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墨彩作品市场分析.pdf
张大千墨彩作品市场分析 报告 简介 : 上世纪 60 年代,张大千的 泼墨泼彩 艺术作品让国内外艺术界震撼,更为中 国传统国画艺术打开了一扇窗。自近现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 国画一直在寻找现代转型的突破口,张大千的艺术融合或许是一次最成功的探索。 然而,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到底是对传统绘画技艺的传 承与发扬,还是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成功融合?张大千的泼墨泼彩艺术的成 因是什么?近几年市场低谷期,这种艺术形式的市场表现又如何?让我们一起来 探个究竟。 法律声明 : 1.本报告著作权归雅昌文化集团所有,未经雅昌文化集团书面允许,不得将该报 告全部或部分内容,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让、出售、发布给第三方。相关单位及 个人对 张大千墨彩作品市场分析报告 的任何转载使用,均须事先与雅昌艺术 市场监测中心 (AMMA) 联系并取得书面同意 ( 联系电话 :80451188 或 Email:)。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于:雅昌艺术市 场监测中心 (AMMA)。 2.相关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 张大千墨彩作品市场分析报告 的行为都 是严重的侵权行为,雅昌文化集团保留通过司法途径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法律责 任的权利。 张大千墨彩作品市场分析 报告 上世纪 60 年代,张大千的 泼墨泼彩 艺术作品让国内外艺术界震撼,更为中 国传统国画艺术打开了一扇窗。自近现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 国画一直在寻找现代转型的突破口,张大千的艺术融合或许是一次最成功的探索。 然而,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到底是对传统绘画技艺的传 承与发扬,还是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成功融合?张大千的泼墨泼彩艺术的成 因是什么?近几年市场低谷期,这种艺术形式的市场表现又如何?让我们一起来 探个究竟。 2012 年 -2018 年,张大千 书画 作品全球 市场 上拍量、成交量走势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自 2012 年进入调整期以来,张大千书画作品交易量进入下行通道,尤其是 2018 年, 成为张大千书画拍品近 6 年来成交件数最少的年份,这跟前一年其拍 品成交量的拉升 不无 关系, 考虑到整体经济不景气,资源征集愈加困难,加上重复上拍周期等问题,预计 2019 年张大千书画拍品全球成交量会持续走低趋势。 1423 1330 1143 821 806 964 785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成交量 上拍量 2012 年 -2018 年,张大千 书画 作品全球市场成交率走势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张大千书画拍品无疑位于中国书画拍卖梯队中的第一梯队,也是绝对的市场“硬通货”, 其学术价值、美学价值等等方面已然获得历史定位,因此其作品的价格体系较为成熟稳定, 但随着中国艺术品行情的下调,不仅单价难创新高,整体成交状况也出现萎缩, 2018 年, 张大千书画拍品全球成交量仅为 38.63%,这应该是 2000 年来张大千书画拍卖市场的低谷,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上一波牛市行情有关,精品挖掘、释放后,进入新一轮的收藏期,不到 下一波牛市,藏家不会轻易出货,货源的紧张也是导致低成交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0.84% 42.82% 43.33% 42.36% 43.57% 38.18% 38.63% 35.00% 36.00% 37.00% 38.00% 39.00% 40.00% 41.00% 42.00% 43.00% 44.0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成交率 2012 年 -2018 年,张大千作品全球市场成交总额走势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拍量、成交量、成交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张大千书画 拍品的成交总额却在近三年表现突出, 2018 年其创收总额达到 22.65 亿元,这意味着张大 千书画拍品均价在提升,原因并不神秘:一是各大拍卖控制上拍量;二是拍行纷纷聚焦拍品 质量,尤其是千万元级别的张大千书画作品市场得到更多重视,而非往日只盯着亿元级的拍 品,毕竟精品、极品是凤毛麟角,支撑一位艺术家大盘的主力军还得靠中高端价位区间的市 场成交。 20.63 23.09 16.28 15.22 26.88 22.12 22.65 0 5 10 15 20 25 3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成交总额 (RMB,亿元) 2012 年 -2018 年,张大千书画作品全球市场各价位区间成交状况 数据来源:雅昌艺 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给人直观感受是色彩鲜亮,好比一件摄影作品,饱和度 、对比度、 构图比例等都恰到好处 。 其色彩上的优势主要缘于 张大千用墨十分考究,拒绝使用宿墨,每 次创作前都会将砚台清晰干净。其山水泼墨作品中,尽管有大面积的泼彩或者墨团,但依旧 给人剔透晶莹之感,虚实相间,水墨比例控制恰当,如仙境一般,自然生动。 张大千常说:“得墨法易,得水法难。”可见他对水与墨之间的关系体悟至深,墨色是否 透明而非沉重或轻薄,对其水墨技法的要求非常高,显而易见,张大千操作的得心应手。无 论是湿漉漉的山石,烟雾弥漫的村庄,还是磅礴气势的飞瀑,在张大千的水墨渗化间,尽显 淋漓尽致,出神入化,虚虚实实,尽显水墨相发之妙。 此外,张大千对泼彩技法的应用也是游刃有余,据介绍,泼彩法在清代沈宗骞的芥舟 学画编设色琐论就已出现,只是取名为“泼色法”:“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 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之气韵。今以一树一石作人物小景,甚觉平平,能以一二处泼色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1000万 -5000万 36 33 17 23 35 40 35 500万 -1000万 47 51 49 38 41 50 38 100万 -500万 362 339 323 243 212 226 190 50万 -100万 235 224 221 140 144 144 97 亿元以上 0 0 0 0 4 2 3 5000万 -1亿元 1 4 1 2 3 1 6 0 1 2 3 4 5 6 7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酌而用之,便顿有气象,赵承旨鹊华秋色真迹,正泼色法也。”我们可以将其中所讲的 “泼色法”理解为“泼彩法”。 塞尚、高更、凡高、莫奈等西方大师的作品对张大千的泼彩 创作有着极大的启发,同时,张大千曾在敦煌做了大量临摹的创作,从壁画中吸取了西域佛 教画的精髓,尤其是线条,之 后又融合了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重彩,以及宋元明清的水墨, 最终形成了中西方文化共赏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张大千泼墨泼彩作品的创作分为几个时期,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张大千 的细笔画风开始向减笔、泼墨泼彩等粗笔画风转变。他在 1956 年创作的山园骤雨图 成为这一时期泼墨风格的代表作。到了 50 年代后期,张大千对于泼墨尤其是泼彩的探索投 入极大的精力跟热情,画面的抽象感更加强烈,但又不是西方印象派的简单衍生,因为其作 品中除了墨与色,还有中国绘画中极为重视的线条,这些线条强而有力,“划破”墨色的覆 盖,让 这种大 收大 放的画风中有多了工整细致之感,更有中国文化的意境。总体而言,张大 千的泼墨泼彩作品给人透明通灵、清逸雅致之感 ,他 也真正完成了了中国画在现代语境下的 传承和演进。 2012 年 -2018 年 京津 &港澳台优质拍卖公司 , 张大千 各创作年代绘画拍品 均价对比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在中国区域,拍卖的重镇无非是京津地区和港澳台地区,这里的拍卖资源最优,也是 67.09 152.16 285.67 248.81 396 210.63 351.06 0 200 400 600 20年代 30年代 40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平均值( RMB,万元) 高价记录的主要诞生地。从 2012 年至 2018 年两地的拍卖数据可知,张大千泼墨泼彩作品 中,创作于上世纪 80 年代跟 60 年代的拍品均价最高,也最受藏家追捧。 2016 年 -2018 年 京津 &港澳台优质拍卖公司 成交量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2016 年 -2018 年 京津 &港澳台优质拍卖公司 成交总额 ( RMB,亿元)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159 212 110117 93 92 0 50 100 150 200 25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京津地区 港澳台地区 9.4 7 2.79 7.1 4.33 4.98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京津地区 港澳台地区 2016 年 -2018 年 京津 &港澳台优质拍卖公司 成交均价 ( RMB,万元)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京津 &港澳台地区标杆拍行, 1994 年 -2018 年张大千绘画作品拍卖 TOP20 拍品名称 成交价( RMB,元)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赵之谦 任颐 齐白石 吴昌硕 张大千 等 名家精品集粹 一百九十八件(套) 356,500,000 中国嘉德 2016/11/13 张大千 1982 年作 桃源图 立轴 227,100,520 香港蘇富比 2016/4/5 张大千 1965 年作 瑞士雪山 镜心 164,450,000 北京保利 2016/12/4 张大千 嘉耦图 立轴 159,917,220 香港蘇富比 2011/5/31 张大千 丙戌( 1946 年)作 江堤晚景 立 轴 132,250,000 中国嘉德 2017/12/18 张大千 巨然晴峰图 立轴 103,500,000 中国嘉德 2016/11/12 张大千 癸未( 1943 年)作 水月观音 镜 心 101,200,000 中国嘉德 2017/12/18 张大千 戊申( 1968 年)作 爱痕湖 镜框 100,800,000 中国嘉德 2010/5/17 张大千 1965 年作 云山古寺 镜框 90,882,020 佳士得 2017/5/30 张大千 1935 年作 天女散花 立轴 84,525,000 北京保利 2018/6/17 张大千 1935 年作 天女散花 立轴 74,480,000 北京保利 2010/12/3 张大千 甲申( 1944 年)作 红拂女 镜心 71,300,000 中国嘉德 2013/5/10 张大千 1967 年作 春山瑞雪 行书七絶 (一对) 镜框 67,151,450 香港蘇富比 2018/4/2 张大千 空行母像 立轴 63,825,000 北京保利 2016/6/4 张大千 1947 年作 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 63,763,920 佳士得 2013/5/28 张大千 1981 年作 灵岩山色图 镜心 62,720,000 北京保利 2010/12/3 张大千 CHILDREN PLAYING UNDER A POMEGRANATE TREE hanging scroll 62,423,460 香港蘇富比 2011/5/31 591.34 330.61 254.06 607.17 465.17 541.11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京津地区 港澳台地区 张大千 STRANGE PINES OF MOUNT HUANG set of two hanging scrolls 58,673,700 香港蘇富比 2011/5/31 张大千 1955 年作 凤箫图 立轴 58,639,680 香港蘇富比 2013/5/27 张大千 1966 年作 招隐图 镜框 56,865,600 香港蘇富比 2013/5/27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AMMA),统计时间: 2019 年 7 月 1 日。 附录 任何艺术家最终选择的艺术风格必然与其所处时代、所经历的一切息息相关。张大千最 终完成泼墨泼彩的艺术创作,是其一生所遇的必然选择。 近现代的特殊历史环境下,所有的艺术家都会面临中西文化碰撞带来的不安全感,传统 绘画所奉行的游戏规则被打破,原本清晰的脉络突然间中断,而新思想、新文化中又始终找 不到自己的文化之“根”,可以说,这种心理上的焦虑不只影响着张大千,更伴随了那个时 代所有艺术家的一生。因此,“冲突”成为张大千的创作之源,解决“冲突”成为他艺术探 索的动机,并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自 1949 年 12 月离开成都, 张大千与家人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因此流亡成为张 大千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即身份的焦虑。他们先后在台湾、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 美国等国家与地区居住, 其间还游历过意大利、法国、英国、瑞士、西班牙、日本、韩国。 而这个流亡的过程持续了几十年,文化冲突加上身份焦虑,这虽痛苦,但却成为张大千泼墨 泼彩艺术突破的一种灵泉。 在漂泊海外的生活中,起初张大千期望通过外在的标签来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比如穿 长衫、戴东坡帽、说四川话、写诗填词等等。然而,身处异域文化传统中,加上现实生活环 境,让 处处有意通过中国文化元素,在宣示自己文化归属的张大千显得格格不入,而且越激 烈的对西方文化的对抗行为,并没有让张大千获得平静,反倒让心中苦闷加重,这对其泼墨 泼彩艺术探索的影响是深远的。 1957 年,张大千在一首题画诗怀乡写道 : “不见巴人 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垂老可无归国日, 梦中满意说乡关。”这首诗也印证了张大千的 内心情绪,对家国的思念,其背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爱。 1953 年,张大千生活在阿根廷,期间创作了一幅颇具中国传统文人画审美情趣的渔 人归去图,展现了一位典型中国文人理想中的世外 桃源,意境幽远,山水朦胧,并题诗“流 水含云密, 渔人罢钓归。山中境何似, 落叶鸟同飞。”该画作同时也透漏了张大千更加倾 向于中国传统的艺术语言。张大千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没有立刻选择融入西方价值系统,他 始终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这也是他泼墨泼彩作品始终被中国藏家钟爱,因为从中能 找到文化认同,找到共鸣。 如果说有谁最终帮助张大千打破这种中西文化冲突困扰,那这人一定是毕加索。 1956 年,在法国坎城附近的尼斯港毕加索的地中海式别墅,张大千与这位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有 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而这也对张大千后来的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年后,张大千创作了 山园骤雨这幅画在构图上突破了中国传统国画的构图 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组合模 式被取而代之,只留有树枝、半边山石、几根细竹、疏落的水草等近景。不得不说,这幅构 图开启了张大千探索新艺术形式的道途,酝酿出泼墨泼彩的创作风格。最终张大千完成了“以 运墨之法运石青、石绿”的转变,正式宣告了泼墨泼彩的诞生,张大千的艺术世界更得到了 巨大的提升,这从市场成交中有所体现。