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超市中国沉浮二十年:从风光无限到跌下神坛.pdf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 研究报告 | 行业 专题报告 可选消费 | 零售 推荐 ( 维持 ) 从风光无限到跌下神坛 2018年 01 月 29 日 外资超市中国沉浮二十年 上证指数 3558 行业规模 占比 % 股票家数(只) 66 1.9 总市值 (亿元) 8052 1.4 流通市值(亿元) 5370 1.1 行业指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3.7 8.4 3.2 相对表现 -4.4 -9.8 -26.1 资料来源: 贝格数据 、招商证券 相关报告 1、新零售研究框架 -变革已至,拥抱未来 2018-01-18 2、 2017-2018:新零售年度回顾与展望 产业活跃市场平淡 ,变革浪潮已至 2017-12-29 3、新零售深度报告 三个层面看阿里腾讯新零售对局 2017-12-20 许荣聪 021-68407349 xurccmschina S1090514090002 邹恒超 021-68407543 zouhccmschina S1090515040001 2018 年 1 月 23 日,家乐福与腾讯就在中国展开战略业务合作签署初步协议,同时宣布腾讯与永辉对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潜在投资计划。至此中国区的大型外资超市企业已全部站队互联网巨头:沃尔玛、家乐福加入腾讯系,欧尚、大润发牵手阿里系,他们将融入互联网巨头的新零售版图,开始新的征程。从家乐福 1995年底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外资品牌超市门店至今,外资超市在中国也经历了跌宕浮沉的二十二年。本文借此契机,对外资超市在中国的这二十二年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重点聚焦沃尔玛和家乐福两大代表性企业 ,以史为鉴,便于投资者们更好的洞悉中国超市行业的未来走向。 起步期( 1995-20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零售行业面向外资的大门逐步敞开, 1992 年国家允许外资进入特定地区特定领域的零售市场, 1995 年食品及连锁领域放开,家乐福在中国开立了首家外资超市门店,随后各大国际超市巨头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布局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家乐福凭借其相对激进的拓张策略到 2004 年在中国已拥有 56 家门店,居外资品牌之首 。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零售业在 2004 年得以全面放开,外资超市企业进 入中国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高性价比、一站式大卖场购物体验,也带来了先进的运营和管 理经验,间接推动内资超市企业奋发图强。 扩张期( 2004-2011): 这一时期 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理念的转变,因此带动了整体零售行业的迅速发展,这也给外资超市的发展带来绝佳的机遇。随着我国对外资进一步开放,我国零售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超级市场成为主力业态。跨国超市借助资本与经验的双重优势,实现了在华市场的快速占领。在门店迅速扩张的同时,外资零售巨头借助自身所拥有的高效供应链体系的优势,灵活地使用以低价为核心的定价与营销策略,在提供低价高质产品后,增加客户粘性,从而赢得大量客流与销售业绩。 瓶颈期( 2012 至今) : 随着阿里、京东等电商相继 强势崛起,我国消费者在经济能力提高的同时,消费习惯也发生着巨大改变, 传统的一站式大卖场 业态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的需要,消费升级已成大势所趋 ,同时内资超市崛起,诸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 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 , 出现了门店和收入增长的瓶颈,开始主动调整关闭低效门店 。政治性事件的发生更是增加其在华经营的不确定性。面对现状,国际巨头们也在通过积极的内部改变与寻求外部合作来实现业绩的二次增长, 内部通过人员调整改变传统的经营策略,同时积极进行多业态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积极布局电商,最终在线上流量见底、线下渠道价值重塑的新零售大潮下,融入腾讯的零售版图,希望互联网巨头的加持能给他们的经营情况带来明显的改善。 -20-10010203040Feb/17 May/17 Sep/17 Dec/17(%)(%)零售 沪深 300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2 正文目录 一、起步期( 1995-2003):政策逐步放开,外资抢滩中国市场 . 5 (一)零售业对外政策逐步放开 . 5 (二)外资超市抢滩登陆,初期 布局以一二线为主 . 6 (三)鲶鱼效应给中国超市行业带来活力 . 8 二、扩张期( 2004-2011):核心优势助力强势扩张 . 9 (一)享经验与资本双重优势,外资超市强势扩张 . 10 (二)低价策略抢占市场,舒适体验赢得人心 . 11 (三)高效供应链管理 . 12 1.VMI 模式有效控制库存 . 12 2.不同配送模式各有优势 . 13 三瓶颈期( 2012 年至今):跌下神坛的他们何去何从 . 14 (一)内忧外患,行业发生明显变化 . 14 1.消费升级:对体验和服 务有更高的追求 . 14 2.电商崛起:零售转向线上,客流背离商场 . 15 3.政治偶然:外交事件带来的经营挑战 . 16 4.竞争激烈:青出于 蓝而胜于蓝 . 17 (二)经营遭遇瓶颈:业绩不振引发门店增速放缓 . 18 (三)应对策略:人事调动、拓展业态、布局电商的“三管齐下” . 19 1.人事调动: CEO 更新与战略调整 . 19 2.拓展业态:新业态贴近社区 . 21 3.布局电商:从自我扩张到站队巨头 . 21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3 图表目录 图 1:沃尔玛和家乐福中国大卖场门店数量变化 . 4 图 2:沃尔玛海外门店数量占比在世纪之交加速提升 . 7 图 3: 2004 年各外资公司中国区门店数量情况 . 7 图 4: 1995 年家乐福在北京开设中国第一家店 . 8 图 5: 2003-2010 我国 GDP 高速发展 . 9 图 6: 2003-2010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 . 9 图 7:沃尔玛 &家乐福业绩快速增长(亿元) . 10 图 8: 2010 沃尔玛 &家乐福经营性现金流好于同业(亿元) . 10 图 9: 2003-2010 沃尔玛 &家乐福门店快速扩张 . 11 图 10:“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经营理念 . 12 图 11:沃尔玛存货周转天数逐渐减少 . 13 图 12:沃尔玛 &家乐福存货周转水平位于行业前列( 2010) . 13 图 13:沃尔玛中国区配送中心示意图( 2011) . 13 图 14:家乐福中国区配送示意图 . 14 图 15: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 15 图 16:人均年度消费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例 . 15 图 17:非健康食品的消费意愿显著下降 . 15 图 18:收入提高后首 先增加支出的前 3 大品类 . 15 图 19:网购规模不断加速扩大 . 16 图 20:线上渠道销售占比逐年走高 . 16 图 21:盒马鲜生上海汇阳 广场店布局草图 . 16 图 22:家乐福上海光启城店布局草图 . 16 图 23: 2017 乐天在华经营由于中韩关系面临困境 . 17 图 24: 2012-2017 永辉与家乐福拉开明显差距 . 18 图 25:沃尔玛 2012-2016 关店情况 . 19 图 26:超市龙头企业中国区销售额(亿元) . 19 图 27:沃尔玛与家乐福在华 CEO 变动情况 . 20 图 28:家乐福在华门店分布与六大区域采购中心部署 . 20 图 29:深入社区的惠选 . 21 图 30:上海 Easy 家乐福的开业 . 21 表 1:外资超市企业中国发展阶段划分 . 5 表 2:起步期国家零售行业开放相关政策整理 . 5 表 3:主要外资企业进入大陆时间及首店选址 . 6 表 4:沃尔玛与家乐福中国区域拓张步伐 . 8 表 5: 2004-2010 家乐福中国区战略 . 9 表 6:家乐福定价策略 . 11 表 7:外资优惠税收政策逐步取消 . 17 表 8:家乐福 2015 年提出的全面振兴计划 . 21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4 2018 年 1 月 23 日, 家乐福与腾讯就在中国展开战略业务合作签署初步协议,同时宣布腾讯与永辉对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潜在投资计划。 至此中国区的大型外资超市企业已全部站队互联网巨头 :沃尔玛、家乐福加入腾讯系,欧尚、大润发牵手阿里系,他们 将 融入互联网巨头的新零售版图,开始新的征程。从家乐福 1995 年底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外资品牌超市门店至今,外资超市在中国也经历了跌宕浮沉的二十二年。本文借此契机,对外资超市在中国的 这二十二 年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 重点聚焦沃尔玛和家乐福两大代表性企业, 以史为鉴,便于投资者们更好的洞悉中国超市行业的未来走向。 图 1: 沃尔玛和家乐福中国大卖场门店数量 变化 资料来源: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 公司公告、 招商证券 注:沃尔玛 2012 年门店数量陡增是由于将其收购的好又多纳入统计口径 依据外资超市代表企业(沃尔玛和家乐福)的扩张速度, 外资超市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 起步期( 1995-2003)、扩张期( 2004-2011)、瓶颈期( 2012-2018) 三个阶段 。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5 表 1: 外资超市企业中国发展阶段划分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一、 起步 期 ( 1995-2003) : 政策逐步放开,外资抢滩中国市场 (一)零售业对外政策逐步放开 起步期的主线是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放开。 中国零售业的开放时间较经济的开放时间相对较晚 , 1992 年 国务院发布 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 才正式允许外资企业通过合资的形式进入特定地区的零售业,不过初期 放开的区域 仅在服装和百货等领域, 1995 年拓展到食品及连锁经营领域,家乐福正是在这一年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表 2: 起步期国家零售行业开放相关政策整理 日期 文件 主要内容 1992 年 7 月 国务院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 题的批复 批准北京 上海 天津 广州 大连 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个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商业零售企业,批发业则禁止外贸进入 1995 年 6 月 国务院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将商业零售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乙类项目,允许有限度吸引外商投资,但是不允许外商独资 1998 年 7 月 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非试点外商投资 商业企业情况的通知 对外商出资比例、资金到位情况、合营年限、经营范围、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审核,对各地擅自越权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进行厂清理整顿 1999 年 6 月 国务院、外经贸部外商投资商业企业 试点办法 零售中外合资合作范围扩大到所有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允许省会城市及其他城市试办一至两家中外合资或合作商业企业,经济中心城市、商贸中心城市可增设一至两家等 ; 外商出资比例限制有所松动,原外国合营者不可控股,现经国务院批准后,控股可超过 51%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6 日期 文件 主要内容 2001 年 8 月 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整顿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清理整顿非试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 2001 年 12 月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 WTO 议定书 除烟草销售外,加入 WTO 一年内允许外商设立合营公司,从事除书刊、药品、农药、农膜、化肥、成品油以外所有进口和国产商品的零售业务,五年内逐步取消上述七种商品的经营限制;允许外商控股 2004 年 4 月 商务部出台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 法 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准许外商独资; 2004 年 12 月起全面对外开放,完全取消跨国零售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资料来源: 国务院、商务部、招商证券 1995 年之后外资超市在中国经历发展 -整顿 -再发展的磨合期 。 初期国际超市巨头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快速发展, 但这个过程中 部分地方政府擅自批准外商设立门店 ,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因此在 1998 年、 2001 年分别 颁布专门的通知 对非试点外商企业进行清理整顿 ,家乐福也在 2001 年 停止 新开门店 。到 2001 年 底 ,中国 正式 加入 WTO, 并 承诺三年内放开国内零售市场 。 2004 年以法规形式 取消对外商投资零售领域的地域、股权、数量方面的限制 , 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 二 ) 外资超市抢滩登陆,初期布局以一 二 线为主 随着零售行业 逐步 对外开放,外资超市企业蜂拥进入中国 。 大型国际连锁超市企业 在1995-1999 年相继进入中国 ,抢占新兴市场 。 表 3: 主要外资企业进入大陆时间及首店选址 零售商名称 中国首店地点 中国首店时间 所在国家或地区 母公司成立时间 家乐福 北京 1995 法国 1959 麦德龙 上海 1996 德国 1964 万客隆 广州 1996 荷兰 1997 沃尔玛 深圳 1996 美国 1962 易初莲花 上海 1997 泰国 1921(母公司泰国正大) 好又多 广州 1997 中国台湾 1997 大润发 上海 1998 中国台湾 1996 欧尚 上海 1999 法国 1961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招商证券 外资巨头进入中国的主要动因包括企业和市场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外资巨头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对于大卖场的运营模式已经打磨的非常完善,在本土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海外拓张是他们的必由之路,以沃尔玛为例,世纪之交也正是其海外门店快速增长的时期。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庞大人口孕育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改革开放的大潮也给未来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本土超市企业经营能力较外资巨头有较大差距,竞争环境相对较为缓和。因此外资超市企业均摩拳擦掌,志在必得。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7 图 2:沃尔玛海外门店数量占比在世纪之交加速提升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招商证券 欧美巨头基础雄厚取得明显先发优势。 这些外资企业中 有 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欧美老牌超市企业,他们 具有明显的经验和资金优势 ,对于中国市场 充满信心 。 同时 也有大润发这样 亚洲 新兴超市企业,他们以家乐福、沃尔玛为 学习的对象 ,虽然基础比较薄弱,但也希望通过更高的文化相似度从市场中分一杯羹。在初期的争夺战中,家乐福凭借其先发优势和相对激进的扩张策略取得了明显优势,在 2004 年零售业完全对外开放时家乐福已经开立了 56 家门店, 居 所有外资超市企业之首。 图 3: 2004 年各 外资 公司 中国区门店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 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研究 、招商证券 区域拓展初期以一二线城市为主。 由于试点城市的限制和对城市消费能力的考量,外资企业无一不把中国区首店选在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家乐福由于先发优势在一线城市布局明显领先 。 在初期跨省拓张时外资 也 主要以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为主 , 2005 年之后沃尔玛开始在低线级城市加码布局。而大润发由于入局较晚,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开店以三四线为主、一二线为辅,更聚焦三五年的增量变化。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海外门店数 本土门店数5643 443325110.010.020.030.040.050.060.0家乐福 沃尔玛 易初莲花 乐购 麦德龙 欧尚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8 表 4: 沃尔玛与家乐福中国区域拓张步伐 沃尔玛 家乐福 进入年份 进入省份 首先进入城市 进入年份 进入省份 首先进入城市 1996.08 广东 深圳 1995.12 北京 北京 1999.02 云南 昆明 1995.12 上海 上海 2000.04 辽宁 大连 1996.11 广东 深圳 2001.11 福建 福州 1997.10 天津 天津 2002.07 黑龙江 哈尔滨 1998.01 重庆 重庆 2002.12 吉林 长春 1998.11 湖北 武汉 2003.06 湖南 长沙 1999.01 辽宁 沈阳 2003.08 江西 南昌 1999.09 四川 成都 2003.09 山东 济南 1999.10 江苏 南京 2003.12 天津 天津 1999.11 浙江 宁波 2004.01 江苏 南京 1999.12 山东 青岛 2004.04 广西 南宁 2002.06 湖南 长沙 2004.05 贵州 贵阳 2002.09 云南 昆明 2004.11 湖北 武汉 2002.12 黑龙江 哈尔滨 2005.03 山西 太原 2004.02 新疆 乌鲁木齐 2005.05 北京 北京 2004.12 安徽 合肥 2005.06 重庆 重庆 2005.09 福建 福州 2005.07 上海 上海 2006.02 河南 郑州 2005.12 安徽 芜湖 2006.11 海南 海口 2006.06 浙江 金华 2007.02 陕西 西安 2006.09 四川 成都 2007.11 吉林 长春 资料来源: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区位研究、招商证券 (三)鲶鱼效应给中国超市行业带来活力 外资超市进入中国给整个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对于消费者来说, 外资超市企业带来 了 耳目一新的大卖场运营模式和一站式消费理念,包括良好的购物环境、丰富的商品选择、诱人的促销 气氛、满意的客户服务等,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 图 4: 1995 年家乐福在北京开设中国第一家店 资料来源: 新浪财经、招商证券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9 对于内资超市企业来说,外资竞争对手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 竞争 压力,但客观上也激励了国内企业努力提升自身 经营水平 。 首先,外资零售业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内资零售企业通过观察和模仿,改进原有的业态 结构和 经营组织方式。其次,内资企业可以雇用在跨国公司有过工作或培训经验的员工,依靠人力资源的流动引入国外的知识经验和管理理念。最后,当外资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获得巨大成功后,就会促使本地零售企业奋发图强,在争相模仿的同时进行创新。 二、扩张期( 2004-2011):核心优势助力强势扩张 进入到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稳定增长,自 2003 年开始,我国 GDP连续 5 年以两位数的速度保持增长,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 ”的特点。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必然带来居民消费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居民收 入增加,消费理念转变,对零售商品的种类需求日益增多,对产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同时对各种新形式的零售产品也愿意付出更多时间和金钱来尝试,整体零售行业迅速发展,给外资超市的发展带来绝佳的机遇。 图 5: 2003-2010 我国 GDP 高速 发展 图 6: 2003-2010 我国人均 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 资料来源: Wind、 招商 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招商 证券 随着我国对外资进一步开放,我国零售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超级市场成为主力业态。 2004 年,中国零售也对外资完全开放后,跨国超市企业在中国快速扩张,加快向中西部和二三线城市转移。在这一时期,门店拓张是外资超市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家乐福与沃尔玛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设新门店,家乐福在每年的战略回顾中都着力强调新增门店情况,在门店拓张的同时也注重人才培养与产品质量控制,在追求量的同时注重质的提升。 表 5: 2004-2010 家乐福中国 区战略 时间 战略 2004 年 1、通过多种超市形式巩固地位,在中国新开 6 家中型超市,同时新开 16 家大卖场、 110 家 Dia 折扣店 2、不断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做出调整 3、通过严格控制资本回报率获得高速增长 2005 年 1、 10 年来势头最猛的扩张:新开 14 家大卖场、 62 家折扣店和 2 家超市,在 4 个地区实施新的组织架构 2、每年从国民中招聘数百个部门经理,持续对五百余名销售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10% 10.10%11.40%12.70%14.20%9.70% 9.40% 10.60%0%2%4%6%8%10%12%14%16%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9%7.70%9.60% 10.40%12.20%8.40%9.80%7.80%0%2%4%6%8%10%12%14%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10 3、考虑到国民高频率去超市,对生鲜品需求高,将新鲜农产品的品质放在首位 4、重组自有品牌的产品,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5、在深圳开了一家环保试点超市 2006 年 1、继续扩张,大卖场数增加,但是超市数减少 2、中国区新 CEO 罗国伟上任并推行成立 24 个 CCU(城市商品采购中心),将采购权收回。 3、客户需求的变化导致家乐福增加了餐具和器皿的销售 2007 年 1、目标每年开 20 家大卖场,以获得常规增长率 2、考虑到国民对生鲜品的特殊需求,精选、严格控制生鲜品的质量 3、在中国新开 22 家大卖场,创一年间开店数新高 4、 Dia 继续主打低价策略 5、为保证食物安全,成立小型实验室检测水果和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2008 年 1、通过有机增长、特许经营和战略收购继续扩大市场规模,增加门店数量 2、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利润。在中国,本年以来所有新店需达到节能 20%的目标 2009 年 1、尽管中国全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但经营情况有所好转 2、在中国开展合作伙伴日,致力于和供应商建立和谐共赢的伙伴关系 2010 年 1、随着折扣范围的扩大和价格形象的提升,家乐福开始致力于强调品牌差异化 2、扩张、创新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关键性战略。为确立行业领先地位,并购河北保龙仓 3、更新品牌定位,推出全新口号“福到家” 4、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开设 22 家新的大卖场和 57 家折扣店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 招商证券 ( 一 )享 经验与资本 双重优势,外资超市强势扩张 外资 超市 企业在经验和资本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21 世纪初, 国内超市多数较为零散、规模不大 ,而且 各自为政、孤军奋战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经验层面, 家乐福与沃尔玛已经是国际市场上的风云企业,全球销售额达千亿美元,业务遍及数十个国家, 技术先进 ,经营管理能力成熟, 因此在中国可以快速复制 。而本土超市市普遍在选址,定位上缺乏合理规划,粗放式经营导致大多数本土企业经营效益不佳, 与外资相比缺乏足够竞争力 。 资本层面, 作为跨国巨头, 其他市场尤其是 本土市场的良好业绩能够给其在中国市场扩张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以 2010 年数据为例,沃尔玛及家乐福经营性现金流远远超过 中国的 其它 同业 企业。 图 7:沃尔玛 &家乐福业绩 快速 增长(亿元) 图 8: 2010 沃尔玛 &家乐福 经营性 现金流 好于 同 业(亿元) 资料来源: 公司 公告 、 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公司 公告 、 招商证券 2003 年时,家乐福全国门店仅 41 家, 2004 年之后,家乐福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扩58.5 76.499.3150.3213.2278.2340.0400.0134.4 162.4174.4248.0296.0338.2 366.0420.00100200300400500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沃尔玛 家乐福158334136 16 2.63 2.05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沃尔玛 家乐福 高鑫零售 联华 红旗 永辉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11 张, 2004-2010 年期间新增的门店数就达到 141 家,是前九年所开门店的三倍多。覆盖领域也从 2004 年之前的 14 个省区拓展至 23 个省份。沃尔玛在 2004 年以前仅在 10个省份开设了 27 个门店,到 2010 年已在全国 24 个省份开设了 219 家门店。 高速扩张的门店,不仅扩大了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加强了企业在物流,采购等多方面规模优势,促进了利润及收入增长,短短数年 便 成为 国内 超市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 图 9: 2003-2010 沃尔玛 &家乐福门店快速扩张 资料来源: 公司 公告,招商证券 ( 二) 低价策略抢占市场,舒适体验赢得人心 家乐福与沃尔玛在中国的业绩如此辉煌 ,与其 定价和营销策略 是密不可分的。 价格是 当时 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的最敏感因素,低价位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乐福采用的是独特的“高低价“策略,对四种属性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通过对产品差异性定价来将提高销售额与获取最大利润整合到最佳平衡点。 “高低结合”策略使家乐福的销售额不断增加,市场份额逐年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 表 6:家乐福定价策略 产品类型 定价策略 敏感性产品 超低价定价,吸引客流 非敏感性产品 以稍低于市场平均毛利率价格定价 自有品牌 根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