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研究.pdf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码19RI0349 头豹研究院 | 电子系列深度研究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研究 报告摘要 TMT 团队 车载摄像头指安装在汽车上,用于监控汽车内外环 境情况以辅助汽车驾驶员行驶的摄像设备。车载摄 像头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镜头组、 CMOS 芯片、 DSP 芯片。车载摄像头按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视、 后视、 环视、 内视车载摄像头。 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 规模从 2014 年的 29.7 亿元上升至 2018 年的 38.0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6.4%。 在 ADAS、 车联网等行 业的发展带动下,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有望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态势, 预测至 2023 年, 中国车载摄像头 市场规模将达 51.8 亿元,2019 至 2023 年年复合增 长率将达 6.7%。 热点一: ADAS 快速发展 热点二: 车联网逐步推广 热点三: 汽车安全技术标准逐步提高 传感器是 ADAS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 ADAS 的传感 器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卫星导航等。车载 摄像头是 ADAS 的主要视觉传感器,ADAS 的逐步推广 显著加快车载摄像头行业的发展步伐。 感知层是车联网中的基础组成架构之一,感知层主要通 过 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车载摄像头等对物理 世界的信息进行采集和识别。车载摄像头是车联网感知 层的重要信息采集和识别设备,车联网的逐步推广有力 推动车载摄像头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标准逐步提高, 机动车运行 安全技术条件 、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等汽车技术规程 不断新增安全技术标准内容,安装车载摄像头、设置 ADAS 系统亦逐渐被写入汽车技术规程中,成为汽车安 全技术的重要评价标准。 梁安兴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电子系列深度研究消费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 TWS 耳机 持续放量, 安卓系品牌奋力直 追 电子系列深度研究2019 年中国柔性电路板(FPC)行 业概览 电子系列深度研究2020 年汽车液晶仪表行业概览 1 报告编码19RI0349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方法论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定义与分类 . 7 2.1.1 定义 . 7 2.1.2 分类 . 7 2.2 车载摄像头发展历程 . 8 2.3 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 . 9 2.4 车载摄像头产业链分析 . 10 2.4.1 产业链上游 . 11 2.4.2 产业链中游 . 13 2.4.3 产业链下游 . 15 3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驱动因素 . 17 3.1 ADAS 快速发展 . 17 3.2 车联网逐步推广 . 18 3.3 汽车安全技术标准逐步提高 . 19 4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制约因素 . 21 2 报告编码19RI0349 4.1 车载摄像头环境适应性差 . 21 4.2 行业技术壁垒高 . 22 5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 23 6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发展趋势 . 25 6.1 夜视技术应用 . 25 6.2 提高人机交互性能 . 26 7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竞争格局 . 28 7.1 车载摄像头市场竞争概况 . 28 7.2 典型企业分析易甲文 . 28 7.2.1 企业简介 . 28 7.2.2 产品服务 . 29 7.2.3 竞争优势 . 29 7.3 典型企业分析祺盼科技 . 29 7.3.1 企业简介 . 29 7.3.2 产品服务 . 30 7.3.3 竞争优势 . 30 7.4 典型企业分析米乐视 . 31 7.4.1 企业简介 . 31 7.4.2 产品服务 . 31 3 报告编码19RI0349 7.4.3 竞争优势 . 31 4 报告编码19RI0349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规模,2014 至 2023 年预测 . 9 图 2-2 车载摄像头行业产业链 . 10 图 2-3 全球晶圆头部厂商市场占有率,2018 年 . 13 图 3-1 中国 ADAS 市场规模,2014 至 2023 年预测 . 18 图 3-2 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2014 至 2023 年预测 . 19 图 5-1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 24 5 报告编码19RI0349 1 方法论 1.1 方法论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光科技、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着手,研究内 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 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6 月完成。 6 报告编码19RI0349 1.2 名词解释 滤光片:用于选取所需辐射波段的光学器件。 哈佛结构: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不同存储空间中的储存器结构。 数字信号处理: 将事物的运动变化转变为一串数字, 并通过计算从中提取信息以满足实 际应用需求。 广角镜头:焦距为 38 至 24 毫米,视角为 60 至 84 度的镜头。 超广角镜头:焦距为 20 至 13 毫米,视角为 94 至 118 度的镜头。 鱼眼镜头:焦距小于或等于 16 毫米、视角小于或等于 180 度的镜头。 机器视觉技术: 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视觉功能, 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并加 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的技术。 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利用安装在汽 车上的各类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卫星导航等,感知汽车内 外环境情况并收集环境数据, 对周围环境中的动、 静态物体进行识别和侦测, 让驾驶者 在最短时间内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升驾驶安全性。 车联网: 以车内网、 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 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 标准, 在车与车、 车与路、 车与人及车与互联网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 络。 图像传感器:一种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的设备。 um:长度单位,微米,1,000 微米等于 1 毫米。 7 报告编码19RI0349 2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综述 2.1 定义与分类 2.1.1 定义 车载摄像头指安装在汽车上, 用于监控汽车内外环境情况以辅助汽车驾驶员行驶的摄像 设备。车载摄像头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镜头组、CMOS 芯片、DSP 芯片。 镜头组由光学镜片、滤光片、保护膜等组成,主要用于生成光学图像。 CMOS 芯片(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即互补性金属氧化物 半导体)主要由硅和锗元素组成,是一种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制成的半导体芯片, 主要用于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DSP 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即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指内部具有哈佛结构, 可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芯片,主要用于将数字信号处理成特定格式的图像。 2.1.2 分类 车载摄像头按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视、后视、环视、内视车载摄像头。 前视车载摄像头通常安装于汽车挡风玻璃上部,视角一般为 45 度,可实现车道偏离预 警、交通标志识别、前方碰撞预警、车道保持辅助、行人碰撞预警等功能。前视车载摄 像头可分为单目和双目两种类型, 双目摄像头需安装在两个不同位置, 其测距效果优于 单目摄像头,而在成本方面,单目摄像头的成本低于双目摄像头。 后视车载摄像头采用广角或鱼眼镜头,通常安装于汽车车尾,可实现泊车辅助功能。 环视车载摄像头采用广角镜头,通过在汽车四周配置 4 至 8 个摄像头以实现 360 度全 景摄像,主要用于车道偏离预警以及全景泊车辅助。 内视车载摄像头采用广角镜头,通常安装于车内后视镜处,可实现疲劳驾驶预警功能。 8 报告编码19RI0349 2.2 车载摄像头发展历程 车载摄像头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 萌芽期(1956-1991 年) 1956 年, 别克 Centurion 概念车型首次引入摄像技术, 标志着车载摄像头的正式诞生。 该款概念车型配置了后置摄像头,可向仪表板内的显示屏发送影像。1956 至 1991 年间, 由于摄像技术尚未成熟, 技术成本高, 车载摄像头只出现在概念车型中, 尚未实现规模应用, 车载摄像头行业处于萌芽期。 初步发展期(1991-2006 年) 1991 年,丰田推出 Soarer 车型,成为全球第一款带有后置摄像头的商用汽车,该款 汽车的驾驶者可通过仪表板上的彩色屏幕看到车后环境状况。1991 至 2006 年间,车载摄 像头逐渐开始实现规模商用,产品关注度逐渐提升,车载摄像头行业处于初步发展期。 快速发展期(2006 年至今) 2006 年,K.Kate、M.Suzuki、Y.Fujita、Y.Hirama 等四人提出汽车全景环视概念,车 载摄像头行业自此进入快速发展期。 汽车全景环视指通过在汽车周围架设多个广角摄像头采 集影像并处理成 360 度全景视图,此概念的提出引起全球众多汽车生产厂商和相关科研单 位的高度关注。2007 年,日产公司发布全球首款全景行车安全系统 AVM 环景监视系统, 该系统由安装在车前、车尾、左右外后视镜的 4 个超广角摄像头、测距雷达、车内中央控制 台组成。4 个超广角摄像头可采集车身前后左右的实时影像,影像经过中央控制台的处理后 合成完整的 360 度全景鸟瞰图并显示在中央控制台的屏幕上。 AVM 环景监视系统可实现无 盲区行驶、全景泊车等功能,市场关注度不断提高,车载摄像头的市场需求亦逐渐提升,其 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自 2006 年起,全景环视系统发展迅速,除日产公司的 AVM 环景监视 系统外,全球市场还涌现多个汽车全景环视系统,如本田于 2008 年推出的 Multi-View 9 报告编码19RI0349 Camera 系统、 阿尔派于 2009 年推出的 TOPVIEW 系统、 富士通于 2010 年推出的 MulTI- Angle Vision 系统等。2006 年至今,汽车全景环视系统的迅速发展推动车载摄像头行业进 一步发展,车载摄像头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车载摄像头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2.3 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 1991 至 2006 年间,车载摄像头进入规模商用阶段,后视车载摄像头的市场需求不断 提高。自 2006 年起,随着汽车全景环视系统逐步推广,车载摄像头行业实现加速发展,车 载摄像头的市场需求亦快速提升。现阶段,ADAS 逐步兴起,而车载摄像头作为 ADAS 的 主要视觉传感器, 其市场关注度亦不断提升。 此外, 车载摄像头亦是车联网的重要信息输入 终端,车联网的推广发展显著加快车载摄像头的发展步伐。 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29.7 亿元上升至 2018 年的 38.0 亿元,年复合 增长率为 6.4%。在 ADAS、车联网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下,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有望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态势, 预测至 2023 年, 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达 51.8 亿元, 2019 至 2023 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6.7%。 图 2-1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规模,2014 至 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0 报告编码19RI0349 2.4 车载摄像头产业链分析 车载摄像头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光学镜片供应商、 滤光片供应商、 保护膜供应商、 晶 圆供应商, 中游的镜头组供应商、 胶合材料供应商、 CMOS 芯片供应商、 DSP 芯片供应商, 以及下游的模组供应商、系统集成商。 上游的光学镜片供应商、 滤光片供应商、 保护膜供应商主要为中游的镜头组制造环节提 供光学镜片、滤光片、保护膜等原材料,晶圆供应商主要为中游的 CMOS 芯片及 DSP 芯片 制造环节提供晶圆材料。 中游的镜头组供应商、胶合材料供应商、CMOS 芯片供应商主要为下游的模组封装环 节提供镜头组、胶合材料、CMOS 芯片等制造元件及材料,而 DSP 芯片供应商主要为下游 的系统集成商提供 DSP 芯片。 下游的模组供应商主要负责封装车载摄像头模组, 系统集成商主要负责车载摄像头的影 像系统集成工作。 图 2-2 车载摄像头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1 报告编码19RI0349 2.4.1 产业链上游 光学镜片供应商 光学镜片的制造原材料主要有光学玻璃和石英玻璃。 光学镜片的制造工序主要包括铣磨、 精磨、清洗、镀膜、胶合等,工序繁多,制造过程复杂。光学镜片供应商主要包括大立光、 亚洲光学、玉晶光、今国光学、舜宇光学、关东辰美等,市场参与者数量多,竞争激烈。其 中,大立光、亚洲光学、玉晶光、今国光学均为中国台湾厂商,而舜宇光电、关东辰美的总 部位于江浙地区, 光学镜片制造商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 区域分布特征明 显。 滤光片供应商 滤光片是用于选取所需辐射波段的光学器件, 可改善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质量。 应用于 车载摄像头的滤光片主要为红外截止滤光片, 红外截止滤光片通过精密光学镀膜技术在光学 基片上交替镀上高低折射率的光学膜以阻挡红光或红外线, 从而减少色偏。 红外截止滤光片 按照基板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白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和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两类。 白玻璃红 外截止滤光片的基板材料为普通光学玻璃, 主要用于中低像素摄像头。 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 片的基板材料为蓝玻璃,能有效滤除红外线,主要用于 8M 像素以上的摄像头。 海外滤光片供应商包括旭硝子、大真空、日本电波、Optrontec 等,主要分布于日韩地 区。中国国内的滤光片供应商主要包括水晶光电、欧菲光、激埃特等,其中水晶光电和欧菲 光为中国 A 股上市企业,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发展地位。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是水晶光电 的核心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车载摄像头、电脑摄像头、投影机等设备中。水晶 光电的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产、 销量均位列世界前三。 2015 年, 水晶光电的 “用于手机、 PC 摄像头及汽车摄像头镜头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项目获批专项资金 4,800 万元,专项 资金的支持有力推动水晶光电在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领域进一步发展。 欧菲光自 2002 年 12 报告编码19RI0349 起研发生产红外截止滤光片,在红外截止滤光片领域积累了丰富发展经验。自 2010 年起, 欧菲光开始涉足触摸屏、 生物识别等领域, 业务范围不断拓宽, 逐渐成为一家综合性光电科 技企业。 激埃特亦是中国滤光片市场中的重要竞争者, 激埃特致力于生产中高端光学滤光片, 并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日本 SHINCRON 镀膜机、 美国 Perkin-Elme 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高精密光学镀膜、冷加工、检测设备。激埃特在中国滤光 片非上市企业队列中处于领先地位。 保护膜供应商 保护膜是镜头组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保护膜供应商以海外厂商居多,主要包括 3M、 LG、美能达、蔡司、耐司等,中国国内的保护膜供应商主要有水晶光电、海泰等。相比海外 保护膜供应商,中国保护膜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晶圆供应商 晶圆是制造 CMOS 芯片以及 DSP 芯片的关键原材料。晶圆由二氧化硅矿石经高纯度 提取而制成, 生产难度大, 技术壁垒高, 全球前 15 家晶圆头部厂商市场占有率合计超 95%, 行业集中度高。晶圆材料按产品尺寸可分为 12 英寸和 8 英寸两类,中国市场中的 12 英寸 晶圆主要为进口产品, 少数中国厂商可大规模生产 8 英寸晶圆, 中国晶圆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仍不高,核心技术仍主要由海外晶圆厂商掌握。 晶圆供应商以海外厂商为主,主要包括信越、盛高、环球晶圆、世创、SK Siltron 等, 其中,信越和盛高为日本厂商,环球晶圆为中国台湾厂商,世创为德国厂商,SK Siltron 为 韩国厂商。2018 年,信越和盛高在全球晶圆市场中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25.3%和 23.1%, 两家晶圆巨头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8 英寸晶圆产品上,全球超 30%的 8 英寸晶圆材料由 信越和盛高生产。 中国晶圆行业的发展步伐亦逐步加快, 逐渐形成以长三角、 中西部为核心 产业集聚区,但相比海外头部厂商,中国晶圆厂商的市场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13 报告编码19RI0349 图 2-3 全球晶圆头部厂商市场占有率,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2 产业链中游 CMOS 芯片供应商 CMOS 芯片是车载摄像头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除车载 摄像头外, CMOS 芯片还广泛应用于手机摄像头、 安防摄像头、 相机摄像头等设备中。 CMOS 芯片供应商主要有索尼、三星、豪威、安捷伦、安森美、格科微电子等。 索尼在 CMOS 芯片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自 2010 年起, 索尼开始重点关注图像传感器, 其图像传感器业务发展逐步提速。2015 年,索尼以 190 亿日元收购东芝的 CMOS 业务资 产,包括东芝半导体制造工厂和晶圆生产线,索尼由此成为 CMOS 芯片巨头厂商。三星亦 是 CMOS 芯片领域的头部厂商,三星一直致力于生产高像素、高变焦能力手机产品,手机 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带来技术升级需求,三星对 CMOS 芯片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其 CMOS 芯片业务发展步伐亦不断加快。豪威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案提供商, 拥有 2,100 多项 CMOS 芯片技术专利和专利申请,在单芯片 CMOS 摄像解决方案领域具 有全球领先优势。安捷伦的业务板块主要包括通讯和生命科学,CMOS 芯片是其通讯板块 的核心业务之一。 安森美主要通过多次成功收购而成为 CMOS 芯片领域的头部厂商, 其中, 14 报告编码19RI0349 安森美于 2014 年以 4 亿美元收购 CMOS 图像传感器供应商 ApTIna Imaging,该次收购 奠定了安森美在 CMOS 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格科微是一家专注 CMOS 图像传感器的设 计开发和销售的中国公司。2018 年,格科微实现技术突破,成功量产 1.12um 大底 1300 万像素图像传感器,打破海外厂商多年的技术封锁。 2018 年,华为推出搭载三镜头的手机产品 P20 Pro,其他手机品牌厂商亦开始跟进三 镜头产品,CMOS 芯片需求激增,市场出现高端 CMOS 芯片缺货现象,索尼、豪威等头部 厂商供不应求, 订单转向原相、 晶相光、 尚立等中国台湾厂商, 2018 年下半年, 全球 CMOS 芯片出货量迅速增长。 DSP 芯片供应商 DSP 芯片主要用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强调数字信号处理的实时性。DSP 芯 片广泛应用于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航空、车载摄像头等领域。 DSP 芯片头部厂商主要有德州仪器、ADI、摩托罗拉,其中,德州仪器的市场占有率最 高,在 DSP 芯片市场中处于领先位置。1982 年,德州仪器成功推出 TMS320 系列第一代 芯片 TMS32010,TMS320 系列产品具有价格低廉、简单易用的特点,逐渐成为 DSP 芯片 市场中最有影响力的系列产品之一。ADI 亦是 DSP 芯片市场中的重要竞争者,ADI 有 6 款 DSP 芯片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语音处理、图像处理、过程控制、测控与测量等领域,其 中,应用于车载摄像头的 DSP 芯片产品主要为 TigerSHARC 系列产品。摩托罗拉公司于 1997 年推出 DSP56300 系列的首枚 24 位芯片 DSP56301, DSP56300 系列芯片产品不断 升级,逐渐成为摩托罗拉 DSP 芯片业务线的核心产品。除 DSP56300 系列产品外,摩托罗 拉的 DSP 芯片产品还包括 DSP56000 系列、 DSP56800 系列、 DSP56800E 系列、 MSC8100 系列等。 胶合材料供应商 15 报告编码19RI0349 用于车载摄像头的胶合材料主要为无影胶,又称 UV 胶(Ultraviolet Rays) 。无影胶是 一种需通过紫外线光照射进行固化的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工艺玻璃、电子电器、数字光盘、 医疗用品等领域。 在车载摄像头产业链中, 无影胶主要用于模组封装环节。 无影胶材料供应 商数量众多,主要包括乐泰、东洋、爱普生、道康宁、恒诚伟业、日本精工等,市场竞争激 烈。 镜头组供应商 镜头组是车载摄像头的核心组成部件之一,其品质由焦距、视场角、相对照度、分辨率 等指标进行衡量。镜头组供应商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其中,镜头组头部厂商主要有舜 宇光学、大立光学、玉晶光电、联合光电、先进光、亚光、佳凌等。 舜宇光学是一家综合光学产品制造商, 舜宇光学自 2004 年开始布局车载镜头市场, 于 2012 年实现全球车载镜头出货量第一。2018 年,舜宇光学的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 25.3%,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行业领先地位。大立光电是一家专注于精密光学镜片、镜头的 光电产品制造厂商。2018 年,大立光电的摄像头镜头出货量居全球首位,而在车载摄像头 镜头组出货量方面,舜宇光学比大立光电略胜一筹。 2.4.3 产业链下游 模组供应商 相比手机摄像头、 安防摄像头等设备, 车载摄像头的安全性要求更高, 模组封装工作相 对亦更为复杂,封装技术壁垒更高,行业集中度更高。 现阶段, 车载摄像头模组封装市场主要由日韩厂商主导, 其中, 以日本松下发展最为领 先。中国国内的模组封装头部厂商主要有舜宇光学和欧菲光,舜宇光学和欧菲光在 A 股市 场上市, 两家封装模组头部厂商在手机摄像头模组封装领域发展迅速, 并逐步拓展业务范围, 进入车载摄像头模组封装领域。中国国内的同致电子、深圳豪恩、苏州智华、联合光学等未 16 报告编码19RI0349 上市模组封装厂商发展步伐亦逐步加快, 车载摄像头模组封装订单不断增加, 但其发展规模 与日韩头部厂商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系统集成商 车载摄像头产业链中的系统集成环节技术要求高, 现阶段, 车载摄像头系统集成商仍以 海外厂商为主,头部厂商主要包括索尼、松下、法雷奥、麦格纳等,苏州智华、辉创电子、 同致电子等中国系统集成商发展步伐亦逐步加快, 但和海外头部厂商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中 国系统集成商的技术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17 报告编码19RI0349 3 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驱动因素 3.1 ADAS 快速发展 传感器是 ADAS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 ADAS 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 雷达、超声波雷达、车载摄像头、卫星导航等。车载摄像头是 ADAS 的主要视觉传感器, ADAS 的逐步推广显著加快车载摄像头行业的发展步伐。 车载摄像头通过镜头组采集图像,而摄像头内的 CMOS 芯片可将采集到的图像从光信 号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经过模数转化后变为数字信号, 汽车内外环境数据由此形成。 车载 摄像头可实现车道偏离预警、前向碰撞预警、行人碰撞预警、交通标志识别、盲点监测、驾 驶员注意力监测、全景泊车辅助、车道保持辅助等多项 ADAS 功能,逐渐成为 ADAS 应用 方案中最常用的传感器。 以 ADAS 中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为例,车载摄像头通过采集和处理汽车行驶车道标识 线的图像而获得汽车在当前车道中的位置参数, 当探测到汽车偏离车道时, 车道偏离预警系 统会及时发出警报信号, 让汽车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 而当驾驶者打开转向灯, 正 常进行变线行驶时,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不会作出任何提示。 车载摄像头具有适用性高、 识别 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在 ADAS 应用方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 ADAS 应用逐步推广的 市场环境下,车载摄像头的市场需求亦不断提升。 中国 ADAS 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111.3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556.2 亿元,年复合 增长率达 49.5%。车载摄像头是 ADAS 应用方案中最常用的传感器,ADAS 行业的快速增 长亦有力推动车载摄像头进一步发展。 预测 2023 年, 中国 ADAS 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321.5 亿元,在 ADAS 的发展带动下,车载摄像头行业亦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