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园区的承载白皮书.pdf
前言随着新一代数字化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国家百万企业上云战略的推进,B2B 业务作为运营商保增长的“压舱石”和调结构的“主力军”,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一方面运营商获得了从传统专线连接向企业园区、云 IaaS、PaaS、SaaS 服务扩展的新机会,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专线业务的新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园区网络和业务、ICT 服务、企业应用云化等需求的复杂多样,且随着连接业务量的无限扩大,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也愈加激烈。面向园区的承载白皮书提出面向行业数字化,构建面向园区的目标承载架构和开放合作生态,打造面向园区的“无线化”、“精品化”、“云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把握新机遇,面向企业园区、医疗、教育、工业制造、酒店、商超等行业提供最佳体验的网 + 云 + 服务的融合业务,实现 B2B 业务新增长。 无线化:面向高密、物联、企业办公、流量突发等场景提供高品质 Wi-Fi 承载。 精品化:构建面向园区的极简、超宽、高体验保障承载架构和解决方案。 云化 : 打造面向行业云化承载的“以网聚云、云网协同”目标架构,构筑行业云生态,提供满足各类云化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 智能化:基于大数据、AI 构建智能管控平台和开放平台架构,面向园区承载提供智能运维和智慧运营能力。 021 面向园区的承载演进1.1 园区的变化与挑战1.2 面向园区的承载演进1.2.1 面向园区的目标承载架构1.2.2 分步骤平滑演进1.3 小结2 无线化:面向园区的全场景Wi-Fi接入2.1 面向园区的 Wi-Fi 接入场景2.1.1 典型行业 Wi-Fi 承载需求2.1.2 Wi-Fi 部署场景2.1.3 Wi-Fi 业务应用场景2.2 面向园区的 Wi-Fi 承载方案2.2.1 Wi-Fi 建网目标2.2.2 Wi-Fi 组网方案2.2.3 Wi-Fi 业务承载2.3 面向园区的 Wi-Fi 承载演进2.4 小结3 精品化:面向园区的体验驱动承载3.1 业务体验需求3.2 体验驱动的网络承载3.2.1 体验驱动的目标架构3.2.2 极简承载3.2.3 超宽承载3.2.4 体验保障3.3 小结55910111213131314151515161921222323252526273032333333354349525254555858595962634 云化:面向园区的云化承载4.1 面向园区的云化承载场景4.1.1 企业应用上云演进趋势4.1.2 典型行业上云场景4.1.3 典型应用上云场景4.1.4 面向园区的云化承载场景总结4.2 面向园区的云化承载方案4.2.1 园区云化承载目标架构4.2.2 企业应用上单云承载方案4.2.3 云间灾备 / 混合互联方案4.2.4 企业应用上多云承载方案4.3 小结5 智能化:面向园区的智能运维和智慧运营5.1 面向园区的智能运维5.2 面向园区的智慧运营5.3 小结041.1 园区的变化与挑战随着网络新技术快速发展、BYOD的普及,移动办公、无线接入逐渐兴起,用户希望自由移动,随时随地办公,Wi-Fi已经渗透到企业园区和各行业的方方面面。据统计,2017年全球无线办公人员已超过80%。网络联接广泛扩展,从办公到生产,从人联到物联。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产生1000亿连接,需要构建Anywhere连接的无线网络。如何构建Anywhere海量连接的无线网络,园区网建设将面临如下挑战:实现无线信号全覆盖,使企业园区内各种接入场景、各类接入设备、多角色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地访问公司网络资源,成为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人员密集的会议厅、场馆等高密终端接入场景,在实现无线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稳定网络接入能力;随着视频、语音等多媒体业务的普及,在提供稳定网络接入能力的同时,需要满足这些实时业务对网络的丢包、时延、抖动要求,保证用户业务体验;最后,但非常重要的是,当用户移动办公从不同位置接入时,其相关的访问控制及业务策略需要能够跟随用户位置动态迁移。而目前网络中相关策略多是人工静态配置,无法快速响应用户需求,难以保障一致的业务体验。1随时随地连接、无处不在的园区图 1-1 Anywhere 海量连接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园区随着新一代数字化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企业正在积极将其行业专长与新一代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重新塑造商业模式。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2000强企业中将有50%企业的业务依赖于创建数字化增强其产品、服务和体验的能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网络联接、IT 系统云化、业务服务等方面对园区提出了变化和挑战。06图 1-2 企业应用上云趋势图 1-3 企业应用差异化上云需求2企业业务不断云化的园区未来510年,全社会数字化迎来企业应用上云高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IT系统/应用部署在云端。据预测,到2025年,100%企业会使用云,85%的企业应用将会部署在云端。随着企业IT系统的云化,企业的IT网络不再限于企业内部,而是从LAN延伸到企业与云之间的WAN网络上。IDC预测,到2025年,企业流经广域网的数据流量占比将从2016年的 20% 上升到 80%。企业 IT 系统云化为运营商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首先是 WAN 网络流量的巨大增长,对应带来互联网专线和VPN专线的不断增长,如对于普通系统上云企业只需要申请互联网专线通过Internet访问云服务,而随着企业逐步将信息系统、核心应用部署到云上,为满足这些系统的严格网络承载需求,则需要高品质的VPN专线访问这些云上系统。需要运营商提供带宽、时延、承载均可保障的高可靠、高安全专线服务,并像OTT云服务一样提供敏捷云专线连接能力。2025年,部署在云上的企业应用占比Source: Huawei MI Source: IDC2025年,企业WAN流量占比核心系统上云IT系统上云互联网应用上云现 在时延安全可靠 性 带宽性价 比 敏捷未 来过 去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传统的企业自购买设备组网不但对企业IT和运维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业务部署效率、业务快速变化等方面也无法满足。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从传统的自组网模式中解脱出来,直接从运营商按需购买ICT服务。企业的这一转型需求,为运营商从网络业务向园区扩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也面临以下巨大挑战:首先,需要满足各企业的个性化定制需求。针对各类园区企业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定制不同级别的园区企业ICT业务,包括从基础的VIP机房快速定制到高级的平台及服务按需定制。其次,IT化服务能力。如,企业业务人员可通过运营商提供的自助服务系统,统一管理系统,配置ICT业务,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自动化部署提升业务上线速度,降低部署时间。再者,按需智能资源配置能力。包括实现ICT资源的随时分配、实时响应,基于业务.策略智能实时扩展或释放ICT资源。最后,需要面向园区构建面向多行业、多租户的具备差异化体验保障能力的承载网络。3企业从购买设备转向购买服务ERPOA企业邮件统 一云监控管 理系统备份商务智 能企业治理人力资源集团财 务集团门户知 识库管 理协同办公计算服务器池 网络 存储服务器 池企业云服务平台网盘服务弹性加密云存 储弹性云服务器 弹 性云存 储虚拟服务器资源池云平台软 件图 1-4 企业服务需求08园区种类繁多,如重点关注办公的企业园区,面向医疗服务的医院,面向教育的校园,各类酒店,大型商超,工业制造园区等。如何满足这些园区的各类业务需求是园区网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从承载场景来看,这些行业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复杂,普遍存在Wi-Fi覆盖、移动办公、视讯会议、安防监控、智能物联、TV、Internet、语音等需求。教育还有多媒体课堂、远程教育等需求,酒店特有的视频融合承载、安全监管等需求,工业制造更多地关注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应用等。对应的业务视频化和云化,需要高带宽、低时延的精品网络。视频会议、移动办公等业务,需要随时随地的高品质业务体验。对于医疗、酒店、商超这些涉及跨多个园区运营的行业,对这些园区网络的快速部署、集中运维和统一运营成为首要需求。如,作为中国数字医疗领导者上海爱汇健康计划三年内为150家医院、40多万床位提供无线化信息改造。希望2天完成一家医院的网络部署,实现150家医院超过12000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以大幅降低运维成本;通过集中运营提供护士移动看护、家属远程探视、患者健康管理等应用。随着行业企业IT系统云化进程的推进,云化承载将逐步成为重要需求。如,医疗影像系统上云的大带宽、动态资源调整需求;医疗生产系统上云、工业制造生产控制系统上云的低时延、高可靠承载要求。业务种类繁多的园区同时,伴随数字化转型推进和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园区网络的规模与带宽已进入指数增长的阶段,无论是网络节点数还是网络带宽均呈指数级增长。据统计,2020年接入网络的终端数量将增加到500亿数量级,到2025年,每用户月消耗数据流量将达到50GB。传统的烟囱式组网、不同业务多网分离承载、分散认证管理,导致运维管理异常复杂、多网分开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面向未来难以升级。如何简化网络运维管理,将运维管理人员从繁琐的设备初始安装配置、升级维护、故障定位中解脱出来,也是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如前面所述,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购买设备转向按需购买服务,需要运营商面向园区提供新业务快速上线能力,满足企业的拎包入住要求,包括支持海量终端的即插即用/自动部署、网络分层自动部署和租户业务自动部署三方面。而传统园区网络设备信息靠手工录入、本地逐个手工配置,部署慢、成本高、易出错,成为制约端到端业务发放效率的关键瓶颈,同时新业务上线靠手工配置,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随着业务不断复杂化,企业业务的变化正在加速。以某大型跨国企业H公司为例,某个园区每个月发生的网络业务变更达到30次。为了快速匹配这类企业业务的高频变化调整,需要具备业务策略自动部署、资源灵活调度能力。而传统园区网络用户策略变化通过手工调整,不但对运维人员能力要求高、交付效率低,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出现策略配置错误导致业务中断等问题。在实现新业务快速上线和业务灵活调整的同时,还需要运营商提供类似OTT的电商化业务交易与购买体验能力。如企业客户可在线自助选购、下单和变更业务,可实时查询业务开通进度、套餐消费进度、账单明细及获得主动提示等。新业务快速上线的园区如何通过精细化体验管理提升企业业务承载体验是运营商相对于OTT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从传统企业自采设备自组网方式获取市场的关键。运营商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并迎接挑战呢?从管理范围看,传统的LAN网络管理,无法感知端到端的业务状态,所感知的体验是不完整的、也可以说是不准确的。真实的业务体验感知一定是从LAN到WAN网络的 E2E 管理,这恰恰也是运营商的独特优势所在。业务体验可感知的园区业务能力方面,传统的网络出现故障,等待报障后,运维人员被动响应、靠告警/日志人工度量网络故障和质量的维护模式,不仅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可能已对企业业务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未来的业务体验感知,希望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实时感知面向业务的网络质量,主动识别和发现劣化体验,使网络具备自我学习甚至是自我优化治愈的能力,无需人工干预即可长期稳定运行,并对关键应用加以持续保障。业务体验指标看,现阶段可以通过时延、丢包、抖动、可用性等关键网络指标来度量。未来,逐步演进可针对每类应用的体验测量和感知。1.2面向园区的承载演进面向园区的承载演进的核心是,打造支撑各类园区场景的目标承载架构,通过分步骤推进架构的平滑演进,确保以下关键需求和解决方案的落地。 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的解决方案。提供Anywhere无线连接服务,支撑企业IT系统高可靠云化承载, 企业 ICT 服务按需购买。 适应园区种类繁杂业务发展的解决方案。实现园区各类业务和网络的统一管理,提供高品质体验保障承载。 支撑新业务快速上线的解决方案。支持海量终端即插即用、网络和业务自动部署,实现业务快速调整,提供电商化业务订购能力。 E2E业务体验可感知的解决方案。提供从LAN到WAN的端到端网络和业务体验实时感知、体验优化和智能运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