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医药行业总结分析报告.pptx
2020上半年医药行业总结分析报告,1 医药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化学制剂:提高抗风险能力,创新驱动板块持续发展原 料 药: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生 物 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药店:业绩超预期增长,高成长有望延续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将带来恢复性增长,头部企业投资价值突出创新产业链:板块高景气,海外疫情促订单向国内转移医药流通:带量采购政策不断推进,龙头商业强者恒强风险提示,目录,核心观点,医药行业:国家统计局显示医药制造业2020Q1累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5.7%和-8.9%,2020 上半年累计增速分别为-2.3%和2.1%,PDB样本医院2020Q1药品收入增速-25.0%。疫情影响下,287家 医药上市公司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8%和-3.8%,但随着Q2疫情逐步好转, 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为9.1%,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为47.1%,二季度改善明显。化学制剂: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9.5%和-15.3%,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4.0%,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4.9%;一致性评价实现仿制药供给侧改革,创新加速实现行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的 结构性转型,我们认为未来化药公司分化将会更加明显。建议关注: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科伦药业(002422)等。原 料 药: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4.4%和8.1%,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11.1%, 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30.5%;国内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推动下,原料药行业或将再次进入景气周 期。建议关注:华海药业(600521)、九洲药业(603456)、美诺华(603538)等。中 药: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3%和-18.3%,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6.1%, 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14.5%;品牌中药短期渠道库存压力较大,长期成长逻辑不变,中药注射剂政策变化 仍需观察。建议关注:片仔癀(600436)、云南白药(000538)等。生 物 药: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6.1%和-8.6%,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15.3%, 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25.4%;疫苗受益新品放量,业绩迎来爆发期,血制品行业复苏在即,如生长激素等 保持快速成长态势。建议关注:长春高新(000661)、智飞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等。,核心观点,医疗器械: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5%和19.8%,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77.6%,归母 净利润总额增长172.4%。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三鑫医疗(300453)、凯利泰(300326)、大 博医疗(002901)、迈克生物(300463)和理邦仪器(300206)等。药 店: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3.3%和30.9%,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25.1%,归母 净利润总额增长40.8%;医药零售内生增长稳健,外延扩张积极。建议关注:大参林(603233)、益丰药房( 603939)、老百姓(603883)。医疗服务: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1.9%和-74.3%,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24.8%, 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109.9%;在消费升级大环境下,叠加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建议关注:业务模式较为成熟 的爱尔眼科(300015)和美年健康(002044),以及营业规模快速扩张中的通策医疗(600763) 。创新服务产业链: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5.8%和13.5%,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 33.1%,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135.8%;受益国内医药创新政策的催化,行业将中长期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药石科技(300725)。医药流通:2020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7.0%和-10.6%,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1.0%,归 母净利润总额增长10.7%;两票制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医药分家政策背景下,流通商面临向医院综合服 务商转型的机遇。建议关注:九州通(600998)、上海医药(601607)和柳药股份(603368)。风险提示:药品降价超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医药行业:短期受疫情影响,长期结构性分化愈加明显,医药工业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样本医院销售增速情况(按季度),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2020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1586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但相比2020Q1累计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7%和-8.9%,表明2020Q2随着疫情好转,行业显著改善。PDB样本医院药品数据:2020Q1,受疫情影响,医院客流量显著下降,2020Q1样本医院药品销售增速为-25.0%。我们认为: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背景下,随着带量采购执行,行业格局变化在即。医药工业 收入增速整体承压,但结构上分化愈加明显,创新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或成行业主要增长动力。,医药行业:Q1受疫情影响,Q2恢复强劲增长,注:每个细分领域剔除公司名单请见各板块部分。,生物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生物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生物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生物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287家医药上市公司2020上半年收入总额增速为3.5%、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3.2%。随着2020Q2疫情逐步缓解,287家医药上市公司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9.1%,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47.1%。,医药行业:医疗器械、创新药产业链、药店等表现靓丽,2020Q1: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药店、创新药产业链、医疗器械;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 领域依次为药店、创新药产业链、医疗器械。2020Q2: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医疗器械、创新药产业链、药店;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 领域依次为医疗器械、创新药产业链、药店。2020Q1及2020Q2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收入及净利润增速情况,1 医药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化学制剂:提高抗风险能力,创新驱动板块持续发展原 料 药: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生 物 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药店: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医疗服务:Q1受疫情扰动,Q2业绩大幅回升创新产业链:板块高景气,海外疫情促订单向国内转移医药流通:疫情影响有限,Q2净利润快速增长风险提示,目录,2 化学制剂:受疫情影响明显,Q2季度业绩反弹,68家化学制剂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6.75%、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67%;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4.0%、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9%,Q2行业表现略好于Q1,主要系Q2国内疫情逐渐恢复和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复苏。化学制剂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化学制剂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25%20%15%10%5%0%-5%-1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收入(亿元)收入YOY化学制剂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50%40%30%20%10%0%-10%-20%-30%-40%,350300250200150100500,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YOY化学制剂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40%30%20%10%0%-10%-20%,10008006004002000,营业收入(亿元),营业收入YOY,150%100%50%0%-50%-100%-150%,140120100806040200,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YOY,2 化学制剂:毛利率下降,创新药转型为核心催化剂,盈利能力方面,化学制剂上市公司2020H1毛利率有所下降,但净利率提升显著,其中:毛利率有所下降:1)业绩收入有所下降;2)原料药价格上涨;销售费用率回落:1)疫情影响正常营销活动;2)疫情产品供不应求;管理费用率保持稳定。财务费用率保持平稳。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此次疫情对于化学制剂板块业绩收入影响显著,我们认为与疫情影响下的正常营销活动 和疫情期间患者就诊率显著下降有关。随着国内疫情逐渐转好和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化学制剂板块业绩表现迅 速回升。虽然疫情对于公司现有商业化产品产生短时影响,但是并不影响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和创新药企研发进 度,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创新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化学制剂板块仍将不断分化,创新药研发企业仍将成 为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增长的核心催化剂,建议持续关注创新药公司。化学制剂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化学制剂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40.1%,42.2%,44.7%,46.7%,49.9%,54.5%,55.5%,54.4%,9.1%,9.1%,10.4%,10.8%,13.1%,7.7%,7.4%,10.0%,0%,10%,20%,30%,40%,50%,60%,毛利率,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20H1归母净利率,18.2%,19.3%,19.9%,20.7%,24.3%,29.5%,30.6%,27.3%,9.5%,10.1%,10.8%,11.0%,11.1%,6.8%,7.1%,7.1%,1.1%,1.3%,1.5%,1.3%,1.6%,1.3%,1.5%,1.3%,0%,5%,10%,15%,20%,25%,30%,3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20H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附录:化学制剂板块样本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附录:化学制剂板块样本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1 医药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化学制剂:提高抗风险能力,创新驱动板块持续发展原 料 药: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生 物 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药店:业绩超预期增长,高成长有望延续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将带来恢复性增长,头部企业投资价值突出创新产业链:板块高景气,海外疫情促订单向国内转移医药流通:带量采购政策不断推进,龙头商业强者恒强风险提示,目录,35%30%25%20%15%10%5%0%-5%-10%,250200150100500,营业收入(亿元),营业收入YOY,3 原料药: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原料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原料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30家原料药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3.59%、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0.73%;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11.1%、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0.5%,Q2行业表现优于Q1,主要系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以及Q2海外疫情加剧,国内企业接订单增多所致。原料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原料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0%,5%,10%,15%,20%,0,200,400,600,800,1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20H1收入(亿元)收入YOY,60%50%40%30%20%10%0%,0,20,40,60,80,1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20H1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YOY,150%100%50%0%-50%-100%,4035302520151050,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YOY,3 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盈利能力方面,原料药上市公司2020H1毛利率基本持平,但净利率提升显著,其中:销售费用率回落:1)行业景气度提高;2)行业竞争格局优化;3)疫情减少开支;管理费用率明显下降: 1)疫情影响开支减少。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16-17年的环保趋严给原料药板块供给层面带来了一次全面的出清,很多中小产能永久性 地退出了市场,存量企业尤其是龙头可以充分享受行业需求上行带来的高景气。在此背景下,大宗原料药波动减 少;而特色原料药需求提升、竞争格局优化,带量采购下产业链地位提升,更为受益。原料药受疫情整体影响不 大,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原料药向制剂延伸产业链或者优化工艺成为CDMO企业。我们看好客户结构 优化、下游增速较快、掌握关键中间体环节的原料药企业。,原料药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原料药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21.7%,26.8%,29.9%,33.8%,38.9%,42.0%,42.9%,42.9%,4.4%,5.7%,7.5%,9.8%,10.1%,9.0%,9.8%,13.2%,50%45%40%35%30%25%20%15%10%5%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H1毛利率归母净利率,5.7%,7.5%,8.2%,8.6%,17.0%,16.6%,14.1%,9.5%,10.3%,12.2%,11.6%,11.86%,7.7%,7.9%,7.5%,1.6%,1.8%,1.0%,0.6%,2.0%,1.0%,1.4%,1.2%,20%18%16%14%12%10%8%6%4%2%0%,2013,2015,2018,2014销售费用率,20162017管理费用率,20192020H1财务费用率,附录:原料药板块样本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1 医药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化学制剂:提高抗风险能力,创新驱动板块持续发展原 料 药: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生 物 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药店:业绩超预期增长,高成长有望延续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将带来恢复性增长,头部企业投资价值突出创新产业链:板块高景气,海外疫情促订单向国内转移医药流通:带量采购政策不断推进,龙头商业强者恒强风险提示,目录,4 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东阿阿胶由于业绩变动幅度太大,吉药控股去年同期有较大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剔除,ST目药、ST康美等 也进行剔除。,中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中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60家中药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6.7%、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6.5%;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6.1%、 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4.9%,虽然略有回升,但新冠疫情影响和医保控费压力仍在。中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中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4 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盈利能力方面,中药上市公司2020H1毛利率略有下滑,但净利率提升明显,其中:毛利率略有下滑:1)原材料成本上升;2)收入贡献结构变化;销售费用率下滑:疫情期间出差、销售推广等活动减少;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较为平稳。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由于医保支出结构中加强控制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压力较大,受益于消费升级及治疗 意识增强等,部分品牌中药表现较好,中药板块整体呈内部分化趋势。,中药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中药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4 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中药注射剂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中药注射剂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13家中药注射剂上市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3.4%、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3.9%,受疫情影响明显;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2.2%、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8%。中药注射剂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中药注射剂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4 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盈利能力方面,中药注射剂公司2020H1毛利率略下滑、净利率略提升,其中:毛利率略有下滑:1)部分产品价格略有下降;2)企业收入贡献结构变化。销售费用率下降:疫情期间出差、销售推广等活动减少;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保持平稳。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行业在2020Q2有所好转,但目前行业政策仍然趋严,预计未来注射剂还面临较大压力。,中药注射剂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中药注射剂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4 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中药口服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中药口服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41家中药口服(含中药饮片)上市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9.7%、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3.9%;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11.2%、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0.8%。中药口服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中药口服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4 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盈利能力方面,中药口服上市公司2020H1期间净利率略有增长,其中:毛利率平稳;销售费用率下降:疫情期间出差、销售推广等活动减少;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整体保持平稳。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由于医保控费政策等影响,中药口服产品压力较大。,中药口服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中药口服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4 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品牌中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品牌中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6家品牌中药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1.4%、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1%;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4.8%、归母 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0.9%。品牌中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品牌中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4 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盈利能力方面,品牌中药上市公司2020H1期间净利率略有增长,其中:毛利率平稳;销售费用率下降:疫情期间出差、销售推广等活动减少;管理费用率下降:规模效应体现;财务费用率保持平稳。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部分品牌中药仍处于渠道调整阶段,对行业整体增速有所影响,但品牌中药具有一定稀 缺性,品牌溢价能力较强,看好行业中长期发展。,品牌中药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品牌中药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附录:品牌中药和中药注射剂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 况,附录:中药口服板块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代码,公司名称,分类,1 医药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化学制剂:提高抗风险能力,创新驱动板块持续发展原 料 药: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生 物 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药店:业绩超预期增长,高成长有望延续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将带来恢复性增长,头部企业投资价值突出创新产业链:板块高景气,海外疫情促订单向国内转移医药流通:带量采购政策不断推进,龙头商业强者恒强风险提示,目录,5 生物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生物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生物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27家生物药公司2020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增速为5.3%、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9.4%。分季度来看,27家生物药公司2020Q1和2020Q2营业收入总额增速分别为-6.1%和15.3% ,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8.6%和25.4%,2020Q1增速 下滑主要系受疫情影响,2020Q2随着疫情好出现明显改善。生物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生物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5 生物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盈利能力方面,生物药上市公司2019年和2020H1毛利率略有回落,净利率较为稳定,其中:毛利率略有回落:1)部分产品价格略有下降;2)部分生物药企业收入贡献结构变化。销售费用率明显回落:行业受两票制实施影响,销售费用进一步下滑,同时在上半年疫情影响下,推广活动显著减少。管理费用率保持平稳。财务费用率保持平稳。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生物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领域,国内在鼓励创新的大政策推动下,以重组蛋白和 单抗为代表的新品正加速上市,上市后有望通过医保价格谈判纳入医保放量,我们认为行业高景气度将中长期 延续。,生物药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生物药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5.1 疫苗:重磅产品放量驱动下,行业高速增长,疫苗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疫苗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4家疫苗公司2020上半年收入总额增速为34.4%、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7.5%;单季度来看,2020Q2收入总额 增速恢复到58.1%,利润总额增速恢复到60.8%。总体来看,在四联苗、HPV疫苗等重磅产品放量带动下,随着Q2接种点逐步恢复,疫苗整体恢复高增长态势。疫苗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疫苗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5.1 疫苗:重磅产品放量驱动下,行业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方面,疫苗上市公司2019年和2020H1毛利率出现一定幅度降低,净利率维持稳定其中:毛利率略有回落:主要系智飞生物代理产品收入贡献比例持续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明显回落:主要系HPV疫苗占比提升且期间费用率较低,以及康泰生物销售费用下降所致,2020H1销售费用下降主要系疫情影响市场推广大幅减少。管理费用率平稳。财务费用率平稳:主要系疫苗盈利能力强,行业负债较低。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疫苗为国家战略性行业,疫苗管理法出台后,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疫苗审评、生产、流 通和使用全过程管控,行业将向真正优秀的企业集中。考虑到国内疫苗行业正处于重磅产品陆续上市的阶段,行 业仍为刚需,我们判断行业因疫苗事件短期受损后,监管加强将有益于长期发展,供需已恢复到高景气状态。,疫苗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疫苗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5.2 血制品:疫情影响采浆,下半年有望企稳,血制品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血制品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5家血制品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0.06%、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5.6%,上半年血制品增速下滑主要系疫情 影响,此外华兰生物疫苗业务主要系下半年贡献,对上半年业绩增长贡献较小。2020Q2,受新冠疫情影响,5家血制品公司收入总额增速为-3.1%、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0.3%。血制品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血制品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5.2 血制品:疫情影响采浆,下半年有望企稳,盈利能力方面,2020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均略有下滑,其中:销售费用率基本持平:近几年销售团队组建导致销售费率增加,2019年企稳回落,2020H1销售费用下降主 要系疫情影响市场推广大幅减少。管理费用率平稳。财务费用率平稳。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血制品行业走出2017年业绩最低点,在渠道库存消化和销售团队扩充提升渠道覆盖面、新版医保目录扩大血制品报销范围,业绩改善明显。,血制品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血制品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5.3 其他生物药:辅助用药受限,但重组蛋白整体快速成长,其他生物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其他生物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18家其他生物药公司2020上半年收入总额增速为-7.7%、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5.4%,疫情影响下,整理收入端 和利润端增速出现下滑。2020Q2,随着疫情缓解,18家其他生物药公司收入总额增速为-0.9%、归母净利润总额 增速为18.8%。其他生物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其他生物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5.3 其他生物药:辅助用药受限,但重组蛋白整体快速成长,盈利能力方面,其他生物药上市公司2019年和2020H1毛利率较为平稳、净利率逐步回升:销售费用率下行:2018年主要系两票制全面实施,2019同比正常回落,2020H1销售费用下降主要系疫情影响市场推广大幅减少。管理费用率略有提升。财务费用率持续降低。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目前国内生物药主要产品为重组蛋白,以生长激素为代表的重组蛋白受益消费升级和渗透率提升,行业正高速增长。考虑到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我们判断行业中长期仍将保持高景气度。,其他生物药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其他生物药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附录:生物药板块样本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1 医药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化学制剂:提高抗风险能力,创新驱动板块持续发展原 料 药: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生 物 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药店:业绩超预期增长,高成长有望延续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将带来恢复性增长,头部企业投资价值突出创新产业链:板块高景气,海外疫情促订单向国内转移医药流通:带量采购政策不断推进,龙头商业强者恒强风险提示,目录,6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剔除千山药机、楚天科技、东富龙、新华医疗、康泰医学、赛科希德等,原因主要系主营业务与医疗器 械相关性较小。,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70家医疗器械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44.7%、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06.1%;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77.6%、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72.4%,Q2行业表现显著优于Q1,主要系Q2海外疫情爆发激增疫情产品需求以及国内医院秩序恢复。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6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盈利能力方面,医疗器械上市公司2020H1毛利率有所提升,但净利率提升显著,其中:毛利率有所提升:1)疫情带来相关产品价格提升;2)规模效应逐步体现;销售费用率回落:1)疫情影响正常营销活动;2)疫情产品供不应求;管理费用率明显下降: 1)疫情影响正常开支;2)疫情产品收入大幅增长;财务费用率保持平稳。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此次新冠疫情折射出国内医疗资源尤其是基层医疗的不足,国家层面已多次提及加强医 疗资源建设,国内医疗器械有望引领新一轮建设高潮,性价比高的国产医疗设备有望最为受益;另外,此次全球 疫情的短期大爆发,国内优质医疗器械产品进入欧美国家的高端医院,缩短了国产品牌的推广周期;另外,国内 治疗性耗材人均使用率低于发达国家,随着性价比高的国产耗材推出以及集采显著降低终端价格,国内治疗性耗 材市场有望保持高景气度。中长期看,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提升且价格低于进口,逐步替代进口产品,且国内企业 已具备国内外并购重组能力,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发展前景广阔。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6.1 体外诊断:新冠检测需求暴增,Q2业绩大幅增长,体外诊断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体外诊断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21家体外诊断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52.4%、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45.3%;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93.9%、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22.5%,Q2行业表现显著优于Q1,主要系Q2海外疫情爆发对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大增,以及国内新冠筛查需求显著提升。体外诊断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体外诊断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6.1 体外诊断:新冠检测需求暴增,Q2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方面,体外诊断上市公司202H1毛利率显著提升,净利率大幅提升,其中:毛利率显著提升:主要系高毛利的新冠检测产品销售激增;销售费用率显著下滑:1)新冠检测产品供不应求;2)疫情影响正常营销活动;管理费用率下降:1)新冠检测产品收入大幅提升;2)疫情影响正常开支;财务费用率有所回落:收入大幅增长。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诊断伴随着疾病防治的全过程,终端需求持续稳健增长。在国家控费背景下,检验产品 终端价格仍有一定的降价压力,降价将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此次疫情突出分子诊断、POCT诊断的地 位,有望加快行业发展;我们认为以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和POCT为代表的高新细分领域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同 时优质国内企业增速将超越行业增速。体外诊断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体外诊断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6.2 治疗性耗材:疫情影响较大,Q2开始恢复,治疗性耗材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治疗性耗材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14家治疗性耗材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1.6%、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0.68%,主要系疫情影响了医院诊疗 秩序;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13.1%、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4.8%,Q2业绩表现较Q1显著回升,主要系Q2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医院诊疗服务开始恢复。治疗性耗材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治疗性耗材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6.2 治疗性耗材:疫情影响较大,Q2开始恢复,盈利能力方面,治疗性耗材上市公司202H1毛利率和净利率较为平稳,其中:销售费用率小幅下滑:主要系疫情影响正常营销活动;财务费用率持续下降:主要系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增加。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由于经济水平、健康意识等因素,国内心血管、骨科、眼科等疾病的诊疗率低于欧美发 达国家,治疗性耗材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此次新冠疫情显著影响了国内医院的就诊秩序,导致非急性手术量显 著下滑,分季度看,国内Q1受疫情最为严重,Q2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医院秩序逐步恢复,手术量开始明显恢复, 非急性刚性手术需求开始加快释放,预计下半年较显著增长。我们认为,国内心血管、骨科、眼科疾病的潜在治 疗需求大,随着产品终端价格的显著下降,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术量有望显著提升,推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 长。治疗性耗材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治疗性耗材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6.3 其他器械:利润大幅提升,疫情产品表现突出,其他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其他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33家其他医疗器械公司2020H1收入总额增速为48.3%、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17.1%;2020Q2收入总额增速 为81.7%、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92.6%,主要系Q2全球新冠疫情大爆发,导致相关疫情产品如手套、口罩、 监护仪等需求激增。其他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其他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6.3 其他器械:利润大幅提升,疫情产品表现突出,盈利能力方面,其他医疗器械上市公司202H1毛利率小幅提升,净利率显著提升,其中:毛利率小幅提升:主要系疫情产品价格提升;净利率大幅提升:主要系产品供不应求,盈利能力提升显著;销售费用率小幅下滑:1)疫情产品多为订单式;2)疫情影响正常营销活动;管理费用率小幅下滑:主要系疫情影响正常营销活动;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观点:此次新冠疫情折射出国内医疗资源尤其是基层医疗的不足,国家层面已多次提及加强医 疗资源建设,国内医疗器械有望引领新一轮建设高潮,性价比高的国产医疗设备有望最为受益;另外,此次全球 疫情的短期大爆发,国内优质医疗器械产品进入欧美国家的高端医院,缩短了国产品牌的推广周期,国产优质医 疗器械公司有望加速增长;其他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整体法)其他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法),附录:体外诊断板块样本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附录:治疗性耗材板块样本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附录:其他器械板块样本标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情况,1 医药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化学制剂:提高抗风险能力,创新驱动板块持续发展原 料 药: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公司持续受益中药:整体表现低迷,内部分化较大生 物 药:朝阳领域,短期疫情不改高增长态势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疫情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药店:业绩超预期增长,高成长有望延续医疗服务:需求刚性将带来恢复性增长,头部企业投资价值突出创新产业链:板块高景气,海外疫情促订单向国内转移医药流通:带量采购政策不断推进,龙头商业强者恒强风险提示,目录,7 药店: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药店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单季度),药店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单季度),4家药店2020年H1收入总额增速为24.19%、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5.74%;2020Q2收入总额增速为25.1%、归 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0.8%。药店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药店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30%25%20%15%10%5%0%,0,100,200,300,400,5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20H1收入(亿元)收入YOY,40%35%30%25%20%15%10%5%0%,252015105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2020H1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Y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