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报告.pdf
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报告 2017 指导单位:山东省中小企业局 山东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编制单位: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2018 年 8 月 I 前 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发展 必然伴随着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2017 年 4 月 19 日至 21 日,李克 强总理在山东省调研,提出山东省要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 新旧动能转换,为巩固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提供重要支撑。2018 年 1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试验区。 新时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推动新动能发展和经济结构升 级的重要力量。 在创业企业中, 有一群跨过死亡谷、 进入高成长期的 “瞪 羚企业” , 凭借其显著的活力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 成为新动能 发展的典型代表,引发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瞪羚企业积极推出新产品, 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活跃,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从而实现爆发式成长。 瞪羚企业已逐渐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新 引领者,在创新驱动型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各地 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长城战略咨询将培育瞪羚企业的理念引入中国,并先后与科技部火 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等合作在各地市、高新区开展瞪羚企业调研和培 育工作:2003 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率先实施“瞪羚计划” ,2010 年 II 后,多个高新区和地方政府出台并实施了支持瞪羚企业的相关政策,取 得了明显成效。 2017 年,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山东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 行与长城战略咨询联合成立“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共同 推进山东省瞪羚企业的研究、 发现和培育工作, 为山东省 “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贡献力量。课题组在研究国内外有关瞪羚企业的理论与相 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各地市申报企业进行遴选和研究,编制形成 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 。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山东省各地市申报的、符合山东省瞪羚企业标 准的、经专家评审遴选出的企业,共计 100 家。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该 100 家企业 2014-2016 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 1 目 录 前 言 . I 目 录 . 1 第一章 瞪羚企业概念与培育意义 . 1 一、 瞪羚企业是广泛关注的新经济现象 . 2 二、 瞪羚企业是高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 . 3 三、 发现和培育瞪羚企业的重要意义 . 5 第二章 山东省瞪羚企业概况 . 7 一、 瞪羚企业群体总收入约为 200 亿元 . 8 二、 瞪羚企业群体实现利润 22.02 亿元 . 9 三、 瞪羚企业群体贡献税收 11.47 亿元 . 12 四、 瞪羚企业平均吸纳就业人员 263 人 . 13 五、 瞪羚企业多数经历 5 年及以上的积蓄发展 . 14 第三章 山东省瞪羚企业群体特征分析 . 17 一、 瞪羚企业是山东省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 18 二、 瞪羚企业多分布于高技术产业 . 20 第四章 山东省瞪羚企业创新发展分析 . 23 一、 瞪羚企业研发投入力度逐步增强 . 24 二、 瞪羚企业创新成效显著 . 27 2 三、 瞪羚企业呈现高效发展趋势 . 28 第五章 山东省瞪羚企业区域发展分析 . 31 一、 山东省各地区瞪羚企业分布情况 . 32 二、 山东省各地区瞪羚企业经济指标状况 . 33 附件 1 . 37 附件 2 . 41 1 第一章 瞪羚企业概念与培育意义 一、瞪羚企业是广泛关注的新经济现象 二、瞪羚企业是高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 三、发现和培育瞪羚企业的重要意义 2 2 一、 瞪羚企业是广泛关注的新经济现象 新经济时代, 一大批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涌现出的创新型企业通过技术创 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刚刚创立的几年、十几年内就实现了几倍、几十倍、甚 至成百上千倍的业绩增长。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戴维 伯奇为这类 企业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瞪羚” (非洲草原上一种具有极强的奔跑能力 和跳跃能力的群居型动物) 。当前, “瞪羚企业”的高成长现象已经引发了国 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国际上对瞪羚的关注。 近几十年, 瞪羚企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在发达国家 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美国硅谷,每年发布的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 硅 谷指数从 1994 年起,就将“瞪羚企业数量”作为反映硅谷经济景气程度的 重要指标之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和欧盟统计局等政府部门合作, 在 2007-2008 年的欧盟统计局OECD 商业统计手册中,将瞪羚企业及 瞪羚率 (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瞪羚企业数量在全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 作为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自 2011 年开始,OECD 在每年 发布的企业创业一览 (Entrepreneurship at a Glance)中持续跟踪报告瞪 羚企业发展数据。 国内对瞪羚的关注。 在我国, 对瞪羚企业的关注发端于我国新经济 (知识 经济)的高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从 2003 年开始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实施 “瞪羚计划” , 先后制定了多项支持瞪羚企业的金融措施和优惠政策。 近 年来, 随着各地瞪羚企业的成长及其对新经济拉动作用的显现, 武汉东湖国家 3 自主创新示范区、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等 国家高新区和部分省市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专门针对高成长瞪羚企业的相关扶 持政策,以加大对本地瞪羚企业的培育力度。 二、 瞪羚企业是高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 综合比较国外对于瞪羚企业内涵和特征的研究成果, 长城战略咨询提出新 经济 “瞪羚企业” 的定义: 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 商业模式得到了市场认可, 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普通企业相比, 作为行驶在新经济时代发展快车道 的瞪羚企业具有以下四大典型特征: 成长速度快。 瞪羚企业在跨越死亡谷后, 就会高速成长, 在短时间内实现 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业绩增长,实现企业快速壮大。 创新能力强。 新经济的瞪羚企业来源于创新创业, 无论在技术、 商业模式 还是产业组织方面, 都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这些创新活跃的瞪羚企业不断创 造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和新市场。 专业领域新。 瞪羚企业是新业态形成的主力军, 瞪羚企业主要集中在新兴 领域当中。 发展潜力大。 瞪羚企业不仅凭借长板优势实现井喷式、 裂变式增长, 还研 发原创性技术、 采用全新的商业模式,并把握细分产业领域, 从价值链高端切 入,最终发展成为掌握战略制高点的小巨人或者隐形冠军。 4 4 经过多年对瞪羚企业的跟踪研究, 本报告认为瞪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源于 其创新基因,具体而言,其快速成长的核心因素包括以下六点:推出新产品、 提供新服务、应用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创建新模式、构建新业态。 推出新产品: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改进型创新推出具有新功能或新外观的 新产品, 并可以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换代升级推出新产品, 进而带动 企业的业绩持续增长。 提供新服务: 推出新的服务给客户带来新的体验, 或者在现有服务的基础 上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在提升给客户价值的同时带来企业自身成长。 应用新技术: 通过自主研发、 引进消化吸收等方式在某个领域采用新技术, 发挥技术的长板作用,并且形成竞争优势,在所在领域取得快速成长。 拓展新市场: 将产品或服务推往新的市场区域, 或将现有的服务或产品应 用于新的行业或技术领域,形成新的市场,带来企业快速增长。 创建新模式: 通过跨界融合、 资源整合、 原创等方式创新形成新的商业模 式,以更有效的方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或产品,带来企业的高速成长。 构建新业态: 企业通过对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分解、 融合, 创新形成新的 业态。 既可能在原有价值链条中通过分解或引入新增形成新的价值环节, 也可 能创造性地整合若干环节, 以新的运作方式给客户带来价值。 企业在创造新的 业态或改变原有产业生态的同时,带来自身的高速成长。 5 三、 发现和培育瞪羚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瞪羚企业极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新经济时代的创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一旦试错失败, 企业就会跌入 “死亡谷” 。创业企业跨越死亡谷之后发展轨迹出现分化,大部分企业能够实 现常规发展,长期保持中小规模, 对经济发展产生有限的带动作用;也会有一 小部分企业具备强劲的爆发力, 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实现企业规模和市场 影响力的快速提升,成为高成长的“瞪羚企业”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瞪羚企业是新经济的产业引领者 瞪羚企业是新兴产业的引领者。 当围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一条新的技术 路线集中涌现出一大批由创业企业发展而来的瞪羚企业时, 一个新兴产业就诞 生了。 瞪羚企业是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引领者。 从创意、 想法孕育而生的瞪羚 企业往往不会受到传统产业旧规则、 旧模式的约束, 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更 具洞察力,因此更容易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和创新规律的新规则、新模式, 不 断抢占传统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挑战传统产业原有的行业格局, 逐步改变行业 规则和模式,最终引领整个行业发生颠覆式变革。 (三)瞪羚企业是山东省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山东是全国经济大省、 工业强省, 国有企业数量多、 国有企业实力强, “大 象经济”特征明显。但是,随着新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 “大象经济”存在 6 6 的一些矛盾和弊端日益凸显,经济发展动能不足。2018 年 1 月,国务院正式 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 动能转换为主题的试验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工作, 要 求山东走在全国探索的前列。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按照“以旧变新、以新换旧”的核心理念,大力 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以项目产能 为发展核心的传统工业时代向以创意创新为发展核心的新经济时代的转变, 亟 需实现由抓大企业为主向抓创业-瞪羚-独角兽等新经济企业为主的转换。 瞪羚企业具备卓越的创新基因, 是提升传统动能、 释放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瞪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保障其跨越死亡谷。 进入快速成长阶 段后, 瞪羚企业依然能够持续探索并实施多维度的创新,推出新产品、 提供新 服务、打开新市场、创新内部管理体制以及构建新业态等,在“四新”领域集 聚发展,将引领山东省新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7 第二章 山东省瞪羚企业概况 一、瞪羚企业群体总收入约为 200 亿元 二、瞪羚企业群体实现利润 22.02 亿元 三、瞪羚企业群体贡献税收 11.47 亿元 四、瞪羚企业平均吸纳就业人员 263 人 五、瞪羚企业多数经历 5 年及以上的积蓄发展 8 一、 瞪羚企业群体总收入约为 200 亿元 2016 年, 山东省遴选出来的 100 家瞪羚企业群体总收入为 200.41 亿元, 其中最高收入为 29.24 亿元,最低为 602.18 万元。瞪羚企业营业收入规模主 要集中在 2 亿元以下,平均营业收入规模为 0.75 亿元。其中,收入在 1 亿元 以下的企业数量 48 家,占总数量的 48%,收入在 1-2 亿之间的瞪羚企业 20 家,占总数的 20%。但从营收总额来看,规模在 10 亿元以上的企业总营收为 41.49 亿元,占比最大。 表 2-1 按企业数量,山东省瞪羚企业营业收入分布 收入区间 瞪羚企业数量 数量占比 累计占比 0(含)-1 亿 48 48% 48% 1(含)-2 亿 20 20% 68% 2(含)-3 亿 14 14% 82% 3(含)-4 亿 6 6% 88% 4(含)-5 亿 4 4% 92% 5(含)-6 亿 3 3% 95% 6(含)-7 亿 2 2% 97% 7(含)-8 亿 0 0% 97% 8(含)-9 亿 1 1% 98% 9(含)-10 亿 0 0% 98% 10 亿(含)以上 2 2% 100% 9 表 2-2 按群体营业收入,山东省瞪羚企业营业收入分布 收入区间 营业收入(亿元) 占比 累计占比 0-1 亿 22.11 11% 11% 1(含)-2 亿 28.85 14% 25% 2(含)-3 亿 33.17 17% 42% 3(含)-4 亿 20.77 10% 52% 4(含)-5 亿 17.18 9% 61% 5(含)-6 亿 16.3 8% 69% 6(含)-7 亿 12.54 6% 75% 7(含)-8 亿 0 0% 75% 8(含)-9 亿 8.01 4% 79% 9(含)-10 亿 0 0% 79% 10 亿(含)以上 41.49 21% 100% 图 2-1 瞪羚企业收入分布情况 二、 瞪羚企业群体实现利润 22.02 亿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2016 年瞪羚企业群体共实现利润 22.02 亿元,平均每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营业收入( 亿元) 10 家企业利润 2202.3 万元。 从利润分布来看,利润在 0-500 万之间的瞪羚企业最多,共 27 家,占比 27%; 利润在 500-1000 万之间的瞪羚企业 14 家, 占比 14%; 利润在 1000- 2000 万之间的瞪羚企业有 19 家, 占比 19%; 共 25 家瞪羚企业利润达到 3000 万以上,占比 25%。 表 2-3 2016 年瞪羚企业利润分布情况 利润 瞪羚企业数量 占比 1 亿(含)以上 3 3% 8000 万(含)-1 亿 2 2% 6000(含)-8000 万 6 6% 5000(含)-6000 万 5 5% 4000(含)-5000 万 5 5% 3000(含)-4000 万 4 4% 2000(含)-3000 万 8 8% 1000(含)-2000 万 19 19% 500(含)-1000 万 14 14% 0(含)-500 万 27 27% 亏损 7 7% 11 从净利润率分布来看, 瞪羚企业群体平均净利润率为 5%。 净利润率为 0- 5%的瞪羚企业最多, 共 30 家, 占比 30%; 净利润率在 5%-10%之间的瞪羚 企业有 19 家,占比 19%;净利润率在 10%-20%之间的瞪羚企业有 16 家, 占比 16%;净利润率超过 20%的瞪羚企业共 11 家。 2016 年,瞪羚企业群体平均资产利润率为 9%。资产利润率在 0-5%之 间和 10-20%之间的瞪羚企业数量最多, 各有 29 家, 占比达到 29%; 资产利 润率超过 20%的瞪羚企业仅为 12 家,占比 12%。 表 2-4 2016 年瞪羚企业净利润率分布情况 净利润率 瞪羚企业数量 占比 30%(含)-50% 5 5% 20%(含)-30% 6 6% 10%(含)-20% 16 16% 5%(含)-10% 19 19% 0(含)-5% 30 30% 亏损 24 24% 注:净利润率=(利润总额-上缴税金)/营业收入 12 表 2-5 2016 年瞪羚企业资产利润率分布情况 资产利润率 瞪羚企业数量 占比 50%(含)以上 1 1% 30%(含)-50% 3 3% 20%(含)-30% 8 8% 10%(含)-20% 29 29% 5%(含)-10% 23 23% 0(含)-5% 29 29% 亏损 7 7% 注: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额 三、 瞪羚企业群体贡献税收 11.47 亿元 山东省 100 家瞪羚企业 2016 年总上缴税金为 11.47 亿元, 平均每家瞪羚 企业上缴税金 1146.63 万元,上缴税金最高的企业贡献达到 9560.79 万元。 其中, 上缴税金在 500 万以下的企业数量为 51 家, 占总数量的 51%, 上 缴税金在 500 万至 1000 万之间的企业数量为 17 家,占总数的 17%。 13 表 2-6 2016 年瞪羚企业上缴税金分布情况 上缴税金 瞪羚企业数量 占比 0(含)-500 万 51 51% 500(含)-1000 万 17 17% 1000(含)-1500 万 7 7% 1500(含)-2000 万 9 9% 2000(含)-2500 万 2 2% 2500(含)-3000 万 2 2% 3000(含)-3500 万 1 1% 3500(含)-4000 万 4 4% 4000(含)-4500 万 3 3% 4500(含)-5000 万 2 2% 5000(含)万以上 2 2% 四、 瞪羚企业平均吸纳就业人员 263 人 山东省瞪羚企业 2016 年期末从业人数为 26,289 人,平均每家瞪羚企业 拥有员工 263 人。瞪羚企业中,员工数量在 50-149 人之间的企业数量占比 多,共 36 家,占比高达 36%;员工数在 150-299 人之间的有 26 家,占比达 26%;从业人员在 300-499 人之间规模的瞪羚企业有 19 家,占瞪羚企业总 数的 19%。 14 表 2-7 瞪羚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分布 员工数量 瞪羚企业数量 占比 0-49 人 8 8% 50-149 人 36 36% 150-299 人 26 26% 300-499 人 19 19% 500-999 人 9 9% 1000 人及以上 2 2% 五、 瞪羚企业多数经历 5 年及以上的积蓄发展 接近七成的瞪羚企业持续经营时间在 5 年至 10 年之间。瞪羚企业平均持 续经营时间为 9 年,大多数瞪羚企业成立时间达到 5 年及以上,共 92 家,占 到总数的 92%。2013 年及以后成立的瞪羚企业仅占瞪羚总数的 4%,说明企 业从开始创业到实现高速成长,一般需要至少 5 年的积累。成立时间达到 15 年以上的瞪羚企业仅占瞪羚总数的 4%,说明企业成长超过 14 年以后,成长 增速将减缓。 15 表 2-8瞪羚企业持续经营时间分布 持续经营时间 企业数量 占比 0-5 年 4 4% 5(含)-10 年 47 47% 10 年(含)-15 年 45 45% 15 年(含)以上 4 4% 图 2-2 瞪羚企业持续经营时间分布情况 1 3 6 4 9 7 12 11 13 9 14 6 5 0 2 4 6 8 10 12 14 16 1998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企业数量 17 第三章 山东省瞪羚企业群体特征分析 一、瞪羚企业是山东省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二、瞪羚企业多分布于高技术产业 18 一、 瞪羚企业是山东省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通过研究发现, 入选的瞪羚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其经济贡献大幅优于 山东省入统企业平均水平,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一)瞪羚企业关键经济指标良好 本报告遴选出的瞪羚企业 100 家, 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三年期内, 瞪羚企 业的平均利润、 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营业收入、平均上缴税金等关键经济指标 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图 3-1 山东省瞪羚企业三年期内关键经济指标情况 (二)瞪羚企业群体成长性表现突出 平均利润 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营业收入 平均上缴税金 2014 393.04 18781.56 12088.06 749.36 2015 1217.62 21431.41 15176.19 848.12 2016 2202.30 24629.53 20041.38 1146.64 0.0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 万元 19 山东省瞪羚企业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 与山东省规上工业企业相比, 瞪羚 企业群体 2014-2016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 28.76%,而同期规上工业企业 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仅为 2.59%; 山东省瞪羚企业群体利润总额 2014-2016 年 复合增长率高达 136.71%,而同期规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复合增长率为负。 表 3-1 山东省瞪羚企业与山东省规上工业企业成长性比较 山东省规上工业企业 山东省瞪羚企业 2014-2016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 2.59% 28.76% 2014-2016 年利润复合增长率 -0.14% 136.71% 从瞪羚企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布情况来看, 山东省瞪羚企业的收入复合增 长率主要集中在 20%-40%区间, 共有 32 家, 占比 32%, 收入复合增长率在 40%以上的共有 47 家,占比 47%。 表 3-2 山东省瞪羚企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布情况 收入复合增长率 企业数量 占比 100%以上 13 13% 80%(含)-100% 4 4% 60%(含)-80% 11 11% 40%(含)-60% 19 19% 20%(含)-40% 32 32% 20%以下 21 21% 从瞪羚企业的爆发式成长上来看,山东共有 3 家企业处于爆发式成长阶 段。 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是指成立五年内营业收入突破五亿或者成立十年内 营业收入突破十亿的企业。 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的增长不再是传统线性模式, 20 而是呈现出指数级的爆发式增长。 100 家瞪羚企业中, 成立五年内营业收入突 破五亿的企业有 1 家,成立十年内营业收入突破十亿的企业有 2 家。 表 3-3 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一览表 爆发式成长企业名称 地区 持续经营时间 2016 年营业收入 (亿元) 齐鲁安替(临邑)制药有限公司 德州 9 年 8.01 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 5 年 12.25 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 潍坊 9 年 29.24 二、 瞪羚企业多分布于高技术产业 (一)瞪羚企业引领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 从产业分布来看, 瞪羚企业趋向高技术产业聚集与发展。 山东省瞪羚企业 共分布在 5 个行业门类:其中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瞪羚企业数量最多,达到 34 家,占总数的 34%;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行业瞪羚企业 25 家,占总数的 25%;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瞪羚企业 22 家, 占总数的 22%; 医养健康行业的 瞪羚企业 13 家,占总数的 13%。 21 表 3-4 山东省瞪羚企业行业门类分布 行业门类 瞪羚企业数量 占比 新能源新材料 34 34% 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 25 25% 新一代信息技术 22 22% 医养健康 13 13% 节能环保 1 1% 总计 95 95% 注:另有 5 家模式创新企业 (二)瞪羚企业中模式创新类企业引领企业经济指标 从营业收入来看,模式创新类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最高,达到 51152.69 万元; 从利润总额来看, 同样是模式创新类企业的平均利润最高, 达到 3541.17 万元。 表 3-5 山东省 2016 年各行业瞪羚企业经济指标平均值对比 所属行业 平均营业收入 (万元) 平均利润 (万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 8971.54 1183.34 医养健康 21222.26 3126.53 新能源新材料 22431.65 2216.57 节能环保 2873.00 1030.00 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 20382.49 2378.11 模式创新类* 51,152.69 3541.17 22 图 3-2 山东省 2016 年各行业瞪羚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值对比 图 3-3 山东省 2016 年各行业瞪羚企业利润总额平均值对比 8971.54 21222.26 22431.65 51152.69 2873.00 20382.49 0.00 10000.00 20000.00 30000.00 40000.00 50000.00 60000.00 平均营业收入(万元) 1183.24 3126.53 2216.57 3541.17 1030.00 2378.11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平均利润(万元) 23 第四章 山东省瞪羚企业创新发展分析 一、瞪羚企业研发投入力度逐步增强 二、瞪羚企业创新成效显著 三、瞪羚企业呈现高效发展趋势 24 一、 瞪羚企业研发投入力度逐步增强 (一)瞪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稳步提高 2014-2016 年,瞪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总额逐年增加,2016 年增长率为 30.43%,两年复合增长率为 26.34%,呈现中高速增长态势。 图 4-1 2014-2016 年瞪羚企业研发费用情况 (二)瞪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4.85% 2016 年,瞪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 97265.46 万元,投入强度为 4.85%, 较上年投入强度下降 0.06 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山东省全社会 R&D 经费投入 强度 2.34%。 60936.30 74575.01 97265.46 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研发费用(万元) 25 图 4-2 2016 年山东省瞪羚企业与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对比 研发费用支出在 100 万元-500 万元区间的企业最多, 占比为 39%, 研发 费用支出在 1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达到 70%。 图 4-3 2016 年瞪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分布情况 研发投入强度在 2.5%-5%区间和 5%-7.5%区间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 0 2 7 21 27 39 1 3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瞪羚企业数(个) 4.85 2.34 0 1 2 3 4 5 6 瞪羚企业 山东省全社会 研发投入强度(% ) 26 为 37 家,10%-30%区间的企业数量为 15 家。 图 4-4 2016 年瞪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布情况 (三)瞪羚企业分行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较高 瞪羚企业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均在 3.5%以上, 新一代信息技术、 节能环保、 医养健康三大行业的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位列前三,分别是 9.04%、7.9%和 5.83%。瞪羚企业行业平均研发费用超过 1000 万元的包括模式创新类企业和 医养健康行业。 2 15 6 37 37 0 3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30% 以上 1030% 7.510% 57.5% 2.55% 2.5% 以下 0 瞪羚企业数(个) 27 图 4-5 2016 年瞪羚企业分行业研发投入情况 (四)瞪羚企业科研人员占比较高 瞪羚企业共设立科研机构 11 处,拥有科研人员 7008 人,科研人员占比 26.66%, 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科研人员 70 人。 拥有省级以上专家人才 157 人, 平均每家瞪羚企业拥有 1.6 人。 二、 瞪羚企业创新成效显著 专利、软件著作权成果丰富。瞪羚企业有 92 家获得专利授权,占瞪羚企 业总数的 92%,平均每家企业获得专利授权 26 项。截止 2016 年底,瞪羚企 业累计获得专利授权总量达到 2355 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 732 项, 其中发 明专利 862 项, 占比 36.6%, 远高于山东省发明专利授权占比 19.78%, 实用 849.38 1340.95 835.38 2135.74 227.00 994.55 9.04 5.83 3.61 4.18 7.90 4.88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平均研发费用(万元) 行业研发投入强度(% ) 28 新型专利 1322 项,外观设计专利 171 项。 图 4-6 瞪羚企业获得专利授权情况 积极参与和主导国家标准制定。26 家瞪羚企业共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 准 72 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超过(包含)5 项的企业有 3 家,其中有 2 家企业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超过 10 项。 三、 瞪羚企业呈现高效发展趋势 瞪羚企业高效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保持高速 增长。 2016 年, 瞪羚企业实现人均营业收入 76.23 万元, 增长率为 32.05%, 人均利润 8.38 万元,增长率为 80.99%。2014-2016 年,瞪羚企业人均营业 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28.76%,人均利润复合增长率为 136.36%。 实用新型 56.14% 发明专利 36.6% 外观设计 7.26% 29 图 4-7 2014-2016 年瞪羚企业人均营业收入情况 图 4-8 2014-2016 年瞪羚企业人均利润情况 45.98 57.73 76.23 0 20 40 60 80 100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人均营业收入( 万元) 1.50 4.63 8.38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人均利润(万元) 31 第五章 山东省瞪羚企业区域发展分析 一、山东省瞪羚企业分布情况 二、山东省各地区瞪羚企业经济指标状况 32 一、 山东省各地区瞪羚企业分布情况 100 家瞪羚企业分布于 16 个地市。 其中, 瞪羚企业超过 20 家的城市有 1 个,瞪羚企业数量处于 1-5 家的城市有 9 个,瞪羚企业数量处于 6-10 家的 城市有 4 个,瞪羚企业数量处于 10-20 家的城市有 2 个。 图 5-1 山东省各地区拥有瞪羚企业数量 山东省拥有瞪羚企业最多的前 3 名城市分别是潍坊(21 家) 、济南(17 家) 、烟 台( 1 4 家 ) ,这三个城市共拥有瞪羚企业 52 家,占山东省瞪羚企业总 数的 52%。 21 17 14 9 7 6 6 5 3 2 2 2 2 2 1 1 0 5 10 15 20 25 潍坊 济南 烟台 济宁 威海 淄博 泰安 德州 枣庄 滨州 菏泽 青岛 东营 莱芜 日照 临沂 33 图 5-2 山东省各地区瞪羚企业数量占比 二、 山东省各地区瞪羚企业经济指标状况 (一)各地区瞪羚企业增长情况 表 5-1 各地区瞪羚企业关键经济指标 地区 瞪羚 数 营业收入 平均值 (亿元) 营业收入 年复合增 长率% 净利润率 (%) 总资产平均 值(亿元) 员工数 平均值 实际上缴税 费总额平均 值(万元) 总计 100 2.00 28.76 5.27 2.46 263 1146.63 潍坊 21 3.10 20.83 4.19 3.29 262 1237.50 济南 17 2.07 35.50 2.44 2.22 272 1496.71 烟台 14 2.53 28.32 5.14 2.90 29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