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0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 2818 号 XX 锌业有限公司 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Word 文档 -可编辑 建设 单位: XX 锌业有限公司 环评 单位: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山大学 二 O 一 七 年 七 月 目 录 1 项目概况 . 1 1.1 建设项目概况 . 1 1.2 相关背景 . 1 1.3 主要建设内容 . 3 1.4 生产工艺 . 4 1.5 平面布置 . 10 1.6 项目投资 . 10 1.7 项目运营的合理合法性分析 . 11 2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13 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 13 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 14 3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 措施与效果 . 16 3.1 污染源分析 . 16 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 19 3.3 污染防治措施 . 21 3.4 环境风险评价 . 23 4 公众参与 . 26 4.1 公众参与的程序 . 26 4.2 信息公开情况 . 26 4.3 意见调查 . 27 4.4 公众参与结论 . 35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37 6 联系方式 . 38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1 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概况 ( 1)项目名称: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 ( 2)建设单位: XX 锌业有限公司 ( 3)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 3)建设地点:广东 XX 市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245815.42北, 1135355.08东),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 1-1。 ( 4)投资总额: 29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71 万,占总投资 5.9%。 ( 5)占地面积:建设项目用地面积 100 亩( 66667m2),总建筑面积17648m2; ( 6)绿化面积: 1500m2,绿化率 2.25%; ( 7)职工人数:本项目拟配备人员总数 150 名(厂区内不设职工食堂、宿舍及浴室),其中:经营管理及技术人员 30 名,生产操作人员 120 名。 ( 8)工作时数:全年工作日 300 天。各级管理人员及非连续生产岗位操作工均实行常白班制,连续生产岗位采取 “四班三运转 ”工作制,每班 8小时; ( 9)项目建成投产日期:项目计划 建成时间 2014 年 1 月 ( 10)基地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基地污水处理厂已获得环评批复,现正动工建设,预计于 2014 年 1 月建成。 1.2 相关背景 矿锌焙砂主要用于湿法炼锌及火法炼锌的原料,其属天然资源,已经过上百年的开采利用,目前已经进入资源缺乏期,而次氧化锌生产的氧化锌可完美的替代矿锌焙砂,其市场前景广泛。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及企业发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 展计划, XX 锌业有限公司 拟投资 2900 万元在 XX 市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内新建氧化锌生产项目(项目位置见图 1-1),设计产品规模为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主要以次氧化锌为原料 ,经过 润湿 后通过回转窑焙烧,最后磨粉得到产品氧化锌。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 1.3 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条氧化锌生产线,年产氧化锌 15000吨,并按照生产要求配套建设供配电、消防、环保等公用和辅助工程设施。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具体见下表 1-1。 表 1-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工程类别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氧化锌生产线 新建厂房,新建氧化锌生产线 年产氧化锌 15000 吨 储运工程 原材料库 新建 6384m3料仓一座 储存原材料及产品 最大储存次氧化锌等原料2000 吨 产品仓库 最大储 存氧化锌约 2400 吨 厂内运输 人力运输 / 厂外运输 单位配制车辆和社会车辆协 助 次氧化锌等化学原料年运入约 16000t/a,产品氧化锌 15000 吨 公用工程 给水工程 接基地自来水管网 年用新水量为 6300m3 排水工程 雨水管网总排口接至基地雨水主管网。污水管网接基地的污水管网,最终入基地污水处理厂 年排废水量为 3825m3 供电工程 基地电网 年用电量为 270 万 kwh 环保工程 废水处理工程 化粪池 / 废气处理工程 重力沉降处理器 脉冲袋式处理器 双碱喷淋处理装置 年处理废 气量为 25920 万m3 噪声治理工程 隔声、减震等设施 平均降噪达 20dB(A)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危险废物暂存设施 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 依托工程 基地生活污水处理厂 基地生活污水处理厂 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基地管网送至基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浈江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 1.4 生产工艺 1.4.1 生产 工艺 流程 (一)原料准备 原料堆存 及润湿 : 外购的次氧化锌原料经汽车运输至厂区的原料仓堆存,不同批次的原料须进行采样分析其组分。为减少扬尘造成的物料损失,需加水喷湿到含水率 11% 15%。次氧化锌加湿还可减少 回转窑焙烧时氧化锌烟尘损失,提高锌的直收率。 备料 : 将原料输送至搅拌 机中进行充分 搅拌 ,改善物料粒度和增加物料的表面活性。 搅拌 好的物料通过带式运输机运输至回转窑尾进入进料暂存仓。 重力沉降室及 烟道冷却产生的返料返回暂存仓,重新与原料混合进入回转窑尾。回转窑 窑尾 设 有给料机给回转窑进料 。 (二)回转窑作业过程描述 ( 1) 开机 新窑或大修后开机窑体升温一般为 4 天 时间, 以天然气为燃料,控制适当强度在窑头喷火燃烧,窑体缓慢升温至 300 左右 ; 此温度下,可缓慢将准备好的炉料以每天每立方米的容积处理 0.5 1t 左右的量加入窑 内 进行焙烧,根据窑尾温度变化情况控制喷嘴的天然气喷出强度 , 使窑尾温度保持在 300 400之间,即完成开机。 ( 2) 温度控制 回转窑由筒体、窑衬、滚圈、支承装置、传动装置、窑头和窑尾密封装置组成。 回转窑有倾角,物料随转窑转动形成物流向窑头移动。 氯化焙烧回转窑根据其功能不同 在窑内大致可分成 预热带和反应带。 窑尾温度300 500 范围内称之为预热带,约 15 20m 长;窑头 温度 500 900 范围内,称之为反应带,约 25 35m 长。 为使原料中氯化物、氟化物等充分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 挥发进入烟气中,本项目回转窑反应带温度控制在 1000左右。 在预热带中,炉料开始时由于湿度大而抱团,形成大颗粒,在向窑头移动过程中受热逐步脱水并预热至 500 左右。一般而言,相同处理能力下,适当加长回转窑的窑体长度,可增加预热带长度,从而增加烟气余热利用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量。 反应带是氯化焙烧反应发生的主要部位,在此过程中炉料中的碳氧化烧脱,氟、氯等易挥发组分挥发进入烟气。 ( 3)产品回收 脱氟氯后的高品位氧化锌产品由回转窑窑头出料,经过冷却窑冷却。 冷却窑 是一种热交换装置,它是以空气为介质从高温的 物料 中通过,对 物料 进行冷却, 而 冷却空气 带走 高温物料携带的大 量热量,使进入回转窑的助燃空气预热到较高温度, 降低物料温度的同时减少了回转窑燃料的使用,冷却窑 出口 物料 温度为 120 180。冷却后产品落入焙砂池(吊钟池 ), 经皮带输送带送至雷蒙机磨粉,经包装后最终进入成品库 存放。 (三)烟气处理 ( 1) 烟道冷却及返料回收 回转窑 烟气从窑头流向窑尾,进入烟道冷却系统。由于回转窑旋转工作时窑内物料反复混合产生大量粉尘,加之烟气出口距窑尾进料处较近,因此进入烟道的烟气中势必含有大量 炉料 颗粒,通过重力沉降 和 V 型 烟道以沉降方式收集和返料 ,增加物料 中锌的直收率 。高温烟气首先进入重力沉 降 室 ,将烟气中大颗粒去除;随后烟气进入 V 型 烟道 ,在 V 型段底部设有沉降斗,对沉降下来的物料收集。重力沉降 室和表面冷却管 收集的物料可与原料全部回转窑反应。 ( 2) 布袋收集 经过 重力沉降室和 V 型烟道冷却后的烟气温度将降至 110 130 (平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6 均 120 ) ,最终通过布袋除尘器 回收副产品 。 ( 3)碱塔脱硫 经除尘后的烟气进入碱吸收塔,采用双碱法( NaOH 和 Ca(OH)2)喷淋系统进行脱硫。 NaOH 溶液从塔顶喷入,烟气从下部进入,充分接触时将SO2 吸收至 NaOH 溶液中,生成 NaHSO3、 Na2SO3、 Na2SO4 等钠盐以 实现脱硫。在吸收 SO2 后,剩余的吸收液被送到再生系统中与石灰乳反应(氢氧化钙),重新生成 NaOH 吸收剂,再生的吸收剂又循环至吸收系统中重复利用, 脱硫废水送至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 ( 4)无组织废气处理 原料卸料、下料、磨粉包装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无组织排放粉尘,经收集系统收集起来的灰尘交由湘潭县大工贸责任有限公司处理。 ( 5)脱硫废水处理 双碱喷淋系统的脱硫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碱液喷淋装置水经过多次循环利用,其循环水会出现铊累集情况。铊达到一定浓度时,将构成环境风险,需经过除铊工艺处理后,再送至原系统 回用。 项目生产 工艺流程图见图 1-2。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7 图 1-2 项目工艺流程 及产污环节 图 ( 三 ) 氯化焙烧的主要原理 ( 1)脱氟脱氯 氯化焙烧由于金属氯化物、氟化物相较于金属氧化物更容易挥发的特性,金属氯化物、氟化物在高温焙烧过程中挥发进入烟气中的过程 。 原料中铅是主要以氧化铅形式存在,锌主要以氧化锌形式存在, 从氧化铅和氧化锌氯化反应的 G0 T 关系图(图 1-3)可以看出,氧化铅优先氯化挥发,氧化锌 则 基本上保留在焙砂中。即使有部分氧化锌被氯化,生成的氯化锌还可能与 氧化铅反应,生成氯化铅和氧化锌: ZnCl2+ PbO = PbCl2+ ZnO 次氧化锌原料 润湿 回转窑焙烧 重力沉降室 磨粉包装 氧化锌产品 布袋除尘 双碱喷淋塔 烟气 S3 布袋灰 G1 废气 天然气 G3 粉尘 W1 脱硫废水 V 型烟道 S4 脱硫渣 S1 废耐火材料 G2溢出粉尘 N 噪声 出料 S2 沉降灰尘 沉淀池沉淀 冷却窑 除铊工艺 S5 除铊污泥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8 图 1-3 氧化铅和氧化锌氯化反应的 G0-T 关系图 在氯化焙烧工业实践中,氯化 物 与氧化铅的交互反应为: MeClx+ 0.5xPbO = MeO0.5x +0.5xPbCl2 ( Me 为金属) 热力学计算表明,在一般的焙烧温度下,上述反应的标准自由焓变化均为正值。因此,氧化铅 与 氯化 物 直接 交互反应 很困难。然而,在有 SO2存在的条件下, MeCl2 容易氧化分解,物料中的氧化铅是被析出的活性氯 Cl所氯化: MeCl2+ SO2 + O2 = MeSO4 + 2Cl PbO + 2Cl = PbCl2 + 0.5O2 因此,物料中氧化铅的氯化必须在含有 SO2 的氧化性气氛中进行。在焙烧期间 有 SO2 的存在 , 所以 , 物料中氧化铅氯化的总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PbO + MeCl2+ S + 1.5O2 = PbCl2 + MeSO4 为避免由于焙烧温度升高而导致的物料软化和结块问题 , 对外购原料中铅的含量进行限制,须小于 0.3%,同时便于铅随氯的挥发使铅与锌分离 ,提高锌的品位。 ZnCl2 沸点为 732, PbCl2 沸点为 950, 在高温状态下均易挥发进入烟气中。 生产实践证明,氟氯脱除率随温度的升高和焙烧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根据检测报告,铅含量为 0.15%左右,每年次氧化锌原料中约含有 24 吨铅,需硫量为 9.4 吨左右;而原料中含硫 0.4%,约 64 吨,足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9 够氧化铅转化为氯化铅挥发。 ( 2)砷锑汞等 在回转窑的焙烧作业中,入窑炉料中砷、锑、汞、铊、铬、镉等杂质如果含量较高时,则在脱氟氯的同时,也将有相当量的被脱除进入烟气,原因是三氯化砷、三氯化锑、三氯化铬、二氯化汞、氯化铊、二氯化镉均为低沸点易挥发物,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AsCl5=AsCl3+2Cl Cr2O3+6Cl =2CrCl3+1.5O2 HgO+2Cl =HgCl2+0.5O2 Sb2O3+6Cl =2SbCl3+1.5O2 Tl2O+2Cl =2TlCl+0.5O2 CdO+2Cl =CdCl2+0.5O2 以上各种杂质在产品氧化锌、布袋灰中的分配比例主要与原料中相应组分的含量息息相关,维持动态平衡。当相应组分的含量较高时,则大部分以氯化物的形式挥发进入烟尘中;当相应组分含量很低时,则由于物料阻隔,其与活性氯的接触机会减少,挥发进入烟尘中的比例也较低。可见 ,要控制砷、汞、铊等有害物质生成氯化物挥发至尾气带来的环境风险,关键是要控制其原料次级氧化锌中的砷、汞、铊含量。 为避免较高含量的铊、汞、砷等有害元素的次级氧化锌原料流入,本项目将对外购原料的有害杂质实行严格控制,对每批次原料在购买前均进行采样分析,抽检项目包括锌、铅、氯、氟、砷、镉、铊、汞等,对于铅大于 0.3%、对于砷或镉含量大于 0.01%、铊或汞含大于 0.001%的次级氧化锌实行退货处理,不得入场。由于项目将控制原料中砷、镉、铊、汞含量维持在低水平,其与活性氯的接触机会减少,挥发进入烟尘中的比例也较低, 主要去向为氧化锌产品,少量进入布袋灰中。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0 1.4.2 项目产污环节分析 项目生产过程中的产污环节分析如下: ( 1)回转窑产生的烘焙烟气 ( G1) ,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 及其化合物 等。 回转窑的窑头和窑尾不严密处将有粉料溢出( G2),由于回转窑密封负压,这部分产生量较少,主要污染物为粉尘; ( 2) 原料进场卸料、产品 磨粉 、 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粉尘( G3) 。 ( 3) 经重力沉降室、烟道沉降收集的粗颗粒烟灰( S1)以及经布袋除尘器收集的布袋灰( S2);布袋收尘器中的布袋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当其 机械强度达不到技术 要求 或出现穿孔时, 需进行更换, 故会有废布袋( S3)产生; ( 4)双碱喷淋塔会有脱硫废水( W1)、脱硫渣( S4)和除铊污泥( S5)产生; ( 5)回转窑 、 重力沉降室、给料 机、泵类、风机、输送机等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设备噪声( N) ; ( 7)次级氧化锌原料库会有废包装物( S6)产生; ( 8)员工生活区会有生活污水( W2) 、 生活垃圾( S7)产生。 1.5 平面布置 项目地块为类矩形,项目生产车间及料仓集中布置在项目地块 东北部 ,项目办公区位于地块西南角,项目其余区域为二期预留用地。项目平面布置图见图 1-4。 1.6 项目投资 本 项目 总投资概算 约 29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71 万,占总投资 5.9%。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 1.7 项目运营的合理合法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主导产业要求;选址 符合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符合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 XX 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2006-2020)、关于加强河流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环发 2007201 号 )、广东省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规划、关于印发 的通知 (韶府办 2010102 号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要求, 符合项目周边水域功能要求;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关于广东省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韶环审 2010339 号 )的要求 ; 因此 本项目的选址具有规划合理性和环境可行性。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2 图 1-4 平面布置图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3 2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表明, 目前评价范围内各测点的环境空气中 SO2、 NO2、 PM10、的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要求;铅及其化合物浓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纳污水体 浈江各监测断面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 类标准,所有监测污染物的单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 1,没有超标状况。表明评价范围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 2.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老围监测点 的地下水 pH 浓度超过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4848-93)的 类标准要求 ,最大超标倍数为 1,其余 各监测点的监测项目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4848-93)的 类标准要求 .总体而言,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尚好。 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周围边界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可见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良好。 2.1.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土壤现状监测点中, 2 个点的土壤 类型项目选址 为偏酸性类型 ,老围农田土壤为中性偏酸性类型 ; 评价区域内土壤除 Cd 外,其它指标基本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评价范围内土壤 pH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4 偏酸性 (范围为: 4.74-6.10),主要与土壤的性质施肥及部分土壤采用河流底泥成土有关,所有监测点 老围村 农田土 Cd 含量超标,引起超标的原因为XX 地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含量普遍偏高 ,而 Cd 的标准值较低,因此 Cd 出现了超标 。 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2.1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本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入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浈江。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为: 浈江:产业基地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 0.5km 至下游 3km,共3.5km 长河段。 详见图 2-1。 2.2.2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 本 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根据 项目 所在地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及 其与项目 建设活动的关系确定。地下水评价 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的单一水质单元,约 5km2 的范围 。 详见图 2-1。 2.2.3 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确定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的范围是以 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地为中心, N 风向为主轴,长约 5km,宽约 5km 的矩形内。 详见图 2-1。 2.2.4 声环境评价范围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 2009)中的规定, 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 1m 内的范围。 2.2.5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以 项目占地范围 为主,兼顾与区域相邻边界交界区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5 域。 2.2.6 风险评价 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有关规定,本项目风险评价属二级评价等级,大气环境分析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 3km 的圆形范围,地表水评价范围与水环境评价范围一致。 本项目评价范围 详见图 2-1。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6 3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污染源分析 3.1.1 水污染物 ( 1)生产废水 本项目工艺用水主要为润湿用水,全部损耗无废水产生;另外有双碱喷淋系统产生的脱 硫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烟气及脱硫渣每天约损耗 3.28t 的水分,用新鲜水补充。脱硫废水主要特征呈现弱酸性, pH值一般较低,悬浮物高,含有可溶性氯化物、氟化物、硝酸盐等;类比同类项目,双碱喷淋脱硫废水污染物负荷详见表 3-1。 表 3-1 脱硫废水污染负荷 主要污染物 pH SS SO42- F- Cl- 铅 锌 产生浓度 (mg/L) 46 800 1500 20 1000 0.10.5 1.05.0 从表 3-1 中可看出,脱硫废水含盐浓度较高,经沉淀池沉淀后捞出脱硫渣,同时也带走脱硫废水部分盐 分,沉淀后可继续使用。碱液喷淋装置水经过多次循环利用,其循环水会出现铊累集情况。铊达到一定浓度时,将构成环境风险,需经过除铊工艺处理后,送至原系统回用。 ( 2)生活污水 项目运营期有职工 150 人,年工作 300 天,厂区内不设职工食堂、宿舍及浴室,职工生活用水量取 0.1m3/d,生活用水量为 15m3/d( 4500m3/a),排放系数取 0.85,排放总量为 12.75m 3/d(约 3825m3/a)。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5、氨氮、 SS。生活污水经厂内化粪池处理后,由基地污水管网入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 浈江。 表 3-2 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废水量 m3/a 污染物 化粪池处理后 排入管网情况 拟采取的 处理方式 基地污水处理厂 处理后排放情况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7 浓度 mg/L 年产生量 t/a 浓度 mg/L 年排放量 t/a 生活 污水 3825 COD 250 0.96 化粪池处理 后 经管网入 基地污水 处理厂 40 0.15 BOD5 100 0.38 20 0.08 SS 200 0.77 20 0.08 氨氮 30 0.11 8 0.03 项目废水排入 基地污水管网后入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 由上表可知,项目排放的废水满足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 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限值排入基地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G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严者后排入浈江。 ( 3)初期雨水 根据水量平衡中初期雨水的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产生的初期雨水为234 m3/次,初期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小,对原料成分影响不大,可用于润湿工序。 建设单位 拟将 初期雨水收集 排入初期雨水池 (300m3), 而后逐步将初期雨水 回用生产过程的原料润湿工序 。类比同类项目初期雨水污染负荷,项目初期雨水污染负荷见表 3-3。 表 3-3 项目 初期雨水 污染负荷 主要污染物 pH COD SS 石油类 铅 锌 砷 初期雨水 234m3/次 产生浓度 mg/L) 6-9 100 120 10 0.01 0.15 0.002 产生量 (kg/次 ) 23.4 28.08 2.34 0.00234 0.0351 0.000468 3.1.2 大气污染物 本项目 回转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详见表 3-4。 表 3.2-13 回转窑 尾气产排情况 污染物 处理前 处理后 产生 浓度 (mg/m3) 产生 速率 (kg/h) 排放浓度 (mg/m3) 排放速率 (kg/h) 烟尘 3629.72 130.67 17.42 0.63 铅 62.5 2.25 0.30 0.01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8 砷 3.22 0.116 1.55 10-2 5.57 10-4 镉 0.44 0.016 2.11 10-3 7.68 10-5 SO2 419.17 15.09 41.92 1.51 NOx 30.0 1.08 30.0 1.08 注 : 烟气量为引风机风量, Pb、 As、 Cd 的量已包含在烟尘总量中 本项目锌焙砂车间的无组织排放情况详见表 3-5。 表 3-5 锌焙砂车间污染物排放情况 编号 污染源 无组织 面源 废气温度 ( ) 污染物 排放情况 长 (m) 宽 (m) 高 (m) 污染物 速率 (kg/h) 排放量 t/a) 1 回转窑溢出废气 114 19 10 60 粉尘 0.027 0.192 铅 4.59 10-4 3.3 10-3 砷 2.36 10-6 1.7 10-5 镉 3.20 10-6 2.3 10-5 2 装卸料、磨粉粉尘 114 19 10 20 粉尘 0.052 0.37 铅 7.7 10-5 5.5 10-4 砷 5.2 10-6 3.7 10-5 镉 5.2 10-7 3.7 10-6 3.1.3 噪声污染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回转窑、雷蒙磨、泵及风机。 各设备具体见下表 3-6。 表 3-6 项目主要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台 /套) 声级值 ( dB( A) 距离厂区界 最近距离( m) 治理措施 降噪效果 1 回转窑 3 8095 49 基础减振 10 2 雷蒙磨 2 8095 50 基础减振 10 3 耐磨泵 15 8085 80 基础减振 10 4 风机 4 8595 75 基础减振消声 15 3.1.4 固体废物污染物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 重力沉降灰尘、布袋灰 、废布袋、废包装袋、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9 脱硫渣、除铊污泥 以及职工的生活垃圾。项目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详见表 3-7。 表 3-7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分类 性状 产生量 ( t/a) 处理或处置方式 排放 量 1 重力沉降灰尘 一般固 废 固 384 返回回转窑熔炼 0 2 布袋灰 危险废物 固 593.13 返卖湘潭县康大工贸责任有限公司 0 3 除铊污泥 固 0.08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0 4 脱硫渣 一般固废 固 80 外卖水泥厂 0 5 废布袋 固 0.5 返回布袋生产商修补或重塑 0 6 废包装袋 固 2 交返供货商重复利用 0 7 生活垃圾 / 固 22.5 在厂区内集中收集后 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0 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3.2.1 环境保护目标 (1)本项目生产废水 及初期雨水 全部回用,生活污水排入仁化县有 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浈江。本项目的建设不能造成浈江水质等级下降。 (2)保护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保护区域声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类标准。 (4)评价范围内以工业用地为主,主要敏感点为附近村庄等,具体环境敏感点见表 3-8 和图 1-2。 表 3-8 主要环境敏感点 序号 敏感因素 敏感点 与项目位置关系 环境功 能区划 村落人口 方位 距离 (m) 户数 (户 ) 人口 (人 ) 1 环境 空气 麻洋 村委 中村 NE 860 环境空气 (二类区 ) 16 102 2 黄屋村 51 201 3 新屋村 15 90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0 4 雷坑 村委 彭邓屋 NW 1498 63 346 5 石门楼 NW 1142 41 208 6 竹头下 NW 1810 68 387 7 大庙前 总部 W 1168 85 466 石门楼 分部 S 770 4 20 8 谭屋 村委 谭屋村 NE 2440 90 430 9 冷田 N 1775 39 184 10 旱田 NE 2170 23 135 11 新庄 村委 新华屋 NW 2340 21 74 12 老华屋 N 2880 31 119 13 老围 N 390 29 125 14 新围 NW 450 29 114 15 岭尾 N 280 40 158 16 上街 NW 250 43 161 17 下街 NW 605 24 107 18 糖寮 NW 1100 43 198 19 水环境 浈江 E 50 类水 注: 麻洋村委下属三个村的房屋交错而建,很难明确区分,故与项目距离取最近的房子 XX 锌业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氧化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21 3.3 污染防治措施 3.3.1 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