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报告.pdf
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报告CHINA GREENCOMPANIESSUMMIT REPORT连续 6年成为零碳会议参会人数超过1200人80%来自企业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立 10周年2天会期 43场主题活动16位议题主席140位议程嘉宾来自 1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 120位外籍嘉宾参会意、 加、 日 、英、 法5个国家专场活动百余家媒体超过 200位记者参会轻搭建、无纸化数字年会THE SUMMIT IN NUMBERS意见,预见INSIGHTS AND INSPIRATION十人看十年 TEN YEARS: VISIONARIES OF THE FUTURE理念与价值观 CORE PRINCIPLES AND VALUES产业与趋势INDUSTRIES AND TRENDS创投与创业VENTURE CAPITAL AND STARTUPS社区COMMUNITY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周年TEN YEARS OF THE CEC中国绿公司联盟CHINA GREEN COMPANIES ALLIANCE合作伙伴CGCS PARTERSHIP 全球合作伙伴CGCS GLOBAL PARTNERSHIP主题空间 THEMED SPACES社区交流 COMMUNITY面对面(企业家、媒体)FACE TO FACE 政府与企业GOVERNMENT AND ENTREPRISE感受山东EXPERIENCING SHANDONG交流 EXCHANGE045006665258622870546064365660445661718486878890927277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 VISION低碳行动LOW- CARBON INITIATIVE影响力INFLUENCE全方位传播LIVE BROADCAST媒体关注 MEDIA COVERAGE组织架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鸣谢ACKNOWLEDGEMENTS在线了解LEARN MORE ONLINE关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ABOUT THE CEC关于中国绿公司联盟ABOUT THE CHINA GREEN COMPANIES ALLIANCE (CGCA)2017 参会REGISITER FOR THE 2017 CGCS意见,预见INSIGHTS AND INSPIRATION0706十人看十年TEN YEARS:VISIONARIES OFTHE FUTURE柳传志:未来的科技创新将会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和互联网的结合柳传志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名誉董事长 今天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不管是在哪个领域,都跟我一样,都是忐忑不安的,都是焦虑的。为什么呢?因为世界变化的不确定性太大: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同行竞争中科技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对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颠覆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让我们非常忐忑不安。今天已经稳居互联网企业前三位的BAT,像马云,我相信他神经也是绷得很紧的。郭广昌:企业家是一种状态,最难得的是您永远处于企业家的状态、永远保持年轻。柳总是怎么样培养下一代的?因为我和马云已经面临这个问题了,您做得蛮成功。柳传志:谈不上什么年轻了。如果一个人还在企业,实际上你就不得不考虑未来,向先进学习。最近这十年来,诸多互联网服务公司出现了从业务模式到技术上的各方面创新,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如果自己光有一个状态,老是固步自封,不肯去学习或者从内心去抗拒,肯定是不行的。我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有这么多朋友,他们不断有新的想法,不断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些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子女的教育其实真的谈不上。我们这一代人对孩子其实是放养。不像诸位,真是精心去考虑孩子该念什么书、该怎么样。当时我们在工作时,孩子都是锁在屋子里面,基本上没好好管过。我想后来他们还能行的话,大概是身教重于言教,觉得这个爹干活很玩命,拿企业真当事儿,做企业很诚信,他们就跟着学,这大概就是我所谓的教育。Q&A郭广昌提问柳传志十人看十年但是这些所有的不确定性之中,我觉得有一件事情是肯定要发生的。虽然怎么去应对我并没有想得很清楚,但我只是想说,它肯定要发生。这件事就是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的颠覆,最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局。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件事情呢?因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十年前根本没法想象的巨大影响。十年前我们已经想象过一次了,但是也没想到会影响到这样的程度。再往前,个人电脑出现之后,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一次大的改变,各行各业从不能信息化到能信息化,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因此,现在遇到的改变是从个人电脑开始推广一直波及到今天的。两千年以来,整个人类社会中实际上变化是不大的。1965 年,我在陕西宝鸡住在农民家里,那时候农民家里的状况跟两千年前没区别,他们家最先进的东西就是那口铁锅,其他什么都没有,而两千年以前,中国就已经能够制铁了。但是近三百年,由于科技的创新,社会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蒸汽机的出现、电力的出现对社会有了极大的推动,这种推动颠覆了整个社会。因此接下来的科技创新是什么呢?我认为不仅仅是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结合,而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和互联网的结合。跟互联网结合以后,这些科技创新在工业制造、在军事、在宇宙探测上,将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已经看过很多片子,再结合想象,这些创新可能真的将会对一个国家、对人类的命运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不仅会影响社会生活,而且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命运。我相信不管哪个国家在这方面走在了前边,在军事上都将会大大地领先。对于这件事情,我感到担心的地方是,虽然由于民营企业实力的加强,今天中国的科技创新,比以前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咱们国家在一些基础工业上,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基础部件,比如传感器这些技术上,已经先天性地落后了。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只把这些技术锁在大学和科研院校里研究,并没有企业在里面投入更大的力量。这些科技创新如果不做,今天看着一切都是正常的,但可能未来就会突然间落后。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民营企业包括国家的科研院所,凡是有能力、有抱负、有追求的个体在这方面都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进行投入、进行布局,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这样我们对十年后将要发生的事情也许才能有一些准备。TEN YEARS: VISIONARIES OF THE FUTURE0908十人看十年TEN YEARS:VISIONARIES OFTHE FUTURE郭广昌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复星集团董事长 说十年太难了,谁敢在十年前说 BAT 这么成功?我是不相信的。但是有一个人可以看得到,他最后发言,就是马云,他可能能看十年,因为他是外星人。 像我自己最多看三到五年大致的趋势,所以我更多是站在复星的角度,结合我们最近一些投资,谈谈我们看到了什么。所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进一步渗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渗透。以前互联网更多的还是在所谓的消灭中间环节,当然这个中间环节是被消灭掉了,但是互联网平台也变成了更强大中间环节。这就是现实。能不能真正做到消灭中间环节,而且不仅是消灭中间环节,更重要的是,制造商和客户能不能真的互动,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到有一天,我在青岛找到了一家制造企业,一家服装制造企业,叫作红领。那么 C2M 无缝对接以后,核心的元素有哪几个?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会碎片化、多元化、个性化。不要希望以后能够依靠一个大平台来作为你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每一个企业必须寻找到你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而且这是有可能的。因为移动互联网上的各个入口已经碎片化、多元化、个性化了。复星现在一直在积极寻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我们最近已经有更深的理解和进展。第二,产品力。我们都在说工匠精神,在互联网把客户和制造之间的路平之后,未来最值钱的是什么?我想是内容或者叫产品力。复星这么多年做的是两个事:一个叫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什么全球资源?我们用“拿来主义”,因为全球那么多好的资源。我们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需要社会环境支持,需要时间积累。我们经历了这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工匠精神在逐渐恢复过程当中。但是要满足中国人富足、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我们自己打造,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拿来主义。所以,我们投了旅游业的地中海俱乐部、亚特兰蒂斯。为什么要投地中海俱乐部,因为我看到它抓住了整个家庭的心,抓住了小孩的心。我们最近投资了以色列的国宝 AHAVA,是以色列的高科技+死海的深海泥制造的化妆品。真的很好,至少我用了之后,最近看起来比马云好看一点了。产品力非常重要,一方面要自己打造,一方面是拿来主义。未来平台还是值钱,但是真正打造好的产品更值钱,而且我相信从现在开始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的崛起,他们会愿意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小众品牌多付一点钱。第三,我们在产品力和移动入口之间,一定要打造一个无缝连接的闭环,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上一定要做到无缝地把它连接起来。这个不是我的产品直接卖给客户了就是无缝连接,更重要的是我的制造过程能够极快地响应客户的需求,或者客户的需求能够直接反应到我的制造过程里。这样移动互联网就渗透到整个产业的供应链中、渗透到整个制造过程,这才是未来。第四,所有的这些都要基于数据。这些数据是两个方面:第一,要有数据的来源;第二,一定要有数据的加工能力。前面我讲到红领的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大工业制造,为什么能实现呢?最重要就基于它的后台有一个庞大的关于衣服和人模型的数据支持。这一点是别人没看到的,也是它十年打磨出来的。所以,要看到太长的未来,对我来说太难了,但是未来三到五年我看到的就是这个趋势,而复星集团就是要把握C2M 这个趋势,做我们未来整个生态链的布局,谢谢大家。郭广昌:回归C2M,布局未来生态链刘永好:现在经济下行,很多实体企业都感觉到特别难,而不少的企业在开始做调整,把钱拿去做投资、投基金,甚至有好多企业都设立一个投资的部门。这样做究竟对还是不对?据我知道,复星原来是做实体的,最开始做医疗,后面又做地产、做钢铁,都做得不错。但是你现在都不谈了,你说你就是一个投资家,而且不光在中国做投资,还要到全球做投资,也做得不错。所以你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究竟我们的实体经济是该做自己的实体经济,还是边做实体经济边做投资,还是干脆都转型做投资呢?Q&A刘永好提问郭广昌红领十年磨一剑,实现了在服装制造跟客户继续移动互联网的打通、互动。红领有几个特点:第一,整个服装制造是柔性化的;第二,整个服装制造是个性化的;第三,整个制造是流水线的,所以它的成本是低的。我觉得红领对制造业的贡献,某种程度上说,未来十年可能会跟马云现在对我们的贡献差不多。但是它也很吃亏,因为创始人有两点跟马云差太多了:一个是他不会英语,第二是他普通话讲得不好。最近复星还投资了一个企业叫喜天,最近很有名的演员,张天爱、海清、吴秀波等等都是它的艺人。它在打造艺人的过程中,做的并不是纯粹向粉丝推荐一个什么人,而是在跟粉丝互动过程中不断塑造出一个成功的艺人 IP,这也是C2M。包括我们以后的电影怎么做,不是靠哪个天才的导演做一个电影就能成功,还是更多地从 IP、粉丝需求里面去发现怎么拍。就像美国现在拍的一些电视剧,比如纸牌屋,基本上也是 C2M,是无缝对接的。郭广昌:要不要去做投资,要不要改行,这个要看你自己的禀赋和爱好。但是我觉得要讲一句话,投资也是一个很专业的事,也是不容易的。像永好这样一边深耕产业,一边做投资的人是很少的。再说一点,千万不要把投资跟产业分开来看,我前面说的是投资,但其实我心里面装的都是产业。未来如果谁没有产业深度,是不可能做好投资的。所以,复星的投资就是我们认为,什么人能真正实现最快响应客户需求;谁能够真正打磨产品,变成一个令人尖叫的产品力的企业;谁能够在未来制造和客户无缝连接的企业。我们通过投资去创造这种生态链,这是复星要做的事。所以,投资不是拍拍脑袋看一些数字就能做出来的。所以说刘永好同志未来投资最好的方面一定是跟他的产业有关的那些项目,一定可以做得非常好。这是我对他的祝福,而且这些方面我愿意拿钱跟他合起来做,因为他看得最明白。1110十人看十年TEN YEARS:VISIONARIES OFTHE FUTURE刘永好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刘永好:未来,与世界共享美好美好是一种愿景我小时候很穷,不是我一个人穷,全国的人都很穷。我 20 岁以前没穿过鞋,天天都吃不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我的愿景是天天吃饱饭、一个月吃一顿回锅肉、有鞋穿,这是当时的愿景。今天我的愿景是什么呢?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企业发展了,有了几万名员工,也有相应的收益,我想的更多的是我的女儿、儿子,他们是不是愿意做这个企业,爱这个企业,我们的集团能不能有一批有担当的年轻人,他们能不能做得比我还好。实际上我是非常希望他们能够接过这个好的班。我做什么呢?人家说我还年轻,其实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一看。 美好是一种想象对农民来说想什么呢?农民的孩子能够到城里接受教育,自己在农村从事现代农业,能够照顾家里的父母,同时又有一个较好的收入,这是农民的想象。城里人想什么呢?洁净的空气、居有定所、能够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较好的收入。商人的想象是什么呢?我们是想象能够持续美好地做出更好的产品。 确实是这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当年跟我在一块儿讨论问题、在北京开会的人现在所剩无几。有人说民营企业叫“各领风骚三五年”,是的,做企业难,做民营企业更难。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能够比较长存,能够做百年老店,这是我们的想象,也是我们的一个愿景。美好是一种行动我们看到每一个人、每一类人都对美好有一个不同的注解,但真正的美好是实现的过程,是动态的,美好需要行动。我想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山东农民,叫张传利,今年53岁,以前他种十亩地,养了十头猪,大概一年的收入平均四万块左右,有时还要少一些,当然不如外出务工。但是最近他很高兴,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因为他儿子在城里面上学,在农村也有自己的房子,既能够照顾父母,同时他一年的收入能够达到二十万。这二十万对农村来说是不错的了,他没有请人,就靠他们一对夫妇。他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应该说做得不错。因为今天他不是一个人在养猪,他是有一个产业的体系来支持他,种源、技术、市场、金融,方方面面有政府在支持他。我们的企业形成了联合体,叫新好养殖模式,而我们的企业就做这样的事。新希望集团这两年就在做这样的转型,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带动数十万农民组建家庭农场,让他们一年有差不多二十万的收入,我觉得做这样的事是光荣的,是骄傲的。因为不但我们发展了,我们转型了,我们从生产饲料、卖肉的,变成了金融、技术、市场,为养殖场服务的服务商,还让农民获益。 今天引领新经济的一些企业,包括马云,包括这些互联网企业,它们突飞猛进、春风得意,取得相当的进步,受到世人尊敬的同时,其实马云也有压力,怎么样能够持续地发展,今年做得好,明年能领先,十年、五十年以后是不是还能保持领先呢?这就是我们的想象。第二个例子,四月中旬澳大利亚总理带着一千多个企业家来到中国,在宴会上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牛排,而这个牛排从哪里来?是从澳大利亚来的。但是大家知不知道这个牛排姓“中”,是中国企业控制收购的当地企业生产的牛排。另外,这次澳大利亚总理访华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两国总理见证了中澳现代产业园区舟山项目的签订,而这个项目是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产物,很荣幸新希望是主要的参与者,有两国总理的见证,说明政府支持它,我们将用一种崭新的办法争取把舟山这个基地做成亚洲最大的高端动物蛋白粉贸易、加工、储藏和食品安全的基地。我感到骄傲,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够参与这样的国家大事,这是顺潮流而动,这是我值得骄傲的事,这样的事是我们的行动,是美好的行动。 对未来的美好,我们有太多的想象和期待,但最美好的是我们面向未来的点滴成长和进步,万物之中成长最美,自然之中希望最新。让我们始终有一颗年轻的心,不断地成长,为未来、为美好而努力。王玉锁:在公司决策上,如果你与女儿意见不一致,听谁的?刘永好:三年前,我的女儿刘畅接过了新希望六合股份董事长的岗位。我觉得很庆幸,因为她愿接这个班,愿意当这个董事长。其实,这个幸运是逐步培养过来的,是个过程。很早的时候,我的女儿叛逆,喜欢时尚,希望唱歌,希望去当演员。她爱美,要开商店,我借钱给她开商店。她愿意做什么我就支持她,通过做小生意,慢慢认识到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她最初在别人的公司里,又到我的公司里,从基层做起,一步步,Q&A王玉锁提问刘永好现在她长大了、进步了、成熟了,现在她说喜欢做这件事情。以前到饲料厂、养猪场,她说是臭的,不愿意去。现在她不管得臭,她说不管做什么都是一样的。我觉得对儿女的培养,我们商人或企业家,从小就要培养他们有一种责任感 、有担当。让自己的孩子多做一些社会的事、公益的事。第二,不单单是我女儿一个人接班,最近三年我们公司整个年龄结构大大降低了。总部 30 来岁的管理者、20 多岁的管理者成为主流。在新经济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一定需要年轻人。几年下来了,让我们骄傲的是,一帮年轻人起来了,他们受的教育比我们好,更有活动,更有动力。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1312十人看十年TEN YEARS:VISIONARIES OFTHE FUTURE王玉锁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王玉锁:未来能源“用的会越来越巧,供的会越来越绿”大家下午好,我这个题目可以不到一分钟就下台了,或者十分钟说不完,可能主持人就把我赶下台了。今天先从一分钟开始说,如果主持人让我下台,那么主要的主题已经讲完了。 这个主题很简单,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所谓的一个词,就是能源的未来趋势就是绿色,绿公司的宗旨,这是一个词。一句话,用的会越来越巧,供的会越来越绿,这就是主题的方向。 我选择比较重要的跟大家分享。对这个话题全球都很关注,当然我们国家更务实,最高领导人在能源的未来发展方面提出了非常具体,也非常前瞻的构想,这就是 2014 年 6 月 13 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结合”。“四个革命”就是能源的消费革命、能源的供给革命、能源的技术革命、能源的政策革命或者制度革命,我们到哪不管讲能源的整体战略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按照这个逻辑跟大家分享的。就这个逻辑讲一下,这本身就是趋势。原来往往讲到能源,大家自然而然想到供给侧,所谓的石油、天然气,甚至煤,好一点的讲一讲太阳能、风能这些可再生能源。新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不同基本上可以这么判断,消费者已经回归主权,总书记也是按照这个逻辑把整体的中国未来能源革命的方向做了一个阐述,下面就从能源消费革命开始讲起。 消费革命有四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打破能源的竖井,回归消费主权。现在传统的能源基本是竖井式的,电是电、气是气、热是热、冷是冷,各司其则,各自为政,造成了效率低下。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消费者利用二次能源转化的机会,综合考量自己的能源问题,用能的时候一定是全价值链的开发,或者能量的全价值链开发,高能量的可能就是发电,中能量的是制冷、制热,低能量的是生活热水,能源效率可以提高到 95%以上,传统的最高的75%,这20-30% 的能源效率原来白白浪费了,未来随着技术的创新,能量效率的提高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益,不管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能源转化的过程当中,可再生能源和气体能源有很好的融合,使得整个能效提高得更快了,说起来是十年的趋势,现在已经做了一些工业化示范,比如在青岛中德生态城,包括青岛万达的游艇会等等,效果非常好。 第二个趋势,未来能源的消费从原来的精心节约、粗心浪费发展到智慧消费,原来如果家里有一个老人,或者心很细的家庭主妇,能源很节约,甚至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但是未来要靠一个芯片,靠能源管家发挥能源的政策价值、行为价值,所谓的政策价值是我们国家为了支持节能,支持用可再生能源,有很多政策,原来可能大家不知道,政策享受不了,未来把它镶嵌在大数据里,放在芯片上解决,包括行为,有的养成习惯随手关灯,随手关空调,但是也有不做的,特别是年轻人根本不管,未来靠智慧,靠一个芯片解决,等等。我们总结过大概是八个能源用能价值,都可以用智慧的方式解决。 第三个趋势,网络价值,由原来能源的各自为政形成网络价值。现在大家常讲的一句话是数字和能源的结合,或者和能量的结合。一提到互联网能源,总有一种意识,有电线、管线,怎么互联,或者说已经互联了,两种思维都有,其实原来都是物理安排、物理连接,没有发生所谓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就是数据,就是信息。随着能源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每家每户的能源在一个网络平台上,你们家如果用热的时候发电了,电不用的时候可以通过信息化,或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卖掉。家里如果在中间的单元住,用不了那么多能源,完全可以不用供给能源,当我用的时候临时从邻居家买,完全可以。所以,未来的能源一定通过互联网提升能源的综合效率。 第四个趋势,是前三个趋势的结果,未来能源的消费者也是能源的生产者,在消费过程当中,通过卖掉自己不用的能源挣钱,成为能源的生产者。 能源供给和能源的技术革命我不说了,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能源的政策革命,前面讲的这些方面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是实现不了的。现在的三大政策支持,完全支持消费革命的实现:第一,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补贴,原来补贴太阳能都是补贴大的电站,现在每家每户,特别是就地使用的补贴量最大。第二,分布式能源的政策,首先没有这个技术,有了这个技术以后,电不许卖,要卖也得审批,卖给大电网,热也不行,现在不是了,现在分布式能源的政策非常好地解决了销售问题。第三是售电侧的改革,电力改革最核心的一部分,只有这一点,互联网能源,消费者既是能源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构想才能变成现实。 如果济南用了现代能源体系,我相信明年就可以解决雾霾问题。当然堵不堵我解决不了,雾霾问题还是能够见效的,青岛在这方面可以作证。李东生:未来有哪种新能源可以取代化石能源?王玉锁:这个问题很大,如果讲二十年我会讲得更大胆一点,讲十年,我要小心翼翼。如果真的把化石能源,甚至包括气体能源完全取代,未来主要靠太阳能和核聚变或者核裂变,这两个加起来。聚变和裂变估计能占 60% 左右,广义的太Q&A李东生提问王玉锁藻,它吸碳的能力很强,把二氧化碳吃掉,同时有了气体能源,也有了液体能源,化石能源未来的转化方面正在向清洁化发展。这十年,气体能源 + 可再生能源才是最现实的解决方案。阳能,既有光伏,还有生物能源,生物能源也是太阳转化的一部分,当然风能也是太阳能的一个变更,未来的可再生能源这三种能占到 30%-40%。核聚变和裂变,裂变基本海水就可以解决。近十年来说,最好的方向是可再生能源和气体能源很好地结合,而气体能源既可以用传统的天然气,也可以把中国最大的问题煤的问题解决,因为煤最好的方式是转化成电或者气,转化过程当中,把二氧化碳用光合作用,也就是生物微1514十人看十年TEN YEARS:VISIONARIES OFTHE FUTURE李东生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东生:未来十年要实现“实业升级”俞敏洪:TCL 从纯粹的硬件制造已经转向智能加硬件制造,加了互联网,但是中国年轻一代(企业家)从互联网开始做的智能加上硬件,如贾跃亭、雷军等,你心里对他们有什么想法?是不是想把他们掐死?对年轻一代做互联网怎么看?李东生:曾经有这样的想法,后来想了想我不被他们掐死就不错了。转变了一下,所以我们提出“双+”转变战略,要把对手变成伙伴。所以现在和乐视、BAT 都有很好的合作,我们做我们更擅长的事,对不擅长的、比较难建立竞争优势的领域,希望和合作伙伴探讨一种互利双赢的模式。俞敏洪:你的合作是一种无奈的行为,还是整体来说从心底想要的?李东生:是我心底想要的,这是真话,因为我们有一部分能力是他们做不到的,或者他们不愿意去做的。他们有一部分能力是我们很难复制的,所以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也是经过一轮很痛苦的煎熬考虑才想明白的。Q&A俞敏洪提问李东生过去十年,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虽然近年开始放缓,但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经济依然成长最快、表现最亮丽。中国经济全球化也在加快。2003 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之后,中国企业国际化成为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企业国际化带来的结果,就是整个出口占比较高。中国出口占 GDP 比例为 25% 左右,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展来看,海外业务销售收入的增长比出口的增长还要大。像 TCL,去年我们企业的出口不到人民币420亿元,但海外销售收入是470亿,海外业务创造了价值 50 亿的增加量。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快速提升。从国际技术发明专利来看,目前 PCT 专利申请量中国已排第三。美国副总统拜登说中国企业完全没有创新力,我并不同意这个看法,他是不客观甚至是有些恶意的。现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虽然国内市场依然是中国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更多的中国企业从只关注国内市场开始向海外展望。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要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要进行“智能 + 互联网”“产品 + 服务”的转型,还要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制造业为例,以往我们只是作为硬件产品制造商,未来我们不但要提供各种智能互联网功能的硬件产品,还要提供相应的应用服务。同时我们要把业务从以中国市场为主走向真正的全球化。预测未来是很难的,我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等,尝试对未来十年做出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平均会在6.7% 左右。中国目前政府负债水平还能够允许继续通过发债,通过增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支持经济的发展,所以未来前五年,6.5%-7% 的增长应该能保得住。中国的出口也会继续增长,但很难维持较高的增速。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营业收入将会增长得更快一些。按照这个增长率来算,十年以后我国 GDP 可达 19 万亿美元,在全球的比例会达到18%左右,也就是说能够达到和目前美国GDP相当的水平。但按GNP 来算,加上中国企业国际化带来的贡献,GNP 增长会比现在更快一些。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有大的提升未来十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技术能力将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会接近美国,超越日本。这代表中国企业的核心能力将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现在中国企业在财富500强当中,按照规模来排,大概有 100 家中国企业,但是真正符合全球化标准、海外营收占比高于 35% 的,不超过五家。十年以后,中国企业在 500 强当中的数量一定会增加,而且符合全球化水平的企业标准预测会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我希望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发生变化,成长出一批有全球商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公司。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近几年这一趋势已非常明显,我相信未来会继续发展下去。在全球经济当中,中国企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各产业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产业的领导者。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中国企业不懈的努力,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我始终认为中国民族复兴、中国国家的强大,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强大的基础上的,而强大的中国经济需要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中国跨国企业支持。1716十人看十年TEN YEARS:VISIONARIES OFTHE FUTURE俞敏洪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副理事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 俞敏洪:教育是未来十年的基础设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启一个民族的智慧和这个民族的长久发展之道。今天我们中国遍地的浮躁、假货、贪污腐败、碰瓷、欺骗等这些行为,尽管有制度的因素在里边,但是我认为中国教育的失败和教育的缺失必须承担非常重要的某种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稍微想一下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其实不叫封建社会,叫帝国时代,从汉朝开始一直是皇帝的集权统治。但是在中国“帝国时代”做了一件事情,把儒家的思想意识变成了中国的主流意识,当然儒家的主流意识更多地在过去强调了服从,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也很深入人心,导致中国整个民族变成了一个只知道服从,要反抗就必须暴力反抗的社会,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反抗的社会。但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比如说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等概念,确实培养了中国非常核心的阶层,这个阶层可以说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古代是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因为从上到下都一直非常受人尊重,所以这个阶层实际上创造了中国古代两千年坚实的道德价值体系,而这个道德价值体系实际说是我们中国得以一个帝国跟着一个帝国最后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的基础。这样的道德价值体系在解放以后逐渐被各种革命包括“文化大革命”等弄得七零八落。我们今天到台湾还能够体会到一点儿所留下来的这种价值体系,当然面向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已经不再能说儒家的整个体系,所以我从来不相信那些说我们要恢复国学,只要恢复国学了,中国人民就能回到古代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时代,我从来不相信能够回去,但是我相信儒家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今天的这个社会依然管用,但是面向全球化的今天的中国,我们所需要的是新的可以带动中国人民长久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个核心价值观,我们党已经给我们做了非常明确的陈述,那就是社会主义的 24 字的核心价值观。三个提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倡导中间,比如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这样的词,跟我们古代所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今天在山东大地,因为儒家文化来自于山东大地,是非常吻合的。但是我们在儒家文化中从来没有看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字。今天我们政府国家已经把这 24 个字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提出来,我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了不起的进步。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任何核心的价值观一定不是一句口号,中国已经习惯了讲口号,甚至习惯去把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喊给别人听。我相信中国企业家群体是一个在中国比较真诚的群体,他们经常讲未来的十年一定是自己心里相信的,等会儿马云讲的话他自己相信不相信我不知道,但是马云是因为相信自己和相信自己的预测才做出了阿里巴巴。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只是变成一句口号,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国家的体制、制度、行动和教育来支持和支撑。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一边说着自己不相信的话,一边做事,给我们这个国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在中国教育一直是一个狭隘的概念,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就是教学生认字,教学生做数学题,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实际上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体系和人格、人力。教育最重要的核心是良知、理性、判断力、独立思考、精神自由,还有人格独立。这些东西都必须变成未来远远不只十年的中国教育的核心内容。我认为所有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基础思维模式的奠定,如果一个人从小有良知、有判断力,他的基础思维能力一定具备创新和创造能力,一定不是学科学技术本身能够把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所带动起来的。我们中国人高中毕业的时候数学、物理、化学的知识能力远远要高于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但是以数学为例,中国任何一个高中,哪怕最后一名的学生,跟美国的普通高中生去比,数学能力都要强好多好多,但是全世界前 100 位的数学家,好像中国几乎没有,而美国占了好像 80 多位。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如果再把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未来一定玩儿完,不管出多少个马云都会玩儿完。中国现有教育中心的死记硬背模式,在现代意义上已经是一个极其过时的、从每一个角度来看都已经失去意义的模式。我儿子今年 14 岁,我跟他讲任何东西,他都说你根本就不用给我讲,我 Google 随便一搜,比你讲的好得多得多,但是我说能够用 Google 和百度搜出各种基础知识,我们还让学生去背,而不是教他们一种人格能力和开拓能力中国的育是非常可悲的。但是有希望,希望在什么地方?新的学习工具的出现和学习手段的出现,不仅仅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以及扩大教育的范围,而且能够推动一个社会根本上的建设。教育的发展从中国创造的印刷术开始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后带来的都是社会的进步。大家稍微回忆一下文艺复兴怎么来的,典型是因为印刷术革命,在印刷术之前,所有的圣经只有教士有,当把圣经成千上万本印出来,老百姓自己可以读圣经也可以解读圣经,文艺复兴开始出现,最后出现了一大堆伟大的人物,直到莎士比亚,大家都知道。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是我认为在印刷术出现以后,给全球带来的一次真正的教育革命和无边界的教育内容的传递。在今天,中国教育一定会有真正的希望,这个希望它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从下到上的一种变革,而不是一种从上到下的一种要求。中国人都特别习惯于从上到下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从下到上引起一种怎么样的润物细无声的革命。我认为中国上一次真正的革命是来自于经济领域,是来自于过去三十多年,其实我们所做的事情,除了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外,更多的是民间力量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记得 1980 年代左右的时候,所谓的万元户的出现,只是一个所谓的国家的经济的试点,当年光久雇佣的人超过八个人之后,还引起过邓小平的关注,到底算不算资本主义,中国的民营经济像野草一样拱出了水泥地一般的铁的国有企业的封锁,最后成长为中国真正经济发展的主流力量。我认为下一轮革命一定发生在中国的教育领域。田溯宁:俞老师,你刚才讲了半天,实际上你过去干的事是大部分把年轻人送到海外去,我每次到海外学校里看到那些孤独的眼神,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你演讲的情景。你未来十年能不能做一个否定自己的事情?否定过去把人送到海外的事,而在中国进入一流的学校,让他们在中国得到一流的教育。俞敏洪:一件好事为什么要否定呢?中国是这样的,中国的年轻孩子到国外学习,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学成以后回国干活,Q&A田溯宁提问俞敏洪对中国来说节约了好多成本,干吗不呢?一定要拒绝世界交流,办中国一流大学,我特别烦中国各个大学说要办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是自然办成的,不是你喊出来的,要慢慢跟国际接轨。我跟教育部说中国至少有一两所大学应该全英文教学,你要办世界一流大学应该让世界的学生来读书。你不如把中国的某些大学,比如北大、清华中有一所办成全英文大学,为什么不行呢?我不知道。马云在摇头,为什么摇头?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吗?等会儿马云上来讲的时候,让他来表达自己的观点。1918十人看十年TEN YEARS:VISIONARIES OFTHE FUTURE田溯宁 宽带资本董事长、亚信集团董事长 田溯宁:未来企业都将变成“客户运营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观念,我在运营商干了七八年的时间。在运营商的时候有一件事我现在反复在讲,我想未来的形态可能企业会变成一个客户的运营商。看看云计算、大数据发生了什么。云计算、互联网、宽带网络加上大数据,这四个技术出现之后,就像核聚变一样,这个世界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的核心企业经营形态变化了,我们过去经营企业要么经营产品,要么经营一种服务,当这四种力量开始的时候,企业会有一种新的形态,我把它称之为“客户的运营商”,每一个企业都像电信运营商一样开始经营你的客户了。我们看今天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大家知道 Airbnb 没有一个旅馆,只有四年的时间,但是它是什么呢?它是我们住宿服务的运营商,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你需要旅馆这种服务。大家看看 Uber,没有一辆汽车,但是它是我们出行的运营商,因为它知道你什么时候需要汽车的服务。我们用这个思路想一想,如果一个冰箱生产者在工业革命的时代,它就是产品的生产者,当这个冰箱带有互联网芯片的时候,通过无所不在的互联网能够传到后台的云上进行大数据积累的时候,冰箱的生产者已经不生产冰箱了,成为食品的提供商,因为它最早知道鸡蛋什么时候吃完了,什么样的蔬菜你习惯去买。所以,我们想想当这四种形态出现的时候,未来的企业都会从一个产品的生产者变成客户的运营者,你生产这个产品变成了一种手段,跟客户建立了联系。当这个联系一旦建立起来的时候,客户使用的状态、使用的频率都会实时传递下来,传递到你的云和大数据的网络上去,这时候你就能实时感知客户。所以,未来企业的形态都会从产品的提供者变成客户的运营者。我们看看工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