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带一路”生态系统分析报告.pdf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15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把握机遇内容摘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贯穿欧亚非大陆的发展计划,投资总额达 9,000亿美元,自提出以来引发了巨大的热情和广泛讨论。中国称“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纪工程”。支持者以倡议提出以来所取得的成功为证,指出未来亚洲和全球基础设施的振兴以及贸易和经济增长将创造更多成就。“一带一路”最初的侧重点是能源与基础设施,现在正逐渐拓宽至贸易、制造业、互联网和旅游业(图 1)。有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开始赢得“一带一路”相关合同。在不远的将来,更多此类企业有望成为赢家。此外,出于地缘政治和金融风险考虑,中国也需要确保更广泛的项目参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四年以来,吸引了全球众多国家参与投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着重阐述了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在 2018年发展前景的见解和洞察,同时指出业界应如何确立最佳定位,以把握不断涌现的“一带一路”投资机遇。来源:公开信息 图1. “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大愿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愿景“一带一路”倡议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16对“一带一路”倡议恰当的说法是:“一带一路”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旅程,这趟旅程已经开启了四年,未来的征程将更长更远。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用比平时更为长远的眼光看待“一带一路”。我们不会淡化风险,但同时也认为风险并没有许多人猜想的严重。“一带一路”究竟会取得多大成功,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个倡议将继续实施下去。2017年 5月,中国最高经济规划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在境外投资领域进一步投入 6,000-8,000亿美元,并且“相当一部分资金将进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市场”。2017年 10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显示出该倡议的政策意义,表明了中国政府促进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愿望。简而言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以来,吸引了全球众多国家参与投资,其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本文着重阐述了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在 2018年发展前景的见解和洞察,同时指出企业应如何确立最佳定位,以把握不断涌现的“一带一路”投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远不止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后,有两点业已明朗:首先,“一带一路”是一趟长远的旅程,而不是一系列一次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其次,它远不止是一个对外投资计划。“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促进贸易、发展和繁荣,为 21世纪和未来开辟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这一大胆设想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指六条陆路走廊,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中东,并进入欧洲。其二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图 2)。中国政府表示,任何愿意支持“一带一路”的国家或组织都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这一立场使得“一带一路”倡议难以清晰定义,但同时威胁性更小、包容性更强。虽然印度和俄罗斯仍然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持怀疑态度,但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第一阶段由 46个国家构成,即中国所称的“一轴两翼”:“一轴”包括中国的 15个邻国;“两翼”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其他地区的 24个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的 7个国家(图 3)。这些国家希望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在贸易方面的投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之一。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17图2.“一带一路”倡议覆盖地区图3. 一轴两翼来源:罗伊研究所来源:德勤,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访谈波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利比亚乍得埃及土耳其苏丹沙特阿拉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塞舌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中国中国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伊朗坦桑尼亚威尼斯吉布提吉隆坡新加坡福州泉州广州北海海口瓜达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苏伊士主轴西翼东翼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18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显然需要“一带一路”:亚洲开发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45个亚洲国家要在 2016-2030年间投资 26万亿美元,以解决基础设施的不足,其中三分之二将投入交通和电力。由此可见,即使“一带一路”倡议的基建项目资金高达估计的 4-8万亿美元,也无法弥补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但“一带一路”作为必不可少的一步,将启动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支出周期,尤其是在亚洲。“一带一路”倡议应促进更多基础设施融资,并扩大项目资金来源,此前大部分资金均来自中国的国有银行(图 4)。从地理上看,大多数“一带一路”投资都流向了东南亚和南亚,构成生态系统建设的两大范例。非洲、南美洲和欧洲也同样受益。去年 11月,欧洲首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一条耗资 38亿美元的铁路,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这将成为中国发出的货物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卸货后,去往欧洲的主要货运路线。比雷埃夫斯港也正通过“一带一路”项目进行整修,港口的多数股权由中国国有企业中远集团持有(图 5)。图4. “一带一路”倡议资金来源:截至2016年底的未偿贷款或股权投资图5. 中国通过“16+1”框架对16个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2012-2016年)(10亿美元)来源:公司声明;牛津经济研究院;金融时报来源: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金融时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38%8%51%1%1%1%0 1 2 3 4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波兰阿尔巴尼亚马其顿黑上共和国匈牙利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波斯尼亚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19图6. 截至目前五大“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巴经济走廊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范围和结构(详见“中巴经济走廊”)。一般而言,最初的建设重点是交通、能源和电信等基础设施,随后则是对制造业和贸易进行投资,同期或后续投资领域包括采矿、国际金融、文化、媒体和旅游。 “一带一路”倡议沿袭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国家电网、中铁集团和中国能源工程等国企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图 6)。投资项目年份I投资方金额(百万美元)交易方 行业子行业国家2015 中广核 5960 Edra 能源 电力 马来西亚2016 国家电网 4490 CPFL 能源 电力 巴西2016 三峡集团 3660 / 能源 水利 巴西2013 浙江恒逸 3440 / 能源 石油 文莱2014 中石油 3000 Refineria del Pacifico 能源 石油 厄瓜多尔建筑合同年份承包方金额(百万美元)交易方行业子行业国家2014 中国铁建 6810 / 交通 铁路 尼日利亚2013 中国核建 6500 / 能源 核能 巴基斯坦2015 中国核建 4700 Nucleoeletrica 能源 核能 阿根廷2015 中国能建 3660 EISA 能源 水利 阿根廷2015 中国铁建 3510 / 交通 铁路 尼日利亚共有约 50家国企参与了 1,700多个“一带一路”一些跨国企业已经通过“一带一路”收获了回报,包括西门子、霍尼韦尔、通用电气和 ABB。可以预见,更多跨国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受益。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20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投资高达 550亿美元,10于 2014年启动,被中国称为“最快、最高效”的“一带一路”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有着宏伟的建设目标,包括扩建瓜达尔港、建造能源管道、发电厂(仅此一项就耗资 350亿美元)、数百英里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光纤电缆和经济特区。中巴经济走廊体现了“一带一路”的范畴:基本层面上,将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与物理及电信连接相结合;战略层面上,将中国最西部的城市喀什与 2,000公里以外阿拉伯海的瓜达尔连接起来;政治层面上,它将进一步巩固这两个亚洲盟国之间的关系。建成之后的中巴经济走廊将作为“一带一路”的通道,连接巴基斯坦和亚洲其他地区以及欧洲的陆路走廊,并通过海路连接欧洲、非洲和其他亚洲地区。这样一来,中国也可以减少对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航运的依赖。“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大愿景2017年 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谈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大愿景,每一项都已实现丰硕的建设成果。null深化政策沟通:目前中国已与 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null加强设施联通: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null提升贸易畅通:2014年至 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 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 20多个国家建设 50多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0 亿美元税收和 18万个就业岗位。null扩大资金融通:建立全新或加强现有的融资机制,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新开发银行(也称为金砖银行),以及中国与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这些机构可以为“一带一路”项目投入数十亿资金,并将在未来几年中发挥更大作用。null促进民心相通:在科学、教育和卫生领域的合作得到加强,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 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中国方面清楚,“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倚赖于东道国的支持。在国内,中国政府称“一带一路”倡议是旨在推动各国间的互联互通。这一立场在众多演讲和文件中均有提及,并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为引证。提升价值 缓释风险洲际联通2017年 1月,一列满载货物的火车离开中国东部的浙江省开往英国。它将行驶 7,500英里,穿过新欧亚大陆桥,在 18天后抵达伦敦。新欧亚大陆桥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六条经济走廊中有五条在建或部分在建。(第六条经济走廊也是风险最大的走廊,将经由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连接中亚和东欧。)这辆列车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是一趟旅程,并映射出“一带一路”的愿景,即缩短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距离。连接亚欧大陆的铁路比空运更便宜,比海运更快速,它能否颠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物流运转尚未可知。“一带一路”倡议的情况也是如此:这趟旅程才刚刚开始,还难以量化其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毕竟在第一阶段,建立坚实的基础才是首要任务。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21策性银行。但当其他企业和投资者也在逐渐参与,他们需要仔细评估各种机会。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正通过海外投资保险计划来解决这一问题。该计划的宗旨是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及金融机构到海外投资。按照该计划,中国信保将承保投资者因为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风险而产生的海外投资经济损失。不过,中国信保要求做出全面的合同安排,同时以东道国的支持为关键条件。一定程度上,政治风险的可控性归结为一个政府的稳定性。如果相关国家和中国有着良好的双边关系,则有益于风险管控,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国通常都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不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投资之前充分了解,并在项目进行期间进行监测。风险管控去年 8月,中国政府向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国企发布了政策文件,内容涉及尽职调查、项目可行性和持续运营等方面。此外还有其它风险从声誉、立法和环境风险到相关的利率、外汇、汇款和金融不确定性等。还有税收规定、当地人才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其他经济甚至自然灾害等风险。鉴于跨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最可能的方式就是与国企合作(后文将讲述),国企的风险敞口成了争论的焦点。“一带一路”项目风险较低的另一个原因:中国政府要求国企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考虑商业利益,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保证适当的回报。要做到这一点,国企必须在投资之前处理可能损害回报的风险,包括对合资伙伴进行尽职调查。虽然这并不能完全打消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项目的顾虑,并且跨国企业也必须开展尽职调查,但至少意味着他们的目标与国企的目标更加一致。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是另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一些观察人士担心,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项目的大规模支持固然重要,但有可能对提供资金的机构不利。我们认为这方面的担忧被高估了。一直以来,中国坚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商业计划,而不是一个援助计划。过去一年的情况已经表明,中国对待货币和银行敞口问题更为谨慎。政府对计划交易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并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投资的领域加以限制。2016年“一带一路”(中国)仲裁院的成立进一步减少了风险因素,对国企管理者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标准:如果他们的投资出现问题,则可能面临纪律处分或法庭裁决即使已经退休。上述原因结合起来,部分解释了“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缓慢下降的原因(图 7)。然而,“一带一路”已经创造出明显的效益。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众多事例说明,通过加强基础设施联系,一度偏远的城市也能看到契机。例如,对农民而言,把农产品运到市场出售就比以往容易得多。这是“一带一路”贸易关系的部分体现。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一带一路”出资建设的工业园区,目前数量已经超过 50个。这些园区吸引中外资金进入其所在国家,促进就业、税收和当地经济基础的发展。园区中大多为制造业工厂,对促进双边和区域贸易的增长都有贡献。“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效益也远不止如此。随着公路和铁路条件的改善,走陆路将货物从重庆运到欧洲要容易得多:有了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签订的双边协议,清关时间更短、手续更简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能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居民和国家 /城市带来的变化。只要没有“黑天鹅事件”出现,我们预计这种势头将持续下去。并且在今后几年里,“一带一路”倡议将极大地促进双边和多边贸易。当然,说它会重新定义全球贸易格局则可能言过其实。风险重重? 如上文所述,“一带一路”的相关风险并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严重。部分原因在于“一带一路”项目得到了强大的双边关系支持,部分则因为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但危险依然存在,而且不仅仅只是因为涉及到巨额资金。毕竟,一些“一带一路”国家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国家。到目前为止,在这些国家的运营风险都落在承接了大量“一带一路”项目的中国国企身上,承担金融风险的则是中国的政图7. 进入“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下降(10亿美元)来源:商务部14.814.514.42015 2016 2017Figure 8. Decline in nonnancial outwarddirect investment (ODI) ows into BRIcountries ($ billion)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22中国政府坚称,“一带一路”投资将回升。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商业和政治必要性使之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更谨慎的做法也会相应降低未来风险。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总体资金需求十分庞大,因此它在未来将需要多种资金来源。这不仅会降低中国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风险,随着多边银行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也会减轻其他国家的顾虑。全球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2.02017年 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向与会者表示,“一带一路”“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并补充说“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一些地区和行业的表现自然好于其他地区和行业。东南亚和南亚仍然是主要的受益者,我们的研究表明,它们仍然是国有企业最青睐的投资目标(图 8)。对于东南亚,一方面是因为它临近中国并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有改善基础设施的需求。对于南亚,人口规模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重要的吸引因素。欧洲和俄罗斯、中亚一样,也是热门投资地。我们预计今后几年将延续这一趋势。尽管优先投资目标很可能仍将是地理上临近中国的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全球生态系统的持续建设,投资领域将扩大至制造业和贸易,以及旅游业和文化投资。这将为跨国企业图8. 国有企业的投资目的地来源:德勤5%25%34%34%47%53%其他西亚和非洲中欧和东欧独联体(包括俄罗斯和蒙古在内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和中亚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南亚及“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其他国家 带来机会,发挥中国企业(包括国企和民企)通常缺乏的技术、技能和关系。此外我们预计,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将在并购等领域变得更加活跃,而这正是中国政府想看到的。虽然一些民营企业持谨慎观望态度,但也有一些已经参与进来。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23敞开机会之门“一带一路”第二阶段的核心就是创造更多机会。尽管许多跨国企业还没有获得收益,但有些已经尝到了甜头。以 ABB为例,这家瑞士公司参与了数十项中国企业的 EPC交易,目标是成为他们的“首选合作伙伴”。仅在 2016年,该公司就帮助400家中国企业解决了设计和工业标准方面的国家间差异。卡特彼勒公司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长期机遇。通用电气 2016年的订单价值达到 23亿美元,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项目,而 2014年仅有 4亿美元。接下来的一年左右,通用电气将参与竞标价值70亿美元的业务。霍尼韦尔和西门子也通过自己的技术产品获益,花旗银行和苏黎世等银行的参与度则更高。 我们认为,“一带一路”第二阶段将在全球带来更大的反响,而找准战略定位的跨国企业将有可能从中受益。第二阶段由中国提供现款资金作为推动,并有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参与。亚投行正在扩大影响力,并在去年 6月迎来第 80个成员国,该行的参与将变得日益重要。随着亚投行不断建立信誉和积累经验,并得到中国和其他几十个国家政府的支持,它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应该没有难度。亚投行的国际化也会让赞助国政府特别是中国,更容易了外界对“一带一路”政治影响力的看法。简而言之,很多举措都增加了融资金额、资金来源(包括来自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亚投行和其他多边组织共同投入的项目资金,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跨国企业面临最佳机遇跨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最佳机会,可以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希望扩大“一带一路”的包容性。中国领导人将“一带一路”描述为一项倡议,而不是一项战略。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差别: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一带一路”视为一个由中国发起的全球项目,而不是一个中国项目。中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一带一路”倡议向所有国家开放,因此需要保持“一带一路”的开放性来证明这一主张。如果跨国企业只能在形式上参与,该主张就无法成立。第二阶段从本质上也将为跨国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因为许多跨国企业在制造业、贸易和旅游业等领域比中国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其他方面也能看出跨国企业可从中受益。第一,更多资金将来自中国以外,包括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货币金融机构;这将在提高透明度的同时引入跨国企业更加熟悉的规则。第二,亚投行最近的决策更贴近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并表示将考虑环保等问题;鉴于跨国企业在满足这些要求方面有更多经验,这也会相应地给他们带来收获。第三,较富裕的国家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它们更有可能确保项目达到最高标准,并让最好的企业参与此类项目。这同样会有利于中国以外的跨国企业。结语:洞察与预测第一,“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个由中国出资的基础设施项目。虽然目前国企承担了大部分的“一带一路”项目,我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民营企业和跨国企业参与。相应地,中国和有关国家之间建立了牢固的双边关系,这使得这些项目投资比外界想象的更加安全。虽然大多数参与者是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第二,“一带一路”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但在衡量回报率时需要考虑更长的时间10-15年,而不是 3-5年。尽管许多项目涉及的风险高于常规投资,但重要的是正确看待这些风险,并以灵活的方式加以处理。第三,“一带一路”是一个协作的生态系统,目前它一直侧重于能源和基础设施,但在今后五年及更远的未来,“一带一路”将演变为专注于贸易、制造业、互联网、旅游等其他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国外似乎并不理解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它是对全球化的另一种解读,即优化收益,而不是仅仅从金融或商业角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收益。这一点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因此,尽管“一带一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旨在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下一阶段的倡议,但对中国政府来说,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它是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全球经济体系的途径。那些找准定位的跨国企业会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引人入胜和持续多年的机遇。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 2018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系统:驾驭风险 把握机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