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甲醛生产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Word 文档 -可编辑 建设单位: XX 木业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二 O 一七年九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 1 1.1基本情况 . 1 1.2选址合理性及产业政策相符性 . 2 1.3建设内容及总平面布置图 . 5 1.4产品方案 . 10 1.5原辅材料消耗及能耗水耗 . 10 1.6生产设备清单 . 14 2.污染源分析 . 17 2.1生产工艺流程 . 17 2.2产污 环节 . 21 2.3污染源强 . 22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 27 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 30 5.公众参与 . 31 5.1参与目的 . 31 5.2公告 . 32 5.4单位意见调查 . 46 1 1.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 项目由来: XX 木业(仁化)有限公司(下称“ XX 木业”)位于XX市仁化县丹霞街道办狮井村,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5 月,注册资金为 5000 万港元,是一家专业生产刨花板及配套贴面深加工、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林板一体化企业。公司 原 有 3 万 m3/年和 5 万 m3/年刨花板生产线各 1 条。为满足市场需要,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公司于 2012 年提出 淘汰厂内现有的 2 条低产能刨花板生产线,利用现有 厂区建设年产 22 万 m3均质刨花板生产线 1 条及年产 1000 万 m2贴面生产线 1 条 , 并配套建设制胶装置 。该改扩建项目已编制环境报告书,并获 XX 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同意(韶环审 2012492号) 。 然而,制胶车间所需的 48%高浓甲醛溶液本地市场供应不足,其储运过程又容易自聚,加上甲醛毒性大、易燃、易爆,大规模、长距离运输将带来较大的环境风险。为保证制胶原料供应 、降低物料运输量及其环境风险程度, XX 木业 拟投资 937 万元,在其 现有厂区内, 配套建设年产 1.7 万吨甲醛生产线 1 条。 项目名称:甲醛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 XX 木业(仁化)有限公司 建设地址: XX 木业现厂区预留发展车间内。 行业类别: C2023 刨花板制造。 项目性质:扩建。 投资额: 总投资 937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787 万元, 铺底 流动 2 资金 150万元。 环保投资约为 53 万元,占 总投资 的 5.66%。 项目概况: 主要建设 内容 为整套制醛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包括甲醇储槽、甲醛中间槽、甲醛成品槽、各种料泵、“三废”防治设施、风险 防范设施 。 制醛生产线 主要以外购甲 醇 为原料,经 “催化氧化、换热冷却、吸收”等工序,制得 48%浓度的甲醛溶液。据调查, XX木业改扩建工程实施后, 48%甲醛溶液总需求量为 14360t/a,考虑一定合理冗余,配套甲醛生产线的设计规模为 1.7 万 t/a。项目实施后,装置使用率 84.5%,甲醛产品全部自产自销,无外售。 项目定员 :制醛车间 劳动定员 20 人, 由原制胶车间定员中调剂解决,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故扩建后 XX 木业全厂总 定员 363 人不变。全部员工均不在厂区住宿 。 工作制度: 实行 3班 24小时工作制,年生产 280 天。 预计投 产日期: 2018 年 1 月。 1.2选址合理性及产业政策相符性 ( 1)选址合理性 与仁化县城区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本扩建工程均在仁化县大岭工业园 XX木业(仁化)有限公司现有厂区范围内进行,不新增占地,对照 XX 市仁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本项目厂址处规划土地利用类型为工业用地,符合要求。因此本报告认为项目选址合理。 与 XX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2006-2020)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 XX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2006-2020),为主动引导和调 3 控社会经济发 展和产业布局,划分出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引导利用区。引导利用区主要是指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源与生产生活空间的区域,本项目的建设位于规划中划定引导利用区,符合要求。 与周边环境功能的相适性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 201129 号文 ),受纳水体为董塘河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董塘河不属于水源保护区,不属于不能布设排污口的水域。本项目利用原有合法排污口,符合其水域功能要求。 本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属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不属于禁止排放污染物的一类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符合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 与丹霞山规划相容性分析 根据广东省丹霞山保护管理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 136号 )中第十五条、第十七条规定如下: 丹霞山保护范围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和景观环境保护带。 A、特级保护区是全面体现丹霞山地质、地貌、遗迹和天然名胜的区域,包括金龟岩 -金龙山、大石山和大湖坑区域。特级保护区内禁止一切人工建设及其他影响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B、一级保护区是特级保护区之外的典型丹霞 地貌分布区,包括丹霞景区的大部、金龟岩、大石山特级保护区外围、飞花水景区中部、 4 仙人迹景区南部、五马山小区等。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度假村、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服务设施,除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外,严禁修建公路。 C、二级保护区是一级保护区的外围,对一级保护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的区域。包括大部分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区。二级保护区内严格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 D、三级保护区是丹霞山内,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区域。三级保护区内可以建设必要的旅游服务点,但是限制建设度假村。 E、景观环境保护带是三级保护区以外与外 围公路之间的丘陵平原范围。景观环境保护带内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和烧荒,禁止开辟用材林生产基地。 根据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7-2025)中规定,按其风景资源保育分级规划图(图 2.3-3),本项目距其外围景观保护带边界约 2600米。故本项目选址不属于国家、省级 /市级自然保护区或风景旅游区规划范围,且符合广东省丹霞山保护管理规定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项目周边水域功能要求、符合广东省丹霞山保护管理规定有关规定,是合法合理的。 ( 2)产 业政策相符性 本扩建内容为 XX 木业刨花板生产线的配套制醛车间,企业主生产线 属于 国家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2017 年修订 )中鼓励类:“一、农林业 48、 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和三剩物的深度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以及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 5 本 )中的鼓励类:“一、农林业 48.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和三剩物的深度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 ;配套制醛生产线不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2017 年修订 ) 及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 ) 中限制和淘汰类,为允许类。 可见,本项目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 1.3建设内容及总平面布置图 本扩建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仓储工程、环保工程和公共工程等。 ( 1)主体工程 主体工程为制醛车间及其控制楼,其中制醛车间为 3 层钢结构(门式刚架、钢檩条、彩色压型钢板)标准厂房,主要布置有制醛生产线 1 条;制醛控制楼为单独的 1层砖混结构厂房,主要布置制醛生产装置的电控设备。各车间着重考虑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维修的功能要求及通风采光等因素,防火分区及防火安全出口的设置。 ( 2)辅助工程 辅助工程包括甲醇贮罐、甲醛贮罐、供热系统、机 修车间、五金物料库等。 本扩建工程将配套新增 2 个 200m3的甲醇贮罐, 1 个 30 m3的甲醇中间贮罐和 1 个 30 m3的甲醛中间贮罐。 3 个 510 m3甲醛贮罐(两用一备)全部依托在建工程制胶车间配套。 制醛车间用热全部由在建工程的热能中心提供,配电房、机修车间、五金物料库也全部依托 XX木业主生产线提供,不再新增配置。 ( 3)环保工程 6 环保工程消防泵房及水池、污水处理站、废气治理设施等。 ( 4)公共工程 公共工程主要包括供水、供电、消防、绿化、道路、办公区等。 供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全部由现有工程的供水系统提供,不 需扩大供水能力。 给水系统由给水管网 , 水池和水泵房组成 。 给水管网经给水管道储存 在消防和生产水池,消防水泵和生产变频供水设备提供管网水压和流量,经供水管网到各个生产和消防用水点。 供电:本扩建工程装机容量不大,供电系统全部依托在建工程。由 1.5 公里外的丹霞街道办狮井村变电站供电。 10kV 架空线路引至厂址围墙边,落地后采用电缆线路引入厂内 10kV 中心配电房。在厂内设 3 处车间变配电房, 选用 SC11-2000/10/0.4 型变压器 3 台 , 10kV中心配电房放射式电缆出线至各台配电变压器和 10kV 电动机。 消防: 消防系统 由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系统组成。消防水依托在建的 1 座 20m 23m 2.5m(有效容积 1150m3)消防水池供应;室内消火栓设计供水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水量和水压均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的要求;灭火器设计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配置。灭火器均配置在组合式室内消火栓内。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工程一览表见表 2.4-1。 表 2.4-1 主要建构筑工程一览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耐火等级 面积 /容积(m2/m3) 结构特征 备注 1 制醛车间 一级 391.5 轻钢结构 制醛生产装置车间 , 7 新增 2 制醛控制楼 一级 123.6 砖混结构 新增 3 尾气锅炉房 一级 32 轻钢结构 新增 4 配电房 一级 450 砖混结构 依托在建工程 5 机修间 二级 350 轻钢结构 6 五金物料库 二级 500 轻钢结构 7 消防泵房 一级 50 砖混结构 8 污水处理设施 一级 20 砖混结构 9 厕所 一级 50 砖混结构 10 大门传达室 一级 50 砖混结构 11 办公楼 一级 950 框架结构 12 职工食堂 一级 800 框架结构 13 消防水池 1150m3 砖混、防渗 14 事故池 1000m3 砖混、防渗 15 循环水池 180m3 砖混、防渗 16 1#初期雨水池 400m3 砖混、防渗 17 2#初期雨水 400m3 砖混、防 8 池 渗 9 图 2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10 1.4产品方案 本配套甲醛生产线产品为 48%高浓度甲醛,全部供给制胶车间使用,不外售,生产线最大产能 1.7 万 t/a,实际产量根据制胶车间需求量进行调节,正常年产量为 14360t/a。甲醛产品质量达到一等品以上。详见 。 表 2.6-1 工业甲醛国家标准指标( GB/T9009-2011)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密度( P20), g/cm3 1.075 1.114 甲醛含量, % 37.0 37.4 36.7 37.4 36.5 37.4 酸度(以甲酸计), % 0.02 0.04 0.05 色度 Hazen 单位(铂 -钴) 10 铁含量, % 0.0001 0.0003(槽装) 0.0005(槽装) 0.0010(桶装) 0.0010(槽装) 甲醇含量, % 供需双方协商 注:本项目甲醛 产品的甲醇含量 0.1% 0.2%之间。 1.5原辅材料消耗及能耗水耗 ( 1)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原辅材料的用量、用途、来源、贮运方式及运输条件等见表 2.7-1,特殊原辅材料和产品理化性质见表 2.7-2。 11 ( 2)能耗情况 制醛生产装置的用热环节主要甲醇蒸发器和过热器,其中甲醇蒸发器蒸汽使用量为 0.4t/h,为间接加热,使用后蒸汽冷凝水循环使用;过热器蒸汽使用量为 0.6t/h,是将蒸汽作为配料加入物料中达到加热物料和调节配比的目的。根据建设方案,扩建工程将设置 1 台 1t/h 的尾气锅炉,主要以第三级 吸收塔尾气作为燃料,仅开机时使用少量的甲醇作为补充燃料。在焚烧处理尾气的同时,为生产线提供足够的蒸汽。 另外,甲醛生产装置的设计电力单耗为 45kWh/吨产品,本项目 48%甲醛产量为 14360t/a,则总电耗为 64.62 万 kWh。 12 表 2.7-1 项目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用量(t/a) 来源 储存位置 贮存方式 物态 火险类别 包装状态 运输条件 运输频率(次 /年) 最大贮存量( t) 生产 场所 储存 场所 1 甲醇 8391.5 国内 储罐区 储罐 液体 甲类 槽车贮罐 槽车 100 3 900 2 银催化剂及其载体 0.56 国内 - - 固体 - - - - - - 3 新鲜水 15820 自制 - - 液体 - - - - - - 4 空气 17007 大气 - - 气体 - - - - - - 表 2.7-2 特殊原辅材料和产品理化特性 序号 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密度 外观性状 熔点 沸点 闪点 蒸气压 稳定 禁忌物 13 (g/cm3) () () () (kPa) 性 1 甲醇 CH3OH 32.04 0.79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97.8 64.8 11 13.33 (21.2 ) 稳定 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 2 甲醛 CH2O 30.03 0.815 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92 -19.4 60 /37% 0.595( 40) ( 37%) 稳定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14 1.6生产设备清单 配套甲醛生产线的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见表 2.8-1、表 2.8-2。 表 2.8-1 制醛车间 主要 非标准 设备清 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材质 1 蒸发器 1台 除法兰管外壳为 Q235-B, 其余均为不锈钢管,管为 25 2 2 过热器 1台 除法兰管外壳为 Q235-B, 其余均为 SUS304,管为 25 2 3 阻火过滤器 1台 除法兰管外均为 SUS304 4 氧化反应器(新型) 1台 除法兰管外壳为 Q235-B,其余均为不锈 25 2SUS316L 5 吸收一塔 1台 不锈钢 SUS304厚度 =4 6 吸收二塔 1台 不锈钢 SUS304厚度 =4(包括三号塔) 7 尾气锅炉(新型) 1台 板 Q235-B厚度 ,管为 20#G38 3.5 8 蒸汽过滤器 1台 不锈钢 SUS304厚度 =5 9 总气包 2台 板 Q235-B厚度 =8 10 分气包 1台 板 Q235-B厚度 =8 11 甲醇过滤器 1台 不锈钢 SUS304厚度 =4 12 尾气液封槽 1台 板 Q235-B厚度 =4 13 热水槽 1台 板 Q235-B厚度 =4 15 表 2.8-2 制醛车间 主要 标准 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材质 1 甲醇储槽 2台 材料 Q235-B,厚度 =4 5 6 内加热加防腐 PE-01专业防腐涂料 2 甲醇储槽 1台 材料 Q235-B,厚度 =4 5 6 3 甲醛中间槽 1台 材料 Q235-B,厚度 =4 内防腐 PE-01专业防腐涂料 4 甲醇中间槽 1台 材料 Q235-B 厚度 =4 5 板式换热器 1台 外购标准设备 6 板式换热器 1台 外购标准设备 7 玻璃钢冷却塔 1台 配 2万吨甲醛 8 一塔循环泵 2台 防爆型电机 9 二塔循环泵 2台 防爆型电机 10 甲醛成品泵 2台 防爆型电机 11 甲醇卸车泵 2台 防爆型电机 12 甲醛装车泵 2台 防爆型电机 13 三塔循环泵 1台 防爆型电机 14 热水循环泵 1台 防爆型电机 16 序号 名称 数量 材质 15 三塔加水泵 1台 防爆型电机 16 锅炉加水泵 2台 防爆型电机 17 甲醇上料泵 1台 防爆型电机 18 冷却水循环泵 1台 防爆型电机 19 罗茨风机 1台 112m3/min 49Pa 115kW进出口带消音 17 2.污染源分析 2.1生产工艺流程 目前国内工业甲醛绝大部分采用 甲醇空气氧化 法 制取,按所用催化剂类型,分为两类,分别为铁、钼催化剂法和银催化剂法。铁、钼催化剂法用 Fe2O3、 MoO3作催化剂,还常加入铬和钴的氧化物作助催剂,甲醇与过量空气混合 ,经净化、预热,在 320 380温度下反应生成甲醛;银催化剂法 在甲醇 -空气混和物的爆炸上限以外操作,用银丝网或铺成薄层的银粒为催化剂,控制甲醇过量,反应温度约为600 720。 本项目生产工艺采用银催化改良工艺,改良工艺也称甲醇完全转化工艺,它是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和接近化学当量的氧、醇比来达到高转化率,因而它不需要蒸馏设备则可以生产甲醇含量为 0.2 的工业甲醛产品,具有代表性的是 BASF 工艺,它已成为甲醛生产的主要方法 具有 能耗低、投资省、操作简便 等特点 。 本甲醛产品主要是以甲醇为原料,首先以一定配比的甲醇 和空气、水蒸汽经过过热器、过滤器进入氧化器,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甲醇脱氢成醛。甲醛气体和水蒸汽经冷却、冷凝由吸收塔吸收,制成浓度为 48%的甲醛溶液成品。 基本化学反应式可表示为: 主反应: CH3OH 1/2O2 CH2O H2O +157.25kJ/mol CH3OH CH2O H2 90.58kJ/mol 18 副反应: CH3OH 3/2O2 CO2 2H2O +673.90kJ/mol CH3OH O2 CO 2H2O +391.75kJ/mol CH3OH H2 CH4 2H2O +115.37kJ/mol ( 1)首先原料罐中甲醇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泵入高位槽,再从高位槽自流入蒸发器,进入蒸发器中的甲醇和从热水槽来的热水在加热段换热,温度提升至 42 48 。 ( 2)甲醇蒸汽、风机送入的空气、锅炉来的蒸汽混合后进入过热器,在过热器内经蒸汽加热至 120 左右后经过滤器、进入氧化反应室(氧化器),反应室经电打火加热至 300 的热点位置(该放电过程持续几十秒, 不足一分钟),由于主反应属于强烈放热反应,控制氧化室温度在 600 左右,进入氧化室甲醇气体在银触媒催化作用下发生甲醇氧化脱氢反应生成甲醛气体。 ( 3)产生的高温甲醛气体在氧化器换热段处与热水槽泵入的低温水换热后温度降至 60 80 后,进入第一吸收塔。甲醛蒸汽自下而上进入吸收塔,系统水从吸收塔自上而下喷淋而下,与甲醛气体在填料层混合,甲醛气溶于水形成甲醛液体从塔底排出,多余的未溶解的甲醛气体进入第二吸收塔与系统水混合后生成稀甲醛液体,第二吸收塔塔底稀甲醛液体返回第一吸收塔继续溶入甲醛气体,反复循环达到要求浓度 后,从第一吸收塔塔底排入甲醛中间贮罐,再泵入甲醛 成品 罐 贮存 。 ( 4)第二吸收塔稀甲醛先泵入冷却器,降温后再进入第一吸收塔。冷却器冷却水为自来水,冷却器排出冷却水经凉水塔降温后,再 19 回至冷却器,反复循环使用。 ( 5)第二吸收塔顶部未被吸收的气体称为尾气。尾气组成( w%)为 HCHO 0.03%、 CH3OH 0.13%、 H2O 1.52%、 CO2 7.05%、 CO 0.71%、 CH4 0.13%、 O20.27%、 H2 1.52%、 N288.64%,其中 37.84%的尾气循环使用,其余 62.16%进入尾气焚烧炉焚烧处 理。 ( 6)在氧化器中,脱氢氧化反应放热使夹套层的冷却水生成的水蒸汽,此部分生成的水蒸汽进入高位锅炉气包,输送至过热器,不足部份可由尾气锅炉蒸汽补充。 蒸发器底部排出的低温水进入热水槽,再用泵泵入氧化器底部用以冷却甲醛气体,产生的高温水靠压力输送至蒸发器,作为加热甲醇液体用水,产生的低温水再返回热水槽进入氧化器,如此反复循环。 主要工艺设备连接图见图 3.1-1; 带 产污节点 的工艺流程 图 见图3.1-2。 20 图 3.1-1 工艺 设备连接示意图 ( 注: 1 甲醇高位槽; 2 甲醇过滤器; 3 蒸发器; 4 过热器;5 阻火器; 6 空气过滤器; 7 鼓风机; 8 过滤器; 9 氧化器;10 第一吸收塔; 11 第二吸收塔; 12、 13、 14、 15 冷却器; 16 甲醇泵; 17、 18 循环泵 ) 21 2.2产污 环节 本项目 主要产污环节如下: 空气 过滤 高位槽 过滤 蒸发器 过热器 (带阻火 ) 过滤器 银催化氧化器 一级吸收塔 二级吸收塔 48%甲醛 图 3.1-2 工艺流程 及产污节点框图 尾气锅炉 蒸汽 换热器 鼓风机 甲醇 新鲜水 去离子水制备 换热器 吸收液 吸收塔尾气 GN 废气外排 热水 三级吸收塔 吸收液 间接加热 配料蒸汽 22 本项目 48%甲醛溶液生产 过程采用先进的改良银法甲醛尾气循环法生产,以电解银作为催化剂,工艺成熟可靠,工艺过程的主要产污环节为: 废水:甲醛装置中采用新型甲醇蒸发器 ( 专利号 200920232726.2)降低了甲醇蒸发,利用 1#甲醛吸收塔底甲醛作为热源就可以将甲醇蒸发,不使用蒸汽,不会产生冷凝水。尾气锅炉水封水,主要含用甲醛、甲醇,回收到生产装置利用不外排;循环水排污水和锅炉排污水主要为含盐类的清净下水,部分回用于绿化,其余部分排入雨水管道。 废气:甲醛生产过程反应器、气柜和管道、阀门等连接处会有少量无组织排放废气产生,主要含有甲醇和 甲醛;工艺废气主要来自第二吸收塔处排放的尾气,主要含有 H2、 CO、 CO2、 CH4、 N2、 CH3OH 等,部分循环使用,其余部分经水封后进入两台配套的尾气锅炉燃烧后分别经 30m 高的烟囱排放,出口内径 0.5m,经焚烧后排出的废气主要成分为 CO2、 N2、水汽等。 固体废物:本工艺约 6 个月更换一次催化剂银,产生于氧化反应器,年产量约为 8kg,交由供应商再生处理。 噪声:鼓风机、空压机、各类泵等会产生机械噪声,进行防振减震和消声处理。 2.3污染源强 为保证在建工程制胶原料供应、降低物料运输量及其环境风险程度, XX 木业 拟投资 937 万元,在其 现有厂区内, 配套建设年甲醛生产装置 1套。制醛生产线 主要以外购甲 醇 为原料,经 “催化氧化、换热冷却、吸收”等工序,制得 48%浓度的甲醛溶液。据调查, XX木业 23 在建工程实施后, 48%甲醛溶液总需求量为 14360t/a,考虑一定合理冗余,配套甲醛生产线的设计规模为 1.7 万 t/a。项目实施后,装置使用率 84.5%,甲醛产品全部自产自销,无外售。制醛车间 劳动定员20 人, 由原制胶车间定员中调剂解决,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故扩建后 XX木业全厂总 定员 363 人不变。生产线 实行 3 班 24 小时工作制,年工作 280 天, 年有效工作时数 6720小时。 经过前述调查和分析,扩建前后企业 主要污染源强如下: ( 1)现有工程(已建 +在建) 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制胶车间产生的制胶废气,采用“冷凝回流 +水封吸收”装置净化后排放;热压工段产生的热压含醛废气,负压集气后喷淋净化处理;削片、刨片、干燥、打磨、筛选、截断齐边、砂光、废板坯回收等工段产生的含尘废气,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或“多管旋风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治理措施;热能中心焚烧炉烟气与冷空气混合、除尘净化后进入干燥机作热源,最终经干燥机排气筒排放,为热能中心 干燥机废气,该废气经多管 旋风除尘器治理后排放;甲醛、氨水储罐大小呼吸产生的储罐废气,设有喷淋降温装置;员工食堂的油烟废气,采用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经分析,主要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废气量 317520 万 m3/a、颗粒物 148.7t/a、甲醛6.9t/a、甲醇 2.3t/a、二氧化硫 32.3t/a、氮氧化物 64.6t/a。 在建工程制胶车间采用无脱水制胶新工艺,无脱水废水产生和排放; 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制胶、调胶反应釜清洗水 和热压废气净化水 ,废水量 16.7m3/d, 污染物浓度较高 ; 员工生活污水 14.5m3/d,污染物浓度较低。生产废水全部用于热 能中心进料的喷洒降尘,不外排;生 24 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初期雨水一次暴雨最大 最大收集量为 754m3,全年约 6260m,收集 后 初期雨水池中均匀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折 22.4m3/d。经分析,外排废水量为 1.03 万 m3/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 COD: 0.92t/a、 NH3-N: 0.10t/a。 固体废弃物包括:木料堆场、生产线、除尘器等产生的各类木废料;导热油炉及其除尘器产生的灰渣;制胶、调胶反应物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物;生活及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站污泥等。各种固废 均为一般固体废弃物,总产生量为 17803t/a,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无外排。 主要 噪声源 包括削片机、刨片机、干燥机、筛分机、振动筛、砂光机及空压机、风机、泵类等, 源强 85 105dB( A)之间, 生产线变更和厂区平面布局调整使厂区噪声源数量和位置发生了变化。环保措施包括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减振、声屏障、消声器等,厂界环境噪声现状可达标。 ( 2)扩建工程 废气污染源 : 主要包括 制醛尾气 ( GN1) 和罐区 大小呼吸产生的储罐废气( GN2) ,特征污染物为甲醛和甲醇。其中制醛尾气作为全部作为锅炉燃料焚烧处理 后 经 25m 高 、 内径 0.6m 排气筒排放;大小呼吸产生的储罐废气,设有喷淋降温装置。经分析计算,主要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废气量 2952 万 m3/a、甲醛 0.05t/a、甲醇 0.31t/a。 废水污染源: 生产废水主要包括 车间地面 清洗水 ( 1.8m3/d)和实验室废水( 0.8m3/d) ; 初期雨水一次暴雨 最大收集量为 12m3,全年约 108m,收集 后 初期雨水池中均匀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折 25 0.4m3/d。扩建工程废水处理依托在建工程,初期雨水经收集池沉淀去除泥沙并回收木皮碎屑后,与车间地面冲洗水、实验室废水一并,均匀送 入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 。 经分析,外排废水量为 0.09万 m3/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 COD: 0.08t/a。 固体废弃物:包括废 催化剂 及其载体( SN1) 、蒸发器残液 ( SN2) 、实验 室废液 ( SN3) 和污水处理站污泥 ( SN4)等。固体废弃物总产生量为 6.76t/a,其中危险废物 1.5t/a,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无外排。 噪声源: 包括鼓风机、空压机、通风机和 各种 泵 类 等, 源强 7590dB( A)之间 。环保措施包括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减振、声屏障、消声器等,厂界环境噪声现状可达标。 扩建工程主要污染源强汇总见表 3.6-1。 ( 3)总体工程(现有工程 +扩建工程) 扩建工程实施后, XX 木业总体工程排放量统计如下: 废水量 1.12 万 m3/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 COD 1.01t/a、 NH3-N 0. 10t/a;废气量 320472万 m3/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颗粒物 148.7t/a、甲醛 6.95t/a、甲醇 2.61t/a、二氧化硫 32.3t/a、氮氧化物 64.6t/a;固体废弃物总产生量 17809.76t/a,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无外排。 26 表 5 运营期污染防防治措施一览表 污 染源 污染物 治理措施 预期效果 废气 制醛尾气( GN1) 甲醛、甲醇 尾气锅炉焚烧处理 良好 甲醇储罐废气( GN2) 甲醇 夏天高温时,甲醇储罐喷洒雾状水降温 较好 废水 地面清洗水( WN1)、实验室废水( WN2)和初期雨水( WN3) COD、 BOD5、 SS 初期雨水经收集池沉淀去除泥沙并回收木皮碎屑后,与车间地面冲洗水、实验室废水一并,均匀送入地埋式一体化生化处理装置与生活污水一并处理达标后排放 良好 固废 银催化氧化器 废银催化剂及其载体 交由供应商再生 良好 甲醇蒸发器 蒸发 器残液 开车回用于生产 实验室 实验废液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污水处理站 污泥 作农家肥返林回田 鼓风机、空压机、通风机和泵类等 噪声 合理布局,加强绿化;选用技术先进、运行稳定的低噪声设备;车间作隔声、吸声处理;设备基础做减振处理;进出风管配软接头、消声器等 良好 27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 1)环境空气 各监测点的 SO2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范围均较低,评价区域的 SO2小时平均浓度范围在 0.009(L) 0.090mg/m3之间,日平均浓度范围在 0.005 0.029mg/m3之 间,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在所有监测次数中, SO2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为 0.090mg/m3,标准指数为 0.18;SO2日平均浓度的最大值为 0.029mg/m3,标准指数为 0.19。 SO2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出现在 A2东陂 监测点;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 A3狮井 监测点。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评价区域的 SO2浓度较低,满足评价标准要求。 各监测点的 NO2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范围均较低,评价区域的 NO2小时平均浓度范围在 0.015(L) 0.086mg/m3之间,日平均浓度范围在 0.008 0.033mg/m3之间 ,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在所有监测次数中, NO2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为 0.086mg/m3,标准指数为 0.36;NO2日平均浓度的最大值为 0.033mg/m3,标准指数为 0.28。 NO2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出现在 A6岭田 监测点,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 A1厂址北和 A6岭田 监测点。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评价区域的 NO2浓度较低,满足评价标准要求。 各监测点的 NH3小时平均浓度均较低,评价区域的 NH3小时平均浓度范围在 0.017(L) 0.077mg/m3之间 ,未 出现超标 。其中 A5 下廊田 、 A6 岭田 监测点各次监测均未检出 。在所有监测次数中, NH3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为 0.077mg/m3,标准指数为 0.39, 出现在 A1厂址北 28 监测点 ,说明现有工程少量无组织排放的 NH3对厂址附近区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可以接受 。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评价区域的 NH3浓度较低,满足评价标准要求。 各监测点的 CH2O小时平均浓度 除最近监测点 A1厂址北有时检出外,其他各监测点在各次监测中均未检出。经过统计, A1 厂址北 CH2O检出率为 53.6%,最高达到 0.032 mg/m3, 标准指数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