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pdf
行业 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农林牧渔 证券 研究报告 2017 年 08 月 22 日 投资 评级 行业 评级 强于大市 (维持 评级 )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 吴立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10002 wuli1tfzq 刘哲铭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70002 liuzhemingtfzq 资料 来源: 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1 农林牧渔 -行业研究周报 :2017 年第34 周周报:重点推荐优质白马龙头;布局大宗农产品拐点和消费升级产业新机遇;继续推荐畜禽涨价机会。 2017-08-20 2 农林牧渔 -行业研究周报 :2017 年第33 周周报:继续推荐禽链反弹机会;重点推荐板块优质白马龙头;布局大宗农产品拐点机会 2017-08-13 3 农林牧渔 -行业研究周报 :2017 年第32 周周报:继续推荐禽链反弹机会;重点推荐板块优质白马龙头;布局大宗农产品拐点机会 2017-08-06 行业走势图 行业思考系列之三: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框架 周期性:猪价决定趋势 长期,名义成本的持续上行决定了猪价的长周期上涨的趋势。中期猪价受蛛网模型下农户投资决策的影响,猪价表现出 3-4 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短期猪价受需求及供给季节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长期供应量取决于能繁母猪存栏(产能)、 MSY(生产效率)、出栏体重三个因素的合力。短期供应量则受生猪出栏量(非存栏量)及出栏体重影响。忽视其他方面,而只考虑单一因素,是造成趋势误判的主要原因。 成长性: 养殖规模化推动产业结构大变迁 人口结构以及城镇化的发展提高了养殖的机会成本,由此推动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成本控制能力是养殖场(户)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中国生猪养殖将逐渐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 随着养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产业各方面也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1)行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 2)规模化养殖场产业链话语权提升,将推动产业链上的饲料、疫苗等行业深化服务,升级经营模式,从原来的卖产品向卖服务再到卖系统性解决方案转变。 3)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将使得猪价波动周期拉长,且周期长度不规律化。而且,规模化不仅不会平缓猪价波动幅度,反而还会加剧这种波动。 估值方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周期视角下,猪价见底之后方式投资的最佳时机。成长视角下,以产能决定价值。产业投资视角,重置价值是估值的底线,合理估值则取决于企业在完整周期下的头均盈利水平。成本管控能力强的企业将始终具备估值溢价。 不论用各种思路投资,殊途同归,双方的差异无非就只是时间成本。唯一重要的事情是持股逻辑始终如一,不因市场的波动而放弃原先的逻辑。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投资建议: 周期思维下,板块还需等待猪价长周期的见底,短期猪价的反弹只能带来博弈性机会。而成长思维下,产能的快速扩张将推动公司估值底部的抬升。目前一些养殖企业估值已经低于合理价值,甚至达到或接近重置价值水平,具备了长期投资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 正邦科技 (低估值,预期差显著) 、牧原股份 (行业白马) ,其次天邦股份、温氏股份。 风险 提示 : 疫病风险 ;政策风险 ;价格不达预期风险 ; 重点标的推荐 股票 股票 收盘价 投资 EPS(元 ) P/E 代码 名称 2017-08-21 评级 2016A 2017E 2018E 2019E 2016A 2017E 2018E 2019E 代码 名称 2017-08-21 评级 2015A 2016E 2017E 2018E 2015A 2016E 2017E 2018E 002157.SZ 正邦科技 5.23 买入 0.14 0.48 0.53 0.74 37.36 10.90 9.87 7.07 002714.SZ 牧原股份 31.43 买入 2.00 2.44 2.50 1.16 15.72 12.88 12.57 27.09 资料来源: 天风证券研究所,注: PE=收盘价 /EPS -18%-14%-10%-6%-2%2%6%10%2016-08 2016-12 2017-04农林牧渔 沪深 300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内容目录 1. 前言 . 4 2. 周期性:判断猪价趋势 . 5 2.1. 蛛网模型下的猪周期 . 5 2.2. 长期趋势:主导规模养殖场的现金流成本决定猪价底部区间 . 6 2.3. 供给:出栏量 出栏体重 . 7 2.3.1. 长期供给:能繁母猪存栏 MSY 出栏体重 . 8 2.3.1.1. 能繁母猪:产能增长缓慢 . 8 2.3.1.2. MSY:规模化推动 MSY 快速提升 . 10 2.3.1.3. 出栏体重:养殖成本是核心驱动力 . 11 2.3.2. 短期供给:出栏规模 出栏体重 . 12 2.3.2.1. 出栏规模:先行指标仔猪存栏 . 12 2.3.2.2. 出栏体重:猪价预期决定出栏节奏 . 12 2.4. 季节性: . 13 3. 成长性:养殖规模化推动产业结构大变迁 . 14 3.1. 养 殖规模化快速发展 . 14 3.2. 养殖成本决定了养殖产业结构朝哑铃型方向发展 . 16 3.3. 养殖产业结构变迁有何影响? . 17 3.3.1. 行业属 性: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型 . 17 3.3.2. 产业结构:产业链一体化 . 18 3.3.3. 猪价:周期不规律,波动加大 . 18 4. 估值体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20 5. 投资建议 . 21 图表目录 图 1:猪价波动 3-4 年一周期 . 5 图 2:生猪价格历史走势 . 5 图 3:牧原股份的亏损预示着猪价进入绝对底部 . 7 图 4: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持续下行 . 8 图 5:二元母猪价格高位回落 . 8 图 6:生猪生产发展区域规划 . 9 图 7: 2015 年起, MSY 快速提高 . 10 图 8: 2017 年 H1, MSY 的提升足以弥补能繁母猪存栏的下降 . 11 图 9:出栏体重持续上行 . 11 图 10:仔猪存栏是生猪出栏提前 6 个月的先行指标 . 12 图 11:出栏体重进入下行趋势 . 13 图 12:中大猪占比快速下降 . 13 图 13:生猪价格季节性明显 . 14 图 14:未来养殖行业竞争格局:哑铃式 . 17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3 图 15:美国猪肉价格波动幅度大 . 19 表 1:牧原股份养殖成本结构 . 6 表 2:温氏股份成本结构 . 6 表 3: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 2016-2020) . 10 表 4: 2007-2015 年生猪养殖场(户)数(单位:个) . 15 表 5: 2007-2015 年生猪出栏结构 . 15 表 6: 2016 年上市公司募投项目预案 . 17 表 7:猪价周期分析 . 19 表 8:生猪养殖企业 ROE 水平 . 20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4 1. 前言 生猪养殖板块是 A 股农业板块权重最大的子行业,决定了板块的盈利变化趋势,是 A 股农业研究的核心。本篇报告试图从行业的周期性、成长性以及估值体系三方面入手,搭建行业分析框架。 1、 周期性: 根据 1993-至今的 6 轮猪价变化规律 ,长期, 名义成本的持续上行 决定了猪价 的 长周期上涨的趋势。中期猪价受蛛网模型下农户投资决策的影响,猪价表现出 3-4 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短期猪价受需求及供给季节性的影响,表现出 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长期 供应量 取决于能繁母猪存栏、 MSY、出栏体重三个因素 合力 。 能繁母猪代表产能,可以通过二元母猪价格、 后备母猪存栏、胎龄结构等指标跟踪产业补栏季节性。 MSY 代表着生产效率。 2015 年以来,随着养殖技术传播以及养殖 规模化的发展, MSY 快速提升。长期出栏体重则由 养殖效率所决定。 短期供应量则受生猪出栏量及出栏体重影响。 生猪出栏才是供给,而存栏 不是 。存栏结构将导致出栏量及供给量 的变化趋势 发生背离。仔猪存栏量是能够提前 6 个月判断生猪出栏变动趋势的先行指标。而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则是生猪出栏变化趋势的验证数据。年内,出栏体重代表了产业库存, 既受季节性(高温无法压栏)影响,也会 随猪价而波动 (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一轮库存的去化及累积,经验数据显示需要 1-2 个季度的时间。 受供给及需求季节性的影响,国内猪价也有明显季节性特征。 一般而言,每年 4-5 月份猪价见底,然后持续上涨至 9 月份, 10-11 月份回落,到 12 月 -次年 2 月回升。 2、 成长性: 人口结构以及城镇化的发展提高了养殖的机会成本,由此推动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 散户大量退出,规模化养殖场占比快速提升,家庭养殖主体养殖规模持续扩大。 成本控制能力是养殖场(户)的核心竞争力。 家庭农场夫妻两人作为股东方,相对尽心负责,且不需计算人工成本、折旧成本,因此其盈利能力实 际强于中等规模养殖场。中等规模养殖场则受政策限制,难以获取新增土地扩建厂房,加之其管理能力相对欠缺,管理疏漏造成的利润漏出较多,因此发展空间受限。大规模养殖场则具备充足的政治资源以获取新增养殖建设土地,相对严格的管理使其成本控制能力更加优秀,目前已经进入一轮快速发展期。综上,我们认为, 未来中国生猪养殖将 逐渐 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 随着养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产业各方面也都将发生深刻变革。首先,投资 规模 、管理水平、养殖技术 等门槛的提高,使得生猪养殖行业逐渐 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 业转变。 养猪从原来穷人养猪变成有钱人才能养猪。其次,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将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产业链话语权, 推动产业链上的饲料、疫苗等行业深化服务,升级经营模式 , 从原来的卖 产品向卖服务再到卖系统性解决方案转变。 最后,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将 使得猪价波动周期拉长,且周期长度不规律化。 而且, 规模化不仅不会平缓猪价波动幅度,反而还会加剧这种波动。 中美两国长期猪价走势都证明了这两点。 3、估值体系: 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对猪价的弹性要远大于出栏规模的弹性,因此,生猪养殖板块本质上来讲还是周期性行业,其研究核心则是 判断及跟踪猪价走势 。在猪价长周期见底之前,板块难有趋势性大机会。而 站在成长逻辑的角度 , 实际上 是 根据产能给予公司估值。 其 前提一定是能够在估值底部长期持股等待不动摇。 估值的基础在于产业投资回报率。 重置价值是投资价值的底线,而完整周期下头均盈利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头均合理市值。 但 不管是以周期还是以成长的逻辑投资生猪养殖板块,殊途同归,双方的差异无非就只是时间成本。唯一重要的事情是持股逻辑始终如一,不因市场的波动而放弃原先的逻辑。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5 2. 周期性: 判断猪价趋势 2.1. 蛛网模型下的猪周期 由于 年度之间 猪肉需求 相对稳定, 因此,供给的波动是其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在 以分散化养殖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下,农户的行为具备显著的一致性。农户根据当期的价格来安排下一期的生产。当 t 期价格上涨,则增加产能, 这意味着 t+1 期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使得农户减少养殖量, t+2 期供给下降,价格回升。 这种典型蛛网模型下的结果就是供求关系的持续周期性波动。 由于农户的养殖投入规模小,进入与退出较为方便,因此,猪价波动周期的长短由母猪的生产 周期决定 。 一般而言, 母猪出生育肥 4 个月成后备 +后备母猪育肥 4 个月 成能繁配种 +能繁母猪妊娠 4 个月 +仔猪育肥 6 个月 =18 个月 生猪出栏 。 由于 农户并不进行种猪育种,一般是外购二元母猪做后备。那么,当猪价上涨之后,农户当期补栏后备母猪,将在 14个月后成为市场供给。 这也 就 是所谓猪周期 3 年一轮的根源 。 图 1: 猪价波动 3-4 年一周期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整理 图 2: 生猪价格历史走势 资料来源: wind、新希望六和、 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 1991 年 1 月 -2006 年 6 月,为新希望六和数据, 2006 年 6 月 -2017 年月,为中国畜牧信息网数据 从 1993 年至今的猪价 走势来看, 在 过去 6 轮 完整 周期下,猪价波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2.8 9.2 6 9 4.2 6.58 5.83 9.66 5.96 17.38 9.53 9.70 19.68 10.52 20.97 05101520251991年1月1991年12月1992年11月1993年10月1994年9月1995年8月1996年7月1997年6月1998年5月1999年4月2000年3月2001年2月2002年1月2002年12月2003年11月2004年10月2005年9月2006年8月2007年7月2008年6月2009年5月2010年4月2011年3月2012年2月2013年1月2013年12月2014年11月2015年10月2016年9月生猪月度均价(元 /公斤)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6 1、长周期,猪价趋势性上行。 也就是说,每轮猪价波峰波谷的价格,都是逐级往上提升的。这种长周期下的趋势性上行,主要是受成本的驱动。即人工、土地、饲料等成本名义价格的变化,决定了猪价的长期趋势。过去 20 年 名义 成本价格 的 持续上升,推动了猪价的趋势性上行。 2、中周期,猪价 呈现 3-4 年的 周期 性 变化规律。 这主要是由散户为主的养殖结构以及生猪的生长周期所决定。这也意味着,随着养殖结构的变化,周期性规律也将发生变化。 3、短周期,猪价年内波动具备明显的季节性。 这主要是由供应及需求的季节性波动导致的。但季节性只能延缓或者加速周期,并不能改变周期趋势。 基于猪价的波动特点,如何判断猪价走势呢? 2.2. 长期趋势: 主导规模养殖场的现金流成本 决定猪价底部区间 从成本拆分来看, 饲料是 养殖 最主要的生产成本,占完全成本的的 50%-70%。而玉米和豆粕则是最主要的 饲料 原材料,占比分别达到 30%、 10%左右 。因此,玉米及豆粕价格对于成本变化的影响极为明显。 例如,牧原股份 2016 年同比 2015 年完全成本的下降,主要来自于原材料成本的下降,而折旧、职工薪酬、三项费用等其他成本则相对稳 定,这也是自繁自养模式下,能够实现全程管理对于成本控制的优势。换句话说, 企业相对于同行的成本优势, 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饲料成本上的管控。 而 “公司 +农户”模式 相比于自繁自养, 优势在于其固定资产投资额少,由此导致折旧摊销成本低以及财务费用等三项费用占比低。 但占到其 15%-18%比例 的 委托养殖 费用, 则 从本质上讲,是对 自繁自养模式下 折旧成本以 及财务 费用 、管理费用的的补偿 。 此外,“公司 +农户”模式下,委托代养费用将随着猪价行情的改变而改变。当猪价景气,委托代养费用增加;当猪价低迷,则委托代养费用下降。 在将公司与农户看成一个整体时,其背后的商业本质即为员工薪酬(养殖户代养费)是可变的。而自繁自养模式下,员工薪酬则是刚性的。这也就导致了自繁自养的盈利弹性将强于“公司 +农户”模式。 表 1: 牧原股份养殖成本结构 项目 2016 年 2015 年 元 /头 元 /公斤 比例 元 /头 元 /公斤 比例 原材料 579.79 5.75 54.91% 777.29 7.54 76.69% 其中:小麦 83.84 0.83 7.94% 372.61 3.61 36.76% 玉米 263.88 2.62 24.99% 150.34 1.46 14.83% 次粉 3.71 0.04 0.35% 3.93 0.04 0.39% 豆粕 87.01 0.86 8.24% 84.90 0.82 0.39% 折旧 91.75 0.91 8.69% 99.86 0.97 9.85% 职工薪酬 62.96 0.62 5.96% 65.10 0.63 6.42% 药品及疫苗费用 106.23 1.05 10.06% 105.60 1.02 10.42% 其他费用 137.75 1.37 13.05% 131.25 1.27 12.95% 生产成本合计 837.13 8.30 79.28% 1,013.59 9.83 81.01% 三项费用 218.82 2.17 20.72% 237.53 2.30 18.99% 完全成本 1,055.95 10.47 100.00% 1,251.12 12.14 100.0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 2: 温氏股份成本结构 项目 2016 年 2015 年 元 /头 元 /公斤 比例 元 /头 元 /公斤 比例 饲料 764.69 6.65 52.91% 844.15 7.53 60.42% 委托养殖费用 260.39 2.26 18.02% 215.79 1.93 15.45% 药物及疫苗 70.22 0.61 4.86% 67.05 0.60 4.80% 职工薪酬 86.47 0.75 5.98% 74.34 0.66 5.32% 折旧及摊销 27.62 0.24 1.91% 27.71 0.25 1.98% 其他 73.64 0.64 5.10% 58.27 0.52 4.17%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7 生产成本合计 1,283.03 11.16 88.77% 1,287.31 11.49 92.14% 三项费用 162.27 1.41 11.23% 109.84 0.98 7.86% 完全成本 1,445.30 12.57 100.00% 1,397.15 12.47 100.0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生猪养殖三项费用及完全成本相关数据,为估算数据 2016 年,温氏养殖成本远高于牧原,原因有二:一是人工成本高(委托养殖费用);二是牧原出栏较大比例的仔猪,而温氏出栏均为肥猪; 从成本结构来看, 推动 过去 20 年 国内养殖成本持续上行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玉米、豆粕等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 而 这种上涨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致。在可预见的 5-10 年内,这种趋势 还不会彻底扭转 。 但以一个更长期的视角来考量的话,随着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的推动,全球玉米、大豆价格在过去 50 年里是持续下行的。 国内种植规模化发展才刚刚启动,随着未来 10 年人口结构的改变,种植规模将被迫快速推进,由此带来的国内粮食作物种植成本的下行将推动养殖成本的下降。而规模化企业之间在生存压力下的竞争,将进一步推动养殖 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说 , 猪价过去 20 年的持续上涨趋势,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随着国内种植规模化的进步而逐渐扭转为趋势下行 。 分析养殖成本的意义在于为判断价格 绝对 底部区间提供参照。 在一个 以成本控制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产 业格局里, 产品 价格的底部并不是由 行业 平均成本决定的,而是由 养殖主体规模 的现金流 成本决定 。 当产业中主体规模 的 企业都 无法覆盖其现金流成本,那么行业大规模去产能已成必然,价格底部就将出现。此外,那还有一个参照窗口,就是当 生 产效率最高的企业都已经面临或者接近亏损,那么意味着行业价格已经 离 拐点 不远了 。 如 2014年的国内糖价、 2015 年 国际 糖价。而牧原股份做为现在投资者分析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一个经营标杆,其成本其实可以用来辅助判断价格绝对底部。在这轮猪周期 启动之前, 2014年 Q2、 2015 年 Q1,猪价跌穿牧原成本线,季度业绩开始出现亏损,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猪价迎来了反转。 2014 年 Q1、 Q2 连续两个季度的亏损,砸出了这轮猪价的绝对低位。 2015年 Q1 的亏损,则预示 着 这轮猪周期的启动。 必须强调的是, 龙头企业出现亏损, 对 产业价格见底有重要标示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只有龙头企业亏损 价格 才能见底。 图 3: 牧原股份的亏损预示着猪价进入绝对底部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 牧原股份从 2014 年 4 月开始披露销售月报, 2014 年 Q2 开始有销售均价及成本数据 这 背后 其实就是 成本趋势决定长期价格趋势。 成本在长期趋势中的持续上升,也抬高了产品价格的绝对底部,使得每一轮猪价下跌的成本支撑位在逐步抬高。但每一猪价的上涨幅度,则依赖于当时的产业供需格局,而提前预判则更多的只能靠经验数据做出判断。 2.3. 供给:出栏量出栏体重 如前所述,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因此价格周期的分析核心在于供给端。判断猪价趋势也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00-500501001502002502014Q1 2014Q2 2014Q3 2014Q4 2015Q1 2015Q2 2015Q3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养殖成本(元 /公斤) 销售价格(元 /公斤)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8 如此。从终端消费来看,猪肉才是最终消费品,因此,生猪供应量的变化受两个因素制约 出栏量以及出栏体重。 2.3.1. 长期供给:能繁母猪存栏 MSY 出栏体重 2.3.1.1. 能繁母猪: 产能增长缓慢 能繁母猪存栏代表着产能, MSY 代表着生产效率,两者分析缺一不可。 当前市场唯一具备权威性的数据是农业部每个月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是后备转能繁 (增量) 以及母猪淘汰 (减量) 的净差额。 后备母猪的补栏规模主要取决于养殖户对于后市的预期。 国内能繁母猪存栏规模从 2012 年 10 月以来 持续下降。进入 2017 年,能繁母猪存栏虽然仍在下降,但环比降幅已经大幅 度缩窄。能繁母猪存栏是行业产能根本 ,补栏积极性提高是产能扩张的基础。因此,接下来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因何下降,未来将是何种走势? 图 4: 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持续下行 资料来源: 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若以母猪料销量来考察能繁母猪存栏,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2017 年 1-6 月份母猪料销量同比增长 10.8%,。 考察 行业内 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有几个核心观测指标 : 1、 二元 母猪价格 及重量: 这 是考察养殖户母猪补栏积极性的 同步 指标 。很好理解,当二元母猪价格持续上涨时,一定是补栏积极性快速提高的时候。更细致一点的,还可以多留意二元母猪的销售重量。一般销售标准的 是 30 公斤母猪,但行业高度景气或极度低迷时,即使价格不变,但母猪体重会有很明显的减少或增加。当新一轮母猪补栏进程启动时,一般是价格上涨的同时伴随着母猪销售体重下降。 图 5: 二元母猪价格 高位回落 资料来源: 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3,5003,7003,9004,1004,3004,5004,7004,9005,1005,3002011/01 2012/01 2013/01 2014/01 2015/01 2016/01 2017/01能繁母猪存栏(万头) 2527293133353739412012-06 2013-06 2014-06 2015-06 2016-06 2017-06二元能繁母猪价格(元 /公斤)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9 从目前数据来看, 2015 年下半年至 2016 年下半年,养殖场(户)在持续补栏能繁母猪。随着 2016 年 6 月猪价见顶,以及畜禽养殖环保督 查,使得养殖场(户)对补栏趋向于谨慎,二元能繁母猪价格随之回落。 2、 后备母猪存栏 规模: 这是判断 母猪补栏积极性的 先行指标 。能繁母猪的存栏周期一般3-4 年。上市公司正常按 3 年折旧来计算。也就是说,每年就将有 25%-30%的能繁母猪要被自然淘汰。因此,一个维持稳定生产的母猪结构里, 后备母猪存栏数应该是是能繁母猪的 25%-30%。 后备母猪存栏数低于正常比例,则意味着后续生产能力的萎缩。通常来讲,一般都是发生在猪价长期低迷,养殖 场(户)对后市缺乏信心之时。 3、 胎龄结构 : 按每年 2-2.2 胎来算,能繁母猪一般 胎龄为 6-8 胎 。当行情低迷、对后市预期悲观之时,养殖场(户)的会优先淘汰高胎龄母猪,使得母猪群胎龄结构普遍偏低。 正常情况下,养殖场(户) 对母 猪淘汰 节奏受行情的影响。 淘汰节奏可以通过 淘汰母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