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商业计划书.docx
1 XX 大学第八届“创造杯”创业计划竞赛 项目意向书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商业计划书 负责人:李泽宇 赵智 2016 年 3 月 2 目 录 第 一节 建筑垃圾及公司概述 . 7 一 建筑垃圾的定义及公司概述 . 7 二 建筑垃圾分类 . 7 (一 ) 建筑施工垃圾 . 7 (二 ) 建筑装修垃圾 . 8 (三 ) 建筑拆除垃圾 . 8 (四 ) 其他分类方法 . 9 三 建筑垃圾的特点 . 9 第 二 节 建筑垃圾的环境危害性 . 11 一 占用土地、破坏土壤 . 11 二 污染水体 . 11 三 污染空气 . 12 四 影响市容 . 12 五 安全隐患 . 12 第 三节 国内建筑垃圾产量 . 14 一 目前建筑垃圾存量较大 . 14 (一 ) 我国基建量全球最大 . 14 (二 ) 大城市建筑垃圾普遍存在不当处理 . 14 二 未来建筑垃圾供应稳定 . 16 (一 ) 基础建设中短期内仍持续 . 16 (二 ) GDP 增长与建筑垃圾产量的协同效应 . 17 第 四节 国外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 . 18 一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 . 18 (一 ) 日本 . 18 (二 ) 韩国 . 19 (三 ) 美国 . 19 3 (四 ) 法国 . 20 (五 ) 荷兰 . 20 (六 ) 德国 . 20 二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 . 21 (一 )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不高 , 处理方式落后 . 21 (二 ) 征收处理费 , 难以控制浪费源头 . 22 (三 )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22 第 五节 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措施 . 23 一 技术政策 . 23 (一 ) 建筑垃圾减量化 . 23 (二 ) 建筑垃圾资源化 . 23 (三 ) 建筑垃圾无害化 . 23 二 经济政策 . 24 (一 ) “排污收费”政策 . 24 (二 ) “生产者责任制”政策 . 24 (三 ) “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 24 (四 ) “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 . 25 三 研发政策 . 25 (一 ) 开展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科研工作 . 25 (二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再生技术研究 . 26 (三 )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立标准示范工程 . 26 第 六节 建筑垃圾的处理过程及产品 . 27 一 建筑垃圾预处理 . 27 (一 ) 建筑垃圾的粗分 . 28 (二 ) 建筑垃圾的破碎 . 28 (三 ) 建筑垃圾的分选 . 30 二 建筑垃圾预处理系统工艺 . 32 (一 ) 俄罗斯的工艺 . 33 4 (二 ) 我国的工艺 . 34 (三 ) 改进的工艺 . 35 三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 36 (一 ) 旧木材、木屑的再利用 . 37 (二 ) 旧砖、瓦的再利用 . 37 (三 ) 旧沥青的再利用 . 38 (四 ) 旧混凝土的再利用 . 38 (五 ) 建筑垃圾的填埋处理 . 39 四 建筑垃圾中细粉料的最大化利用 . 40 (一 ) 建筑垃圾是墙体材料的好原料 . 41 (二 ) 高品质再生骨料的可满足工程结构需要 . 41 五 建筑垃圾处理的经济性分析 . 41 (一 ) 生产轻质砌块的经济性 . 42 (二 ) 生产再生骨料的经济性 . 43 六 建筑垃圾产业链 . 44 (一 )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链运作模式 . 44 (二 ) 建筑垃圾产业链运作模型解释 . 45 第 七节 相对成熟的建筑垃圾再生技术 . 47 第 八节 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竞争性分析 . 48 一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企业现状 . 48 二 主要龙头厂家 . 48 (一 ) 上海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48 (二 ) 许昌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 . 48 (三 ) 邯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 . 49 (四 ) 江苏黄埔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 . 50 第 九节 国家政策法规 . 52 一 城市固体垃圾处理 . 52 二 清洁生产促进法 . 52 5 三 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 . 52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52 五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 53 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53 七 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 . 53 八 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53 九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54 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54 (一 )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 54 (二 )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 55 (三 )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 55 (四 )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 55 十 一 地方政策 . 55 第 十节 建筑垃圾环保投资亮点与风险 . 57 一 投资亮点 . 57 (一 ) 市场容量大 . 57 (二 ) 国家政策支持 . 57 二 存在风险 . 57 (一 ) 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壁垒不高 . 57 (二 ) “特许经营权” 尤为重要 . 58 第 十一节 经济性分析报告 . 59 一、 项目分析 . 59 (一)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59 (二)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 59 二、建设方案 . 60 (一)总图工程及其他工程方案 . 60 三、 项目运行期安全管理 . 61 四、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 62 6 五、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 62 六、工艺流程 . 63 (一) 骨料生产方法、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 . 65 (二) 处理后的建筑垃圾 . 66 (三) 预拌砂浆生产方法、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 . 66 (四)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 . 67 (五) 项目占地面积分析 . 68 七、 资金来源 . 70 八、财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 70 九、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70 十、消纳大量建筑垃圾 . 71 十一、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 71 7 第一节 建筑垃圾及公司概述 一 建筑垃圾的定义及公司概述 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和装修的活动中产生的对建筑物本身无用或不需要的排出物料。 狭义上的 建筑垃圾 指的是在 建筑施工、建筑拆除、建筑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基坑开挖、道路开挖、建筑工地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建材生产五类。 对建筑物 本身 无用或不需要, 决定了 物料是否 为 垃圾。 而 循环经济理论 指出 “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 建筑垃圾可能对建筑物本身是无用的,但可以作为其它材料的填充物或者解构之后重新使用,所以它仍是具有价值的一种资源。 公司: 新建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再利用公司,本公司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投入“节约型社会”建设,借鉴国外、国内先进经验,引进先进设备,利用技术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逐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发展格局,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 做出贡献,公司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 建筑垃圾分类 按照产生的来源,建筑垃圾主要由建筑施工、建筑装修和建筑拆除过程中产生,下面分别讨论在这三个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一 ) 建筑施工垃圾 在建筑施工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 8 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 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 20%。 (二 ) 建筑装修垃圾 建筑装修垃圾的成分比较复杂,且含有一定 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按照北京市的跟踪统计,可用于回收的物质占 29.8%,不可回收物质占 49.2%,灰末占 21%,其中可回收物质包括天然木材、纸类包装物、少量砖石、混凝土、砂浆碎块、钢材、玻璃、塑料等;不可回收的物质主要包括胶黏剂、胶合木材、废油漆和涂料及其包装物等。 (三 ) 建筑拆除垃圾 旧建筑拆除垃圾相对建筑施工单位面积产生垃圾量更大,也是我们关注的主要对象。 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合与建筑物的结构有关。主要分为两类: 1)旧砖混结构建筑中,砖块,瓦砾约占 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石灰,渣土等。现阶段拆除的 旧建筑多属砖混结构的民居。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混凝土块约占 50%-60%,其余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旧工业厂房,楼宇建筑是此类建筑的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水平的越来越高,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主要成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变。 9 (四 ) 其他分类方法 显然,按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并不能真正将它们分开,所以也有根据建筑垃圾的主要材料类型或成分对其进行分类的,据此可将每一种来源的建筑垃圾分成三类: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例如在旧建筑材料中,可直接利用的材料有钢窗、钢梁、尺寸较大的木料等,可作为材料再生的主要是矿物材料、未处理过的木材和金属,经过再生后其形态和功能都和原先有所不同。 还有其它一些分类方法,如先将建筑垃圾按成分分为金属类 (钢铁、铜、铝等 )和非金属类 (混凝土、砖、竹木材、装饰装修材料等 ),按能否燃烧 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再将剔除金属类和可燃物后的建筑垃圾 (混凝土、石块、砖等 )按强度分类:标号大于 C10 的混凝土和块石,命名为 I 类建筑垃圾;标号小于 C10 的废砖块和砂浆砌体,命名为类建筑垃圾;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建筑垃圾,还将 I 类细分为 Ia 类和 Ib 类。各类建筑垃圾的分类标准及用途见下表。 三 建筑垃圾的特点 建筑垃圾主要以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的废弃混合物组成,如按照当前常用的填埋堆放的处理方法,其一般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其物理、化学特性才可趋于稳定。 在填埋期间,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使渗滤水呈强碱性;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 10 成挥发性有机酸;废金属料可使渗滤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从而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受污染的地域还可扩大至存放 地之外的其它地方。而且,即使建筑垃圾已达到稳定化程度,堆放场所不再有有害气体释放,渗滤水不再污染环境,大量的无机物仍然会停留在堆放处,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 四 投资与财务 (一 ) 初始资本结构 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初始筹资方式及结构如下: 资金来源结构11 第二节 建筑垃圾的环境危害性 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 健康发展。 一 占用土地、破坏土壤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