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花生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完整版 编制机构: XX 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盖章 ) 二 O 一七年九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项目背景 . 1 1.2研究依据与范围 . 2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 4 2.1项目的提出背景 . 4 2.2项目的必要性 . 8 第三章 企业与工艺介绍 . 10 3.1企业简介 . 10 3.2生产工艺 . 10 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主体工程建 设 . 14 4.1建设条件 . 14 4.2场址选择 . 19 4.3总体布局 . 23 4.4主体工程建设 . 26 4.5 给排水设计方案 . 28 4.6 消防设计方案 . 29 4.7电气设施设计方案 . 31 4.8 清洁设施设计方案 . 33 第五章 工程节能 . 35 5.1设计依据 . 35 5.2设计原则 . 35 5.3能耗分析 . 35 5.4节能方案 . 36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41 6.1 环境影响评价依据 . 41 6.2施工期间污染的防治 . 41 6.3项目运营期间污染的防治 . 43 6.4环境影响预测 . 45 第七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 . 46 7.1劳动安全内容与原则 . 46 7.2设计依据 . 47 7.3职业安全 . 47 7.4卫生 . 50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人力资源配置 . 52 8.1项目实施进度 . 52 8.2生产组织与人员培训 . 55 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招投标 . 56 9.1项目管理 . 56 9.2项目招投标 . 56 第十章 市场营销计划 . 60 10.1“卖点”分析 . 60 10.2营销策略 . 60 第十 一 章 风险分析与规避 . 61 11.1 经营风险分析 . 61 11.2管理风险分析 . 61 11.3财务风险分析 . 62 11.4 政策风 险分析 . 62 第十 二 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63 12.1编制依据 . 63 12.2工程投资估算 . 63 12.3资金来源 . 64 第十 三 章 财务分析 . 65 13.1论述 . 65 13.2流动资金 . 65 13.3投资使用计划 . 65 13.4收入估算 . 65 13.5处理成本估算 . 66 13.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66 13.7清偿能力分析 . 67 13.8不确定性分析 . 68 13.9 财务评价结论 . 71 第十 四 章 结论与建议 . 73 14.1结论 . 73 14.2建议 . 73 1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花生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1.2 项目性质 改扩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 XX 花生专业合作社 1.1.4 建设地点 XX 县新城镇发展路 8 号 1.1.5 主要建设内容 该公司的主要 经营范围为:花生种植、加工、购销;花生种植技术咨询、培训;市场信息服务;农副产品加工;花生油加工、销售。 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 46 亩,总投资 4000 万元人民币,前期 已投资 1620 万元,本次扩建投资 2380 万元,其中 厂房建设 500 万元,占本期投资的 21%;购买机器设备 380 万元,占本期投资的 16%;补充流动资金 1500 万元,占本期投资的 63%。项目拟定的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配套辅助工程和 1 条花生油生产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 1)主体工程包括钢构厂房 2 间( 1 层,占地面积 4008m2);钢构库房 1 间( 1 层,占地面积 2739m2)。 ( 2)配套工程厂区内的供水、供电、绿化及其它辅助设施等。 ( 3) 1 条花生油生产线,在这个工程中包括生产设备的安装与 2 调试。 1.1.6 总投资及资 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4000 万元。其中,前期已投资 1620 万元,其中:购买土地 1100万元;厂房建设 500 万元;购买机器设备 20万元。本期投资 2380 万元,其中:厂房建设 500 万元,占本期投资的 21%;购买机器设备 380万元,占本期投资的 16%;补充流动资金 1500 万元,占本期投资的 42%。 资金的主要来源:公 司自筹项目资本金 1080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1300 万元。 1.2 研究依据与范围 1.2.1 研究依据 XX 县城市总体规划 XX 县统计年鉴( 2016) 2015 年中央 1 号文件 “十三五 ”期间中国食品行业政策环境 ;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l4881 94) XX 县新城镇新城花生专业合作社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国家、省、市其他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3 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政策、规程、规范、标准,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企业现在及其 扩建后的状况、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和营销计划、建设规模、建设内外部条件、工程技术方案及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等进行研究。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规划总面积 亩 46 3 建筑占地面积 m2 10327.81 4 建筑总面积 m2 12195.48 5 建筑密度 % 33.7 6 容积率 0.40 7 绿化率 % 20 8 厂房 m2 6656.48 1层,钢构 9 库房 m2 2739 1层,钢构 10 主体交易大楼 m2 2800 3层,钢筋砼框架 10 花生晒场 亩 15 2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4000 22 本期投资 万元 2380 4 23 建设总工期 年 1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的提出背景 2.1.1国家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实践表明,要保证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就离不开农业的 发展 、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崛起。由于食品加工业是农业向工业自然延 伸的产业领域,是与农业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因此,发展食品加工业对于解决中国的 “ 三农 ” 问题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食品加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之一 。 它与农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农村经济进行战略调整中 ,它已成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食品加工业是中国就业和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通过关联效应它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 五年规划纲要的预期目标,“ 十三五 ” 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5%,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 5%,城市化率提高 到 47% ,全国总人口控制在 13.6 亿人。根据有关预测,同期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预计将由 2015年的 37.7%下降到 2017 年的 35%,平均生活水平处于富裕型阶段;农村将由 2015年的 47.2% 下降到 2017 年的 41.6%,平均生活水平从小 5 康型向富裕型阶段转变。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对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即:虽然代表食品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下降,但仍位于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之首,食品消费总量仍将不断增加,商品性消费日益取代自给型消费 ,工业化食品比重逐步增长,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西部 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食品工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农村人口比重大,拥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发展食品工业不仅潜力巨大,而且也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 十三五 ” 时期,在上述重大发展战略的共同推动下,这些地区食品工业发展的硬件、软件环境将不断改善,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 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食品工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 “ 十 三五 ” 时期,随着我国加入 WTO过渡期的结束,国内食品工业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这有利于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合理利用国外食物资源保障原料供给,进一步拓展食品工业的国际市场。 2.1.2食品工业面临的挑战 ( 1) 环保要求高、资源消耗量大,食品工业发展成本增加。一方面,我国食品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远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一部分企业难以支付污染治理的成本。另一方面,食品工业部分行业的能耗和水资源消耗比较大,不利于资源节约利用。按照建设节约型 6 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未来食 品工业发展面临着加强环保治污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双重压力和约束,提高了食品企业的行业准入门槛。 ( 2) 食品工业发展受制于融资难问题。食品工业原料收购季节性强、资金用量大、需求集中,而食品加工企业大多利润率不高,靠自我积累发展的能力不足。目前的融资环境不利于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金融支持。一是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信用等级低、抵押物少,只有小部分能够获得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贷;二是民营企业由于政策的限制,难以得到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的力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食品企业对资金的要求;四是部分大企 业因位置远离城市,不动产价值低、变现困难,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 ( 3) 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食品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外国资本进入我国食品工业十分活跃,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争夺国内市场,提高市场垄断能力,对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金实力不强的国内食品企业造成重大威胁。另一方面,很多国家提高进口食品的检测标准,食品国际贸易的技术门槛和环保要求趋于增强,有的成为保护本国产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涉及产品范围会越来越广,监管措施越来越具体,我国食品出口面临的阻力增大。如欧盟和日本于 2006 年启动了更加严格的 食品检测新标准,对我国食品出口构成不利的影响。 ( 4) 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水平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 7 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食品加工既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又可能增加不安全的因素。建立从原料生产、采购、贮运、加工到成品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体系,是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2.1.3项目发起背景 “ 十三五 ” 时期是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结束 WTO过渡期,加快融入国际经济的关键时期。与 “ 十 五 ” 期间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有所不同,在这个时期,食品工业发展既要符合国家总体规划,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要适应全球化过程中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不断提高竞争力,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将对我国食品工业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前提下,湖北的发展飞速前进,作为中部崛起的代表,各处的投资争先恐后的到来,包括食品加工业在内的各种行业依次在湖北发展起来。再加上武汉城市圈的提出,各种投资项目开始在武汉周边的县市出现,这也促进了地方发展的步伐。针对农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也跟着迅猛的发展起 来了,依附这样的一个发展形势,武汉周边城市的各种行业悉数建起来了。 XX花生专业合作社 是一家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 其前身为 XX县鑫诚花生行,设立于 2014 年,原属新城镇人熊建华的个人独资企业,2016 年根据其业务的发展需要,为了带领其他农民共同致富,其企业形式已申请更为 XX 花生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花生的收购、花生油加工、销售,其合作社成员八位,注册资本 222.8万元,资产规模28020 万元,是目前全县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由于业 8 务的扩展,原有的规模很难满足现状的需求,故 XX 花生专业合作社斥巨资引进新 的生产设备并在原有厂房基础上扩建为集生产厂房、主体交易大楼、花生晒场于一体的生产厂区。 2.2 项目的必要性 ( 1)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催化剂,以农业基础为本,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进程,同时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XX 县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据统计,有占 XX 县总人口 87.74%的人从事农业,也使其发展显得相对落后,促进经济的发展正是 XX 县在新的时代轨道上必须要重点建设的方向。 XX 县立足于农业,在工业的发展上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地发展食品加工业正 是符合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工业振兴孝感市的需要。 ( 2) 增加 XX县人民的就业机会,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世界,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它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同时是制约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大大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 在项目建设期间,有很多的建设施工过程,这就增加了那些建筑施工就业者们工作的机会了。另外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种需求量也促使其他的产业需要更多的就业人员来满足生产的需求,同样促进了更多行业的就业机会。此外,本项目扩建后需增加花生油生产线员工及管理人员约 18 人 ,同时会在 XX 县 17 个乡镇招收 17 名代理商,解决了 XX 县不少家庭的就业问题。这正是符合了目前社会 9 的需求,不断促进当地就业问题的改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 3)促进了 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 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 食品工业主要利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其生产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再利用或者还田,具有循环经济的特征。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食品工业的发展将更加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将越来越好。目前,一些省区市已经把加快发展食品工业,作为提高 区域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 4) 服务周边花生种植户 项目的建设在 XX 县 17 个乡镇设置 17 个代销点。由于 XX县现有的油厂设备比较落后,每 100 斤花生能产油 2628 斤,含油渣 1.5 斤,一般农户加工好需要另付一定的加工费。代销点建立后,农户直接可以用花生去换花生油。省去了运输到加工油厂,等待加工的时间和费用。 10 第三章 企业与工艺介绍 3.1 企业简介 XX 花生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其前身为 XX县鑫诚花生行,设立于 2007 年,原属新城镇人熊建华的个人独资企业,今年根据其业务的发 展需要,为了带领其他农民共同致富,其企业形式已申请更为 XX 花生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花生的收购、花生油加工、销售,其合作社成员八位,注册资本 222.8万元,资产规模28020 万元,是目前全县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 3.2 生产工艺 3.2.1 扩建前工艺 扩建前工艺也就是传统的土榨油工艺,将花生剥壳除杂后直接进行物理压榨。该工艺产油低,饼渣中含油量较高,且生产出来的花生油易冒泡,沉淀物多,颜色暗沉。 3.2.2 扩建后工艺 花生油风味独特 ,营养价值高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花生仁经高温炒制、机械压 榨、低温冷滤的纯物理方法生产出浓香花生油。其独特的生产工艺能够使制取的花生油产生浓郁的香味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花生中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成分。 花生经剥壳之后 花生仁计量后进入清理筛进行筛选 ,除去重杂、轻杂及灰尘 ,经磁选器除去铁杂 ,去石机除去碎石、泥块 ,输送 11 至花生分级筛分级。在此花生仁被分为两部分 ,其中一部分中粒度的花生仁计量后去炒仁车间 ,经直接火加热的炒籽机翻炒使花生仁具有了浓郁的香味 ,然后进入调质机冷却降温 ,经齿辊破碎机破碎后送回榨油车间。另一部分花生仁进入破碎机破碎 ,再经输送设备送入液压轧坯机轧坯 。坯片进入蒸炒锅进行蒸炒。熟坯同炒籽车间送回的熟料混合后进入榨油机压榨。压榨毛油经澄油箱初步除渣后泵入叶片过滤机过滤。得到的浓香花生原油由泵送至精制车间。澄油箱分出的油渣及叶片过滤机分出的滤饼送回榨油机回榨。从榨油车间送来的浓香花生原油进入精制车间的 2 台冷却锅 ,锅内盘管中通入冷冻水 ,同时以一定的速度搅拌 ,待冷却至一定温度后由泵打入冷库内油罐中冷藏静置 10 d 左右 ,之后由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成品浓香花生油。 花生剥壳 :先将花生晒干后进入剥壳机,本工艺选用 6BH-2500 型剥壳机 花生仁除杂:选用 QSX-60 型除杂机除去重杂、轻杂、铁杂、石杂 筛选 :采用 HSFS100100 分级筛 1 台 ,带有橡皮球清理机构 ,防止筛孔堵塞。采用双层筛网结构 ,满足炒籽部分对花生仁尺寸大小均匀的要求。分离得到的超大粒花生仁 ,因个体饱满 ,可用作商品级花生仁单独出售。分级结果见 下 表。 花生分级筛分级结果 粒度含量 /% 尺寸 (a b c) /mm 大粒 5 18 12 12 12 中粒 80 14 9 9左右 小粒 15 10 8 8以下 破碎 :选用 PSG25 破碎机 1 台 ,配备液压自动张紧装置 ,上对辊破碎花生至 1/21/4 粒 ,下对辊破碎花生至 1/41/8 粒 炒籽 :选用 YCZ140 型炒籽机 1 台 ,将占总量 20%的完整中粒花生仁送至燃煤滚筒炒籽机 ,在炉内花生仁被加热到 180190 。炒籽时间 4080 min,采用花生壳作为燃料 。炒籽时间与原料水分成正比关系。 冷却 :选用 YLQ140 型冷却机 1 台。为防止花生仁热量积聚而炭化 ,将高温炒料送入滚筒冷却机 ,在翻动和引风机换气作用下使其温度降至 40 以下。冷却机采用无级调速减速机 ,调节滚筒转速以控制冷却温度 ,所配风网将余热和脱落的红衣带走。 轧坯: 选用 260100 型轧坯机 1 台。液压系统工作压力3. 03. 5MPa,主辊转速 250 r/min,坯片厚度 0. 250. 30 mm。蒸炒: 选用 ZCL2105 型蒸炒锅 1 台。第 1 层接热水喷淋管调节坯片含水量 ,游离水汽化后对料坯起到蒸润作用 ,使料坯水分均匀 ,同时避免料坯过干 ;其余 4层料层不宜过厚 ,确保出料温度 110120, 水分 5% 7%。蒸炒锅夹层的间接蒸汽压力应大于 06 MPa。主轴转速 23 r/min,最高工作压力 0. 66MPa,设计温度 160 。 榨油: 选用 ZX28 型榨油机 1 台。辅助蒸炒锅共 3 层 ,第 1层充满系数 60% 65%,第 2 层充满系数 50% 60%,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