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概览.pdf
报告编码19RI0796 2019 年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社会服务研究团队 编程教育机器人是辅助少年儿童学习机器人和编程 知识的教育成品、套件或散件。搭建机器人零部件 和编程计算机程序的过程能培养少年儿童的观察 力、 动手能力、 数学逻辑、 空间思维等能力。 在国家 政策和消费升级的驱动下,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应用 将更为广泛。从 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编程教育 机器人行业规模由 3.1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8.6 亿元 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 22.6%。 热点一:竞赛推动编程教育机器人技术创新 热点二:成为刚需性教育产品尚需时日 热点三:B 端市场带动 C 端市场发展 机器人竞赛使编程教育机器人研发商结合各种先进技 术,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品。同时,编程教育机 器人在激烈的机器人竞赛中实践应用,能为研发商和行 业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机器人真实的性能表现和操作 反馈信息,有助于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发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老师和家长面临升学压力, 更多关注的是考试科目的培训,缺乏足够动力去让学生 尝试应试教育体系以外的编程机器人培训项目。2018 年,中国 K12 教育线下培训市场规模约为 4,520 亿元人 民币,线下编程机器人教育仅占 K12 教育线下培训总市 场份额的 4.4%。 从商业模式方面分析,随着编程教育机器人企业的快速 增长,行业的 B 端市场将面临规模天花板和客单价较低 的问题,而 C 端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具有更高价值, 因此,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通过 B 端市场带动 C 端市场 是未来市场的必然趋势。 郑敏仪 分析师 李乐怡 高级分析师 邮箱: csleadleo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教育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在线教育行 业市场研究 教育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智能陪伴教育机器人 行业研究报告 教育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 STEAM 教育行业研究 报告 400-072-5588 头豹研究院 |教育系列行业概览1 报告编码19RI0796 目录 1 方法论 . 4 1.1 研究方法 . 4 1.2 名词解释 . 5 2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市场综述 . 6 2.1 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定义与特征 . 6 2.2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历程 . 6 2.3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 . 8 2.4 编程教育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 9 2.4.1 上游分析 . 10 2.4.2 下游分析 . 11 3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13 3.1 政府利好政策支持 . 13 3.2 “全面二孩”政策和消费升级拓宽增长空间 . 14 3.3 机器人竞赛深入发展 . 15 4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16 4.1 行业缺乏规范性 . 16 4.2 编程教育体系不完善 . 17 4.3 成为刚需性教育产品尚需时日 . 18 5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政策分析 . 19 6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21 6.1 产品创新与全方位配套服务 . 21 2 报告编码19RI0796 6.2 应用领域逐步走进义务教育 . 22 6.3 B 端市场带动 C 端市场发展 . 23 7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 25 7.1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概况 . 25 7.2 中国教育机器人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5 7.2.1 未来伙伴机器人 . 25 7.2.2 优必选 . 28 7.2.3 创客工厂 . 31 3 报告编码19RI0796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 8 图 2-2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9 图 2-3 编程教育机器人产业链 . 10 图 5-1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政策,2015-2018 年 . 21 图 7-1 能力风暴主要产品 . 27 图 7-2 优必选主要产品 . 30 图 7-3 童心制物主要产品 . 33 4 报告编码19RI0796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教育行业, 机器人行业, 信息科技行业等领域 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 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 发展, 扩张, 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 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7 月完成。 5 报告编码19RI0796 1.2 名词解释 教育机器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 件。 863 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的一项高技术发展计划,以政府为主导、以 一些有限的领域为研究目标的基础研究的国家性计划。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由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积极创意并组织开展的一项青少年科 技活动。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比赛:世界机器人竞赛领域影响力巨大、综合技术水平高、参与 范围广的专业机器人竞赛。 “全面二孩” 政策: 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 所有夫妇, 无论城乡、 区域、 民族, 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 Scratch: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由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幼儿园团队”(Lifelong Kindergarten Group)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面对青少年开放。 Python: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动态类型语言。 6 报告编码19RI0796 2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市场综述 2.1 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定义与特征 教育机器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多元化能力发展、 提高学生信息科学素 养的机器人教学工具, 主要分为编程教育机器人和陪伴型教育机器人。 编程教育机器人是辅 助少年儿童学习机器人和编程知识的教育成品、 套件或散件。 搭建机器人零部件和编程计算 机程序的过程能培养少年儿童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逻辑、空间思维等能力。 编程教育机器人具有教学适用性、拓展性、友好性和趣味性四大特点: (1) 教学适用性:能促进中小学多元化课程体系的进步和机器人学科的普及; (2) 拓展性:用户能根据需求自由设计、搭建不同的模块组件,并且能自由编写程序; (3) 友好性:材质、造型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等方面符合适龄用户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 征,促进少年儿童智力潜能发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 (4) 趣味性:结合 STEAM 教育理念,融合多学科知识,将传统学科重书本理论知识的 教育方式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和应用情景,打破常规学科边界,培养少年儿童的 综合素养。 2.2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历程 自 1996 年以来,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探 索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见图 2-1) 。 (1)萌芽阶段(1996-2004 年)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美国已开始高度重视机器人学科教育对未来高科技社会的作 用和影响, 所以美国政府和高校设立了一系列机器人教育的课程, 建立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以 7 报告编码19RI0796 及推行各类型的机器人比赛。 在美国教育机器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恽为民博士在 1996 年提出了教育机器人概念, 并创建了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未来伙伴公司旗下的 “能力 风暴”是中国第一个编程教育机器人品牌。2000 年,未来伙伴将国外的机器人灭火比赛引 入中国, 该项目成为中国普及度最高的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之一。 中国首家编程教育机器 人企业的诞生和第一次机器人比赛的举办,标志着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开端。2004 年, 编程教育机器人灭火与足球机器人赛制成为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正式比赛项目, 该赛事是当时国内唯一具有高考保送、 加分的机器人比赛, 表明中国教育开始关注对青少年 在机器人和编程知识领域的培养。 这一阶段, 编程教育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机器人竞赛中, 机器人竞赛被看作是学生的兴趣、 特长项目。 由于机器人竞赛刚被引入中国, 市场对编程教育机器人需求量不多, 行业格局未 形成,企业和产品类型较为单一。 (2)探索发展阶段(2005-2011 年) 在中国对机器人教育加强重视和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步入 了探索发展期。2005 年,中国已有 76 所中小学成为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教育机器人正 在逐步地走入国内的各类学校。2007 年,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赛首次在中国举办,中 国队获得冠军。2011 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国内外上百支参赛 队和上千名选手和教练,成为国内科技、教育界一致认同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赛事。 这一阶段,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在竞赛应用领域中垂直深度发展, 通过举办国内外 的机器人赛事促进行业规模提升。 同时, 编程教育机器人逐步走进国内校园教育, 沿着普惠 性教育方向发展。 (3)高速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8 报告编码19RI0796 在中国政策利好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的需求大幅上涨, 为行业 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2 年以后, 深圳优必选科技、 深圳创客工厂科技 (Makeblock) 、格 物斯坦机器人等编程教育机器人企业陆续成立和其产品正式上市。2013 年,中国教育机器 人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增长加速,达到 84 个。截至到 2016 年,专利数量已达到 162 个。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企业、 产品种类以及专利数目迅速增长, 意味着行业产品技术创新 升级、市场需求和规模日益增加,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图 2-1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 在国家政策和消费升级的驱动下,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应用将更为广泛。从 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规模由 3.1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8.6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 长率为 22.6%。 未来五年,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规模将以 21.2%的年复合率持续增长, 并于 2023 年达到 29.3 亿元人民币规模(见图 2-2)。具体而言,行业规模未来持续高速 9 报告编码19RI0796 增长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驱动:(1)国家政策为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提供支持。国家政 策强调发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 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及编程教育相关课程, 推动学校 等公立教育机构对编程教育机器人的需求,从而驱动行业落地应用的发展。(2)“全面二 孩”政策扩大了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市场需求基数。 “全面二孩”政策将大幅度增加中国在校 学生的数量, 叠加中国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教育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从而为编程教育机器人 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3)消费升级促进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随着居民 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改善,居民对文化教育的关注度、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为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发展奠定市场基础,有利于加快行业发展。 图 2-2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 编程教育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编程教育机器人产业链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主要由伺服舵机、 传感器、 Scratch 编程软件及自主开发应用软件等核心硬件和软件供应商组成; 产业链中游主体是编 程教育机器人生产商, 其提供编程教育机器人产品、 创客教育解决方案及教育课程内容等产 品与服务;产业链下游由 B 端市场的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 C 端市场的个人用户组成(见 10 报告编码19RI0796 图2-3)。 图 2-3 编程教育机器人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编程教育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参与者主要是核心硬件和软件供应商, 其中硬件部分由伺 服舵机和传感器组成;核心软件部分是 Scratch 编程软件和编程教育机器人企业自主开发 的应用软件。 在编程教育机器人的上游核心硬件方面, 教育机器人对伺服舵机和传感器的要求与工业 机器人或医疗机器人相比较低,中国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基本可满足中游生产商的要求。 (1)伺服舵机:编程教育机器人需要通过伺服舵机完成动作。伺服舵机的质量影响机 器人运作的稳定性,占编程教育机器人生产成本的 40%-50%。为提升教育机器人的性能稳 定性, 部分生产商选择高端类的伺服舵机, 但面临产品成本提高的问题。 部分生产商选择自 主研发伺服舵机, 有助于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从长远来看, 有利于降低生产商自 身的制造成本。 (2) 传感器: 机器人借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做出接受外界信息和做出相应的功能反应。 目前中国传感器市场主要被美国、 日本和德国企业垄断, 中国传感器制造商较为小型和分散, 11 报告编码19RI0796 以低端产品为主。 生厂商根据每款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功能和市场定位分别向国内外供应商采 购传感器, 如一些高端编程教育机器人系列, 若中国国内传感器的性能无法满足产品生产需 求,生产商则向海外供应商采购传感器。 在编程教育机器的上游核心软件方面, Scratch 编程软件是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的图 形化编程工具,具有开源免费、操作简单、内容丰富的优势,是大部分编程教育机器人产品 采用的主要软件平台。 此外, 编程教育机器人生产商为更好结合自身的机器人产品, 会自主 研发配套的应用软件,如控制机器人的软件、基于 Scratch 开发的升级编程软件等。 符合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需求的上游供应商较多, 并且部分中游制造商企业自主研发核 心硬件和软件,因此中游生厂商对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上游对中游不具有明显制约。 2.4.2 下游分析 下游是编程教育机器人的消费群体, 主要包括学校、 教育机构、 线上或线下零售店和个 人用户。编程教育机器人在中国属于新型产品,发展时间短、消费者认知度不高、机器人教 育内容体系未完善等因素导致编程教育机器人在中国国内市场渗透率不高。 B 端应用市场中, 编程教育机器人生产商主要为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创客教育解决方案, 包括机器人硬件设备、 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室发展指导等产品和服务。 随着国家政策加速推动 编程和机器人教育, 学校、 教育培训机构将会逐步提高对编程教育机器人的需求量, 有助于 促进中游的发展。 目前业内具备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编程教育机器人企业少, 在教育机构对编 程教育机器人的需求量逐步增多的情况下,中游编程教育机器人生厂商对下游 B 端的议价 能力较强。 C 端应用市场中, 编程教育机器人生厂商主要为个人用户群体提供消费级产品以及机器 人教育平台。由于目前编程教育机器人普遍价格较高和个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认知度较低, 编程教育机器人目前在 C 端市场的普及度提高尚需时日。 12 报告编码19RI0796 当前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的消费者认知度和市场渗透率较低,但在政府支持行业发展、 制定行业相关规范性标准, 以及中小学设立创客实验室从而加大编程教育机器人的普及应用 的背景下,编程教育机器人将会加快在 B 端市场发展,逐步渗透至 C 端市场。 13 报告编码19RI0796 3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3.1 政府利好政策支持 针对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利好政策是行业发展的重大推力。 当前中国教育仍以传统学 科的应试为主, 除了一、 二线城市的部分学校设置了机器人或编程教育兴趣课程外, 编程教 育机器人的应用需求主要集中于校外的机器人教育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机器人竞赛, 普及率不 高。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国政府对于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 加深,为促进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普及,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应政策。 在行业技术发展方面,2015 年 5 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 2025提出围绕医疗健 康、 家庭服务、 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 积极研发新产品, 促进机器人标准化、 模块化发展, 扩大市场应用。 在此政策的引导下, 中国教育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保持增长趋 势,其中 2015、2016 和 2017 年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 127 件,288 件和 586 件。教育机 器人专利持续增加意味着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有助于行业往转型升级方向发展。 在行业落地应用方面, 2017 年 7 月, 国务院印发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明确提 出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 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推广编程教育、 建设 人工智能学科, 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此规划支持下, 全国各地中小学已开始设立人工智能实 验室、编程实验室,拉动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需求增长,如上海已在 656 所中小学建设了 1,141 个创新实验室,覆盖 41%的小学、55%的初中和 83%的高中;深圳政府投入 9,000 万推进建设 200 个创客教育实践室;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共设立了 155 所 STEM 课程试点学 校,立项了 168 项 STEM 课题等。编程教育机器人作为创客教育和 STEM 教育的核心教育 装备, 各地政府落实中小学创客教育实验室的建设和编程教育的普及应用, 激活编程教育机 器人行业的市场需求。 14 报告编码19RI0796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将加快创新技术的发展, 逐步进入 产业化和规模化阶段,推动行业下游应用的快速普及。 3.2 “全面二孩”政策和消费升级拓宽增长空间 “全面二孩” 政策和消费升级, 在扩大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总量方面具有 重要的作用。 “全面二孩”政策和消费升级,分别拓宽了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市场需求基数 和促进了市场的购买力, 为行业市场塑造增长空间。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将会自下而上地推动 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发展和规模扩展。 “全面二孩” 政策增加了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市场需求基数。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的 “全面二孩” 政策与义务教育战略规划 预测数据显示, 中国小学在校学生数将在 2027 年达到 1 亿人,其中政策新增学生数达到 2,782 万人。在国家政策全面推广中小学机器人 教育的背景下, “全面二孩”政策会明显提高义务教育在校中小学生的数量,充足的教育市 场将大幅增加编程教育机器人的需求量,为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升级有助于提升居民在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市场的购买力, 增加行业市场需求总量。 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 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和 消费意愿日益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 费支出 2,226 元,同比增长 6.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 11.2%。在中国一、二线城市,近五 成家长在每年家庭教育上支出超过 6,000 元,占家庭年支出的 50%。目前中国教育着力推 广编程教育, 中小学设立编程机器人教育的实践活动, 以及编程科目已被浙江省和上海市率 先纳入高考范围,在基础教育科技内涵扩充的影响下,编程教育机器人的应用将逐步扩大。在中国教育逐步推广编程机器人教育、 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断增长 的背景下,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应用快速发展和普及。 15 报告编码19RI0796 3.3 机器人竞赛深入发展 机器人竞赛是编程教育机器人实践应用的主要情景之一, 是促进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规 模扩张和技术提升的重要因素。 经历十多年的发展, 机器人竞赛的发展过程是从无到有、 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从简单到 复杂。目前,全球每年已有超过 100 项机器人竞赛,竞赛对象包括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 学学生,教育机器人竞赛规模和报名参与人数在逐年增长。例如,在 2018 年中国青少年机 器人竞赛中,全国各地共有 4,500 多所中小学的 9,000 多支队伍、23,000 多名中小学生参 加省级竞赛;在北京举办的 2018 世界机器人大赛吸引了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00 多 支参赛团队和 50,000 多位参赛选手,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机器人竞赛规模不断扩大把编 程教育机器人应用推向高潮,促进行业规模进一步提升。 此外, 机器人竞赛有助推动编程教育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 在经典的机器人足球比赛中, 机器人需要结合机器视觉、 运动控制、 路径规划、 网络通讯等多种核心技术, 从而实现踢球、 传球等动作。 机器人在比赛中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判断和做出快速反应动作, 因此只有 机器人内置的传感器、 导航、 显卡等硬件设备性能性能越高时, 机器人的识别速度和反应速 度也才会提高,从而在竞赛中取胜。在 1996 年第一届 FIRA 机器人足球比赛中,大部分参 赛机器人的显卡工作频率在 10 帧/秒, 编程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在 50 厘米/秒。 然而, 在 1998 年第三届 FIRA 比赛中, 显卡的频率已达到了 60 帧/秒, 机器人的运动速度提升到 2 米/秒。 机器人竞赛使编程教育机器人研发商结合各种先进技术, 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品。 同 时, 编程教育机器人在激烈的机器人竞赛中实践应用, 能为研发商和行业上游零部件供应商 提供机器人真实的性能表现和操作反馈信息,有助于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发展。 多样化的机器人竞赛激活了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下游市场需求, 且有助于行业中上游 16 报告编码19RI0796 的技术发展,使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4 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4.1 行业缺乏规范性 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 市场处于自由发展阶段。 国家政策利好编程 教育机器人的发展, 许多创业者涌入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赛道, 加上目前行业对编程教育机 器人产品质量、 产品价格和产品服务方面缺乏规范性标准, 导致许多编程教育机器人企业间 存在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普及。 在产品质量方面,教育机器人行业缺乏规范以及入行门槛较低造成整个行业品牌繁杂、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和互不兼容。 甚至有企业对编程教育机器人产品定义模糊, 仅冠以机器人 名义,在玩具中加入摄像头、芯片、屏幕、编程教育软件充当编程教育机器人产品,导致市 面上的编程教育机器人产品偏玩具化, 弱化编程或机器人教育的功能。 此类不规范和缺乏编 程教育功能的教育机器人使少年儿童仅停留在机器人搭建拼装层面, 而未能实现逻辑思维和 编程教育培养目的。产品质量缺乏规范化,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行 业的整体水平。 在产品价格方面, 行业缺乏对市场价格的指导和监管, 目前市面上的编程教育机器人产 品价格高低不一, 价格范围由数百人民币至上万元人民币, 且存在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不对 称的情况。 产品定价缺乏合理化, 不利于市场的拓展和产品销售, 并且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降低行业信誉度。 在产品服务方面, 高端市场中的头部企业已经着眼关注提升用户服务质量, 为用户打造 机器人竞赛平台、校园创客教育一站式解决方案、编程机器人课程内容、产品售后服务等。 17 报告编码19RI0796 然而, 行业在产品服务上还未制定出相关的标准, 大部分的编程机器人企业依然缺乏完善的 产品服务体系,如维修网点铺设不足,售后服务程序繁琐,缺乏统一的零配件,导致用户体 验感差,企业客户流失率高,行内企业进入恶性价格竞争,拖累行业发展。 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亟需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和产品服务上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标准, 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激发行业发展活力。 4.2 编程教育体系不完善 随着中国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 为达到培养少年儿童编程和机器人知识的目 标, 市场对机器人教育方面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需求。 由于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国时间短, 当 前中国机器人教育体系不完善, 存在机器人教育理论研究数量少和课程内容设计缺乏科学规 划的问题,阻碍编程教育机器人行业的应用发展。 在编程机器人教育理论研究方面, 机器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