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 二 O 一七年九月 : 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化项目 : XX肉类加工有限公司 : : XX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 :工咨甲 : : :梅廷涛 马建山 杨 硕 史 洁 王晓亮 王道甫 :廖桂荣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承 办 单 位 法 人 代 表 项 目 编 制 单 位 证 书 编 号 总 经 理 项 目 负 责 人 主 要 编 制 人 员 审 定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 1.2建设内容和规模: .1 1.3产品方案 .2 1.4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2 1.5建设期限 .3 1.6效益分析及评价 .3 1.7综合评价 .4 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编制依据 .4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6 2.1项目建设背景 .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0 第三章 市场分析 . 13 3.1国际市场前景 .13 3.2国内市场前景 .13 3.3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14 第四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16 第五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 17 5.1工艺技术方案设计原则 .17 5.2产品采用的质量标准 .17 5.3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 .18 5.4原材耗料及产品方案 .20 5.5主要生产设备选型 .21 5.6原料、辅助材料、包装及燃料电力供应 .24 第六章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 . 26 6.1建设要求 .26 6.2项目建设地点 .26 6.3项目区基本情况 .26 第七章 项目 建设目标 . 29 7.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9 7.2厂区总体布局方案 .30 7.3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 .30 7.4节能、节水工程 .32 第八章 项目建设内容 . 33 8.1土建工程 .33 8.2仪器设备 .34 8.3其他建设投资 .36 第九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37 9.1投资估算依据 .37 9.2项目总投资 .38 9.3资金筹措 .40 第十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 41 10.1项目建设期限 .41 第十一章 土地、规划和环保 . 42 11.1土地、规划 .42 11.2环境保护 .42 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 47 12.1项目建设期的组织管理 .47 12.2项目 建成后运行管理 .47 12.3职工培训 .48 12.4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49 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及效益评价 . 51 13.1 财务评价分析 .51 13.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51 13.3总成本与经营成本估算 .53 13.4财务效益分析 .54 13.5不确定性分析 .56 13.6财务评价结论 .59 13.7社会效益评价 .59 13.8评价结论 .59 第十四章 招标方案 . 60 14.1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方案 .60 14.2建立组织 .60 14.3招标范围及内容 .60 14.4评标 .61 14.5固定资产移交 .61 第十五章 附表、附图及相关材料 . 62 15.1附表 .62 15.2附图 .62 15.3相关证明材料 .62 1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化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 XX肉类加工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俞章礼 1.1.3建设地点: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1.2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规划年屠宰加工生 猪 200 万头,总占地面积 180亩,总建筑面积为55952 平方米。 1.2.1 建安工程 主体工程:屠宰车间 41440 、宿舍 4302m、食堂浴室 1154 、仓库822 、收猪台检疫及待宰圈 3827 m 、化制急宰间 192、氨机房 616; 辅助工程:消防水池泵房 130 、配电站 240、锅炉房 453 、煤棚452 、污水处理站 216 、垃圾站 180 、污水池 972m、事故池 972m; 配套工程:门卫 69( 2个)、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 28570 、绿化面积 46820 、厂区其他附属工程及设施 1 项。 1.2.2 仪器设备购置 主要设备:屠宰设备 1 套;分割设备 1 套;包装设备 1 套;制冷设备 1套;计量设备 1 套;化验、消毒设备 1套;主要工器具设备及包装材料 1套;冷藏运输车辆及设备 20台。 2 1.2.3 其他 项目征地 180 亩。 1.3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屠宰加工生猪 200 万头。年产分割肉 75300 吨,白条肉 35100 吨,猪下货 45000 吨,其他副产品 18000 吨,猪骨 7000 吨,猪皮 200 万张。 1.4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4.1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 30357.8 万元,详见下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金 额 占投资 比 例 备注 1 建安工程 万元 9820.74 32.35% 2 仪器设备购置 万元 10290.0 33.90% 3 其 他 万元 3600 11.86% 4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1200 3.95% 5 预备费 1245.46 4.10 6 银行贷款利息 201.6 0.66% 7 铺底流动资金 4000 13.18% 1.4.2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 总投资 30357.8万元人民币,其中企业 自筹资金 23357.8万元,银行贷款 7000 万元 。 3 1.5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一年, 计划 2017年 9 月至 2018 年 8月完成。 1.6效益分析及评价 1.6.1经济效益 ( 1) 盈利能力情况 项目建成后,生产期平均年实现营业收入 221120.36 万元 (不含税),营业税金及附加 1090.77万元, 生产期平均项目总成本费用为 206938.51万元 , 营业收入扣除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利润总额为 13091.08万元。 ( 2) 财务效益评价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 后 为 31.88%; 财务净现值( Ic=8%)税 后 43506.47万元; 投资回收期税后 4.36 年; 总投资收益率 44.06 。 1.6.2社会效益 年屠宰加工 200万头生猪项目建设,旨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推进当地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增收,维护经济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将 与 广大 养殖 户 产业结盟, 按照 “公司 +基地 +协会 +养殖 户”的生产模式,带领更多的农户通过 生猪 养殖大走上致富道路。 项目单位与养殖户 签订收购合同,实行订单养殖, 对 养殖户饲养 的商品生猪达到 体重和质量标准 的 ,则全部按签订的保护价回收,如市场行情好,回收价再提高 一定比例,切实有效地 减少养殖风 险 , 确保养殖户都能从 生猪 养殖中获得较好的效益 , 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4 1.7综合评价 XX 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 200 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不仅为宜阳生猪逐步建立从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全过程监管链条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方资源转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可持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的场地、交通、通信、水电供给及原辅材料供应等条件完全具备。 项目建设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属目前国内同行业的 先进水平,项目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对于支持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职工就业将发挥积极作用。 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编制依据 1.8.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XX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 10120070039 资格等级:甲级 1.8.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监督司肉类联合加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78 2000);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畜禽屠宰厂环境质量标准;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令第 525号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 ( 8)河南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9)宜阳县“十二五”发展纲要; ( 10)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数据 6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猪肉占 我国当前 肉类消费的 65%,是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的菜篮子重要商品。生猪屠宰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牧 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乡市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扩大外贸出口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宜阳 地区 以良杂 猪 为主要品种,主要销售到广东 、上海等 市场 ,近年来由于 受到市场 行情低迷 、 生猪调运难度加大 等因素的影响,生猪 变得越来越难卖 ,许多养殖场的效益一直提高不上去,致使养殖户积极性受挫,对宜阳县生猪产业发展极为不利。 XX 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 2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将逐步建立从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全过程监管链条, 推动当地生猪产业和肉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 性 2.2.1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检疫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肉品多以小包装或分割肉形式出售,即便是在农村小肉摊上也很难有成套的头蹄下水及肉尸一同出售的,这给肉品检疫的实际操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为现今检疫工作的主要手段仍然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嗅觉及感觉对肉尸、头蹄、内脏器官以及淋巴结的病理变化、气味、色质、手感等理化性状进行综合评定,得出检疫结论,因此在头蹄、肉尸及内脏分散经营情况下的市场检疫质量是很难确定的。另外,在广大农村,还有少数人铤而走险,生猪私自屠宰 ,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如何确保肉品的检疫质量,让群众吃上放心肉?目前情况下的有效办 7 法,就是完善标准化的生猪屠宰加工厂建设,抓住源头检疫,重点放在生猪定点屠宰点的检疫上,提高检疫的科学性。屠宰加工厂建设通过配套化验、消毒设备,可有效提高生猪检疫率,确保肉品质量。 2.2.2项目建设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城乡卫生。 生猪屠宰对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和恶臭气体污染。一般规模小的 生猪屠宰场 都 没有按规范建设,配套设施很不完善,粪便、污水、废物等随地堆积或随意流放,污染了周边环境 。“小刀手”更是不经有关部门批准,到处 宰杀生猪,往往造成血水四溢,夏季更是臭气冲天,蚊虫苍蝇乱飞,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居民有意见,政府不满意。而规模化、标准化屠宰场加工厂都配套有严格的环保设施,并且通过有效的管理,可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确保市民生活卫生环境。 2.2.3项目建设有利于延续产业链,增加养殖效益。 宜阳农业基础较好,生猪养殖一直是该县的传统产业 , 生猪出口是近年来县外贸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全县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近 40%,成为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生猪的发展尤其是在出口创汇方面又是该县畜牧业发 展的中坚力量。当前该县生猪养殖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尽管生猪的发展呈现出上述优势,但也存在着生猪良比下滑、出口成本较高等不利因素。因此,为避免生猪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相互脱节 ,确保生猪生产和市场有效衔接、信息畅通,应把养猪场 (户 )和“猪贩子”、“肉贩子”及屠宰加工厂等纳入一体化产业链。同时, 随着肉类食品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屠宰行业对专业性技术要求和行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屠宰加工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日益紧迫。 2.2.4 项目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8 畜牧业是 宜阳县 农村经济的传统产业并占有重要地位 。多 年来,畜牧业的发展 一直 受到 县 委、 县 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宜阳县 制定出以建设“畜牧强 县 ”为发展目标的方针,并提出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发展规模养殖业,建立健全了基层服务体系和科技推广网络,促进了全 县 畜牧业跨越式的发展 。 为逐步实现从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一体化产业链发展, 要求相关的屠宰加工企业紧随发展步伐。 XX 肉类加工有限 公司年屠宰加工 200 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 是在河南省政府、宜阳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雨润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总投资 3亿多元, 年屠宰加工 200 万头生猪的项目。项目建设不仅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而且是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方资源转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可持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5项目建设是落实 河南省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 的需要 河南是畜牧大省,主要畜牧业生产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企业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产业链较完整、发展基 础较好,但与先进省市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产业化水平低、产业体系不完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较少等问题。建设畜牧产业化集群是应对河南畜牧产业化经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畜牧产业化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相衔接,以推动河南畜牧产业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同时,让更多的农户受益,提升劳动力价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9 河南省畜牧产业化(生猪)集群 宜阳 试验区是我省首 个生猪产业集群建设试点,产业集群内实行统一供种、多点布局、分段饲养,推行“专业化养殖、集约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模式。 生猪养殖大规模发展的基础必须要有加工转化,连接市场,拓宽销路,延长产业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加快猪的规模化养殖和一体化经营,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积极促进宜阳县畜牧业产业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所以建立该项目势在必行。 2.2.6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 宜阳县是农业大县, 2012 年被河南省定为省畜牧业养殖产业集群。建设生猪定点屠宰项目具有多重作用,一是可以 推动宜阳县产业结构调整,延长生猪产业生产链,培育壮大项目区域生猪产业的形成。二是通过项目实施可以以工哺农带动生猪养殖规模的形成,在确保农民生猪养殖收益的前提下,形成稳定、优质的生猪供货渠道。三是通过生猪养殖资源和屠宰加工资源、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结合,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宜阳县生猪加工业成为一个支柱产业。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2.2.7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加工等老道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宜阳县是农业大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养殖业仍将是广大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养殖业是宜阳县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是畜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行业。 10 与同类行业相比,养殖业具有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好、促进农民致富的面宽量大 、市场前景好的优势,适应我国国情和我县县情。该项目的建设,为农民建立和打通了一条稳定增加收入的渠道,能使生猪养殖生产效益得到有效保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较为长远的经济支撑。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项目建设的政策环境 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一直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切实搞好市场供应的同时,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调动养殖户(场)的养猪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消费和 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国家惠及“三农”的优惠政策和对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的特殊扶持措施,已经明确落实到生猪产业链。屠宰加工是实现猪肉从生产到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发展必然受到国家关注,国务院也多次对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进行修改,足以体现实行生猪标准化屠宰加工是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 目前,宜阳地区 现有的屠宰资源利用率低,损耗大,重复污染的机率高。同时从消费趋势看,冷藏肉、保鲜肉已成肉品消费的主流。 标准化 机械化屠宰加工场 的建设 , 可实现生猪 就地进行肉类深加工,一方面可以扩大我 县 生猪日屠宰量,促进生猪本地销售 ,打破屠场现有体制可能造成垄断局面,形成充分竞争机制;另一方面能拉伸产业链条,提高生猪生产的综合效益,增大屠场和养殖户的获利空间,进而推动 本县 养殖业的快速蓬勃发展 。因此,项目建设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广泛支持。 当前宜阳县依据 XX 市对外来投资企业的相关规定,项目建设 可享受税 11 收返还政策 、 规费减免政策 、 用地优惠政策 、 工商登记政策 、 项目补贴政策等 优惠政策 ,切实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3.2项目建设地点有利条件 ( 1)生猪养猪业现状水平 当前,宜阳县强力推进生猪养殖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实现了全市生猪养殖的 又好又快发展。 2009 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 63.53万头,加上本市及周边地区,生猪资源远超 200 万头。 本地区生猪养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 “大”。产品产量大;产品外销量大,超过 50%的生猪外销往外地。二是“快”。发展速度快,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制订了能繁母猪补贴、标准化养殖场项目补贴等一系列扶持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生猪养殖业行情价高利好,群众发展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三是“高”。生猪养殖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生猪养殖对促进农民增收 的作用不断提高。四是“优”。在品种结构上,良种率不断提高;在生产布局上,养殖区域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五是“强”。带动力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饲料、兽药、加工、冷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也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 2)水、燃料、电力及其他供应条件 本项目需要的水、燃煤、电力市场供应充足。 水资源: 宜阳水资源 十分丰富, 全县水资源 量为 4.49 亿立方米, 有 大小水库 19 座, 可满足项目建设用水需求; 电力: 全县处在华中电网覆盖之下, 50 万伏高压线路横贯全境,电力充沛 。 煤炭能源:河南省是煤炭资源大 省。 2009 年数据显示, 已查明资源储量651.14 亿吨 (含正在勘察的资源储量 ), 已动用资源量 49.30 亿吨 , 保有资源 12 储量 601.84亿吨 ,年生产原煤 2.3亿吨。项目区宜阳县探明储量 1.3 亿吨,煤炭年产量 300万吨。完全可满足本项目对煤炭能源的需求。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 是 宜阳县委、县政府按照举全县之力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思路,强力打造全县招商引资主阵地和经济发展新平台 。目前 产业集聚区内道路、供电、供水、排污、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 其他:宜阳 县农副产品、劳力资源 , 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2.3.3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撑 本项目是以雨润集团现有技术资源为依托,以中西式熟肉制品加工业为主,配套生猪养殖、屠宰、分割、冷藏、腌腊制品、罐头制品、农工科贸一体化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控股、商贸、物流运输、高科技材料开发的大型集团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具有多年的生猪屠宰加工经验。随着国家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雨润集团从 2005 年下半年对长江流域各省肉制品销售市场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建设了一批食品加工企业。本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线路成熟。项目完成后,屠宰及加工生产达到国际上先进的生猪屠宰生产线要求,以确保最 终产品的高质量、高标准、高附加值。 13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国际市场前景 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肉制品总量占肉类产品总量的 70%以上,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比例,与其工业发展水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均有着密切联系。 由于前些年欧洲发达国家疯牛病及生猪口蹄疫的蔓延,欧洲国家大量牲畜被销毁,他们所需的肉制品需大量从非疫区国家进口。而我国正属于非疫区国家,所以肉类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前景是广阔的。 另外,欧洲以外的某些地区在农业生产上不具有优势,对进口农产品有很大的依赖性,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 农产品对 WTO 成员国的出口有了较大增长,这将是我国肉类食品生产及加工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3.2国内市场前景 我国目前肉类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肉制品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却很低,尚不足 10%,肉制品加工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二十一世纪国内食品市场将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按照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我国国民经济要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食品产业将向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品种、 质量、卫生、营养、风味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家庭饮食社会化、食品结构营养化、传统食品现代化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要为不断增长的城市居民消费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食品。我国肉制品需求总量约为 1500 万吨,而目前我国正规厂家生产的肉 14 制品总量约 200万吨左右,尚无法满足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肉制品总量消费虽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但要达到 25%的水平还是有可能的,因此,其发展潜力和空间是很大的。肉制品工业将是未来工业主力军,肉类加工产业是蓬勃向上的朝阳产业。 XX肉类加工有限公司为雨润食品公司全 资子公司,在产品加工及销售上接受雨润总公司的全权控制。目前,雨润食品公司已在全国 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电脑销售服务体系,成立了 200 多个办事处,有 3000 多人的销售服务队伍分布在全国各地,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 2002 2005 年雨润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在长三角地区销售大量肉食品。为了减少运输成本,集团公司研究制定出开发中原市场的计划,先后组建一些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当地或周边生产,本次项目建设 200 万头生猪屠宰线,利用当地生猪资源进行肉类食品加工,能进一步满足本地区及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3.3产品市场竞争优 势 经不确定因素分析,产品成本、价格变化(含生猪价格)、行业标准和质量要求对产品市场的影响程度最为敏感。 ( 1)原料成本与长三角地区相对而言比较低廉;就地加工,减少运输中转环节,运输成本低廉;水、电、煤炭就近供给,降低生产成本;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费用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 2)销售市场占有额取决于价格因素。通过优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规范的管理,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即使价格波动,企业产品仍具有抗风险的能力。 ( 3)市场竞争优势还取决于产品质量。雨润集团所生产的产品不仅早已获国际质量认证,而且在同行中,多 年来其质量处于领先水平。本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产品质量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15 ( 4)宜阳县自然条件较好,受外界疫病影响较少。因此,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所产肉猪的品质比较优良,质量安全有保障,具有天然绿色食品的独特风味和市场魅力,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加之资源丰富,劳力充足,养猪成本较低,因而市场竞争能力较强。 16 第四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XX 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是 新注册的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下属的一家分公司, 以雨润集团现有技术、资金等资源为依托,建设的集生猪屠宰 、冷藏、加工为一体 的生产企业。 江苏雨 润食品产业集团 是以中西式熟肉制品加工业为主,配套生猪养殖、屠宰、分割、冷藏、腌腊制品、罐头制品、农工科贸一体化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控股、商贸、物流运输、高科技材料开发的大型集团化企业。企业初创于 1993 年 1 月,通过艰苦创业,奋斗拼搏,企业迅速崛起。企业现有职工人数 40000 多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2000 多人,并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聘请多名专家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雨润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和企业发展战略专题研讨。 2009年,雨润实现销售收入 451 亿元,在最新的中国企业 500 强中排名第 135 位,中国制造业 500 强第 60 位,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第 7 位,中国肉食品加工业第 1位。截至 2017 年 6月底,集团生猪屠宰产能达 2855万头,稳居世界首位。雨润牌低温肉制品市场占有率连续 12 年位列全国第一。 雨润集团在全国肉食品行业中率先通过 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之后,又在同行业中率先推行 HACCP 管理。自 1996 年以来,先后被列为“江苏省重点龙头企业”、“南京菜篮子工程”、“全国企业管理先进单位”。产品多次荣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