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租赁行业:导论.pdf
行业评论 金融 机构 2016 年 10 月 24 日 目录: 概述 1 租赁业务现状及市场构成情况 2 现有监管机制 3 中国的主要租赁模式 5 强大的经济推动力支持租赁行业稳健发展 7 政策环境提供实质性支持 7 行业渗透率仍然较低,未来增长潜力大 9 融资渠道更为多元化 9 主要挑战和趋势 11 附录:资产证券化和境外债务资本市场 12 穆迪相关研究 14 分析师联系人: 香港 +852.3551.3077 孔祥安 +852.3758.1503 助理副总裁 分析师 sean.hungmoodys 钟汶权 +852.3758.1399 副董事总经理 ivan.chungmoodys 刘旻雁 +852.3758.1553 副董事总经理 minyan.liumoodys Stephen Long +852.3758.1306 董事总经理 金融机构 stephen.longmoodys 上海 +86.21.2057.4000 杜 宁轶 +86.21.2057.4016 副总裁 高级分析师 amanda.dumoodys 分析人联系人 续见 末页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穆迪报告 Chinas Leasing Industry: An Introduction 的中文翻译本 (中文为翻译稿,如有出入,以英文为准 ) 概述 自 2004 年市场重启以来,中国租赁业增长强劲。截至 2015 年底行业资产总额已达人民币 3.2 万亿元左右1,远高于两年前人民币 1.9 万亿元2的规模。与此同时,国内租赁企业的租赁资产中,有超过一半为飞机、船舶、设备和基础设施3,而注册在上海、天津和深圳的租赁公司在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超过了 50%4。在中国,售后回租是主要的租赁安排形式,该类租赁占市场总量的 70%以上5。 国内租赁企业的监管可 分为两类:(i) 被定义为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租赁公司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监会) 监管;(ii) 其它租赁公司则 由中国商务部 以及获得 授权 的省级商务厅实施监管。 截至 2015 年底中国 3,600 多家租赁企业中,几乎 99%的租赁企业由商务部监管6,但主要的大型租赁企业则由银监会监管。 当前国内经济及监管趋势将继续支持租赁业 未来几年内 实现强劲增长。 租赁能够 为 客户提供财务 灵活性 、成本 效益 以及税收 优惠在内的显著优势,同时 也是设备制造企业 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忠诚度的 重要途径,而银行可利用银行系租赁 企业补足其放贷 业务,并拓展向 各类企业客户 所提供金融服务的范围 。 近期多个动态表明政策 将对租赁企业 继续保持强有力的 支持,并且未来 几年内 政策 支持有望进一步加强。政府 认可 租赁业为 国内投资 需求 提供 资金以及在支持中小企业和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并已 加大对租赁行业的支持力度 。去年推出的 主要政策包括 2015 年 9月国务院 发布的 政策指引,以及税收政策上全面实施“营改增”对租赁业务的影响。 1资料来源: 商务部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2商务部、 Wind 3商务部、穆迪 4资料来源:商务部发布 的2015 年融资 租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5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徐春武 2016 年 3 月 17 日的讲话“金融租赁行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稳健发展面临新机遇”;资料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穆迪 6商务部发布的 2013、2014 和 2015 年中国融资 租赁业发展报告 金融 机构 2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租赁业务 现状及市场构成情况 中国租赁行业始 于上世纪 80 年代,但 90 年代行业投资却几乎 陷入停滞。中国于 2004 年加入WTO 后,政府 重启了 这一 市场,中国 租赁业由此步入 新的增长期。 自 2004 年以来,中国租赁业增长强劲。截至 2015 年底行业资产总额已达人民币 3.2 万亿元左右,远高于两年前人民币 1.9 万亿元的规模。2011 年至 2015 年间, 中国租赁企业数量增长超过5 倍至 3,600 多家7(图表 1)。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近年来国内租赁业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 图表 1 国内租赁企业数量及总资产规模 (2013 - 2015) 资料 来源 :商务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截至 2015 年底,国内租赁企业的租赁资产中,有超过一半为飞机、船舶、设备和基础设施 。近年来由商务部监管的外商投资租赁企业在汽车 和医疗设备领域的 增长尤为 强劲 (图 表 2) 。 图表 2 2015 年 受商务部 监管 租赁公司的 行业分布情况 资料 来源 :商务 部 与此同时 ,注册在上海、天津和深圳的租赁公司在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超过了 50% (图表 3)。具体而言, 受地方 政府在 土地、税收待遇及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中国 (上海) 自 由贸易试验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以及深圳前海特区已发展 成为国内主要租赁中心。 7商务部发布的 2013、2014 和 2015 年中国融资 租赁业发展报告 、 Wind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3 2014 2015总资产 (人民币十亿元 ) 租赁公司数量交通运输设备11%通用机械设备11%工业装备14%建筑工程设备5%基础设施及不动产12%医疗制药设备5%能源设备9%其他33%本报告并非信用评级行动公告。对于本报告中涉及的任何信用评级 , 请参阅 moodys 发行人 /实体专页上的评级索引,了解最新评级行动信息和评级历史。 金融 机构 3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图表 3 各地 受商务部 监管 租赁公司 的 占比 (2015) 资料 来源 :商务 部 现有监管 机制 国内租赁企业的 审批和 监管 可分为两类:(i) 被定义为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租赁公司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监会) 监管;(ii) 其它租赁公司则 由中国商务部以及获得授权的省级商务厅实施监管。截至 2015 年底中国 3,600 多家租赁企业中,几乎 99%的租赁企业都由商务部监管,但主要的大型租赁企业则由银监会监管 (图表 4、 5、6) 。 受银监会 监管的 企业 :以市场份额及业务规模衡量,正如 上文所述,中国租赁行业 由银监会 监管的租赁企业所主导。这一类租赁企业又被称为金融租赁 公司。它们大都由全国性 商业银行以及覆盖某一地区的城市 商业 银行发起。 主要的大型 租赁企业 (即总资产超过 人民币 1 千 亿元的) 均属于 这一类 ,其中 包括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A1/负面) 、国银金融租赁 股份有限公司 (Aa3/负面) 和民生 金融租赁 股份 有限公司 (未评级) 。 部分由银监会监管的企业亦由非银行 金融机构以及央企附属公司 出资成立,比 如太平石化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未评级) ,该公司由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未评级) 和中石化系公司共同持有。 由银监会 监管的租赁企业总体而言业绩及财务表现更优 ,并且融资 灵活性更强。此类租赁企业与地方政府和大型 国有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获得更高合 同金额的租赁 合同 。另一方面,银监会监管的租赁企业通常面临 更为严格的发牌限制 和监管 要求。 由商务 部 监管 的租赁 企业: 此类企业通常由 制造企业或 其非联营实体建立。与受银监会监管 的租赁企业 相比, 商务部 监管的租赁企业所受 之监管 较为宽松,但 此类租赁企业的行业相关性 背景更强,因而可充分利用其企业背景、业务网络以及 出色的产品知识强化和客户 之间 的关系 。该类租赁 企业规模 大小 不一 ,行业龙头 企业 包括远东 宏 信有限公司 (未评级) 和渤海 租赁股份 有限公司 (未评级) 。 上海34%天津16%深圳14%其他36% 金融 机构 4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图表 4 银监会 与商务部监管租赁企业的比较 按 租赁企业数量 资料 来源:商务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图表 5 银监会 与商务部监管租赁企业的比较 按 租赁企业总资产 资料 来源 :商务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图表 6 中国 5 大租赁 企业 的总资产 (2015) 注: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总资产采用的是 2016年上半年数据, 而其他 租赁 企业为 2015财年数据。 资料 来源 :公司 信息 图表 7 简要概括了两 种监管机制之间的主要 差别。 值得 注意的是,商务 部监管 的租赁企业不得通过存款 或银行间拆借 进行融资,而 银监会 监管租赁企业则可以。 图表7 由银监会监管的租赁企业与由商务部监管的租赁企业之间的主要差别 银监会监管的租赁公司 商务部监管的租赁公司 监管机构 银监会 商务部 信用质量 租赁行业的主要企业,通常有较强的股东背景、更严格的牌照要求、更好的财务与流动性表现及更灵活的融资途径 ; 公司规模与财务状况不同。通常利用企业背景、品牌和出色的产品知识来提升客户关系; 2015 年底的公司数量 44 3,615 2015 年底的市场规模 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 1.6 万亿元 ; 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 1.6 万亿元 ; 主要监管规定 2014 年 3 月银监会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2013 年 9 月商务部发布的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2015 年 3 月商务部实施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 银监会监管1%商务部监管99%银监会监管50%商务部监管5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远东宏信有限公司人民币十亿元 金融 机构 5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图表7 由银监会监管的租赁企业与由商务部监管的租赁企业之间的主要差别 银监会监管的租赁公司 商务部监管的租赁公司 注册资本 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外商投资租赁公司或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已于 2015 年 9 月取消; 市场准入要求 至少一个股东是外资或国内成立的商业银行,或境外成立的租赁公司,或国内大型企业,对租赁公司的注册资本出资比例不低于 30% ; 通常由具有更雄厚行业背景的制造商或独立方成立; 业务范围 租赁业务; 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允许其吸收非银行股东 3 个月 (含) 以上定期存款; 租赁业务; 保理业务; 不得吸收存款; 融资要求 在银行间借贷市场与其他金融机构互相拆借资金; 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券;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不得在银行间借贷市场融资; 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在股票交易所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或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监管的资产支持票据; 资料来源 :商务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穆迪 中国 的主要租赁 模式 在中国,售 后回 租是主要的租赁形式,以租赁合约金额计占总市场的 70%以上 。这些 租赁可以采用金融租赁或经营租赁的 方式。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租赁可大致分为金融租赁 和经营租赁。 在金融租赁中,所有权的大部分风险和回报都 转移给承租人 (客户) , 而在经营 租赁中, 大部分 风险和回报仍在出租人 (租赁企业) 手中。 在售后回 租交易 中,客户以 协议购买 价向租赁企业出售相关资产。租赁企业然后将该资产回 租给客户, 定期获得租赁款,客户通过 这样做可以弥补融资需求并继续作为承租人来使用资产 (图表 8)。 图表 8 典型的 售后回 租赁 模式 资料 来源 :穆迪 出租方 承租方承租方:向出租方出售资产承租方:支付协定收购价格承租方:定期向出租方支付租金出租方:向承租方提供租约到期时回购资产的选择权 金融 机构 6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中国租赁市场剩余 30%采取 直接租赁 的形式。在直接租赁 中,租赁企业向设备供应商购买资产,然后 将其出租给客户使用,从中定期获得 租赁款。 典型的直接租赁交易包含涉及 出租人、承租人和设备供应商的三方 安排 。和售后回租类似, 直接租赁可以采用 金融租赁或经营租赁的结构 (图表 9 和 10),具体取决于合约到期 时 基础资产 的处理。在 直接租赁和售后回 租交易中,出租人均可以向承租人提供到期购买资产的选择权。 以银监会监管的租赁企业为例,到 2015 年底,售后回 租交易的租赁资产规模 为人民币 1.2 万亿元,而与之相比 ,直接租赁资产规模只有人民币 3,046 亿元8。 图表 9 典型的金融租赁 模式 资料 来源 :穆迪 图表 10 典型的经营租赁 模式 资料 来源 :穆迪 8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徐春武 2016 年 3 月 17 日的讲话“金融租赁行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稳健发展 面临新机遇”;资料来源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承租方设备制造商出租方定期支付租金租约到期时所有权转让承租方设备制造商出租方 金融 机构 7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强大 的经济 推 动力支持 租赁行业稳健发展 穆迪预计未来几年租赁行业将继续强劲 增长。相对于利用现金贷款直接 购买的传统融资途径 ,租赁,作为 取得 资产使用权的另一种 融资形式,对各个 利益方而言具备下列优势: 客户 /承租方 从承租方角度, 租赁作为一种合法的 投资性 融资形式将继续获得青睐。 首先,租赁是一种具有灵活性的融资 渠道。 许多新 成立的公司及中小企业信用 质量较弱。它们凭借自身可能难以从金融 机构获得贷款。而租赁合约是支持其运营的一个更可行、更便利的渠道。即使 对于大型企业 来说,租赁也已成为银行信贷的重要补充,因为此类企业可能会在国内资本市场不时面临贷款额度限制或直接融资的控制 。 其次,租赁可以提高运营成本效率。 许多租赁安排 已经 包括了诸如 维修和预防性维护等专业服务条款,使 承租方对于设备 租赁的整体使用成本预算 更加确定。 固定的租金也保护了承租方免受通货膨胀或利率上升的影响,由此 可改善 其现金流管理和资产管理。 此外,租赁合约通常允许以 优惠的财务条款折价以旧换新 (设备升级 ) ,因 而承租方 不必受到 设备寿命到期的制约。 最后,租赁往往具有税收优惠优势,因为在 中国的会计制度下,租赁支出作为 税前运营支出及/或表外交易处理 ,从而使公司的债务比率更有吸引力, 相关支出 可进行 税前抵扣。 整体上承租方享受的 抵税效益超过利用银行贷款购买相同资产可能产生的利息支出 的抵税效益。 行业系租赁公司 设备制造商通过建立自己的租赁公司可以提高产品组合的竞争力,并改善客户的忠诚度。中国三大石油公司、 五大独立发电 企业,以及重型机械生产商和大型企业集团等多家中国的行业巨头均已参与销售型租赁 ,或已成立自己的租赁子公司。 银行系租赁公司 银行系租赁公司 可推动 银行 向大型及 中小企业客户 提供 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租赁子公司也有助于银行开发新业务,包括境内外市场的飞机租赁和 航运 租赁。此外租赁公司也允许银行规避 某些监管限制,例如贷存比上限和贷款额度等。 政策 环境提供实质性支持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租赁受到的限制已经降低,并享有更大的市场自由度。中国于2004 年重新向国内企业开放租赁市场9,2005 年出台措施鼓励外资对租赁公司 进行投资10,并于 2007 年允许 商业银行从事租赁业务11。 近年来政府已加大 了对租赁 行业的支持力度,认可其在推动国内投融资需求、 支持中小企业和农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 9资料来源: 2004 年 10 月 22 日发布的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10资料来源: 2005 年商务部 3 月 5 日 实施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 11资料来源: 2007 年 3 月 1 日中国银行 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实施 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并 于 2014 年 3 月 13 日修订,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金融 机构 8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最新发展表明未来 几年 政府 仍会保持有力的政策支持, 并可能会 加强该支持。近年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和“产业升级转型 ”等政府主要战略计划也已 强调将租赁 作为一个 主要的融资途径。这些为未来 出台更多的政策 支持铺平了 道路。 在这一背景下,两个最新动态如下: 2015 年 9 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 意见12, 指出 租赁业可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 该 指导 意见 , 到 2020 年,租赁业将成为设备投资 及技术升级的重要融资 渠道 。此外 ,未来 中国有望 出现 一批世界级的租赁企业 ,并且也将建立一个高效的行业监管机制 。 1. 该指导意见旨在优化行业管理 并建立 一个良好的监管机制以扫除 行业发展 障碍。 2. 除了飞机、船舶 、工程 机械和其他传统领域 外,也 鼓励租赁企业 进入信息技术、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和公共 服务 领域。 3. 指导意见 强调在 中小企业 间 推广租赁服务, 并加快跨境 金融租赁 服务的 发展。 4. 该指导意见指出政府需 制定 相关财税政策, 通过提供补贴 和风险补偿等 方式支持 租赁行业的发展。 税收协调 2016 年 5 月政府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租赁行业税收机制出现重大变化。 之前,租赁业务 需缴纳 营业税或增值税( 图表 11) 。 全面营改增对租赁业的主要影响在于:( i) 根据租赁业务类型分为四大类,并采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 ;2013 年之前,全行业征收统一的营业税 税率;过渡期间,租赁行业分为两大 类:一类交增值税,一类交 营业税, 以及 (ii) 售后回租模式从之前归属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分出类,纳入到“ 贷款 服务”中 ,适用 增值税 税率从 17%降至 6%。 图表 11 实施 营改增后租赁 企业 相关变化 业务模式 2013 年 8 月之前 2013 年 8 月至 2016 年 5 月 2016 年 5 月之后 对税负的影响 有形动产的售后回租 营业税为 5% 增值税为 17% * 增值税为 6% 税率下降,但没有净额税基效果 有形动产的直接租赁 营业税为 5% 增值税为 17% * 增值税为 17% * 几乎无变化 不 动产的售后回租 营业税为 5% 营业税为 5% 增值税 为 6% 不定 税率略升,但没有净额税基效果 不 动产的直接租赁 营业税为 5% 营业税为 5% 增值税为 11% * 不定 税率提高,但有不同税基 * 适用差额部分征税。 资料来源 :商务部、国税总局、穆迪 营改增对租赁业 各业务板块的税负影响不一。增值税机制的核心 是以交易 “增值 ” 部分作为 税基进行征税,这 要求区分普通发票和增值税发票以支持增值税抵扣 (销项税减进项税 )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租赁企业而言,这可能会增加合规及 管理 成本。 12资料来源: 2015 年 9 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2015 69 号) 。 金融 机构 9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尽管有上述 政策支持,租赁 业的发展 仍面临以下障碍: (i) 现有监管机制由 各部门出台的一系 列措施和办法构成,因此缺乏 统一全面 的法律框架,以及 (ii) 租赁资产缺少一个标准化 、全国性的备案登记 系统。 而现存 的两 套监管体系 令上述 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 行业渗透率仍然 较低, 未来 增长潜力大 尽管已经历了长达 10 年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对于租赁的利用率仍然较低。2015 年中国租赁渗透率仅为 3.4%,而美国为 22.0%、英国为 28.6%,北亚国家的租赁渗透 率也有高个位数的渗透率 (图表 12) 13。 图表 12 中国 租赁行业新业务量 资料 来源 : White Clark集团 、 Capital Markets Intelligence、穆迪 渗透率低 意味着即使在 经济 温和增长的基础情景下,租赁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15 年根据新业务量衡量的 全球前 50 大租赁市场中,中国仅次于 美国列全球第二,新业务量达 1,148.5 亿美元14。 融资 渠道更为多元化 大多数中国租赁 企业非常 依赖 期限较短、信心 敏感 型的批发资金用于支持其长期租赁业务。 中国租赁企业的资金主要 来自 于银行贷款和股东资本。对于商务部监管的租赁企业而言 ,2013 年底其融资需求中 超过 70%通过 银行贷款解决 (图表 13) 。 13普及率所采用 的是 利用 租赁和 租购实现融资的一国 企业投资 金额, 具体计算方法为新的租赁 业务总量除以总投资 (不包括 房地产 ) , 而投资 定义为欧洲租赁协会( Leaseurope) 和设备租借公司协会欧洲联合会 (European Federation of Leasing Company Associations) 统计的设备、非住宅建筑和 市政工程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资料 来源: White Clark 2016 年全球租赁行业报告。 14White Clark 2016 年全球租赁行业 报告。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中国 美国十亿美元 金融 机构 10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图表 13 商务部监管 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 (2013) 资料 来源 :商务部、万得资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租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 租赁资产证券化,以及其他 融资 渠道来实现资金来源 的多元化。 股票和债券 2015 年,由银监会监管的租赁企业的金融债发行额达到了人民币 197 亿元15,债券期限多为 3-5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租赁企业资产- 负债的错配程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租赁企业通过其境外平台进行美元融资。若租赁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国内业务,则其资产负债表将出现货币错配情况。 股票发行亦渐渐活跃。迄今已有 7 家租赁企业完成上市,其中 5 家是 2014 年及之后上市的。另外有 8 家租赁企业正寻求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NEEQ) 16,即国内新三板进行融资。 资产证券化 自 2015 年以来,租赁资产证券化已开始成为另一个可行的融资渠道 (图表 14) (详情 参阅附录) 。2016 年上半年共有 60 笔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额达人民币 553 亿元17。 上述交易 中有两笔交易通过银监会监管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合计为人民币 93 亿元18;另有两笔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NAFMII) 19监管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票据 (ABN) ,其余 56 笔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则由证监会监管20。 对于租赁 企业而言,资产 证券化是基 于流动性方面的考量。由此 ,租赁 企业可 对其产品组合 实现更好的 资金管理 。这其中有部分原因在于租赁资产证券化可以从业务会计出表 处理中受益。 15数据来源: Wind 16NEEQ 系统: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17数据来源: Wind 18数据来源: Wind 19NAFMII 是人民银行下属行业自律组织 20数据来源: Wind 银行71.0%信托2.6%共同基金0.8%股东资本5.0%资产证券化0.8%外部股权融资0.6%债券融资0.6%其他18.7% 金融 机构 11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图表 14 过去 10 年 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 发行情况 资料 来源 : Wind、穆迪 其他融资 渠道 除了从资本 市场融资外, 越来越多的租赁企业正采 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 、P2P 以及产业基金模式进行 融资。截至 2016 年 6 月底,活跃的租赁业 P2P 平台达到了 51 个,月业务量接近人民币 844 亿元,而 2014 年底只有 14 家 P2P 平台,月业务量约人民币 16 亿元21。 主要 挑战和趋势 上述讨论表明受益于强劲的潜在需求以及政府当前 政策取向的支撑,中国租赁企业 的业务将迅速增长。 但另一方面,强劲增长前景又为该行业带来业务 周期和融资风险管理方面的结构性挑战。 有关上述 挑战所 带来的信用影响,以及行业应对措施可参阅穆迪题为中国租赁行业:尽管经营环境存在挑战,强劲增长及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令行业展望为稳定( Chinas Leasing Industry - Outlook Stable on Strong Growth and Diversification of Funding Sources, Despite Challenging Environment) 的研究报告。 21数据来源 :零壹 租赁、 Wind 010203040506070802006 2011 2013 2014 2015 2016年上半年发行金额 (人民币十亿元 ) 发行数量 金融 机构 12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附录 :资产证券化和境外债务资本市场 证券化提供了其他无抵押固定收益融资的 新 渠道。在中国, 租赁企业目前通过 3 个不同的证券化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ABS) ,而选择哪个市场通常是取决于 公司实施监督权的 监管机构来决定。 这三个市场具体如下: 1. 由银监会监管的租赁企业 (属非银行金融机构) 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 (CAS) 计划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 ABS。 2. 由商务部监管的租赁企业通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ABSP) 在证监会监管的交易所证券化市场发行 ABS。 3. 由商务部监管的租赁企业还可以通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资产支持票据计划发行 ABS。 由商务部 监管的租赁企业面临额外融资渠道限制, 因此 一直积极通过在 证券交 易所市场发行ABS 进行融资 。例如 ,2 015 年租赁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 ABS 共计人民币 61.9 亿元 (或新增 CAS 发行量的 2%),但 租赁企业在 证监会监管的交易所证券化市场的发行额达人民币 551.9 亿元 (或占 2015 年 该市场 ABS 新增发行 总额的 28%22)。如上所述, 租赁企业积极 通过 证监会监管的证券化市场融资的势头已经持续到今年上半年。 最近,由商务部监管的租赁企业开始发行资产支持票据 (ABN) ,从而使得证券化交易的投资者更趋多元化。该类资产支持 票据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NAFMII) 实施监管。 在上述三个不同市场上进行的证券化交易通常 采用各自平台常见的结构。每个 市场 有其自身结构,例如有不同的资产转让机制、证券组合 和交易 关键方的风险敞口。 因此, 其风险状况往往截然不同。 从基础租赁范围 来看,不同类型的租赁 (即金融租赁 与经营租赁) 也蕴含着不同类型的风险 。与金融租赁支持的 ABS 相比, 以经营租赁支持的 ABS 一般 面临更大的发起人/ 出租人 运营风险 。若出租人破产 ,可能因租约终止 而导致 应收款现金流 锐减 。 除获得其他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外,通过证券化,租赁企业可从业务会计出表处理中受益,而债券发行则没有该优势。 对于由商务部监管的租赁企业而言,其总资产 (不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 ) 规模上限为其资产净值的 10 倍。通过证券化,租赁企业可将部分应收租赁款转入证券化信托,并通过向投资者出售票据实现融资。 若上述资产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外出售,则可释放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其他和/ 或利润更高的业务。证券化可改善资产回报率,对商务部监管的租赁企业而言是一项有用的工具,因为和银行支持的租赁企业 不同, 这些 企业可能无法享 有要求 银行 母公司注资 的优势。 有海外资产的租赁企业还可以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例如,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实体 (SPV) 发行 有抵押结构化票据。 22资料来源 :2016 年 1 月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2 015 年中国证券化发展报告 金融 机构 13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在 2014 年 10 月,工银租赁 的海外附属 公司 通过发行 有抵押分期 票据筹资 5.83 亿美元 左右。 募集资金净 额用于部分购买飞机 款项的 再融资。所购买的飞机分别出租给不同的航空公司。抵押物组合包括 一个 机队的 抵押贷款、相关保单和使用 收益。 此外 ,这些票据还 包含工银租赁提供 的额外增 信工具。按照一系列卖出期权协议,工银租赁 有 责任 以预先协定 价格 购买或促使购买 违约贷款 抵押 的飞机 。该价格应足以覆盖未偿付 的违约贷款。 金融 机构 14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穆迪相关研究 发行人深度研究: China Development Bank Financial Leasing: Strong Prospects in Aircraft Leasing Support Franchise, but Pose Credit Challenges,2016 年 10 月 4 日 (1034075) 信用意见 : Bank of Communications Financial Leasing: New Issuer - A2/P-1 negative - Strong Parental Support,2016 年 9 月 5 日 (1040834) CCB Financial Leasing Corporation Ltd.: Update After Rating Action,2016 年 9 月 5 日 (1041016) CMB Financial Leasing Co., Ltd.: Update After Rating Action,2016 年 9 月 5 日 China Development Bank Financial Leasing: Update after a rating action and interim results, 2016 年9 月 5 日 (1040658) ICBC Financial Leasing Co., Ltd.: Update After Rating Action,2016 年 9 月 5 日 (1040662) Fenghui Leasing Co., Ltd: New issuer - Rapid asset growth increases operating challenges,2016 年 7月 28 日 (1036456) 如欲浏览上述报告,请点击有关链接。请注意,这些参考资料为截至本报告刊发日期的最新资料,阁下也可索阅较近期的报告。并非所有客户均能获取所有研究报告。 金融 机构 15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分析师 联系人接首页 分析师 联系人 : 香港 +852.3551.3077 黄立尧 +852.3758.1601 助理分析师 rocky.huangmoodys 尹劲桦 +852.3758.1517 助理副总裁 分析师 david.yinmoodys 李凤雯 +852.3758.1560 副总裁 高级研究分析师 georgina.leemoodys 黄国璋 +852.3758.1451 副总裁 高级研究分析师 simon.kc.wongmoodys 伍于宁 +852.3758.1302 副总裁 高级分析师 elaine.ngmoodys 郑 志 杰 +852.3758.1309 高级 副总裁 jerome.chengmoodys 金融 机构 16 2016 年 10 月 24 日 行业评论 : 中国租赁行业 导论 报告编号: 1049536 报告原文编号:1036880 作者 杜宁轶 孔祥安 制作专员 Wing Chan 2016,穆迪公司 (Moodys Corporation)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 、 Moodys Analytics, Inc.和 /或其许可人及关联公司(统称 “穆迪 ”) 。版权所有, 翻印 必究。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及其 评级 关联公司 (“MIS”)所发布的信用评级是穆迪对实体、信用承诺、债务或债务证券的相对未来信用风险的当前意见,穆迪发布的信用评级及研究报告 (“ 穆迪出版物 ”) 可 能 包括穆迪对实体、信用承诺、债务或债务证券的相对未来信用风险的当前意见。穆迪将信用风险定义为某实体可能无法履行其到期的合同、财务义务 的风险, 以及 在 发生 违约事件 时 的 预计 财务损失。信用评级并不针对 任何 其他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流动性风险、市场价值风险或价格波动。信用评级及穆迪出版物中包括的穆迪意见并非对当前或历史事实的陈述。穆迪出版物 也 可能包括由 Moodys Analytics, Inc 发布的以量化模型为基础的信用风险预测以及相关的意见或评论。信用评级及穆迪出版物并不构成或提供投资或财务建议,信用评级及穆迪出版物亦非关于购买、出售或持有特定证券的推荐意见,也不能提供该等意见。信用评级 和 穆迪出版物均不会评论某项投资是否适合任何特定投资者。穆迪发 布 信用评级及穆迪出版物之时预期并理解每位投资者将以应有的谨慎态 度自主研究和评估其考虑购买、持有或出售的每项证券。 穆迪信用评级和穆迪出版物不适于零售投资者的使用,如零售投资者在做投资决定时 使用 穆迪信用评级或穆迪出版物,将是草率 且 不 合适 的。如有疑问,您应与您的财务顾问或其他专业顾问联系。 本文所载所有信息 均 受法律 (包括但不限于版权法 ) 保护,未经穆迪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方式或途径对该等信息全部或部分进行复制或翻印、重新包装、进一步传播、传送、散布、分发或转售,或存储供日后任何上述目的使用。 本文所载所有信息均 系 穆迪从其相信为准确和可靠的来源获得。然而 ,由于可能会出现人为或机械错误以及其他因素,本文所载所有信息均按 “原样 ”提供,不 附带任何形式的保证。穆迪会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使其在授予信用评级 时 采用的信息具备足够质量,并来自穆迪认为是可靠的来源,包括独立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