经过勘探,在经济条件的约束下可以用现有技术进行开采的储量。 压裂: 指通过水力作用等方式将岩石层压裂以释放并采收其中的石油或者天然气的作业 方式,以水力作用进行压裂的方式称为水力压裂。 地震数据处理解释: 指通过计算机等设备, 将物理勘探所取得的原始数据处理成数据列 表、曲线等形式以为分析地质构造做支持。 地震成像:指利用地震波对地质形态结构进行成像,以辅助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 7 报告编号19RI0171 设计库容:在本文中指储气库的设计库存容量。 LNG:英文全称为 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气。 槽车:在本文中指可用于运输液化天然气等气体的专用运输车辆。 双寡头:指全部或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由两家竞争厂商占据的市场竞争格局。 8 报告编号19RI0171 2 中国页岩气行业综述 2.1 中国页岩气行业定义及分类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的定义, 页岩气是主要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聚集于泥岩或页岩夹层之 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以甲烷为主,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供热、发电、汽车燃料和化 工生产等领域, 是一种清洁而高效的油气资源和化工原料。 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页岩气具有 独特的特点,在赋存机理、气藏规模、开采井型、开采特点、采收率等方面与常规天然气有 着较大的差异(见图 2-1) 。 图 2-1 页岩气和常规天然气的特点对比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根据形成环境可分为海相、 海陆过渡相以及陆相三种类型。 海相与陆 相页岩在分布面积、地质构造、矿物组成、有机质组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也决定了海 相页岩气、 陆相页岩气以及海陆相页岩气的地质综合评价、 勘探开采方式有所不同。 本报告 中的页岩气行业研究主要以行业产业链为主线,研究内容涵盖页岩气的勘探、开采、加工、 储存、运输、下游应用等活动、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代表厂商等。 9 报告编号19RI0171 2.2 中国页岩气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页岩气行业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起步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见图 2-2) : 起步阶段(2005-2010 年) :中国页岩气行业起步于 2005 年,自 2005 年起行业逐步 开展页岩气前期地质条件研究、 评价井钻探以及页岩气勘探开采的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地质 条件研究、 资源前景评价以及钻探开采等工作,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中石油”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 ) 、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 中心等为代表的行业参与主体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 湘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钻探 了一批区域评价井, 并且优先选择了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的页岩气 勘探开发有利区。 2006 年,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始开展页岩气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 2008 年,中石油在四川盆地钻探了中国第一口页岩气地质评价井-长芯 1 井,为页岩气的 正式勘探开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后中国页岩气的开发进程逐渐加速, 2009 年 11 月, 中石油与壳牌公司合作开发的中国首个页岩气合作项目“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项目”在成 都启动。2010 年 4 月,中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在四川威远实现完井,同年 6 月中国国土 资源部首次开放页岩气井的探矿权招标。 在此阶段, 行业实现了从页岩气开发的前期研究到 钻探页岩气评价井、 再到建立页岩气开发示范区的战略性发展, 为行业后续的页岩气工业化、 规模化开采奠定基础。 快速发展阶段 (2011 年至今) : 这一时期政府对页岩气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为推动行业 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实现了页岩气的规模化开采且开采技术国产化程度得到 了提升,页岩气探明储量和产量逐年上升,中国页岩气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2 年 2 月,中国国土资源部公布页岩气正式成为中国第 172 种矿产,并将为页岩气制订相关投 资和支持政策,以推进页岩气的勘探开采进程,同年 3 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局、 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 页岩气发展规划 (2011-2015) , 该文件是中国政府部门 10 报告编号19RI0171 针对页岩气行业出台的第一份政策性文件, 在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 勘探开发、 环境保护等 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引导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013 年 10 月,中国国家能 源局出台页岩气产业政策 ,提出将页岩气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页岩气在勘 探开采、市场化、税收激励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2014 年,中国 首部页岩气储量评价技术规范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 (DZ/T0254-2014) 发布, 中国首座页岩气液化工厂正式投入运营, 均标志着页岩气行业实现了从资源的勘探开 采到行业应用的连接。2018 年 3 月,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 源税的通知 ,提到将对页岩气资源税减征 30%,这一税收激励政策促进了页岩气的开发利 用。 在装备技术方面,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自主研发, 中国国产页岩气开发装备水平 逐渐提高, 页岩气开发的成本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在这一发展阶段中, 页岩气的探明储 量以及产量也不断增长,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5年6月发布的 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 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探明页岩气的地质储量为1,067.5亿立方米,共生产页岩气13亿 立方米,而据中国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探明页岩气的地质储量 达9,168.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则增长至92亿立方米。在此阶段,中国页岩气行业的装备 技术水平逐步提高,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逐渐进入商业化阶段。 11 报告编号19RI0171 图 2-2 中国页岩气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现状 中国页岩气可采规模较大, 根据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 (2017) 显示, 中国埋深 4,500 米以浅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 121.8 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 21.8 万亿立方米,而根据 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显示,可采资源量中海相为 13.0 万亿立方米、海陆 过渡相为 5.1 万亿立方米、陆相为 3.7 万亿立方米。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已取得较大进 展, 四川盆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海相页岩气已实现商业化开发, 鄂尔多斯等盆地的陆相页岩气 的勘探也取得重要进展,页岩气产量实现了快速提升。截至 2018 年,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四 川以及周边地区拥有涪陵、长宁、威远等页岩气开发区,根据中国能源网 【1】 的数据显示, 2018 年页岩气行业由中石化和中石油总共完成页岩气产量达 102.9 亿立方米;在陆相页岩 气方面,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陆相国家级示页岩气示范区于 2012 年建立, 旨在积极开展陆相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示范试验工作, 截至 2017 年底, 该示范区累计页岩气探明储量约为 1,700 亿立方米。 中国政府对于页岩气的开发以及行业应用关注度较高, 自 2012 年以来, 中国国家发改 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等多个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红利政策,加大了相关 12 报告编号19RI0171 技术水平的支持力度, 设立了一批页岩气示范区以鼓励页岩气开发, 同时也通过财政补贴和 税收优惠等举措以促进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 在规划部署行业发展方向上起到了重要的引导 作用。随着行业的发展,国家红利政策对于行业的扶持作用将愈加明显。 自 2012 年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完钻以来, 中国的钻井技术和分段压裂式技术等页岩气 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由 1,000 米提升至 1,500-2,000 米,单井测 试产量由每日 10-15 万立方米提升至每日 20-30 万立方米,目前业内 3,500 米以浅的页岩 气开发技术已基本成熟, 正着力提升 3,500 米以深的页岩气工程技术。 行业内以中国石化江 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以下简称“四机厂” ) 、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 下简称“宝石机械” )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股份” )等为 代表的压裂设备提供商为页岩气的勘探开采提供必备的压裂设备与技术支撑。 行业发展至今, 产业链已日臻完善, 目前已形成了以中石油、 中石化等油气企业为主导, 民营企业和创新性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生态链, 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页岩气开发成本、 提 升页岩气的经济效益、 推动页岩气的市场化进程。 在中国宏观政策红利的大力扶持、 清洁能 源需求的增长、 页岩气工程技术水平不断革新的大背景下, 页岩气行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惠及, 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机制和行业产业链有望持续完善。 2.4 中国页岩气行业产业链 页岩气行业由上游页岩气的勘探开采、中游页岩气的储存运输以及下游行业应用组成 (见图 2-3) 。上游环节主要负责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钻采等业务,参与主体是油气资源 公司、 勘探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开采设备提供商等; 中游环节的主要产业业务是油气管网的建 设、运营和管理,负责页岩气的储存以及运输;下游环节是页岩气的行业应用,页岩气可用 于燃气、化工、发电、燃料等用途。 13 报告编号19RI0171 图 2-3 页岩气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页岩气行业上游主要由油气资源公司、勘探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开采设备提供商等组成。 油气资源公司主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称“延长石油”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 )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 公司(以下简称“中联煤层气” )等油气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是中国规模较大的 一体化油气公司,业务领域覆盖广泛,包括勘探、开发、输气和销售等一系列油气业务,依 托于此竞争优势, 中石油、 中石化和中海油在页岩气的勘探、 开采及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子公司布局于四川、 重庆及周边地区的页岩气富集区域, 且共同 贡献了中国全部的页岩气产量。 勘探技术服务提供商包括三大油气公司 (中石油、 中石化和中海油) 下属的勘探技术服 务商以及独立的勘探技术服务商, 前者以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以 下简称 “东方物探” ) 、 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以下简称 “大庆物探” ) 和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等为代表; 后者以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潜能 恒信” ) 、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泰艾普” )等为代表。勘探技术服务商 在页岩气勘探过程中提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服务, 针对不同且复杂的地 14 报告编号19RI0171 质构造, 勘探技术服务商能够通过地震成像技术以及相关软件产品为油气公司提供必备的技 术支撑。勘探服务由于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参与厂商数量有限。 由于页岩气井的开采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对于厂商的技术研发实力、 企业资金规 模等要求较高, 因此开采设备提供商数量较少。 页岩气井开采设备中压裂设备具有关键作用, 压裂设备代表厂商包括杰瑞股份、四机厂、宝石机械、湖北中油科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中油科昊” )等。杰瑞股份、四机厂等头部企业因具有较长的技术积累和实地施工 经验, 在业内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也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压裂设备提供商在行业链中 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由于页岩气开采难度大, 而中国页岩气的气藏深度也较大, 为压裂设 备提出了较高要求。随着页岩气开发力度的提升,行业对于压裂设备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领先的压裂设备企业有望受惠于压裂设备市场需求的增长而持续提升压裂设备产品的功能 性以及品牌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以杰瑞股份为例,杰瑞股份是中国领先的油气开发一体化解决方案技术和工程服务商, 其推出的用于页岩气勘探开采的压裂设备在行业内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作为技术驱动型 企业, 杰瑞股份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较多, 而依托于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较强的核心部件、 配 套设备生产能力, 杰瑞股份得以在满足中国压裂设备市场需求的同时, 为海外市场提供压裂 设备及相关服务。根据其官网介绍,2012 年杰瑞股份为美国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全套压裂设 备, 之后也为中东、 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压裂设备, 体现出其较强的技术实力 和行业影响力。 根据杰瑞股份 2018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 报告期间杰瑞股份在中国市场的营 业收入占比为 50.3%,在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占比为 49.7%。杰瑞股份在国际市场的业务 布局较广,其钻完井设备的毛利率达到了 34.5%,体现出其产品具有较强的溢价能力。 15 报告编号19RI0171 2.4.2 中游分析 页岩气行业中游参与主体主要是以中石油、 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主的国营企业以及新奥能 源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新奥能源” ) 、 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富 瑞特装” )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汇能源” )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中集安瑞科” )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主要负责页岩气的储存和运输。页岩气作为 一种非常规天然气, 其储存以及长途运输所需的基础设施为现有的和计划扩建的天然气储气 库和天然气运输管道网络。 2.4.2.1 国营企业的天然气储气库和管道网络 储气库是能够储存天然气的人工气田, 是应对天然气需求变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中石油 和中石化在储气库的运营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目前中国已累计建成地下储气库 27 座, 设计库容总计达 389.9 亿立方米, 其中中石油所拥有储气库的设计库容占比达 97.3%, 中石化仅占 2.3%。随着页岩气勘探开采力度的逐步加大,页岩气的储存和运输所需的配套 基础设施必不可少,这对储气库规模的扩建提出了较高要求。 中石油、 中石化和中海油在中国范围内天然气运输管道的建设、 运营和管理服务领域内 占据主导地位。 以天然气管道长度为统计纬度, 中石油具有较大的优势, 中石油旗下的四大 子公司: 中石油东部管道有限公司、 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中石油管道联合有 限公司和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管理和经营中国较大范围的天然气管道网络。 根据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 2017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显示, 截至 2017 年底, 在中国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中, 中石油的管线里程占比约 69.0%, 以较大的优势领 先中石化和中海油(见图 2-4) 。 16 报告编号19RI0171 图 2-4 2017 年底中国长输天然气管线里程组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天然气管道网络的管理和运营在产业链中的垄断性较强, 三大油气厂商 (中石油、 中石 化和中海油) 在此环节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三大油气厂商主导管道网络的市场格局为民营 企业、 地方国有企业等社会资本进入页岩气行业设立了较高的准入壁垒,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页岩气的市场化建设和市场效率。 2.4.2.2 民营企业提供衔接式储运服务 中国页岩气的开采地点大多处于偏僻地区, 距离现有的常规天然气管道网络较远, 而且 目前由页岩气开采现场连接现存常规天然气管道的输气管道尚在建设过程中。 因此, 外输页 岩气需要通过灵活性和移动性较高的运输方式完成, 民营企业提供的储运服务可以填补这一 市场空缺, 此类民营企业主要以广汇能源、 富瑞特装、 新奥能源等为代表。 以广汇能源为例, 依托于 LNG 领域的渠道优势,该公司通过 LNG 槽车将页岩气运输到东部地区以作燃料用 途,进而实现页岩气的外输以及销售。 2.4.3 下游分析 页岩气行业下游主要是终端应用,包括燃气、化工、发电、燃料等应用领域,市场化程 17 报告编号19RI0171 度较高,参与厂商较多。随着页岩气行业的发展,页岩气的应用领域愈加广泛,应用前景比 较广阔。 中国政府对于天然气的下游应用关注度较高, 中国发改委于 2017 年 6 月出台的 天然 气发展“十三五”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 ” )中提到要着力推进天然气在大气污染治理、 发电、 交通领域气化、 节约替代工程中的应用。 以天然气发电工程为例, 规划 提出到 2020 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 1.1 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机装机比例超过 5%。作为一种非常规 天然气, 页岩气未来有望得益于天然气市场需求的提升而持续发展, 行业在产业链完善程度、 技术成熟度、政策标准优惠度、商业化程度等各方面均有望得以提升。 2.5 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规模 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中国具有独立勘探开发页岩气能力的油气公司, 在页岩气领域形成了 “双寡头” 的竞争格局, 在这两家公司大力发展页岩气业务领域的影响下, 中国页岩气产量 持续增长。 据沙利文数据显示, 中国页岩气的产量从 2014 年的 13.0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18 年的 102.9 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 67.7%。在国家宏观政策扶持、下游应用前景愈加 景气、技术水平持续革新等利好环境下,中国页岩气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到 2023 年有望达到 1,087.4 亿立方米(见图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