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过去20年,金融机构是如何化解信用风险的?.pdf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2019 年 08 月 16 日 银行 过去 20 年 ,金融机构 是 如何 化解信用风险的? 本篇报告 重点 梳理 了,过去 20 年 历轮经济周期底部中 , 各家银行化解信用风险的案例,并从中总结共性与差异,探究 化解信用风险的可行途径 。以古鉴今,银行业化解了一次次的信用风险 ,而 相比之下近几年其实经济、经营环境都相对更优,我们对中小行的未来更有信心 ,预计 信用风险将平稳化解。 过去 20 年 , 银行 化解重点信用风险均从 2 个维度入手 : 1、股权层面:增资扩股,补充资本 。 银行不良资产快速增长 到一定程度时(如超过拨备池规模),会 侵蚀资本。增资扩股可直接带来资金,补充资本并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营。 2、 不良资产处置 : 常规情况下 以核销 +转出为主 。 过去 3年,老 16 家上市银行核销 +转出不良贷款达 1.79 万亿,超过 18 年不良余额( 1.28 万亿)。 出现 重大风险 时 , 采用资产置换、直接收购、成立表外 SPV 等非常规手段进行 化解 。 整体来看,这些化解方案体现出几个特点: 1)大多 在 股权 层面 +不良资产处置联动; 2)往往当地政府需要牵头,需要有新的股东进行支持; 3)AMC 公司既可作为不良债权的购买方,也可 入股 为战投提供支持; 4) 趋势上, 政府的 实际 参与度有所下降,处置方案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 分银行类别看: 1、 国有大行 : 财政部 +央行直接出资,通过四大 AMC 化解风险 。 当 时面临高不良率( 03 年 20.4%)、低资本充足率(工行 03 年处于赤字状态)两大问题。 因 其体量较大,且时间紧迫(需尽快解决不良包袱,提升资本充足率以达到巴赛尔协议 8%的要求),因此财政部 +央行直接出资,1)股权层面 :先通过财政部、汇金公司( 07 年后为财政部收购)注资约790 亿美元进行股份制改制,然后 05-10 年在 A、 H 股上市募资; 2)不良资产 剥离 :财政部 +央行出资,通过 AMC 公司在 1999 年 -2008 年共有四次大规模不良资产剥离(约 3.5 万亿)。最终国有大行不良率到 2008年降至 3%以下,且资本充足率均提升至 11%以上。 2、 城商行: 地方政府牵头,化解区域不良风险 。 为维 持地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一般 需 当地政府 牵头 。 股权层面 通过自身注资或 帮助 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处置层面 通过政府 的 优质资产置换或股东出资购买。 A.郑州银行 :股权层面两次增资,其中 2000 年 前后 政府 通过 注资 +债转股增资 16亿 ; 11 年增资 68 亿(引入新股东) 。 不良资产处置上,将不良资产置换成优质国资资产,其后被回购; B.成都银行 : 08 年增资 60 亿元,引入丰隆银行等战略投资者,将其中的 10 亿资金成立信托计划剥离不良资产。C.华融湘江银行 : 10 年引入中国华融(出资 20.8 亿元控股),成立华融汇通,以 7.3 亿的价格收购原 20.22 亿元不良资 产。 3、 农商 行: 政府牵头合并重组 +民间增资扩股,加强处置、化解局部信用风险 。 对于 农商行 而言,历史上出现重大信用风险时,当地政府牵头进行过“农信社改制”,并在后续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 ;但与城商行不同的是,农商行引入的自然人股东更多 。 A、 上海农商行 : 合并 234 家农信社,发行新股募资 30 亿;同时央行(定向专项票据 21 亿) +政府注资(现金和土地使用权共 55 亿)置换不良资产; B、北京农商行 :市场化募集资金 134 亿,其中 45 亿用于扩股 , 90 亿 用于 置换不良资产; C、青岛农商行 :合并 9 家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成立新银行 ,发行新股募资,并处置 38 亿不良资产(股东募资 30 亿 +市政府出资 8 亿)。 现有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最多能承接多少 不良资产 ? 简单 测算,目前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 约 3.45 万亿, 占金融机构资产的 2.56%, AMC 类 公司 ( 四大 AMC+地方 AMC+债转股子公司 等 ) 预计在这其中的参与度将进一步提升。基于 AMC 公司现有的 3824 亿注册资本,简单估算可筹资 3.06万亿收购不良资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AMC 类公司 往往通过折价收购,且还可以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收购,因此实际可以承接的不良资产账面金额更大。 风险提示: 经济下滑,利率市场化超预期, AMC 及债转股落地不及预期。 增持 ( 维持 ) 行业 走势 作者 分析师 马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9040001 邮箱: matingtinggszq 研究助理 蒋江松媛 邮箱: jiangjiangsongyuangszq 研究助理 陈功 邮箱: chenggong2gszq 相关研究 1、银行:金融开放系列三:对银行行业有何影响 2019-07-24 2、银行业研究框架暨 2018 年报综述:如何看财务报表、经营情况、识别风险 2019-05-27 3、金融行业中期策略: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2019-05-15 -16%0%16%32%2018-08 2018-12 2019-04 2019-08银行 沪深 3002019 年 08 月 16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引言:以古鉴今,锦州、包商、恒丰是 “新鲜事 ”吗? . 4 1、万变不离其宗:从 “股权层面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 ”入手 . 5 1.1 股权层面:增资扩股,补充资本 . 5 1.2 不良处理:一般情况以核销 +转出为主,重大风险采用非常规手段 . 8 2、具体案例分析 . 9 2.1 国有大行:财政部 +央行直接出资,通过四大 AMC 化解风险 . 9 2.2 城商行:地方政府牵头,化解区域信用风险 . 12 案例 1:政府主导债转股 +资产置换 -郑州银行 . 12 案例 2:增资扩股 +新进入的战略投资者出资购买不良资产 -成都银行 . 14 案例 3: AMC 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并剥离不良资产 -华融湘江银行 . 17 2.3 农商行:政府牵头 +民间增资扩股,加强处置,化解局部信用风险 . 18 案例 1:新股募资 +央行票据和政府土地置换 -上海农商行 . 18 案例 2:增资扩股并置换不良资产 -北京农商行 . 20 案例 3:新股募资 +政府注资处置不良资产 -青岛农商行 . 21 3、金融机构现有的风险资产有多少? . 24 4、目前 AMC 有哪些?最多能承接 多少不良资产? . 25 4.1 AMC 公司现状: 4+2+N+银行系 . 25 4.2 最多能化解多少信用风险? . 27 结语 . 27 风险提示 . 28 图表目录 图表 1:中国金融业经历了多轮经济周期 . 5 图表 2:上市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情况(亿元) . 7 图表 3: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式 . 8 图表 4:四大行注资、上市、不良资产剥离及资本充足率的变化情况 . 10 图表 5: 2005 年工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案例图解 . 11 图表 6: 2003 年以 来商业银行与国有大行不良率变动情况 . 12 图表 7:郑州银行 1999-2000 年注册资本变更情况(单位:亿元) . 13 图表 8: 2011 年郑州银行股东增资情况 (亿元) . 14 图表 9:郑州银行不良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变动情况 . 14 图表 10: 2002 年增资认购情况 . 15 图表 11: 2008 年增资扩股认购情况 . 16 图表 12:成都银行不良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变动情况 . 17 图表 13:华融湘江银行成立之初股本结构 . 17 图表 14:华融湘江银行不良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变动情况 . 18 图表 15: 2005 年成立之初股本结构 . 19 图表 16: 2005 年成立之初前十大股东 . 19 图表 17:上海农商行不良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变动情况 . 20 图表 18: 2010 年北京农商行增资前后前 10 大股东情况 . 21 图表 19:北京农商行不良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变动情况 . 21 图表 20:设立时的股本结构 . 22 2019 年 08 月 16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1:青岛农商行成立时前十大股东 . 22 图表 22:青岛农商行不良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变动情况 . 23 图表 23:过去 20 年银行化解信用风险的其他案例 . 24 图表 24:金融行业不 良资产规模简单测算(亿元) . 25 图表 25:金融行业潜在风险规模敏感性分析(亿元) . 25 图表 26:目前主要的 AMC 公司对比 . 26 2019 年 08 月 16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引言:以古鉴今,锦州、包商、恒丰是“新鲜事”吗? Q2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在原有的“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等货币政策目标的基础上,特别提出,“ 要把握好处置风险的节奏和力度,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且结构性去杠杆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部分中小行或面临较大压力,近期包商、锦州、恒丰的风险化解方案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1)包商银行 :银保监会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托管,并适度打破同业、对公存款的刚兑,对 5000 万以上的本息兑付比例约在 90%左右。 2)锦州银行 :在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转让内资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工银投资、信达投资、中国长城 ,并对管理层进行了调整,未来战略投资者或出资收购其不良债权,助其消化风险。 3)恒丰银行 :根据财经杂志报道 1,在山东省政府的牵头下,恒丰银行将通过引入中央汇金、山东省财政等其他战略投资者的方式进行增资扩股,缓解其信用风险的压力。 回溯历史,在各轮经济周期底部,不少银行都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但最终都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案成功化解,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9 年以来的这起三例案例,只有包商银行相对特殊,为近 20 年来首家被托管的商业银行( 1998 年海南发展银行被托管)。锦州银行、恒丰银行实则与过去 20 年大多数 银行风险处置的方案类似,都是从 股权层面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 两大角度化解信用风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本篇报告梳理了 2000 年以来历轮经济周期底部中各家银行化解信用风险的案例,并从中总结各案例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以古鉴今, 当前的经济环境、银行经营情况均远优于过去几轮经济周期底部 区间 , 未来中小行化解信用风险的途径 将依旧从 股权层面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 两大角 度出发, 我们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化解更有信心,预计能够平稳 过渡 。 附 1:历史上主要的经济下行期 与风险处置事件 2000 年以来经济主要经历了几轮下行周期: 1) 00-02 年 : 国有经济产能过剩严重,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 162%( 2000Q1) 逐步下滑到 -9.1%( 2002Q1) , 随着 入世、 国企改革、金融市场化的推进 ,经济从 02 年下半年开始整体企稳。 2) 03-05 年 : 产能过剩及国际石油和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等因素压缩了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 94%( 2003Q1) 快速下降至 19%( 2005Q3) 。 05 年以前 的信用风险处置事件主要以 国有大行改制、不良资产剥离最终成功上市转型 为主线,其不良率从 03 年的 20%以上快速下降,风险逐步化解。 3) 07-08 年 :受外围因素冲击,经济快速下行。 GDP 增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从15%、 42%( 2007H) 下降至 6.4%、 -37.3%( 2009Q1) 。但随着 08 年末四万亿 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地,经济 于 09-10 年快速复苏。 1 新闻来源: mp.weixin.qq/s/i68LD7fdtLG1ju3odaDW6A 2019 年 08 月 16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4) 10-12 年 : 四万亿刺激退潮下,经济增速再度放缓。 GDP 增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从 12.2%、 120%( 2010Q1) 下降至 7.5%、 -1.82%( 2012Q3) 。但随着 12 年 6-7月的两次降息,经济增速则再度短暂企稳。 这一时间段,大量的中小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省市银行合作社进行财务重组,并剥离不良资产。主要是通过当地政府直接出资,或提供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置换来解决信用风险,最终基本实现成功重组与改制,剥离了大量不良资产 。 5) 14-15 年 : 地方投资放缓,房地产低迷的情况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GDP 增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从 7.7%、 12.2%( 2013 年末 ) 下降至 6.8%、 -2.3%( 2015 末 ) 。随后 16 年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企业盈利有所好转, GDP 增速也逐步企稳。 这一时期,地方政府大多不直接出资,主要是牵头帮助信用风险较大的银行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并以更市场化的方式剥离不良资产,最终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如大连银行、华融湘江银行等) 。 因此整体看,在过去近 20 年的历史中的各轮经济下行周期,银行、政府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成功化解的信用风险,实现了平稳 过渡 。 图表 1: 中国金融业 经历了多 轮 经济周期 (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国盛证券研究所 1、 万变不离其宗 :从 “ 股权层面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 ” 入手 在过去 20 年的历史中, 金融机构 经历了多次经济周期的波动, 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时,各家机构的解决方案不一。综合来看,其核心都是 从 股权 层面 +加大不良处置 两 个层面入手。 1.1 股权层面 :增资扩股,补充资本 当信用风险集中暴露的时候,银行的资产质量往往快速恶化。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100)(50)050100150200024681012141618GDP:不变价 :当季同比工业企业 :利润总额 :累计同比(右轴)国有大行不良资产剥离区域性中小行集中改制重组,主要有地方政府出资或置换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更市场化的方式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如大连银行等)2019 年 08 月 16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办法,当银 行的不良贷款规模 增加到一定 程度时 (如 超过 拨备池 这个安全垫 的规模) ,其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变为负值,进而侵蚀其“核心一级资本”,导致资本充足率快速下降,全方位影响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因此, 在出现重 大风险时,增资扩股、补充资本,为化解风险的第一步 。 以大连银行为例 , 2012 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影响, 由 部分客户陷入债务危机, 大连银行的资产质量 也迅速 恶化 ,不良 率 从 0.9%( 2012 年) 快速上升至 5.59%( 2014 年) ; 不良余额由 9.15 亿 ,迅速提升至 73.48 亿 , 拨备覆盖率由 12 年的 275.26%降至仅 93.38%,直接导致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变为负数 。大连银行 13 年尚有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13.43 亿,到 14 年末不仅全部消耗殆尽,还需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 4.86 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快速下降 至 6.9%,各项业务的运营受到 较 大的影响。 15 年、 16 年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注资 150 亿后,大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快速回升至 10.12%的正常水平。在这之后,大连银行加大了 诉讼执行、资产抵债、打包核销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不良贷款的压缩清收和清理整顿 ,到 16 年末不良贷款较 14 年减少了一半( 35.2 亿),不良率从 5.59%逐步下降至 2.53%的正常水平。 附 2:资产质量快速恶化时,如何侵蚀其核心一级资本金? 逻辑上讲: 12 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中 : 1) 二级 资本 包含一项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其等于 银行实际计提的 拨备 -最低要求的 拨备 。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越高,表明银行拨备计提越充足,风险抵抗能力越强 ,对应 其资本 净额 也越高 ; 2)当超额贷款损失准备为负时,说明银行计提不充足,对应缺口需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 因此当银行资产质量快速恶化时, 不良贷款余额快速提升,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快速 下降,一旦降为负数将直接侵蚀核心一级资本。 细节上权重法和内部评级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1) 权重法: 最低要求 拨备 =max(不良贷款 X 100%, 应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实际计提的拨备 -最低要求拨备 ,可计 入二级资本,但不得超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1.25%; 2) 内部评级法(目前适用于五大行 +招行):超额损失准备 =实际计提拨备 - 预期损失,可计入二级资本, 但不得超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0.6%。 2018 年末, 从 32 家 上市银行 的 情况来看, 银行 整体拨备计提充足 , 其 贷款减值准备远高于其不良余额以及我们测算的应计提的 专项 准备。 从我们统计测算的数据来看,决定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关键因素是不良贷款余额。 极端情况下 , 我们测算银行不良余额需提升一倍,才会开始 侵蚀核心一级资本 , 从这个角度看, 各家银行的 信用 风险基本可控 。 2019 年 08 月 16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 上市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情况(亿元) 贷款减值准 备 不良贷款余额 应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测算) 若要侵蚀核心一级净资本不良贷款需增加需提升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核心一级资本 资本 工商银行 4,127.31 2,350.84 1,362.84 76% 1,279.90 22,320.33 26,448.85 建设银行 4,176.23 2,008.81 1,181.94 108% 1,727.88 18,893.90 23,486.46 农业银行 4,791.43 1,900.02 1,175.13 152% 2,395.85 15,839.27 20,733.43 中国银行 3,037.81 1,669.41 1,226.24 82% 820.93 14,657.69 19,223.50 交通银行 1,255.40 725.12 511.05 73% 256.39 6,348.07 8,175.49 招商银行 1,918.95 536.05 359.00 258% 823.93 4,823.40 6,418.81 中信银行 1,011.54 640.28 359.69 58% 371.22 4,033.54 5,833.92 浦发银行 1,054.21 681.43 442.11 55% 377.55 4,351.20 5,893.08 民生银行 712.16 538.66 312.34 32% 199.66 4,157.26 5,472.81 兴业银行 956.37 461.40 269.77 107% 503.18 4,403.65 5,775.82 光大银行 672.09 384.21 222.22 75% 293.36 2,896.38 4,120.12 华夏银行 472.75 298.09 201.68 59% 174.66 1,981.97 2,760.56 平安银行 540.33 349.05 221.69 55% 192.81 1,997.82 2,691.15 北京银行 431.66 184.25 80.58 134% 216.53 1,757.14 2,375.05 南京银行 197.65 42.72 18.24 363% 89.92 679.16 1,036.97 宁波银行 174.95 33.53 19.18 422% 79.41 658.04 1,067.57 上海银行 323.35 97.12 54.46 233% 166.32 1,410.54 1,866.79 贵阳银行 61.35 23.06 17.21 166% 35.22 303.56 410.20 杭州银行 130.18 50.85 31.48 156% 66.56 470.60 756.83 江苏银行 252.31 123.78 64.53 104% 128.53 1,038.87 1,513.34 成都银行 67.63 28.54 16.75 137% 未披露 313.16 395.98 郑州银行 60.63 39.38 16.48 54% 21.80 287.12 459.58 长沙银行 72.81 26.44 18.94 175% 36.82 311.18 399.51 青岛银行 35.58 21.17 11.97 68% 15.78 192.69 360.22 西安银行 34.54 15.95 9.07 117% 18.59 199.62 238.24 无锡银行 21.99 9.37 4.88 135% 未披露 108.27 174.31 常熟银行 40.69 9.14 3.66 345% 14.33 131.89 190.09 江阴银行 31.68 13.56 7.58 134% 未披露 105.38 114.33 苏农银行 19.37 7.81 3.45 148% 9.32 88.99 120.54 张家港行 19.80 8.85 5.01 124% 9.30 96.03 125.80 紫金银行 33.83 14.74 7.72 130% 未披露 122.45 168.54 青农商行 62.18 21.44 14.89 190% 22.35 206.67 244.63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国盛证券研究所 2019 年 08 月 16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2 不良 处理 : 一般情况 以核销 +转出为主 ,重大风险采用非常规手段 面临不良资产,一般情况下的 主要 手段 分为两类: 1)传统处置方式:包括现金清收、贷款重组、核销、批量转让; 2)创新类处置方式:包括资产证券化、收益权转让、债转股等。 其中核销 +处置为主要的方式。 由于现金清收不确定性较大(且往往效率较低),贷款重组难以从根源上解决信用风险问题,创新类处置目前难以上量,因此 在经济稳定期,“核销 +转出”是 金融机构(尤其银行)最主要的处理方式,过去 3 年老 16 家上市银行共计核销 +转出不良贷款高达 1.79 万亿,超过 18 年其不良余额( 1.28 万亿)。 但 当出现重大信用风险时, 银行往往采用资产置换、 直接收购、成立表外 SPV 进行收购等非常规手段进行(后续的案例会详细说明)。 图表 3: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式 类别 处置方法 主要方式 优点 备注 传统类 现金清收 协商催收、诉讼催收 1)成本低、操作难度不高 2)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1)结果取决于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与能力 ; 2)效率 或 较低(尤其 通过 诉讼 时 ) 。 贷款重组 借款人无力还款,银行调整借款合同 重组后 债权人 存在最终获得全额受偿的可能 债权人可能承担的风险更大 。 核销 将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注销 直接冲销坏 账 ,银行整体的不良率下降 1) 核销 需满足一定前提条件 ; 2) 减少贷款减值准备,拨贷比被动下降。 批量转让 定向转让给 AMC 公司 是一种处置的 主流方式,可实现不良资产的快速处置 , 能够迅速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 1)存在处置损失 , 大部分银行批量转让的本金受偿率在 30%40%) ; 2)转让标的局限 ,根据 2012 年金融不良资产批量管理办法, 个人贷款不得转让 (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等 ) ; 3)定价 、交易过程中 或涉及一定道德风险。 创新类 资产证券化 以不良贷款产生的 现金流 (来源于 借款人还款、保证人还款或抵押物处置等 ) 为偿付基础发行 ABS 1)锁定资产回收价值,有效转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