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绿色金融行业迈向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pptx
2021绿色金融 行业 迈 向 碳 中 和 的 机 遇 和 挑战 研究报告 证券 研 究 报 告 核心 结 论 1、 政 策 现 状 : 我 国 “ 碳 中 和 ” 目 标 有 望 带 来 超 百 万 亿 元 的 新 增 投 资 。 全 球 : “ 碳 中 和 ” 是 应 对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的 必 然 选 择 , 目 前 做 出 相 关 承 诺 的 经 济 体 GDP占比 超 三分 之 二 , 包 括中 国 、 美 国 和 欧盟 等 碳排 放 大户 ( 合计 碳 排放 占 比 53%) 。 据业 内 测算 , 全球 向 低碳 能 源转 型 有望 带 来 超 33万 亿 美 元 的 新 增 投 资 。 国 内 : 我 国在 2020年 正 式 提 出 碳 达 峰 碳 中 和 “ 30 60” 目 标 , 业 内 测 算 在 尽 早 达 峰 、 快 速 减 排 、 全 面 中 和 三 个 阶 段 下 , 具 体行 动 将从 前 期加 码 布局 清 洁能 源 、 到 实 现新 能 源汽 车 的大 面 积替 代 、 再 到 CCUS等 碳吸 收 前沿 技 术的 商 业 化 应用 有 序 展 开 。 由 此带 来 我国 在 产业 结 构 、 能 源结 构 、 投 资 结构 等 方面 的 深刻 转 变 , 新 增投 资 规模 有 望超 过 100万亿元 人 民币 。 2、 行 业 机 遇 : 清 洁 能 源 与 新 能 源 汽 车 显 著 受 益 。 重 点 发 展 行 业 : 包 括 五 大 行 业 。 一 是 光 伏 、 风 电 、 氢 能 等清 洁 能 源 产 业 链 将 引 来 蓬 勃 发 展 , 业 内 测 算 所 有 清 洁 能 源 装 机 存 量 ( 包 括风 电 、 太 阳 能发 电 、 水 电 、 核 电 、 生 物 质和 燃 氢机 组 等 ) 占 比有 望 在 2025年 前 后 超 过 50%。 二 是 配 套 电 力 基 础 设施 有 望迎 来 新一 轮 投资 , 包 括 特 高 压 建 设 、 储 能 技 术 等 。 三 是 新 能 源 汽 车 将实 现 对传 统 燃油 汽 车的 广 泛 替 代 , 市 场 乐 观预 期 下 , 新 能源 汽 车渗 透 率有 望 从 2020年底 的 5.3%提 升 至 2025年 的 25%以上 , 2060年 交 通 电 气 化 率 可 能 超 过 80% 。 四 是 在环 保 与节 能 提效 领 域 , 建 筑业 、 钢铁 、 水泥 等 工业 将 迎来 绿 色化 技 术路 线 转 型 。 五 是 碳 吸 收 相 关 前 沿 技 术 的 研 发 和 推 广将 加 速 , 包 括二 氧 化碳 捕 集 /利 用 /封 存 ( CCUS)、 生 物质 碳 捕集 与 封存 ( BECCS) 等 。 资 本 市 场 视 角 : 受 益 于 全 球 低 碳 转 型 的 企 业 正 迎 来 资 本 的 认 可 。 例如 , 全 球电 动 车龙 头 -特 斯 拉 市 值 已 超 7000亿 美 元 , 是 通用 汽 车 的 8.4倍 ; 国 内 光 伏 产 品 制 造 领 导 者 -隆 基 股 份 市 值 超 3500亿 元 , 与 中 石油 的 市值 比 自 1:900收 敛 至 1:2。 3、 绿 色 金 融 : 绿 色 信 贷 、 绿 色 债 券 与 ESG投 资 等 。 发 展 绿 色 金 融 有 助 于 满 足 巨 大 的 新 增 绿 色 低 碳 投 资 需 求 , 是 我 国 “ 碳 中 和 ” 目 标 实 现 的 重 要 抓 手 。 其中 , 融 资 端 包括 绿 色信 贷 、 绿 色 债券 、 绿色 产 业基 金 等 ; 投 资 端 则 通 过 大 力 推 动 ESG投 资 , 引 导 资 本 流 向 绿 色 环 保 等 可 持 续 发 展 领 域 。 目录 “ 碳中和 ” 与政 策 现状 : 我国 新 增投 资 有望 超 百万 亿 元 “ 碳中和 ” 与行 业 机遇 : 清洁 能 源与 新 能源 汽 车显 著 受益 “ 碳中和 ” 与绿 色 金融 : 绿色 信 贷、 绿 色债 券 与 ESG投资 全球 : 国际社会积极协同应对气候变化 , “碳中和 ”是必然选择 1.1 近 40年 来 ,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导 致 极 端 天 气 发 生 的 频 率 和 强 度 明 显 增 加 , 国际社会逐渐对通过减排减碳应对 全 球气 候 变化 达 成共 识 ,并 在 联 合国框架下开展相兲制度安排和行 劢 计划 的 谈判 。 从 1992年达成 联合国气 候变 化 框架 公 约 , 到 1997年 京都 协 定 书 ,再到 2016年 正 式签 署 巴 黎 协 定 ,共 同 构建 了 全球 应 对气 候 变化 的 政 治和法律基 础。 总体而言, “ 碳 中 和 ” 是 应对 全 球气 候 变化 的 必然 选 择 , 目标实 现 过 程 包括 “ 碳达峰 ” 和 “ 碳中和 ” 两 个阶 段 。 “ 碳达峰 ” 与 “ 碳中和 ” 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 倡议将大气中温室气体 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 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 扰的水平上 京都协定 书 使温室气体控制或减 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 律义务 巴黎协定 提出 “ 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 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 低于 2 之内 , 并努力将气 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 以上 1.5 之内 ” 目标 排 放 量 时间 累 计 排 放 总 量 排 放峰 值 达 峰时 间 平 台期 : 长 或短 下 降 : 快 速或 缓 慢 增 长 : 迅 速或 平 缓 实 现碳 中 和 碳 排放 量 下降 过 程 碳 排放 量 达峰 过 程 资料来源 : 世 界 资 源 研 究 所 ( WRI), 国 家 电 网 , 人 民 网 , 碳达峰 碳 排放 量 在某 个 时点 达 到峰 值 , “ 碳 达峰 ” 并不 单 指在 某 一 年 达到 最 大排 放 量 , 而 是一 个 过程 , 即碳 排 放首 先 进入 平 台 期 并可 能 在一 定 范围 内 波动 , 然后 进 入平 稳 下降 阶 段 。 碳中和 企 业 、 团 体 或 个 人 测 算 在 一 定 时 间 内 , 直 接 或 间 接 产 生 的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总 量 , 通 过 植 树 造 林 、 节 能 减 排 等 形 式 , 抵 消 自 身 产 生 的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 实 现 二 氧 化 碳 “ 零 排 放 ” 。 全球 : 目前做出 “碳中和 ”承诺的经济 体 GDP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1.1 近几年发布 “碳 中 和 ”目 标 的 经 济 体 快 速 增 加 , 相 关 经 济 体 GDP 在全球的占 比 目 前 已 超 过 三 分 之 二 。 其中 , 中国 、 美国和 欧 盟 这 三大全球主要碳排放经济体 ( 碳排 放 合计 占 比 53%) 都 承 诺 将 于本 世纪中叶左 右 实 现 “净 零 排 放 ” 或 “碳 中 和 ” 。 各国 “ 碳中和 ” 目标概况 其他国家 32% 中国 9826 29% 美国 4965 15% 俄罗 斯 印度 4% 2480 7% 日本 3% 伊朗 2% 德国 2% 韩 国 2% 2% 沙特 2% 印度尼西亚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区分布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来源结构 206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40年 2040年 2035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50年 2045年 已实现 已实现 芬兰 冰岛 奥地利 日本 韩国 加拿大 美国 南非 斯洛文尼亚 哥斯达黎加 葡萄牙 爱尔兰 挪威 瑞士 中国 斐济 智利 西班牙 欧盟 瑞典 匈牙利 新西兰 丹麦 法国 德国 英国 丌丹 苏里南 已立法 正在立法 政策宣示 发电不供 热 , 42% 资料来源 : Wind, ECIU, IEA, 5 交通运 输 , 25% 制造和建 筑业 , 18% 住宅 , 6% 其它能源 商业和公 工业自 用 , 共服务 , 5% 2% 其它能源 工业自用 , 2% 全球 : 英 /法 /德等欧洲国家碳减排领先 , 目标完成率 约 50% 1.1 从海外减排 进展 看 , 英 法 德等 部 分欧 洲 国家 率 先 于 20 世 纪 70-80年 代实 现 碳达 峰 , 距 今 已有 四 五十 年 。 根据 其碳减排目标 , 2030年碳排放相 对 1990年平 均 减少 50%-70%左右 ; 从当前进展来看 , 2019年碳 排 放平均 已减少 30%以上 , 目标完成率 约 50%。 美国和日本的碳排放 于 2008年 左 右 达 到 峰 值 后 波 动下 行 , 韩国 、 巴西的减排趋势还有待 确 认 。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备注 : 数据 标签 分 别为 碳 排放 达 到峰 值 的年 份 、 距 离 2019年的 年份 数 、 2019年排 放 各 国 2030年碳减排目标完成进展 : 德 、 英目标完成度超 过 5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德 国 英 国 俄 欧 罗 盟 斯 波 兰 法 国 意 瑞 大 士 利 墨 韩 西 国 哥 日 本 澳 大 利 亚 西 班 牙 巴 西 中 国 目标基准年份碳排放 量 (百万 吨 ) 2019年碳排放量相对基准 年 的变 化 率 ( 右 ) 2030年目标减排率 ( 右 ) 目标完成率 ( 最 新减排 量 /目标 减 排量 , 右 ) (2019年 , 0年 , -) (2019年 , 0年 , -) (2019年 , 0年 , -) (2019年 , 0年 , -) (2019年 , 0年 , -) (2019年 , 0年 , -) (2019年 , 0年 , -) (2018年 , 1年 , -1.7%) 加拿大 印度尼西亚 印度 中国 澳 大利亚 南非 中东地区 伊朗 (2016年 , 3年 , -3.3%) 沙特阿拉伯 (2017年 , 2年 , -3.5%) 土耳其 (2018年 , 1年 , -3.6%) (2017年 , 2年 , -4.6%) 墨 西哥 (2012年 , 7年 , -7.4%) 以色列 (2014年 , 5年 , -12.4%) (2008年 , 11年 , -13.6%) (2007年 , 12年 , -15.6%) (2001年 , 18年 , -17.4%) (2007年 , 12年 , -27.2%) (1979年 , 40年 , -28.5%) (2005年 , 14年 , -30.2%) (1988年 , 31年 , -33.1%) (1987年 , 32年 , -37.4%) (1973年 , 46年 , -38.8%) (1973年 , 46年 , -42.3%) (1973年 , 46年 , -46.9%) 韩国 巴西 日本 美国 瑞士 西班牙 欧盟 意大利 俄罗斯 波兰 德国 法国 全球主要经济 体 2019年碳减排进展 2019年碳排放量占比 2019年碳排放量相对历史 极 值变 化 率 资料来源 : Wind, 量 相对 历 史极 值 的变 化 率 。 6 英国 全球 : 全球 “碳中和 ”目标实现主要有六大技术路径 1.1 根 据 IRENA的分析 , 将全球气 温 升幅 控 制 在 1.5 以 内意 味 着 2050年 左 右 达 到 二 氧 化 碳 接 近 零 排 放 , 实 现 这 一 目 标 有 六大技术路 径 , 包 括发展可再生能源 、 能源节约和效率提升 、 终端消 费 电气 化 、 推 广 氢能 、 CCUS技 术 、 BECCS和其 他碳移除举措等 , 相应对全球实现 碳 中和 的 贡献 度 分别 为 25%、 25%、 20%、 10%、 6%和 14%。 在一次能源 供 应 中 ,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份 额 占 比 有 望 从 2018年 的 25%增 长 到 2050年 的 90%, 煤炭发电量将 于 2040年降至目 前水平的四分之一 , 并最终 在 2050年被 淘 汰 ; 剩 余 10%的 发 电 量 将 由 天 然 气 ( 约 6%) 和 核 能 ( 约 4%) 提 供 。 在可再 生能源中 , 风能和太阳能将成为绝 对 主力 , 2050年发 电 量占 比 有望 达 到 63%, 较 2018年的 7%提 升 近 56个 百 分 点 。 1.5 碳减排方案 : 能源转型战略的六大组成部分贡献 1.5 情景 下 2018和 2050年的发电量和电力容量 生物质碳捕集不封 存 ( BECCS) , 14% 资料来源 : 国 际 可 再 生 能 源 机 构 ( IRENA), 7 碳捕集技术 CCSCCU, 6% 可再生能 源 , 25% 氢 能 , 10% 节能提 效 , 25% 电气化 , 20% 全球 : 全球新增投资近 33万亿美元 , 集中于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基础设施 1.1 全球向低碳 能 源 转 型 可 能 需 要 能 源 总 投 资 增 加 33 万亿美元 。 据 IRNEA的测算 , 要实 现 1.5 的 目 标 , 2021-2050年总投资要增 加 30%至 131万亿 美 元 ; 其中 , 可再生能源和电 气化基础设施新 增 投 资较多 , 分别 达 24万亿和 16万亿美元 ; 化石 燃料 和核能投资可能减少 27万亿美 元 。 1.5 情景下 , 2021- 2050年累计投资 超 131万亿美元 1.5 情景下 , 全球能源转型年均投 资 10亿美 元 44% 12% 3.5% 2.5% 13% 40 10% 33% 0 原场景 20 60 80 120 98万亿美元 100 资料来源 : IRENA, 8 140 1.5 情境 能源效率 ( Energy efficiency) 可再生能源 ( Renewables) 电气化基础设斲 ( Electrific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改革创新 ( Innovation) 其它 ( 碳移除和循环经济 , Carbon removals and circular economy) 化石燃料和核能 ( Fossil fuel and nuclear) 131万亿美元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年均投资额 ( 十亿美元 ) 历史 情境 - 1.5 情境 - 2017-2019年 2021-2050年 能源 发电 水电 ( Hydro) 22 85 生物质能 ( Biomass) 13 69 太阳能光伏 ( Solar PV) 115 237 光电发热 ( CSP) 3 84 海上风电 ( Wind onshore) 80 212 陆上风电 ( Wind offshore) 18 177 地热能 ( Geothermal) 3 24 海上发电 ( Marine) 0 59 电力基础设 电网 ( Electricity network) 271 600 施 储能等灵活性措斲 ( Flexibility measures, e.g. storage) 4 133 终端应用 可再生能源 生物燃料供应 ( Biofuels-supply) 2 88 的终端应用 可再生能源的终端应用和区域供热 ( Renewables direct uses and district heat) 31 84 和区域供热 能源效率 建筑 ( Buildings) 139 963 交通 ( Transport) 45 385 工业 ( Industry) 65 157 电气化 /充 电劢汽车充电基础设斲 (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s) 2 131 和区域供 电 热泵 ( Heat pumps) 12 102 热 技术革新 氢 -电解槽和基础设斲 ( Hydrogen - electrolysers and infrastructure) 0 78 生物基氨 ( Bio-based ammonia) 0 22 生物基甲醇 ( Bio-based methanol) 0 12 碳移除 碳移除技术 ( Carbon removals, e.g. CCS, BECCS) 0 78 循环经济 回收利用和生物基产品 ( Recycling and biobased products) 0 70 34% 26% 22% 国内 : 我国正式提出 2030碳达峰 、 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 1.2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 国 家和 社 会的 影 响 , 并 积极 推 进碳 减 排的 工作 。 2020年 正 式 提 出 2030年前 碳 达峰 、 2060年前 碳 中和 的 战略 目 标 , 2021年 政府工作报告和 “ 十四五 ” 规划中 均 提起 要 制 定 2030年 前碳 达 峰行 动 方案 , 锚定努力争 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整体来看 , 我国 从 达峰 到 净零 排 放间 隔 只 有 30年 , 相 比 欧洲 多 国 70年 的 跨 度 , 挑战更 大 。 中国郑重做出 “ 碳中和 ” 承诺并积极付出行动 2020.9.22 习 主 席 在 第 七 十 五 届 联 合 国 大 会 一 般 性 辩 论 上 的 讲 话 , 中 国将 采 取更 加 有的 政 策和 措 施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争 取 于 2030年 前 达到 峰值 , 努力争 取 2060年 前实现 碳中和 。 2020.11.22 习 主席 在 二十 国 集团 领 导人 利 雅得 峰 会 “ 守 护 地球 ” 主题 边 会上 的 致辞 , 宣布中国 将 力 争 二 氧化 碳 排 放 2030年 前 达到 峰 值 , 2060年前 实 现 碳中和 。 中 国言 出 必 行 , 将坚 定 不 移 加 以落 实 。 2020.12.12 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 话 , 到 2030年 , 中 国 单 位 国 内 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年下 降 65%以上 。 2021.3.15 习 主席 在 中央 财 经委 员 会第 九 次 会议 上 强调 , 要 把 碳 达 峰 、 碳 中和 纳 入生 态 文明 建 设整体 布局 , 拿出抓 铁 有痕 的 劲头 , 如期实 现 2030年前 碳 达峰 、 2060年前碳中和的 目 标 。 2021.3.13 “ 十四五 ” 规划 中 描述 , 要制 定 2030 年 前碳 排 放达 峰 行动 方 案 , 锚 定 努 力 争 取 2060年前 实 现 碳 中和 ; 十 四 五 时 期 单位 国 内生 产 总值 能 源消 耗 和二氧 化碳排放分 别降低 13.5%、 18%。 2021.3.5 政府工作报 告提 及 , 制 定 2030年 前 碳 排 放 达 峰 行 动 方 案 。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和 能 源 结 构 , 推 动 煤 炭 清 洁高 效 利用 , 大力 发 展新 能 源 , 在 确保 安 全的 前 提下 积 极有 序 发展 核 电 。 我国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领域分布 中国新增长战略与碳中和愿景 能源生产不转 换 , 47% 资料来源 : Wind, 全 球能 源 互联 网 发展 合 作组 织 ( GEIDCO), 9 钢 铁 , 17% 交通 , 9% 建 筑 , 8% 建材 , 8% 化工 , 6% 其它工 业 , 5% 1.2 据 GEIDCO的研究测算 , 我 国实 现 全社 会 碳中 和 总体 有 望按照 尽 早 达 峰 、 快 速 减 排 、 全 面 中 和 三个阶段有序实施 。 ( 1) 达峰前 以节能减排 、 控制化石 能 源总 量 为主 , 率先发展光 伏 、 风电等 清 洁 能 源 、 推 进 电 动 汽 车 替 代 ; ( 2) 快速减排阶段 , 可 再 生 能 源 将 占 据 主 导 地 位 , 电 动 车 替代 将大面积完成 , 绿氢 、 CCUS技 术 成本有望逐渐降低 ; ( 3) 全面中和阶段以深度脱碳为主 , CCUS、 BECCS等前 沿技 术将迎来商 业 化 推 广 。 我国 “ 碳中和 ” 总体实现路径 国内 : 我国 “碳中和 ”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技术路线 我国实现全社会碳中和有望按三个阶段有序实施 快 速 减 排 阶 段 2030-2050年 尽 早 达 峰 阶 段 2030年 前 全 面中 和 阶 段 2050-2060年 阶段目标 技术路线 以 化 石 能 源 总 量 控制 为中 心 , 能 实现 2028 年 左 右 全 社 会 碳 达 峰 , 峰值 控 制 在 109亿 吨左 右 , 2030年 碳强 度相 比 2050年 下降 70%。 以 全面建 成 中 国 能 源 互 联网 为 关 键 , 2050年 前 电 力 系 统 实 现 近 零 排 放 , 全 社 会碳 排 放降至 13.8亿吨 , 相 比 碳 排放 峰值 下降 约 90%。 以 深度脱碳和 碳 捕集 、 增加林 业 碳 汇 为 重点 , 2055年 左 右 实 现 全 社 会碳 中和 。 2060年通 过保 持 适 度 负 排 放 , 控 制和 减 少 累 积 碳 排 放 量 。 新能源 布 局 : 发 展 光 伏 、 风电 等 清 洁 能 源 ; 推 进 电 动 汽 车 替 代 节能减 排 : 控 制 煤 炭 消费 ; 提 高工 业 和居 民能源 使 用效率 零碳加码 : 可再生 能源 成 主 导 ; 大面 积完 成 电动 车 对传 统燃油车替代 技术突破 : 绿氢 ; CCUS技术 深度脱碳 : 能源生 产清洁化和消费电 气化基本完毕 前沿技术商业化 : 绿氢 ; CCUS; BECCS等 资料来源 : 全 球 能 源 互 联 网 发 展 合 作 组 织 ( GEIDCO), 国家 电 网 , 10 国内 : 我国新增投资规模预计在 70万亿到 140万亿元不等 1.2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 国 家 , 要 实现 “ 30 60目 标 ” 还 有 很长 的路要走 。 研究机构粗略测算 , 未来三十多年中国推动低碳 至零 碳 路径 的新增投资 在 70万 亿 到 140万 亿 元不 等 。 中国投资协会 ( IAC) 和落基 山 研究 所 于 2020年 11月 8日发 布 了 零 碳中 国 绿色投资蓝皮 书 , 其测算得 出 , 零 碳 中国 将 催生 七 大投 资 领域 , 撬 动 70万亿绿色产业投资机会 , 包 括 可 再生 资 源利 用 、 能 效 提升 、 终端 消费电气化 、 零碳发电技术 、 储能 、 氢能和 数字化 ; 其 中 , 光伏和风电 装机 、 跨区 输电 通 道建 设 占比 最 大 , 分 别 达 37%和 30%。 “ 30 60” 目 标 下 新 增 投 资 规 模 测 算 ( 万 亿 元 ) 清华大学的研究测算得 出 , 在 与 “ 30 60” 目 标 最 接 近的 2 情 景 下 , 2020-2050年 间中国能源供应部门新 增 投资 将 接 近 100万 亿 元 , 工 业 、 建 筑和 交 通部 门 新增 投 资 分别 为 3万亿 、 8万亿和 18万亿 左 右 , 合 计 新 增 投 资 规 模 接 近 130万 亿 元 。 零 碳中 国 蓝 皮 书预 测 七大 投 资领域 资料来源 : IAC, 清 华 大 学 , 11 情景 能源供应 工业 建筑 交通 总计 政策情景 53.71 0 6.29 10.51 70.51 强化政策情景 77.89 0.39 7.42 13.99 99.69 2 情景 99.07 2.66 7.94 17.57 127.24 1.5 情景 137.66 7.18 7.88 21.66 174.38 CONTENT 目录 “ 碳中和 ” 与政 策 现状 : 我国 新 增投 资 有望 超 百万 亿 元 “ 碳中和 ” 与行 业 机遇 : 清洁 能 源与 新 能源 汽 车显 著 受益 “ 碳中和 ” 与绿 色 金融 : 绿色 信 贷 、 绿 色债 券 与 ESG投资 “ 碳中 和 ”路径下的行业演化框架 2.0 在碳达峰碳 中 和 “ 306 0” 目 标 下 , 实 体 产 业 结 构 变 迁 将 显 著 加 快 。 一方面 , 从受益行业来看 , 光伏 、 风电 、 氢 能 等 清洁能源产业链将迎来蓬勃发展 , 新能源汽 车 将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 广 泛替 代 , CCUS等前沿技 术 研发投资也将加大 。 另一方面 , 煤炭 、 冶炼 、 石化等传 统 高耗 能 行业 面 临落 后 产能 淘 汰和 退 出 。 “ 碳中和 ” 战略下行业影响框架 碳 中和 30/60目标 减 少 / 控制 碳排放 增 加 / 促进 碳吸收 能源生产 生态固碳 增 加 生 态 碳 汇 : 森 林 、 草 原 、 绿 地 、 湖 泊 、 湿 地 等 能源消费 限 制 化 石 能 源 使 用 增 加 清 洁 能 源 使 用 工业领域 建 筑 领域 交通领域 其他领域 技术固碳 资料来源 : Wind, 13 行业机 遇 和挑战 机遇 : 光 伏 、 风 能 、 氢 能 、 核 能 、 水 电 、 生物 质 能 、 特 高 压 、 储能 机遇 : 新 能源汽 车 、 电 气 化铁 路 、 零 碳 建筑 、 节能家 电 、 高效 环保新 材 料 、 5G 等 信 息 网 络 基 础 设施建 设 碳捕集 、 利用 与 封存 技 术 ( CCUS) 清 洁 化 电 气化 节 能 提 效 挑战 : 煤 炭 等传 统化石 能 源燃料 逐步减 少 或退 出 挑战 : 钢 铁 、 水 泥 、 化 工 等传统 高耗能 行 业的落 后产能 淘 汰 , 燃 油汽 车 逐 步 被 替 代 绿 色 金 融 支 持碳中和 绿 色 金 融 体 系 绿色信 贷 绿色债 券 绿色股 指 绿色保 险 绿色基金 重点行 业一 清洁能源 : 清洁能源装机有望 在 2025年前后超 过 50% 2.1 碳中和实现 路径 之 一是 能 源生 产 将转 向 清洁 主 导 , 光 伏 、 风 电等 新 能源 行 业最 为 受益 。 根 据 GEIDCO的 预测 , 在能 源 一次 性 消费 结 构中 , 清洁 能 源占 比 有望 从 目前 的 15%升 至 2030年的 31%, 并 在 2060年达 到 90%, 实 现 能源 体 系的 全 面转 型 。 从电源装机 结构 来 看 , 清 洁能 源 装机 存 量 ( 包 括风 电 、 太 阳 能发 电 、 水 电 、 核 电 、 生 物 质及 其 它 、 燃 氢机 组 等 ) 占 比 有望从目前 的 43%升 至 2030年 的 68%, 并于 2060年 接近 100%。 其中 , 太阳发电能和风电将占主导地 位 , 二者装机占比 有望从目前 的 11%和 13%分别提升 至 2060年 达 到 31%和 47%。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预测 2020- 2060年我国电源装机总量及结构预测 ( 亿千瓦 ) 资料来源 : 全 球 能 源 互 联 网 发 展 合 作 组 织 ( GEIDCO), 14 2020年 容 量 占比 2025年 容 量 占比 2030年 容 量 占比 2050年 容 量 占比 2060年 容 量 占比 风电 2.8 12.7 % 5.4 18.2 % 8.0 21% 22.0 29.3 % 25.0 31.3 % 太阳能发电 2.5 11.4 % 5.6 19% 10.3 27% 34.5 46.1 % 38.0 47.5 % 水电 3.7 16.8 % 4.6 15.6 % 5.5 14.6 % 7.4 9.9% 7.6 9.5% 煤电 10.8 49% 11.0 37.3 % 10.5 27.6 % 3.0 4.0% 0.0 0.0% 气电 1.0 4.5% 1.5 5.2% 1.9 4.9% 3.3 4.4% 3.2 4.0% 核电 0.5 2.3% 0.7 2.4% 1.1 2.8% 2.0 2.7% 2.5 3.1% 生物质及其 他 0.7 3% 0.7 2.2% 0.8 2.2% 1.7 2.3% 1.8 2.3% 燃氢机组 0 0 0 0% 0 0% 1.0 1.3% 2.0 2.5% 合计 22 29.5 38 75 80 清洁能源装机 占比 43.4% 57.5% 67.5% 92% 96% 储能 - - 0.4 - 1.3 - 6 - 7.5 - 重点行 业一 清洁能源 : 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发展太阳能发电 2.1 中国是世界 光 伏 行 业 的 领 导 者 , 占全球光伏装机 量 的 45%左右 , 并持续为光伏价格降低 做 出贡 献 。 根 据 GEIDCO的 预 测 , 我 国 太 阳 能 发 电 装 机 占 比 有 望从目 前 10%左 右 升 至 2030年 的 27%和 2060年的 47%, 加快 西 部 、 北 部大 型 太阳 能 发电 基 地 、 东 中 部分布式光 伏 建 设 ; 其中 , 2060年光伏发电平均 度 电成本有望下降超过一半至 0.07元 /千瓦 时 。 光伏产业链示意图 太阳能发电装机规划及分布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025E 2030E 2050E 2060E 光热装机量 ( 亿千瓦 ) 分布 式光伏装机量 ( 亿千瓦 ) 集 中式光伏装机量 ( 亿千瓦 ) 42% 38% 40% 4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25E 2030E 2050E 2060E 西部 、 北部占比 东中部占比 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预测 资料来源 : 全 球 能 源 互 联 网 发 展 合 作 组 织 ( GEIDCO), 头豹 研 究 院 , 15 重点行 业一 清洁能源 : 大力发展陆上风电 , 中长期稳步推进海上风电 2.1 考虑到风能分布和成本等因素 , 西 部 北部 陆 上风电 有 望率先大力发展 , 稳步推进东南 沿 海的 海 上风电 基地 建设 。 2021年 底 将是国内分散式风电 、 海上风电 项 目 、 2019-2020年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获得 补 贴 的 并网截止时间 , 相关项目面临抢 装 。 按照业内预 测 , “ 十 四 五 ”期 间 国 内 海 上 风 电 将实 现平 价 , 2060年陆上发电和海上发电平均度电成本有 望分别降至 0.15元 /千瓦时和 0.3元 /千瓦时 。 风电产业链全景图 风电装机规划及地区分布预测 0 5 10 15 20 25 30 2025E 2030E 2050E 2060E 海上风电装机量 ( 亿千瓦 ) 陆上风电装机量 ( 亿千瓦 ) 41.2% 39.8% 43.9% 42.7% 0% 20% 40% 60% 80% 100% 2025E 2030E 2050E 2060E 西部 、 北部占比 东中部占比 陆上风电度电成本预测 资料来源 : 全 球 能 源 互 联 网 发 展 合 作 组 织 ( GEIDCO), 头豹 研 究 院 , 16 重点行 业二 电力基础设施 : 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储能技术研发及基地建设 2.1 随着电源向新能源转变 , 需要构建 以 新能 源 为主 体 的新 型 电力 系 统与 之 配套 , 以满 足 大规 模 的新 能 源接 入 , 同 时 保 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特高压工程和储能基地 建设 有 望迎 来 新一 轮 投 资 。 一方面 , 需要提前布局相 关的 输 送通 道 以满 足 新能 源 大基 地 的电 力 外送 需 求 , 预 计 “ 十 四五 ” 期间 年均 建 设 1-2条 特 高压直流 。 另一方面 , 针对高比例新能 源 接 入带 来 的调 峰 压力 , 大力 发 展储 能 是主 要 的应 对 手段 之 一 。 特高压产业链全景图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面临诸多挑战 资料来源 : 全 球 能 源 互 联 网 发 展 合 作 组 织 ( GEIDCO) , 头豹研 究 院 , 国 家 电 网 , 17 重点行 业三 新能源汽车 :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至少翻倍 2.1 实现碳中和 的 重 要 路 径 之 二 是 能 源 使 用 转 向 以 电 为 中 心 , 新能源汽车 最 为 受 益 , 预 计 2060年 交 通 电 气 化 率 达 81% 。 市场乐观预 期 下 , 新 能 源 汽 车 渗 透 率 有 望 从 目 前 的 7.9%提升 至 2025年 的 25%以 上 。 根 据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2021-2035年 ), 目标 到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 渗 透率达 到 20%左 右 , 到 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 销 售车 辆 的主 流 ; 由此推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将 于 2025年达 到 700万辆 、 2030年 接 近 1200万辆 。 目前市场乐观预 期 2025年新 能 源汽 车 渗透率 有望超 过 25%, 相比 于 2020年底的 5.3%和 2021年 1-3月的 7.9% 有大幅提升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 万辆 )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海 外 国内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资料来源 : Wind, Marklines, 全 球 能 源 互 联 网 发 展 合 作 组 织 ( GEIDCO), 18 重点行 业四 环保与节能提效 : 绿色建筑 、 钢铁 、 水泥等工业技术路线转型 2.1 另外 , 在实 现 “碳 中 和 ” 的 过 程 中 , 工 业 、 建 筑业也将迎 来 电 气 化 改 造 和 节 能 提 效 的 技 术 路 线改进 。 其中 , 绿色 建 筑 包 括 以 下 集 中 形 式 : 一是安装 高能效设备和电器 , 通过自动化系 统 实现 楼 宇 智能运维 ; 二是推广低能耗设计 , 减 少对 供 热 和制冷的需求 ; 三是翻新老旧建筑 , 以外 立 面 为主 , 翻新后有望将供热和制冷需 求 降 低 40%。 工业方面 , 钢 铁 、 水 泥 等 领 域 的 低 碳 生 产 仍 有 待技术突破 和 新 材 料 的 应 用 , 普 遍 推 广 仍 待 成 本降低 。 例如 , 钢铁业需由高炉冶炼向电弧 炉 冶炼转变 , 但是目前中国钢铁工业 由 于废 钢 资 源供应不足 、 工业电价较高等因素 , 电弧 炉 生 产路线经济性不及高炉炼钢 , 2019年电 弧 炉生产 粗钢产量占比仅 有 10.4%, 远低于全球平均 27.7%的水平 ; 并且 , 更彻底的低碳炼钢 方 式 ( 如氢气炼钢 ) 仍待技术突破实现 规 模化应 用 。 其他行业 节能提效 建筑 推广低碳节能生活产 品 : 节能智 能家 电 、 采 用 节能光 源 、 推 广 节 能玻璃等节能材 料 等 钢铁 大力发展电炉炼 钢 : 挖掘废钢资 源潜力 、 提高 废钢电炉冶 炼 比重 培育氢能炼钢产 业 : 攻克关键技 术 、 提高 氢能炼钢经济 性 等 优化钢铁产业结 构 : 加大 先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