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季度中国经济概览.pdf
2020年四季度中国经济概览 值得信赖的、精准的、及时的经济数 据,覆盖全球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 超过200个国家与地区 制图 1 中国经济概览是CEIC研究团队出品的经济季报,旨在对季度内中国经济和金融状况提供全面而又精简的述评。所有数 据来源于CEIC数据库。 重点概览 实际GDP同比增速由2020年二季度的3.2%上升至三季度的4.9%。虽然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却能表明中国经济活动逐 渐正常化,复苏范围也延伸至相较工业而言受疫情冲击更为严重的服务行业。由于疫情封锁期间人员流动受限,商 店、工厂被迫关闭,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萎缩了6.8%。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依然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2020年三季度新订单指数大幅上升,更凸显制造业需求 愈加旺盛。由于许多家庭在新冠疫情期间减少了非必要开支,私人消费复苏有所放缓。消费者信心触底三年最低。过 去三个月全球疫情持续恶化,美国疫情未见减缓迹象、欧洲疫情出现回潮、而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情况 依然令人极其担忧。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或将抑制中国的经济复苏。 三季度,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通货膨胀持续下行。因杂货和新鲜食品供应不足导致的非核心通胀上涨已不 复存在,通胀率也由7月份的2.7%下跌至8月份的2.4%和9月份的1.7%。 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支持经济复苏。中国政府没有采取大规模、普遍化的财政激励,而是实施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激励 政策,尤其对小微和中型企业提供支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小额贷款已同比增 长27.5%。这些政策有效稳定了就业水平,避免政府过多债务堆积,并对特定行业提供了支持。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复苏,新兴市场出口份额稳步增长,东盟国家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高科技产品出口增势强 劲,电机仪表仪器成为最受欢迎的出口商品,而大型机械运输设备成为最受欢迎的进口商品。 中国经济数据速览 名称 06/2019 09/2019 12/2019 03/2020 06/2020 09/2020 实际GDP同比增速(%) 6.2 6.0 6.0 -6.8 3.2 4.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 8.2 8.2 8.0 -20.4 -14.2 -9.2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5.8 5.5 5.3 -21.7 -6.6 -0.4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11.3 10.5 10.1 -13.5 -0.6 4.5 净进口贸易规模(百万美元) 103 868.0 117 809.0 126 731.6 13 214.2 154 656.1 158 253.5 进口同比增速(%) -3.6 -6.2 3.4 -3.0 -9.7 3.2 出口同比增速(%) -1.0 -0.3 2.0 -13.3 0.1 8.8 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速(%) 2.6 2.9 4.3 5.0 2.7 2.3 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 0.5 -0.8 -1.2 -0.6 -3.3 -2.2 城镇登记失业率(%) 3.6 3.6 3.6 3.7 3.8 4.2 城镇调查失业率(%) 5.0 5.2 5.1 5.8 5.9 5.6 10年期国债收益率(%pa) 3.3 3.1 3.2 2.8 2.8 3.0 银行间债券质押式7天回购利率(%pa) 2.5 2.6 2.5 2.1 1.7 2.2 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pa) 4.2 4.1 3.9 3.9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基于CPI;2015=100 94.8 93.3 94.3 97.4 96.0 95.4 货币供应M2同比增速(%) 8.5 8.4 8.7 10.1 11.1 10.9 新增社会融资总额同比增速(%) 11.6 -8.5 12.6 29.1 62.4 46.0 关于中国经济的最全面的数据请见以下链接: 中国数据银行:实体经济 中国数据银行:货币金融 中国数据银行:财政 中国数据银行:对外部门 经济展望 疫苗上市前,中国的短、中期经济复苏将继续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目前应对良好,在内需的支撑下,经济 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事实上,除个别影响各省经济的小规模复发之外,过去三月中国新增感染病例数量均未超过2位 数。但是,由于主要经济体(尤其是欧洲)的疫情反弹,全球经济前景仍不确定,疲软的外部需求可能会在2020年下 半年继续存在。 调整前的CEIC先行指标从5月份的107.83小幅增长到6月份的109.74后,7月(109.82)和8月(109.20)基本保持稳 定。相比之下,CEIC平滑先行指标自1月触底84.24之后,便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由7月份108.77增长至8月份的 113.30。 8月份消费品零售额今年首次恢复同比正增长2.3%,但预计年底尚无法恢复疫情前水平。鉴于对新冠疫情再度爆发的恐 慌情绪和继续实行社交距离的限制,许多家庭的非必要商品消费依然有限。餐饮、住宿和航空业也因此继续受到影 响。 工业生产展望与零售业相比较为乐观。3月消费品零售额同比骤降16.6%,而同月份工业生产同比下降1.1%后便有所回 升。截至8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5.6%。疫情期间,计算机、电信产品和医疗用品需求十分旺盛,尽管目前中国疫情 防控颇有成效,但持续的全球问题预示着此类产品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保持强劲。 基建和房地产是投资支出方面的主要驱动力,并有望支撑2020年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这其中包括了自中 国成功控制病毒蔓延以来表现良好的信息技术和电信行业等“新基建”。 实体经济 2020年三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改善,实际GDP同比增长4.9%,高于二季度的3.2%,标志着自一季度GDP同比萎缩6.8% 以来,中国经济取得显著增长。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复苏不再只依赖投资支出,复苏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回温滞后 的服务行业增速也从二季度同比增长1.9%增至三季度的4.3%。 8月消费品零售额同比转正,自3月骤降15.8%后,8月份实现0.5%的正增长。按不同产品类型划分,3月份汽车零售同 比萎缩37%,8月份减速放缓至同比9%。汽车零售占零售总额30%以上,几乎是食品、饮料和烟草的两倍。而化妆品、 通讯、体育和娱乐产品受疫情影响较小。 虽然私人消费受到疫情封锁影响,相比传统零售而言,电商却展现出更强韧性。根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简报数据 显示,2019年中国线上产品服务销量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2020年上半年,传统消费品零售收缩19.9%,而电商零 售增长14.3%。2020年三季度,中国最大电商平台淘宝和天猫销售总额达17,461亿元,同比增长21.2%。 2020年三季度,工业生产继续回温,7、8月份分别实现同比增长4.8%和5.6%。然而,与民营企业的活力相比,国有企 业复苏较为缓慢。皮革、毛皮、羽绒及相关制品,以及服装服饰制造业在封锁解除且允许复工之后持续萎缩,9月分别 同比萎缩11.5%和8.5%,跌幅甚至高于3月份的10.6%和8.6%。与这些依旧深陷衰退的行业相比,汽车行业疫情后已经 实现显著复苏。3月份汽车制造业录得所有行业最大跌幅,同比减少22.4%,而9月份便实现同比增长14.8%,增值速度 仅次于电机设备。 虽然疫情对一些制造行业造成灾难性冲击,对另一些企业来说,疫情却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检疫催生了“内部经 济”,使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疫情期间由于医疗用品需求激增,医药企业也纷纷从中获利。 疫情高峰期间,医药行业同比增长10.4%,虽然5月份增速放缓至2%,8月份即回升至同比增长4.3%。 2020年三季度,制造业PMI稳定高于50荣枯线,由8月份53.1经季节性微调至9月份的53.0。新订单指数9月继续增长 至55.5,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增长至50.8。按企业规模划分,小型企业次级指数8、9月份显著回升,由47.7(8月)恢 复至50.1(9月),实现4月份以来的首次增长。中型企业PMI9月份小幅回落,而大型企业PMI现小幅上升。 三线70个城市的住房价格呈现密切相关趋势(最大的4个城市为一线城市,随后较大的26个省会城市和2大直辖市为二 线城市,其余小城市组成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放缓,8月份分别实现同比增长5.2%和4.3%,疫情后一 线城市住房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涨。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数据:中国数据银行:实体经济 货币金融 疫情后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稳定物价,预防信贷收缩和经济下行风险,从而兼顾经济增长、风险预防和通胀 管控。 疫情期间CPI增长迅猛。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称,1、2月份通胀激增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叠加疫情冲击的惯性所致。其中, 由2019年底持续至2020年初的猪肉供应不足是主要的结构性因素。随着全国范围的封锁解除和复工复产,生产进度逐 步恢复,通胀也从1月份5.4%的同比增长顶峰,回落至5月份的2.4%,再继7月份回升至2.7%后,通胀于8月份再度放缓 至2.4%,9月至1.7%。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自2月起录得通缩,5月录得同比下跌3.7%,8月同比下跌2%,直到9月小幅加速至同比下跌 2.1%。同期间PPI环比涨幅也由7月份0.4%,放缓至8月的0.3%和9月的0.1%。新冠疫情能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控 制,将成为PPI的关键决定因素。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于8月份恢复公开市场操作,截至8月25日,央行自5月以来首次连续13个工作日实施这一操作, 以应对此前银行间和信贷市场的流动性紧缩。由于市场复苏迹象明显,信贷过量或将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因此央行在5 月至7月期间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随着银行间存单利率和透支率跌至较低水平,央行才重启适度回购。由于央行公开 市场操作尚不活跃,7日银行间债券质押回购利率持续走高。2020年三季度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中期借贷便利 (MLF)始终稳定在3.9%和3.0%,存款准备金率(RRR)自4月以来也保持在9.4%的5年最低水平。为帮助受到疫情冲 击和疫情后恢复期需要额外援助的企业,央行今年第二次将农业类小微和中型企业再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 8月份广义货币M2供应量环比增加0.5%,同比增加10.4%。三季度M2年增长率依然保持在10%以上,除7月份下跌4% 以外,月增长率也始终保持正值。8月M1供应量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8%。8月未偿还贷款总额达276.7万亿元,同 比增长13.3%。 2020年三季度,深、沪综合指数均稳居高位。3月起,上证(SSE)指数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上涨行情,从3月23日的 2,660点上涨至7月9日的3,451点。随后,上证指数开始了3个月的横盘。8月18日指数重回顶峰3.451点,后于9月23日 回落至3,223点。截至10月16日,上证指数收于3,336点。深证指数自3月以来也呈现类似上涨行情,从9,692点涨至7 月13日的14,149点。随后,深证指数同样开始横盘,于7月16日和27日分别小幅回落至12,996和12,936。截至10月16 日,深证指数收于13,535点。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数据:中国数据银行:货币与金融 财政 为应对全球新冠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举措,配合货币政策共同确保经济正常运行。其中包括为新冠患 者、医护人员和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提供补贴或税务减免。对疫情损失最严重的企业,政府特批贷款贴息,小企 业纳税人增值税由3%下调至1%(疫情中心湖北省免征)。运输、餐饮、住宿和旅游企业2020财年(截至2021年3月 底)损失的最长结转期也从5年延长至8年。同时,政府宣布计划将预算赤字由1万亿元上调至3.7万亿元。 8月份政府收入同比减少7.5%至12.7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收入5.9万亿元,占各级政府总收入的46.75%,地方政府总 收入6.75万亿元。8月份政府支出继续减少,但减速较6月的同比减少5.8%放缓至2.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均有 所减少。政府支出的主要项目是社保和就业,8月支出总计2.3万亿元,其次是教育和农林灌溉,分别支出2.2万亿和 1.3万亿元。 疫情增加了地方政府拨款需求,而中央政府也即时发布政策解决其财务紧张问题。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地方政 府债券额度为4.7万亿元,再融资债券额度为1.8万亿元,意味着地方政府今年共计可发债约6.6万亿元。2020年上半 年,地方政府已发债3.5万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3%。 地方政府未偿还债务自2月份开始稳步增加,4、5月加速增长,随后稳步增长至8月。5月份地方政府未偿还债务同比 增长21.7%,6月增速放缓至14.7%。疫情不仅增加了地方政府未偿还债务规模,也改变了其债务结构。疫情后,未偿 还专项债迅速增长,现价值与一般未偿还债务相当。1月份未偿还专项债为10.2万亿元,8月份则增至12.3万亿元。相 比之下,1月份一般未偿还债务为11.9万亿元,8月增至12.8万亿元。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数据:中国数据银行:财政 对外部门 2020年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出口于7、8月份小幅减少,9月份有所回升,进口则连续增长三个月。9月出 口额达2,398亿美元,同期进口额达2,028亿美元。 2月疫情高峰期间,出口同比减少40.4%。4、5月减速有所放缓,6月起出口开始同比增加,最终于9月增至9.9%。进口 自1月起呈“W”型波动,1月触底1,426亿美元后于3月恢复至1,652亿美元,同比增长8.8%。进口5月同比骤减16.4%至 1,438亿美元,后于9月回升至10年新高2,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6%。 8月份贸易顺差4,166亿元。按不同国家划分,美国依旧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20年三季度,中国对美出口继续 同比增长,7至9月连续增长12.5%,20%和20.5%。中国第二、三大出口伙伴为香港地区和日本。7至8月中国对港出口 呈下降趋势,并于9月增速收窄至-0.1%。7月份对日出口同比减少近2%,并于9月快速下跌2.7%。 出口产品类型方面,电机仪表仪器和电信及录还音设备的出口额分别位居第一、第二。根据海丰国际的商品分类,制 成品和大型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额分别位居前两位,其中制成品出口额高于后者两倍以上。 台湾地区是中国的首要进口来源地,美国位居第二,9月份台湾地区进口总额达211亿美元。继2月封顶之后,台湾地 区进口大幅减少。但是,3至8月进口同比增速依然保持在5.2%,9月甚至高达35.8%。作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美 国进口额与台湾地区呈现相似趋势,2月封顶后,3至5月保持低位,三季度稳步回升。就不同进口产品划分,大型机械 运输设备位居第一,8月进口总额711亿美元,电机仪表仪器位居第二,进口总额292亿元。 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7、8月同比跌幅分别放缓至2.3%和0.3%,与3月份疫情后期同比下跌12.8%形成鲜明对 比。 CEIC数据 关于CEIC数据 作为财新数据资讯(ISI Emerging Markets Group)的一员,CEIC专注于高质 量的宏观数据库。凭借其准确性和全面性,CEIC数据库在金融机构、政府机 构、高校和企业中赢得了世界级的美誉。目前,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学家 进行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经济研究的首选。 CEIC INSIGHTS CEIC Insights是负责提供独家研究和分析的专业团队。 该服务提供新兴市场 和发达市场的动态图表数据模板,以及从宏观概览到单一领域分析的即时洞 察。 免责声明 本资料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来源撰写,但是我们不对所包含信息的准确性或 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所表达的观点仅反映我们于发布当日的 判断,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CEIC对基于这些观点做出的决策不承担责 任。严格禁止这些信息的散播。 Copyright 2018 CEIC, all rights reserved. CEIC数据 版权所有 全球总部 中国香港鰂鱼涌华兰路18号港岛东中心60楼 电话: +852 2591 3379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