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概览.pdf
2021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概览 值得信赖的、精准的、及时的经济数 据,覆盖全球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 超过200个国家与地区 制图 1 重点概览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跃升18.3%,主要受低基数效应的驱动,因为疫情期间实施的封锁措施导致去 年一季度经济空前收缩(同比下降6.8%)。按两年平均增速计算,2021年一季度GDP增长5%。 2021年一季度季调后PMI维持在扩张区间,3月指数从2月的50.6升至51.9,表明经济平稳运行。3月新订单子指 数从2月的51.5升至53.6。工业部门表现依然强劲,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国内消费支出有所改善:3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同比增长34.2%。按两年平均增速计算,3月社零增速达到6.3%。 经历两个月的通缩之后,2021年3月CPI同比上涨0.4%,主要是受低基数效应下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食品价格 在2月同比下跌0.2%后,3月进一步下跌0.7%,其中猪肉价格加速回落;而非食品价格在2月下跌0.2%后,3月录 CEIC CEIC 得0.7%的同比涨幅。 从2021年3月发布的最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撑国内经济复苏。中央将今年财政赤 字率目标设为占GDP的3.2%,低于2020年的3.6%。基于政府GDP假设,2021年综合计划赤字率将较2020年下降 3个百分点,但仍比2019年高1.4%。去年推出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将延期至2021年底。 2021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表现良好。一季度按美元计商品出口同比猛增49%,主要受低基数和外需强劲的带 动。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稳步上升,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有望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国出口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海外对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 装置设备等居家办公电子产品的需求旺盛,而这些产品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出口品之一。机械和运输设备依然位列 最受欢迎的进口大类。 中国经济:统计数据一览表 名称 03/2020 06/2020 09/2020 12/2020 03/2021 实际GDP同比变化; % -6.8 3.2 4.9 6.5 18.3 累计社零同比变化; % -20.4 -14.2 -9.2 -5.5 33.8 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变化; % -21.7 -6.6 -0.4 2.4 31.9 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变化; % -13.5 -0.6 4.5 6.7 34.0 贸易收支; 百万美元 12 680.0 151 704.6 153 486.6 210 203.2 116 354.0 进口同比变化; % -3.1 -9.5 3.6 5.2 28.0 出口同比变化; % -13.6 -0.2 8.4 16.6 49.0 CPI同比变化; % 5.0 2.7 2.3 0.1 -0.0 PPI同比变化; % -0.6 -3.3 -2.2 -1.3 2.1 登记失业率; % 3.7 3.8 4.2 4.2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8 5.9 5.6 5.2 5.4 10年期国债收益率; 年利率% 2.8 2.8 3.0 3.2 3.2 7天期回购利率; 年利率% 2.1 1.7 2.2 2.2 2.2 1年期LPR利率; 年利率% 4.1 3.9 3.9 3.9 3.9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基于CPI; 2015=100 97.4 96.0 95.3 97.4 M2同比变化; % 10.1 11.1 10.9 10.1 9.4 新增社融规模同比变化; % 29.1 62.4 45.9 3.6 -7.9 Get the latest data from our China Databanks: China Databank: Real Sector China Databank: Monetary Sector China Databank: Fiscal Sector China Databank: External Sector 经济展望 经济展望 在全球疫情受控之前,中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复苏仍难以摆脱疫情的影响。由于在抗疫方面的出色表现,中国经济 活动基本回归常态,但从社零数据来看,国内需求尚未完全恢复。去年冬季中国出现小规模疫情反复,部分地区 (如河北省和大连市)实施防疫封锁措施,对部分省份的经济复苏构成一定拖累,但疫情反复并未造成全国范围 的冲击。 2021年1-3月未经平滑的CEIC先行指标分别从2020年12月的106.05回升至113.07、116.38和117.45,创下十多 年来的新高。同时,自2020年1月以来经平滑处理后的CEIC先行指标稳步回升,达到117.16。假设未来经济不会 受到严重冲击,那么上述指标对二、三季度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一个好兆头。 3月社零同比激增34.2%;但数据明显受到去年同期低基数的扰动。按两年平均增速计算,3月社零增长6.3%,录 得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快增速,表明消费复苏的势头逐渐增强。然而,多数居民仍在避免非必要的消费支出,对餐 饮、住宿、航空等行业造成一定冲击。工业部门的复苏速度仍要快于国内消费。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 3.9%,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则同比增长2.8%。2021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剔除农村住户)同比大增25.6%, 可能受到去年低基数的影响,但基数效应对数据的拉动幅度并不明确,因为国家统计局仅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剔 除农村住户)的增速,并不披露具体的投资数额。 根据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预测,2021年全年中国实际GDP 增速将达到8.44%,而到 2021年底CPI同比涨幅将达到1.19%。相比之下,FocusEconomics一致预期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实际GDP增速 将达到8.4%,而年均CPI涨幅将达到1.67%。2020年全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仅达到2.3%,2020年12月CPI涨幅为 0.2%。 在2020年同比增长4.2%之后,预计2021年货物出口量同比增速将加快至9.22%。预计2021年货物进口量将同比 增长9.82%,而2020年同比增速为8.9%。基于IMF的预测,2021年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将达到1.64%,并于 2026年回落至0.53%。 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21年至2026年期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下降。2021年总投资占GDP比重将达 到43.71%,2026年将回落至41.95。 2021年中国一般政府支出总额占GDP比重将达到36.75%,创下历史新高,并将于2022年回落至占GDP的 35.88%。2021年一般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将达到24.97%,并将维持这一水平至2025年。因此,基于IMF的最新 预测,2021年政府一般收支平衡占GDP比重将达到-8.79%,2025年才会逐步回归至-6.54%。 CEIC先行指标 主要 01/1997 01/2009 03/2021 25 50 75 100 NA CEIC先行指标 经平滑处理后 01/1997 01/2009 03/2021 70 80 90 100 110 NA 实体经济 2021年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跃升18.3%,创下自1992年有季度数据以来的最大增幅。然而,经济高增长受到 低基数效应的驱动,因为疫情期间实施的封锁措施导致去年一季度经济空前收缩(同比下降6.8%),同时低基数 也对工业增加值和社零数据产生了一定影响。2020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5%,去年年均增速为2.3%。 在2020年下降3.9%后,2021年前两个月社零同比大增33.8%,主要受到低基数效应的拉动。从产品类型来看, 2021年前两个月汽车销售(占社零总量的29%)同比猛增77.6%,远强于去年3月经济受疫情重创时的社零表现 (同比下挫18.1%,创下历史最大降幅)。汽车销售推动2021年前两个月整体社零走高,但剔除汽车的社零也保 持同比增长30.4%的强劲表现。去年的低基数将大幅推高2021年社零的同比增速。 2021年前两个月电商同比增速低于传统零售,是2014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网上零售额数据以来的首次。2021年 前两个月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6%,而传统消费品零售额则同比增长30.7%。2021年前两个月餐饮销售额 同比增速达到创纪录的68.9%,但销售总额(7085亿元)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7251亿元)。 2021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复苏,今年前两个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较2019年同期增长 16.9%。国有企业的复苏速度慢于私营企业。不过,疫情后汽车行业实现强劲复苏。2020年3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 同比收缩22.4%,创下所有子行业的最大跌幅。但得益于2020年的较低基数和旺盛的需求,2021年前两个月汽车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猛增70.9%,创下历史新高。受益于一季度投资活跃度的进一步增强,2021年前两个月电力机 械与设备、通用设备等上游行业增加值分别录得69.4%和62.4%的同比增速,成为除汽车制造业以外工业增加值增 长最为强劲的两个子行业。 2021年一季度统计局季调后PMI均值从2020年四季度的51.8降至51.3,但从月环比来看,3月指数从2月的50.6小 幅升至51.9。新订单子指数在2月降至51.5后,又于3月反弹至53.6。从企业规模来看,3月小型企业PMI升至 50.4,未达到整体PMI水平;中型企业PMI增长最为强劲,指数从2月的49.6反弹至51.6;同期大型企业PMI则从 52.2微升至52.7。 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显示出二、三线城市的密切关系。一线城市包括中国最大的四座城市,二线城市 为位居其后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而三线城市则由多数规模较小的城市组成。2021年2月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 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达到4.5%和3.5%,涨势逐步放缓。2021年2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均价同比增长4.8%, 创2019年11月以来最大增幅。 实际GDP增速 -6.8 3.2 4.9 6.5 18.3 03/202103/2020 08/2020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同比变化 % 工业增加值指数 -1.1 3.9 4.4 4.8 4.8 5.6 6.9 6.9 7.0 7.3 14.1 03/202103/2020 08/2020 -5 0 5 10 同比变化 % 社零 -19.0 -13.5 -9.9 -8.6-7.2-5.9-4.8 -3.9 33.9 03/202103/2020 08/2020 -40.00 -20.00 0.00 20.00 累计同比变化 % 固定资产投资 -16.1 -10.3 -6.3-3.1 -1.6-0.3 0.8 1.8 2.6 2.9 35.035.0 25.6 03/202103/2020 08/2020 -40 -20 0 20 累计同比变化 % Get the latest data:China Databank: Real Sector 货币金融 2021年上半年中央将财政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防范信贷收缩和经济下行的风险,同时处理好稳增长、防风险和控 通胀的平衡关系。2021年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以保持宏观政策(通常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CPI继1月同比下降0.3%、2月同比下降0.2%后,3月同比涨幅回升至0.4%。相比于非食品价格,中国CPI受食 品价格的影响往往更大,而猪肉(中式饮食中的主要大类)价格是过去两年引起CPI变动的主要驱动力。3月猪价 骤跌虽导致食品价格下降0.7%,但同期非食品价格却在2月回落后录得0.7%的涨幅,带动通胀重回上行通道。 2021年上半年CPI涨幅或将小幅回升,而假设上半年疫苗实现大规模接种,那么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将有助于进 一步推升通胀水平。 受到环比增长0.8%的驱动,2021年2月中国PPI同比涨幅跃升至1.7%,在2020年5月创下三年新低(同比-3.7%) 后一直延续增长态势。在国内经济复苏、全球商品价格反弹及低基数等因素的带动下,2月PPI同比涨幅创下2018 年11月以来新高。 货币政策方面,通胀温和上行将不会促使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退出当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在定调2021年上 半年的货币政策时,央行更关注金融风险而非通胀。 2021年前两个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银行间市场净回笼4900亿元流动性。考虑到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且信贷 过度扩张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央行并未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2021年一季度贷款 市场报价利率(LPR)和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分别稳定在3.9%和3.0%的水平,同期存款准备金率则 保持在2020年4月以来的五年低点(9.4%)不变。 2021年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10.1%。M2环比增速自2020年底以来保持平稳。中国央行 曾多次表示不会过早收紧货币政策。2021年2月M1增速环比回落5%,但同比增长7.4%,同期社融存量则同比增 长13.3%至291.4万亿元。 2021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双双从高位回落,面临国内货币刺激措施收紧及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双重压力。截 至2021年4月7日,上证综指报收3483点,深证成指报收14,083点。 通胀 4.3 3.3 2.4 2.5 2.7 2.4 1.7 0.5 -0.5 0.2 -0.3 -0.2 -1.5 -3.1-3.7-3.0 -2.4-2.0 -2.1-2.1 -1.5 1.7 4.4 03/202103/2020 08/2020 -6 -4 -2 0 2 4 PPI CPI 同比变化 % 利率 1.8 1.5 1.5 2.0 2.1 2.2 2.2 2.2 2.3 2.0 2.2 2.32.1 3.1 3.0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3.0 4.0 4.0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3.93.93.9 04/202103/2020 09/2020 0 1 2 3 4 1年期LPR 1年期MLF 7天期回购利率 % 存款准备金率 03/202103/2020 08/2020 0.0 5.0 10.0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 % USD/RMB汇率中间价 22/04/202116/04/2020 18/10/2020 6.4 6.6 6.8 7 US D/R MB Get the latest data:China Databank: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ector 财政 2021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公布了2021年预算情况。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比去年减 少1900亿元。官方赤字率拟按占GDP的3.2%左右安排,低于去年的3.6%。2021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 万亿元。上年度结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万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其他来源资金240亿元。因此,综合计划 赤字将达到8.92万亿元。 综合计划赤字率可根据对2021年名义GDP的不同假设进行计算。在假设名义GDP为111.56万亿元的基础上, 2021年综合计划赤字率将为8%,官方3.2%的赤字率目标也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综合计划赤字率仍将比2019年 高出1.4%,因此财政政策立场将较2019年疫情爆发前更为积极。 2021年前两个月一般政府总收入同比增长18.66%至4.18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收入达2.04万亿元,占总收入的 48.8%,地方政府收入则占2.13万亿元。同期政府支出同比上升10.46%至3.57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支出同比增 长13.6%,而中央政府支出同比下降10.24%。政府主要支出项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21年前两个月相关支出 总额达到6784亿元;其次是教育和卫生支出,分别达到5749亿元和3074亿元。 相应地,2021年2月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同比增长15.5%至26万亿元。受新冠疫情影响,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规模 有所扩大,其结构也出现了变化。2020年1月专项债余额达10.2万亿元,并于今年2月增至13万亿元,而同期一般 债余额则从2020年1月的11.9万亿元增至12.9万亿元。 政府收入同比变化;累计 02/202102/2020 08/202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总收入 税收收入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 政府支出同比变化;累计 03/202102/2020 08/2020 -20.00 0.00 20.00 总支出 政府性基金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 政府性基金平衡 114.3 46.4 -7.5 -294.6 222.7 304.5 -148.2 159.3 -55.0 101.7 -398.4 -48.2 76.1 -128.6 222.1 46.6 -284.2 299.3 119.8 -164.3 -85.3 38.7 -54.9-109.4 -348.4 -492.4 172.3 -225.6 16.4 79.8 -82.4-21.9 -551.8 -304.7 -615.2 9.3 -162.9 160.8 07/2011 04/2016 02/2021 -750 -500 -250 0 250 10 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 03/202103/2020 08/2020 21,600,000.00 22,800,000.00 24,000,000.00 25,200,000.00 0.00 400,000.00 800,000.00 1,200,000.00 债务余额 发债规模 百万元 百万元 Get the latest data:China Databank: Fiscal Sector 外贸 2020年2月国内疫情正处严峻时期,商品出口额同比大幅下挫40.61%。随后,由于全球对医疗设备、居家办公电 子产品及其他产品的需求激增,中国出口情况得到改善。2021年一季度外贸增速创历史新高,1月和2月按美元计 商品出口分别同比大增24.77%和154.86%。出口表现强劲部分是由于去年2月基数较低,但外需强劲也对出口形 成支撑。2021年1月进口增速跃升至26.63%后,又于2月回落至17.32%。2021年2月出口额达2050亿美元,进口 额达1670亿美元,2021年前两个月商品贸易顺差为1032.5亿美元。 美国仍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速持续上行,2021年1月和2月增速分别为36.22%和 245.74%。中国第二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分别是中国香港和日本。2020年2月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口从1月的270 亿美元降至183亿美元,但今年1月和2月分别录得44%和80.4%的增长。2021年1月对日出口同比增长15.77%至 140亿美元,2月同比大增125.66%至112亿美元。 从产品类别来看,2021年2月电力机械及器具、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出口额分别位居前两名。根据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分居前两名,而前者的出口额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中国台湾是中国内地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位居美国之前。2021年2月中国自台商品进口额达到146亿美元。2020 年9月至2021年2月期间,中国自台进口同比增速连续六个月保持在20%以上,2021年2月达到22.84%。韩国是中 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21年2月自韩进口总额为136亿美元,略高于自美进口额(132亿美元)。在各类进口品 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位居首位,2021年2月进口总额达到626亿美元,领先于电力机械及器具的355亿美元。 2021年前两个月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4.2%,较2020年前三个月疫情最严峻时期(同比下滑12.8%)出现明显 改善。 贸易平衡 19,933 45,333 62,926 46,421 62,329 36,999 58,443 75,401 65,379 37,880 13,798 03/202103/2020 08/202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百万美元 收支平衡 12/202012/2019 06/2020 -100.00 -50.00 0.00 50.00 100.00 金融账户:储备资产 金融账户:非储备资产 经常账户 10 亿美元 进出口;百万美元 03/202103/2020 08/2020 0 100000 200000 CIF进口 FOB出口 百万美元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基于CPI 03/2020 08/2020 03/2021 94 95 96 97 201 5=1 00 Get the latest data:China Databank: External Sector CEIC数据 关于CEIC数据 作为财新数据资讯(ISI Emerging Markets Group)的一员,CEIC专注于高质 量的宏观数据库。凭借其准确性和全面性,CEIC数据库在金融机构、政府机 构、高校和企业中赢得了世界级的美誉。目前,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学家 进行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经济研究的首选。 CEIC INSIGHTS CEIC Insights是负责提供独家研究和分析的专业团队。 该服务提供新兴市场 和发达市场的动态图表数据模板,以及从宏观概览到单一领域分析的即时洞 察。 免责声明 本资料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来源撰写,但是我们不对所包含信息的准确性或 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所表达的观点仅反映我们于发布当日的 判断,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CEIC对基于这些观点做出的决策不承担责 任。严格禁止这些信息的散播。 Copyright 2018 CEIC, all rights reserved. CEIC数据 版权所有 全球总部 中国香港鰂鱼涌华兰路18号港岛东中心60楼 电话: +852 2591 3379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