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旺季人才趋势报告.pdf
目录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总览迁徙与洗牌:人才的城市间流动1.1 五十城白领平均月薪8730元1.2 人才求职心态趋稳 中小企业加薪抢人1.3 前一份工作持续12-24个月的求职者是跳槽大军主要涨薪人群2457892.1 新一线城市人才争夺战加剧 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成第一集团 2.2 二三线城市劳动人口来源地域差异明显 2.3 仅46.5%的18-35岁青年劳动者首选一线城市 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跨界与进化:人才的岗位间流动1111121314141617171820202223243.1 互联网行业人才最为紧缺 传统行业人才供需出现分化 3.2 产业间薪酬分化进一步加剧 3.3 互联网行业依然是最热门领域 教育与物流行业异军突起 3.4 人才转行情况更加普遍 产业间流动迅速增长 3.5 区块链:2018旺季最热风口人才流动趋势 4.1 高新技术岗位人才严重紧缺 基础重复岗位人才过剩恐被替代 4.2 技能迭代转至新兴岗位成潮流 被替代求职者流向通用型岗位4.3 人才紧缺的新兴岗位 薪资和涨幅呈碾压态势 4.4 复合型人才成新潮流 快速学习成职场生存基本要求 4.5 尽管转岗现象更为普遍 大幅度转岗风险依然提升 3.5.1 区块链相关岗位需求与薪资 3.5.2 区块链相关岗位类型和地域分布 3.5.3 开放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领域分布 3.5.4 区块链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 3.5.5 对2018年区块链相关人才趋势的一些初步判断 研究说明版权声明本报告中所有的文字、数据均受到中国法律和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没有经过BOSS直聘研究院的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流动的盛宴: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报告由BOSS直聘研究院出品。除特别标注之外,本报告中使用的数据来自于BOSS直聘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数据抽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数据基础为平台全量样本。本报告中的定性观点来自对公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结合了BOSS直聘研究院相关模型。针对报告中的细分研究主题,研究团队采取了相应的抽样方法,并对样本进行清洗,剔除了不合格和不完整数据,并分别进行了置信度检验。在部分涉及到跨领域、跨年度对比的主题下,均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作为第三方机构,我们引用的数据非来自官方普查数据库,或有更权威更完善的数据库,我们未获得使用权。我们的抽样方法也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数据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不能作为商业、投资或政策决策的确定性依据,仅展现行业人才趋势,作为参考。希望读者们认真辨别,多多批评。ONE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总览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总览进入三月,2018年跳槽黄金季如期而至。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后一周,求职人数较2017年春节后同比增长20%,创下近三年来新高。与往年春节后三至五天,简历更新行为开始大幅增长相比,2018年的简历更新高峰提前至正月初六,反映出人才求职心态更为迫切。2018 年春节后,企业招聘需求同样迎来大幅增长,但人才需求增加比例稍逊于求职者数量增加,这也意味着在跳槽旺季,人才间的竞争程度将更为激烈。1.1 五十城白领平均月薪8730元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全国人才需求量最大的50个城市,白领平均月薪为8730元,同比增长2.9%。北京、上海平均月薪突破1万元大关,领跑全国,深圳、杭州紧随其后。 而从求职者期望薪资的角度观察,2018年前两个月,全国50城求职者平均期望薪酬为9051元,同比增长3.3%。期望月薪在1万元以上的求职者比例从2017年的27.3%升至28.4%;期望月薪在2万元以上的求职者比例上升0.2个百分点至6.5%,而期望月薪不足5000元的求职者比例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2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广州 成都 武汉 南京 西安 郑州26.47%11.32% 10.62%8.12%6.48%3.15% 2.86% 2.27% 2.14% 1.95%2018年人才需求占比最高的城市#044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总览3123456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珠海107121012897389547786278547 南京 7790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东莞苏州宁波武汉成都嘉兴福州厦门海口温州722772137175710470867065703270136999690769046849671067076692金华佛山青岛中山重庆262628293031兰州无锡南通乌鲁木齐惠州长沙66536653663365856521650732 南宁 6481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合肥大连天津郑州哈尔滨西安济南泉州常州烟台647164466339632363066253623261706168611260185989594057975788南昌长春保定沈阳潍坊232425667666756664昆明贵阳洛阳484950578357555690太原徐州石家庄名次 城市2018人才需求最旺盛的50个城市平均月薪(单位:元)月薪 名次 城市 月薪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总览1.2 人才求职心态趋稳 中小企业加薪抢人BOSS直聘研究院发现,在2018年跳槽旺季,1000-9999人规模的公司由于发展稳定系数高,且应聘难度及竞争压力略低于万人大厂,最受求职者欢迎。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在这个旺季依然面临人才难求的困境。100人以下的初创企业,人才吸引力不足0.9,大幅低于千人以上公司,20人以下的初创企业人才吸引力仅为0.74,反映出在近几年竞争趋于白热化,各细分领域排位逐渐清晰,资本集中向头部企业倾斜的环境下,人才整体求职心态更趋于稳定。 为了缓解人才招聘困境,具有一定实力的中等规模公司开始通过调整薪资争抢人才,这一幕和4年前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刚刚开始的时候十分相似。2018年,100-499人规模的企业,平均薪资增幅为4.8%,高于一万人以上规模的巨头,仅次于处在最旺盛发展阶段的1000-9999人企业。注:BOSS直聘研究院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计算了不同规模公司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指数以1为基准,大于1代表人才吸引力高于整体均值,反之则说明人才吸引力低于整体均值。0.740.881.020.961.121.080-20人20-99人100-499人 500-999人1000-9999人10000人以上#04442018年求职旺季不同规模公司的人才吸引力指数10.1%跳槽周期与薪资关系图105001000095009000850080007500700065006000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7个月 8个月 9个月10个月 11个月 12个月 13个月 14个月 15个月 16个月 17个月 18个月 19个月 20个月 21个月 22个月 23个月 24个月 25个月 26个月 27个月 28个月 29个月 30个月5年工作经验4年工作经验3年工作经验1.3 前一份工作持续12-24个月的求职者是跳槽大军主要涨薪人群跳槽旺季中,涨薪是众多求职者的主要诉求之一。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上一份工作坚持不到6个月又再次跳槽的求职者中,超六成人的薪资低于同龄求职者均值。从职场人目前薪酬水平与前一份工作时长的关系来看,前一份工作时长在12-24个月的求职者,跳槽后所获得的薪资相对最高。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总览6.98.29.09.510.311.30-20人20-99人100-499人 500-999人1000-9999人10000人以上#044#0440246810120.0%1.0%2.0%3.0%4.0%5.0%6.0%2.0%3.1%4.8%4.1%5.2%4.0%薪资增幅56740812092187735865699142018年不同规模公司平均招聘薪资(千元)及增幅TWO迁徙与洗牌:人才的城市间流动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天津长沙苏州南京石家庄5.98%5.58%5.15%5.08%4.57%4.36%4.09%4.04%3.38%13.70%2018年离开北上广深的求职者城市选择#0442.1 新一线城市人才争夺战加剧 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成第一集团2017年,随着“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政策的集中出台,城市间“抢人集团”的排位雏形已经显现。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人才继续流出至二三线城市,净流出率达到0.6%,较2017年同期增加0.05个百分点。相应地,二线城市人才吸引力也继续增强,其中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五个城市人才吸引力最高,2018年离开北上广深的求职者,有35.5%的人选择了这五所城市。而且,这一趋势已经在18个月左右的区间里相对稳定,这五个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抢人的第一集团。注:本报告中的“新一线城市” 参考标准为第一财经2017年8月发布的2017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其定义的新一线城市包括: 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宁波。迁徙与洗牌:人才的城市间流动7迁徙与洗牌:人才的城市间流动2.2 二三线城市劳动人口来源地域差异明显从一线城市人才流出方向来看,从北京离开的求职者,下一份工作的地区分散度最高,其范围横跨西南和东部沿海城市,几乎辐射大半个中国。而从上海、深圳和广州离开的求职者,下一份工作地区集中度相对较高,超过60%的人选择周边二线/省会城市及珠三角地区。上海和广州的区域辐射最为集中,深圳则呈现出和北京相似的“全国撒网”式特点。上海西安重庆青岛郑州天津大连沈阳佛山武汉苏州成都长沙合肥济南宁波常州厦门珠海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2018年主要城市间人才流动图人才净流出人才净流入vlgiUi#0448尽管二线城市人才数量快速上升,但在人才质量方面,二线城市还和一线城市有明显差距。BOSS直聘数据显示,2018年旺季,从事互联网、金融、专业服务等高薪行业且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人才,超过八成仍然选择在一线城市打拼。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工作首选城市为北上广深的18-35岁青年劳动者比例迅速下降,从2015年的65.8%下降至2017年末的46.5%。选择新一线城市的青年劳动者比例直线上升,选择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比例也较2015年翻倍。青年劳动者群体的城市选择和流动方向,体现出近三年来区域经济的进步。以杭州、成都、武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开始发展出有城市特色的产业集群,并带动周边城镇发展,逐渐孕育着中小城市圈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一线城市的人口控制政策也有影响,共同促使优质人才向更多城市的回流。迁徙与洗牌:人才的城市间流动2.3 仅46.5%的18-35岁青年劳动者首选一线城市65.8%56.7%46.5%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18-35岁青年劳动人口的城市选择变化2015年 2016年 2017年29.2%32.5%24.4%8.6%12.3%17.6%#0449THREE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3.1互联网行业人才最为紧缺 传统行业人才供需出现分化3.2 产业间薪酬分化进一步加剧从2018年求职旺季全行业的人才供需情况来看,交通运输、矿产地质、房地产开发、广播影视和传统银行业是前五个人才较为饱和的行业 ,新开放的职位需求均较大比例少于求职者人数。互联网行业再次成为人才最紧缺行业,其中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和企业服务三个细分领域人才稀缺程度最高。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求职旺季,人才最紧缺行业的第二和第三名分别是工程施工和生活服务行业,反映出目前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的产业人才分布新趋势。随着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的连年提升,特别是城市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消费意愿的提升,不仅仅是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服务业同样出现较大的岗位空缺,“用工荒”现象在开年后较为明显。而在求职旺季,工程施工相关人才的相对紧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基建项目整体需求的提升,以及基建投资在今年“降速提效”的新特征。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各产业间平均薪资水平的分化进一步加剧,排名第一的互联网行业,平均薪酬是排名末尾的食品/饮料行业的1.79倍,较2017年同期增加0.06倍。传统高薪三巨头行业互联网、金融、专业服务稳坐前三,平均月薪较其他行业高出1000元以上。房地产、通信互换位置,排名四五,虽然在薪资基数上与前三仍有差距,但薪资增幅仅以微弱劣势稍低于互联网。与薪资排名前十的行业相比,贸易、冶金、化工等传统行业表现低迷,2018年平均招聘薪资普遍在6500元以下,薪资增幅普遍低于1%,机械设备行业的平均薪酬还小幅下降了0.7%。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互联网 工程施工 生活服务 医疗健康 贸易/进出口0.940.950.961.121.302018旺季人才最为紧缺的五大行业#04411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的观察,2018年求职旺季,人才流入率最高的五个行业中,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依然稳居前两名。有趣的是,教育培训和物流/仓储行业,分别得益于知识经济崛起及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迅速发展,人才吸引力大幅增强。2018年,这两大领域人才净流入比例甚至将过去深受求职者青睐的专业服务与通信行业甩在身后。3.3 互联网行业依然是最热门领域 教育与物流行业异军突起互联网金融专业服务房地产通信电子/半导体工程施工 医疗健康 交通运输 教育培训#0440.02.04.06.08.010.012.00.0%1.0%2.0%3.0%4.0%5.0%6.0%7.0%8.0%招聘薪资薪资增幅10.810.09.88.88.78.28.17.97.7 7.65.3%3.7%1.8%4.4%4.1%2.5%2.9%2.4%2.6%2.7%互联网金融教育培训物流/仓储专业服务1.291.261.211.151.412018年人才流入率最高的TOP5行业#044122018年十大平均月薪最高的行业 (单位:千元)在新兴行业冲击下,传统行业正在面临愈发严峻的人才危机。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以能源/化工为代表的部分传统行业,人才净流出比例正逐渐走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去产能和自动化水平升级,导致岗位需求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新兴行业表现强势,人才吸引力超过传统行业有很大关系。BOSS直聘研究院发现,石油/石化和采掘/冶炼行业人才的流入/流出比连续三年下降,2018年跌破0.75。而过去几年人才吸引力尚能保持在中游位置的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率首次进入倒数五位。随着新兴行业的崛起以及行业间薪酬分化加剧,人才转行率正加速上升。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全行业人才整体转行率已达45.1%,较5年前增加近7个百分点,转行现象正变得愈发普遍,产业间的人才流动正在迅速增长。3.4 人才转行情况更加普遍 产业间流动迅速增长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石油/石化采掘/冶炼机械设备采购贸易媒体0.750.810.840.850.72#044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38.4%39.3%40.3%43.1%45.1%近5年求职者跳槽转行率变化#044132018年人才净流入比例最低的五个行业从具体行业来看,以互联网为首的高薪行业,对求职者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强。2018年,互联网行业人才吸引力指数(人才流入/流出比)已达1.41,较2015年增长20%,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广阔的成长空间,高竞争力的薪酬以及海量的工作机遇已使互联网成为当今求职者的转行首选。而对于互联网行业本身来说,由于风口频繁变化,细分领域间人才流动也在加速。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互联网行业人才内部转行率(即在细分领域间流动,但行业大类仍属互联网)高达63%,较2017年增加2个百分点。人工智能、区块链成为高级技术人才最热衷的领域,过去一年中,两大新风口的人才供应量成倍增长,仅有不到30%的人在离职后转入其他领域。传统热门行业金融,在互联网的强势冲击下,人才吸引力逐年下降,但2018年仍以1.21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位列第二。与互联网各领域保持净流入不同,金融行业内部细分领域呈现两极走势。传统银行业因国家积极推进去杠杆改革,放贷营收锐减,行业薪酬降低,导致人才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而证券、期货由于薪资优势依旧明显,人才吸引力稳中有升。进入2018年,区块链一夜之间成为最大风口,风头几乎要盖过人工智能。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区块链相关岗位的招聘需求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增长,2017年11月进入第一个明显爆发点。2018年前两个月,区块链相关人才的招聘需求已经达到2017年同期的9.7倍。2018年1-2月,发布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数量同比增长4.6倍。截至2018年2月底,区块链相关岗位占到互联网行业总体岗位量的0.41% ,AI相关岗位占比0.91%。与海外相比,国内区块链人才供应增长态势较为稳定。2018年前两个月,人才供应量同比增加235%,增速虽高于其他互联网职位,但存量仍远低于实际需求。截至2018年2月,专业区块链技术人才的供需比仅为0.15,严重不足(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供需比为0.62。人才供需比低于1说明人才供不应求,数值越低表明缺口越高)。2017年11月之前,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为2.32万元。2017年11月之后,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达到2.58万元。3.5 区块链:2018旺季最热风口人才流动趋势3.5.1 区块链相关岗位需求与薪资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14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2017年11月前2017年11月后技术 产品 运营 市场#044#04424.631-40k 11.9%41-50k 7.2%50k及以上 3.9%10k及以下 4.4%28.521.111.713.913.714.421.811-20k 30.9%21-30k 41.7%15区块链相关岗位招聘薪资 (单位:千元)2018年区块链技术职位招聘薪资分布区块链成为风口之后,圈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蹭风口型岗位,只是加上区块链三个字,薪资便能提升一截。然而BOSS直聘研究院通过技能与职位相关性分析发现,目前市面上的擦边球岗位并不多,90%的职位为专业区块链相关岗位。从职位分布上看,有73.7%的区块链相关岗位为技术类,7.5%为产品类、8.4%为运营类,还有10%其他岗位(包括行业分析师、市场推广、记者等)。目前,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发布地区分布高度集中,北上杭深占比超8成。3.5.2 区块链相关岗位类型和地域分布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广州 成都 南京 苏州 武汉 西安#044 区块链相关岗位城市分布比例44.2%15.7%13.7%9.3%4.7%2.1%1.5% 1.3%1.1% 0.9%#044产品 7.58%运营 8.44%其他 10.28%技术 73.70%162018年区块链相关职位分布2018年求职旺季,超过600家公司在招纳区块链相关人才。按细分领域划分,属于互联网金融、计算机软件、企业服务三个领域的公司数量最多,三者总占比超过50%。在这些公司中,51%的企业为A轮及以下的初创公司。按规模划分,100人以下规模的公司占比达到62%。3.5.3 开放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领域分布BOSS直聘研究院发现,超过80%的区块链相关职位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在3项及以上,技术类人才除了需掌握常用开发语言外(C+,Java,Go),还需要对密码学、共识算法、超级账本、智能合约等有足够了解。3.5.4 区块链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044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互联网金融 计算机软件企业服务 数据服务游戏电子商务媒体智能硬件 社交网络 在线教育有区块链职位招聘需求的公司领域分布23.2%17.3%10.0%7.7%7.3%6.8% 6.4%5.0%2.7%1.8%17由于区块链技术开发并不需要掌握某种新的技术,其核心是将现有技术应用到新的逻辑架构中,去实现新功能。通过对大量职位描述的分析,我们发现,出色的区块链技术人才招募难,并非源于高技术门槛,而是同时拥有扎实技术基础、区块链(去中心化)思维方式和实际应用经验的人才存量太小。一个拥有10年经验的高级技术专家,并不代表其拥有相应的区块链开发经验。由于区块链相关人才严重稀缺,未来一段时间内,抢人大战还将持续,薪资也将持续增长,甚至出现类似2014、2015年移动互联网激战时期的薪资泡沫。目前除巨头纷纷涉足区块链业务之外,行业中存在大量初创企业。眼下区块链成为最大风口,融资难度不大,初创企业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但除了在金融服务和游戏领域有一些场景,区块链技术目前还没有真正扎实的落地应用,依然处在早期探索阶段,币圈的乱局便是这个混沌阶段的表征之一,再加上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早期区块链企业面临多重外部风险。2018年,我们大概率能够看到的是,拥有前文提及技能的工程师会出现一波显著流动,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兼有。随着格局的逐渐清晰,可能还会出现一批人才回流。在区块链成为大热风口之后,有声音认为,这可能会影响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造成人才向区块链领域流动。BOSS直聘研究院观察发现,目前通过转岗从事区块链相关职位的人才,几乎全部为从事基础开发或数据挖掘的工程师。截止到2018年2月底,我们没有观察到AI领域人才转向区块链行业的趋势,AI领域仍然是大部分资深技术人才转岗的首选目标。3.5.5 对2018年区块链相关人才趋势的一些初步判断昂扬与挣扎:人才的产业间流动#044GOC+JavaPython系统架构以太坊LinuxhyperledgerjavascriptNode.js共识算法密码学分布式计算智能合约数据挖掘10.20%9.15%8.08%3.99%3.54%2.90%2.83%2.30%1.83%1.74%1.48%1.33%1.30%1.28%1.28%区块链职位要求最多的TOP15技能18FOUR跨界与进化:人才的岗位间流动2018年旺季,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中的逐步应用,一批以简单重复性工作为主的岗位人才供应出现过剩情况,以校对录入、柜员、会展活动执行、物流跟单等为代表的岗位,人才过剩程度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拉大 。而高新技术类岗位由于对求职者技术能力及学历要求较高,人才存量十分有限,呈现严重紧缺状态。在人才最为紧缺的前十个职位中,时下最火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类岗位占据半壁江山。4.1 高新技术岗位人才严重紧缺 基础重复类岗位人才过剩恐被替代除了转行外,转岗也是求职者完成薪资升级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2016年,有18%的人才在跳槽时选择了与原先工作有技能关联但不同的职位,到2018年,这一比例升至20.9%。2018年,专业化人才在转岗时还倾向选择技术含金量更高的新兴岗位。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求职旺季转入AI、区块链相关岗位的人才数量较2017年同期翻了3倍以上,大数据、插画师等岗位也极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期望转入新兴职位的人才数量与日俱增,但相关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追风口而去的高水分型求职者不在少数,在工作经验和技能掌握方面与企业要求有所出入,完全满足企业要求的资深专业人才仍是一将难求。4.2 通过技能迭代转至新兴岗位成为潮流 被替代的求职者流向通用型岗位跨界与进化:人才的岗位间流动搜索算法算法工程师 数据架构师SEO推荐算法架构师COCOS2DX数据开发 文案策划Erlang自然语言处理2018旺季人才最为紧缺的十大岗位0.430.610.69 0.690.710.810.830.89 0.89 0.89 0.90#04420跨界与进化:人才的岗位间流动我们还发现,大量原岗位工作内容偏简单重复性的求职者也逐渐显现出向专业化过度的趋势。 2018年,10%的基础类岗位求职者在跳槽时选择了技术类岗位,较2016年增加2个百分点。同时,不少求职者开始通过技能迭代转职到薪资更高的关联岗位,例如:市场专员通过语言技能强化转职到海外市场,人事专员通过提升业务水平转职为HRBP。 部分工作重复度高、逐渐被替代甚至消亡的岗位,如前文提到的柜员、校对录入等,因为招聘需求骤降,从业者开始大量转岗。销售、市场类职位由于入行门槛相对较低,求职者转入成本可承受,加上人才流动频繁,市场上空缺职位数量较多,成为大量被替代岗位求职者的主要选择。深度学习Golang插画师机器学习Node.js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架构师图像识别图像算法语音识别3.692.962.772.632.582.522.081.721.714.19#044销售专员市场推广行政专员/助理市场营销运营助理/专员网络营销售后咨询客户经理电话客服商务渠道4.68%4.42%4.10%3.84%3.63%2.50%2.40%1.98%1.57%10.69%#044212018年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十大岗位岗位被替代的求职者转入最多的十个职位高新技术类岗位不仅人才严重紧缺,在薪资上也展现出碾压性优势。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技术/研发、产品岗位人才的平均薪资分别达到1.44和1.39万元,平均薪资增幅超过5%。从互联网到传统制造业,各行业中技术、产品人才的薪资优势愈发明显,这一点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上表现更为集中。对于学习和适应能力强的人才来说,需要格外珍惜这几年新技术爆发的窗口期,把握机会。在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人才趋势白皮书中,我们曾指出, 2017年技术研发类岗位薪酬不再普涨,两极分化现象开始显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岗位薪资出现明显上升,无论薪资基数、薪资涨幅还是发展空间,均高出其他职位。高额的回报值得求职者为此付出转职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求职者具备新兴职位所要求的技能,有一定专业基础,能够通过高效的技能迭代完成新角色转换。4.3 人才紧缺的新兴岗位 薪资和涨幅呈碾压态势 跨界与进化:人才的岗位间流动14.413.98.37.97.87.46.8#04402468101214160.0%1.0%2.0%3.0%4.0%5.0%6.0%7.0%8.0%7.2%5.4%1.5%2.7%2.1%1.4%2.3%招聘薪资薪资增幅技术 产品 市场 设计 销售 运营 职能222018年主要岗位类型平均招聘薪资 (单位:千元)新兴职位薪资高涨幅大复合型人才从未如此受到青睐。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掌握三项以上技能的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较仅拥有一项能力的人高出30%,而在2016年,这一数字还在10%左右,特别是在创业公司,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以技术类岗位为例,虽然不少企业在职位要求中只填写了一项编程语言要求,但过半数公司在寻找人才时偏爱掌握多门语言的求职者,多重技能人才对一般求职者的优势碾压愈发明显。4.4 复合型人才成新潮流 快速学习成职场生存基本要求跨界与进化:人才的岗位间流动数据架构师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 语音识别 机器学习 图像处理Golang语音/视频/图形开发图像识别 Hadoop#04405101520253035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30.5329.6028.6928.0727.8425.7324.4924.0722.9522.1115.9%14.0%5.9%11.2%4.5%8.4%15.7%15.5%9.2%9.6%2018年求职旺季雇主最看重的25个技能#04423薪资(千元)薪资增幅2018年前两个月,超过30%的求职者期望职位与上一份工作从事的职位有所不同。然而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多数公司在招人时奉行招来即用的原则,造成转职型人才求职竞争力整体平平。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企业与同岗位求职的候选人的平均沟通次数是转行求职者的1.33倍,且比2017年同期略有提升。 转岗幅度较小(在同一个职位大类中),且与期望岗位关联度较高的求职者依然能获得良好回复率,例如:期望从Java工程师转职为iOS工程师的求职者,被企业主动沟通次数仅比此前一直从事iOS岗位的人才低8个百分点。而跨职幅度较大的求职者(跨出职位大类,如商务经理转到产品经理),被沟通次数则比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低20%-30%。我们注意到,跨职类大幅度转岗的求职者,有20%在接触新岗位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回到此前相关岗位。转行虽有可能带来新机会,但并非适合每名求职者,应三思而后行,做好充足准备,否则不仅可能造成应聘成功率降低,更可能极大地削弱先前工作积攒的职场能量。4.5 尽管转岗现象更为普遍 大幅度转岗风险依然提升跨界与进化:人才的岗位间流动职位完全相同 小幅度转职(职位大类仍然相同) 大幅度转职(职位大类完全不同)20.418.315.225.020.015.010.05.00.01201401008060402008810071最新职位平均工作时长被沟通次数(已经过标准化)转岗求职者被沟通次数及新工作稳定度显著低于未转岗求职者#04424注:沟通次数经过标准化处理,以职位完全相同求职者平均被沟通次数为基准,基准值为100“BOSS 直聘”是一款在全球范围内首创互联网“直聘”模式的在线招聘 APP,于 2014 年 7 月 13 日上线,致力于为职场 Boss 和求职者搭建高效沟通、信息对等的平台。BOSS 直聘产品的核心是“直聊+精准匹配”,通过将在线聊天功能引入招聘场景,让应聘者和用人方直接沟通,从而跳过传统的冗长应聘环节,提升沟通效率。同时,BOSS 直聘应用前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追求岗位与人才的多维度精准推荐与匹配,提升招聘效果。BOSS直聘研究院以自有人才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长期保持对人才市场和行业动向的关注与观察,定期发布BOSS直聘人才趋势月刊,并针对不同行业和就业市场热点,发布相关研究报告。BOSS直聘研究院与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跨领域视角研究。BOSS直聘研究院一直与媒体保持良好互动,提供报道数据支持和专家观点。常濛 changmengkanzhun谢晨 xiechenkanzhun田媛媛 tianyuanyuankanzhun研究团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