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朱德新中医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北京朱德新中医诊所 建设单位:北京朱德新中医诊所 编制日期:2014年6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编号:BMILP-4-266 实施日期:2014年1月1日 HPB-2014- 项目名称:北京朱德新中医诊所 评价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签章) 法人代表: 张斌 (签章) 评价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 (一般) 项目负责人 登记类别 登记证编号 签字 桑亮 社会区域 B102600910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职 称 登记证编号或岗位证号 备注 签 字 张迎春 助理研究员 岗证字B10260023 编制 邱涌涛 工程师 B10260030900 审核 审定人签字: 编号:BMILP-4-266 实施日期:2014年1月1日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朱德新中医诊所 建设单位 北京朱德新中医诊所 法人代表 朱德新 联系人 敖鹏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龙岗路12号院2号楼1层2号 联系电话 18618324788 传真 邮政编码 100085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龙岗路12号院2号楼1层2号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无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 代 码 卫生 85 占地面积 (m2) 80 绿化面积 (m2) 总 投 资 (万元) 7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7 评价经费 (万元) 1.2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7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和概况 北京朱德新中医诊所原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88号楼109,由于该地址地上建筑拆迁(本项目尚未在此营业即遇见拆迁情况),因此本项目现迁址至北京市海淀区龙岗路12号院2号楼1层2号,其诊疗科目为中医科。 项目租用北京东升博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房屋进行经营,项目内部设有大厅、库房、药房及诊室。根据经营场所证明中的情况说明:本项目所在地产权人为北京东升博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用途为医疗卫生,该住所(经营场所)建设审批手续齐全,不属于违法建设,不在拆迁范围内。 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诊所年接待就诊人数为10500人。 二、地理位置与周边关系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龙岗路12号院2号楼1层2号,其东侧距地铁8号线360米;南侧距北五环720米;西侧距京藏高速620米;北侧距龙岗路30米。项目所在地 2 地理坐标N:40.143,E:116.21,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 本项目租赁房屋为居民楼底商,楼上为居民住宅。项目东侧为商铺;南侧为海淀区龙岗路12号院院内;西侧为商铺;北侧30米为龙岗路。项目周边关系详见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 三、有关规定 本项目主要从事中医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对拟建项目现场进行了勘察及现场监测,并收集了必要的资料。依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环保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拟建项目所在地的特点,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 四、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普通中医诊所,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产业(第二十五项其他服务业中第13小项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 另外,本项目的建设也不违反北京市相关的产业准入政策。 五、项目规模 1、项目建筑面积80m2,项目内部设有大厅、库房、药房及诊室。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3项目平面布置图。 2、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主要用于医疗垃圾有偿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购置医疗废水消毒设备。项目日接待病人 30 人,年接待就诊人数约 10500人次。主要原料见下表所示。 表1 项目主要原料 原料 年用量 西洋参 10吨 黄芪 20吨 党参 10吨 双花 10吨 藏红花 10吨 当归 5吨 一次性检查垫 10500个 压舌板 10500个 3 棉签 100盒 一次性口罩 10500个 3、医疗设备 项目所用主要医疗设备见表2。 表2 项目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1 医用紫外线消毒灯 1个 2 诊床 1个 3 消毒蒸锅 1个 4 诊桌 1个 5 听诊器 1个 6 血压计 1个 7 药柜 1个 8 污水处理设备 1台 六、项目管理 项目设有工作人员8人,年工作350天,工作时间9:0018:30,年接待就诊患者约10500人次。 七、公用工程 1、给水 该项目所在区域已接入市政自来水管线,主要用于医疗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医疗用水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修订)进行计算,按每人次15L计,项目日接待就诊人数为30人,则日医疗用水量为0.45t;职工生活用水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修订)进行计算,生活用水以每人每天耗水 50L 计,项目共有职工 8 人,则日用水量为 0.4t,则项目日总用水量为0.85 t。项目年工作350天,年用水量为297.5t。 2、排水 该项目排放污水主要为医疗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项目医疗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100%计,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80计,本项目日污水排放量为0.77t,年排水量为269.5 t。 项目所在地已建有完善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医疗污水排入诊所内安装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消毒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 4 3、供电 该项目用电主要为诊疗及照明用电等,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给,从项目所在建筑变电室引入。预计年用电量约2万kWh。 4、供暖及食堂 该项目冬季采用市政供热中心集中供暖,夏季采用空调制冷。 项目不设职工食堂,职工在外订餐。 5、市政交通道路 项目周边主要道路为龙岗路,项目所在地区交通便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周边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周边多为居民区、商铺和道路,当地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地面汽车尾气;水污染主要来自周边居民及商铺员工的生活废水;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周边居民及商铺员工的生活垃圾;声污染主要来自公路的交通噪声和周边商业及居民区的生活噪声。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区西北部,地理位置北纬 39534009,东经 1160311623。东与西城、朝阳区相邻,南与西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南北长约 30千米,东西最宽处29千米。全区辖区面积为430.77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为338.77平方公里,山区及半山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海淀区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以百望山为界,山南称山前,山北称山后。聂各庄、北安河一带,山势较巍峨陡峭,海拔较高。最高峰为阳台山,海拔1278米,南部诸山海拔在200米600米之间。平原残丘有玉泉山、万寿山、荷叶山、田村山。西山东部为向东微倾斜的平原,属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山前平原微永定河冲积扇,山后平原为南沙河、北沙河冲积扇。位于东升地区办事处东北部的黑泉村海拔35米,为境内最低处。 三、水文 1、地表水 海淀境内有大小河流 10 条,总长度 119.8 公里,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20%;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1.94平方公里。 2、地下水 海淀区为永定河冲、洪积扇的脊部,地层为简单的二元结构,上部覆盖较薄的粘土层,下部为巨厚的砂砾层,地下水属第三纪Q3沉积层中的地下水,水流方向自西向东,地下水补给靠大气降水与地下侧渗补给。根据海淀区水利局1992年的测定,2月份地下水平均流速为 1.51.6km/a,地下水平均埋深为 19.88m,平均水位 30.55m。本区地下水由于连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平均下降速度为0.51.0m/a,且本地区 6 地下水埋藏浅,覆盖层薄,所以易遭受地表的污染。 四、气象条件 海淀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年均气温12.5,1月份平均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为-21.7,7月份平均气温为25.8,最高气温为41.6。年日照数2662小时,无霜期211 天。年平均降水量628.9毫米,集中于夏季的6-8月,降水量为465.1毫米,占全年降水的70%;冬季的12-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1。因此,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的气候特点。 五、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海淀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800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60-70%;海拔300-800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30-40%;海拔70-300米之间,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社会环境现状 海淀是北京市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区。2012 年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514.8 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 亿元,增长27.2% ;第二产业增加值455.4 亿元, 增长10.3% ;第三产业增加值3057.4 亿元,增长10.6% 。海淀北部地区已累计完成开发建设投资922 亿元,其中2012 年19 月完成开发建设投资185 亿元,中关村软件园、翠湖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三大产业园区已竣工投入使用的产业空间约 210 万 m2,已有 600 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 2011 年实现总收入 900 亿元。 2012 年海淀区域财政收入1685.77 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区级财政收入282.65 亿元,增长 16.9% 。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104.77 亿元、46.86 亿元和32.87 亿元,分别增长1.9% 、9.5% 和49.4% 。区级财政支出335.17 亿元。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支出54.31 亿元、15.83 亿元和46.20 亿元,分别增长21.8% 、11.8% 和22.1% 。 7 截至2012 年底,海淀全区各类金融机构达2026 家,其中银行机构690 家,保险机构 182 家,证券机构 124 家。全区期末银行存款余额实现 16372.9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分别为4464.8 亿元和484.6 亿元。贷款余额4663.8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898.2 亿元;中长期贷款2720.9 亿元。 二、交通 海淀区内交通发达,城市道路总长度约900公里。西北三环、四环、五环贯穿海淀。主干道有复兴路、阜石路、中关村大街、北清路、沙阳路等。铁路有西北环线、京包线、京门线、地铁一号线等。项目周边主要道路为双清路、五环路,该地区交通较为便捷。 三、市政设施 海淀区在自来水水管网线分布上,西北四环路以内全部为管网供水,西北四环以外也已有序铺设。区域内园林绿地面积 7049.22 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 2063.81 万平方米。其它市政服务设施有清河、肖家河两个污水处理厂,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五路居垃圾转运站和61座密闭式垃圾清洁站。 四、教育文化 海淀区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区。作为解放后国家重点建设的文化教育科研基地,区内驻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全市的 79%,驻有中央、市属及区属科研单位 219 个,中国科学院41 个研究所大部分均在海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37.8 余万人,住区两院院士 427人;区内科研力量、科学仪器设备、图书情报信息、科研成果等均高度密集。 五、文物保护 周围附近500米范围内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 根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中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0.028mg/m3、1.4mg/m3、0.052mg/m3、0.080mg/m3、0.109mg/m3。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年均值标准限值9,仍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2012年海淀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如下:SO2:0.041mg/m3,NO2:0.054mg/m3,PM10:0.114mg/m3。由此可见海淀区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与北京市区大气污染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空气环境质量日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2014年5月10日5月16日连续7天统计的海淀区万柳监测子站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0136,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为优、良、轻度污染。结果见下表。 表3 海淀区万柳子站空气质量数据 日期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2014.5.10 78 二氧化氮 良 2014.5.11 50 优 2014.5.12 70 二氧化氮 良 2014.5.13 95 可吸入颗粒物 良 2014.5.14 62 可吸入颗粒物 良 2014.5.15 136 可吸入颗粒物 轻度污染 2014.5.16 97 可吸入颗粒物 良 二、地表水环境 该项目所在区主要地表水体为南侧250米处的清河下段,根据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水库水体功能划分和水质分类中的规定,清河下段规划水质类别为V类水体。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网站上公布的 2014 年 4 月河流水质状况,清河下段现状水质类别为V3类,不满足水质分类要求。 三、地下水环境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 根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 年),2012 年,北京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 9 评价结果显示,第一含水层组(潜水)水质最差,第二含水层组(承压水)水质次之,第三和第四含水层组(承压水)水质较好。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中pH值、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砷化物、氰化物、六价铬等均符合国家类标准要求。 四、声环境 建设项目周边500米范围主要噪声源为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其北侧距离龙岗路道路红线30米,项目南侧距离道路红线48米,项目所在楼为临龙岗路首排建筑,共有13层。根据海淀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细则(海行规发20139号),项目各方位距离龙岗路50m纵深范围内,均执行“4a类”标准。 评价单位在接到评价任务后,于2014年5月27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对项目边界噪声进行了监测。环评单位在项目周围共设置了4个监测点,噪声监测点位见附图2。 测量仪器: AWA6270 型精密积分噪声频谱分析仪和 AWA5671A 型精密积分声级计。 测试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本项目厂界周围的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见表4: 表4 拟建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 监测值(Leq) 编号 监测点 昼间 夜间 标准值 1 项目东侧厂界外1m处 62.5 52.1 2 项目南侧厂界外1m处 56.5 50.3 3 项目北侧厂界外1m处 62.6 52.5 4 项目西侧厂界外1m处 61.9 51.8 4a类标准 昼间70 dB(A) 夜间55 dB(A)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各厂界区域的噪声监测值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限值。 五、固体废物 项目及周围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清运。 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评价区周边 1km2内未发现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及珍稀动植物等重点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点见表5。 表5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编号 敏感点名称 与项目相 对位置 与项目红线最 近距离(米) 保护 目标 保护 时段 1 龙岗路12号院居民 项目所在楼及项目南侧 居民区 2 清河下段 南侧 250 V类水体 3 地下水 项目区 类区 施工期 运营期 本项目水、气、声等污染物确保达标排放。 大 气:二类区; 地表水:V类区; 地下水:类区; 噪 声: 4a类区。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值见表6。 表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平均时间 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 (g/m3) 年平均 日平均 小时平均 60 150 500 二氧化氮 (g/m3) 年平均 日平均 小时平均 40 80 200 CO (mg/m3) 日平均 小时平均 4 10 PM2.5 (g/m3) 年平均 日平均 35 75 TSP (g/m3) 年平均 日平均 200 300 氮氧化物 (g/m3) 年平均 日平均 小时平均 50 100 250 二、水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清河下段。根据北京市地表水分类区划,北护城河为V类水体,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标准限值,(部分指标)见表7。 表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序 号 监测项目 类标准 1 pH(无量纲) 69 2 DO 2 3 COD 40 4 BOD5 10 5 氨氮 2.0 6 TP(以P计) 0.4 7 TN(湖、库,以N计) 2.0 8 石油类 1.0 注: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2 2、地下水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见表8。 表8 地下水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类标准 1 锰(mg/L) 0.1 2 总硬度(以CaCO3计)( mg/L) 450 3 pH(无量纲) 6.5-8.5 4 汞(mg/L) 0.001 5 氯化物(mg/L) 250 6 硫酸盐(mg/L) 250 7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2 8 硝酸盐(mg/L) 20 9 铅(mg/L) 0.05 1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1 总大肠菌群(个/L) 3.0 12 氨氮(mg/L) 0.2 13 铁(mg/L) 0.3 14 砷(mg/L) 0.05 15 铜(mg/L) 1.0 16 细菌总数(个/mL) 100 注:类标准以人类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三、声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限值,见表9。 表9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4a类 70 55 注: 4a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区域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一、废水 项目产生的医疗废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20 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规定,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处理厂,项目排放污水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10。 13 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10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pH CODCr BOD5 SS 氨氮 标准值(mg/L,pH除外) 6.5-9 500 300 400 45 二、噪声 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限值,具体值见表11。 表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 间 夜 间 4类 70 55 三、固体废物 1、运行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处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第三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之规定。 2、医疗废物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令380号发布)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 年 10 月 15 日卫生部令第 36 号)中的有关规定,以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2001199号)中的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京环发(2012)143 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中确定的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以及本市为改善空气质量确定的特征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 其中需要进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总量控制的指标为排放生产废水的工业项目;不能接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项目。凡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建设项目;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的房地产和社会事业及服务业项目除外。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项目行业类别属于社会事业及服务业,项目营运过程中无工业生产废水排放,所排污水为病人及职工生活污水,且能够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总量控制指标,没有总量要求。 1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项目运营期主要产生污染物为病人及职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生活噪声。 图1 项目运营期工艺流程图 本项目不设病床,无住院部。中医诊疗只看病开方,不制作汤药。 主要污染工序: 项目建成后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污水、噪声、固体废物。 一、污水 项目污水包括医疗污水和职工生活污水。项目在运营期间污水排量为269.5t/a。医疗污水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根据类比法预测其浓度见下表: 表12 该项目污水水质 单位:mg/L 污 染 物 浓 度(mg/L) 类 别 BOD5 CODcr SS 氨氮 粪大肠菌群 (MPN/L) 生活污水 150250 300400 200300 2530 50000 医疗废水处理前 90 230 120 10 5000 医疗废水处理后 90 230 120 10 1500 化粪池沉淀后 水质 100120 200250 150200 2025 35000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00 500 400 45 10000 患者到前台 挂号 离 开 取 药 把脉、开药 医疗废物及废水 15 二、噪声 该项目噪声源为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噪声,其噪声源源强约为70dB(A)。 三、固废 该项目固体废物包括职工生活垃圾、废中药药材和医疗废物。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0.5kg/d计算,项目定员8人,则日产生活垃圾4kg,年工作350天,则全年产生活垃圾约为1.4t。本项目年产生中药包装废物0.5 t/a,废弃中药材0.01t。本项目主要经营的中医,中医诊疗只看病开方配抓中药,不制作汤药,也不销售西药,中药药材多为植物和动物制品,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弃中药药材不属于危险废物。本项目废弃中药材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为棉签、一次性使用检查垫、压舌板、口罩等,产生量为 0.01t/a,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其编号为HW01。 1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BOD5 120mg/L 3.23t/a 120mg/L 3.23t/a CODcr 250mg/L 6.74t/a 250mg/L 6.74t/a SS 200mg/L 5.39t/a 200mg/L 5.39t/a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医疗废水 氨氮 25mg/L 0.674t/a 25mg/L 0.674t/a 生活垃圾 1.4t/a 中药包装物 0.5 t/a 职工生活 废弃中药材 0.01 t/a 集中收集,有用物回收,不可回收物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固 体 废 物 医疗诊断 医疗废物 0.01t/a 集中收集,定期由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清分公司进行处置 噪 声 污水处理设备 设备噪声 70dB(A) 70dB(A) 其 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基本不涉及生态保护 17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租赁现有商铺进行中医服务,不存在施工期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营运期的主要污染源为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具体污染源分析如下: 一、水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水排放量为75t/a,污水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本项目医疗废水排入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备安装于诊室内。设备处理能力为1t/d,废水处理工艺见下图。 图2 项目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流程 医疗污水工艺流程说明: 医疗废水自流至集水槽,达到设定水位后,通过空气压力开关气动排水泵,在消毒池入口处用投配仪同步加消毒剂,含消毒剂的污水在池内停留1小时以后,排入院内污水管线,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指标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综上所述,拟建项目采取的医疗废水消毒处理工艺方法是可行的,也是目前国内小型诊所广泛使用的医疗污水污染防治方法。 污染物排放预测: 经上述设备处理后,本项目排放水污染物见表13。 医疗废水 集水槽 消毒接触槽 院内污水管线 污水处理厂 臭氧 18 表13 该项目污水水质 单位:mg/L 污 染 物 浓 度(mg/L) 类 别 BOD5 CODcr SS 氨氮 粪大肠菌群 (MPN/L) 生活污水 150250 300400 200300 2530 50000 医疗废水处理前 90 230 120 10 5000 医疗废水处理后 90 230 120 10 1500 化粪池沉淀后 水质 100120 200250 150200 2025 35000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00 500 400 45 10000 由以上分析可知,医疗排水水质能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 -2005)中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的规定。医疗废水出水达到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项目废水经污水管网排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采取该措施后,本项目污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经计算,项目水污染物排放量见下表。 表14 污水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项目 CODCr 氨氮 污水处理量(t/a) 269.5 本项目污染物产生浓度(mg/L) 250 25 本项目污染物产生量(t/a) 6.74 0.674 项目总排水量269.5t/a,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Cr为6.74t/a,氨氮总量为0.674t/a。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日排放污水量小于1吨,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微量的下渗污水经过土壤拦截、净化和吸附作用,影响不会明显,由于污水下渗的可能性较小,故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为防止污染地下水,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本项目医疗废物单独收集,集中由有资质危废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均存放在防渗的容器中,因此不会产生垃圾渗滤液。项目生活垃圾收集及贮存系统采取严格的防雨、防渗措施,避免渗漏地下,避免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对于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回收,对于垃圾桶存放点做地面硬化与防渗处理。 项目建设时应认真搞好防渗等污染防治工作,污水管要确保质量,污水管接头处、 19 垃圾站、污水处理池等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 项目运行期应加强管理,节约用水;设专人定期检查污水设施及排污管道,发现破损、渗漏处应及时修理。 综上所述,通过做好排水系统、废物管理、防渗漏工作,可以避免污水对地下水产生不良影响。 二、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 噪声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该项目噪声源为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噪声,其噪声源源强约为70dB(A)。 2、噪声影响分析依据 点声源衰减公式: LP2=LP1-20Lg(r2/r1) 其中:LP1距声源r1米处的声压级dB(A) LP2距声源r2米处的声压级dB(A) 噪声级的叠加公式: LP=10Lg(10LP1/10+10LP2/10+) 其中:LP某点叠加后的总声压级dB(A) LP1、LP2每一个噪声源对该点的声压级dB(A) 3、噪声预测结果 经上述公式计算,项目厂界处噪声值见表15。 表15 噪声预测值与本底值 本底值 /dB(A) 贡献值 /dB(A) 预测值 /dB(A) 监测地点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执行标准 厂界东1m处 62.5 52.1 45.2 0 62.5 52.1 厂界南1m处 56.5 50.3 55.2 0 58.9 50.3 厂界北1m处 62.6 52.5 44.3 0 62.7 52.5 厂界西1m处 61.9 51.8 46.2 0 62.0 51.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 由上表结果可知,本项目运营期厂界处的噪声值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相应的噪声限值要求。因此项目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三、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0 该项目固体废物包括医疗废物、职工生活垃圾和废中药药材。 1、 生活垃圾和废中药药材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0.5kg/d计算,项目定员8人,则日产生活垃圾4kg,年工作350天,则全年产生活垃圾约为1.4t。 本项目年产生中药包装废物0.5 t/a,废弃中药材0.01t。本项目主要经营的中医,中医诊疗只看病开方配抓中药,不制作汤药,也不销售西药,中药药材多为植物和动物制品,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弃中药药材不属于危险废物。本项目废弃中药材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生活垃圾及中药包装能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由当地物业部门负责清运,日产日清。 2、 医疗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为棉签、一次性使用检查垫、压舌板、手套、口罩等,产生量为0.01t/a。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病毒、病原体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必须使用专门的处理处置技术、设备和方法才能彻底消灭。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医疗垃圾为头号危险废物,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否则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项目医疗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0.01t,需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令380号发布)规定进行处置。项目单位应清理堆放至专用收集箱,用医用垃圾专用袋或箱或桶打好包装;盛放以上医疗固体废物的专用袋、箱、桶、罐等容器,应加强管理,随时注意封闭,做到及时清运、清洁,防止滋生蚊蝇等孽畜类动物,防止异味、恶臭废气大量挥发、散发,污染环境,危害职工健康。 上述医疗废物集中放入医疗废物收集箱后,由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清分公司进行清运处置。医疗废物单独收集,严禁乱丢入生活垃圾中。医疗废物暂存间位于项目内,是独立封闭的房间,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防渗处理,对外界没有影响。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医疗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处理率达100%,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该措施可行。 四、环保投资估算 经统计估算,该项目用于环境保护的建设投资为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7%。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医疗垃圾有偿处理和医疗废水的处理设施的购置。 2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医疗污水 BOD5 CODcr SS 氨氮 粪大肠菌群 医疗废水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备消毒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污水处理厂 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 -2005)中的综合医疗机构污水预处理标准限值的有关规定,同时达到水污染综合物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生活垃圾 中药包装废弃物 废弃中药材 集中收集,有用物回收,不可回收物由环卫部门清运。 固 体 废 物 固体废物 医疗废物 定期交由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清分公司进行处置 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噪 声 污水处理设备 噪声 经墙体隔声、 距离衰减 分别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4类限值要求 其 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基本不涉及生态保护 22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北京朱德新中医诊所原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 88 号楼 109,由于该地址地上建筑拆迁(本项目尚未在此营业即遇见拆迁情况),因此本项目现迁址至北京市海淀区龙岗路12号院2号楼1层2号,其诊疗科目为中医科。 项目租用北京东升博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房屋进行经营,项目内部设有大厅、库房、药房及诊室。根据经营场所证明中的情况说明:本项目所在地产权人为北京东升博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用途为医疗卫生,该住所(经营场所)建设审批手续齐全,不属于违法建设,不在拆迁范围内。 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诊所年接待就诊人数为10500人。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龙岗路12号院2号楼1层2号,其东侧距地铁8号线360米;南侧距北五环720米;西侧距京藏高速620米;北侧距龙岗路30米。项目所在地地理坐标N:40.143,E:116.21。 本项目租赁房屋为居民楼底商,楼上为居民住宅。项目东侧为商铺;南侧为海淀区龙岗路12号院院内;西侧为商铺;北侧30米为龙岗路。 2、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该项目临交通道路,主要空气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和地面扬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空气环境质量日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2014年5月10日5月16日连续7天统计的海淀区万柳监测子站监测点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0136,首要污染物为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