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大语文行业研究报告.pdf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大语文行业研究报告2020年2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摘要名师化 主旋律不变,完善与创新师训体系与激励机制,遴选与培养存量与增量名师;泛 IP化 的潜力较大,以“文创 +教育 +文娱”的方式触达低幼学段与教育家长群体;OMO化 场景丰富,贯穿全环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将成为未来语文产品的标配。新高考 背景下,语文学科在高利害考试中的权重得到提升,语文培训需求迅速释放;新课标 背景下,语文教师亟待提升业务能力,校内外集体教研推动产品供给多元化 ;新教材 背景下,以传统文化与整本书阅读构筑语文核心素养加大了语文学习的难度。2019年,中国大语文行业市场规模达 395.8亿元 ,同比增长 22.1%,其中作文类市场占比达 52.3%,依旧是主要的细分赛道。阅读类市场占比达 33.4%,随着课程类与通识类产品的低龄化和体系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阅读类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厚积薄发,各类玩家基于自身在 资本、口碑、体系、品牌 上的优势,以 名师模式卡位 ,不同程度地向 教辅、教培、教研、教学 进行渗透,并针对不同学段的差异化需求,适配 培优与补差、考试类与非考试类 的产品与服务,一齐开启语文教改新十年。SMS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3发展背景: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 1发展现状:应运而生,方兴未艾 2细分板块:百舸争流,激流勇进 3企业案例:推陈出新,任重道远 4未来趋势:名师化、泛 IP化、 OMO化 54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概念界定“大”在学科外延泛化,“新”在学科内涵深化本文所指“语文”,特指作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学科课程名称的“语文”,即“语文学科”。自 1950年教育部设“语文学科”以来,中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逐渐清晰,语文学科开始课程化,这不可避免地使语文学科的内涵变得具体而狭隘。从历史上语文分科制改革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教育可以分为“汉语教育”与“文学教育”,前者侧重工具性,后者侧重人文性,在追求学科科学化的过程中,带有鲜明的科学主义特色的工具属性被不断强化。在教改的大背景下,语文学科的内涵由汉语教育向文学教育渗透,学科外延也得到拓展,新式语文即大语文应运而生。从内涵来看,传统语文教学侧重于咬文嚼字、遣词造句和缀句成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应用能力,而“大语文”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初步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从外延来看,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国学、写字、口才、阅读等兴趣与活动教育的内容也纳入了语文学习的范畴。汉语教育文学教育工具性以知识体系为先导强调实践,重在实用人文性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强调感受,重在审美逐渐渗透内涵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大语文的概念界定国学教育阅读教育写字教育口才教育 外延外延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内涵5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发展驱动力:考试改革新课标全国卷适用省份逐年增多,新中高考均提升语文权重自 2007年开启新课标高考以来,全国各省逐步纳入新课标高考体系,各科逐渐从自主命题过渡到全国统一命题,目前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外,其余省份的语文高考均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课改之前,未纳入新课标高考体系的省份主要参考考试大纲进行命题,从课改要求上来看,新课标全国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相比“大纲卷”,“课标卷”更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其开放性试题较多,题目较为新颖灵活,考察难度也较大。自 2014年新高考改革开始,语文学科在考试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得到提升。从原始分与等级分的角度来看,等级分学科在选考策略的帮助下可实现整体分数的提升,与语数外三门原始分学科相比,等级分学科的区分度下降;从数学与外语考试变化的角度来看,数学考试不分文理科后,考试范围将趋于传统文理科数学之间,至少对于有理科倾向的学生而言,数学考试的难度将下降。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后,无论是听力与笔试分开考试取合计分值,还是统一考两次取最高分值,均有助于英语总成绩的提升。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部分地区的中考方案中,语文学科的考试分数与内容也有相应的改变。 中考语文分值与难度的变化时间 城市 主要内容 执行时点2013.03 宁波语文 120分 150分数学 130分 150分英语 110分 120分2014年中考执行2014.11 长沙语文 120分 150分数学 120分保持不变英语 120分 100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和综合探究的内容;适当增加古诗文阅读、记叙文阅读、作文的分值比重2015年中考执行2015.03 娄底 语文 120分 150分数学英语各 120分保持不变 2015年中考执行2018.04 济南 语数英均由 120分调整至 150分 2018年中考执行2018.11 深圳 语文 100分 120分数学英语各 100分保持不变 2021年中考执行0200040006000800010000黑龙江吉林 陕西 河南 山西 新疆 云南内蒙古河北 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江西 广西 安徽 湖北 福建 湖南 广东 重庆 四川 山东各省语文高考试卷字数对比最后一次使用大纲卷的卷面字数 首次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的卷面字数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卷面字数平均 增长 1900字 ,近年全国卷已 超 9000字 字数增长主要来自阅读选考文本、基于情景的默写和基于选段的语言文字运用6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 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发展驱动力:课标修订以学习任务群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强调传统文化与阅读教育2017年年底,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这是自 2003年实验版课标出台以来的一次大改,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规划周期,预计新版课标将统领未来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向。此外,在以“课程标准”替代“考试大纲”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新版课标还将借助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影响初中以及小学的语文教学方向。从新版课标的具体内容上来看,语文核心素养明晰了学科定义,进一步提升了对教师学科素养的要求。学习任务群明确了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的情景化教学在提高教师教学灵活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课堂管理和教案设计的难度,教师的身份由“讲师”转变为“导师”。从基于新版课标编制的统编版教材的内容上来看,以古诗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占比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核心内容以课外整本书阅读为主,教材整体上对学生的阅读广度与阅读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阅读兴趣而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统计及核算。注释:高中教材选修参考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先秦诸子选读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和 外国小说欣赏 的教材结构;义务阶段对比对象为人教版教材。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普通高中统编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对比学习任务群教学单篇文选式教学 自主学习,可以灵活安排阅读课时 情景教学,聚焦于语文活动与实践 任务驱动,聚焦于学习任务的教学 灌输式讲解,教应试套路 注重文体知识,注重刷题 语文课零碎、重复与随意新旧教学方式的对比讲师 导师“教教材”“用教材教”对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与教学设计能力要求提高 对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与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提高323325347369人教版统编版古诗词(首) 古文(篇) 其他(篇)+1 +9 -4古诗文占比 49.3%古诗文占比 43.8%义务教育阶段古诗文占比:小学: 11%20% 初中: 27%31%2.51.51110.50.521110.50.5必修( 8学分) 选择性必修( 6学分)文学 阅读 与写作思辨性 阅读 与表达实用性 阅读 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 阅读 与研讨中华传统文化 经典研习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科学与文化 论著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7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发展驱动力:教材统一从“一纲多本”到统编统审统用,语文教育行业天花板提升21世纪伊始,我国鼓励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实验版)和当地教育水平编制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小学语文教材迎来了“一纲多本”的时代( 15个版本)。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实践,自 2011年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后,国家开始制定新教材。 2017年,我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语文、历史、法制与道德三科教材的全国统一,已于 2019年实现全面覆盖,并将于 2022年实现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全面统一。作为具备较强意识形态属性的语文学科,从学科性质与教学要求上来看,语文学科的学科地位仍处于三科之首。教材统一后,全国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将实现统一,国家对中小学生语文教育的要求被拉到同一水平线上,教材难度不一的讨论将被终结。对于地方性的教育服务商而言,得益于地域间教材差异的消弭,地方教材保护主义被削弱,因缺失适配多教材版本的产品线而带来的市场拓展阻力不断降低,业务天花板将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新老教材的更替往往意味着相应教辅资料与教研资源的更新,在“新”教材为市场带来新的需求的同时,校内外各类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教研将为语文教育市场带来新的供给。语文新教材统一的主要影响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教材更替新教辅的需求新教研的需求新内容的供给新服务的供给全国统一终结教材难度不一市场拓展阻力降低削弱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天花板提升8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行业价值破解新高考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难考、难教、难学的困境在下一个十年教改规划中,我国语文教育将进入改革深水区。从需求端来看,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与教材内容体系大幅提升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难度,对双方语文知识、常识与学养的要求较高,这将导致教师的学习周期被拉长,学生的学习阶段被提前。一方面,教师亟待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通过阅读与研讨来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与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尽早地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方可应对基于广泛阅读要求的语文考试。从供给端来看,相较于英语与奥数,校内语文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落后,校外语文教学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语文教育需求迅速释放,先进需求与落后供给之间的矛盾将迫使供给端进行自我革命,适配且优质的语文类产品与服务将填补市场空缺。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课程内容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教材内容体系难考难教 难学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语文课教什么? 用什么学?教学内容体系基于教师的理解与运作大语文行业的价值教学方法过时教与学应试套路失效如何测? 怎么练?91发展现状:应运而生,方兴未艾 2细分赛道:百舸争流,激流勇进 3企业案例:推陈出新,任重道远 4未来趋势:名师化、泛 IP化、 OMO化 5发展背景: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102020.7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发展历程作文大赛驱动语文培训,语文教育步入多元化发展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的战略背景下,国家急需培养科技型与国际化的人才,一系列高利害关系的考试纷纷向数学与英语倾斜,我国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留学潮与奥赛热,英语与数学培训渗透了几乎全学龄段,在这样的经济政策与社会风向的影响下,语文培训长期不见起色。 21世纪伊始,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加深,受教育群体数量激增,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稀缺,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提分与竞赛择校需求旺盛,应试阅读与竞赛作文成为语文培训市场为数不多的出口,校外语文培训市场开始活跃。 2010年,伴随着教育发展纲要的出台,我国迎来新的教改十年,基础教育的改革基调指向文化素养,文化自信与公民教育成为时代课题,以国学教育和口才教育为代表的偏向于兴趣培养与素养提升的课外培训市场开始发力,但面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等“老大难”的问题,现阶段能够实现国家政策有效落地的手段依然是升学制度改革,因此,在校内课程修订、校外培训管制、中高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下,我国大语文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大语文行业发展历程1997 2000 2013 20202007 中小学语文同步教参为教师减负,体系化设计大幅降低教师教学难度。 新概念作文大赛诞生,作文培训从兴趣走向特长。 民办教培机构兴起,直指应试技巧与快速提分,应试阅读与模板作文成为主流。 作文大赛百花齐放,以新概念、叶圣陶杯、创新作文为代表的作文大赛点燃作文培训市场。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国家开始取缔一批奥数竞赛,作文大赛成为名校掐尖与家长择校的“绿卡”,行业迎来红利期。 以兴趣教育和素养提升为培训目标的机构开始发力,国学、阅读、口才教育逐渐受到部分家长的重视。 新课标背景下的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引发“语文分值提升”舆论,语文教学与考试改革呼声不断。 “互联网 +教育”迎来政策与资本红利,工具类与课程类产品齐头并进,语文教育开始泛化与深化,升学制度改革背景下,素质语文与应试语文的边界开始模糊。开启新的教改十年多元化的语文教育竞赛与择校应试与提分 素养与升学教参与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