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pdf
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2020年7月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一、从两会看中国教育市场发展趋势一、从两会看中国教育市场发展趋势 1二、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教育开放政策将引导留学市场转变 4三、“公民同招、全民摇号”下教育资源倾向均衡配置 8四、职业教育改革启航 10五、在线教育OMO融合发展成为共识12结束语15德勤联络人16目录12020年是中国教育市场变革极为关键的一年。疫情凸显了中国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多变的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环境加剧了留学教育需求的复杂性,同时加速了中国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稳就业”的首要目标和中国产业升级带来了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在此职业教育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同招、全民摇号”新政将在公立和民办之间形成新的教育资源的平衡。一、从两会看中国教育市场发展趋势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各方面均有涉及,其中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有三个方面:1)“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2)“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3)“推进教育信息化。要稳定教育投入,优化投受“疫情期间不能进行线下培训”政策的影响,民办幼儿园在疫情期间被迫停业,面临着较高的固定支出,同时出现收入减少、利润下滑,从而导致资金短缺、员工流失率增加的问题。虽然当前多数幼儿园已经复园,但总体来看,复园后学生返园率仍然偏低。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扶持政策主要对象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来源:Wind 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入结构,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从政府对上面三个方向的关注,可见学前教育市场正在面临普惠利民的大趋势;职业教育带动就业和产业转型,已经被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投入无疑仍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或低收费以及满足当地政策条件的民办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民办中小学。政策方向是通过减税降费、减免租金等方式减少企业支出;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并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解决企业资金流动性问题;部分地方政府给予临时性财政补助保障教师薪资、支持民办教育正常运转。图1:中国出生人数2000年-2019年(万人)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一、从两会看中国教育市场发展趋势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00.00175.478.70.1183.981.20.1219.790.00.10.050.0100.0150.0200.0250.0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学校硕士研究生2从中国的出生人口来看,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相比二胎放开以后的2016年最高峰下降了321万人,这同时也是自1962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最低数。出生人口的下降趋势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幼儿园的供求关系,民办园可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受冲击,对于公办职业和高校得补贴投入或受影响,民办相对在招生和经营自主权较大,高职院校、专升本、硕士研究生规模扩招政策利好民办院校。在2019年高职教育“百万扩招”的政策下,2019能将面临市场萎缩、资本退潮、盈利缩减的挑战,同时承担普惠性公共服务职能。另外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二线等城市对优质园的需求仍然存在,普惠与优质的平衡仍是当前民办园发展的一个难点所在。年民办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增长较快,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增加近36万人,增长19.42%。在今年扩招政策力度加大、名额翻倍的情况下,民办高校的学额和业绩在今明两年有望加速增长。 发展职业教育,2020年扩招200万人图2:中国2017-2019年民办院校招生人数2017年2018年2019年来源:Wind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一、从两会看中国教育市场发展趋势3目前我国产业升级正逐步走向价值链中高端,传统职业岗位亟待整体升级,新的职业岗位大量涌现,国家技术性人才短缺,而这也是推广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根据2020 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2020年春招活跃求职的应届生较2019年同比上涨了56%。同时,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同比减少22%。 服务业和贸易行业受疫情冲击严重,互联网、金融相关岗位的招聘需求收缩明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提到发展“互联网+教育”, 2020年提到推动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这一政策规定下,随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稳定增加和对加大信息化投入比重的鼓励,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经费达到人民币3千6百亿,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在今年的疫情下,过去数年所投入的数字化与信息化软硬件设备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仍然有诸多需要补足的地方。当前新兴技术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渗透存在一定滞后性,和传统教育环显,但新兴战略行业、5G、人工智能、机械/制造业等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行业的招聘需求实现逆势增长。根据硕士研究生与专升本计划投放专业可以判断,未来国家将集中培养实用型、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以填补国家急需领域缺口,并应对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民办高等教育学院应重点建设相应专业,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节的适配度和融合度有待提升。随着未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加速进校,将有效推动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转型、经验型教学向智能规划的教学指导升级、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此外教育信息化也存在着教育不平等问题、农村地区的子女不具备上网课的条件的问题。经过此次疫情,线下机构对于运用线上产品的意愿增强。未来的教育行业必然会向线上与线下融合模式发展,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以及让全国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具备泛在学习的条件是未来需要着重考虑的方向。 推进教育信息化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一、从两会看中国教育市场发展趋势4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二、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教育开放政策将引导留学市场转变5二、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教育开放政策将引导留学市场转变国际留学市场正在发生转变。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已达到66.21万人,同时估计2019年留学人数将增至70万左右。但从2020年开始,中国留学市场将出现增长停滞或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历年来美国占出国留学市场的近40%左右,而美国政府对留学专业限制和签证控制等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科以上学历留美人群的意愿;而美国的疫情发展及社会稳定等因素,也可能使得低龄留学人群对留美的安全性信心降低。留学目的国逐步转向欧洲、亚洲等国家。特别是英国,由于其对留学生的友好措施和宽松的签证政策,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人群考虑英国。2019年英国政府重新开放PSW(PostStudyWork)签证政策,宣布自2021年起,允许留学生毕业后两年内可在英国停留。这一政策大大地提升了英国在留学生心中的地位,公开数据显示2019-2020年申请季申请英国本科的中国人数增加了33.8%。但从实际来看,疫情之下英国高校仍未正常开放,同时优质高校录取人数并无太大变化,增加的申请量只能导致申请难度大大提升,竞争日益激烈。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如果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继续采取紧缩和严控的态势,同时全球贸易壁垒提升,那么未来长期留学的内在动力正在逐渐削弱。已在读学生面临延期入学与网络学习的选择。从学历层次看,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攻读本科以上学历占七成(本科生30.56%、硕博研究生35.51%)。目前已在读留学生面临延期入学,线上线下混合开学,学期长度缩短等现状。由于留学生返回国外上课存在着预约签证难,买机票难等问题,部分学校允许留学生上网课或者休学一年直到能够返学。不管政治经济关系如何变化,中国政府始终支持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留学生交流活动。根据教育部于2020年6月中发布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表示,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教育部将为留学人员组织招聘活动,国家将继续支持和鼓励中国学生出国留学。 国际环境变化导致留学生态逐步转变,海外留学内在增长动力削弱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二、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教育开放政策将引导留学市场转变6国内的国际化教育将成为新的替代服务。出国留学充满了未知与变量,在国内享受国际化教育就成为另一殊途同归的选择,因此无论是中小学的国际学校还是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会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会。最新颁布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简称意见)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重点部署。海南自由贸易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四个区域,聚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教育部将支持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支持粤 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将助力更多教育创新示范区建设图3:四个教育创新发展区域雄安新区“教育开放新标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国际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学校。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统筹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开展与国际高端职业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沿海城市,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与世界衔接更加紧密。通过鼓励粤港澳三地加强教育合作办学、教师和人才交流,有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大陆教育国际化程度。长三角地区“亚太地区教育高地”长三角地区通过紧跟全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加强教师学生跨文化交流学习、提升前沿学术科研水平、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方式,打造亚太地区教育高地。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海南将借力政策优势,通过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以求把海南建设成教育开放发展的新标杆。“留学海南”也将是未来海南省大力打造的特色品牌。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长三角地区率先开放、先行先试,支持雄安新区打造教育开放新标杆,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同时,教育部将提供智力、人力、技术、文化、情感等多方面的支持,打造 “ 一带一路 “ 教育行动升级版。来源:德勤研究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二、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教育开放政策将引导留学市场转变72019年,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海南将借力政策优势,通过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以求把海南建设成教育开放发展的新标杆。两年来,海南全省累“留学海南”也将是未来海南省大力打造的特色品牌。中国国际教育未来仍保持10%左右的增长,同时面临资源分配不均、教师人才短缺、政策监管趋严的多重挑战,而海南可利用“双自贸”的政策优计签约各类教育合作项目90余个,累计开工各类教育项目400多个,总投资200多亿元。目前即将入驻海南的学校以中国的知名公立大学或者是公立高校和海外高校的联合办学为主。例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将与考文垂大势化挑战为机遇。2018年以来,东盟超越美国成为海南外贸最大贸易伙伴,未来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海南自身区位优势和与东南亚华人特殊的情感联结,海南与东盟各国贸易和人员将更加图4: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建设框架学、密歇根州立大学、里斯本大学等,围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运动康复等专业展开合作办学。其次为国际学校,英国哈罗公学、德威公学、威雅公学等为海南基础教育植入优质基因。紧密联系。目前海南人均教育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本土国际教育需求较低,但近几年供给增长较快,依托区位优势,吸引毗邻的东南亚华人可以作为未来发展国际教育的一个方向。来源:德勤公开资料整理国际教育创新岛2018年4月13日以来,累计开展或发展:90个已签约教育合作项目412个已开工教育项目200亿元总投资181所合作院校或机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落地平台实施机制现有签约项目国内外名校中外合作办学聚集地教育部教育 援外基地国际高中学生 求学目的地东南亚汉语师资培训基地深化对外教育 交流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外交部中国 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大力引进优质 教育资源中外人文交流 区域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中国教育对外 开放试验区中国国际青少年 活动中心(海南)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二、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教育开放政策将引导留学市场转变8以韧性应对教育变革 | 三、“公民同招、全民摇号”下教育资源倾向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