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美求职白皮书.pdf
2019北美求职白皮书 美国数据应用学院 Data Application Lab DataAppLab 1 目 录 前 言 . 2 第一部分:2019美国就业环境概览 . 3 一、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 . 3 二、全美最热门工作岗位 . 3 三、就业地理分布 . 5 四、就业城市推荐 . 6 五、行业薪资对比 . 6 六、就业竞争形势 . 7 第二部分:美国职场文化 . 9 一、美国式“关系” . 9 二、积累人脉的有效方法 . 9 三、建立人脉圈策略 . 10 四、自我展示平台-LinkedIn解析 . 10 第三部分:美国数据类行业岗位认知 . 12 一、岗位功能介绍 . 12 1. 产品数据科学家 . 13 2. 数据科学家 . 13 3. 商业智能数据科学家 . 13 4. 数据工程师 . 13 5. 数据分析师 . 13 二、数据类岗位面试问题常见类型 . 14 1.常规问题 . 14 2.行为问题 . 14 3.商业相关问题 . 14 4.技术问题 . 15 第四部分:在美求职的法律须知 . 15 一、国际学生在美求职的常用身份介绍 . 15 二、2018 H1B数据统计 . 16 三、2019 H1B改革:程序变动、政策收紧、利好硕博 . 17 四、新形势下的注意事项:提前规划,保持合法身份 . 18 第五部分:求职资源总汇 . 18 一、求职时间表 . 18 二、求职网站总汇 . 20 三、高阶面试准备 例题解析 . 21 四、北美专业求职服务推荐 . 25 五、数据类微信公众号精彩文章推荐 . 27 六、Youtube数据类频道资源推荐 . 28 七、数据应用学院课程介绍 . 29 2 前 言 根据最新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数据,2018年美国国际学生人数连续第三年超过100万,此次人数突破109万,再创新高。中国连续第九年成为最大生源国,约36万名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较上一年增长了3.6%。然而,伴随着赴美留学的人数不断增长,中国留学生想在数量庞大的国际生群体中脱颖而出,拿到美国H-1B签证的难度也更大了。 一方面,在川普总统连环高压下, H1B政策紧缩,签证的通过率不断降低,RFE更是比比皆是。另一方面,2018年雇佣留学生的雇主比例创下新低,据NACE年度就业前景报告显示,只有23.4的受访雇主者表示愿意雇用国际学生。与此同时,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是有增无减,印度申请人,拿到了高达73.9%的H1B配额,而中国留学生尽管在全美国际学生中占比高达33.2%,拿到的H-1B的比例仅占11.2%。整体来看,中国留学生留美就业的难度较往年是增大了。 从求职者的角度,很多留学生都面临着相似的困难,我们统计了大家最常提到的以下几个难点: 1) 不熟悉美国招聘流程和时间节点 2) 求职前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个人求职竞争优势分析 3) 缺乏面试、沟通、社交技巧,没有人脉网络 4) 不了解美国政府对外籍学生的就业限制,在申请工作签证遇到困难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求职者的困惑,我们希望能有一份来自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并且能够给予留学生实际帮助的就业指南,给在求职道路上仍有困惑或者遇到困难的同学带来希望和引导。 通过和多位工业界、教育界、法律界专家的沟通,以及和参与筛选的招聘人员、决定招聘的管理人员、以及成功通过面试拿到offer的候选人进行交流,从工业界最真实的现状出发,结合招聘方和求职候选人不同视角的观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份“2019 北美求职白皮书”,希望能为广大留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支持。 预祝大家2019年求职顺利! 3 第一部分:2019美国就业环境概览 一、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 根据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和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2016至2018年联合披露的最新数据1来看,在美的中国留学生群体有总人数多达三十余万,且各学段人数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OPT的数量增长最快,即便在紧缩的移民政策影响下,2016至2018年间年均增幅均达到10%。如此看来,无论最终是否选择回国,毕业后在美求职已成中国留学生选择职业发展起点的大势所趋。 二、全美最热门工作岗位 美国本土的一些热门就业专业很难反映出国际生就业的趋势。鉴于国际生就业需要公司Sponsor来申请H1B工作签证,我们就以2018年H1B申请的官方数据来分析国际留学生的就业市场。 根据美国劳工部下属的外籍劳工证办公室OFLC(The Office of Foreign Labor Certification),针对H-1B、绿卡申请等带来的最新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时间节点为2017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排名前10位的被批准的LCA职业,一眼看过去就能感受到众多IT高新技术相关职位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1ww.iie/en/Research-and-Insights/Open-Doors/Data/International-Students 2015/16 2016/17 2017/18Undergraduate 135,629 142,851 148,593Graduate 123,250 128,320 130,843Non-degre 17,475 19,749 18,225OPT 52,193 59,835 65,680TOTAL 328,547 350,755 363,341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2015至 2018年 中国在美留学生学段分布 -Undergraduate Graduate Non-degre OPT TOTAL4 其中,软件应用开发师、电脑系统分析师、系统软件开发师牢牢占据着前排位置,这种情况和这几年的趋势保持一致。另外榜单上的热门职位还包括会计师、审计师、管理分析师、电子工程师、运营研究分析师以及金融相关职位。 从公司发放工作签证的角度来说,公司一般愿意赞助拥有硬技能的国际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热门的国际生就业领域包括: 计算机 (软件工程师) 大数据 (数据科学家、商业分析师、数据分析师) 机械工程 电子工程 会计 5 与H-1B申请非常相似的是,从事电脑与数学相关的职业员工申请绿卡的比率高达57%。另外建筑与工程相关、管理相关、商业与金融业相关、教育相关也都成为申请绿卡的热门职业。 总体上来说,从国际生热门专业到热门岗位,都是以科技和技术为主导的。除了一直热门的“程序猿”之外,“数据狮”成为了超人气的新兴热门岗位。 三、就业地理分布 未来到哪里去工作呢?在顺利完成学业,几乎所有人都会考虑就业的地理位置问题。在美国就业,城市和农村无论是从生活成本和方式、环境氛围还是机会发展都有很大区别。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喜欢的生活节奏和未来期望的发展道路来辩证的挑选一个合适自己的地方。我们将为大家提供经济、人口、生活质量和薪资等硬性指标以供参考 根据H1B签证申请的分布来看,加州作为美国老牌高科技集中地,以25.3%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接下来德州、纽约、新泽西等州也有相当大比例的申请人数,整体来看,H1B申请人比例排名靠前的州多数是在东海岸。 6 四、就业城市推荐 US News 2018年7月发布的2018美国25个最受欢迎的就业城市,对美国125个最受欢迎的城市进行了综合对比,包括其宜居指数排名、地区人口、房价中位数、年收入中位数、失业率,并按照相应比例计算出了全美最适合就业的25个城市。在此列出排名前十的城市,供毕业生作为就业去向的参考。 排名 城市 2018宜居指数排名 地区人口 房价 中位数 年收入 中位数 失业率 1 San Jose, CA 17 1,943,107 $932,108 $78,990 3.3% 2 San Francisco, CA 20 4,577,530 $790,233 $69,110 3.3% 3 Washington, D.C 8 6,001,752 $368,642 $68,000 3.7% 4 Boston, MA 25 4,728,844 $399,458 $64,080 3.5% 5 Denver, CO 3 2,752,056 $362,492 $55,910 2.6% 6 Seattle, WA 10 3,671,095 $403,650 $61,170 3.9% 7 Honolulu, HI 35 986,999 $581,658 $51,080 2.4% 8 New York, NY 96 20,973,061 $374,814 $61,925 4.4% 9 Manchester, NH 37 404,948 $236,174 $51,920 2.7% 10 Madison, WI 16 634,269 $238,375 $50,830 2.4% 五、行业薪资对比 除此之外,我们横跨各州,对类似工作在各个不同地方的薪酬进行了对比。以数据行业为例,我们研究了数据科学家、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商业分析师和管理咨询师在加州、华盛顿州、纽约州等热门州的平均年薪2: 2数据来自jobsintech.io,选取了加州、DC特区、麻省、密西根、纽约州、德州、华盛顿州。 7 - 各州数据岗位工资水平比较 - 由于各地的实际生活消费水平不同,在结合了当地生活水平后,我们得到了全美范围内的加权工资水平: 大家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参考,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来好好大展身手! 六、就业竞争形势 1. 外部竞争持续惨烈 根据和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所披露的数据,以2017年为例,中国在美使用OPT人数为6万余人,仅占9.4%;而印度留学生人数不足中国的1/2,但2017年在美使用OPT占比75.6%。 8 - 2018 H1B Visa Report: Top H1B Visa Sponsors - 而从MyVisaJob网站公布的如上数据看,2017-2018财年H-1B批准数量高的公司均为印度外包公司3。许多有求职意向的中国学生并没有成功求职,出于语言、文化等差异,在职场竞争力上中国学生普遍需要学习与提升。 2. 内部竞争压力加剧 从美国国土安全部公布的调查数据来看4,中国在全美的留学生中,仅2018年一年,就有近18万人次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专业。再加上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行业兴起至今的中国留学生和有调整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存量,国际学生想要找到心仪工作,往往需要强大的个人学术背景和行业实习经验作支撑。 - 2018 Mapping SEVIS by the Numbers: Continent and United States Data - 无论竞争如何激烈,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中国求职者人数增长将会是美国就业市场的必然趋势。而对每一位刚刚毕业踏入美国社会工作的留学生来说,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值得尊重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就业竞争力的。 3ww.myvisajobs/Reports/2018-H1B-Visa-Sponsor.aspx 4studyinthestates.dhs.gov/sevis-by-the-numbers 9 第二部分:美国职场文化 一、美国式“关系”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求职过程中,强大的关系网都是一个求职者最坚强有力的后盾。通过社交拓展人脉网络,来获得内推(Internal Referral)是美国找工作的特色之一。虽然印象中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但是美国在求职这方面也非常看重“关系”和推荐。 据统计,62%的工作机会没有公开在招聘网站上,而是通过内推的方式呈现。美国是一个很强调信任感的国家,招聘官也更倾向于招聘有熟识的同事朋友提供背书的求职应聘者。如果能够在申请的公司内找到员工为你提供帮助和内推,那么有大几率确保你的简历能够被查看,甚至可以让你在面试过程中跳过一些步骤。 我们非正式地调查了Data Application Lab经历过求职招聘的校友们。事实证明,获得公司内部人员推荐的求职者有85%的可能受邀参加电话面试,而那些普通直接申请的求职者通常只有10%的机会拿到面试机会。对比数据就可以发现,“找内推”的方法能将你的求职成功率大幅提高。 二、积累人脉的有效方法 对于刚出国留学的朋友们来说,人生地不熟,也不像国内有那么多年积累,如何有意识地积累人脉、寻求潜在工作机会呢? 第一,长远看来,和共事过项目的同学、同事保持良好关系、主动给他人提供帮助加深彼此的了解来体现你的价值,会帮助你建立一个强大的关系网。 第二,利用校友资源。无论是教授还是校友,找个mentor带总是上道最快的方法。曾同处一个学校,会让建立关系变得容易很多。 第三,参加行业相关大会、events、metups,也能逐步积累资源。 Conferences: Strata Conference, KD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Science), NIPS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ing Systems), IDEAS Metups:关于数据科学的metups有很多,主要集中在旧金山湾区,你可以登录Metup寻找离自己最近的metups。其中超过4000人参加的大metups有SF Data Mining, Data Science DC, Data Science London, Bay Area R User Group。很多metups是由行业领导者组织的,你可以申请当志愿者,在会后和speaker交谈,会帮助你用最短的时间接触到行业核心人员。 第四,通过LinkedIn等平台,约谈Coffee Talk,进行信息访谈。信息访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准确地了解公司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的优先事项。这在实际的面试中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你表现出对对方正在做的事情表现出兴趣并且愿意提供志愿帮助,那么他们会非常慷慨地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