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pdf
1 报告编码19RI0796 头豹研究院 | 汽车系列深度研究 400-072-5588 2019年 中国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 TMT团队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优质出行需求的产生,出租车成为消费者除私家车外首选的优质出行方案,但出租车市场则呈现明显的供需缺口,难以满足人们的优质出行需求。网约车的出现,恰当地弥补了消费者在出行领域的消费痛点和消费空白,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的乘车环境和服务的升级需求。,2014年至2018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未来,网约车行业将实现内在升级并逐步往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渗透,有望维持行业的平稳增长,预计2019-2023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2.3%的水平,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101.7亿元。 热点一:B2C与C2C商业模式逐渐融合 热点二:网约车行业合规化大势所趋 热点三:中国网约车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随着政策合规化要求的深入,网约车平台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必将是全面推进企业的网约车合规化进程。来影响网约车行业竞争格局的变量将是合规车辆和人员的数量。平台拥有的合规车辆和人员数量,在各城市铺设的合规车辆及人员数量将成为其攻占市场的核心主力。 现阶段,以C2C模式发展的企业占据市场优势,但同时C2C模式佣金比例高、价格随意变动、用户安全难保障等缺点也给B2C模式发展留下空间。C2C平台拥有规模优势,但缺乏垂直管控能力;B2C平台垂直管控能力强,但却缺乏规模优势。长期来看,两种模式必定走向融合,现阶段,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和易到等企业已经开始将B2C和C2C模式融合,兼顾自营及平台业务。 现阶段,滴滴出行是网约车行业的龙头企业,领先优势明显。但随着合规化的深入,滴滴出行面临挑战逐渐加大,新兴的C2C平台采用低佣金、补贴策略分流网约车司机和用户,重资产打造的B2C平台通过全面合规化抢占市场,上游车辆工具提供商通过自有车辆切入网约专车细分市场,各类企业将继续激烈竞争,试图撼动滴滴出行的龙头位置,重构市场格局。 卢佩珊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汽车系列深度研究当出租车遇上共享经济: 传统出租车该如何度过转型阵痛 汽车系列深度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业蓬勃发展,企业“出海”频频 汽车系列深度研究车联网智能化发展,持续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汽车系列深度研究车路协同市场爆发在即,千亿市场蓄势代发 2 报告编码19RI0185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方法论 . 5 1.2 名词解释 . 5 2 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定义及分类 . 7 2.2 发展历程 . 7 2.3 商业模式 . 9 2.4 市场规模 . 10 2.5 产业链分析 . 12 2.5.1 产业链上游 . 13 2.5.2 产业链中游 . 13 2.5.3 产业链下游 . 14 3 中国网约车行业驱动因素 . 15 3.1 城镇化加剧城市出行系统运营压力 . 15 3.2 优质出行方式市场空缺大 . 16 3.3 新能源汽车助力行业更新换代 . 17 3.4 资本介入驱动行业发展 . 18 3 报告编码19RI0185 4 中国网约车行业制约因素 . 19 4.1 用户安全尚未得到有效保障 . 19 4.2 司机、车辆准入门槛的提高 . 19 5 中国网约车行业政策分析 . 20 6 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趋势 . 22 6.1 行业规范化发展 . 22 6.2 向二线以下城市渗透 . 22 6.3 网约车新能源化 . 24 7 中国网约车行业竞争格局 . 25 7.1 竞争概况 . 25 7.2 典型代表企业分析 . 27 7.2.1 神州专车典型B2C平台 . 27 7.2.2 滴滴出行典型C2C平台 . 28 4 报告编码19RI0185 图表目录 图 2-1 典型代表企业商业模式简介 . 10 图 2-2 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 11 图 2-3 中国网约车行业用户规模,2015-2023年预测. 12 图 2-4 中国网约车产业链 . 12 图 2-5 中国网约车用户年龄分布,2018年 . 14 图 3-1 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及占比,2014-2023年预测. 15 图 3-2 中国新能源网约车相关政策 . 17 图 6-1 中国网约车城市渗透率,2019年第一季度 . 23 图 6-2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城市分布,2018年 . 24 图 7-1 中国网约车市场格局(按收入计),2019年第一季度 . 26 图 7-2 中国网约车App月均活跃用户数,2018年12月 . 26 5 报告编码19RI0185 1 方法论 1.1 方法论 沙利文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深入研究10大行业,54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已经积累了近50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10,000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客观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研究院的每一份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砥砺前行的宗旨,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从执行的层面阅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弗若斯特沙利文本次研究于2019年04月完成。 1.2 名词解释 B2C(Business to Consumer)指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的商业零售模式。 C2C(Consumer to consumer)是指个人对个人的交易形式。 6 报告编码19RI0185 ODB(On Board Diagnostics)指车载诊断系统,该系统装置监测车辆的多个系统和部件,包括发动机、催化转化器、颗粒捕器、氧传感器、排放控制系统、燃油系统等。 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收集数据,通过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GSFO(Grid Based Supply Forecast And Optimization System)指网格化运力预测与优化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将各个城市地图分成数百块网格,通过机器学习方法,调配运力过剩区域的车辆,使运力不足区域快速达到供需平衡,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7 报告编码19RI0185 2 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综述 2.1 定义及分类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即网约车,网约车服务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为用户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非巡游性质,即网约车不能巡游揽客,只能通过预约的方式经营。当前网约车平台服务模式涵盖快车、专车、拼车和顺风车,但顺风车并不属于法律定义的网约车服务。 快车服务主要定位于大众市场,价格与出租车相当,主打快速响应,对驾驶员、服务质量和车辆状况要求相对较低。专车服务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对司机驾驶经验、服务质量和车辆品质具有较高要求。 2.2 发展历程 中国网约车行业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2013年以前的探索发展期,线下汽车租赁企业开始发展线上业务;2013-2015年的快速扩张期,网约车服务品类不断完善,用户量剧增;2016年开始的规范调整期,中央和地方政策先后出台,规范行业的发展。 探索发展期 汽车租赁企业率先尝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业务中,如一嗨租车、神州租车等汽车租赁公司率先将车辆信息发布、用户预定、流程审核等业务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成立于2010年的易到用车成为第一家出行领域的互联网信息公司,定位为平台型服务企业,专注于商务出行领域,为用户、车辆租赁方和驾驶员提供综合服务。易到用车主要整合线下汽车租赁公司的汽车资源,为用户服务,截至2012年月,易到整合了近5,000辆汽车。 8 报告编码19RI0185 2012年,滴滴打车、快的打车软件相继上线,聚焦于传统出租车服务领域,帮助乘客通过App呼叫巡游出租车,提高叫车便捷度,减少出租车的空载率。通过先行企业的市场教育后,打车软件取得了市场认可,用户量大幅度增加,逐渐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优秀标的。 快速扩张期 在资本的推动下,中国网约车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期,网约车市场细分领域的产品不断涌现。各类打车软件如摇摇招车、百米打车、大黄蜂打车、嘟嘟叫车相继涌现,但由于行业开展了烧钱补贴大战,众多小企业无力招架,几乎全部倒闭清算,剩滴滴和快的两大企业继续深耕市场。2014年,快的打车推出定位于中高端用户的“一号专车”业务,滴滴打车进军商务用车领域,推出专车业务。2015年滴滴、快的宣布合并,滴滴打车更名滴滴出行,上线快车、顺风车、出租车、代驾、巴士、包车等业务,基本覆盖居民日常出行所需的代步方式,为不同偏好者提供丰富的备选出行方案。 调整规范期 行业进入巨头竞争阶段,企业间的兼并收购频繁发生,加速了行业的自我调整步伐。与此同时,中央及地方频繁出台政策规范行业的发展。 2016年7月27日由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7部委联合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网约车合法化,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国家层面承认网约车拥有合法地位的国家。此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等政策陆续发布,建全了网约车平台、司机、车辆等层面的管理制度。 网约车获得合法身份后迎来了规范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政策强调网约车行业的规范发展,部分不合规的网约车平台面临被兼并收购、合规化乃至面临淘汰的风险。合规化要求出台后,网约车平台可调用的车辆和司机数量大幅减少,靠重资产打造的平台影响相对较9 报告编码19RI0185 小,而以C2C商业模式发展的轻资产平台面临的考验相对较大。 2.3 商业模式 中国网约车行业存在两种主流的商业模式:B2C重资产模式:网约车企业,如曹操专车,自购车辆和自雇专业驾驶员为用户提供服务;C2C轻资产模式:网约车企业,如美团打车,提供网络平台,由汽车租赁公司或私家车主提供车辆和司机,为用户服务。 C2C模式下,网约车企业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撮合用户和汽车服务提供商(如私家车主、汽车租赁公司等)形成交易,网约车平台企业充当中介角色,负责匹配供需信息,不提供车辆资源,不拥有车辆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车辆及驾驶员资源主要来源于汽车租赁公司以及私家车主。C2C模式下的驾驶员是自由人,不受平台管辖,只要车辆合规,司机通过平台简单的线上审核,即可开展运营业务。平台对供给侧缺乏有效的监管与约束,难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出行。 B2C模式下,网约车企业自购车辆,拥有运营车辆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并直接以用工形式雇佣专职司机。网约车企业对车辆及驾驶员有较好的管控能力,可通过设置严格的准入规则筛选驾驶员,并设定统一的服务标准规范驾驶员,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但自营模式成本重,司机管理、车辆维护等费用支出高,难以支撑企业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因此B2C平台一直未撼动C2C平台的主导地位。随着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合规化要求将大大促进B2C平台的发展。 现阶段,以C2C模式发展的企业占据市场优势,但同时C2C模式佣金比例高、价格随意变动、用户安全难保障等缺点也给B2C模式发展留下空间。C2C平台拥有规模优势,但缺乏垂直管控能力;B2C平台垂直管控能力强,但却缺乏规模优势。长期来看,两种模式必定走向融合,现阶段,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和易到等企业已经开始将B2C和C2C模式融合,兼顾自营及平台业务。 10 报告编码19RI0185 图 2-1 中国网约车行业典型代表企业商业模式简介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2.4 市场规模 在经济发展、政策推动以及互联网技术升级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推动下,2014年至2018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4-2018年间,网约车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8.0%。2018年后,网约车行业发展趋于平稳,市场规模增速逐渐回落,但居民对网约车的刚性需求依然推动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未来,网约车行业将实现内在升级并逐步往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渗透,有望维持行业的平稳增长。沙利文预计,2019-2023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2.3%的水平,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10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