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pdf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 发展报告 2016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目 录 一、 行业发展基本状况 .1 (一) 总体分析 .1 (二) 行业发展特点 .3 (三) 各主要品种分析 .4 二、 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7 (一)行业竞争力不强 .7 (二)行业发展不平衡 .7 (三)行业创新能力不足 .8 (四)政策支撑不配套 .8 三、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8 (一) 对行业发展环境及相关因素分析 .8 (二) 行业发展及各品种趋势预测 .10 1 一、 行业发展基本状况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国内再生资源市场震荡不强,呈疲软状态,主要品种再生资源价格持续下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利润持续走低。 (一) 总体分析 1.回收总量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废玻璃、废电池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2.46亿吨,同比增长0.3%。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报废汽车;降幅最大的是报废船舶。 表 1 2014-2015 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利用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2014 年 2015 年 同比增长% 1 废钢铁万吨 15230 14380 -5.6 大型钢铁企业 万吨 8830 8330 -5.7 其他行业 万吨 6400 6050 -5.5 2 废有色金属万吨 798 876 9.8 3 废塑料 万吨 2000 1800 -10.0 4 废纸 万吨 4419 4832 9.3 5 废轮胎 万吨 430 500.6 16.4 翻新 万吨 50 28.6 -42.8 再利用 万吨 380 473 24.5 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数量 万台 13583 15274 12.4 重量 万吨 313.5 348 11.0 7 报废汽车 数量 万辆 220 277.5 26.1 重量 万吨 322 871.9 170.8 8 报废船舶 数量 艘 142 102 -28.2 重量 万轻吨 109 91 -16.5 9 废玻璃 万吨 855 850 -0.6 10 废电池(铅酸除外) 万吨 9.5 10 5.3 11 合计(重量) 万吨 24470.6 24550.4 0.3 注:2013 年以前公布的废钢铁回收量数据主要是大型钢铁企业的数据,自 2014 年起,将中小型钢铁企业回收的废钢铁、铸造和锻造行业使用的废钢铁数量纳入统计范围。 注:2013 年以前公布的废有色金属回收量中没有统计热镀锌渣、锌灰、烟道灰、瓦斯泥灰中废锌的相关数据,自 2014 年起,将从热镀锌渣、锌灰、烟道灰、瓦斯泥灰中回收的废锌数量纳入统计范围。 2 2.回收总值基本情况 2015年,我国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5149.4亿元,受主要品种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同比下降20.1%。其中报废船舶降幅最大,同比下降47.2%;报废汽车增幅最大,同比增长85%。 表 2 2014-2015 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价值表 单位:亿元 序号 名 称 2014 年 2015 年 同比增长% 1 废钢铁 3122.15 1984.4 -36.4 2 废有色金属 1324.68 1395.6 5.4 3 废塑料 1100 810.0 -26.4 4 废纸 616 642.7 4.3 5 废轮胎 68.8 65.1 -5.4 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78.4 78.3 -0.1 7 报废船舶 21.8 11.5 -47.2 8 报废汽车 66 122.1 85.0 9 废玻璃 25.7 21.3 -17.1 10 废电池(铅酸除外) 19.8 18.5 -6.6 11 回收总值 6446.9 5149.4 -20.1 3.主要品种进口基本情况 2015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报废船舶五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共进口4168.8万吨,同比增长0.9%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报废船舶,同 比下降15.3%。只有废纸进口略有增长,增幅为6.4%。 表 3 2014-2015 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进口情况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2014 年 2015 年 同比增长%1 废钢铁 万吨 256 233 -9.0 2 废有色金属 万吨 618.1 576.7 -6.7 3 废塑料 万吨 825.4 735.4 -10.9 4 废纸 万吨 2752 2928 6.4 5 报废船舶 万轻吨 85 72 -15.3 6 合计(重量) 万吨 4132.4 4168.8 0.9 备注:1、废有色金属进口是指含铝废料、含铜废料、含锌废料 2、我国进口废有色金属实物量按 36%的比例折算。 3 (二) 行业发展特点 1.回收行业开始探索 PPP 模式 为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国家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 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2015 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开始尝试 PPP 模式。湖北省宜昌市供销社吉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广东致顺化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通过 PPP模式,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合作。PPP 模式有利于改革创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等过程公共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完善了财政补贴机制,满足居民的环保要求,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 2.两网融合模式崭露头角 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价格持续下跌, “拾荒”大军和个体户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回收市场呈现“利大抢收、利小不收”的局面,再生资源回收难度越来越大。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协同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通过两网协同融合,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有效衔接,能够充分发挥两个系统优势,提高生活垃圾在回收、分拣、处理等环节的运作效率,大幅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率,减少垃圾填埋量。另外,两网融合还加速社会客观认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意义,正确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引导全社会关注生活废弃物的全过程环境管理,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目前,以苏州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在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及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模式。 3.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2015年7月4日,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驱动创新作用,引导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促进再生资源交易透明化、便利化。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控,通过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产品及废弃物流向,逐步整合物流资源,梳理回收渠道,优化回收网点布局,使需求方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实现上下游企业间的智能化物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互联网企业代表,如淘绿、爱回收、回收哥、绿猫、再生活、帮到家、绿色地球、旧货郎等,利用互联网搭建在线交易平台,促使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由线下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减少了回收环节,降低了回收成本,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4.资本入局助力转型升级 2015年,国企、上市公司大举进军再生资源行业,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逆势整合。通过兼并重组,企业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配置,加强与下游应用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调整再生资源的产品结构,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不断拓4 展产品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经过发展改革,龙头企业整合当地资源,提升再生资源加工水平,提高分拣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削减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逐步改善产品销售疲软、价格持续下跌的行业形势。2015年,葛洲坝集团旗下子公司绿园科技与大连环嘉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葛洲坝环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秦岭水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中再生正式借壳秦岭水泥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调整为电子废弃物的拆解处置。格林美、桑德环境、东江环保等上市公司通过区域性并购继续焕发活力,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改进处理技术,将拆解后的电器元件经简单处理循环利用,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爆发的时期打造经济新增长点,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 各主要品种分析 1.废钢铁回收情况分析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80382万吨,同比下降2.35%,是198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特别是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下滑,2015年我国进口铁矿石95272 万吨,同比增长2%,创历史新高,对外依存度已超过80%。钢铁企业在困境中继续采取多用铁矿石,减少废钢铁比例的炼钢工艺,致使废钢铁消耗量出现负增长。 2015年,我国回收废钢铁为14380万吨,同比下降5.6%。其中,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回收废钢铁8330万吨,同比下降5.7%;其他行业回收废钢铁6050万吨,同比下降5.5%。废钢铁价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为30%左右, 下滑幅度之大是历史罕见的。2015 年我国进口废钢233万吨,同比下降9%,是近十年废 钢进口数量最少的年份,废钢的进口量只占铁矿石进口量的2.4%。 2015年,全国炼钢废钢铁综合单耗104千克/吨钢,同比下降3千克/吨钢。其中转炉废钢铁单耗66千克/吨钢,与同期基本持平,电炉废钢铁单耗580千克/吨钢,同比下降4千克/吨钢,降幅0.7%。炼钢废钢铁消耗总量和废钢比的双降,反映出重点钢铁企业废钢铁应用量下降的局面并未彻底扭转,对废钢铁加工企业的影响仍在持续。 2.废有色金属回收情况分析 2015年,面对全球有色金属需求疲软、供应过剩及预期美元走强等不利因素,企业积极应对经营困难,有色金属行业总体运行平稳。 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5089.9万吨,同比增长5.8%,增幅比上年收窄1.4个百分点;再生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品种(铜、铝、铅、锌)总产量约为1167万吨,同比增长1.2%,增幅低于去年。其中再生铜产量约305万吨, 同比增长3.4%;再生铝产量约575万吨,同比增长1.8%;再生铅产量约150万吨,同比下降6.3%;再生锌产量137万吨,同比增长3.0%。 2015年国内主要废有色金属回收量约为876万吨,占再生金属原料供应量60%以上,其中废铜回收量约为190万吨,废铝回收量约为400万吨,废铅回收量约为150万吨,锌回收量约为136万吨。 2015年,中国进口含铜、含铝、含锌废料共计576.72万吨,进口金额113.71亿美元。其中,进口含铜废料365.85万吨,同比下降5.58%;进口含铝废料208.70万吨,同比下5 降9.50%;进口含锌废料2.17万吨 ,同比下降 32.16%。含铜废料主要来自美国、香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和荷兰,主要从广州、宁波、天津、杭州和南宁等关区进口。含铝废料主要来自美国、香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德国,主要从广州、上海、宁波、南宁和南京等关区进口。 3.废塑料回收情况分析 受国内经济下行和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表现不佳,塑料制品产量为7560.82万吨,增速由2013年的8.02%降至2015年的0.95%,国内五大通用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7005万吨,工程塑料类 约为500万吨,国内塑料再生利用量约为2735万吨,国内废塑料回收量约为1800万吨,同比下降10%。 目前,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规模较大,但整体质量水平较低,加上废塑料价格普遍下跌,行业利润呈下滑趋势,同时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再生塑料与原生塑料价差进一步缩小,环保整顿导致上游原料货源减少、再生塑料生产厂家采购成本上升,加之人工等运营成本的提高,厂家盈利能力下滑,行业进入微利时代。2015年,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的开工率在 50%左右。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家庭作坊式的个体户占一定比例,在大城市周边及城乡结合部扎堆经营,基本实现了产业细化和产业链延伸。大中型废塑料加工企业以进口废塑料作为原料居多,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 4.废纸回收情况分析 2015年我国造纸工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信心趋弱,部分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企业盈利空间收窄的情况下,企业生产运行的困难增多,行业尚未完全走出困境。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900家,纸及 纸板生产量 10710万吨 ,较上年增长2.29;消费量10352万吨,较上年增长2.79。 2015年,规模以上造纸生产企业2791家;主营业务收入8003亿元,同比增长2.33;利润总额373亿元,同比增长2.90 ;亏损企业有366 家,占13.11 。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天津、广西和海南等东部省市纸及纸板产量比例超过75.0。 2015年,由于网购消费逐渐增多,箱板纸和瓦楞纸产量和消费量均有所增加,废箱板纸价格一度呈现上涨趋势;废报纸和废书本回收数量和价格没有明显变化。2015年,我国废纸回收量呈缓慢上涨趋势,全年回收总量为4832万吨,同比增长9.3%。 5.废轮胎回收情况分析 2015年以来,受国内经济、政策因素和国外竞争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轮胎行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2015年全国汽车轮胎总产量为5.63亿条,其中全钢子午胎1.08亿条,半钢子午胎4.10亿条,斜交轮胎0.45亿条。 我国废轮胎回收利用行业主要是旧轮胎用于翻新,废轮胎用于制造再生橡胶、橡胶粉和热裂解。旧轮胎翻新是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首选,而废轮胎的综合利用方式是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橡胶粉和热裂解。2015年,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达到3.3亿条,重量达到约1200万吨。再生橡胶产量达到438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橡胶粉产量达到35万吨,其中用于生产改性沥青15万吨。受天然橡胶价格和环保的影响,再生橡胶的需求量大大6 降低。由于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 件(GB7258-2012)和“三不包”(不包修、不包换、不包退)轮胎以及新轮胎降价,轮胎翻新企业近7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全国翻新轮胎产品数量下滑明显,产量仅为800万标准折算条。 6.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情况分析 2015年,家用电冰箱累计生产8992.8万台,同比下降1.9%;房间空气调节器累计生产15649.8万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家用洗衣机累计生产7274.5万台,同比增长0.7%;手机和彩色电视机的产量分别为18.1亿部和1 .4亿台,同比增长7.8%和2.5%,其中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13.99亿台和8383.5万台,分别占比达到77.2%和57.9%;生产微型计算机3.1亿台,同比下降10.4%。 2015年,家电行业产销率95.0%,较2014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累计出口交货值3445.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0.8%。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113294.6亿元,其中内销产值61695亿元,同比增长17.3%,高于出口交货值17.4个百分点;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54.5%)超过一半,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五种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量约为15274万台,约合348万吨。其中废电视机回收量为5850万台;废电冰箱回收量为1705万台;废洗衣机回收量为1545万台;废房间空调器回收量为2432万台;废微型计算机回收量为3742万台。 截至年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数量达到 109家。随着获得处理基金补贴企业数量的增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以电视机回收价格为例,2014年,21寸CRT电视机平均回收价为85元/台。2015年,相同尺寸的电视机平均回收价上升为95元/台。 7.报废汽车回收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群众购车刚性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截止2015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7228万辆,同比增长11.53%;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385万辆,同比增长9%;保有量净增1781万辆,同比增长4.34%。 2015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 稳步推进,全国获得拆解资质的企业数量603家,同比增加1%;隶属回收网点2358个,同比下降3%;从业人员2.8万人。报废汽车回收网点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全年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合计277.53万辆,同比增长26.1%,其中报废汽车回收量260万辆,同比增长18.18%,摩托车回收量17.53万辆,同比下降23.70%。拆解再生资源总量合计871.88万吨,同比增长170.8%。 8.报废船舶回收情况分析 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航运业持续低迷以及国内继续加大鼓励老旧船舶提前报废政策等因素影响,航运企业和船东继续削减过剩运力或产能,大量老旧船舶退出市场。近几年,国内拆船业拆解各类废船数量虽逐年减少,但2015年仍是历史上较好的年份之一。 2015年,国内会员拆船企业成交拆解国内外各类废船179艘,累计162.6万轻吨,与2014年相比,成交废船艘数减少28.7%,轻吨量下降16%。其中,国内废船91万轻吨,艘数同比减少 28.1%,轻 吨量同比下降17%;进 口废船72万轻吨,艘数同比减少2 9.4%,轻吨量同比下降15%。 7 9.废玻璃回收情况分析 目前,平板玻璃行业面对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旺、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2015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为73862.7万重量箱,同比下降8.61%。平板玻璃行情总体以弱势震荡为主,玻璃去库存化任务依然艰巨。 我国的日用玻璃器皿行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会随着国内消费者对玻璃器皿的需求不断旺盛,整个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至2015年,国内规模以上日用玻璃生产企业(涵盖玻璃包装容器、玻璃器皿、玻璃保温容器等日用玻璃各子行业)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200亿元左右,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产量2 851.79万吨,同比增长14.07%。 受平板玻璃生产行业产量下降和日用玻璃产业快速发展共同影响,2015年我国废玻璃回收量约为850万吨,同比下降0.6% 10.废电池回收情况分析 2015年,我国电池总产量约487.65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产量55.98亿只,原电池产量422.55亿只。我国电池产量约超过世界电池总产量的一半。电池出口总量303.34亿只,同比增加8.74%。电池进口总量为45.43亿只,同比下降12.62%。 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爆发式增长。据统计, 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633辆和247482辆,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4.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838辆和83610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据估算,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累计3万吨左右。 2015年,废电池(铅酸电池除外)回收量约为10万吨,其中:废一次电池回收量约为3万吨,废二次电池回收量约为7万吨。 二、 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竞争力不强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没有市场准入门槛,从业人员以“40、50”人员、残疾人、农民工为主,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企业多采取粗放式经营和管理方式、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生产工艺门槛低、增值水平低、同质化现象明显。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回收量仅占回收总量的10-20%,小企业仍有相当数量,行业小、散、差的特点明显,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较差。此外,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政策依赖度高、抗风险能力差,有政策支持的领域如废弃电器电子回收拆解企业发展较好,其他缺乏政策支持的品种,一旦政策、市场或价格发生变化,企业就面临倒闭风险,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产品研发和新工艺新设备更新资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提升管理水平、人员培训、操作规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摆脱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管理模式。 (二)行业发展不平衡 从回收网点的建设看,大部分回收站点集中在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和乡镇农村等8 地站点数量很少,回收站点的覆盖率有待提高。从回收品种看,普遍存在“利大抢收,利小少收,无利不收”的现象,传统的产业废弃物,如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品种回收水平较高,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回收利用产业链条,生活废弃物中废纸、废塑料等品种回收率较高,但废玻璃、废电池、废节能灯、废纺织品等品种,由于回收成本高、利用价值较低和利用水平有限等多种因素,回收率较低。从企业结构看,个体经营户是主体,且以手工作业为主,组织化程序较低,具有科技研发能力,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开展网上交易、精细拆解等现代业态的企业较少。 (三)行业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自设或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研发机构数量很少,研发能力不足。在“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的状态。同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技术设备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国内的技术、设备质量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当前,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给大量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要充分利用后金融危机中世界产业调整的格局,以强力推动自主创新为抓手,注重技术、质量、品牌等非价格因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将现在大部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以手工为主的回收分选模 式,转变为以自动化或人机混合的半自动化回收分选模式,实现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转变,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再生资源回收分拣领域的差距。 (四)政策支撑不配套 近年来,通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以及行业管理的逐步加强,部分大中型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增强,在技术、设备和工艺不断更新的基础上,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够较好地满足下游生产用户的使用要求,成为了行业的骨干力量。但由于再生资源回收的专门性法规仅有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法律效力较低,执行难度较大,行业统计、标准工作相对滞后,再加上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形成长效联动机制和有效监管,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重点品种缺乏相关立法,废玻璃、废节能灯等低值品种,回收成本高、利润薄,靠市场机制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需要政策给予支撑。此外,行业管理职权分散、缺乏合力,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缺乏配套性。 三、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 对行业发展环境及相关因素分析 1.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2016年,全球经济仍将维持弱复苏态势,区域分化格局仍难有明显改观,北美经济总体稳健,西欧稳步复苏,东欧陷入增长乱局,亚太地区新兴市场有所企稳,非洲与拉美经济有望从低迷中回升。全球金融稳定性面临压力,美元加息并持续走强主导全球走9 势,股票市场出现多层分化,大宗商品市场依旧低迷。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依然比较严峻,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将更加错综复杂。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正处在阶段更替、结构转换、模式重建、风险释放的关键期。宏观政策将保持宽松总基调,在扩大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供给侧的管理和改革,推进减税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快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使新供给更好地满足新需求。 由于原有支撑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因素削弱或消失,新的支撑因素尚在形成之中,所以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调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将对再生资源价格及回收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构成沉重压力。 2.宏观调控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16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深层次的创新改革发展新阶段,国家将以大数据战略为发展主线,加快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向作用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是2016年重点紧抓的五大任务之一,国家需调整发展战略,推动变革创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拓应用领域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粗放式发展主基调退出历史舞台,环保与节能减排的政策压力与日俱增,企业革新理念、优化成本,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更换老旧设备,达到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的目的。2016年,政府将全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深化与沿线各国经济合作,带动产品、工程设计、技术装备和劳务输出,促使再生资源实现资源、产业和市场的全球性布局,化解国内过剩产能,加速“十三五”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再生资源国际产能合作的开展。 3.政策法规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2015年,国 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 2025(国发20152 8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等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2015年下半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财税201578号)的通知,对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再生资源加工企业给予即征即退30%-70 %增征税优惠政策。随着新环保法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正式施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面临的环保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管措施有利于鼓励企业在环保装备和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有利于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更好地规范行业发展。环保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公布了关于发布(2015年)的公告(公告2014 第80号),对于促进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2015年,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制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商流通发201521号),针对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特点,明确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部署了分类建立回收体系、完善回收节点功能、培育龙头回收企业、健全回收管理制度等工作任务。2016年,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10 见(商流通函2016206号),提出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探索两网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提高组织化的新途径、探索逆向物流的新方式、鼓励应用分拣加工新技术等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在未来几年内,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和市场引导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将向现代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 行业发展及各品种趋势预测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为了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进程,我国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审批效率;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优化金融结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结构优化、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助力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的背景下,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多策并举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缓解地方偿债压力、促进投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中偏松的导向,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预计2016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将小幅下降;部分再生资源价格将维持震荡调整趋势;一买一卖的传统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再生资源回收与社区服务结合模式、两网融合模式等新型回收模式不断涌现;兼并重组加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大数据、二维码等信息技术被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广泛应用。具体分品种看: 1.废钢铁回收趋势预测 2016年,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废钢铁回收行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绿色发展为废钢铁回收行业的提升增添了新动力。 2016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的攻坚战将全面推进,预计粗钢产量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维持在小幅下滑的水平。2016年,废钢铁回收行业的发展不会有大的起色,特别是废钢铁回收量将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果按7.8亿吨粗钢产量测算,炼钢废钢比为10.5 11%,将消耗废钢铁82008600万吨。钢铁行业落实国务院去产能的目标,不应只是量的变化,还必须实现质的提升,逐步走上绿色钢铁发展之路,在原料投入、产品结构、资源利用、工艺流程等方面实施绿色制,促进废钢铁回收行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2.废有色金属回收趋势预测 目前,中国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有色金属行业整体面临供需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挑战。有色金属行业一方面面临着产能过剩、效益大幅下滑、生产成本增加、缺乏竞争力、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同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也为有色金属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但有色金属生产、消费、投资增长将进一步趋缓,产品价格将延续弱势震荡态势,企业经营难度依然很大。 预计2016年,我国有色金属制品使用、积蓄量不断增加。随着相关产业政策的不断推进,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市场环境将进一步优化,行业将进一步向规范化发展,但回收量增幅不会有明显提升,市场与价格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全球废料资源的竞争依然激烈。 3.废塑料回收趋势预测 2016年塑料消费将缓慢增长,废塑料回收利用市场不容乐观。从目前的竞争状况来11 看,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竞争压力很大,在国际贸易、下游需求、替代品、产能过剩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共同打压下,竞争将越来越残酷。目前废塑料低端产品竞争白热化,价格战显著,而中高端领域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由于原油和新料价格持续走低,废塑料市场受到冲击,行业低迷以及利润微薄之态一时难以改变。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正处于升级转型期,规范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秩序是当务之急。近几年。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将向正规化、自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废塑料市场也将不断趋于环保、有序化。 4.废纸回收趋势预测 由于经济发展放缓,需求增长也会下降,加上产能的结构性、阶段性过剩问题凸显,造纸产业形势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预计2016年,国内制浆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生产和消费将会延续2015年的态势,行业总体会保持平稳,预计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外部金融环境收紧的现象可能有所缓解,废纸回收行业总体会保持平稳,市场可能会形成先低后高态势,整体表现应会略好于2015年。 5.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趋势预测 2016年是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政策的调整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标准的调整将在2016年1月1日以后实施。新增目录产品的处理企业资质认证、处理技术规范、以及基金征收和补贴标准也将在2016年发布和实施。 首批目录产品的回收处理数量将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随着财政部第四批获得处理资金补贴的企业名单的发布,绝大部分具有资质的处理企业已经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处理企业间的原料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6.废轮胎回收趋势预测 2016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预计为1.7 4亿辆,废旧轮胎产生量达到约3.4亿条,重量达到约1250万吨。再生橡胶产量达到约470万吨,橡胶粉产量达到约40万吨,其中用于生产改性沥青接近1820万吨。 受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2)和当前市场低迷的影响,翻新轮胎数量暂时不会有明显提升,预计仍在800万标准折算条左右浮动。 7.报废汽车回收趋势预测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分析2016年国内市场经济形势,国内宏观经济增速继续减弱,市场需求复苏动力 不足,尤其是我国钢铁行业 仍在进行结构调整,导致钢材产能下降,废钢价格低迷不振,也将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销售产生不利影响。但2016年又是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面临经营困难与发展机遇并存的一年,预计报废汽车回收量可达到280万辆,同比增长7.7%,企业经济效益也会进一步提升。 12 8.报废船舶回收趋势预测 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与向好态势,以及影响拆船业的国内外各要素市场发展态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经历了过去五年艰难前行的国内拆船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把握有利和不利因素,审时度势,采取灵活且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变化。预计2016年,国内拆船业废船拆解量仍将继续呈现下滑的态势。 9.废玻璃回收情况分析 2016年,平板玻璃现货市场受到房地产市场连续调整和环保监管持续严格等因素影响,延续去年弱势整理的态势,行业效益继续恶化,产量将继续降低,价格整体也将呈现震荡走低的趋势。 我国日用玻璃行业,特别是日用玻璃器皿和玻璃瓶罐行业,近10年来经历了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带来的快速发展。据此估算,2016年我国日用玻璃器皿和玻璃瓶罐市场规模增速将超过15%,企业产量增速将在10%左右。 预计2016年废玻璃回收量较上年将小幅下降,回收价格将震荡下跌。 10.废电池回收情况分析 2016年,我国电池产量将小幅增加,约为490亿只。一次电池总量将小幅减少;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带动锂离子电池产量将大幅提高。 随着3C消费类电子产品配套的锂离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报废量逐年增多,预计到2016年我国废电池回收量将小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