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与新能源汽车行业2019年投资前景研究报告.pptx
,电气设备与新能源汽车行业2019年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9年7月12日,目录,一、新能源汽车:下半年中周期触底,全球化市场化的新周期有望开启.11.1全球共振发展起步,2019年下半年将逐步步入新周期.11.2从下游来看:全球化、高端化趋势来临.51.3从中游来看,伴随全球化、高端化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8二、氢能源产业链进入真实导入期,整装待发.10三、投资评级与建议.13四、风险因素.13,表表表表表表,表目录1:我国历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情况变化(万元/辆R为续驶里程,公里).42:部分国外汽车厂商新能源车型规划情况.83:动力电池企业开拓整车厂情况.94: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政策.115: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126: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技术路线展望.12,图目录,图图图图图图图,1: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及新能源车渗透率变化.22:我国历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同比变化.23:我国新能源汽车分季度销量情况(万辆).24:我国新能源汽车分月份销量变化(万辆).25: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变化情况.36:各月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变化情况.57:我国历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占新能源车销量比重.5,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8:纯电动乘用车2019年前5个月分月份分级别销量占比.59:纯电动乘用车历年分级别销量占比.610:插混乘用车历年分级别销量占比.611: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增速.612: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球比重变化.613:2019年1-4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行(辆).714:2019年1-4月美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行(辆).715:2019年1-4月美国插混乘用车销量排行(辆).716: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情况.917:2019年5月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情况.918:中游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出货量市占率变化情况.9,中周期有望见底,全球化新周期开启,电气设备与新能源汽车行业2019年中期投资策略,2019年7月12日,本期内容提要:整体产业链下半年有望中周期触底,全球化市场化的高端新周期有望开启。从产业链价格看,2017年下半年价格开始下行,我们预计下半年见底;从行业增速看,下半年的季度销量增速可能是近几年的最低点。展望未来,补贴额度占总体车价的比重已降低到10%左右,未来将逐步不依赖补贴,市场化之路已快见光明,我们看好全球高端产业链。政策变化导致下半年较好布局机会,调整后行业将迎来更广空间。1、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由于补贴退坡幅度较大,因此上半年抢装现象较为明显,随着过渡期结束,预计三季度行业进入调整期,需求承压,但这次调整将是行业下行周期的尾声,也将带来较好的布局机会。2、经过本次调整,2020年补贴退坡及未来补贴去化对产业链的冲击将减弱,行业进入到更加健康的市场化发展周期,全球电动化大趋势和国内积分制政策将推动行业长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国内外融合进程加速。1、从中上游产业链来看,随着全球电动化进程加速,海外整体龙头电动化车型逐步上市,其对国内完善的供应体系愈加重视;国内优质动力电池企业与海外优质整车龙头的合作逐步落地,海外优质整车供应链拥有更加稳定的需求保障和现金流水平,利好国内产业链如动力电池、材料等相关企业发展。2、同时,随着特斯拉等企业在国内落地进程加速,也将进一步推动对相关产业链配套需求。高端产业链龙头持续突破,新技术推动行业变革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各环节的优质龙头已经形成,尤其是在动力电池产业链;而且,行业集中度在持续提升,未来这些领先企业将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化需求中去。展望未来,除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步迭代,氢能源、智能驾驶等新技术有望使得行业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氢能源目前发展阶段类似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的导入阶段,2019年下半年仍将有主题投资的机会。投资评级与建议: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阶段的转变:由国内到全球、由低端到高端、由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下半年是行业中周期见底回升的关键期,也有望成为未来行业全球市场化发展的起点,我们维持对行业“看好”评级,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挖掘投资机会:1、能够直接深入全球高端乘用车产业链的龙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三花智控、旭升股份。2、中国具有优势的中游制造,尤其是锂电材料:璞泰来、恩捷股份、当,升科技。3、氢能源等新技术产业链机会:雄韬股份、美锦能源、嘉化能源等。,风险因素:市场化推进程度不达预期的风险;政策配套不达预期风险;产能释放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之前体系不成熟等原因导致的安全问题;行业技术变化和更新迭代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一、新能源汽车:下半年中周期触底,全球化市场化的新周期有望开启,从行业中周期来看,目前行业处于周期触底的过程中,三季度可能就是行业的最低点;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行业有望开启新的向上周期。具体的层面,从产业链价格看,2017年下半年整体价格开始下行,我们预计下半年见底;从行业增速看,下半年的季度销量增速可能是近几年的最低点。展望未来,补贴额度占总体车价的比重已降低到10%左右,未来将逐步不依赖补贴,市场化之路已快见光明,我们看好全球高端产业链。,1.1全球共振发展起步,2019年下半年将逐步步入新周期,从长周期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成长的新阶段,由国内到全球、由低端到高端、由补贴驱动到市场驱动,2019年刚是起步之年。,从历史上看,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初创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目前仍处于成长期的起步阶段。2014年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元年,渗透率突破0.1%,2014年之后,行业快速发展,新增投资不断增加,2017-2018年进入产能释放阶段,供给过剩叠加补贴退坡导致中上游企业盈利能力承压,这一情况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触底。,未来龙头投资机会明显。经历过去两年多年的产能释放周期后,产业链整体价格已经下移到相对合理位置,未来高品质低成本产能有望陆续释放,将继续带动产业性价比提升。在行业高端化和市场化趋势下,龙头企业将足以“以量补价”,更关键的是,我们预计主要环节龙头的盈利能力有望在下半年触底,未来逐步进入底部向上周期。,新能源汽车目前还处于渗透率提升的最好阶段,季度销量增速有望在下半年见底。2019年1-5月,我国汽车产量为1017.90万辆,同比下降15.1%。新能源汽车受2019补贴政策变化影响,抢装较为明显,1-5月产量49.9万辆,同比增长31.7%,渗透率由2017年的2.4%提升至4.9%。虽然补贴政策变化将对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产生较大影响,但政策变化将加速行业市场化进程:长期看是利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20%以上,而短期来看,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变化对行业的积极影响。,图1: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及新能源车渗透率变化,20%15%10%5%0%-5%-10%-15%-2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5,汽车产量(万辆),同比变化,新能车渗透率,图2:我国历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同比变化,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502001501005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52020E,新能源汽车产量(万辆),同比变化,图3:我国新能源汽车分季度销量情况(万辆),160%140%120%100%80%60%40%20%0%,454035302520151050,当季销量(万辆),同比变化,图4:我国新能源汽车分月份销量变化(万辆),20151050,1,3,5,6,8,11,22015,42016,72017,9102018,122019,价格下降和去产能已到后期,加速市场化进程产能释放带来产品性价比提升。过去的三年,行业快速发展,各环节都积极扩大产能,同时,国家政策又明确将其列为七大发展产业之一进行大力扶持,各路资本争相涌入。这些资金大多用于新产能的建设,这些产能在2017-2019年集中释放,带来产品性价比持续提升。,目前价格下降和产能去化已基本处于后期。从过去一年来看,行业产能释放,但需求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产能,因此2018年中上游材料价格普遍承压,但是目前这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即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在价格下跌情况下,之前盲目扩张的中低端产能、落后产能都要被市场淘汰,逐步实现出清。目前中低端产能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加之部分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行业调整已进入后期。图5: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变化情况,负极材料(万元/吨),电解液(万元/吨),电池包(元/Wh),中,上,游材,料价,格,电池级碳酸锂(万元/吨),干法双拉隔膜(元/),湿法基膜(元/),三元前驱体(万元/吨),三元材料(万元/吨),磷酸铁锂(万元/吨),0,105,15,20,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0,21,43,5,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2,4,6,0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2015105,0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302010,0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108642,0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5.4,6.46.26.05.85.6,5.2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642,0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2.01.51.00.5,0.0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政策加速行业高端化、市场化进程,2019年下半年是相对的低谷。从历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来看,补贴政策大幅度退坡,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及良性发展。2019年补贴政策中取消对续驶里程低于250公里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支持、取消地补,同时各种续航里程的新能源乘用车均有所退坡。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将加速行业市场化进程,减弱2020年补贴进一步退坡对行业影响,市场化后行业将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表1:我国历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情况变化(万元/辆,R为续驶里程,公里),纯电动乘用车,插混乘用车,100R150,150R200,200R250,250R300,300R400,R400,R50,2.502.001.40,201620172018.02-062018.06-122019.3.26-6.25,4.503.602.521.500.15,4.503.602.522.400.24,5.504.403.083.402.04,5.504.403.084.502.70,5.504.403.085.003.00,3.002.401.682.201.32,2019.6.25-12,1.80,1.80,2.50,1.00,我们以代表车型测算补贴退坡强度。江淮IEV6续航里程310km,在2018年补贴标准下,对应国补为4.95万元,加地补2.475万元,合计补贴7.43万元;在2019年补贴标准下,对应国补为1.30万元,补贴下降6.13万元;比亚迪秦续航里程为420km,在2018年补贴标准下,对应国补为6.6万元,加地补3.3万元,合计9.9万元;在2019年补贴标准下,对应国补为1.98万元,补贴下降7.92万元。积分制将接棒补贴政策,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动力。积分制的推出将强化市场化因素:积分政策鼓励高续航里程、低电耗的纯电动汽车,面对积分的压力,车企也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品质,开发出更能创造需求或真正满足需求的产品,更好、更健康地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在中国汽车行业大体量的带动下,积分制的推出亦将引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发展,带来全行业的升级。积分制未来有望提升要求,将发挥更关键作用。双积分政策自2018年4月开始实施,规定2019-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和12%,根据工信部近期发布的征求意见稿,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将分别提升至14%、16%和18%,同时下降标准车型积分计算方法,与现有政策实现良好衔接,起到持续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从乘联会数据看,2018年4月之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基本没有突破10%,而自双积分政策实施以来,各月积分比例均在11%以上,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为16.5%,已可满足2020年要求(仅是行业整体层面满足,具体车厂情况仍有差异),而2017年仅为6.8%。2019年1月新能源积分占比有所下降,之后又不断上涨。我们认为,鉴于行业发展的基础较之前已有较大改善,以及为了推动全球车企龙头开发更符合终端需求的车型,新能源汽车积分制的要求有望提高,将进一步带动行业市场化发展。,图6:各月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变化情况35.0%30.0%25.0%20.0%15.0%10.0%5.0%0.0%1.2从下游来看:全球化、高端化趋势来临从车型来看,行业高端化趋势明显。2019年1-5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44.1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提升至88%。而从乘用车销量内部结构看,高端化车型销量占比明显提高。纯电动车型中,A00级占比由2017年的69%降至2019年前5个月的27%,A级车占比由23%提升至53%。插混车型中,A级车占比由82%降至51%,C级车提升至9%。,图7:我国历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占新能源车销量比重,100%80%60%40%20%0%,1201008060402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占新能源车比重,图8:纯电动乘用车2019年前5个月分月份分级别销量占比,100%80%60%40%20%0%,1,2,3,4,5,A00,A0,A,B,C,图9:纯电动乘用车历年分级别销量占比100%80%60%40%20%0%,2015A00,2016A0,2017A,2018B,2019.5C,图10:插混乘用车历年分级别销量占比100%80%60%40%20%0%,2015,2016,2018,2019.5,A,2017B,C,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球电动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根据乘联会数据,2019年前4个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66.37万辆,同比增长55%,国内销量占全球的比例提升至52%,剔除我国销量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31.90万辆,同比增长32.31%,表明全球与我国电动化趋势同步,正加速推进。,图11: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增速,0%,120%100%80%60%40%20%,0,2502001501005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4,销量(万辆),全球增速,图12: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球比重变化,100%80%60%40%2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4,我国销量,除我国外销量,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高端车型在持续突破。截至4月比亚迪元EV销量已突破3万辆。此外,销量排名靠前的车型中,北汽EU、比亚迪e5和吉利帝豪为A级车,比亚迪元EV为A0级车,高端化车型正加速放量。而从美国来看,特斯拉销量遥遥领先,虽其一季度交付量低于预期导致亏损,但其ModelS和ModelX生产率将在二季度有所提高,加之部分车辆交付由一季度转移至二季度,预计其二季度交付量有望环比大幅提升,下半年有望扭亏为盈。同时,其中国工厂Model3生产线有,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望年底逐步投产,加速中国市场布局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的业绩增长。图13:2019年1-4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行(辆)欧拉R1宝骏E100荣威Ei5奇瑞eQ帝豪EV比亚迪e5北汽EU比亚迪元EV,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图14:2019年1-4月美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行(辆)捷豹Ipace高尔夫宝马i3聆风ModelSBoltModelXModel3,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图15:2019年1-4月美国插混乘用车销量排行(辆)宝马5系Pacifica福特Fusion沃蓝达本田Clarity普锐斯,传统车企龙头的强势介入在未来将贡献较大的产业链弹性。未来看,国外传统汽车龙头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力度,奥迪、宝马、奔驰等老牌车企在未来1-2年均有数款纯电动乘用车及插混乘用车投放市场,而且从车型来看,以中高端车型为主,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容量多在80KWh左右,车型升级将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高端化、市场化发展,也为国内打入优质整车供应链的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表2:部分国外汽车厂商新能源车型规划情况,品牌大众大众大众大众大众奔驰宝马宝马宝马标致标致标致斯柯达福特福特福特,车型PHVPHVPHVPHVPHVPHVPHVPHVPHVPHVPHVPHVPHVPHVPHVPHV,车名辉昂(Phideon)GTET-PrimeConceptGTECrossCoupeGTE高尔夫(Golf)GTESportSportCoupeConceptGTEC300deX3xDrive30eX5xDrive45eiPerformance330e(下一代车型)3008HYBRID4508LPHEVDS7CrossbackE-Tense4x4VisionSconceptEscape/KugaPHEVTransitCustomPHEV林肯(Lincoln)AviatorGrandTouring,预定销售时间2019年2020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20年2019年2019年,品牌大众大众大众奥迪奥迪奥迪奔驰奔驰宝马雷诺雷诺标致斯柯达斯柯达日产三菱,车型EVEVEVEVEVEVEVEVEVEVEVEVEVEVEVEV,车名ID.ROOMZZI.D.CrozzIIID.3Q4e-trone-tronSportbackconceptQ2Le-tronConceptEQAEQC400iX3CityK-ZEZOEe-208VisionEconceptVISIONiVIMxeXConcept,预定销售时间2021年2020年2020年2020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20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20年2020年2020年,2019年,福特三菱现代起亚,PHVPHVPHVPHV,ExplorerPHEVConceptXR-PHEVIITucsonPlug-inHybridConceptTellurideconcept,1.3从中游来看,伴随全球化、高端化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在产业链产能结构性过剩、产品价格下行、下游补贴退坡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背景下,行业落后产能正逐步淘汰,与此同时龙头企业扩产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从电池环节来看,2017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计市占率在43%,而至2019年5月两家企业市占率已达61%;行业TOP5企业市占率由2017年的66%提升至76%。,2%,图16: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情况,宁德时代41%,比亚迪20%,5%,国能电池亿纬锂能2%2%比克电池孚能科技3%3%力神4%国轩高科,其他20%,图17:2019年5月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情况,宁德时代42%,比亚迪19%,时代上汽2%亿纬锂能联动天翼2%力神4%国轩高科9%,其他20%,从产业链中上游来看,行业集中度整体呈提升趋势。2018年底相较2017年底正极、负极、隔膜龙头市占率均有5个点左右提升,电解液环节集中度有9个点提升。2019年5月集中度情况基本与2018年底情况接近,电解液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隔膜龙头有所下滑。图18:中游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出货量市占率变化情况70%60%50%40%30%20%10%,星源+恩捷,金和+杉杉+当升+厦钨2017.12出货量占比,贝特瑞+紫宸+杉杉2018.12出货量占比,天赐+新宙邦+国泰2019.05出货量占比,国内产业链配套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能力提升,部分龙头弹性较大。随着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竞争力提升,其全球化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亿纬锂能、欣旺达等陆续与海外优质整车企业如现代起亚、戴姆勒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未来全球汽车龙头(包括传统车龙头、电动车龙头及新兴造车势力)更具市场化的车型推出,将为中上游材料企业业务增长提供保障。表3:动力电池企业开拓整车厂情况,电池企业,整车企业,合同内容,亿纬锂能亿纬锂能欣旺达欣旺达孚能科技力神,现代起亚戴姆勒雷诺日产雷诺日产戴姆勒雷诺-日产,未来六年的订单预计需求为13.48GWh2018.08-2027.12期间向戴姆勒提供锂离子电池范围内的零部件2019.04获得未来7年115.7万台电动汽车的电芯和动力电池系统采购需求2019.05获得未来6年36.6万台电动汽车的电芯和动力电池系统采购需求2018.03通过了德国戴姆勒集团VDA6.3过程质量审核,成功进入戴姆勒供应体系成为雷诺-日产联盟成立的新能源合资车企易捷特BBG项目动力电池唯一供应商,二、氢能源产业链进入真实导入期,整装待发氢能源主产业链包括上游氢气制备、氢气运输储存、中游氢燃料电池、下游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上游氢气制备包括氯碱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化工原料制氢(甲醇裂解、乙醇裂解、液氨裂解等)、石化资源制氢(石油裂解、水煤气法等)和新型制氢方法(生物质、光化学等)等多种途径;氢气储存包括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三种方式,氢气运输包括罐车运输、管道运输等方法途径;中游氢燃料电池涉及质子交换膜、扩散材料、催化剂等多种零部件和关键材料;下游燃料电池应用包括便携式应用、固定式应用、交通运输应用。图19:氢能源燃应用产业链及公司氢能源产业链的完善需要很多专用装备支持,而且大多数技术含量高,主要集中在制氢、储氢领域。图20:氢能源产业链关键设备,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之后,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支持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在产业导入阶段,只有中央和地方相互配合,好的产业政策才能落地,才能真正促进产业向好发展。表4: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政策,省市全国山西安徽六安河南江苏如皋江苏镇江重庆广西南宁,日期2019.032019.42019.42019.52018.102019.32019.62018.12,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19年行动计划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意见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的通知如皋市扶持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8-2020年镇江市新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贴实施细则关于印发重庆市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我市新,相关内容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的0.8倍享受补贴,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1.在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不退坡的前提下,按照中央财政补助1:1的比例给予省级财政补助,并对加氢站和氢燃料加注进行适度补贴。2.2019年-2020年建设加氢站3座。2021年-2022年新增加氢站10座。2023年-2024年新增加氢站20座。预计达到7500台车辆的运营规模。对于加氢能力达到400kg/d的35MPa加氢站或加氢能力达到200kg/d的70MPa加氢站,按加氢站设备投入金额的30%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于加氢能力达到1000kg/d的35MPa加氢站或加氢能力达到400kg/d的70MPa加氢站,按加氢站设备投入金额的30%补助,最高不超过400万元。鼓励省内相关生产企业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和我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项目建设,省财政根据项目投入运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及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20182020年建成加氢站3-5座;给予加氢站15元/公斤的加氢销售补贴,对70Mpa加氢设施建成运营后,给予加氢设备额20%的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为当年度中央财政相应车型单车补贴额的40%对日加氢能力达到500公斤及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200万元补贴。对日加氢能力达到350公斤不到500公斤的固定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补贴。对日加氢能力不低于300公斤的撬装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补贴。2018-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按国家补助的80%给予地方补助,能源汽车地方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广东,2018.06,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大幅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专用制氢站谷期用电价格;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级财政补贴资金中30%用于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具体额度根据年度推广情况确定),广东佛山,2018.11,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计划在20182019年推广应用1000台氢能源公交车,并启动加氢站网点建设,通过示范应用带动产业集聚发展;2020年,氢能源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200亿元;到2025年,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30年,建成氢能源产业集群,实现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1000亿元;2020年氢能源产品推广应用累计超过5500套,加氢站达到28座,到2025年累计超过11,000套,加氢站达到43座,到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