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央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洞察.pdf
2018 年 7 月远卓绿色生态产业研究中心 Insight & Foresight 远见卓识整合、聚合、融合中国央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洞察(2018) 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1央企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状 一、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长期以来,中国粗放式增长方式,在推动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同时,造成了 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 “三高两低 ”的问题。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以治理效果为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统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五位一体 ”总布局。 节能减排明确具体责任目标。 2016 年 12 月 ,国务院出台 “十三五 ”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方案指出,通过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强化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强化节能排放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方案同时还对对经济发展中尤为突出的能源消耗问题提出总体目标,要求 到 2020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 2015 年下降 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 2001 万吨、 207 万吨、 1580 万吨、 1574 万吨以内,比 2015 年分别下降 10%、 10%、 15%和 15%。全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 2015 年下降 10%以上。 二、央企借助自身优势大举进入生态环保产业 在政策指引和自身发展需求的带动下,近年来,中央企业借助各方面优势,大举进入生态环保产业。 中央企业在进入生态环保市场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优势: 政策体制便利: 在中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大量生态环保相关行业仍处于非完全竞争状态。尤其是在一些敏感行业中,央企必须扮演市场主导者的地位,才能实现国家调节市场的作用。因此在独有的政策便利和良好的政企关系下,央企更容易拓展产业布局。 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2以发电行业为例, 2017 年,全国共有 11 家主要涉足发电业务的央企。除五大发电集团之外,还包括神华集团(已与国电集团合并成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国投电力、三峡集团、华润电力以及主要从事核电业务的中核与中广核。这 11 家央企主导了中国的发电领域,装机总量占全国的 60%。所以,一旦在政策上有指引,借助央企背景,这些企业便快速布局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市场。 2017 年,这 11 家央企水电、核电、风电的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 54%、 100%、 73%。 另一方面,拥有中央背景的央企,相对于民企,拥有更佳便利的政企关系;而地方国企很难跳出地域限制,相比之下,央企具有无可比拟的跨区域整合能力。因此更容易在生态环保市场获取到项目。 产业延展性强: 央企业务范围覆盖广阔,产业链横向或纵向的贯穿性和延展性较强,对拓展生态环保产业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吸引力较大。 由内在需求衍生生态环保产业的行业比较广泛,包括发电、石油、冶金、装备制造等。以冶金企业为例,冶金企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户,尤其长期面对工业节能、工业固废处理、废水治理、废气治理等问题。由下级子公司承担集团内节能减排业务或成立专业节能减排管理公司,可以承接企业长期从事节能减排业务的经验和技术,在满足企业内部节能减排需求的同时拓展外部生态环保项目。如宝钢集团的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鞍钢集团的鞍钢集团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中铝集团刚刚成立的中铝环保节能集团有限公司等。 由外部市场吸引力促生生态环保产业的典型是科研和装备制造企业。央企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科研、装备制造和集成能力,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因此,一旦市场出现盈利机会,这些央企极易向产业链下游渗透。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凭借硅产品研制技术,顺利将业务拓展至太阳能装备和太阳能电厂运营领域等。 资本充裕: 央企本身资金充裕,投融资能力强。资本密集和有政策推动的生态环保产业恰好符合央企的投资方向。而信用背书好,投融资能力强的央企 在 PPP 模式成为政府开展基建项目主要方式的大环境下,在生态环保产业具备更加强大的竞争优势。 典型的案例是财政部管辖的中信集团,通过并购、参股,快速进入水处理、垃圾焚烧和危废处理三个版块,并在各个行业内形成相对领先地位。 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3三、央企生态环保产业资产亟待整合 从发展结构上看,生态环保产业已经出现了央企间同行业竞争恶化、非主营业务丛生、重复投资等现象,反映出发展分散、协同效应不强等弊端。长此以往,会形成表面 “百花齐放 ”,实则大而不强的局面。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在 2018 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持续推动环保产业资产整合, 更加注重重组质量效果,加快推进内部资源重组。中央企业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不再是简单强调形式上、规模上的加速,而是更加注重重组的质量和效果,更加注重内部资源整合和协同,更加注重提升企业的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更加聚焦提升竞争力,扎实推进战略性重组。 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注:本文所提中央企业不仅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辖的 96 家中央企业,还包括由财政部管辖的 24 家中央金融企业。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4央企生态环保产业资产分布情况 一、生态环保产业再定义 中国生态环保行业虽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对生态环保产业尚未形成清晰、统一的定义。远卓凭借近 20 年的行业研究经验,以及对 近百家 重点环保相关企业客户的服务经验,总结出最适用于当下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的全新产业版图。 图 1 远卓定义生态环保产业版图 资料来源:远卓分析 图片版权所有:远卓管理顾问 以生态环保产业价值创造的四个环节,即 “输入 过程 输出 再利用 ”,为划分依据,远卓将环保产业划分为能源供应、节能、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四大领域。 生态环保产业四大领域具体包含清洁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筑节能、工业节能、清洁水、废物管理及大气治理等细分行业 /市场,为进一步开展行业研究、制定企业战略提供了清晰的行业界定。 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5二、央企生态环保产业资产大盘点 通过对国资委下属 96 家央企及财政部下属 27 家央企进行系统的业务 /资产盘点,远卓发现,目前共有 53 家央企已经涉足生态环保产业。 图 2 央企生态环保产业分布图 资料来源:远卓分析 图片版权所有:远卓管理顾问 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6从产业分布来看,央企经营业务几乎覆盖了生态环保产业的所有细分领域,并且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总体分布分散,从细分行业来看,参与清洁水领域的央企数量最多,高达 28 家。其次是清洁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别高达 24 家和23 家。参与数量最少的建筑节能领域也有 10 家。 第二个特点是同行业企业向环保产业的延伸方向相似。如发电、电气行业扎堆开展脱硫脱硝大气治理业务;建筑、工程、冶金行业扎堆拓展废水和废物业务。 表 1 央企在生态环保产业细分领域的数量分布情况 细分行业 清洁常规能源 可再生 能源 基础设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清洁水 废物处理 大气治理 涉足央企 数量 24 家 23 家 14 家 10 家 12 家 28 家 23 家 16 家 资料来源:远卓分析 三、生态环保领域典型央企介绍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 现为唯一一家主业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中央企业,是中国节能环保领域最大的科技型服务性产业集团。集团围绕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形成从规划、技术服务到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相衔接的一体化集成服务, 目前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固废处理、烟气处理与重金属治理、土壤修复、水处理、光伏发电、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规模与实力均居领先地位。 2017 年,集团总资产达 1445 亿元,当年业务收入约为亿 518 亿元。 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7中国光大国际有限集团: 为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旗下实业投资公司,是新加坡上市公司。以投资绿色环保和新能源为主业,集研发、基建、运营管理为一体,主要业务分为环保能源、环保水务、新能源及基建等模块。是中国较早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的中央企业。 2017 年,光大国际集团已落实环保项目 268个,总投资约为 729 亿元,当年环保业务收入约为 162 亿元。 环保能源:拥有 75 个垃圾发电项目, 2 个沼气发电项目、 3 个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及 6 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约 350 亿元。总设计规模为每年处理生活垃圾 2410.8 万吨、污泥 7.3 万吨、餐厨垃圾 23.7 万吨,年上网电量755189 万千瓦时。垃圾处理规模为行业第一名。 环保水务:共拥有 76个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3个工业污水处理项目、 1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2个水环境治理项目、 1个供水项目、 5个中水回用项目、 2个污水源热泵项目,总投资达 167亿元。设计规模为年污水处理约 15.5亿立方米、年供水约 0.298亿立方米。 新能源:共拥有 82个项目,包括 44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 29个危废处置项目、 7个光伏发电项目、 2个风电项目,总投资约 197.6亿元。设计规模为每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 845万吨、处理危废 67.3万吨、供热量约 175.2万吨。 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8央企生态环保产业资产整合展望 就目前来看,整合央企生态环保产业资产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培育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企业;助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效率。 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整合意图,央企生态环保产业资产重组可考虑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一、横向联合 将行业内业务相同或相似的央企合并同类项,避免恶性竞争,最大程度的发挥规模经济与协同互补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行业排头兵 ”。通过换股方式组建新的企业,或者按照业务相关度将一家亏损企业或者弱势企业整体并入另一家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央企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结合生态环保产业特点,也可考虑在重点污染面源,由专业央企牵头,整合其他各方业务及资源优势,实现对流域 /区域的有效治理。 二、纵向整合 围绕生态环保产业内某细分行业 /市场的产业链进行上下游进行整合。目前各个央企或单个央企内部 业务分布于某 细分行业 /市场的 产业链上下游领域,而处于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处于各方面考虑又会向产业链两端相互渗透,造成很多业务板块重合度越来越高,力量不集中。按照产业链的相关性将某个行业上下游企业重组整合,延伸产业链,将外部交易内部化,降低企业中间成本,进而更有效的发挥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的协同优势。 Bexcel Management Consultants 9三、专业化重组 发挥部分央企的专业优势,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初期可考虑在某些重点细分行业 /市场进行专业化重组,有效改善市场竞争秩序、提高市场整体运营效率。 四、共建共享 央企在生态环保产业的业务重叠度较高,大规模重复投资容易造成较大的资产浪费。出于同一发展目的的央企,可以参考通信行业共建基站的形式,共同出资,集中技术和资本力量,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共建共享可以节省大量投资,降低中央监管压力,也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国有资产整合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