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外包行业系列研究报告之二:CRO,创新药浪潮下的“力量倍增器”.pdf
请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Table_MainInfo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CRO,创新药浪潮下的 “力量倍增 器” 强于大市 ( 维持 ) 医药外包 行业 系列 研究 报告 之 二 日期: 2018 年 03 月 16 日 Table_Summary 行业核心观点: CRO 作为 新药研发 外包产业 链中 的 重要一环 , 凭借 专业高效的 研发服务 能力 ,在 缩短新药研发 时间 、提升研发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一段时间, 在新药研发压力 不断加大 、商业模式不断 更新 升级 的 背景下, CRO 在新药研发过程 中 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在 CRO 行业 趋势性转移 、 国内创新药 产业爆发、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等 多重 利好 因素共振下 ,国内 CRO 行业将迎来快速成长期。 投资要点: 新药研发外包产业链 的 重要一环,成长逻辑 长期看好 在新药研发成本逐渐上升 、投资回报率逐渐下降的背景下, CRO凭借 专业 高效 的研发服务能力 已成为 新药研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2017 年 行业 市场 规模已达 430 亿美元 。 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 , CRO 将受益于 行业趋势性变化 、 专利悬崖 压力等 行业 因素, 成长空间和行业渗透率将 进一步提升。 商业模式 不断升级,并购和战略合作趋势仍将持续 目前 ,全球主流 CRO 公司 的商业服务模式已从最初的 单一 项目收费和里程碑收费模式 逐渐向 “ 风险共担型 ” 模式转变升级 ,同时 CRO 服务商通过不断并购来扩展服务范围 、 提高 客户 粘度并 提高市场占有率 。 制药客户 也 倾向 与 CRO 公司 形成 战略 合作关系,有利于 供应商 管理 和 合作的 深入。未来一段时间 ,行业内并购 和战略 合作 等 趋势仍将 持续 。 国内 CRO 行业受益于 多重利好因素, 成长空间 广阔 国内 CRO 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同时 受 国内创新药发展进程影响,行业格局 与海外市场稍有不同 。 经过多年发展 ,部分行业龙头已经具备较强 的 综合实力 和 海外 业务拓展 能力 。 未来 一段时间 ,国内 CRO 行业将受益于行业趋势性转移、国内创新药产业崛起、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 几方面 因素共振, CRO 行业 正处在高景气度成长期 的起点。 相关 个股推荐: 1.泰格医药 (国内 临床 CRO 龙头 ,充分受益于创新药临床和仿制药 一致性评价带来的行业 红利 , 未来 三 年保 将持 业绩高成长 ); 2.昭衍新药 ( 专注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业务的特色型 CRO,细分领域 准入 门槛高, 受益于创新药发展和 产能的逐渐扩大释放) ;关注 药明康德( 预披露 , 贯穿新药研发全周期 的 综合性 CRO) 风险提示 : 新药 研发失败、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Table_ProfitEst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股票简称 17A 18E 18PE 评级 泰格医药 0.61 0.9 49 买入 昭衍新药 0.93 1.29 44 增持 Table_IndexPic 医药生物 行业相对沪深 300指数表 数据来源: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截止日期: 2018 年 03 月 16 日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万联证券研究所 20180306_公司点评报告 _AAA_凯莱英( 002821)点评报告 万联证券研究所 20180305_行业研究报告_AAA_2018 年 “ 两会 ” 医药行业点评 万联证券研究所 20170623_行业研究报告_AAA_CMO 行业 投资策略报告 Table_AuthorInfo 分析师 : 沈赟 执业证书编号: S0270514050001 电话: 02160883480 邮箱: shenyunwlzq Table_AssociateInfo 研究助理 : 姚文 电话: 02160883489 邮箱: yaowenwlzq -10%-3%5%12%19%26%医药生物 沪深 300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lzq 第 2 页 共 23 页 目录 1、 CRO,创新药浪潮下的行业“力量 倍增器 ” . 4 1.1 生物医药外包定义和服务范围 . 4 1.1.1 外包行业 已渗透 到药物全生命 周期 . 4 1.1.2 CRO 行业 主要 服务范围 . 4 1.1.3 多重因素制约新药 研发, CRO 应运而生 . 5 1.1.4 未来 CRO 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 6 2、全球 CRO 市场 现状与 趋势展望 . 7 2.1 CRO 行业市场 规模与竞争格局 . 7 2.2 海外 CRO 透视 昆泰( IQVIA), CRO 创新模式 的引领者 . 9 2.3 CRO 行业 未来趋势展望 . 12 2.3.1 行业并购 整合、全球业务布局仍在持续 . 12 2.3.2 商业模式、战略合作 不断升级 . 13 3、中国 CRO 市场 成长 迅速 ,前景广阔 . 15 3.1 国内 CRO 仍处 快速成长期 ,海外 业务 比重 较大 . 15 3.2 药明康德 国内领先的开放式 、一体化新药研发服务平台 . 17 3.3 多重利好 共振, 国内 CRO 行业爆发可期 . 18 3.3.1 CRO 行业向新兴地区 持续 转移 . 18 3.3.2 药审制度 不断完善,创新药 产业迎来重要机遇期 . 19 3.3.3 一致性 评价 : 仿制药供给侧 改革 带来的 CRO 增量机遇 . 20 图 1.不同阶段医药外包在药物生命周期中的所处位置 . 4 图 2.CRO 主要服务范围及内容 . 5 图 3.不同时期新药研发成本( $,百万美元) . 5 图 4.药物研发效 率明显下降 . 5 图 5.2010-17 年 12 家在研药物平均预期销售( $,M 美元) . 6 图 6.大型制药公司 2010-2017 年研发投资回报率 . 6 图 7.新药研发各环节费用比例 . 6 图 8.临床试验执行时间对比(周) . 6 图 9.08 年 -2022 年 全球新药研发总支出( $,bn)及增速 . 7 图 10.全球在研新药研发管线规模( 2001-2017 年 1 月) . 7 图 11.全球药物因专利到期造成的销售损失额( $,bn) . 7 图 12.小型制药公司占研发公司规模比重 . 7 图 13.全球 CRO 市场规模及增速( $,bn) . 7 图 14.CRO 整体渗透率( CRO 市场容量 /全球研发支出) . 7 图 15.CRO 市场不同业务占比( 2017) . 8 图 16.CRO 市场地区分布 . 8 图 17.主要大型 CRO 企业所占市场份额 . 8 图 18.CRO 市场竞争格局 . 9 图 19.CRO 商业模式发展演变 . 9 图 20.昆泰公司发展过程时间 轴 . 9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lzq 第 3 页 共 23 页 图 21.2011-2014 年昆泰投资并购商业事件 . 10 图 22.公司三大主要业务板块 . 10 图 23.药物研发与商业化综合业务范围 . 10 图 24.2010-2017 年公司净营收和净利润(亿美元) . 11 图 25. IQVIA 公司 2017 年业务收入构成 . 11 图 26.昆泰全球业务布局网络 . 13 图 27.昆泰 2016 年不同地区收入结构 . 13 图 28.我国 CRO 市场规模及增速(市场规模为本土企业销售额,包括其海外业务) . 15 图 29.中国 CRO 市场不同业务占比 . 15 图 30.国内主要 CRO 公司市场份额占比( CRO 业务) . 15 图 31.公司小分子药物业务研发服务平台 . 17 图 32.药明康德全球化研发服务平台 . 17 图 33.药明康德拟募投的主要项目 . 18 图 34.国内外临床试 验成本比较(美元) . 18 图 35.CDE 受理的 MRCT 数 . 18 图 36.2013-2017CDE 受理的国产化药 1 类申请数 . 19 图 37.2013-2017CDE 受理的国产生物 1 类申请数 . 19 图 38.首批一致性评价品种拥有批文分布区间 . 20 图 39.首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中批文最多 TOP10 . 20 图 40.289 品种参比制剂公布情况(截止 18 年 2 月底) . 20 图 41.临床试验平台一致性 BE 登记情况(截止 03/15) . 20 表 1.“ 风险共担 ” 模式下昆泰的战略合作项目(不完全统计) . 11 表 2.近几年 CRO 行业部分并购商业案例(不完全统计,不含 IQVIA) . 12 表 3.部分 CRO 龙头公司业务覆盖范围(颜色标记为覆盖业务) . 13 表 4.CRO 公司与制药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案例 . 14 表 5.国内主要 CRO 公司情况(按主要业务划分) . 16 表 6.海 外 CRO 公司中国区业务布局情况 . 16 表 7.近几年出台的部分重要药审改革意见政策 . 19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lzq 第 4 页 共 23 页 1、 CRO, 创新药浪潮下的行业“力量 倍增器 ” 1.1生物医药外包定义和服务范围 1.1.1外包行业 已渗透 到药物全生命 周期 医药合同外包 是指医药企业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承包方负责合同 范围内的研发、生产或销售业务部分,并承担相应业务投资风险。近年来, 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深入,医药企业同时面临研发成本攀升、专利悬崖压 力、监管政策趋严以及药品降价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从药物的筛选和 研发、临床试验、委托生产代加工、注册审批乃至市场销售的全业务环节, 已渐渐由新兴研发、生产甚至于销售的专业服务厂商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 透过利润共享与风险共担的理念,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医 药外包组织应运而生,目前其服务范围涵盖药物生命周期的各个主要阶段, 主要包括合同研发( CRO)、定制生产 (CMO)、合同销售( CSO)等。 图 1.不同阶段医药外包在药物生命周期中的所处位置 数据来源:万联证券研究所 1.1.2CRO行业 主要 服务范围 CRO(合同 研发组织 ) ,是指 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企业 提供涉及药物研发 各个领域的服务 内容 来获得 商业报酬 的一类学术性 /商业性 研究机构。 主要服务内容 包括 新药产品发现、研发、开发等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数据管理、新药注册申请等专业技术服务 。从不同服务 阶段划分, CRO业务 主要包括 临床前CRO和 临床 CRO两部分 临床前 CRO:主要从事化合物研究服务和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包括新药发现、先导化合物和活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开发、安全性评价研究服务、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动物模型的构建等; 临床 CRO:主要针对临床试验阶段的研究提供服务,主要涵盖临床 I-IV期技术服务、临床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新药注册申报等。 CRO源于上世纪 80年代 美国 , 作为医药产业 链 社会化分工的产物 , CRO凭借自身 专业 、 高效 的 业务 模式, 大大缩短了 新药项目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活动的 风险 。 目前覆盖领域 及相关服务已经涵盖了研发服务的整个 过程 , 成为 整个医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lzq 第 5 页 共 23 页 图 2.CRO主要服务范围 及内容 数据来源:万联证券研究所 1.1.3多重因素制约新药 研发, CRO应运而生 当前,受靶点开发难度增加、分子结构日益复杂、安全性要求以及监管压力 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创新药的研发成本急剧攀升,平均开发一个新药的成 本已由上世纪 90年代的 10亿美元上升至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 26亿美元。预计未来新药的研发成本仍会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 ,新药 研发整体 成功率也 在逐渐下滑 : 以 临床 到审批 阶段为例, 临床 1期 和 II期 的 研发成功率 已由 12%和 25%分别 下降至 4%和 12%; III期 和 审批阶段成功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新药研发成本 不断攀升和 新药 项目 研发 成功率下降 促使 制药公司 不断改变研发策略,加大研发外包力度。 图 3.不同时期新药研发成本( $,百万美元) 图 4.药物研发效率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 PhRMA,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万联证券研究所 另一方面 ,随着个 性 化治疗、精准医疗 模式 在行业的 渗透不断加深 ,上市新药中出现重磅 药物的 概率不断 降低 。 据 德勤对 全球 12家 大型上市 生物制药公司调查 分析 ,企业在研 药物的平均预期销售额不断减少, 平均 预期销售额已从 2010年 的 8亿 美元减少到 2017年的 4亿 多美元。 研发成本攀升 、 平均预期销售额减少 等 因素 也 使得 制药企业研发投资收益率 不断走低: 全球 12家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投资回报率 由 2010年 的 10%下降至 2017年 的 3.2%左右。 因此 ,为了 为了应对新药开发上面临的各种压力,制药公司更倾向于开放合作研发模式,因而越来越依赖与医药外包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lzq 第 6 页 共 23 页 图 5.2010-17年 12家在研药物平均预期销售 ( $,M美元) 图 6.大型制药公司 2010-2017年研发投资回报率 数据来源: Deloitte,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Deloitte,万联证券研究所 CRO行业 正是 通过承接 新药项目 研发中的 部分环节,使得 新药研发风险在 整个 产业链中得以有效 分散 。一方面 , 可以使制药公司减少固定 成本 开 支, 降低 成本,同时 CRO企业凭借自身专业高效的项目执行,能够有效地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提升 整体研发 效率。以 临床 试验环节为例 :作为 新药研发中开支最大的环节部分,临床试验的开展涉及 试验方案设计 、 临床医疗 机构 选择 、病人招募入组、 临床监察及数据统计分析等诸多专业 事务 , CRO的参与 介入可以使得整体临床研究时间缩短 30%左右 , 为创新药商业化赢得宝贵时间。 图 7.新药研发各环节 费用 比例 图 8.临床试验执行时间 对比( 周 )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万联证券研究所 1.1.4未来 CRO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未来 几年 , 全球 新药研发支出 和在研新药 项目 预计 仍 将保持增长态势 : 经过了 08年金融危机 带来的短期波动,全球新药研发 支出整体呈现 稳步增长势头,特别 近几年随着基础前沿学科不断取得进展、针对新型药物( ADC、 PD-1等)及新型治疗技术( CAR-T等)各大制药公司纷纷加大研发投入,预计从 2016年至 2022年,全球新药研发投入将从 1500亿增至 1800多亿,复合增速约为2.4%。 与此相对应 的是全球 在研新药 管线数 不断丰富: 研发项目数已由 2013年 约 1.05万个增至 2017年的近 1.5万个(截止 17.1),新药研发支出的增长 和在研新药项目 的不断增多将直接 使得 CRO行业 从中 受益。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lzq 第 7 页 共 23 页 图 9.08年 -2022年全球新药研发总支出( $,bn)及增速 图 10.全球在研新药研发管线规模( 2001-2017年 1月) 数据来源: Evaluate pharma,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Pharma projects,万联证券研究所 此外,专利悬崖带来的 销售压力和研发 主体 结构的改变 也 有利于 CRO市场 渗透率的提升 : 据 Evaluate pharma调查统计, 2012-2017年间,共有 1330亿美元专利药市场份额被侵蚀,其中包括一批重磅品种。同时预计在 2018-2022年里,仍将有高达 820亿美元专利药市场被侵蚀。 在 新药研发主 体 上,中小型制药公司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 从 2013年 -2017年 ,小型制药公司( 研发管线数 不超 2个 ) 数量 已由 1475家 增加 至 2200多家 ,占所在群体比重也由 53.7%提升至 56.4%, 小型 制药 企业囿于自身资金及可调用 资源 等因素制约, 相比大型企业 倾向于 更加灵活开放的 研发策略,外包 业务 比重 相对 更高 。 图 11.全球药物因专利到期造成的销售损失额( $,bn) 图 12.小型制药公司占 研发公司规模比重 数据来源: Evaluate pharma,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Pharma projects,万联证券研究所 2、 全球 CRO 市场 现状与 趋势展望 2.1CRO行业市场 规模与竞争格局 近十年来 ,受益于 全球 医药研发支出的不断增长以及 外包比 例不断加大 , 全球 CRO市场 容量 已由 07年 的 150亿美元快速增长至 2017年 的 约 430亿美元, 复合增速高达 11%,远超同期全球研发费用增速 ,预计 未来几年仍将 保持 8%-10%左右的 增速 。与此同时, CRO的行业 整体 渗透率也由 08年的 13.5%提升至 2017年的 27%,其中临床 研究作为 研发费用占比 最大部分 , 研究 专业性和复杂程度更高 , 其外包渗透率高于 CRO整体 比重, 2017年 临床 CRO渗透率约为 41%。 图 13.全球 CRO市场 规模 及 增速 ( $,bn) 图 14.CRO整体 渗透率 ( CRO市场 容量 /全球研发支 出 )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lzq 第 8 页 共 23 页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 万联证券研究所 细分来看 , CRO市场 主要 由 临床前 CRO、临床 CRO、 独立实验室等几部分组成,其中 临床 CRO所占市场份额最高为 67%, 当前 细分 市场容量 约为 290亿 美元 ;临床前 CRO和 独立实验室分别拥有 13%、 12%的市场 份额 ,对应 市场容量 分别为 56亿 、 52亿 美金 。地域分布上 , 作为 传统的新药研发集中 地 ,欧美 地区 贡献 了 绝大部分 CRO市场 份额, 合计 拥有 90%左右 。 此外,以中印 为代表的 亚太新兴地区由于 拥有 较大的人口基数 、 快速成长 的医药消费市场 和新药研发市场 , 逐渐在 CRO市场 中占据一定 份额 。 图 15.CRO市场不同业务占比( 2017) 图 16.CRO市场 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 Clinical Leader, 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ISR, 万 联证券研究所 全球 CRO 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 的 市场, 据 Business Insights 统计 及 相关公开信息显示 : 截至 15 年底 全球共有存续 CRO 公司达 1000 多家, 其中 大型 的CRO 公司 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 主要的 市场 参与者 包括 QuintilesIMS(昆泰艾美仕 )、 Covance(科文斯 , 被 LabCorp 收购 ) 、 Parexel(精鼎)、 Inventive Health(已和 INC 合并 )、 Charles River(查尔斯河实验室)、 ICON(爱科恩)以及国内 龙头企业 药明康德等,这些企业 大多 成立时间较长,凭借多年业务累积经验、自身规模和资源优势,一方面通过不断并购整合进行业务链延伸,同时也逐渐将将研发业务范围拓展至人才充足、成本较低、资源丰富的新兴市场地区 , 行业 集中度不断提升 。 截止 2016 年底 , 前十大 CRO 企业总计拥有 56%市场 份额 。 图 17.主要大型 CRO企业所占 市场份额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万联证券研究所 wlzq 第 9 页 共 23 页 数据来源: 各大公司 年报 ( PPD是行业 估计 数值 ) , 万联证券研究所 整理 目前在 主流 CRO卖方服务市场体系中 , 可 大致分为 三 个竞争层次: 1.具备深厚业务 积累经验、具 有 全球 业务网点 以及 国际 多中心临床研究 能力的跨国CRO龙头, 以昆泰、科文斯、精鼎等 为典型代表; 2.大型 或特色 型 CRO:在 某地区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