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汽车出行科技创新TOP50.pdf
世界创新者奖项 WIA 2020年度世界创新者奖项将由四个系列的报告和榜单构成,涵盖行业领先的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投资机构 和杰出企业家的评选。系列研究报告和榜单是由亿欧 EqualOcean主办的世界创新者大会的衍生产品,届时会在 大会中进行发布。 2020全球科技创新 TOP50 系列报告 2020全球科技创新 TOP50 系列报告关注新一代全球技术创新领先的非上市公司。着眼于 11个行业,亿欧公 司出品了旨在探索全球创新机遇的系列研究报告。前沿的科技正在最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这些行业的发展,而 它们的走向终将塑造未来的全球经济版图。 世界创新者奖项中涉及的所有研究报告和榜单如下 非上市公司 2020全球科技新领袖企业 50榜单及报告 2020全球科技新领袖 TOP50 2020全球科技创新 50 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消费,零售,教育,汽车 出行,企业服务,智能制造,医疗大健康,地产科 技,金融科技 2020中国及全球明日之星 100 2020全球明日之星 100榜单 2020中国明日之星 100榜单 上市公司 创新企业家 PE/VC投资机构 2020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榜单 投后服务,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科技,消费,汽车 出行,产业 /工业,大健康,房产科技,金融,媒 体等领域 2020中国科技创新领袖上市公司 TOP50 2020中国上市公司榜 TOP10 硬科技,大消费,汽车出行,产业互联,大健康, 地产科技,金融,传媒 2020科技创新 30人 2020中国青年科技创新 30人 2020中国科学企业家 30人 2020中国女性创业者 30人 2020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家 30人 2020外国人在华科技创业 30人 2 目录 导语 报告亮点 行业总览:更环保、更科技化、更需要创新 融资情况:新动力与新技术受资本热捧 亿欧智库提出“ G.D.T.L. ”,洞察汽车行业新特征 2020年, 新变局 与 新 挑战 全球汽车出行科技创新 TOP50企业图谱 榜单分类解析 未来趋势 附录 p. 4 p. 5 p. 6 p. 7 p. 8 p. 10 p. 11 p. 12 p. 18 P. 19 导语 4 本次研究的进行离不开众多亿欧 智库 同事的努力,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行业洞察为本次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 报告作者 还想 由衷感谢以下同事: 武东、高昂、刘欢,以及负责营销与品牌传播的王鑫 。 毛文倩 报告作者,分析师 关于报告 致谢 如今,全球汽车出行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以宝马、戴姆勒、大众为代表的传统车企 试图对客户 愿景做出全新的诠释,而特斯拉、蔚来等新造车企也参与到了变革之中,多方合力为行业迭代加速。在各国 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之下,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和电力驱动一时间成为各大车企争先驶入的快车道。 在被认为是 5G技术商业化落地元年的 2020年,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汽车出行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 COVID-19余波还未过去,中国车市率先走出阴影,世界车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是来自宏观环境的影响因素、细分赛道的核心技术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行业内具有前瞻性的趋势。因此,亿欧智库关注有潜力的细分赛道,并梳理了今年的融资事件,从中挑选了 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方面有创新并且表现亮眼的初创企业编制 2020全球汽车出行创新 TOP50 榜 单及报告,并对入选企业及其所在赛道进行介绍。 杨永平 亿欧 EqualOcean执行总经理、亿欧汽车总裁 张帆 亿欧 EqualOcean执行总经理 黄渊普 亿欧 EqualOcean CEO 报告亮点 5 亿欧智库首次提出汽车出行行业新时期特征及主流趋势 “ G.D.T.L. ” : 随着 市场全球化( Globalization of market) ,国外龙头进入中国,东方品牌全面出海,国际化 人才汇集产业链各个环节 产业数字化( Digitalization of industry) 不止体现在生产环节,营销方式与供应链管理也在转型 动力系统更加清洁,汽车属性更加智能, 产品科技化( Technological products) 趋势来临 车企品牌形象与销售模式“变轻”, 品牌轻型化( Lightened brands) 并瞄准消费主力“ Z时代” 66.8% 70.4% 74.7% 55.3% 39.7% 21.4% 15.4% 13.3% 25.0% 31.3% 11.80% 14.20% 12.10% 19.60% 29.1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中国 美国 其他地区 B到 C轮融资之中,中国企业最受资本青睐 2016至 2020年 1至 10月全球汽车行业 B到 C轮企业所在国家占比 2020年 1月至 10月,全球汽车出行行业 B到 C轮融资总额 约为 27.5亿美元 ,约占所 有轮次融资总额的 10.14%; 其中 中国 企业融资金额占比最高 (39.7% ,约 10.9亿美元 ),其次为美国 (31.3%,约 8.6亿美元 ) 纵观 2020年全球汽车出行行业,科技创新在四大细分领域最为突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流通及服务、出行科技 亿欧 EqualOcean在其中挑选在科技创新上有优异表现的企业,并编制本榜单 智能网联领域中, 中国 与 以色列 正在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中心。 6 行业总览:更环保、更科技化、更需要创新 自 1885年 10月卡尔 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内 燃机汽车起,汽车产业至今已有百年。 2019年, 全球汽车销量达到 9030万辆。产业中诞生了无数 关键人物和传奇企业,并成为世界经济中难以撼 动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宏观趋势与科技属性的 影响下,汽车出行行业方向与产业生态都在悄悄 改变。 宏观趋势影响行业方向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能源相对不足和环境污染已 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因此, 全球可持 续化与绿色能源的发展 正在颠覆传统汽车市场与 竞争边界,造就了新能源车的崛起。 此外,埃森哲总结了三大趋势:城市化、持续变 化的全球人口、全球互联程度的迅速提升。 城市化: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全球市场对 出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持续变化的全球人口:随全球人口增加与人口 结构老龄化,了解市场与捕捉目标市场需求变 得格外重要; 全球互联程度的迅速提升:随着 IoT、云计算、 电子商务等技术的普及以及联网设备的增加,与 其他传统行业一样,汽车行业也需要抛弃包袱, 接纳新技术。 科技属性影响产业生态 传统供应商与新型供应商 由于 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跨界融合 ,科技互 联网企业进入汽车产业来服务主机厂,并参与智 能汽车的构造,成为新一代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随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传统汽车产业供应链 正在被重塑,而新型供应商能够帮助车企 在技术 架构方面创造竞争力 。 出行方式随技术发展变化 出行模式上,在互联网浪潮中崛起了 网约车、汽 车租赁 等服务。在共享经济的催动下, 共享出行 一度站上风口浪尖:不仅互联网公司发力,传统 汽车制造商也接连进军该领域并不断加码。 自动驾驶 高续航电动车 持续互联 3D打印零部件 自动泊车 混合动力 数字媒体集成 移动应用程序 GPS 车辆轨迹服务 驻车传感器 车辆遥控 智能车门 智能后视镜 ECU 行车电脑 1980s 1990s 2000s 2020 2010s 科技赋能,汽车早已不仅是交通工具 不同时期科技在汽车上的运用 汽车制造以其广泛的前向、后向与侧向关联效应,成为了 制造业中的代表产业 。而如今的汽车出行行业早已 不仅仅包括传统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 从汽油机出行工具到移动智能终端,汽车出行的进化一直是科技 创新的体现,注定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数据来源:埃森哲 世界经济论坛白皮书 行业数字化转型:汽车行业 ;公开资料,亿欧智库收集并整理。 以及滴滴出行一家出行科技公司。, 2020年 5月, Waymo宣布其在 3月 2日官宣的首轮 22.5亿美元融 资再次获得追加,本轮累计金额达到 30亿美元。 这也使 Waymo成为 2020年 1至 10月融资金额最高 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 2019年自动驾驶领域共获投 57次。而今年为止, 自动驾驶领域融资事件共 52次,约占全年融资总 次数的 21%,由此可见,即使资本市场整体降温, 资本对于自动驾驶相关企业的期待 不降反升 。 2020年 1月至 10月,全球汽车出行行业 B到 C轮融资 总额约为 27.5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融资金额占 比最高( 39.7% ,约 10.9亿美元);其次为美国 ( 31.3%,约 8.6亿美元)。 7 融资情况:新动力与新技术受资本热捧 种子轮次数最多,未上市企业中 D轮融资总额最高 3.6 203.6 1173.3 1408.6 1345.9 1885.4 255 1756.9 7417 34 112 48 30 15 6 3 9 11 0 2000 4000 6000 8000 Pre-seed Seed Series A Series B Series C Series D Series E Post-IPO Debt Post-IPO Equity融资金额 (百万美元 ) 融资事件数 2020年 1-10月全球汽车行业融资事件金额及轮次分布 66.8% 70.4% 74.7% 55.3% 39.7% 21.4% 15.4% 13.3% 25.0% 31.3% 11.80% 14.20% 12.10% 19.60% 29.10% 0% 20% 40% 60% 80% 1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中国 美国 其他地区 B到 C轮中,中国企业最受资本青睐 2020年 1-10月全球汽车行业 B到 C轮企业所在国家占比 度过了寒冬般的 2019年, 2020年的全球汽车行业 融资情况仍未回暖。截至 11月,全球汽车行业相关 融资事件共发生 441起 ,总计约 271亿美元 ,比 2019年 下降 13.3%,在融资总额上延续了去年的下 坡趋势。在这之中,市场投资偏好较为保守,更愿 意对成熟项目注资,导致 D轮融资事件虽少( 6 起),融资总额却最高。 新能源相关热度不断,国内优秀企业借势而上 在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的大趋势之下,新能源 相关板块大幅增长。 2020年全球汽车出行行业融资 事件中, 与新能源有关的企业约占 15%。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占据全球市场分额 50%以上,是 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单一市场 。今年 7月,宁德时 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 宣布获得由高瓴资本领投的上市后融资,融资金额 为 197亿人民币(约 28亿美元),该投资事件也是 2020年金额最高的投资事件。 已于 2018年 6月上市的宁德时代作为国内首屈一指 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在 2020年与特斯拉达成合作成 为后者全球动力供应商,一时风头无两。 软件定义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仍最被看好 2020年 1至 10月,在自动驾驶领域获投金额最高的 前 10项交易之中,包含福特、特斯拉、威马、小鹏 四家整车企业, Waymo和小马智行两家技术提供商, 数据来源:亿欧汽车 2020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 , CrunchBase, IT桔子;亿欧智库收集并整理。 来源: CrunchBase,亿欧智库整理 资本方在一级市场做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行业内下一步的热点与方向,因此,受到资本看好的赛道与 企业,对于行业未来的整体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 CrunchBase, IT桔子,亿欧智库整理 8 亿欧智库提出“ G.D.T.L. ” ,洞察汽车行业新特征 产业数字化 汽车产业诞生之初,曾以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等 创新模式颠覆市场。而随着产业进化, 汽车产业 随科技发展及消费者转变而进行数字化转型 ,品 牌正在寻求 更加高效和低成本 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营销 埃森哲指出,当今时代的消费者认为交通不仅是 运输方式,而是一种体验、一段情感旅程。在零 售领域中,车企、经销商与客户的交互方式正随 数字化趋势被重新定义。如今,消费者已能从线 上对产品进行定制化调整,并进行从挑选到付款 的全部流程,许多车企也尝试了线上新车发布、 直播售车等新模式。以新能源车造车新势力为例, 其提供的上门充电等售后服务、客户社群建立与 关系维护都是通过线上方式。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随着科技不断发生创新和迭代,现代供应链的目 标已经不仅是高产能,而汽车供应链也正在从人 力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因此,以技术为基 础的新型供应链将改变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形态。 市场全球化 一辆车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个部件组成,汽车 制造也成为了世界上产业链最长的工业,各个环 节遍布全球。 同时, 从外资企业争相进入中国, 到中国自主品牌全面出海, 汽车出行市场正呈现 全球化 的 特征 。 国外龙头进入中国市场 2018年 7月,特斯拉确认将于中国建厂; 2019年 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动工。即使在 2020年疫情之下,创下“数个第一” 记录的特 斯拉中国工厂实现了快速复工复产 10月, 特斯拉 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制造整车出口欧洲仪式, 宣布 由该厂 出产的特斯拉 Model3通过进入欧洲 市场的全部认证标准并正式向欧洲出口。 东方自主品牌全面出海 中国企业正 在逐步参与到汽车产业链的国际竞争 之中。 2017-2019 年宁德时代实现海外收入 3.0、 7.9、 17.0 亿元,增长幅度明显;预计 2021 年起, 随着海外客户投放新车型, 其 动力电池出口收入 也将 持续增长。此外,宁德时代于 2019年年末已 在德国建厂,海外布局初显端倪。 国际化人才与管理 如今,汽车出行产业链各环节的人才来自全球。 建设世界最大的玻璃单体工厂的福耀玻璃,被认 为是团队国际化的典型案例:福耀玻璃在海外充 分利用国际化的中国人才,并坚持招募当地员工, 从而实现本土化管理并快速融入当地市场。并且, 福耀与法国圣戈班合作进行员工培训,并使公司 运营管理逐渐与国际接轨。 亿欧 智库在原“汽车新四化”的基础上, 提出 G.D.T.L.: 市场全球化 ( Globalization of market) , 产业数 字化 ( Digitalization of industry) , 产品科技化 ( Technological products) , 品牌 轻型 化 ( Lightened brands) 。 在 G.D.T.L. 的影响之下,汽车工业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并进入下一个关键阶段。 潜在产品 品牌形象、身份认同等 附加产品 售后服务、汽车信贷等 期望产品 智能 AI、中控大屏等 一般产品 一辆车 核心价值 移动、代步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科技 属性和数字功能要求更高 购车者对于汽车的期望重心走向“外三圈” IoT 自动导引车 (AGV) 云计算 大数据机器人区块链 管理接口、 追踪零件、 优化流程 用 AGV连接生产 线,将原本的运 输站 (transport station)替代 给工程师提供 相关数据 用私密云端 (private cloud) 集成数据以分 析市场 优化工作流程, 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运输网络 处理物料(拾 起与摆放), 高效搬运; 协同人工 提升物流流程 效率与数据透 明度 Tier 1供应商 OEM 科技赋能,汽车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六项科技和概念在汽车数字化供应链的运用 来源: Kern, J. and Wolff, P. (2019),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an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evidence from Germany and China,亿欧智库整理 9 产品科技化 在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样呈 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如今,汽车早已 不仅仅是交 通工具和消费品 , 而汽车行业常常提到的 “新四 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呈现 了为汽车赋予科技属性的趋势。 更加清洁的动力系统 2020年 6月,特斯拉凭借着约为 2060亿美元的市 值,超越丰田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 而截至 2020年 11月,特斯拉市值已接近 5000亿美 元 这是一次强科技属性的新能源汽车打击传 统 OEM的标志性事件,也体现了 汽车的价值评估 从功能转向智能 。 在政策支持下,传统造车企业争相驶入新能源赛 道并推出产品,如宝马的 ix3,大众的 I.D.3与 I.D.CROZZ等。这些企业的参与为新能源车市场带 来了更多活力,而市场之中也涌现了一批造车新 势力与之抗衡,整个新能源领域呈现欣欣向荣。 更加智能的产品属性 随着智能网联的普及,整车 感知层、决策层与执 行层的硬件要求 逐渐提升,其中感知层主要包括 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人机交互等; 决策层需要深度学习、机器视觉、及芯片等相关 技术;执行层则于制动器、转向、 ABS等有关。 同时在软件方面,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将由分布式 向集中式进化,智能网联汽车可通过 OTA升级车 内系统,人车交互也随之加强。 汽车 正随着科技 属性加码而逐渐成为万物互联的移动终端 。 品牌轻型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年轻消费群体正在 崛起 “ Z世代”以强大的消费力与无限的活力 进入大众视野 ,并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力 人群。各个行业纷纷开始将视线投向年轻人群, 车企营销重心也已趋向年轻化 企业所面临的 市场环境不再只关乎产品更新迭代,更涉及 品牌 与用户价值的运营 。 品牌形象变轻 对外,多数企业在品牌形象、市场理念上正在进 行转型。在 COVID-19的催化下,车企在线上直 播等领域做出尝试,并更加 强调年轻化概念 。以 往背着“历史包袱”的传统老牌整车企业,也为 走向轻化大胆布局。数个车企更换了车标,多从 原本的 3D立体变成 2D扁平,更“轻”,也更贴 近互联网时代的购车群体。、 组织管理变轻 无论是沃尔沃的大幅裁员还是长城的“去总化”, 车企试图在组织架构方面做减法以提高组织效率。 再加上疫情影响营收,许多企业把裁减员工作为 降低成本的手段。 销售模式变轻 汽车品牌年轻化的趋势还体现于造车新势力的崛 起。从公司基因上,造车新势力更偏向于科技或 互联网公司,而营销方式也从通过经销商 /4S店的 传统模式倾向 数字化、新零售,注重品牌体验 。 车载无线 通信系统 车载信息 与娱乐 车身 入网许可 LTE offload OTA升级等 Hands-free 声控播放音乐 智能人车互动 车联网、 车路协同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无钥匙化, 自动泊车、 轮胎气压检测等 汽车逐渐成为集办公娱乐于一体的智能终端 智能网联示意图 10 2020年, 新变局 与 新 挑战 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 首次出现下滑 ,屹立百年 的汽车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2019年,销 量下滑态势持续,全球汽车销量实现 9030万辆, 相比 2018年又减少了 400万辆。 时间来到 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依然呈现下坡: 三月,麦肯锡 预计 2020全球汽车销量下降 29%, 并且短期内不可恢复。 今年 1月至 5月,中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778.7 万辆和 79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24.1%和 22.6%; 前五个月有 38家车企销量下滑幅度超过了 50%, 其中有 11家车企销量为 0。 疫情“黑天鹅”冲击汽车行业 停工停产带来供应链危机 乍暖还寒,刚刚经历凛冬的汽车行业在 2020伊始 又经历了疫情的打击。席卷全球的 COVID-19使仍 处在寒冬之中的 汽车工厂纷纷按下暂停键 : 2020 年 3月,美国三大整车厂福特、通用、菲亚特宣布 其北美工厂停产 ; 丰田的停产范围则从北美扩大 到了日本。 除主机厂以外, Tier1、 Tier2企业 页纷纷采取措施 应对疫情:同样在今年 3月,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 件生产商博世宣布停止其在欧洲工厂的生产。 对 于供应链各环节遍布全球的汽车出行相关企业而 言,延期生产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同时 也启发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重视。 安全至上,出行短期遇冷 从短期看,疫情直接导致了 出行频次大规模下降 , 而共享出行方面,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分时租赁, 都面临乘客对安全性的担忧。而从长期看,疫情 的发生、出行的障碍会导致初次购车者的购买意 愿上升,从而使他们成为后续汽车保有量上升的 主要推动力。 政策支持,各个板块发展不停 中国:新基建支持车路协同产业发展 2020年 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提出,加快 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进度。 5G具有低延时高可靠、大容量、大带宽 等特点,可加速动态数字地图更新、并提高车载 智能终端渗透率和车路相关基础设施的通讯能力。 2017年至今,中国市场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车路 协同产业发展,国内初创企业和科技巨头都在积 极布局。 欧洲:政策推动使新能源车不断向好 目前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名国家之中,荷兰 与挪威以税收减免政策为主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进 行鼓励,德国、英国和法国则在税收减免以外提 供购车补贴。德国销量最高,挪威电动化速度则 较快 2020年,新能源车在挪威的市场份额达 到 81.6%,同比增长近 15%。 除补贴及减免之外,欧洲地区对碳排放量控制严 格。自 2019年欧盟发布 2019/631文件 后,欧 盟乘用车实际碳排放从 2001年 169g/km下降到 2019 年 122g/km,效果明显。 2020年,百年汽车正在面临巨大变革。在疫情影响与政策驱动之下,汽车出行行业的各个板块遭遇了前所未 有的挑战,传统企业急需转型以应对行业变局。 数据来源: Markline, 罗兰贝格,亿欧智库收集并整理。 11 全球汽车出行科技创新 TOP50 亿欧智库编制了 2020全球汽车出行科技创新 TOP50 榜单,旨在寻找那些正在各自领域不断创新、为行业 生态带来影响的年轻力量。本榜单的筛选边界是将汽车出行产业分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流通及服务, 以及出行科技四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以成立时间( 2012年及以后)、融资轮次( B轮至 C轮,榜单中有三家 A轮企业因在其他指标上较为突出而入选)、所处赛道前景、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情况、主要团队背景等为 独立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后,聚焦最近一年时间内获得融资的潜力企业并进行整理。 2020全球汽车出行科技创新 50企业图谱 备注 : 以上分类既不互斥也不穷举,因此,既有垂直行业也有技术概念,归类根据企业的市场定位、 2020业务布局和主要收入来源。 本列表中的公司是亿欧智库根据上述独立指标筛选得出,不因其与潜在或现有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而转移。 更多信息可查看附录中的上榜企业名单 传感器 芯片 服务 ADAS 智能座舱 智能网联 充换电 电车制造 管理及运营 新能源 流通与租赁 汽车保险 服务 汽车流通及服务 方式创新 共享出行 出行科技 12 智能网联 数据来源: BCG, Tracxn,亿欧汽车,德勤,东吴证券,亿欧智库收集并整理 控制执行 智能决策 智能感知 产品 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摄像头 超声波雷达 芯片 车辆控制平台 自动驾驶技术主要涉及三个层面 自动驾驶技术三层面及产品类别 初创企业多在感知与决策层 目前,自动驾驶执行层较为集中,头部企业凭借 其体系化的底盘控制系统与和主机厂的深度绑定 关系而占据市场,初创企业很难与之抗衡。 然而,在感知层与决策层,由于构成企业类型较 为丰富,初创企业相对来说更容易在其中占有一 席之地,本报告所聚焦的初创企业多居于此。 感知层: 感知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处于第一层 级 自动驾驶的实现取决于汽车对于位置与 周围情况的感知,有了感知才能实现进一步的 决策与反应。而自动驾驶感知层分为 环境感知 与车辆感知 :环境感知帮助车辆实现环境建模, 其中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 感器,而后者为车辆提供速度、位置等信息。 决策层: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之下,电子电 气架构正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表现为分布 式电子控制单元( ECU)向中央计算平台方向 发展。于是,汽车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芯片与 操作系统和应用算法协同处理大量数据,因此 , AI芯片成为智能汽车的决策关键 。 智能座舱 与自动驾驶相比,智能座舱的落地难度较小,因 此也成为了企业争先布局的赛道。然而,该赛道 不仅竞争者众多,且各个企业对于技术的应用水 平不同,从而导致了智能座舱领域的发展进入了 存量时期。 2020年中国智能座舱主要产品市场规 模达 566.8亿元 ,2025年或飙升到 1030亿元。 智能网联汽车,即 ICV(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近年来逐渐被普及,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 速渗透市场。智能网联也成为了汽车出行行业最具有科技属性与成长空间的领域之一。在细分赛道上,自动 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吸引着初创企业一展拳脚;在地域上,积极发布相关政策的中国与拥有先进科创系统的 以色列成为冉冉升起的创新中心。 以汽车为载体,智能化是目的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组成示意图 整车厂 新型供应商 车载服务商车联网提供商 智能驾驶厂商 外部配合 智能化 网联化 电子电气 ( E/E) 架构升级 人机 交互 车载 娱乐 自动驾驶 车载终端, 通信网络等 基础 建设等 参与方 网联汽 车要素 自动驾驶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局( DAPRA)于 2004年首办世 界上第一个自动驾驶汽车长距离比赛 DAPRA 挑战赛,并为自动驾驶的技术交流开辟了空间。 由此,自动驾驶技术高速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 汽车出行行业的热点话题。 无人驾驶汽车或自动行驶汽车( AV) 是由毫米波 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扫描仪、 GPS定位、车对车和车与基础设施互联,以及专有 算法等技术无缝化协同工作,来实现对于行车过 程的动态操控的技术。许多 生产厂商 都开展了 双 向投资 既提高辅助驾驶,同时在完全的自主 驾驶技术上也有布局。 自动驾驶领域拥有 500多家初创公司 ,这些企业具 有极强的科技属性,提供感知、测绘与定位、网 络以及 V2X解决方案。 BCG曾预测,半自动驾驶和 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预计将在 2025年达到 420亿 美元, 2035年将跃升至近 770亿美元。 6 3 1 0 1 中国 ADAS 传感器 智能座舱 服务 芯片 1 2 0 1 1 以色列 3 1 1 美国 13 (近亿元人民币)融资记录后,又于 2020年 3月 宣布获得过亿元人民币的 A2轮融资。 以色列成为各国车企的创新中心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并无太多目光聚集到以色列。 但随着汽车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浪潮来袭, 以色列 正在成为全球瞩目的科创摇篮 。 以色列具有全球最成熟的科技创新系统,其 R&D 支出占 GDP之比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麦肯锡未来 出行研究中心( McKinsey Center for Future Mobility)的统计成果显示, 2010年至今, 有 40多 家 从事出行行业的以色列初创企业获得投资,此 外还有 300多家 与汽车出行有关的初创科技企业 获投,投资事件多集中于自动驾驶、网络安全与 远程信息相关的技术项目。 有许多 著名汽车整车厂在以色列展开布局 。 2008 年,通用汽车在以色列沿海城市荷兹利亚开设技 术创新中心; 2016年,福特汽车收购以色列计算 机视觉公司 SAIPS;此外,戴姆勒、大众、本田等 整车厂以及博世、李尔等 Tier 1供应商都在以色列 设立了研发中心。 来自以色列的 Tactile Mobility成立于 2019年,是一 家世界领先的触觉数据和虚拟传感技术公司;该 公司不仅于 2020年宣布获得由 Porsche Ventures领 投的 900万美元 B轮融资,还将从 2021年起在全球 范围内与宝马展开合作;因此, Tactile Mobility作 为传感器赛道的活跃者入选 WIM2020全球汽车出 行科创 TOP50榜单。除外,此次入选的以色列企 业还涵盖传感器、汽车芯片、以及网联相关服务 三大细分赛道,是 智能网联领域入选企业最多的 国家之一 。 ADAS与传感器赛道初创企业倍受肯定 入选本榜单的智能座舱初创企业:镁佳(中国)、 DSP Concepts(美国)以及 Envisics(英国)皆在 2020年有融资活动。其中,镁佳业务范围较为广 泛,涉及智能座舱系统、车载网联控制器、车联 网及数据大平台等。而 DSP Concepts和 Envisics则 分别专注于声控系统与全息技术,且在各自细分 领域表现突出。 中国智能网联发展目标逐渐清晰 2020年 11月 11日, 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 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 图 2.0 ,将研判目标扩展到了 2035年,并列出 城 市道路 、 城郊道路 、 高速公路 和 特定 共四个应用 场景,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产业体系的发 展与大规模应用确定了清晰目标。 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中国智能网联产业发展形势 向好。本榜单中的 25家智能网联初创企业之中, 有 11家来自中国 。 矿区无人驾驶发展乐观 由于一直以来的事故发生频繁、管理成本过高等 问题,再加上精确的运输工艺标准,为自动驾驶 技术在矿区场景落地造就了条件。本次入选榜单 的 踏歌智行 、 慧拓智能 都是在矿区无人驾驶领域 布局且表现突出的企业。 踏歌智行自 2018年起开始对矿车进行无人化改造, 2019年获得 A轮融资, 2020年 10月刚刚获得由前海 母基金、宝通科技领投的 2亿人民币战略融资。而 慧拓智能一直以来在矿区无人化赛道表现优异, 于 2019年 7月创下了矿区无人化赛道史上最大金额 1 加拿大 1 法国 全球汽车出行科技创新 TOP50榜单智能网联领域入选企业分布 661000 263000 147000 22000 56000385000 414000 111000 14000 65000 -20% -37% -24% -20% -33% -200% -150% -100% -50% 0% 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中国 欧洲 美国 日本 其他地区 2019上半年(辆) 2020上半年(辆) 市占率同比变化( %) 14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两极分化:传 统整车厂一派,通用、福特等百年巨头陆续裁员; 而新造车企正在加速扩张,以其生来具有的互联 网基因能够更加迅速打入电动化汽车市场。 各国电动化政策 亿欧 EqualOcean统计,世界各地目前对于新能源 汽车的总体规划主要分为两类: 禁售燃油车 与 制 定新能源发展目标 。从政策角度来看,世界各国 正在加快电动化转型,并从补贴、减税等方面从 政策端对新能源产业进行鼓励。 欧洲:碳排放标准严格 比起购车激励,欧洲政策则更从 碳排放限制 角度 出发,从碳排放值、排放量测试标准、以及罚款 力度等方面不断收紧变严,以达到强力推动新能 源车快速发展的效果。 美国:以税收刺激需求端 除限制排放的 GH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与 CAFE( 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以外, 美国刺激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举措还体现于税收 之上。 2013 年修订的 American Taxpayer Relief Act 规定, 2010年起 符合新购置条件的 PHEV及 EV, 可享受税收返还 ,金额取决于动力电池容量 与该车企在美国境内的新能源车累计销量。 中国:补贴退坡加速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的发展高度重视。自 2009年起 对 指定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 给予 购置补贴 ,至今 已有十年,对产业推动起到重大作用。 然而,我国新能源补贴从 2017年起呈现 明显退坡 趋势 ,地方补贴不得超过或 50%;而补贴大头正 转向基建与运营方面,新能源乘用车购买动力随 之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 EV Sales,中汽协,各国政策, 亿欧智库 收集并整理。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逆势上扬,中国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 2020年 1-6月与 2019年 1-6月全球主要市场 BEV与 PHEV销量对比及市占率变化 新能源 尽管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但 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依然表现出增长的势头, 并从年中开始有明显复苏。 BCG在 2020年年初预测,到了 2030年, 电池供电的电动车( BEV) 与 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 PHEV) 将占据 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汽车市场 。 荷兰、挪威电动化较为紧迫 欧洲主要国家禁售燃油车时间 2025 2030 2035 2040 荷兰 挪威 德国、瑞士、 比利时、瑞典 英国 法国 数据来源: EV Sales,亿欧智库 15 充电桩及充电网络管理 从消费者视角看,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相比的 “劣势”之一是续航问题,而这就涉及到充电桩 的数目与排布。 按功率分类,目前中国公共交流桩主要分为单相 交流桩与双相交流桩。而根据安装地点不同,则 可分为公共充电桩、私人充电桩与专用充电桩。 其中, 公共充电桩的应用最为广泛 。回顾 2019年, 国内公共充电桩与私人充电桩 总计保有量为 121.9万座 ,公共充电桩全年累计充电 69. 63亿 kWh。 换电模式重启 如今在中国市场出尽风头的 换电模式 ,在 2013年 已有了雏形。特斯拉在 2013年发布了可在 93秒 内完成的换电技术,并于 2015年在加州试运行了 第一个充电站,但很快叫停。 2017年,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重启换电模式; 次年,蔚来启用了其布局于京港澳高速之上的 18 座换电站;如今,换电模式被认为是蔚来 BaaS ( Battery as a Service)服务的最终核心,而 2020年 4月,国家发布的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中提到: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在 30万元以上(含 30 万元)的车型不再享受政策优惠,“换电模式” 车辆不受此规定影响。 ” 这项政策象征了中国对于换电模式的支持,而在 充换电赛道有布局的企业因此备受关注。 在此次入选榜单的 9家新能源领域初创企业中,有 三家主营业务为充换电服务。其中,来自中国的 星星充电,作为一家成立于 2014年的 A轮企业 ,截 至 2019年底已成为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第二的 充电运营商(占比约 23%)。 此外, 管理与运营是充电网络建设不可或缺的环 节 。因此,该领域有三家企业入选:地上铁(中 国)、 EV Connect(美国)以及 Driivz(美国)。 新能源两轮车 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出行遇冷,然而 新能源 两轮车 的市场依然涌现了活跃者。来自印度的 Ultraviolette与来自比利时的 Cowboy分别别是 电动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制造商。其中, Cowboy在 2020年 7月获得由 Tiger Global Management领投的 2670万美元 B轮融资。结合 “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市场需要,电动自行车、 摩托车及滑板车等产品的发展将会延续。 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EVCIPA)。 汽车流通及服务 WIM2020汽车出行科技创新 TOP50榜单关注的汽车流通及服务领域包含汽车保险、交易平台(租赁与买卖)及 汽车服务(包括洗车、寻找停车位等 to C服务类和为后市场参与者提供软件系统等 to B服务类)三个细分赛道。 汽车保险 全球主要的保险企业均已开始适应不断扩展的数 字世界,并且根据个人驾驶行为来修改和定制保 险条款。很多业内机构现在都在使用远程信息处 理系统 即各种安装在车内、用以传输驾驶信 息的无线传感器。科技正在无形之中 影响着汽车 保险领域的传统企业 。 背景:保险科技稳定发展 保险业正从高速增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