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化工原料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X X 化 工 原 料 技 改 造 项 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Word 文档 -可编辑 建设单位: XX 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盖章) 编制单位: XX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 O 一七年十一月 项目名称: XX 化工原料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XX 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编制单位: XX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盖章) (评价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XXXX 号) 项目负责人: 张 XX (签字) (证书编号: A34XXX 登记类别:化工石化医药类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审核: 张 XX (签字) 报告书审定: 张 XX (签字) 主要编写人员: 姓名 职称 环评工程师 (上岗证号) 负责章节 签名 李 XX 高级工程师 A3 第 2、 3、 4、 7、 11、12、 13 章 杨 XX 助工 第 1、 5、 6、 8、 9、 10、14 章 其他参加人员: 目 录 1.总 则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评价原则及评价重点 . 3 1.3 评价目的 . 3 1.4 评价标准 . 4 1.5 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及评价因子 . 5 1.6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 7 1.7 产业政策分析 . 9 1.8 环评工作程序 . 10 2.现有生产装置情况 . 12 2.1 项目概况 . 12 2.2 三环分公司公辅设施现况 . 17 2.3 三环分公司全厂污染物排放情况 . 24 2.4 氟硅酸钠装置 . 29 2.5 排污许可证 . 33 2.6 污染源监测 . 36 3.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 39 3.1 基本情况 . 39 3.2 主要原材料、辅料、燃料 . 51 3.3 公用工程 . 52 3.4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流程 . 57 3.5 相关平衡 . 63 3.6 技改项目完成后“三本帐”核算 . 65 3.7 达标排放分析 . 66 3.8 工艺及产品先进性分析 . 67 3.9 氟硅酸处置的可行性分析 . 68 4.清洁生产分析 . 71 4.1 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 71 4.2 结论 . 75 5.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 . 76 5.1 自然环境 . 76 5.2 社会环境 . 78 5.3 环境质量现状 . 81 5.4 规划和条例 . 86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89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89 6.2 运营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 89 6.3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98 6.4 运营期声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 98 6.5 运营期固废处置影响分析评价 . 102 6.6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102 6.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102 6.8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103 7.环境风险评价 . 104 7.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重点和范围 . 104 7.2 风险识别 . 104 7.3 厂内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站 . 105 7.4 厂址周围敏感目标 . 106 7.5 物质危险性识别 . 107 7.6 工艺系统危险性识别 . 108 7.7 重大危险源识别 . 109 7.8 风险事故的确定及分析 . 111 7.9 风险管理 . 111 7.10 风险发生后的措施 . 114 7.11 现有风险防范措施依托的可行性分析 . 116 7.12 应急预案 . 116 7.13 结论 . 117 8.公众参与 . 118 8.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内容 . 118 8.2 公众参与调查对象 . 118 8.3 公众参与的调查方式及内容 . 119 8.4 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 . 120 8.5 环境投诉问题 . 126 8.6 公众意见采纳说明 . 126 8.7 公众参与结论 . 126 9.厂址合理性分析 . 128 9.1 厂址与规划 . 128 9.2 厂址与环境敏感目标 . 129 9.3 厂址选择与环境功能 . 129 9.4 氟硅酸输送管线选线合理性 . 129 9.5 厂址选址的环境风险 . 129 9.6 结论 . 129 10.环保措施汇总 . 131 10.1 建设期环保措施 . 131 10.2 运行期环保措施 . 131 10.3 竣工验收一览表 . 132 11.经济损益分析 . 133 11.1 经济效益分析 . 133 11.2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 133 11.3 项目环保投资分析 . 134 11.4 结论 . 134 1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135 12.1 工程环境管理 . 135 12.2 环境监测计划 . 137 12.3 环境监理计划 . 137 13.总量控制 . 141 14.总结论 . 142 14.1 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 . 142 14.2 周围敏感目标 . 143 14.3 达标排放和清洁生产 . 143 14.4 环境质量现状 . 143 14.5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144 14.6 环境风险 . 144 14.7 公众参与 . 144 14.8 总量控制 . 145 14.9 总结论 . 145 附件: 1:审批登记表 2:环评委托书 3: XX 市西山区经济贸易局文件西经贸海工管企业备案【 2017】 0015 号技改项目备案证 4: XX 西山区环保局关于 XX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XX 化工原料技术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标准的复函 5:排污许可证 6:氟硅酸供应合同 7:废水零排放项目竣工验收表 8:云天化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3.5万吨年氟硅酸钠项目环评 XX省环境保护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云环许准【 2007】 270号 9:云天化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3.5万吨年氟硅酸钠项目竣工验收 XX省环境保护厅意见 云环验【 2010】 21号 10: 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 XX氟化学有限公司 30kt/a冰晶石项目试运行申请的批复 昆环保复【 2011】 185号 11: 氟化学公司竣工环保验收 说明 12: 3.5 万吨氟硅酸钠废气污染源变更情况的报告及西山区环保局关于变更情况报告的回复 13: SO2减排项目验收批复 14:环保守法证明(资源综合利用申报) 15: 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16: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批复 17:入园意见 18: 水资源综合利用 19:监测期间生产工况 20: 现状监测 21: 公众参与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审查及环评工作进度管理表 23: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技术文件审查、审定表 24:专家意见 25:专家意见修改对照表 I 前 言 XX 国际化工有限公司 三环分公司是具有 30 多年历史、我国第一家采用湿法磷酸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国有大型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主要生产装置有硫酸、磷酸、重钙、磷酸一铵、 精制磷酸、磷酸二铵、 氟硅酸钠等。与美盛公司、中化、烟台农资公司合资建设磷酸二铵装置。 根据 XX 国际化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在 “十二五 ”期间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的要求,计划在 “十二五 ”期间共建设两套 10 万吨 /年工业级磷酸装置(目前已在三环分公司内建成一套 10 万吨 /年工业级磷酸装置)形成精细磷化工产业链。因此,为调整三环分公司的产品结构,形成以磷化工为主的产业链,增加产值和 提高经济效益,建设一套 5 万吨 /年磷酸二氢钾装置,一方面可以作为工业净化磷酸产业链延伸,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业净化磷酸的经济附加值。 建设项目拟将现有的 3.5 万吨 /年氟硅酸钠装置改造为年产 5 万吨 /年中和法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其余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充分依托三环分公司现有设备,不新征用地。改造后三环分公司不再生产氟硅酸钠,现有磷酸装置产生的氟硅酸出售至附近的三环中化和氟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氟硅酸钠和冰晶石。 建设项目生产的磷酸二氢钾产品广泛运用于制药工业、发酵工业、农业、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项目建成后,可增加三环分公司 的工业产值,提高分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分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利用分公司现有在岗人员,有效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将使三环分公司的生产规模、工艺装备、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上一台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XX 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 XX 化工原料技术改造项目 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XX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自接受委托后,收集并研究了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文件,对 项目建设地进行了实地踏勘,在调研、收集和核实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于 2017 年 5 月 14 日进行了项目信息一次公示、 5 月 26 日进行了项目环保措施信息二次公示, 2017 年 5 月环评单位协助业主单位对项目区周边直接或间接团体、个人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工作。依据环评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导则等,结合现状监测,在现场调查和收集、分析有关资料的基 II 础上, 2017 年 9 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查。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及项目运营具体特点,确定技改项目生产过程 废水零排放,固废妥善处置,对外环境没有影响 ,对 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废气和噪声。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价范围。 本评价依据现场踏勘、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对项目运营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 XX 化工原料技术改造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平面布置合理;选址位于 XX市海口镇工业园区,在原厂内进行技改扩建,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项目建设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公用设施及排污接纳条件,项目在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经环保治理设施、措施处理后,外排废气实现达标排放,外排 污染物对外界影响较小; 选用低噪声设备、 设置减震垫 、隔声 等措施降噪后,噪声对外环境及保护目标影响较小;项目能实现废水零排放,固废 100%处置,不外排;公众支持该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 1.总 则 1.1 编制依据 1.1.1 项目委托书、文件及技术文件 ( 1)委托书。 ( 2)投资项目备案证。 ( 3)排污许可证。 ( 4)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5)氟硅酸供应合同。 ( 6)废水零排放项目竣工验收表 ( 7)云天化三环分公司部分废气污染源变更情况 的报告及回复 ( 8)氟硅酸输送管线技改方案 1.1.2 国家和地方的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2011 年 9 月 1 日发布、 2012年 1 月 1 日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环境保护部 2009 年 4月 1 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3年 9 月 18 日批准、 1994 年 4 月 1 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环境保护部 2009 年 12 月23 日发布、 2010 年 4 月 1 日实 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评价, HJ/T19-2011,环境保护部 2011年 9 月 1 日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 2004,国家环境保护局 2004年 12 月 11 日批准、 2004 年 12 月 11 日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 2006】 28 号, 2006 年 2 月 14 日发布, 2006 年 3 月 18 日实施。 1.1.3 有关规划和功能区划 XX 省滇池保护条例( 2012 年 9 月)。 2 XX 海口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2005 2020 年)。 XX 海口工业新区区域开发环境影 响报告书。 XX 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XX 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XX 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XX 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 2010 2020 年)。 1.1.4 国家和地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现行 2000 年 4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二次修改, 2000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通过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1997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05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 8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此会议进行修订, 2002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令公布, 2003 年 9 月 1 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2 月 29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通过,自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XX 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 。 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18 日国务院第 10 次常务委员会议通过,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令发布实施。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2001 年 10 月 XX 省政府令第 105号令公布,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 3 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 2002 125 号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 201277 号 )。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 (2012)98 号 文。 1.1.5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3 年修订本)。 XX 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6) 。 磷铵行业准入条件。 1.1.6 清洁生产 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 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 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 2008 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 2008 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 。 1.2 评价原则及评价重点 1.2.1 评价原则 ( 1)依法评价的原则。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和区划等,分析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相关规划、环境功能 区划的符合性。 ( 2)早期介入的原则。重点关注选址、工艺路线、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 3)完整性原则。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进行工程分析,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 4)广泛参与的原则。环评工作过程中广泛吸收相关专家、单位、个人和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 1.2.2 评价重点 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规划符合性、选址符合性分析。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污染流程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可行性分析。 氟硅酸处置合理性分析。 1.3 评价目的 ( 1)对三环分公司现有的生产设施和排污情况进行总结说明。 4 ( 2)对项目废水、固废零排放可行性 进行论证,对噪声、废气达标外排的可行性论证。论证氟硅酸作为产品外售的可行性。 ( 3)分析技改项目完成后对环境影响的变化。 ( 4)对项目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 5)为项目决策、环境管理以及设计提供环境科学依据。 1.4 评价标准 1.4.1 各环境要素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见表 1.4-1。 表 1.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 污染因子 浓度限值 g/m3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PM10 70 150 SO2 60 150 500 NO2 40 80 200 氟化物 7 20 本项目硫酸雾环境质量标准执行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标准。标准值列于表 1.4-2。 表 1.4-2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单位: mg/m3)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硫酸雾 一次 0.30 日平均 0.10 GH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螳螂川执行 V 类,见表 1.4-3。 表 1.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 值( mg/L) V 类 污染物 标准值( mg/L) V 类 pH 值 6 9 BOD5 10 CODcr 40 总磷 0.4 氨氮 2.0 氟化物 1.5 氯化物 * 250 硫酸根 - 备注: *参照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中氯化物限值 .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 3 类区标准。昼间 65dB(A),夜间55dB(A)。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废气 分 类 污 染 物 5 本项目主要废气污染物主要为含磷酸二氢钾的粉尘,废气污染源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标 准,见表 1.4-4。 表 1.4-4 废气污染源执行标准 污染源 类型 排气筒高 度 污染物 允许排放浓度 允许排放速率 ( kg/h) 干燥工序 有组织 35 颗粒物 120( mg/m3) 31 1.0( mg/m3) 中转泵站地下槽 无组织 氟化物 20( g/m3) ( 2)废水 磷酸二氢钾技改项目以及三环分公司现状生产装置均废水零排放。 ( 3)噪声 项目厂界噪声执行 GB12348 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 类区标准。昼间 65dB(A),夜间 55dB(A)。 ( 4)固废 技改项目没有固体废弃物排放或堆存。 1.4.3 清洁生产标准及其他 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Z2.1-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1.5 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及评价因子 1.5.1 评价等级 1.5.1.1 环境空气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要求,采用附录A 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分别计算项目各排放源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按下式计算: %1000iii CCP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 m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m3。 6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干燥工序产生的粉尘,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列于表 1.5-1。 表 1.5-1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污染源 下风向距离( m) PM10最大占标率( %) 干燥工序排气筒 424 0.32 表 1.5-2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80%,且 D10%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 10%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根据表 1.5-1、 1.5-2 最大占标率为 :0.32%;占标率 10%的最远距离 D10%在厂内,评价范围半径 : 2.5km。最大占标率 Pmax 10%,评价等级三级。 1.5.1.2 地表水 建设项目废水零排放,地表水影响只做一般性分析。 1.5.1.3 噪声 建设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声环境影响评价按三级评价。 1.5.1.4 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及其附录,结合本项目特点,核实项目没有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表 1.5-3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级)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爆炸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一 二 一 一 非重大危险源 二 二 二 二 环境敏感地区 一 一 一 一 1.5.1.5 生态环境 本项目在原有厂区内进行技改,不新增用地,氟硅酸管道路线依托现有三环分公司的磷石膏管道路线,不需要新增占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本项目只做生态影响分析。 1.5.1.6 地下 水 本项目废水零排放, 同时厂区内采取水池设置防腐层,管线、地下槽、事故池防渗处理,同时厂区地面硬化等措施; 场地初期雨水、消防水经过收集回用,厂区地面,除了绿地部分,全部固化处理, 对地下水没有影响,本项目地下水评价不涉及等级。 7 1.5.2 评价范围 ( 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要求,采用附录 A 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计算可知,根据废气排放口位置,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为以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干燥工序烟囱为中心,以 2.5km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评价范围见图 1.5-1。 ( 2)地表水评价范围: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螳螂川,评价范围为原全厂总 排放口 (目前已封堵)上游 2km 至 下游 3km, 共计约 5km 的河段。 ( 3)噪声评价范围:三环分公司厂界、 湿磨 系列破碎厂房厂界 。 ( 4)环境风险:风险评价范围以氢氧化钾贮槽、氟硅酸贮槽为中心,按半径 3km 的区域范围设定,取两个范围合并区域为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见图1.5-1。 ( 5)生态评价范围:沿氟硅酸输送管道外扩 200m。 1.5.3 评价因子 ( 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 PM10、 SO2、 NO2、 硫酸雾、氟化物 ,共 计 4 项。 预测评价因子: PM10 共计 1 项。 ( 2)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 pH、 COD、 BOD、氨氮、总磷、氟化物、氯化物、硫酸根 ,共 8 项。 ( 3)噪声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 等效 A 声级。 ( 4) 环境风险评价因子:氟硅酸、磷酸、氢氧化钾,共 3 项。 ( 5)固废评价因子:一般固废。 ( 6)生态评价因子:动植物。 ( 7)地下水评价因子:色度、 pH、氯化物、硫酸根、氟化物的 ,共 5 项。 1.6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1.6.1 污染控制目标 1.6.1.1 项目的污染特征 技改项目在现有三环厂区内进行, 将 3.5 万吨 /年氟硅酸钠装置改造为年产 5万吨 /年中和法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充分依托三环分公司现有公用工程和辅助 8 设施。现状磷酸装置副产氟硅酸送至 XX 氟化学有限公司和 XX 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处置。 装置建成后新增磷酸二氢钾的粉尘,不增加废水污染源,没有较大的噪声设备增加。 1.6.1.2 污染控制目标 针对项目的污染特征,确定污染控制目标为如下几点: 符合国家有关三废的治理技术规定。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清洁生产要求。 不改变当地环境质量。 1.6.2 环境保护目标 ( 1)空气质量 根据海口工业园区规划规划区整体空气 环境要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厂区附近环境功能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以建设项目为中心, 2500m 范围内主要关心点见表 1.6-1,见图 1.5-1。 ( 2)地表水 螳螂川水质为地表水保护目标,根据 XX 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 2010-2020)中的规定,保护目标功能区划属于 V 类水。水系见图 1.6-1。 ( 3)厂界噪声 根据海口工业园区规划,规划区环境噪声质量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分类标准,行政办公区达 1 类标准,办公 科研工业混合区达2 类标准,工业园区达 3 类标准。厂址及 湿磨 系列破碎厂房 所在区域位于工业园区范围内,按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3 类区保护。 表 1.6-1 环境关心目标位置 保护目标 序号 关心项目名称 方位 与装置距离(米) 人数 环境空气 1. 花椒箐 西北 665 175 2. 东母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