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政策驱动新能源运营加速发展正当时.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双碳”政策驱动,新能源运营加速发展正当时 环保公用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2021 年 9 月 23 日 评级: 增持 ( 维持 ) 分析师: 汪磊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21070002 电话: 021-20315185 Email: 联系人: 郑汉林 Email: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185 行业总市值 (亿 元 ) 36967 行业流通市值 (亿 元 ) 13095 Table_QuotePic 行业 -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 EPS PE PEG 评级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0 2021E 2022E 2023E 华能国际 8.05 0.29 0.45 0.54 0.61 27.6 8 17.92 14.96 13.27 0.33 未评级 华润电力 22.80 1.58 1.74 2.11 2.46 14.4 6 13.10 10.81 9.27 1.27 未评级 三峡能源 6.96 0.13 0.18 0.25 0.31 55.0 7 38.60 27.46 22.52 0.90 未评级 福能股份 19.14 0.80 1.16 1.50 1.62 23.9 2 16.50 12.80 11.79 0.37 未评级 节能风电 7.16 0.12 0.21 0.28 0.32 58.0 9 34.36 25.18 22.47 0.50 未评级 龙源电力 17.74 0.59 0.72 0.83 0.95 30.0 7 24.64 21.37 18.67 0.89 未评级 中广核新能源 6.40 0.38 0.53 0.64 0.71 16.9 4 11.99 10.02 9.00 0.37 未评级 大唐新能源 3.15 0.16 0.25 0.28 0.34 19.3 0 12.78 11.33 9.24 0.11 未评级 中闽能源 9.99 0.27 0.43 0.54 0.61 37.4 1 23.06 18.57 16.35 0.37 未评级 备注: 股价取自 2021 年 9 月 23 日,盈利数据取自 Wind 一致预期。 投资要点 “双碳”目标提出, 驱动 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推进 , 而发展 清洁能源是能源结构转型 的着力点所在,未来 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 有望 显著提升 , 风光等清洁能 源 迎来发展机遇期。 从供给、需求、成本、价格四个维度来看,新能源运营商均迎来利好因素,产业加速发 展可期: 供给端 : 平价时代新能源运营商积极投入开发的动力有一定保障 ,风光新能源装机 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据我们测算, 到 2025 年 风电、光伏装机量有望分别达到 535.70、 639.08GW ,装机规模增长驱动新能源运营商收入规模扩张。 需求端: “双碳”目标驱动 终端能源领域电气化水平提升,将会使得电力需求持续增 长。 能耗 双控趋严常态化,能耗高的地区和企业有选用绿电的动力,进一步对绿电 消纳正向促进。 此外,新型储能系统建设及 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 ,亦有助于新 能源电力消纳。 成本端: 技术进步、规模化应用及市场竞争导致 风电、光伏投资、运维成本不断下 降,且未来仍有下降空间。今年以来,风电机组招标价格不断下降,利好风电运营 企业。而近期硅料价格上涨,则会导致光伏组件价格上行,短期可能会抑制光伏装 机规模增长,但由于未来硅料市场或逐步趋于供需平衡,因而不会改变 光伏新增装 机的中长期向好趋势 。 价格端 :光伏、风电步入平价时代, 风光新能源运营商对补贴的依赖下降,这将会 使得风光新能源运营企业现金流和收益水平改善。近期,绿电交易试点启动, 绿电 成交价格较当地电力中长期交易价格有所增加 ,利好风光新能源运营企业。 电力行业作为主要的二氧化碳产生来源,其向清洁能源转型对于“双碳”目标落地实现 意义重大。国家政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发展以及需求增长等利好因素将驱动风光新能 源产业加快发展,风光新能源运营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建议关注积极转型发展新 能源电力运营的 华能国际、华润电力 , 以及 优 质的风光新能源运营商 三峡能源、节能风 电、中广核新能源、大唐新能源、中闽能源、龙源电力、福能股份。 风险提示 :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 ; 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 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专题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1.“双碳”目标提出,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推进 . - 5 - 2.多重因素共驱,新能源运营加速发展可期 . - 8 - 2.1.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增量空间较大 . - 8 - 2.2.风光 投资成本下降,新能源运营商收益稳步增长 . - 11 - 2.3.平价时代来临,绿电交易启动促进新能源电力电价增长 . - 13 - 2.4.政策利好频发,新能源电力消纳水平有望提升 . - 18 - 2.5.“双碳”目标推动终端能源电气化,电力需求呈向好态势 . - 21 - 3.投资建议 . - 23 - 风险提示 . - 2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专题研究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 2030 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 - 5 - 图表 2: 2020 年 9 月以来国家推动碳中和的政策 . - 5 - 图表 3: 2000 年以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 - 6 - 图表 4: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显著提升 . - 7 - 图表 5:中国 各行业部门碳排放量情况(百万吨) . - 7 - 图表 6: 2018 年中国各行业碳排放量占比情况 . - 7 - 图表 7: 2019 年国内火电发电量能源分布情况 . - 7 - 图表 8: 2019 年国内火电装机容量分布情况 . - 7 - 图表 9: 2010-2020 年国内火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情况 . - 8 - 图表 10:国内风电累计装机规模(万千瓦) . - 8 - 图表 11: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情况 . - 8 - 图表 12:国内太阳能累计 装机规模(万千瓦) . - 9 - 图表 13:国内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情况 . - 9 - 图表 14: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结构 . - 9 - 图表 15: 不同电力类型装机规模预测 . - 10 - 图表 16:五大发电集团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 . - 11 - 图表 17:主要发 电企业风电累计装机规模(万千瓦) . - 11 - 图表 18:主要发电企业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万千瓦) . - 11 - 图表 19:陆上风电成本变化趋势(元 /KWh) . - 12 - 图表 20:海 上风电投资成本及发电成本变化趋势 . - 12 - 图表 21:月度公开投标均价(元 /KW) . - 12 - 图表 19:等效利用小时数下光伏发电成本(元 /KWh) . - 13 - 图表 20: 2020-2030 光伏初始全投资成本(元 /W) . - 13 - 图表 24: 2021-2025 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 GW) . - 13 - 图表 25: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梳理 . - 14 - 图表 26: 历年陆上风电标杆电价(元 /千瓦时,含税) . - 15 - 图表 27:历年海上风电标杆电价(元 /千瓦时,含税) . - 16 - 图表 28:历年光伏发电标杆电价(元 /千瓦时,含税) . - 16 - 图表 29: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 . - 17 - 图表 30:绿色电力市场交易细 则 . - 17 - 图表 31:近期有利于新能源电力消纳的政策梳理 . - 18 - 图表 32:截至 2021 年 8 月全国弃风率月度变化情况 . - 19 - 图表 33:截至 2021 年 8 月全国弃光率月度变化情况 . - 19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专题研究报告 图表 34: 2020 年中国累计投运储能项目结构分布 . - 20 - 图表 35: 2011-2020 全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 . - 20 - 图表 36: 2021 年全国部分地区工商业峰谷电价及价差情况(元 /kWh) . - 20 - 图表 37:进一步完善 能耗双控的主要政策举措 . - 21 - 图表 38: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电气化水平将大幅提升 . - 22 - 图表 39:全国不同类型发电量占比情况 . - 22 - 图表 40: 2021 年上半年各类电力类型发电量情况 . - 23 - 图表 41: 2010-2021H1 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 - 23 - 图表 42: 2021H1 三大产业用电量情况 . - 2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专题研究报告 1.“双碳”目标提出,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推进 中国政策宣示 碳达峰及碳中和时间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2020 年 9 月 22 日,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 碳中和,明确中国碳达峰及碳中和的时间表。此后, 2020 年 12 月 12 日,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碳强度、非化石能源占 比、森林蓄积量和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等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具体可实施目标,有助于推 动碳达峰有效落地实施。 图表 1: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 2030 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指标 2030 年目标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较 2005 年下降 65%以上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25%左右 森林蓄积量 较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12 亿千瓦以上 来源:新华社,中泰证券研究所 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任重道远,政策高度重视推动“双碳”目标落 地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而我国从碳达 峰到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周 期较短,时间紧、任务重是我国碳中和实现过程中的突出特征。为有效 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 2020 年 9 月以来,多个国家高层会议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作出 相关具体工作部署,反映出国家高度重视碳达峰的落地推进,预计后续 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持续提升。 图表 2: 2020 年 9 月以来国家推动碳中和的政策 时间 会议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20.9.22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 会一般性辩论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9.30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 会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2020.10.29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 中全会 全会提出 2035 年远景目标,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 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成为 2035 远景目标中的重要组成 内容。 2020.12.12 气候雄心峰会 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森林 蓄积量将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 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2020.12.19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 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 2021 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要抓紧 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 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 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 双控制度。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021.3.13 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到 2035 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期间,单位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 专题研究报告 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 18%,森林 覆 盖率提高到 24.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 2030 年应对气候变 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2021.3.15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 次会议 会议指出, “十四五 ”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重点做好构建清洁 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 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提升生态 碳汇能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七项工作。 2021.4.16 中美应对气候危机 联合声明 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中美两国坚持 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中美将在联合国气候公 约第 26 次缔约方大会前及其后,继续讨论 21 世纪 20 年代的具体减 排行动,旨在使与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 2021.4.22 领导人气候峰会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 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 “十四五 ”时期严控煤炭消 费增长、 “十五五 ”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将加强非二氧 化碳温室 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2021.4.30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会议强调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 2021.7.30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 2030 年前碳达峰行 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 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2021.9.16 完善能源消费强度 和总量双控制度 方 案 到 2025 年,能耗双控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 效率大幅提高。到 2030 年,能耗双 控制度进一步完善,能耗强度继 续大幅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结构更加优化。到 2035 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有力 支撑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社,中泰证券研究所 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推进,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显著提升。 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未来风电、太 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将会显著增加。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 织预测,在中国 2030 年实现碳达峰时,清洁能源消费量折合标准煤为 18.6 亿吨,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 31%,较 2019 年的 15%增长超一 倍。此外,中国 “十四五 ”电力发展规划研究指出,到 2050 年清洁能 源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占比达 74%,达到碳中和时清洁能源有望 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能源供给来源。 图表 3: 2000 年以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一次电力包括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7 - 专题研究报告 图表 4: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显著提升 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泰证券研究所 电热生产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而在我国电力供给以火电为 主,煤炭为火力发电的主要一次能源,火电燃煤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中电联数据显示, 2019 年火电二氧化碳排放量达 42.29 亿吨。因此,推 动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压减火电燃煤规模的同时扩大风光等清洁能源 规模,成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亦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点发展方向。 图表 5:中国各行业部门碳排放量情况(百万吨) 图表 6: 2018 年中国各行业碳排放量占比情况 来源: IEA,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IEA,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7: 2019 年国内火电发电量能源分布情况 图表 8: 2019 年国内火电装机容量分布情况 来源:中电联,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中电联,中泰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8 - 专题研究报告 图表 9: 2010-2020 年国内火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情况 来源:中电联,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图中碳排放量数据根据公式碳排放量 =发电量 X 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 碳排放强度数据为 2017-2019 三年碳排放强度均值。 2.多重因素共驱,新能源运营加速发展可期 2.1.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增量空间较大 风光发电装机容量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 2021 年上半年, 国内新增风电 、 太阳能装机容量分别为 1084、 1301 万千瓦,分别同比 增长 71.52%、 28.18%。截至 2021 年 6 月,国内风电、太阳能累计发 电装机容量分别为 29192、 26761 万千瓦,在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的占 比分别为 12.94%、 11.86%,二者合计占比达 24.80%, 实现持续提升。 根据国家领导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公布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 2030年,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 12 亿千瓦以上,而当前二者合计为 5.60 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风电、太阳能装机规模存有超 1 倍以上的增长空 间,以风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空间较大。 图表 10:国内风电累计装机规模 (万千瓦) 图表 11: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情况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中泰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9 - 专题研究报告 图表 12:国内太阳能累计装机规模 (万千瓦) 图表 13:国内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情况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4: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结构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截至 2021 年 6 月。 碳中和政策推进背景下,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有望加快推进。 2021 年 4 月 19 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 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 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 2021 年,全国风电、光 伏 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 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到 2025 年达到 16.5%左右。根据南方电网发布的 数字 电网推动构建以新能 源 为 主体 的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 , 2030 年新能 源 发电量 占 比有望达到 25%。根据以上数据和参考过往电力装机规模、利用小时数的数据,为 预测不同电力类型 2025 年装机规模,我们做出如下 假设 : 1) 2021-2025 年 GDP 年均增长率 为 5%; 2) 假设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为 1; 3) 2025 年,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火电发电量占社会用电量的比 例分别为 16.5%、 5%、 9.5%、 7%、 62%。 4) 2025 年,水电、 核电、风电、光伏、火电 的利用小时数分别为 3660、 7350、 1700、 1050、 4200 小时。 基于以上假设进行测算, 2025 年全社会 发 电量为 9.59 万亿千瓦时,风 电、光伏发电量 分别 为 9107、 6710 亿千瓦时 , 分别 对应装机量 为 535.7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0 - 专题研究报告 639.08GW。 图表 15: 不同电力类型装机规模预测 2018 2019 2020 2025E GDP 增速 6.80% 6.00% 2.30% 5%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1 0.6 1.2 1 电力消费增速 6.80% 3.50% 2.70% 5%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68449 72255 75110 95862 水 电 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35259 35804 37016 43216 利用小时数(小时) 3494 3637 3661 3660 发电量(亿千瓦时) 12321 13021 13552 15817 占比 18% 18% 18% 16.5% 核 电 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4466 4874 4989 6521 利用小时数(小时) 6605 7154 7340 7350 发电量(亿千瓦时) 2950 3487 3662 4793 占比 4% 5% 5% 5% 风 电 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18427 20915 28153 53570 利用小时数(小时) 1985 1938 1657 1700 发电量(亿千瓦时) 3658 4053 4665 9107 占比 5% 6% 6% 9.5% 光 伏 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17433 20418 25343 63908 利用小时数(小时) 1015 1097 1030 1050 发电量(亿千瓦时) 1769 2240 2611 6710 占比 3% 3% 3% 7% 火 电 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114408 118957 124517 141510 利用小时数(小时) 4305 4242 4155 4200 发电量(亿千瓦时) 49249 50465 51743 59434 占比 72% 70% 69% 62% 来源:国家能源局,中泰证券研究所 电力集团加码风光新能源装机,看好资产价值重估带来的投资机遇 。近 年来,华能、华电、大唐、国家能源、国家电投等发电集团持续加码新 能源装机规模,新能源发电收入逐步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各主 要发电集团在“十四五”期间还将持续推动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开启 新的成长点。以华电集团为例,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温枢刚对外表示, “十四五”期间,华电集团力争新增新能源装机 75GW。整体而言,随 着市场对新能源电力运营的关注度提升,其新能源电力资产有望迎来重 估,我们看好这一过程带来的投资机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1 - 专题研究报告 图表 16: 五大发电集团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 来源:各 集团社会责任报告 ,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截至 2020 年 。 图表 17: 主要 发电企业风电累计装机规模 (万千瓦) 图表 18: 主要 发电企业 光伏 累计装机规模 (万千瓦) 来源:各 公司公告 ,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截至 2020 年。 来源 : 各 公司公告 ,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截至 2020 年。 2.2.风光投资成本下降,新能源运营商收益稳步增长 风电投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有助于 推动装机规模增长 。 由于陆上风 电规模化发展和技术进步,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中国 “十四五 ”电力发展 规划研究预测到 2022 年,我国陆上风电基本实现平价,到 2025 年成 本有望降至 0.30 元 /KWh,到 2035、 2050 成本进一步降至 0.23、 0.20 元 /KWh。海上风电方面 , 随着提高风轮直径、单机容量以及工程水平等 海上风电技术发展,海上风电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中 国 “十四五 ”电力发展规划研究预测海上风电投资成本将由 2019 年的 1.68 万元 /KWh 降至 2025 年的 1.37 万元 /KWh,平均度 电成本则由 2019 年的 0.91 元 /KWh 降至 2025 年的 0.74 元 /KWh。此外,未来海上风电 持续推进规模化开发,有望促进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推动 海上风电资源的开发利用。 风电风机价格不断下降 , 利好风电运营商收益提升 。金风科技数据显示, 2021年 6月, 3MW 机组的全市场整机商参与的投标均价为 2616元 /kW, 4MW 级别机组的全市场整机商参与的投标均价为 2473 元 /kW,较 20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2 - 专题研究报告 年的价格均出现显著下降。随着风机价格不断下行,风电新能源运营商 的投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其盈利水平将有所提升,利好风电运 营商 经营效益提升。 图表 19:陆上风电成本变化趋势(元 /KWh) 图表 20:海上风电投资成本及发电成本变化趋势 来源:中国 “十四五 ”电力发展规划研究,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中国 “十四五 ”电力发展规划研究,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21: 月度公开投标均价(元 /KW) 来源: 金风科技 ,中泰证券研究所 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促进光伏装机容量增长。 随着技术进步、新增 装机规模持续增加、行业竞争继续升级,光伏发电成本显著下降。中国 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在等效利用小时数在 1000-1800h 范围内, 2020 年国内地面光伏系统平准发电成本在 0.35-0.2 元 /KWh 之间,分布式光 伏系统平准发电成本在 0.31-0.17 元 /KWh。展望未来 ,随着光伏产业链 各环节新建产能投产,组件价格下降,光伏初始全投资成本有望持续下 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到 2030 年,地面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初始 全投资成本分别为 3.15、 2.69 元 /W,较 2020 年分别下降 21.05%、 20.41%。同时,随着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效率提升,双面组件、跟 踪支架等器件应用,运维能力增强,光伏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随 着光伏初始投资成本和发电成本持续下行,未来有望进一步推动光伏装 机容量增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为完成气候雄心峰会提出的国家 自主贡献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或在 70-90GW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3 - 专题研究报告 范围内。 短期硅料价格上涨抑制光伏新增装机增长,但光伏新增装机的中长期趋 势依然向好 。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硅料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截至 2021 年 9 月 15 日,单晶复投料周成交均价小幅上涨至 21.38 万元 /吨,周环 比涨幅为 0.71%;单晶致密料周成交均价上涨至 21.15 万元 /吨,周环比 涨幅为 0.62%。随着硅料价格上行,光伏组件价格或有所提升,短期内 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光伏装机容量增长。中长期来看,随着硅料 生产企业产能扩张推进,市场供求逐渐趋于平衡,或将使得硅料价格回 落,光伏运营商投资成本下降,效益有望迎来提升。 图表 22:等效利用小时数下光伏发电成本(元 /KWh) 图表 23: 2020-2030 光伏初始全投资成本(元 /W)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 协会,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24: 2021-2025 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 GW) 来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中泰证券研究所 2.3.平价时代来临,绿电交易启动促进新能源电力电价增长 电价是风光新能源发电企业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风光新能源运营 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回顾国内风光新能源电价变化过 程,可以看到 2014 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时间点。 2014 年 6 月,国务院 出台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风 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此后,风电、 光伏标杆电价不断下调,截至 2020 年,国内陆上风电 I、 II、 III、 IV 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4 - 专题研究报告 资源区标杆电价分别为 0.29、 0.34、 0.38、 0.47 元 /千瓦时(含税),近 海风电标杆电价为 0.75 元 /千瓦时(含税), I、 II、 III 类资源区新增集中 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为 0.35、 0.40、 0.49 元 /千瓦时(含税)。整体而 言,风光新能源电价不断走低,平价上网成为发展趋势。 “ 地补 ”推出 助力海上风电发展 。 2021 年 6 月,广东省能源局率先出 台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自 2022 年起,广东省财政对省管海域未能享受国家补贴的项目进行投资补 贴,推动项目开发由补贴向平价平稳过渡,补贴标准为 2022-2024 年全 容量并网项目每千瓦分别补贴 1500、 1000、 500 元。沿海省份消纳条 件优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未来其余沿海省份或相继推出地方补贴政 策,助力海上风电发展。 平价上网条件逐步成熟,更大范围推进可期。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规模 化发展和技术进步,在资源优良、建设成本低、投资和市场条件好的地 区,已基本具备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平价(不需要国家补贴)的条件。 展望未来,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保障风光新能 源发电实现平价上网推进。同时,国家政策有序引导风光新能源发电平 价上网。 2021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 2021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 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 2021 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 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 平价上 网,这意味着风光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时代来临。当前,风光新 能源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已具备一定规模。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 2020 年风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 1139.67 万千瓦、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 装机规模 3305.06 万千瓦。预计随着 2021 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平价 上网政策推行,未来风光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项目规模有望持续增加。 平价上网时代,新能源运营企业效益有望持续向好 。从成本端来看,随 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使用,未来风光新能源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有助于风光新能源运营商盈利增长。价格端来看,火电标杆价是新能源 发电 企业价格的锚定指标,未来价格下降空间或较为有限。此外,国家 发改委发布的 关于 2021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中 提出,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风光新能源 发电市场化交易可能逐步推进,对风光新能源运营商带来一定影响。但 考虑在未来碳中和政策推进背景下,风光等清洁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有 利于风光新能源电价维持稳定态势。整体而言,我们认为,未来风光新 能源发电的电价有望逐步趋稳,短期内市场化交易对新能源发电运营商 可能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但长期影响或较为有限,看好风光新能源发电 运营商的业绩稳健增 长。 图表 25: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梳理 时间 政策文件 机构 主要内容 2005 年 2 月 可再生能源法 人大常 委会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 源发电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 理的原则确定,并根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上网电价应当 公布。实行招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按照中标确定的价格执行; 但是,不得高于依照前款规定确定的同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水平。 2006 年 1 月 可再生能源发电 价格和费用分摊管 理试行办法 国家发 改委 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2006 年及以后获得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或核准建设的, 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两种形式。政府指导价即通过招标确定的中标价格。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通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5 - 专题研究报告 向电力用户征收电价附加的方式解决。 2014 年 6 月 能源发展战略行 动计划( 2014-2020 年) 国务院 到 2020 年,风电装机达到 2 亿千瓦,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装机达到 1亿千瓦左右,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2015年 12月 关于完善陆上风 电光伏发电上网标 杆电价政策的通 知 国家发 改委 实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陆上风 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在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以 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结算;高出部分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 贴。鼓励通过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 价,但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形成的上网 电价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同类陆上风电、光 伏发电项目当地上网标杆电价水平。 2016年 12月 关于调整光伏发 电陆上风电标杆上 网电价的通知 国家发 改委 降低光伏发电和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明确海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对非招标 的海上风电项目,区分近海风电和潮间带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近海风电 项目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 0.85 元,潮间带风电项目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 0.75 元。鼓励通过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新能源电价。 2019 年 1 月 关于积极推进风 电、光伏发电无补 贴平价上网有关工 作的通知 国家发 改委 ,国 家能源 局 推进建设不需要国家补贴执行燃煤标杆上网电价的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试点 项目。在资源条件优良和市场消纳条件保障度高的地区,引导建设一批上网电价 低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的低价上网试点项目。 2019 年 4 月 关于完善光伏发 电上网电价机制有 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 改委 完善集中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将集中式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 导价,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原则上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不得超过所 在资源区指导价;此外,适当降低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 2019 年 5 月 关于完善风电上 网电价政策的通 知 国家发 改委 对陆上风电项目, 2018 年底之前核准但 2020 年底前未完成并网的,以及 2019 年、 2020 年核准但 2021 年底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对海上风电项目, 2018 年底前核准且在 2021 年底前全部机组并网的,则执行核准时上网电价, 2022 年 及以后全部机组并网的,执行并网年份的指导价;从 2019 年开始对新核准的集中 式陆上和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实施竞争方式确定上网电价。 2019 年 5 月 关于 2019 年风 电、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有关事项的通 知 国家能 源局 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研究论证本地区建设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 的条件,在组织电网企业论证并落实平价上网项目的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基础上, 优先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 2020 年 3 月 关于 2020 年光 伏发电上网电价政 策有关事项的通 知 国家发 改委,国 家能源 局 对集中式光伏发电继续制定指导价,若指导价低于项目所在地燃煤发电基准价(含 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则指导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新增集中式光伏 电站上网电价原则上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降低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户用分布式 光伏发电补贴标准。 2021 年 6 月 关于 2021 年新 能源上网电价政策 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发 改委 2021 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 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新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 基准价执行;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以更好体现光 伏发电、风电的绿色电力价值。 2021 年起,新核准(备案)海上风电项目、光热 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由当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上网电价高于当地燃煤发电基 准价的,基准价以内的部分由电网企业结算。 来源:中 国政府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26: 历年陆上风电标杆电价(元 /千瓦时,含税) 时间 I 类资源区 II 类资源区 III 类资源区 IV 类资源区 2009 年 8 月 -2014 年 0.51 0.54 0.5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