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 录 1 概述 . 4 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性质 . 4 1.2 项目背景、研究过程及建设必要性 . 4 1.3 编制依据 . 6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 6 1.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 2 现状及发展 . 11 2.1 区域概况 . 11 2.2 项目影响区域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 状与发展情况 . 14 2.4 项目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 . 16 2.5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 16 2.6 拟建道路在路网中的功 能定位 . 18 3 交通分析及预测 . 18 3.1 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 . 18 3.2 交通预测方法 . 20 3.3 交通预测内容及结论 . 21 4 技术标准 . 25 4.1 采用的规范、标准、规定 . 26 4.2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 27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4.3 主要技术标准及采用的设计指标 . 28 5 建设方案与规模 . 31 5.1 建设条件 . 31 5.2 总体设计思路及原则 . 31 5.3工程设计方案 . 32 5.4 道路工程 . 33 5.5 给水工程 . 42 5.6 排水工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7 道路照明及供配电工程设计 . 43 5.8管线综合 . 54 6 环境影响分析与节能评价 . 58 6.1 沿线环境特征分析 . 58 6.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 58 6.3 环境保护措施 . 60 6.4节能设计 . 63 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66 7.1 投资估算 . 66 7.2 资金筹措 . 72 8 经济评价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1 评价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2 评价参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 8.3 效益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4 项目经济费用的调整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5 运营期费用的计算及调整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6 国民经济评价所用交通量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7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8 经济评价结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 实施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1 建设年限及分阶段计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2 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 招标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 社会评价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1 社会影响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2 互适性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3 社会风险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4 社会评价结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 研究结论及建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1 研究结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2 存在问题和建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图:设计图纸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4 1 概述 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性质 项目名称: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宁县和盛镇人民政府 项目性质:改造工程 1.2 项目背景、研究过程及建设必要性 1.2.1 项目背景 和盛镇地处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西部。庆阳市是陇东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资源大市、特产大市,石油、煤炭、煤气层和特色农产品资源富集。宁县位于庆阳市东南部,地处关山 六盘山褶皱带以东的鄂尔多斯地台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07 41至 108 33,北纬 35 15至 35 52。宁 县东与陕西省富县、黄陵县相邻,南与庆阳市正宁县接壤,西南以泾河为界与陕西省长武县隔河相望,西与平凉市泾川县毗邻,西北与庆阳市西峰区相连,北部与庆阳市合水县相接。县域东西长约 80km,南北宽约 65km,总土地面积 2653.7k。 宁县和盛镇地处宁县西部、董志塬南部,处于陇海经济带边缘,紧邻陕西关中经济圈,西长凤高速、国道 211 线、省道 202线和 303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是陕甘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处之一,其地理位置易于接受周围经济辐射和带动,融入开放性的市场经济之中,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随着国家西 部大开发战略的的进一步深化,甘肃打造庆阳经济增长极,庆阳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宁县突出工业强县等战略得实施,给和盛镇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快改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是和盛镇实现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长远大计。 近几年 和盛镇 发展建设较快,目前已建成 双赢东路 、 双赢西路、 荣盛南路 、和盛大道、科技东路、康盛路、科技西路等,但现状道路路网不完整、功能不明确、路网密度低,交通服务水平差,节点不畅通,严重地制约了和盛镇的开发建设。 育才北路是宁县和盛镇道路网中南北向生活性交通道路, 其主要解决 育才 北路 两侧区域内的交通及与镇区路网间的联系;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 昌盛西路是宁县和盛镇道路网中东西向生活性交通道路, 其主要解决 昌盛西路 两侧区域内的交通及与镇区路网间的联系; 和盛大道南段是宁县和盛镇道路网中南北向生活性交通道路, 目前还承担对外交通任务, 项目沿线居住区密集,已建成居住小区,来往人流、车流量较大,道路承担着大量的客货运交通;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和盛镇交通条件,也为和盛镇镇区加快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提供了发展基础。 在此背景下, 2017 年 2月 10日宁县和盛镇人民政府委托我院承担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1.2.2 研究 过程 我院于 2017年 2月接受 宁县和盛镇人民政府 关于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任务委托; 2017 年 2 月 下旬 会同区有关部门 对育才北路、昌盛西路、和盛大道南段 进行初步踏勘并 征询有关部门 意见 及 进行 资料收集 、规划了解、道路给排水分析、方案研究及着手进行等 工作; 2017年 3月进行 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工作。 1.2.3 建设必要性 ( 1)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和盛镇位于吴凤公路沿线,是 董志塬 重要集镇,交通信息便捷,自然条件优越。北距庆阳市 30 公里,东距县城 27 公里,素有庆阳市 “ 南大门 ” 之称。现辖 19 个村委会, 171 个村民小组 , 37350 口人,耕地 7.14 万亩。镇内电力资源充裕,拥有 年发电量 130 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 1 处, 矿产资源丰富,是 西峰油田 的一部分,瓜菜、苹果、规模养殖已成为该镇的 支柱产业 。 乡镇企业 发展迅速,已有各类企业 40 多家。市场繁 荣,商贸发达,是宁县西区文化、商贸中心。该镇已被列为 “ 全国 小城镇建设 试点镇 ” 。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 “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 、 “ 全省文明乡镇 ” 称号。 最终建设目标是建设 成一个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甘肃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基地、庆阳重要的现代仓储物流基地、宁县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但 相比较庆阳市其他几个工业集中区,起步晚、底子薄、发展慢,尽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优势极其突出,是庆阳市西去平凉、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6 兰州,南下关中的必经之地,但 由于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工业集中区功能残缺,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本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落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宁县甚至庆阳市带来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 2)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和盛镇街区道路改造工程 的建成可以使沿线及周边区域土地升值,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效益,进而 加快商贸流通及民营经济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建成后对加快和盛镇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抓手作用,社会、经济效益都比较显著,更有利于改善和盛镇交通条件,也为和盛镇加快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提供了发展基础。 (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需要 随着和盛镇的加快发展,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加,道路通畅性不够,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育才北路、昌盛西路现状为 混凝土 路面,道路等级低,无排水设施,雨天泥泞,晴天扬尘,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和盛大道南段为和盛镇交通主要道路,目前还承担对外交通任务,项 目沿线居住区密集,已建成居住小区,来往人流、车流量较大,道路承担着大量的客货运交通,现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安全等级低。 和盛镇 镇区 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城镇服务职能,增强城镇的吸纳力和辐射力,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能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对完善城市路网功能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社会经济效果都比较显著,对美化城市,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宁县和盛镇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编制依据 1、 宁县和盛镇人民政府委托 我 院关于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可 行性究报告 编制 委托书 2、 宁县和盛镇城镇总体规划 ( 2006-2020) 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3年 4月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1.4.1 研究范围 根据建设方的委托,本次设计研究范 围为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 道路名称 道路长度 (m) 道路红线宽度 (m) 育才北路 719.289 24 昌盛西路 407.532 20 和盛大道南段 654.237 36 1.4.2 研究 内容 (1)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的现状与将来发展的分析预测; (2)项目影响区交通系统和道路 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 (3)项目影响区排水管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 (4)道路运输量和交通量的发展预测;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标准及规模; (6)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 (7)市政管线布置综合要求的调查分析; (8)总体设计; (9)道路工程方案设计; (10)排水工程的设计; (11)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 (12)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13)工程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 (14)资金筹措; (15)经济评价; (16)环境评价; (17)综合评价。 1.5 研究结论与建议 1.5.1 主要设 计标准 (1)道路等级及计算行车速度 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为 30km/h;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 (2)路面结构计算标准轴载: BZZ-100 (3)设计年限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道路设计年限: 10年 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10年 (4)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计按地震烈度 6 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 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场地内无液化土层存在;场地属 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场地 。 重点路基防护:抗震类别为乙类 雨、污水干管:抗震类别为乙类 1.5.2 工程总体建设方案 1.5.2.1 道路工程方案设计 1、 路线走向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 道路走向如下表: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路线走向表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起迄点 平面线 型 道路长度 ( m) 红线宽度 ( m) 设计车速 ( Km/h) 备 注 1 育才北路 银桥西路交叉口 昌盛西路交叉口 支路 719.289 24 30 2 昌盛西路 育才北路交叉口 和盛大道交叉口 支路 407.532 20 30 3 和盛大道南段 光福西路交叉口 康乐西路交叉口 支路 654.237 36 30 2、 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根据规划路网控制标高、现有衔接道路标高、道路两侧规划地坪标高、现状自然地面标高、道路排水、地下管线布设控制标高及相交道路等综合确定的。 和盛镇街区道路改造工程控制标高:育才北路根据规划道路交叉口控制高程确定,道路总体北高南低;昌盛西路根据规划道路交叉口控制高程确定,道路总体西高东低;和盛大道南段根据现状道路交叉口控制高程确定,道路总体北高南低,道路纵坡设计采用原路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9 面纵坡,略作调整。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道路纵坡表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道路最大纵坡( %) 道路最小 纵坡( %) 1 育才北路 0.494 0.306 2 昌盛西路 0.411 0.3 3 和盛大道南段 0.3 0.3 3、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以和盛镇现状道路红线宽度为依据,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综合道路类别、级别、功能定位、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景观、 绿化、地形等多种因素确定较为合理的横断面方案,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横断面路拱坡度结合道路路面宽度、面层类型、计算行车速度、坡度 以及气候等条件进行确定,根据以上条件,本项目拟定的车行道横坡为 2.0%,人行道横坡为 2.0%。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改造工程道路横断面布置表 道路名称 道路标准横断面 育才北路 4.5m(人行道 ) +15.0m(车行道 )+4.5m(人行道 ) =24.0m 昌盛西路 4.5(人行道 ) +11.0m(车行道 ) +4.5(人行道 ) =20.0m 和盛大道南段 4.0m(预留人行道 ) +4.0m(非机动车道) +2.5m(机非分隔带) +15.0m(车行道 ) +2.5m(机非分隔带) +4.0m(非机动车道 ) +4.0m(预留人行道 ) =36.0m 4、 路面结构 本设计行车道采用沥青砼路面,根据宁县和盛镇及宁县已建道路工程、并参照宁县的道路建设经验,结合当地建材等条件,拟定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如下: 育才北路、和盛大道南段车行道(包含交叉口范围) 上面层:细粒式沥青砼( AC-13C) 4cm 下面层:中粒式沥青砼( AC-16) 6cm 上基层: 5(重量比)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7cm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下基层: 3.5(重量比)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7cm 底基层: 12(重量比)石灰土 20cm 总厚度: 64cm 昌盛西路 车 行 道 、和盛大道南段非机动车道 (包含交叉口) 上面层:细粒式沥青砼( AC-10C) 3cm 下面层: 中 粒式沥青砼( AC-16) 5cm 基 层: 5 (重量比) 水泥稳定 级配 砂砾 20cm 底基层: 12 (重 量比)石灰土 20cm 总厚度: 48cm 人行道 面 层: C30人行道砖 6cm 结合 层: M10水泥砂浆 3cm 基 础 : C15砼 12cm 垫 层: 12 (重量比)石灰土 15cm 总厚度: 36cm 1.5.2.2 给 、排 水工程 1、 本工程育才北路道路长度 719 米,给水管道设计长度 775 米, 采用 dn160 dn200给水 PE管; 雨水管道设计长度 1191米, 采用 d300 d800钢筋混凝土级管 ; 污水管道设计长度 852米 ,采用 d300 钢筋混凝土级管 。 2、 本工程昌盛西路道路长度 407.5米,给水管道设计长度 475米, 采用 dn160 dn200给水 PE管; 雨水管道设计长度 650米, 采用 d300 d1000钢筋混凝土级管 ; 污水管道设计长度 547米,采用 d300 钢筋混凝土级管 。 3、本工程和盛大道南段道路长度 652米, 雨水管道设计长度 1083米, 采用 d300 d600钢筋混凝土级管 ; 污水管道设计长度 1266米,采用 d300、 d600钢筋混凝土级管 1.5.2.3 照明工程 宁县和盛镇育才北路、昌盛西路灯杆采用热镀锌钢灯杆沿道路两侧交错布置,和盛大道南段灯杆采用热镀锌钢灯杆沿道路两侧机非分隔带布置,每个灯柱旁均设手孔井。机动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车道侧挑杆长 2.0m,悬挑角 10度 , 灯具采用密闭式道路灯具,其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为 IP54,电器腔的防护等级为 IP43,育才北路设置 80kVA 箱式变电站一套。 宁县和盛镇镇区道路照明工程一览表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布置形式 灯杆高度( m) 光源选型 光源功率 ( W) 路灯套数 1 育才北路 道路两侧交错布置 11.0 LED光源 1x110W+1x50W 42 2 昌盛西路 道路两侧交错布置 9.0 LED光源 1x70W+1x50W 26 3 和盛大道南段 道路两侧机非分隔 带布置 11.0 LED光源 1x110W+1x50W 18 1.5.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工程投资估算为 2090.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1724.2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 211.5万元 (不含征地拆迁费 ),预备费: 154.8万元。 工程建设资金由宁县人民政府自筹。 1.5.4 建议 本项目处在和盛镇中心地段,道路改造时对道路两侧商户经营影响比较大,同时对于和盛镇镇区交通及行人出行造成一定影响,施工前和盛镇政府做好宣传和告知工作,施工时做好施工现场维护安全工作和给排水畅通 。 2 现状 及发展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区位 宁县和盛镇地处宁县西部、董志塬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07 5,北纬 35 5。集中区南起和盛镇建成区北沿,北至焦村 乡长官路口北,西临西长凤高速公路,东到塬边。距庆阳机场 40km,距西峰市区 32km,距宁县县城 27km,距长庆桥火车站 17km,是庆阳市西去平凉、兰州,南下关中的必经之地, 素有庆阳市 “ 南大门 ” 之称。 2.1.2 自然资源 和盛镇 内电力资源充裕,拥有 年发电量 130 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 1 处, 矿产资源丰富,是 西峰油田 的一部分,瓜菜、苹果、规模养殖已成为该镇的 支柱产业 。 乡镇企业 发展迅速,已有各类企业 40 多家。市场繁荣,商贸发达,是宁县西区文化、商贸中心。该镇已被列为 “ 全国 小城镇建设 试点镇 ” 。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 “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进单位 ” 、 “ 全省文明乡镇 ” 称号。 2.1.3 地形与地貌 庆阳市宁县地处陕甘宁盆地东部 ,位于马莲河中游两岸,主要位于黄土塬(和盛塬)上,地形平坦,相对高差较小。黄土层厚较大,质地均一,具垂直节理。由于长期河流切割,形成塬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貌景观。 2.1.4 气象 宁县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区,具有春旱、湿度变化大,夏短、降水量集中,秋湿、气温下降快,冬长、降水量少的四季特征;年平均气温 8 11,最高气温32.7,最大冻土深度 0.79m,年平均降水量约 530 580mm,年蒸发量 1450 1600mm之间,干燥度 1.33 1.60,干旱、 冰雹、晚霜冻和局部暴雨形成洪灾较为频繁,暴雨具有区域性和间歇性特点, 60分钟最大降水量 34 85mm。 2.1.5 水文 宁县和盛镇境内有马莲河、蒲河两条河流流经,流域面积为 10km2,年径流量为 1300多万立方米。境内有浅层地下水,为北东、西走向,流入马莲河、蒲河;地下水埋深为 120-150m左右,贮于第四洪基亚粘土亚砂土夹姜石层的空隙、空洞中。由于经黄土层和砂石层的过滤,且并未受到工业污染和自然污染,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达到国家类标准,沙化度为 0.43g/l。补给水源为降雨渗透,补给系数为年有效降 雨量的 15%,是镇域主要的人畜饮水和工业用水。 2.1.6 项目场地 地貌 与工程地质 ( 1)项目场地 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和盛镇镇内,地貌单元属黄土塬(和盛塬)。该场地平整,堪探点孔口高程为 1181.69 1182.30m,场地内最大高差为 0.61m。 ( 2)项目场地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内地势平坦,在地貌单元属黄土塬(和盛塬)。本场地第四系土层赋存厚度较大,层位稳定,土质较为均匀。本场地地层详述如下: 杂填土 Q4ml:遍布整个场地。主要以粉质粘土为主,偶见蜗牛壳和白色钙质碎片,表层见植物根系、建筑及生活垃圾,大孔 结构,针孔发育,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厚度约:0.30 0.60m.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黄土状粉质黏土( Q4eol):即工程地质剖面图中的第层,黄土状粉质黏土 :灰黄色,稍湿,稍密,具大孔隙,上部见植物根茎,偶见蜗牛壳和白色钙质碎片,有白色钙质粉沫及菌丝,大孔结构,针孔发育,均匀性较好。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深度 11.50m。 黄土状粉质黏土( Q2al):深褐色,具大孔隙,有蜗牛壳和白色钙质碎片,有白色钙质粉末及菌丝,大孔结构,针孔发育,均匀性较好,含水量较大,切面有光泽。 (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庆阳市地处陕甘宁盆地 南部,位于黄土高原 董志塬地区,地层黄土厚度可达 150 米,但湿陷性黄土高阶地一般为 1015 米,在低阶地一般为 48 米。地下水埋藏较深,粘粒含量少,湿陷性强烈,也较为敏感,多属自重湿陷性黄土,但在坡脚处有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甚至非湿陷性黄土分布。在陡坡处黄土易发生坍塌。末发现不良地质构造。 勘察查明,地基土中杂填土层、黄土状粉质黏土层、 黄土状粉质黏土层均为弱透水层。 在勘察深度内未发现地下水。工程区属半湿润气候区,场地环境类型判定为类。 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性。 ( 4)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 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及其附近无断裂、及其它影响场地稳定构造存在;未发现对地基土有影响的土洞、地裂、塌陷、断裂构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有 湿陷性 黄土;湿陷类型为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级(中等)。场地内不存在可液化的土层,场地类别类,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总上所述,场地和地基稳定,对湿陷土层进行处理后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 5)黄土湿陷性 建筑场地为级 (中等 )自重湿陷性场地 , 自重湿 陷性土层最大厚度为 8.00 米 ,湿陷性土层最大厚度为 9.50米。 ( 6)地基土工程特性评价 杂填土:厚度较小,土质不均,物理力学性质差,工程地质条件差,不可选作建筑的天然持力层,应挖除。 黄土状粉质黏土:稍湿,稍密,厚度较大,土质不均,物理力学性质较一般,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易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如作为建筑物持力层时宜采用适当的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消除湿陷性,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均匀性。 黄土状粉质黏土:稍湿,稍密,厚度较大,土质不均,物理力学性质较一般,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易直接作为建筑物的 地基持力层,如作为建筑物持力层时宜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消除湿陷性,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均匀性。各土层承载力按表 6选取。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选用表 承载力特征值 fak (KPa) 压缩模量 Es (MPa) 变形模量 Eo (MPa) 杂填土 需清除 / 黄土状粉质黏土 124 8.24 / 黄土状粉质黏土 123 8.26 / ( 7)场地地震地质条件与地震效应 根椐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2016及修订版),场地类别类,场地土属软弱中硬土,建筑场地判定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按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场区地震设防烈度为 度。本次勘察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2016 及局部修订版)的规定,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05g,分组为第 三 组,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 0.45s。 2.2 项目影响区域分析 本项目为宁县和盛镇 镇区 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影响区域为和盛镇镇区。宁县和盛镇城镇总体规划( 2006-2020)对和盛镇镇区 的性质定位为:依托交通和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仓储物流业、现代轻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集约型生态镇区。和盛镇镇区区规划目标为:将和盛镇建设成一个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甘肃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基地、庆阳重要的现代仓储物流基地、宁县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2.2.1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综合分析,和盛镇发展条件可概括为“四个优势”,即: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 1、政策优势分析。一是和盛镇属于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是甘肃省战略产业重点建设区之一。 二是庆阳市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中,和盛镇处于特色资源城镇综合发展轴上,属于农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荣盛路中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特资源型城镇发展提升区,和盛镇属市域重点镇。三是 宁县总规确定和盛 宁县发展轴,以现代物流、加工业带动整个轴带密集化发展,主要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业,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使其成为宁县次中心,西部核心。 2、区位优势分析。宁县和盛镇地处宁县西部、董志塬南部,处于陇海经济带边缘,紧邻陕西关中经济圈,西长凤高速、国道 211 线、省道 202 线和 303 线穿境而过,西长凤高速在和盛设有出入口,对外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3、资源优势分析。和盛镇土地资源丰富,农 业基础较好。近年来,随着和盛镇各种农业特色基地的开发建设,尤其是苹果、高原夏菜、养殖基地等的建设,特色名优农副产品已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广阔。区内劳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 4、经济优势分析。和盛镇为宁县西部几乡镇的核心,具有良好的商贸基础条件,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2.2.2 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