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化发展案例分析报告.pptx
2019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化发展案例分析报告,2018 年 12 月 05 日,目录索引,一、从长周期看,工程机械国际化是必由之路.61.1 宏观环境的变迁:基建和房产的全球演变.61.2 中观产业的更迭:国内需求收缩,海外形成新支撑点.91.3 小松曾经的困惑:寻找国际化增长的新动能.15二、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销售、生产、管理全球化 .182.1 销售全球化:分销渠道差异的背后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192.2 生产全球化:规模扩张的开始,遵循成本效益原则.252.3 资本和管理:全球战略与本地化策略的平衡.33三、三一重工:迈向全球的工程机械企业.373.1 三一全球布局完善,海外营收增长.373.2 三一全球化路径:“10+4+1”的三步走战略.403.3 新兴经济体贡献增量,海外市场份额有望提升.43四、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51,图表索引,图 1:全球部分国家 GDP 对比(亿美元) .6图 2:1950 年-2018 年部分国家城市化率(%) .7图 3:2018 年各国城镇化率对比(%).7图 4:美国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十亿美元).7图 5:日本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十亿日元).7图 6:中国基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图 7:美国政府和私人住宅建设投资(十亿美元).8图 8:日本住宅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9图 9: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 .9图 10:全球工程机械需求量占比 .10图 11:日本工程机械出货额(百万日元).10图 12:日本工程机械国内出货金额(百万日元).11图 13:日本工程机械国外出货金额(百万日元).12图 14:日立建机全球业务分布.12图 15:卡特彼勒全球工厂扩张.12图 16:日立建机国内外营收(十亿日元).13图 17:卡特彼勒(百万美元).13图 18:龙头企业的净利率比较.14图 19: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建筑设备营收(百万美元) .15图 20:日本房地产和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十亿日元) .15图 21:小松国内和海外营收(亿日元) .17图 22:小松分区域产品销量(台).18图 23:可贸易产品的生命周期.19图 24:小松全球代理店分布.20图 25:工程机械市场周期 .20图 26:小松销售全球化布局路径 .21图 27:工程机械使用期限 .22图 28:工程机械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22图 29: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成本 .23图 30:日立建机 2017 年分项业务营收占比.24图 31:日立建机零部件和服务系统全球布局.24图 32:小松金融零售业务 .24图 33:小松全球零部件分布.24图 34:卡特彼勒全球代理商分布(个) .25图 35:卡特彼勒代理商人均资产(百万美元) .25图 36:卡特彼勒制造工厂的全球分布.26图 37:小松分部门全球分布(个).26图 38:小松生产全球化的发展路径.27图 39: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化的商业模式 .27,图 40:2010 年卡特彼勒全球后勤分布 .28图 41:卡特彼勒后期服务流程和客户.28图 42:美元兑日元汇率与小松海外营收占比.29图 43:小松海外营收占比和成本占比.30图 44:小松海外营收占比和费用率.30图 45:小松净销售额和固定成本(十亿日元) .30图 46:小松总资产回报率和海外营收占比.30图 47:小松全球员工总数(人) .31图 48:小松海外收入占比和人均营收(百万美元).31图 49:小松和卡特彼勒亚太地区营收(百万美元).31图 50:小松和卡特彼勒欧美地区营收(百万美元).31图 51:工程机械产品应用环境.32图 52:工程机械下游客户种类.33图 53:液压挖掘机的下游客户需求(台).33图 54:小松与久益环球业务对比 .35图 55:小松的管理策略.35图 56:小松管理层的发展史.35图 57:三一全球化布局.37图 58:三一海外营收规模和增速(百万元).38图 59:三一重工 2017 年按地区划分的营收占比.38图 60: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和三一出口.38图 61: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营收和占比(亿元).38图 62:三一重工出口产品结构.39图 63:行业挖掘机出口和三一挖掘机出口量(台).39图 64:三一全球化布局路径.40图 65:中国、日本和一带一路国家 GDP 增速对比 .44图 66:一带一路和中国总人口(亿人) .44图 67:一带一路和中国城镇化率 .44图 68:一带一路和中国 GDP 对比(亿美元).45图 69:一带一路和中国 GDP 增速对比.45图 70:印度多车道公里数占公路总长度百分比 .45图 71:运河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百分比.45图 72: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小时工资(美元).46图 73:印度机场平均乘客(千人).46图 74:印度可接入的水管道占总人口百分比.46图 75:小松和三一海外营收占比 .47图 76:三一国际化布局.48图 77:小松国际化布局.48图 78:卡特彼勒印度布局 .48图 79:三一印度布局.48图 80:三一、卡特彼勒和小松研发占比 .49图 81:三一、卡特彼勒和小松人均产出 .49图 82:印度市场竞争格局 .49,图 83:三一大挖占比.50图 84:三一中挖占比跃居首位.50图 85:工程机械企业全球销量(台).50图 86:各企业国际市场份额(中国以外).50,表 1:小松发展历程.16表 2:卡特彼勒收购史.33表 3:小松全球化战略和管理策略.35表 4:三一十大销售大区 .40表 5:三一四大生产基地 .41表 6:应用三一产品的一带一路工程.42表 7:三一海外市场空间敏感性分析.50,Table_Summary核心观点:,为什么要走向全球?从长周期看,工程机械企业的国际化是成长必由之路,工程机械产品的周期性和可贸易性决定每一个市场存在饱和临界并且商品价格由全球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其生产、分销、和价格都受到国际竞争态势的影响。宏观环境层面,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旺盛度随国家城市建设进度存在地域转移;中观产业层面,经济成熟期国内需求收缩,海外投资形成新的投资支撑点;微观企业层面,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均实现全球布局以扩张规模和降低风险。由此国际化经营成为越来越多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选择路径。,如何实现国际化扩张?销售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管理本地化结合,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路径可划分为销售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管理本地化。出口销售是实现全球化的第一步,目的一是出售产品,对冲国内市场需求的萧条;二是抢占市场,利用先发优势形成竞争壁垒;三是建立全球销售代理体系,构筑渠道壁垒。生产全球化是规模扩张的开始,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交叉采购形成上游协同效应,投资建厂致力于中游企业降本增效,产品本土开发,贴近下游客户。资本全球化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固定成本摊销产生协同效应;人才全球本土化管理伴随产品本土化而发展。,国产工程机械企业迈向全球的典型案例三一重工,深耕产品,开启海外份额扩张之旅,( (,(,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迈向全球的代表企业,三一重工在全球布局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一在全球化扩张之路上的核心路径包括: 1)始终围绕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而进行; 2)形成十大销售区域和四大生产基地,实现销售网络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3)率先采用本土化的经营模式,降低跨国经营的风险。随着海外规模的增长,三一的海外业务将成为重要的盈利支撑点。对比海外龙头卡特彼勒和小松,三一的海外份额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加大海外扩张是三一走向全球化企业的重要途径。投资建议:工程机械设备的高技术性和耐用性决定了行业的存量性质和强大的售后市场特征,因此,全球化的均衡布局是工程机械企业寻求穿越周期熨平波动的理想模式,全球化布局的能力要求企业具备生产采购全球化能力、销售网络全球化能力和全球化管理能力。我们重点推荐当前海外业务占比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过硬、海外布局体系完整的工程机械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重点公司包括三一重工和恒立液压,其他的标的可以关注中联重科、柳工和徐工机械。风险提示:东道国政府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不利汇率变动的风险;跨国人口文化和市场条件的差异;海外竞争加剧的风险;国内市场需求变动影响。Table_Report,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一、从长周期看,工程机械国际化是必由之路工程机械产品的周期性和可贸易性决定每一个市场存在饱和临界并且商品价格由全球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其生产、分销、价格和销售都受到国际竞争态势的影响。因此国际化是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1,宏观环境的变迁:基建和房产的全球演变,工程机械发展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工程机械企业的扩张也必然遵循经济的扩张规律。在经济加速期,基建投入和房地产投资增加,下游需求旺盛带动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在经济成熟期,城镇化速率放缓,机械设备需求饱和,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更新需求驱动时期。跨区域来看,全球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城镇化率差异较大;从时间维度来看,高增速的GDP增长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经济体的转移,新兴经济体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图 1:全球部分国家 GDP 对比(亿美元),200000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城镇化率是反映工程机械下游需求的重要指标,各国城镇化率也存在时空差异。以美日德为例的发达国家1950年的城镇化率已达50%以上,经历了增长阶段后,在2000年步入稳定期。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基数低,1950年中国、印度、印尼城镇化率均在20%以下,且这一比率保持了三十多年。在1980年之后,发达经济体城市化率放缓期间,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实现迅猛增长,截止2018年,中国和印尼的城镇化率已接近60%。从城镇化相对水平来看,发展中经济体仍有提升空间。,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日本,荷兰,巴西,澳大利亚,阿拉伯,英国,美国,韩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墨西哥,德国,土耳其,俄罗斯,瑞士,意大利,南非,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1950,1953,1956,1959,1962,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2004,2007,2010,2013,2016,图2:1950年-2018年部分国家城市化率(%),图3:2018年各国城镇化率对比(%),图4:美国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十亿美元),图5:日本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十亿日元),10%0%工程机械的下游需求以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为主。基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其发展紧随经济周期而波动,呈现形式包括高速增长、平稳回落、周期波动三种类型。以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基建投资经历了两个加速阶段,一个是1995-2001年的稳定增长期,一个是2002-2007年的反弹增长期,并于2008年达到基建投资历史最高值。而后经历2008年-2013年的低谷期,2014年至今又呈现小幅度的震荡形态。日本基建投资在战后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在1995-2007年逐步回落,2007年到2017年则回归平稳波动阶段。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例,由于发展起步晚,基建投资仍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100%90%80%70%60%50%40%30%20%,中国日本,美国印度,德国印度尼西亚,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8年各国城市化率(%),20%15%10%5%0%-5%-10%-15%,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十亿美元),10%8%6%4%2%0%-2%-4%-6%-8%-10%-12%,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十亿日元),图 6:中国基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相对增长方面,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投资也经历了增长-稳定-回落的发展历程。对比中日的住宅新开工面积,成熟经济体日本呈现整体下降,局部波动形式;中国则正经历从快速增长达到平稳波动的过渡阶段。随着城市建设逐步完成,房地产投资结构分化,私人非住宅建筑投资占比增大,这也导致工程机械需求结构向小型化发展。但绝对体量上,GDP较高的美日中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仍然居于首位。因此,对工程机械企业来说,从需求的绝对体量角度考虑,美国、欧洲和中国是战略重地;在相对增速方面,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是策略重点。图 7:美国政府和私人住宅建设投资(十亿美元),45%40%35%30%25%20%15%10%5%0%,200000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速(%),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政府非住宅建筑投资(十亿美元),私人非住宅建筑投资(十亿美元),图 8:日本住宅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1.2,中观产业的更迭:国内需求收缩,海外形成新支撑点,(1)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经历收缩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断完善,工程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开始减缓,市场趋于饱和。这主要是因为设备行业是存量市,20%15%10%5%0%-5%-10%-15%-20%-25%,住宅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图 9: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住宅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场,因此在经济成熟期,国内设备需求将从新增需求向更新需求转化,而海外市场将成为新的盈利支撑点。2003年日本工程机械国外出货额超过国内出货额,并成为日本工程机械需求的主导力量。更新需求与市场绝对量相关,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工程机械相对增速低,但总需求量仍然较高,因此成为更新需求的支撑点;海外出口则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张,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是这一驱动力的提供者。图 10:全球工程机械需求量占比,图 11:日本工程机械出货额(百万日元),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欧洲,北美,日本,中国,印度,其他,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日本工程机械国内出货额(百万日元),日本工程机械:国外出货额(百万日元),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二)从产品结构来看,挖掘机成为出口主力军从地域来看,发达国家产品需求向小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根据日本工程机械协会数据,小型挖掘机产量占到总量40%以上,滑移转向装载机产品占到42%以上。但发展中国家大型、中型装备的需求量上升较快,按照出口金额由高到低排序,中国工程机械出口产品依次起重机、装载机、挖掘机等。从需求的角度,产品结构与下游需求相机抉择,日本城市建设初期以水库及道路建设、矿山开发等大规模土木工程为主,设备需求中推土机占据80%以上;建设中后期转向中型城市开发,设备则以挖掘机和轮式装载机为主。从生产的角度,挖掘机是附加值最高的产品,适用范围更广、运输或者在外生产易于实现。图 12:日本工程机械国内出货金额(百万日元),100%90%80%70%60%50%40%30%20%10%0%,拖拉机,液压挖掘机,小型液压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设备,其他设备,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